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中国和新加坡境外工业园区比较及启示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一)美国硅谷1、硅谷概况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
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
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
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
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
新加坡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个 7 O平 方 公 里 的 园 区 , 以 此 来 使 这 个 地 区 实 现 工 业 化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讲 , 这 与裕 廊 地 区 的 情 形 非 常 相 似 , 因 为 裕 廊 地 区 的 园 区建 设 实 际 上 也 是 由政 府 主 管 的 。 但 与其 不 同 的是 ,在 苏 州 还 有 很 多其 他 的 工 业 园 区, 而其 中至少 有 3 家 : 苏 州 新 加 坡 工 业 园 , 苏 州 高 新 技 术 园 区 以 及 昆 山 经 济
一
3 一
维普资讯
有 1 O公 里 的距 离 。这 两 个 工 业 园 都 有 各 自的 主 管 领 导 ,并
制设 计 的政 策 建 议 。 关 键 词 : 管 理 体 制 国 际 比 较 新 加坡 中 国
中国 园 区始 于 8 O年 代 初 期 — — 深 圳 等 4个 特 区 的 建 设 。 9 5年 ,国务 院 确 定 了 1 18 4个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并 建 立 了 1 4个 国 家 级 的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 TDZ 。建 立 这 些 特 区 的 E )
主 要 目的 是 为 了 吸 引 外 资 并 鼓 励 出 口 。8 0年 代 末 ,国 务 院
一
1 一
维普资讯
又 批 准 设 立 了 一 批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 , 目的 在 于 通 过 利
用 国 内 的研 究 开 发 能 力 来 发 展 我 国 的 高 科 技 企 业 。 到 目前 为 止 , 国 外 经 贸 部 下 设 的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共 有 4 我 7个 ,科 技部 批 准 的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共 有 5 3个 。 些 特 区都 位 这 于 我 国 的 主 要 城 市 。9 0年 代 ,省 、 市 县 以 及 乡政 府 建 立 了 几 千 家 各 类 开 发 区 ,其 中 一 部 分 非 常 成 功 , 也 有 许 多 开 发 区 的经 营 状 况 却 不 尽 如 人 意 。 于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来 说 , 对 其 政 策 导 向 主 要 是 : 吸 引世 界 经 济 中位 居 主 导 地 位 国 家 的 主 导 产 业 和 新 兴 产 业 来 华 投 资 , 主 要 包 括 美 国 、 欧 盟 、 日本 以 及 其 他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中 寻 求 特 定 的 发 展 地 域 的 跨 国 公 司 。为 了吸 引 外 商 投 资 ,工 业 园 必 须 具 备 一 定 的地 理 优 势 。 政 府 可 以通 过 工 业 园为投 资 者提 供 公 共 产 品 。 8 而 0年 代 的 发 展 过 程 恰 好 证 明 了这 一 点 。在 包 括 新 加 坡 在 内 的 发 达 国 家 , 由 于 产 业 的发 展 ,城 市 的 拥 挤 、 生 活 费 用 的 提 高 以 及 房 地 产 价 格 的 上 升 等 许 多方 面 的 问题 , 导 致 许 多 公 司 在 国 外 寻 求 发 展 机 会 , 括 到 中 国建 立 分 支 机 构 等 。与 此 同 时 , 包
国内外园区经验对我国开发区转型的启示剖析
江苏沿江沿海开发区转型的规划路径探索——以靖江、太仓港、大丰港开发区为例【摘要】【关键词】1、引言各类港口岸线资源是工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江苏省的开发区发展启始于1984年成立的南通、连云港两个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壮大于90年代太仓、常熟、江阴、张家港、扬州等一系列沿江开发区的涌现。
截至2014年底,江苏850公里岸线的长江沿岸拥有20家省级以上开发区,长达950公里岸线的沿海岸线则设有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沿江沿海形成的石化、钢铁、新型材料、机械等基础产业带使其成为继沪宁高新产业带形成后江苏最重要的产业带。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江苏沿江沿海开发区整体面临着江苏对外依存度高,发达国家经济下行对江苏省开发区较大;管辖范围大,建设用地总量较大,土地制约更突出,有些产业层次相对较高,环保标准高的项目在苏南一些地区已无法引进,土地集约程度和地均效益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愈加突出,开发区转型提升压力升高等新形势,转型升级发展压力巨大。
2、国内外港口园区转型升级经验借鉴2.1产业升级,内涵提升产业规模扩大与整合也是一种产业升级,比如阿姆斯特丹的石化产业集群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德国汉堡工业园阿姆斯特丹产业升级2.2以港兴产,效率提升重视港口对制造业、转运、贸易的带动作用。
裕廊工业园区拥有裕廊码头、普劳布科姆港、森巴旺港等多个港口,具备各类集装箱转运码头、散货码头和专业码头,建设公、水多种交通方式联合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了以货物转运为主体,集保税、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工贸港口群。
园区还利用航空、炼油、船舶修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围绕集装箱中转,衍生出许多附加功能和业务,丰富新加坡作为现代意义上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
表3-1 新加坡裕廊园区港口群新型综合服务功能一览2.3搭建平台,实现创新2.4功能提升,产城融合2.5生态低碳,节能集约2.1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新加坡裕廊工业园,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海滨地带,始建于1961年。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启示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启示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启示一、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新加坡是一个只有700平方公里土地、480万人口的小国家。
然而这个小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突破了自身在土地、人口及资源等方面的局限,化解了亚洲金融风暴等一系列经济波动因素的冲击,在东南亚率先实现经济起飞,与香港、台湾、韩国一起被称作为亚洲经济“四小龙”。
2007年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163美元,位于世界第21位;2006年人均出口额49100美元,位于世界第1位。
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新加坡政府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创新园区管理方式、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园区战略,以此带动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并最终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开发与招商由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裕廊集团(JTC)负责实施。
裕廊集团成立于1968年,归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控股管辖,下设裕廊港(Jurong Port港口与物流运作)、裕廊国际(Jurong International咨询与建设服务)和腾飞集团(Ascendas园区开发与招商)三个全资子公司。
四十年来,裕廊集团将红树林沼泽地改造成为了现代化的裕廊工业区,开发了39项工业地产,开发了30多个工业园区,覆盖面积7600公顷,建设开发了1,400套预制标准厂房设施、超过100万平方米的高层厂房。
其中重点的园区有两个商务园、三个芯片制造园、一个生物医学园及裕廊岛,成为7000多家公司的家园。
这些工业园区吸引了国内30%的就业人员,创造了25%的GDP。
二、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发展历程新加坡的经济和工业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的产业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开拓技术企业型。
作为一个有效载体和开放平台,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推动了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和转型,成为当地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园区的战略升级和管理创新,使工业园区又成为带动新一轮经济起飞的巨大引擎。
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69工业区绿色发展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Park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摘 要 本文以丹麦卡伦堡、加拿大伯恩赛德、日本北九州、德国鲁尔和韩国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为例,总结国外工业园 区绿色发展五点经验:一是国家政策推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二是构建工业园区工业共生体系;三是多样化园区管理运作 模式;四是静脉产业园助力构建循环社会;五是生态工业园区成为环境教育的窗口。
同时,对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提出 五点启示:一是进一步创新绿色发展政策机制,加强执行与监管;二是提升工业共生模式研究水平,发展特色共生模式体系; 三是创新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和运作模式;四是完善废弃物管理体系,推动静脉产业发展;五是鼓励公众参与,实施环境教育。
关键词 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静脉产业;循环社会■文/徐宜雪崔长颍 陈坤唐艳冬背景工业生产因其规模效应和范围效 应的存在往往扎堆发展。
然而,工业园区因其大量产业尤其重化工业的进 驻,已成为环境问题的高发地,这些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工业园区的 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园区 规划建设的逐渐成熟,来自工程化建设和工厂内部环保措施所做出的环境 贡献边际效应递减,工业园区亟须绿 色发展模式上的创新。
随着生产活动不断向工业园区聚集,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 表的工业园区在推动我国工业的绿色转型方面,可以发挥十分关键的 杠杆作用。
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需要在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上发力,通过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 产业结构和推动技术进步来实现。
对园区中的企业来说,绿色发展在带来 随着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逐渐成熟,来自工程化建设和工厂内 部环保措施所做出的环境贡献边际效应递减,工业园区亟须绿 色发展模式上的创新。
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 大的环境效益:企业通过绿色制造、 园区智慧管理等,综合提升能效、污染减排、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及产业 链的耦合,最终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转型W o 国外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案例研究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在商业基 础上形成的工业共生体系20世纪70年代,由于丹麦水资源供给的局限,卡伦堡当地几家重要 的工业企业(燃煤电厂、炼油厂、酶制剂厂等)试图在使用淡水资源及废 料管理等方面寻求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新加坡开发区海外扩展模式及启示_王娟宁
新加坡开发区海外扩展模式及启示
王娟宁 杨立强
内容提要 本文重点分析新加坡开发区 / 园区海外扩展的战略、模 式与特点,总结了新加坡开发区海外扩展的经验,并有针对性地就中 国的开发区运营企业的“走出去”提出建议。 本文认为,新加坡开发区 的海外扩展模式对于当前正在推进的中国开发区运营企业 “走出去” 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企业国际化 开发区 / 园区 新加坡
以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 作区为例, 该境外经贸合作区由 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由
IEC, NO. 2, 2013
研究与探讨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 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合资成立) 创建, 位于埃及苏伊士湾西北经 济区。 截至 2011 年底,合作区已 累计投资近 7000 万美元,起步区 1.34 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 占地 7.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 5 万 平方米、 拥有 6 栋标准厂房及小 型服务中心和餐饮供应场所的中 国小企业孵化园已经全部建成投 入使用,并有 20 多家中小企业入 驻,成为中国小企业“走出去”发 展的孵化器和生长地。 截至 2011 年底, 合作区共入驻企业 38 家, 累计吸引计划投资近 5 亿美元, 占埃及吸引中方投资总额的 72%, 提供就业岗位 1000 多个, 初步形成了以宏华钻机和国际钻 井材料制造公司为龙头的石油装 备 产 业 园 区 ,以 西 电 -Egemac 高 压设备公司为龙头的高低压电器 产业园区, 以中纺机无纺布为龙 头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区, 以及以 巨石(埃及)玻璃纤维公司为龙头 的新型建材产业园区。
经过 15 年的发展,苏州工业 园 区 利 用 苏 州 市 3.4% 的 土 地 、
国际经济合作 2013 年第 2 期
5% 的 人 口 , 完 成 全 市 15% 的 GDP、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 资产投资,注册外资、到账外资和 进出口总额几乎达到 25%。 可以 说, 苏州工业园区项目的示范作 用是显著的, 该项目极大地推动 了新加坡园区开发企业在中国的 发展。
新加坡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启示2002-6-5内容提要:本文在比较中国和新加坡园区体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交易速度、提升载体质量以及保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体制原因,提出了改进中国开发区管理体制设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管理体制国际比较新加坡中国中国园区始于80年代初期——深圳等4个特区的建设。
1985年,国务院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并建立了14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ETDZ)。
建立这些特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并鼓励出口。
80年代末,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的在于通过利用国内的研究开发能力来发展我国的高科技企业。
到目前为止,我国外经贸部下设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47个,科技部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53个。
这些特区都位于我国的主要城市。
90年代,省、市县以及乡政府建立了几千家各类开发区,其中一部分非常成功,也有许多开发区的经营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对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其政策导向主要是:吸引世界经济中位居主导地位国家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来华投资,主要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中寻求特定的发展地域的跨国公司。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工业园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优势。
政府可以通过工业园为投资者提供公共产品。
而80年代的发展过程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在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发达国家,由于产业的发展,城市的拥挤、生活费用的提高以及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许多公司在国外寻求发展机会,包括到中国建立分支机构等。
与此同时,新加坡已经有能力承担尖端产品的生产,并通过不断提高园区的服务能力和容量来吸引外国大公司的研发部门和总部。
这也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正在做的事情。
一、我国开发区与新加坡科技工业园的制度比较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可以从环境和制度方面解释我国与新加坡在园区发展方面广度和深度的不同。
苏州工业园区到现在已经有7年的历史。
从开发商的角度看,苏州工业园区是到目前为止发展状况最好的园区。
044-中国和新加坡境外工业园区比较及启示
中国和新加坡境外工业园区比较及启示中国与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相比,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缺乏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布局,政府在园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被动,对外投资产业竞争优势不足,园区区位选择不平衡性凸显。
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园区的产业配套服务,找准对外投资的优势产业定位,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手段为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产业转移与升级,从而在新时期更好地建设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
关键词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对外投资中国和新加坡是亚洲的两个重要经济体,它们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外向型经济均在两国占有重要地位,国家战略均在两国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对外投资领域,两国也都采取了建立境外园区的方式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
然而,由于在国家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新两国境外园区的建设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两国境外园区在建设动机、开发模式、产业定位、区位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探寻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要素,为中国新时期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中新两国境外园区概述(一)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指在国家统筹指导下,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或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辐射和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加工区、科技产业园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
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区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
通过建设经贸合作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扩大出口创汇,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商务部分两批公开招标境外经贸合作区,在15个国家确定了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
目前已有部分投人运营。
截至2010年9月底,19个合作区实施企业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6.7亿美元,人区企业投资约28.3亿美元;实际平整土地面积1745万平方米;12个合作区有企业入驻,人区企业数量达193家。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成果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成果与启示学习借鉴他人的文明成果和有益经验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曾经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又郑重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谈到经济发展时,小平同志说,“亚洲…四小龙‟发展得很快”,“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小平同志的谈话在新加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在李光耀资政的推动下,新加坡方面决定以不同反响的行动予以回应。
新方表示:愿意在中国选择一个地点,传授新加坡经济、公共管理方面成功的,并且是对中国适用的经验,使之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所裨益。
经过双方商谈,确定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1993年5月,两国政府领导人通过换文,一致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运用新加坡经验,使之成为既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高效运作,又能避免社会混乱情况的现代文明的规范城区。
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在苏州东南城郊一片荒芜的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了国际关系史上一次创造性实践——借鉴新加坡经验。
一、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本内容创办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央继设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开发区、实施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型正逐步推进。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经济特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以注重功能效益取代单纯依靠政策优惠实现二次创业的口号。
新加坡工业园启示与思考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的启示与思考在市委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市领导干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培训班,对新加坡进行了近距离学习考察。
期间,聆听了大学教授的精彩讲课,实地参观考察了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园区发展以及企业生产现场,对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其中,感受最深、触动最大的还是新加坡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体系的梯次推进,特别是作为工业发展强劲动力的园区经济,其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新加坡工业园区发展带来的启示新加坡工业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先后经历了劳动密集型阶段、资本密集型阶段、技术密集型阶段、信息化及知识密集型阶段,由单一经济体逐步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云集、高科技工业占较大比重的工业集群,并通过工业发展促进了金融、贸易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其中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主要裕廊化工园区、晶片园、商业园和纬一科技园。
透过新加坡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我们能够体会到,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巨大成功,既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先天的资源优势,更重要的在于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一整套完善理念。
一是超前布局、科学规划理念。
新加坡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是一项高层次的实践,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方式。
在发展工业园区的时候,新加坡政府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将靠近市区的东北部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重点发展电子、电器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沿海的西南部规划为港口和重工业区,中部地区则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沿裕廊河两岸则规划住宅区和各种生活设施,并把裕廊工业园规划成工业生产基地和转口贸易基地,有计划地保留10%的用地作为建设公园和风景区,使裕廊岛成为风光别致的工业区兼旅游区,被称为“花园工业镇”,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云集于此。
二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理念。
新加坡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也有很多,如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缺乏、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短缺等,但面对这些问题,新加坡政府能够因势利导,实现有限资源无限创造。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1994年5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在苏州古城东部开始付诸实施——这就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开发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
时至今日,园区以占苏州4%左右的土地和人口,创造了占全市15%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吸引了25%左右的外资,实现了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
其中,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项指标连续多年均位居苏州全市第一。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名列全国第二。
中新两国领导人和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是园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科技工业园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园区结合国情借鉴运用新加坡成功经验,则是促进园区开发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有力助推器。
一、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理论依据——小平同志南巡讲话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珠海、武汉、上海时的谈话中讲到:“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这是小平同志关于“借鉴”问题的主要论述,这些论述代表了当时对“借鉴”问题认识的最高水平和最高境界,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源动力的理论体系。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发展源动力理论始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相关学说,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第一动力观,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矛盾动力观和改革直接动力观。
毫无疑问,园区正是在第一源动力、根本源动力、内在源动力和直接源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并获得快速发展的。
值得指出的是,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成效看,它与上述各种类型的源动力都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通过“借鉴”尤其是成功的借鉴,将可更迅速地产生先进生产力,更科学地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更有效地促进改革进程、加大改革力度,甚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催生某种革命性的变革,从而更快捷地建立起“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并由此在迅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发经济水平、社会活动、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等诸方面更为深刻的变化。
亚洲国家工业园发展经验及启示
亚洲国家工业园发展经验及启示内容摘要:本文对亚洲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工业园进行了介绍,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国内的工业园建设和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亚洲工业园发展经验比较分析国外无论是高科技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有非常成功的企业集群,这些企业集群基本都依托一个成功的工业园,了解及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指导我国企业集群发展,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亚洲建设的成功工业园情况简介新加坡裕廊工业园1968年,新加坡裕廊集团从经济发展局独立出来,成为新加坡全权负责工业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的法定机构。
国家按照总体规划,把裕廊工业用地的80%交给裕廊集团建立工业园。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裕廊工业园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80%,吸引了7000多家公司入驻,对就业的贡献率也达到7%,可以说裕廊工业园发挥着带动和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于1991年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工业园。
到2001年班加罗尔的计算机出口10年内增长了108倍,占印度全国软件出口总额62亿美元的26.3%,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它是印度第一个为各种信息服务公司建立的工业园,是一个云集了世界众多享有声誉的跨国公司的工业园区,为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日本的工业园区战后日本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在1950年代初期随着重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展开的,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950年代初到196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主要围绕发展造船、钢铁和化工等产业,集中在沿海东京、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
1960年代初到1980年代初,工业园区的建设重点从沿海向内地和高速公路两侧转移。
从1980年代初到今天,日本工业园区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太平洋两大带状工业区的空间格局:以钢铁、石油、化学等基础资源型工业在沿海地带集中发展的工业生产区;以高技术机械制造和加工型工业在临近的腹地集中发展的后备地带制造工业区。
新加坡经验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实现园区科学发展山东东阿工业园区刘凡成在省外经贸厅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新加坡—山东经济贸易理事会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海洋经济特色园区规划建设培训班,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2周的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学习培训。
整个培训课程设置合理,服务细致周到,安排了多方面的考察和访问。
两周的学习考察,我感受颇深,与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比较,我们在建设与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尽快缩小这一差距,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中,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
通过培训,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增强了,视野开阔了,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增多了,可谓收益匪浅。
一、主要收获(一)加深了对新加坡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了解。
强烈的忧患意识,使新加坡政府苦苦探索兴国之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推行精英政治,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不断推出一系列治国富民的措施。
如:实行国家对经济的有力控制,保证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强行推行公积金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组屋政策,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可以说,新加坡通过实施“工业救国”道路和“人才战略”,不断创造着超常规发展的奇迹,通过其发展历程,我加深了对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等战略的认识,增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深化了对新加坡“亲商”理念的认识。
政府部门、法定机构都树立了牢固的亲商理念: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自身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
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时,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的启示今年九月,我有幸被推荐并考入湖南省统计局组织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管理与宏观经济分析培训班,在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和考察,有机会近距离、全方位地感受新加坡的魅力,审视新加坡的过去和未来。
新加坡的成就催人奋进,新加坡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为什么学习新加坡新加坡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红点”。
为什么我国对这个“弹丸之国”如此感兴趣,每年派出许多人去学习它的经验呢?明确提出中国应该借鉴新加坡经验,始于1992年初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他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会见新方领导人时也明确表示十分重视新加坡建设国家的经验。
新加坡国土面积697平方公里,人口424万,其中华人占77%。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没有任何农业和自然资源。
1965年独立初,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走“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发展路线。
四十年来,新加坡经济增长平均达到8.69%,GDP增长了54倍,人均GDP增长了25倍,2004年人均GDP为2.5万美元。
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它是中国海外第一大劳务市场,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第五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七大贸易伙伴。
我着重参观考察了新加坡的工业园区,学习了它的园区体制和公共管理经验。
我国选择新加坡工业园区的体制借鉴有以下五个原因:一是东南亚相似的政府环境和以华人为主体的大文化背景,新加坡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中比我们先走一步,学习新加坡的经验,比直接从西方“拿来”更容易;二是新加坡采取政府绝对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四十余年中从第三世界进入第一世界的发展水平,工业园区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在当今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新加坡的工业园仍然保持了竞争力;三是新加坡是城市国家,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现象,其体制在以城市为背景的地方体制中,便于考察和参照;四是新加坡是高度规范的开放型经济,其工业园体制可以为我市工业园提供国际化环境中的参考;五是新加坡经验在我国已有一个成功借鉴的案例,就是苏州工业园,它的产生和和谐发展,与新加坡经验密切相关。
我国在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交流与探讨2021年1月(下)/ 总第277期145引 言近年来,我国市场化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对国际市场拓展表现出强烈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国海外工业园区建设被放置于重要位置,在建设发展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海外工业园区发展仍受到一定限制,难以为提高我国市场化经济水平做出较大贡献。
因此,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建设思路意义重大,值得深思。
1 我国在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探索首先,建设环境相对较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不仅资金支持力度得到加强,而且优惠政策逐步增加,这无疑对园区建设是有利的。
以某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能够享受泰国政府给予的多种优惠,如免缴进口机器关税、土地永久所有权等,给园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有助于减少园区建设中的阻碍,促进园区顺利发展[1]。
再如,某工业园区,在实际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白俄罗斯借助最高立法的形式对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进行了明确,在很大程度上给园区建设提供了保障,可为有关企业减少成本压力,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此外,园区内土地使用年限是比较久的,最高可达九十九年。
从入园企业方面来看,企业股东利润汇出不会受到限制,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而且企业可享受到免除进口关税的优惠,可保证企业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海外工业园区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
近年来,国家级境外合作区的建立和发展,给工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新的环境,提供了良好机遇,并且建设力度加大,园区数量表现出直线上升趋势。
在2016年,所建设的工业园区就已经达到了70多个。
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也比较大。
例如,某工业园区成立于2006年,包括商业生活区、一般工业区、物流仓储区等等,整体规划面积约为12(单位:平方千米),泰籍员工30000多人,其规模是比较大的。
再如,跃进工业园区,其占地面积为15(单位:万平方米),力图向现代化加工区发展,以实现加工生产一体化。
再次,园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在海外工业园区发展中,配套设施设备是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与园区整体建设水平息息相关。
中外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1 . 国外开发 区管理模式现 状及类型
1 9 5 1 年, 美 国 的 斯 坦 福 大 学 在 其 校 园 内创 办 了世 界第 一 个
政府 、 企业 、 大 学和 其他 机构 分担义 务, 共 同承 担 管理职 能 的一种 综合性管 理体制【 3 】 。这种管理体 制体现 了利益 与风 险分 摊 的原则 , 有利于 发展投 资大 、 风 险高 的科 学 园区, 同时它 能使 管 理权 力和利 益风 险挂 钩 , 使 责权 利三 者统 一起 来 , 这 种体 制 也 间接地体 现 了政 府的影 响 。在 这种管理 体制下 , 开发 区既能
细 的计 划和管理制度 , 做到趋利 避害 , 这样才能 向读者 更好地推 广 图书馆 的各项服务 , 实现资源共享、 馆 际互借等 。 微博作为一种
新 的网络管理交流模 式, 为 图书馆的信息 资源 采访、 配 置和服务 调整提供更 多的数据与依据 ,使图书馆成为无 处不在的图书馆 , 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多样化服务 , 为用户提 供无科 学研究 公园—— 斯坦福 研究 公园 ( S t a n f o r d R e s e a r c h P a r k ) 。 嗣后 , 它便发展成 闻名世 界的“ 硅谷 ” 。自此 以后 , 开发 区
在 世 界 范 围 内得 到 了 迅 速 推 广 , 开 发 区遍 布 各 地 , 总 数 逾 千 。Ⅲ
发 区的发展 面临新 的挑战 。我 国的开发 区能否有 效聚集 人才 、
熟, 开发区 的行 政体制 已然 成型 , 并体现 出各 自的风 格和特 点。 1 . 1政府 直接管理 型管理模 式 政 府直 接管 理型 是指 由政 府设 立专 门的管理 机构 直 接进
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研究——与新加坡模式的对比
一、“两国双园”建设背景及现状(一)“两国双园”建设背景马来西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洲大陆边缘地带,地处东南亚地区中心位置,扼守马六甲海峡,将海上东盟国家与陆上东盟国家相连,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窗口。
自1974年5月马来西亚与中国正式建交以来,双方积极拓展各领域合作关系,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中方数据,2018年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达1086.3亿美元,同比增加13%,中国连续10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如图1所示,除美国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总额近年总体呈逐年递增态势。
2013年前后,受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影响,中马双边贸易总额开始出现递减,贸易额年增长率趋向负值。
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马经济合作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随着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发生改变,中国和全球经济都进入了新常态。
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新的全球生产价值链,才能保证经济的进一步稳定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外交、政治和经济联系,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下,中国依附地缘优势,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致力于与东盟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研究——与新加坡模式的对比毛薇林千子【摘要】中国—马来西亚的“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是中马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合作创新尝试。
本文通过分析经典的新加坡海外园区建设模式,借以对比中马“两国双园”模式,最终点明“两国双园”模式创新所在。
同时以新加坡在华园区的成败经验为参照,得出结论:中马两国在未来的“两国双园”建设中,应更注重将本国经验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并加快推进“两国双园”合作的顶层机制建设,最终寻求园区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两国双园;海外产业园;产业合作;马来西亚;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国际视角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机制研究”(71563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新加坡境外工业园区比较及启示中国与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相比,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缺乏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布局,政府在园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被动,对外投资产业竞争优势不足,园区区位选择不平衡性凸显。
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园区的产业配套服务,找准对外投资的优势产业定位,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手段为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产业转移与升级,从而在新时期更好地建设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
关键词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对外投资中国和新加坡是亚洲的两个重要经济体,它们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外向型经济均在两国占有重要地位,国家战略均在两国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对外投资领域,两国也都采取了建立境外园区的方式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
然而,由于在国家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新两国境外园区的建设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两国境外园区在建设动机、开发模式、产业定位、区位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探寻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要素,为中国新时期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中新两国境外园区概述(一)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指在国家统筹指导下,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或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辐射和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加工区、科技产业园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
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区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
通过建设经贸合作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扩大出口创汇,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商务部分两批公开招标境外经贸合作区,在15个国家确定了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
目前已有部分投人运营。
截至2010年9月底,19个合作区实施企业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6.7亿美元,人区企业投资约28.3亿美元;实际平整土地面积1745万平方米;12个合作区有企业入驻,人区企业数量达193家。
中国政府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共赢合作,并从发展资金、授信、税收、审批、通关、安全、保险、培训等方面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给予政策支持。
(二)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为了充分利用活跃的亚太经济和周边国家潜力巨大的资源和市场,新加坡按照国家战略经济计划,凭借本国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由政府主导在关系友好的东道国选址建设海外工业园区。
为了吸引新加坡企业及跨国公司入驻,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新加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印度等国家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有十余个。
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的建设始终秉承相同的设计理念和组织方式,并积极引人新加坡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理念,从而在东道国园区内营造出类似新加坡的适宜外商投资的商业环境,增强东道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因此颇受东道国欢迎。
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源自政府出台的“区域化2000”计划(Regional2000 Progranune),以期为新加坡的持续发展拓展外部空间。
新加坡政府机构和政联公司(Govem -ment-Linked companies)积极参与到海外工业园区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如经济发展局(EDB)、新加坡技术工业公司(即现在的胜科工业集团,SembCorpIndustries)和廊裕镇公司(JurongTown corporatinn)的分支机构(即现在的JTC Corporation)等。
二、中新两国境外园区差异分析(一)母国经济地理条件不同新加坡独特的地理条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向型经济特点为建立海外工业园区奠定了基础。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资源相对匾乏,土地面积仅710平方公里,但其扼守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之间往来的重要海上枢纽。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花园城市”的发展定位、语言文化的多元整合、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使之发展成为全球化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并在东南亚国家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使得其在周边国家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具有地缘优势。
新加坡属于新兴的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接近5万美元,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外向型经济是其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就开始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
同时,新加坡也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实现了产业转移与升级,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产业。
截至2009年底,新加坡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5522.76亿美元,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593.48亿美元。
广阔的全球视野和较高的经济开放程度成为新加坡建设海外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
中国地缘环境相对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等多种因素使得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处于探索阶段。
与新家坡岛国明显不同,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国家,土地、矿产、水、人口等资源均较为丰富。
然而,由于中国位于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且十分敏感的东北亚地区,这就使得中国面临比新加坡更复杂的外部环境。
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差异巨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这也使得中国比新加坡具有更加复杂的国内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逐步放开市场、引进外资,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
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7.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7.3亿美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619.6亿美元。
虽然从货物贸易上看,中国的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但从服务贸易、投资开放、资本开放等方面看,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母国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的背景下,中国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更趋向于一种开放方式的探索。
表1: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概况序号间占地面积(公顷)投资规模投资企业数1 1992 320 3.44亿美元842 1994 500 1.1亿美元343 1997 155 0.9亿美元334 1994 8000 32亿美元1055 1994 290 6亿美无506 1996 500 2427 2006 345 24亿美元1218 2007 700 199 2007 1600 1710 1998 28 165亿美元145(二)建设境外园区的动机不同实现产业转移、土地资源无形化战略和扩大对外投资是新加坡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的主要目的。
从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廉洁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制造业迅速发展。
然而,由于新加坡的国土资源和水资源十分有限,这个城市国家难以承载更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巫需将国内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从而推动本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实现产业升级,并将新加坡打造成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中心,实现总部经济。
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作为其经济腹地,通过实施战略性经济计划,增加对该地区的投资并发展区域工业园区,充分利用亚太地区的经济机遇和对本国来说无形的土地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并最终补充新加坡国内经济。
同时,与亚洲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新加坡的对外投资在国民收入中占比相对较低,且此前为建立国际经济联系而鼓励本国企业与欧美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等尝试均未有效增加对外投资。
为此,1993年成立的海外企业促进委员会(Com-mittee to Promote Enterprise O-verseas)便将其海外拓展战略从“国际化”转移到“区域化”上来,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便逐步展开。
规避贸易摩擦、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海外产业集群是中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初衷。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中国制造”涌人国际市场,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这不仅引起了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和争端。
为了规避贸易中的壁垒和风险,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率先尝试建立海外园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从而进一步开发利用海外资源和市场。
这种做法不仅是企业发展所需,也与中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走出去”战略相契合。
然而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面临多种风险和困难,函需政府从国家层面对海外园区的建设给予支持和保障。
鉴于现阶段中国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而制造业的主体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走出去”必定面临投资规模小、风险大等问题,无法发挥中国目前的产业集群优势。
为此,从国家层面支持企业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使众多中小企业能够依托具有跨国经营经验的大企业形成海外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具体而创新的举措。
(三)境外园区运营模式不同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是基于与东道国政府间合作的产业地产开发和城市综合体物业管理。
首先,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建设的海外工业园区都获得了两国政府的支持,不仅有操作层面的政府机构和政联公司参与园区的运营和管理,还有国家层面的协调委员会负责两国合作协议、投资政策等体制框架的协商。
例如,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了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和园区联络机构。
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新加坡海外园区也是在两国总理签署合作协议后,由新加坡政联公司为首的财团和东道国企业共同投资建设。
其次,新加坡海外园区的建设实质是产业地产开发。
裕廊集团是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地产开发商,向全球提供适合于制造和相关行业的各种工业及商业设施建设及园区建设。
胜科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能源、供水、海洋及离岸工程的供应商,也是城市综合体和工业园区的重要开发商。
新加坡正是凭借在工业园区建设上的经验与优势,向海外输出资本、技术与服务,在土地资源无形化战略上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第三,新加坡海外园区建成后,新加坡政府机构和投资方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整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与服务、先进的园区管理模式等优势,吸引各国跨国公司及东道国企业入驻园区,并向入园企业出租或出售园区内某个单位的所有权及其管理权,实现物业管理功能。
其营利模式并不局限于物业管理或从技术转让中获利,而是更加重视通过专业化的产业服务来创造价值。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采取依靠主导企业投资、吸引中国企业入驻、政府支持推动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
由于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基础是先期“走出去”的企业所建设的供本企业使用的生产和贸易园区,所以主导企业在合作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与东道国政府谈判、获取优惠政策、签订合作协议、筹集资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导企业通过自建、与中国企业共同投资或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等方式,按照中国国内工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和管理经验,在东道国开辟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当地情况将园区定位为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科技园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园区或自由贸易区等形式,主导企业既经营实业,又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