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练习题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刻所承载的有中国特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图一虎门销烟图二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碑
、抑制西方资本主义、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经济
.年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
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
议,导致国宝在海外漂泊一百多年的罪魁祸首是
、日本军队、俄国军队
、八国联军、英法联军
.下图为年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
剧照,剧情是朱开山领导山河煤矿与日本森田物产的
较量。日本侵略势力第一次染指我国东北的尝试是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
事变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
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
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锐额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华北事变以后不久.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
正死得其所。”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北伐战争、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淮海战役
.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年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中共七大的召开、日军投降
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①②③ .②③ .②③④ . ①②③④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年的是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
、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仲甫
、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鸦片战争
年月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
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下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
期注明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
供实地资料的是
.①多伦 .②宛平
.③平型关 .④台儿庄
年蒋介石在一次远演讲中说:我国人民此刻上
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
含愤,暂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这反映了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是.以大局为重 .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 坚持不抵抗政策 .期待联合国公平解决
.由于日本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事实,在曾被日本长期侵略过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引起了新一轮全面"抗日",这表明
.国家力量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各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日本右翼的极端行为必将受世人唾弃
.阅读下列材料:(分)
材料一(右图)
材料二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
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不断。
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
国争,诸国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
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
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
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年被开放
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
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
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结合图示一,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现什么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