人的呼吸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9fa0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0.png)
呼吸系统的位置和结构
01
鼻腔位于面部中央,由 骨和软骨组成,内部有 粘膜覆盖。
02
喉位于气管上方,由软 骨和肌肉组成,喉腔内 有声带。
03
气管和支气管是由肌肉 和粘膜组成的管道,逐 级分支进入肺部。
04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 一,由肺泡组成,是气 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02
鼻腔
鼻腔的组成
01
02
03
辅助吞咽功能
喉能够提高吞咽时的保护性反射,防 止食物进入鼻腔或气管。
喉的疾病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表现 为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 状。
声带小结
由于长期过度发声或不当发 声导致声带损伤,形成小结 状突起。
声带息肉
声带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 性肿物,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等症状。
喉癌
喉部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 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表 现为持续声音嘶哑、咽喉异 物感等症状。
04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的组成
气管
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软骨、结缔组织和粘膜 组成。软骨环呈“C”形,保持气管的开放状态;粘膜表面覆 盖着粘膜上皮,分泌粘液,清除进入气道内的尘埃颗粒和异 物。
支气管
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的通道。左、右支气管在肺 门处分为两支,分别进入左肺和右肺。支气管同样由软骨、 结缔组织和粘膜组成。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
气体交换
气管和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道进入肺部,在肺泡中进行交 换,然后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位。
防御机制
气道粘膜上皮和粘液分泌共同构成呼吸道的防御机制,能 够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如尘埃、细菌等,防止其进入肺 组织。
呼吸系统-PPT课件
![呼吸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d1ba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6.png)
嗜锇性板 释放表面活性物质,降 层小体 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
肺泡大小
**
I型肺泡C无增殖能力, II型肺泡C增殖分化为I型肺泡C。
小结:
1.呼吸系统经气管,支气管,及肺导气部将外界空 气运输到肺,经肺的呼吸部主要是肺泡完成气 体交换功能——气血屏障
2.管壁变化规律
思考题:
1 气管壁的一般结构 2 肺泡上皮两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 名词:
呼吸性细 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管壁
上皮
不完整 有肺泡开口 管壁四周均有 肺泡开口
单层柱状 单层立方 单层立方
几个肺泡共同 肺泡上皮 开口
多面形囊泡 肺泡上皮
平滑肌 薄层
少量 无 无
肺泡上皮细胞
形状 胞质特点
功能
I型肺 扁平 泡C
II型 圆 肺泡 立方 C
吞饮小泡 覆盖肺泡95%的表面积, 利于气体交换
呼吸部: 呼吸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导气部-叶支气管 和小支气管
•假复层纤柱 •杯C •腺体 •软骨片
•平滑肌
肺内小支气管
导气部-细支气管 和终末细支气管
•单层纤柱 •杯C (-) •腺体 (-) •软骨片 (-)
•平滑肌
B 细支气管 T 终末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约0.5mm)
肺泡管
•管壁有许多肺泡 •单层立方,扁平 •平滑肌** 肺泡囊 •无平滑肌**
第16章 呼吸系统
肺泡囊
第16章 呼吸系统
肺泡
肺泡结构模式图
第16章 呼吸系统
(1)肺泡上皮
II型肺泡细胞(LM)
肺泡的结构
Ⅰ型肺泡细胞 单层肺泡上皮
肺泡大小
**
I型肺泡C无增殖能力, II型肺泡C增殖分化为I型肺泡C。
小结:
1.呼吸系统经气管,支气管,及肺导气部将外界空 气运输到肺,经肺的呼吸部主要是肺泡完成气 体交换功能——气血屏障
2.管壁变化规律
思考题:
1 气管壁的一般结构 2 肺泡上皮两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 名词:
呼吸性细 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管壁
上皮
不完整 有肺泡开口 管壁四周均有 肺泡开口
单层柱状 单层立方 单层立方
几个肺泡共同 肺泡上皮 开口
多面形囊泡 肺泡上皮
平滑肌 薄层
少量 无 无
肺泡上皮细胞
形状 胞质特点
功能
I型肺 扁平 泡C
II型 圆 肺泡 立方 C
吞饮小泡 覆盖肺泡95%的表面积, 利于气体交换
呼吸部: 呼吸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导气部-叶支气管 和小支气管
•假复层纤柱 •杯C •腺体 •软骨片
•平滑肌
肺内小支气管
导气部-细支气管 和终末细支气管
•单层纤柱 •杯C (-) •腺体 (-) •软骨片 (-)
•平滑肌
B 细支气管 T 终末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约0.5mm)
肺泡管
•管壁有许多肺泡 •单层立方,扁平 •平滑肌** 肺泡囊 •无平滑肌**
第16章 呼吸系统
肺泡囊
第16章 呼吸系统
肺泡
肺泡结构模式图
第16章 呼吸系统
(1)肺泡上皮
II型肺泡细胞(LM)
肺泡的结构
Ⅰ型肺泡细胞 单层肺泡上皮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2903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f.png)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呼吸
胸膜及胸膜腔 胸膜脏壁分两层 肺根周围相移行 负压密闭胸膜腔 左右各一互不通 肋膈胸膜转折处 肋膈隐窝半环形 炎症渗液向下流 隐窝变钝称液胸
呼吸 概念:
纵隔
是两侧纵隔胸 膜之间所有器官 和组织的总称。
呼吸
纵隔分区
分区:上、下纵隔 下:前中后
内容:复杂 临床:肿瘤
上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呼吸
喉的软骨
喉的前面观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喉的后面观
呼吸
呼吸
喉的前面观
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环甲正中韧带
喉的后面观
呼吸
甲状舌骨膜 喉结
环甲肌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呼吸
后面观
喉肌
甲杓肌 杓横肌 杓斜肌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侧面观
呼吸
声门开大肌 环甲肌 环杓后肌
声门括约肌 环杓侧肌 杓横肌 杓斜肌
呼吸
鼻旁窦开口部位 泪管开口在最下 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 筛窦前中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 蝶筛隐窝只有它
呼吸
喉
组成:由喉软骨和喉肌组成 界限:上-会厌软骨上缘,下-环状软骨下缘 交通:上通口咽,下通气管 毗邻:前-皮肤,筋膜,肌肉
后-咽 两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功能:呼吸道和发音器官
呼吸
喉的结构 甲状环状杓会厌 软骨支架韧带连 环甲环杓两关节 两组喉肌功能全 扩大缩小声门裂 声带松紧它也牵
呼吸
喉腔
前庭襞 声襞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喉室 声门下腔
呼吸
分界:C6~T4下缘
气管
长度:约10cm
呼吸系统教学课件ppt
![呼吸系统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d4e5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a.png)
2023
呼吸系统教学课件ppt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的保健与护理 •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景展望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滤清、加湿和调 温作用。
喉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管道,具有调节气流和 保护气道的作用。
详细描述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例如 ,针对肺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以及针对自身免疫性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等。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患者个体差异等。
06
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景展望
未来可能的治疗方法
01
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疗法越来越有可能实
THANK YOU.
05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新型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突破与挑战
详细描述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例如,针对哮喘 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型吸入性药物,以及针对肺癌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药物的 副作用、耐药性问题等。
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基因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潜力与前景
详细描述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 ,针对遗传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针对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等。然而 ,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因载体安全性、基因表达调控等。
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免疫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突破与进展
呼吸系统教学课件ppt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的保健与护理 •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景展望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滤清、加湿和调 温作用。
喉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管道,具有调节气流和 保护气道的作用。
详细描述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例如 ,针对肺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以及针对自身免疫性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等。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患者个体差异等。
06
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景展望
未来可能的治疗方法
01
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疗法越来越有可能实
THANK YOU.
05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新型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突破与挑战
详细描述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例如,针对哮喘 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型吸入性药物,以及针对肺癌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药物的 副作用、耐药性问题等。
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基因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潜力与前景
详细描述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 ,针对遗传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针对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等。然而 ,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因载体安全性、基因表达调控等。
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免疫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突破与进展
呼吸系统ppt课件
![呼吸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e136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f.png)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做出最终的诊断。
治疗建议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给出相 应的治疗建议,如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等。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空气 不流通的环境中。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戒烟限 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加大投入与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工作的投入 ,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如肺 炎、支气管炎等,选择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以消除病原体, 缓解症状。
抗凝药物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血栓形 成,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呼吸系统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呼吸道
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 部的通道。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 并应对疫情。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预 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公共卫生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呼吸系统疾病的预 防与控制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呼吸系统疾病 的挑战。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响应和处置能 力。
治疗建议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给出相 应的治疗建议,如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等。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空气 不流通的环境中。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戒烟限 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加大投入与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工作的投入 ,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如肺 炎、支气管炎等,选择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以消除病原体, 缓解症状。
抗凝药物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血栓形 成,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呼吸系统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呼吸道
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 部的通道。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 并应对疫情。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预 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公共卫生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呼吸系统疾病的预 防与控制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呼吸系统疾病 的挑战。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响应和处置能 力。
呼吸系统一般护理和常见症状PPT课件
![呼吸系统一般护理和常见症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81d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f.png)
详细描述:长期坚持运动可以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01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详细描述:吸烟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总结词:戒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总结词:限酒
详细描述:过量饮酒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和感染的风险增加,应适度饮酒或戒酒。
详细描述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有氧运动
详细描述: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适量运动
详细描述: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运动导致肌肉拉伤等伤害。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长期坚持
胸痛
总结词
胸痛的处理方法取决于疼痛的原因。
详细描述
如果是由于胸膜炎引起的胸痛,通常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和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果是由于肺炎或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如严重的胸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胸痛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感染和患病的风险。
总结词: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由于呼吸道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的。
咳嗽
总结词
呼吸困难是指呼吸不畅或困难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呼吸道狭窄、阻塞或肺部疾病引起的。
总结词
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等。
详细描述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01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详细描述:吸烟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总结词:戒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总结词:限酒
详细描述:过量饮酒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和感染的风险增加,应适度饮酒或戒酒。
详细描述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有氧运动
详细描述: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适量运动
详细描述: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运动导致肌肉拉伤等伤害。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长期坚持
胸痛
总结词
胸痛的处理方法取决于疼痛的原因。
详细描述
如果是由于胸膜炎引起的胸痛,通常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和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果是由于肺炎或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如严重的胸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胸痛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感染和患病的风险。
总结词: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由于呼吸道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的。
咳嗽
总结词
呼吸困难是指呼吸不畅或困难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呼吸道狭窄、阻塞或肺部疾病引起的。
总结词
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等。
详细描述
人的呼吸说课ppt课件
![人的呼吸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738a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9.png)
神经调节
01
02
03
呼吸中枢
位于延髓和桥脑,对呼吸 运动进行基本节律性调节 。
传入神经
将外周感受器的信息传入 呼吸中枢,如化学感受器 和机械感受器。
传出神经
将呼吸中枢的指令传出, 控制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
体液调节
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动 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 敏感,通过反射性调节呼吸运动 。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 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原因
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等 均可引起呼吸衰竭。
分类
按照动脉血气分类可分为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
室外防护
在雾霾、沙尘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应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减少吸 入有害颗粒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06
实验操作与演示
实验目的和原理
探究人体呼吸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
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 机制
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 交换的原理
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准备实验器材:呼吸模拟器 、气体分析仪、计时器等
组装呼吸模拟器,并调整至 合适状态
呼吸系统的生理意义
维持生命活动
呼吸系统为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维持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
参与免疫防御
调节酸碱平衡
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维持体内酸碱平 衡。
呼吸道黏膜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可阻挡病原 体进入体内。
02
01
促进语言交流
呼吸系统与发音器官协同作用,实现语言交 流功能。
呼吸系统课件ppt免费
![呼吸系统课件ppt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35e303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0.png)
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帮助过 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过敏原。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戒烟
吸烟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 因素之一,戒烟可以大大降低患
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避免二手烟
尽量避免接触吸烟场所和人群, 减少吸入二手烟的机会。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的出台, 为公众提供一个无烟的公共环境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通过支气管镜引导,进行局部给药、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
肺移植
对于某些严重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可以 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通常由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引起
。
COPD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胸闷和呼吸困难等。
COPD的治疗包括戒烟、使用吸 入性药物、进行肺康复锻炼等。
肺癌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 吸烟、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因 素引起。
肺癌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 化疗等。
减少职业暴露
对于从事可能暴露于有害物质或污染物的工作者,应采取必要的 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06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 病,如肺炎、支气管炎
等。
支气管扩张剂
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改善呼吸困难。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如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等。
抗肿瘤药物
用于治疗肺癌等肿瘤疾 病。
使用药物预防
如有需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05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帮助过 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过敏原。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戒烟
吸烟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 因素之一,戒烟可以大大降低患
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避免二手烟
尽量避免接触吸烟场所和人群, 减少吸入二手烟的机会。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的出台, 为公众提供一个无烟的公共环境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通过支气管镜引导,进行局部给药、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
肺移植
对于某些严重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可以 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通常由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引起
。
COPD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胸闷和呼吸困难等。
COPD的治疗包括戒烟、使用吸 入性药物、进行肺康复锻炼等。
肺癌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 吸烟、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因 素引起。
肺癌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 化疗等。
减少职业暴露
对于从事可能暴露于有害物质或污染物的工作者,应采取必要的 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06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 病,如肺炎、支气管炎
等。
支气管扩张剂
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改善呼吸困难。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如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等。
抗肿瘤药物
用于治疗肺癌等肿瘤疾 病。
使用药物预防
如有需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05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
2024呼吸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2024呼吸系统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8f1f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c.png)
诊断
X线检查、CT检查、结核菌素 试验等。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 利福平等,需遵循早期、联合 、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
则。
肺气肿
病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 化学物质等。
症状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乏力 等。
诊断
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治疗
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吸入,药物治疗 如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严 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肺癌
01
02
03
04
病因
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 遗传等。
症状
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发热等。
诊断
X线检查、CT检查、PET-CT 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等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身 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策略与措施
控制传染源
如感冒、喉炎、支气管炎等,多由病毒或细菌感 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哮喘
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 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ABC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多与长期吸烟有关 ,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
肺癌
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与吸 烟、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氧疗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给予合适的氧疗措施,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 氧等,并监测氧疗效果。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咳药、平喘药等,并注意观 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效果评价
定期评价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包括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呼吸功能恢 复情况、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等。
呼吸系统课件ppt免费
![呼吸系统课件ppt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aa6009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8.png)
症状
鼻塞、流涕、喉咙痛、咳 嗽、发热等。
治疗
休息、多饮水、解热镇痛 药、抗病毒药等。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定义
指支气管的炎症,可能是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 引起。
症状
咳嗽、咳痰、气喘等。
治疗
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等。
哮喘
哮喘定义
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 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通 常表现为喘息、气急、胸 闷或咳嗽等症状。
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鼓励吸烟者戒烟。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摄入。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定期进行体检,检查呼吸系统 健康状况。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 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 ,应该定期进行呼吸系统疾病 的筛查。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慢呼吸等练习,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运动康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提高身体免 疫力。
心理辅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增强康 复信心。
06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 展
新药研发
新药研发
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发新的药物,以改善治 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制气体的进出。
气管和支气管结构
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的传输通道 ,具有调节气流、清除异物等功 能。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平滑肌 、腺体和弹性组织等结构,可实
现气体的有效传输。
呼吸系统的生理作用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呼吸系统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 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为身体 提供必要的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课件PPT课件
![呼吸系统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ad4c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3.png)
哮喘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和治疗,以控制症状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 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 持续的气流受限,可以预防和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空气污染、长期职 业暴露等。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 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抗炎 药物等,以及戒烟和避免暴露 于有害环境。
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05 呼吸系统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抗炎症药物
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炎 症性疾病,研发新型抗炎药物,
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抗肿瘤药物
针对肺癌、喉癌等呼吸系统肿瘤, 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以提高疗
效、延长生存期。
抗病毒药物
针对流感、SARS等病毒引起的 呼吸系统疾病,研发新型抗病毒 药物,以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鼻腔
鼻腔内有粘膜、鼻毛等结构,可 以过滤、加湿和调温吸入的空气。
喉
喉部有软骨和粘膜组成的声带,可 以调节空气流量和发声。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内有粘膜、纤毛等结 构,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02 呼吸系统的疾病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由病毒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
流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过滤和去除 空气中的微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定期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有助 于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戒烟限酒是维护呼吸 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疾病的风险,同时改善肺功 能和呼吸质量。
限制饮酒可以减少酒精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降低呼吸系统感染 的风险。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c1b9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c.png)
右主支气管短、粗较陡直。 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
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肺
位置
胸腔内 纵隔两侧 膈的上方
形态
质软、海绵状,富于弹性 右肺较宽短,右肺较狭长 右肺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左肺
第二节 肺
一尖:肺尖 体表投影 一底:肺底(膈面)
两 肋面 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肺根
前缘 心切迹
三缘 下缘
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胸膜腔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形成胸膜间隙。
胸膜=腹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胸膜腔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肋胸膜:贴于肋骨与肋间隙内面。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肺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各部 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 间隙,深吸气时肺缘不能 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由肋胸膜和膈 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 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 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 腔位置最低处。
胸部 X 线
右侧胸腔积液的X片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T10棘突 平T12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
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 组织的总称。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 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肺
位置
胸腔内 纵隔两侧 膈的上方
形态
质软、海绵状,富于弹性 右肺较宽短,右肺较狭长 右肺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左肺
第二节 肺
一尖:肺尖 体表投影 一底:肺底(膈面)
两 肋面 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肺根
前缘 心切迹
三缘 下缘
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胸膜腔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形成胸膜间隙。
胸膜=腹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胸膜腔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肋胸膜:贴于肋骨与肋间隙内面。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肺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各部 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 间隙,深吸气时肺缘不能 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由肋胸膜和膈 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 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 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 腔位置最低处。
胸部 X 线
右侧胸腔积液的X片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T10棘突 平T12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
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 组织的总称。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 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呼吸系统解剖课件PPT课件
![呼吸系统解剖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cef5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a.png)
喉部的疾病
声带息肉
声带黏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等症状。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喉痛、声音嘶哑 等症状。
ABCD
声带小结
由于长期发声不当或过度用嗓所致的声带损伤, 常表现为声音嘶哑。
喉癌
喉部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声音嘶哑、咽 喉异物感等,晚期可能影响呼吸和进食。
04 气管和支气管解剖
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 状软骨等,支撑喉部结构并保护喉腔。
喉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能
发声
喉部是发声的器官,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声 音。
保护呼吸道
喉部软骨和肌肉可以自动关闭喉腔,防止食 物、液体等进入呼吸道。
呼吸
喉部是呼吸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体 正常呼吸。
辅助吞咽
喉部在吞咽过程中能够自动调整位置,保证 食物顺利进入食道。
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 负责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04
气体交换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器官 ,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
碳。
温度调节
鼻腔和喉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 度调节,保持适宜的体温。
湿度调节
鼻腔和喉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 湿,保持呼吸道湿润。
清洁过滤
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可以过滤 和清除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病
防御机制
气管和支气管具有防御机制,能够阻 止有害物质进入肺内,保护肺部免受 感染和损伤。
气管和支气管的疾病
炎症
气管和支气管的炎症可以由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 喉炎等。
肿瘤
气管和支气管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肺 癌、喉癌等。
呼吸系统生理学ppt完整版
![呼吸系统生理学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e1ae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f.png)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病理生理改变
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金标准。
治疗
氧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呼吸膜的通透性
呼吸膜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屏障。其 通透性受膜的厚度、面积和气体扩散系数等因素影 响。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较氧气复杂,涉及物 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因此,影响二氧化碳 运输的因素也较多,如血浆pH值、红细胞内碳酸酐 酶活性等。
血红蛋白的含量与质量
血红蛋白是氧气在血液中运输的载体,其含量和质 量直接影响氧气的运输效率。
血液pH值
血液pH值的变化会影响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 当血液pH值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降低, 有利于氧气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供给组织细胞利 用。
05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控制
呼吸中枢及其作用机制
呼吸中枢的定位
位于延髓和脑桥,是控制呼吸运 动的基本中枢。
呼吸中枢的作用
通过接收、整合和处理来自外周和 中枢的化学、神经信号,产生和调 节呼吸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肌和呼吸道平滑肌的支配作用不同,可影响呼吸运动的强度和速度。例如,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可引起呼吸减慢变浅。
06
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生理 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病理生理改变
持续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人体呼吸系统ppt课件
![人体呼吸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7380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b.png)
如鼻炎、鼻窦炎等,常表现为鼻塞、流涕 、头痛等症状。
咽与喉
01
02
03
咽的结构与功能
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 部分,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的共同通道,具有吞咽、 呼吸和发音等功能。
喉的结构与功能
包括会厌、声带等部分, 是呼吸通道和发音器官。
咽与喉疾病
如咽炎、喉炎等,常表现 为咽部不适、异物感、声 音嘶哑等症状。
肺换气过程及机制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01
通过肺泡膜进行,O2从肺泡向血液扩散,CO2从血液向肺泡扩
散。
气体扩散的动力
02
气体分压差,即肺泡气与血液之间O2和CO2的分压差。
气体扩散的速度
03
与扩散系数成正比,扩散系数=气体溶解度/气体分子量的平方
根。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
O2的运输
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 ,小部分以物理溶解形式运输。
症状和体征
持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预防措施
戒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加强呼吸锻炼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为主,如吸入性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同时 配合氧疗、呼吸康复等非药物治疗。
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01
肺癌的定义和发病机制
吸烟是主要原因之一,还包括 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等。
02
症状和体征
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等。
03
预防措施
戒烟、减少职业暴露、改善室 内空气质量等。
04
治疗策略
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化 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配合 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辅助治
疗。
06
实验诊断方法及评价指标
肺功能检查方法及意义
呼吸系统ppt课件(2024)
![呼吸系统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9e6f0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d.png)
2024/1/29
呼吸系统感染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如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
保持呼吸系统健康对维持整体身体健 康至关重要,应注重呼吸道保护、避 免吸烟和减少空气污染等有害因素。
6
02
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
2024/1/29
7
上呼吸道感染
01
02
03
04
定义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 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
2024/1/29
换气功能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 气体交换,实现氧气和
二氧化碳的转运。
防御功能
调节功能
呼吸道黏膜具有屏障作 用,可阻止异物和病原
体侵入。
5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 维持呼吸系统的稳定状
态。
呼吸系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共 同维持人体氧供和代谢需求。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导致呼 吸系统受损,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癌等严重疾病。
23
避免接触传染源
2024/1/29
避免密切接触患者
01
尽量避免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咳
嗽、打喷嚏或吐痰时。
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
02
在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
公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降低病菌在空气中
的浓度。
是预防哮喘的重要措施。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 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2024/1/29
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如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
保持呼吸系统健康对维持整体身体健 康至关重要,应注重呼吸道保护、避 免吸烟和减少空气污染等有害因素。
6
02
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
2024/1/29
7
上呼吸道感染
01
02
03
04
定义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 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
2024/1/29
换气功能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 气体交换,实现氧气和
二氧化碳的转运。
防御功能
调节功能
呼吸道黏膜具有屏障作 用,可阻止异物和病原
体侵入。
5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 维持呼吸系统的稳定状
态。
呼吸系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共 同维持人体氧供和代谢需求。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导致呼 吸系统受损,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癌等严重疾病。
23
避免接触传染源
2024/1/29
避免密切接触患者
01
尽量避免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咳
嗽、打喷嚏或吐痰时。
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
02
在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
公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降低病菌在空气中
的浓度。
是预防哮喘的重要措施。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 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2024/1/29
治疗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90c6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6.png)
急性起病,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 吸衰竭。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
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影像学检查及病原 学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氧合,纠正缺氧,保 护器官功能。
05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
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和评价方法
常用的动物模型
小鼠、大鼠、豚鼠、兔等
模型建立方法
基因敲除、药物诱导、机械通气等
评价方法
效应器作用
呼吸肌是呼吸运动的主要效应器, 其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 小,从而实现肺通气。
化学感受器对呼吸运动影响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低氧 血症和酸中毒敏感,通过刺激呼吸 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对脑脊 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浓度变 化敏感,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生存率、病理学检查、肺功能检测等
人体肺功能检测指标解读
肺活量
反映肺的最大通气能力
一秒率
反映气道阻塞程度
肺泡通气量
反映有效气体交换量
血气分析
反映机体氧合和酸碱平衡状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呼吸生理研究中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
系统研究蛋白质表达和功 能
细胞生物学技术
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变化
基因芯片技术
高通量检测基因表达谱变 化
病理生理机制
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 流受限。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 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诊断依据
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及过敏原检测。
治疗原则
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保持肺功能正 常。
肺部感染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呼吸系统
• 四、气管和支气管 • (-)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位置 • 气管 为圆筒状管道后壁略扁平,气管上接喉,下至第
4、5胸椎处分成左、右支气管。左支气管细长,比较倾 斜,右支气管粗短,较陡直,分别经肺门人左、左肺。 气管后方贴近食管,颈段前方及侧面有甲状腺。 • 气管和支气管由“C”形软骨环和连于其间的环状韧带构 成,气管有16-20个软骨环,左支气管有约7~8个软骨 环,右支气管有约3~4个软骨坏,c形软骨缺口处由横 向的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 软骨具有支架作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情开放状态, 以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 (三)鼻旁窦 • 鼻旁窦是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共4对,即上颌窦、
额窦、筛窦、蝶窦,它们都开口干鼻腔,因此对发音有 共鸣作用,窦壁粘膜与鼻腔呼吸部粘膜连续,故鼻腔发 炎时,可蔓延到鼻旁窦引起鼻窦炎。
• 二、咽(见消化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
• 三、喉 • 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 (-)喉的位置 • 喉位于颈前部,向上开口干咽腔的喉部,向下与气管相通(相当于4~6
收缩可使声带紧张。 • 甲构肌 起自甲状软骨内侧面,止于杓状软骨统
• 3.喉腔 上通咽腔喉部,下通气管。在喉腔侧壁的粘膜有上、 下两对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上对称前庭襞(其间隙为前庭裂), 下对称声带,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即为声门,空气通过此处引 起声带颤动,因而发声。喉腔借前庭襞和声带分为喉前庭、喉 中间腔和喉下腔。
• (2)环状软骨 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形似指环,前部低窄称 环状软骨弓,后部高宽称环状软骨板。板的上绿中线两侧与 杓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
• ( 3)会厌软骨 形似树叶,上缘游离,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 软骨内面,其后面对向喉腔。吞咽运动时咽与喉上提,会厌 可掩盖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喉腔。
• (4)杓状软骨 一对,呈三角形,位于环状软骨板上方,与 其构成环杓关节。
人的呼吸系统
(2)鼻腔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分隔出上、中、下鼻道, 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前部。 (3)鼻腔内面覆以粘膜,粘膜因结构与机能不同,可分为嗅 部和呼吸部。 ①嗅部 位于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处,活体上呈苍白色 或淡黄色。其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有三种细胞构成
人的呼吸系统
• 支持细胞 呈高柱状,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支持细胞包绕着 每个嗅细胞。很象神经胶质细胞。
颈椎段)。喉的两侧有颈部的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后壁是喉咽腔 的前壁。喉上方借韧带和肌肉与舌骨相连,下方借肌肉连于胸骨 • (二)喉的结构 • 喉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连结,内面衬以粘膜。
人的呼吸系统
• 1.喉软骨 有一块甲状软骨、一块环状软骨、一块会厌软骨、 一对杓状软骨。
• ( 1)甲状软骨 位于舌骨下方,环状软骨上方,构成喉的前 壁和侧壁的大部分,它由左右两块四方形软骨在前缘愈合成, 连接处向前突出即为喉结,其前下缘有环甲韧带连于环状软 骨,两侧借下角与环状软骨侧面构成环甲关节,上缘有一宽 阔的薄膜一甲状舌骨膜,连于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
人的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一、鼻
• (-)外鼻 • 外鼻由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被皮肤。 • (二)鼻腔 •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鼻中隔前部由软骨构成,后部
由骨构成。鼻腔向前以鼻孔通体外,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部。 两侧鼻腔均分为前后二部,前部为鼻前庭,后部为固有鼻腔。 • 1.鼻前庭是鼻腔的前部,由两侧鼻翼围成的部分,内面被 以皮肤,生有鼻毛,有阻挡灰尘的作用。 • 2.固有鼻腔是鼻腔的后部,结构特征是: • (l)鼻中隔前下部有一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称为易出血区, 约90%的鼻衄发生在此。
• 第七章 呼吸系统
•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分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为气体的传导部分。 肺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 的器官。
•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气 体交换,即吸入氧,呼出二氧 化碳,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经呼吸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入 氧,由循环系统将氧运送至全 身的组织和细胞,供给细胞氧 气,同时又将组织细胞代谢产 生的二氧化碳再经循环系统运 送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此 外鼻腔、喉与发音肴关,肺还 有内分泌功能.
人的呼吸系统
• 2.喉肌 喉肌均为骨骼肌,其主要作用是使声带紧张和松 驰,声门开大和缩小。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两组肌群。
• (1)声门开大或缩小的肌群 • 环杓后肌 起自环状软骨板后面,止于杓状软骨。该肌收
缩可使声门开大。 • 环杓侧肌 起自环状软骨侧面,止于杓状软骨。该肌收缩
可使声门缩小。 • (2)声带紧张和松驰的肌群 • 环甲肌 起自环状软骨前外侧,止于甲状软骨下缘,该肌
• 嗅细胞 为双极神经元,其树突呈细棒状,伸向上皮表面,其 末端呈小泡状称嗅泡,后者表面发出 10~30根纤毛一嗅毛, 嗅毛细长,无摆动性,常倒向一侧,浸于嗅腺的分泌物中,嗅 毛是嗅觉感受器。能感受气味物质的刺激。嗅细胞轴突穿出基 膜后形成无髓神经纤维,进入中枢神经的嗅球。
• 基细胞 呈锥体形,位于上皮基底部,有分裂增生能力。
• 粘膜固有层 为薄层结缔组织,与下方的骨膜相连。其中有许 多浆液腺——嗅腺,开口子上皮表面,可不断地分泌稀薄的液 体,覆盖于上皮表面,可溶解空气中的气味,刺激嗅毛,引起 嗅觉冲动,分泌物又不断分泌,可清洗嗅上皮表面,保持嗅觉 的敏感性。
人的呼吸系统
• ②呼吸部 为嗅区以外的其余部分,活体上呈微红色。 粘膜固有层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粘液腺,可温暖 和湿润被吸入的空气;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住状上皮, 纤毛作定向摆动,使粘液移向咽部冲刷粘膜表面,具有 净化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的作用。
人的呼吸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
• (二)气管和支气管的组织结构
• 管壁结构由内向外分三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外膜。粘 膜层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膜由结统组织构成, 含丰富的弹性纤维、淋巴组织和浆细胞。粘膜下层为疏松结 缔组织,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的气管腺,气管腺 是由浆液性和粘液性腺泡组成的混合腺,分泌物经导管排人 管腔,气管的上皮和腺体的分泌物是防止尘埃人肺的保护装 置。外膜由软骨和结统组织构成,软骨缺口处有致密结统组 织及平滑肌封闭,软骨构成管壁支架,保持气道通畅。
• 四、气管和支气管 • (-)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位置 • 气管 为圆筒状管道后壁略扁平,气管上接喉,下至第
4、5胸椎处分成左、右支气管。左支气管细长,比较倾 斜,右支气管粗短,较陡直,分别经肺门人左、左肺。 气管后方贴近食管,颈段前方及侧面有甲状腺。 • 气管和支气管由“C”形软骨环和连于其间的环状韧带构 成,气管有16-20个软骨环,左支气管有约7~8个软骨 环,右支气管有约3~4个软骨坏,c形软骨缺口处由横 向的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 软骨具有支架作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情开放状态, 以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 (三)鼻旁窦 • 鼻旁窦是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共4对,即上颌窦、
额窦、筛窦、蝶窦,它们都开口干鼻腔,因此对发音有 共鸣作用,窦壁粘膜与鼻腔呼吸部粘膜连续,故鼻腔发 炎时,可蔓延到鼻旁窦引起鼻窦炎。
• 二、咽(见消化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
• 三、喉 • 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 (-)喉的位置 • 喉位于颈前部,向上开口干咽腔的喉部,向下与气管相通(相当于4~6
收缩可使声带紧张。 • 甲构肌 起自甲状软骨内侧面,止于杓状软骨统
• 3.喉腔 上通咽腔喉部,下通气管。在喉腔侧壁的粘膜有上、 下两对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上对称前庭襞(其间隙为前庭裂), 下对称声带,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即为声门,空气通过此处引 起声带颤动,因而发声。喉腔借前庭襞和声带分为喉前庭、喉 中间腔和喉下腔。
• (2)环状软骨 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形似指环,前部低窄称 环状软骨弓,后部高宽称环状软骨板。板的上绿中线两侧与 杓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
• ( 3)会厌软骨 形似树叶,上缘游离,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 软骨内面,其后面对向喉腔。吞咽运动时咽与喉上提,会厌 可掩盖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喉腔。
• (4)杓状软骨 一对,呈三角形,位于环状软骨板上方,与 其构成环杓关节。
人的呼吸系统
(2)鼻腔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分隔出上、中、下鼻道, 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前部。 (3)鼻腔内面覆以粘膜,粘膜因结构与机能不同,可分为嗅 部和呼吸部。 ①嗅部 位于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处,活体上呈苍白色 或淡黄色。其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有三种细胞构成
人的呼吸系统
• 支持细胞 呈高柱状,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支持细胞包绕着 每个嗅细胞。很象神经胶质细胞。
颈椎段)。喉的两侧有颈部的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后壁是喉咽腔 的前壁。喉上方借韧带和肌肉与舌骨相连,下方借肌肉连于胸骨 • (二)喉的结构 • 喉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连结,内面衬以粘膜。
人的呼吸系统
• 1.喉软骨 有一块甲状软骨、一块环状软骨、一块会厌软骨、 一对杓状软骨。
• ( 1)甲状软骨 位于舌骨下方,环状软骨上方,构成喉的前 壁和侧壁的大部分,它由左右两块四方形软骨在前缘愈合成, 连接处向前突出即为喉结,其前下缘有环甲韧带连于环状软 骨,两侧借下角与环状软骨侧面构成环甲关节,上缘有一宽 阔的薄膜一甲状舌骨膜,连于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
人的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一、鼻
• (-)外鼻 • 外鼻由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被皮肤。 • (二)鼻腔 •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鼻中隔前部由软骨构成,后部
由骨构成。鼻腔向前以鼻孔通体外,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部。 两侧鼻腔均分为前后二部,前部为鼻前庭,后部为固有鼻腔。 • 1.鼻前庭是鼻腔的前部,由两侧鼻翼围成的部分,内面被 以皮肤,生有鼻毛,有阻挡灰尘的作用。 • 2.固有鼻腔是鼻腔的后部,结构特征是: • (l)鼻中隔前下部有一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称为易出血区, 约90%的鼻衄发生在此。
• 第七章 呼吸系统
•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分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为气体的传导部分。 肺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 的器官。
•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气 体交换,即吸入氧,呼出二氧 化碳,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经呼吸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入 氧,由循环系统将氧运送至全 身的组织和细胞,供给细胞氧 气,同时又将组织细胞代谢产 生的二氧化碳再经循环系统运 送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此 外鼻腔、喉与发音肴关,肺还 有内分泌功能.
人的呼吸系统
• 2.喉肌 喉肌均为骨骼肌,其主要作用是使声带紧张和松 驰,声门开大和缩小。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两组肌群。
• (1)声门开大或缩小的肌群 • 环杓后肌 起自环状软骨板后面,止于杓状软骨。该肌收
缩可使声门开大。 • 环杓侧肌 起自环状软骨侧面,止于杓状软骨。该肌收缩
可使声门缩小。 • (2)声带紧张和松驰的肌群 • 环甲肌 起自环状软骨前外侧,止于甲状软骨下缘,该肌
• 嗅细胞 为双极神经元,其树突呈细棒状,伸向上皮表面,其 末端呈小泡状称嗅泡,后者表面发出 10~30根纤毛一嗅毛, 嗅毛细长,无摆动性,常倒向一侧,浸于嗅腺的分泌物中,嗅 毛是嗅觉感受器。能感受气味物质的刺激。嗅细胞轴突穿出基 膜后形成无髓神经纤维,进入中枢神经的嗅球。
• 基细胞 呈锥体形,位于上皮基底部,有分裂增生能力。
• 粘膜固有层 为薄层结缔组织,与下方的骨膜相连。其中有许 多浆液腺——嗅腺,开口子上皮表面,可不断地分泌稀薄的液 体,覆盖于上皮表面,可溶解空气中的气味,刺激嗅毛,引起 嗅觉冲动,分泌物又不断分泌,可清洗嗅上皮表面,保持嗅觉 的敏感性。
人的呼吸系统
• ②呼吸部 为嗅区以外的其余部分,活体上呈微红色。 粘膜固有层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粘液腺,可温暖 和湿润被吸入的空气;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住状上皮, 纤毛作定向摆动,使粘液移向咽部冲刷粘膜表面,具有 净化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的作用。
人的呼吸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
• (二)气管和支气管的组织结构
• 管壁结构由内向外分三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外膜。粘 膜层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膜由结统组织构成, 含丰富的弹性纤维、淋巴组织和浆细胞。粘膜下层为疏松结 缔组织,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的气管腺,气管腺 是由浆液性和粘液性腺泡组成的混合腺,分泌物经导管排人 管腔,气管的上皮和腺体的分泌物是防止尘埃人肺的保护装 置。外膜由软骨和结统组织构成,软骨缺口处有致密结统组 织及平滑肌封闭,软骨构成管壁支架,保持气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