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的教材内容是关于太阳系的介绍,包括太阳的特征和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学生可以获取太阳系的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同时,学生还会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培养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学生可以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和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

2.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并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1.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太阳系的信息。

2. 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科学态度: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对太空探索产生兴趣,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

2. 通过参与设计、制作等操作性活动,建立学生操作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大小关系。

2. 能够利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构建模型。

【教学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举例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学情分析】在六年级上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太空的探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为本课时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呈现一张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征,了解太阳是什么。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能观察到太阳有哪些特征?太阳是什么东西?学生:太阳很亮,有火焰,是一个大圆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例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例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例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教材分析: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

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

本课正是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出发,由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了解太阳系和太阳这颗恒星,并指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一些现象。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相对丰富,对太阳系大家族有所了解,本课旨在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遨游浩瀚无垠的宇宙,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什么是恒星、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卫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太阳系。

过程与方法:2.阅读资料,提取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信息;小组合作,绘制太阳系大家族思维导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感受太阳系大家族的神奇性和规律性,通过前后对比思维导图,体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教学难点:行星公转周期与离太阳距离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白纸、阅读资料、活动记录单、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遨游宇宙,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近太阳系大家族。

2、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最熟悉的球体是太阳、月亮和地球,谁来说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那么,你知道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吗?(幻灯2)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一年,我们正好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么,四季的形成是否和地球公转有关呢?4、看视频:四季的成因(幻灯3)(幻灯4)5、提问: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外,还有其他天体吗?看来大家对太阳系中的星体还是有所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板书:太阳系大家族[设计意图:从三球运动情况入手认识四季的形成]二、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一)认识恒星1.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太阳。

2.提问:太阳在太阳系大家族中有什么特点?3.思考、回答: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火星等成员都围绕它转;自身能够发光发热。

2023秋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太阳系大家族(表格教案)

2023秋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太阳系大家族(表格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太阳系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小天体组成的星系。太阳系中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运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行星的运动规律和太阳系中各行星的特征。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太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科学态度:通过观察和分析太阳系模型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天文学知识,包括宇宙、恒星、行星等概念。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并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天体和宇宙的基本概念,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太阳系的了解,将已有知识与太阳系的构成、行星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相结合,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宇宙观。通过观察模型或图片,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认识,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详细组成和行星的特点,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宇宙的概念和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进行具体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2.让学生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太阳系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2.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太阳系模型或图片。

3.八大行星的特点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

例如:“白天出来照亮我们的星球,晚上躲在云后面休息,它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揭示谜底——太阳,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

同时,展示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形状。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如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木星是最大的行星等。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月球等天体的基本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也了解一些行星的基本特征。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宇宙和行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了解世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学习和分享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太阳系大家族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太阳系大家族。教材章节为《科学》六年级上册,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行星特点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月球等天体的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理解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天体的认识。
内容逻辑关系
1.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重点知识点: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
词: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基本情况。

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深入理解太阳系的结构、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勇于尝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构成,掌握各行星的特点,认识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构成,各行星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难点:对太阳系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激发他们对太阳系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太阳系的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3.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模型或图表,分析各行星的特点,讨论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的奥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族》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太阳系的特点。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太阳和行星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太阳系的整体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了解不多,对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小行星等认识更少。

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较强,但对复杂的天文现象还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探究太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各行星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天文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难点:对太阳系其他天体的认识,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答案。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3.分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整体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

3.各行星特点的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行星,通过观察模型和查阅资料,了解所选行星的特点。

4.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介绍: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具,介绍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小行星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太阳系大家族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太阳系大家族  |苏教版

《太阳系大家族》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族》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主题是探索宇宙,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月球入手,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并试图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解答心中疑问,解开宇宙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了解太阳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初步认识宇宙。

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知道日地运行引起四季变化,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演示实验,知道阳光直射与斜射对温度的影响,从而了解四季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并能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

教学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四季的成因。

教学关键:通过对日地运动的观察,认识四季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学法:1、观察法——观察演示,形成概念。

2、讨论法——收集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程序: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一)宏观导入直入主题教师由学生已经熟悉的月球引出宇宙中的众多天体,从而过渡到宇宙中的星系,这样导入,可以让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很自然的联想到宇宙中的太阳系,从而教师可以顺势揭示课题,宏观导入,直入主题。

(二)认识太阳系组成本环节我设计四个步骤步骤一:整体认知太阳系主要成员教学中,让学生先说说太阳系的八位主要成员,也就是八大行星的名称,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行星,使孩子们在了解恒星的基础上再了解行星的特点。

步骤二:认识日地运动,了解四季成因这一步骤让学生从我们身边熟悉的天体开始认知,在了解日地月运行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运用了三球仪,通过三球仪的演示,使学生从感官上感知地球不停的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使太阳直射点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地球上温度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2.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2.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2

《2.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八大行星的一些特征及其运动规律。

2、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资料的阅读、研究能力。

4、通过模拟实验了解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了解四季成因。

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三球仪、地球仪、手电筒、温度计两支,信封若干,实验记录纸,制作太阳、地球标签,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秒表、1、5米长的细绳、橡皮塞、砝码,每组各一个。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星体,体积、质量都相当大;我们又知道地球带着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除地球外,还有哪些星体也围绕着太阳在转动呢?这是我们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了解构成太阳系的星体1、出示太阳系挂图或投影片。

①提问:你们了解了太阳系的那些知识?小结: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叫“恒星”。

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叫做“行星”。

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转动的天体叫卫星。

行星和卫星自身都不能发光,我们之所以能见到它们,是它们反射了太阳的光。

2、地球公转一圈时间为一年,自转一圈时间为一天。

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白天和黑夜,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了一年四季。

月球饶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27.3天,约等于一个月。

②围绕太阳旋转的有哪些星体?太阳系里有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小结: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很大的天体家族。

三、了解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四、了解九大行星运动的特点九大行星环绕太阳旋转有下列一些特点:1、九大行星都是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太阳公转的;2、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3、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4、它们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而没有飞离太阳,是因为太阳的巨大引力作用。

太阳系大家族-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系大家族-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系大家族 - 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材简介《苏教 2001 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是小学六年级的科学教材。

该教材的特点是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内容和教学方法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又强化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本教材共有 4 个单元,分别是“生物多样性”、“物质与能量”、“地球与环境”、“技术与社会”。

本文将以该教材中的“物质与能量”单元的“太阳系大家族”为基础,为教师提供一份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该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的概念及构成;2.掌握太阳系中行星、卫星等天体的基本属性;3.理解行星与卫星、彗星、流星等的区别;4.发现并学习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及重要性;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时主要以教学板书、教学图谱等为主;2.学生准备:笔、纸,教材、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是什么,是由哪些天体构成的;2.介绍一下太阳系的行星、卫星等天体。

Step 2 学习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1.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的名称、基本属性;2.学生自行绘制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示意图,并标注出各个行星和卫星的名称和重要特征。

Step 3 学习太阳系中的流星、彗星1.介绍一下流星和彗星的概念及区别;2.请学生自行观察夜空,并寻找流星和彗星的踪迹。

Step 4 学习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和重要性1.阅读科学家发现太阳系的历史,如“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等天文学家的研究过程”;2.意识到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和方式十分重要。

Step 5 科学实验1.了解一个科学实验的概念;2.小组内成员自行设计科学实验并进行实验,模拟太阳系行星和卫星之间的运行过程。

Step 6 课堂检测1.编写一些太阳系相关的题目,考核学生成果。

总结本节课以太阳系为主题,通过学习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各类天体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天文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课堂检测,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为对学生的后续教学提供基础。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太阳系大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太阳系的知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理解和记忆各行星的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难点:对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太阳系图片、各行星特点介绍等。

2.教学道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卡片等。

3.学习资料:相关科学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美妙景象。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由哪些行星组成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介绍各行星的特点。

重点讲解太阳、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行星卡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找出各行星的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大的?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结构,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宇宙、恒星的基本知识,对太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教学难点:太阳系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太阳系的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各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行星的外观特点,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行星,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将围绕《太阳系大家族》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进入太阳系及其成员行星的世界,让学生对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与特征,熟悉太阳系的形成过程;2.帮助学生掌握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基本特征和区别;3.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成员行星的生存条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太阳系大家族,内容包括:1.阐述太阳系组成和特征,简述太阳系形成的过程;2.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3.探究行星间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存,以及人类文明的展开;4.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完成总结报告。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行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以及行星间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存。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成员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思考如何维护和平衡行星的生态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小学生活中,你们是否会外出露营、观星呢?你们知道在夜空中最醒目的是什么吗?如果有机会去太空中参观一下,你想看到什么呢?通过导入,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展开课程•第一部分: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结合图表,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太阳系的常见特征,如行星围绕太阳转速、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第二部分:太阳系中的行星。

通过观察行星一张张的照片,辅助教师讲解配合展示PPT,学生帮助教师辨认这些行星的特征,和熟悉迪士尼的卡通形象等,了解行星的大小、距离、重力、几何形状等特性。

•第三部分:太阳系成员行星间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探究行星间的相互影响,如地球的大气层、水圈和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相互影响,而不同行星之间存在相互牵连,需要保持生态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护生命和文明的延续。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太阳系大家族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掌握太阳系内行星运行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太阳系模型,掌握行星的大小及位置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进一步探索宇宙的欲望。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宇宙充满了好奇,并且学生在课外阅读及科普影片中对太阳系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课具备良好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但学生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小组合作过程中,对方案的制定、人员的合理分工这类工程学问题还不能够运筹得当。

创设神秘情境,鼓励自主发现知识,鼓励分享知识,并且组织小组间的知识闯关比赛,都能将枯燥的天文学知识更有效地建构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并掌握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太阳系模型。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科学研究教学目标1.通过数据分析,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梳理出行星公转速度与太阳距离之间的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太阳系模型。

学时重点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学时难点梳理出行星公转速度与太阳距离之间的规律。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科学研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请问,你在哪里2.从教室,到学校,到地球,到宇宙,我们的范围越说越广了。

自古以来,中外的天文学家都对宇宙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今天,我们请同学们来体验一下天文学家的工作,好不好3.中外天文史粗略梳理:天圆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4.今天,让我们继续前人的工作,完成对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太阳系的研究。

二、信息收集与处理1.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都在1977年由美国宇航局发射,并从1970年代末开始探测太阳系的行星。

下面是这两颗行星传回来的相关信息,请同学们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两项任务。

请先了解任务的规则:①人类探索宇宙的使命系于你们,每项任务开始前,全体成员务必认真阅读规则,了解任务的目标。

②小组内的任务讨论、任务分配、任务完成过程中,请低声讨论,以保护组内知识产权,避免高分贝触发宇宙报警器。

苏教版科学新六年级上册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2

苏教版科学新六年级上册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2

苏教版科学新六年级上册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1.太阳系大家族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念解读活动,主要介绍什么是太阳系,强调太阳系不仅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还包括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大小各异的天体组合在一幅全景图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太阳系大家族的构成,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第二部分是建模活动,主要认识八大行星的大小特征和距离太阳的远近特征,学生通过数据解读和分析,学习搭建太阳系模型。

第三部分是阅读活动,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八大行星的概况及部分行星的发现历程。

2.教学目标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

阅读文本资料,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奥秘的意义。

3.重点与难点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大小的球体各1个(弹子球、网球、棒球、高尔夫球、沙滩球、瑜伽球、篮球、足球,也可用差不多大小的其他球体代替)、卷尺。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直尺、圆规。

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5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这是一张宇宙的图片。

2.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小诗:在地球面前,月球很渺小。

在太阳面前,地球很渺小。

在宇宙面前,太阳很渺小。

……浩瀚深邃的宇宙,究竟有多少奥秘?它等待着探索者的足迹!3.学生认真朗读这首小诗,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想一想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宇宙中的哪些物体?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愿望?预设: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月球、地球、太阳、宇宙等物体。

展现了作者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和憧憬。

4.教师引导: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地球以外的空间,我们会发现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千百年来,人类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着怎样的发现?又有怎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基本信息: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探索宇宙单元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第二课时
教学环境:实验室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探索宇宙单元中介绍太阳系大家族一课,原来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四季的成因及太阳系的组成,并根据八大行星的位置探讨行星公转周期与太阳距离的关系,并且这些内容需要一课时完成。

这课的教学,我做了很大的改动,开始是把行星公转周期的实验改成建立八大行星大小的模型,让学生建立八大行星大小差别的概念,把四季成因和行星特点建立模型放在一课时里:发现四季和八大行星两部分的难点都不能彻底突破,所以就把这一课改为两课时。

整个太阳系分为两大部分进行深入探究,第一部分是八大行星的特点,学生通过多种获取资料的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和了解,第二部分为建立八大行星大小的模型,让比较庞大的,无法想象的太阳系天体通过模型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是巨大,但对于宇宙来说太阳系和地球是又是渺小的,让学生有一个大的,宏观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宇宙。

学情分析:对于神秘的宇宙有些同学课前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通过前一课登月之旅的学习,学生对宇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产生了兴趣。

但说起太阳系,很多同学就会想起太阳、地球、月亮,缺乏对太阳系细致的了解。

学生利用已有的前概念和课堂上收集的资料,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学习,相互的补充交流,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2、了解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及特点。

3、通过数据分析,建立八大行星的模型。

重难点分析: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本课重难点。

重点: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2、了解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及特点。

难点:通过数据分析,建立八大行星的模型。

教学准备::橡皮泥(3盒)、篮球6、排球6、托盘(48个)、尺子4、八大行星黑板磁力贴、A4纸、文字资料(八大行星)课件、视频、网兜4个、真空贴4个
教学理念或思路: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重点让学生知道八大行星的基本情况和距太阳由近及远的的顺序,难点是在通过准确的实验能够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感受到八大行星的庞大,从
而了解我们的整个太阳系的和宇宙的巨大。

信息技术整合方式:应用白板课件,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查询功能。

教学评价方式(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竞争机制,组组互评,师生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导入新课是,教师要知道学生对太阳系的了解,并让学生说说你心中的太阳系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然后展示出来。

最后教师通过图片总结让学生知道太阳系的恒星、行星和卫星。

(学生可能知道太阳系中个别星,也有可能只知道有太阳、地球和月球;知道越多的教师给予鼓励和夸奖)
设计意图:授课之前,我们应对学生的前概念有所了解,知道哪些学生们都知道,哪些需要让学生学会,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探究
(一)了解八大行星的构成、特点以及排列顺序
1新课之前,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学生才能有目的的进行教学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八大行星的构成、特点以及排列顺序。

2以地球为例,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对地球有很深的了解,那么其他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引起学生研究八大行星的兴趣。

教师
给学生提供文字资料,同时提供一些行星的视频,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在互联网上自己找感兴趣的行星特点以及太阳距行星的距离,最后与大家分享。

学生不见得会把所有的行星特点记下来,但这种开放的探究过程,帮助同学们养成有问题要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与合作的好习惯,学生只要把八大行星最主要的的特点找出来分享比如:
水星上没有水,是最名不副实的行星;
金星与其他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自东向西倒着行的是金星
地球是太阳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人类的家园
火星并没有火,火星被称为太空中的小地球
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它行星中的“老大哥
戴着“项链”的是土星
躺着打滚的——天王星
海王星星上最明显的特征就属位于南半球的大黑斑。

3学生每组展示分享一个行星的特点并把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数据粘贴在黑板上,最后教师用一个简短的视频对刚才学生们的分享做一个补充,通过感官更深入让学生对八大行星。

让学生排列出行星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并提问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记住这个顺序,通过胡海涛老师的一张图片,让学生能够很快记住这个顺序。

最后让学生再画一张太阳系图,从新认识的太阳系画下来并展示。

(胡海涛老师帮助学生记忆八大行星的教学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自选行星之一,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它,这样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开放的课堂,并循序渐进的了解太阳系,也为后面根据八大行星的直径来实验做一个好的铺垫。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学生从视频中区分不出八大行星的大小,从看行星的直径上看我们也想象不出行星的大小,但是在真实的宇宙中它们的大小差别很大,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八大行星,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和学生共同分析用实际的数据,用橡皮泥来捏出八大行星的大小,是不可能的,只有把数据缩小,缩小十亿倍后的数据:
2但用橡皮泥捏出这样的数据直径还是很难,所以把地球当作单位“1”之后,就容易很多。

3让学生以2厘米为例,地球直径为2厘米,那么学生算出水星,金星,以及其他行星的直径。

4学生建立八大行星的模型1参照数据建立八大行星的模型。

2分工合作,每组六名同学中,四名同学每人捏一个球体,其他两名同学测量
四个球的直径。

3组内分析讨论后,用八个球体,按照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排列。

(实验前老师把2厘米的“地球”先捏出来,作为标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大学生没办法捏就用用尺测量四个球的直径。

这四个球分别是通过测量,篮球的直径为约为42厘米(充当木星),排球直径约为20厘米(充当土星),绿色小球直径约为8厘米(充当天王星),蓝色小球直径约为8厘米(充当海王星)。

学生只需捏出水星,金星和火星,并用尺子测量出四个球的直径。

并有一组学生把它们粘贴在黑板上行星各自的轨道里。

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缩小了十亿倍后相对大小的八大行星。

差别又多么巨大。


设计意图:更加深入了解八大行星,学生分析,测量,动手捏,真正理解八大行星的庞大。

5教师在总结时,有八大行星提升到整个太阳系的巨大,并介绍太阳系中不但有恒星太阳、八大行星还有卫星,小行星,矮行星,流星,彗星组成流成。

并简单介绍这些和天体的特点。

三、达标反馈:学生把老师是想准备好的卫星,小行星,矮行星,流星,彗星图片贴在黑板上太阳系中,给学生太阳系一个完整的概念。

四、学教反思
学生和老师互动这节课学生们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对宇宙继续探索的期望。

板书设计:
太阳系大家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