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 紫外荧光法
SO2检测方法
SO2监测方法1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胡顺星,胡欢陵,张寅超,刘小勤,谭琨.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环境SO2[J]. 中国激光. 2004(09)选择波长:288.38nm,289.04nm误差来源:统计误差(主要);O3浓度2 车载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刘小勤,张寅超,胡欢陵,谭锟,杨高潮,邵石生. 车载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对SO2的测量[J]. 光电子激光. 2004(11)选择波长:286.3nm,286.9nm误差:SO2吸收截面的不确定性;统计误差(即回波信号的随机起伏和背景噪声引起的误差,主要);气溶胶及其它污染气体的影响;仪器误差3 紫外荧光法原理:SO2分子受紫外光照射后会发出荧光,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强,两者成正比关系,由此测量出二氧化硫的浓度。
优点:检测灵敏度高、实时性强、检测范围宽和重复性好等4 碘量法原理:以氨基磺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用碘标准溶液滴定按滴定量计算SO2浓度。
测量范围:0-10umol/mol,检测下限为0.01umol/mol5 电导法原理:把含有SO2的样气通入到弱酸性过氧化氢溶液中,SO2被氧化成硫酸,这样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就会增加,溶液的电导率就会变强,通过计算电导率的变化得知SO2的浓度测量范围:0-1umol/mol6 比色法原理:过氧化氢原高氯酸吸收,高氯酸钡沉淀,过量钡与钍试剂生成有色络合物,用比色法测量该络合物体系在一定波长的吸收,来确SO2的浓度优点:灵敏度高,准确。
用于微量二氧化硫的测量,主要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是相对标准的二氧化硫检测方法。
7 离子色谱法(实验室精确测量)原理: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对硫酸根离子定量分析得知二氧化硫浓度大小8 光谱吸收法原理:SO2在7.30um红外区域吸收波最强,当一束恒定的7.30um红外光通过含有SO2的气体时,部分光会被SO2吸收,光强变弱,通过测量光强确定SO2浓度9 电化学传感器法原理:将电极恒定在选定的电位下,使被测气体在该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还原电流,该电流与气体浓度成正比,可以实现精确定量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添加时间:[2004-05-27]创建人:管理员GB 3095-1996 (代替GB 3095-82)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1-18批准1996-10-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标准名称;-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GB/T 15262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 8970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 6921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8971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264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43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3环境空气氰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3、定义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采样及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采样及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监测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最初的手工瞬时采样监测、二十四小时连续采样监测,现在发展到仪器自动监测,不仅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和变化趋势,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关键词:环境空气;二氧化硫;采样;质量控制引言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是环境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是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常用指标,也是减排工作中最重要的污染指标之一。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强和提高,近年来中国二氧化硫的监测技术取到了长途的进步和发展。
1.采样前及采样中的质量控制1.1 采样前准备使用临用现配的甲醛缓冲吸收液;将采样导管依次用(1+4)盐酸溶液、水、乙醇冲洗,用干燥清洁的空气吹干;吸收瓶的吸收效率和阻力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流量校准。
1.2 采样过程1.2.1 导气管的吸附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空气中的水蒸气易冷凝在进气管的管壁上从而吸附、溶解二氧化硫,使测定结果偏低。
进气导管可用聚四氟乙烯管,其内壁光滑,吸附性小。
为免积水,连接的导气管不得打结且避免弯曲。
吸收瓶与进气口之间的导气管越短越好。
导气管应定期清洗。
注意不能使用乳胶管做为进气导管。
1.2.2 采样温度采样时,甲醛缓冲吸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3~29 ℃,此温度下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较高。
现在使用的空气采样器均配置有恒温控制系统,因此应注意维持系统正常工作,使采样温度保证在23~29 ℃,以免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我们在采样中,一般控制采样温度为(25±1)℃。
1.3 样品的运输和存放采样结束后,将样品避光运回实验室分析测试。
若采样后不能当天测定,应将样品存放在冰箱冷藏室 4 ℃左右保存,分析和采样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样品分析时,应将样品提前30 min取出冰箱,待样品温度升至室温时再测定。
空气质量标准(2011年)
3
准。
5 监测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
5.1 监测点位布设 表 1 和表 2 中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点的设置,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中的要求
执行。
5.2 样品采集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 HJ/T193 或 HJ/T194 的要求执
表3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手工分析方法序号污染物项目自动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标准编号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hj482二氧化硫法紫外荧光法差分1so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吸收光谱分析法hj483光度法二氧化氮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化学发光法差分2hj479no2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吸收光谱分析法气体滤波相关红一氧化碳3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9801外吸收法非分散co红外吸收法臭氧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504紫外荧光法差分4o3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hj590吸收光谱分析法颗粒物射线法微量震5环境空气pm25和pm10的测定分级采样重量法hj618pm10荡天平法颗粒物射线法微量震6环境空气pm25和pm10的测定分级采样重量法hj618pm25荡天平法总悬浮颗粒7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t15432物tsp氮氧化物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化学发光法差分8hj479nox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吸收光谱分析法空气质量飘尘中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苯并a芘gb89719分光光度法bap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5439铅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53910pb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26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480氟化物11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fhj481法4gb309520注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来源:时间:2007-10-23 字体:[大中小] 收藏我要投稿文章出处:朱敏转载请注明出处空气中二氧化硫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法。
A.5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B.1.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526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B.1.2 原理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B.1.3 最低检出浓度当用10mL吸收液采样30L时,本法测定下限为0.007mg/m3。
B.1.4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B.1.4.1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5mol/L。
B.1.4.2 环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CDTA-2Na)=0.05mol/L。
称取1.82g反式1,2-环已二胺四乙酸[(trans-1,2-cyclohexylen edinitrilo)tetra-acetic acid,简称CDT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5mL,用水稀释至100mL。
B.1.4.3 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吸取36%~38%的甲醛溶液5.5mL,CDTA-2Na溶液20.00mL;称取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少量水中;将三种溶液合并,再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冰箱可保存1年。
B.1.4.4 甲醛缓冲吸收液用水将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稀释100倍而成。
临用现配。
B.1.4.5 氨磺酸钠溶液,0.60g/100mL。
称取0.60g氨磺酸(H2NSO3H)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密封保存可用10d。
B.1.4.6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500mol/L。
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测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二氧化硫测定方法。
一、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方法来进行测定。
该方法可以分为比较法和分析法两种。
比较法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二氧化硫的浓度。
比较法常用于工业生产场所的二氧化硫浓度测定。
分析法则是直接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色谱法、荧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二氧化硫与某些物质反应后产生的光谱或荧光等性质来进行测定。
分析法通常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
二、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化学试剂反应,通过反应产物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来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化学分析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需要进行化学试剂的配制和处理,操作较为繁琐。
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包括碘量法、重量分析法、钠碳酸法等。
其中,碘量法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碘化钾反应,通过反应过程中碘消耗量的测定来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重量分析法则是通过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某些金属反应,计算金属的增量来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钠碳酸法则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通过反应产物中的钠离子浓度来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三、光学法光学法是通过测量二氧化硫分子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率来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光学法具有测定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在线监测和大规模测定。
光学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红外吸收法、激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
其中,红外吸收法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红外辐射,测量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率来测定浓度。
激光光谱法则是通过激光产生的光谱,测量二氧化硫分子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率来进行测定。
拉曼光谱法则是通过拉曼散射效应,测量二氧化硫分子在特定波长下的散射光谱来进行测定。
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Thermo43I型二氧化硫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Thermo 43i二氧化硫分析仪作业指导书1.仪器设备Thermo 43i二氧化硫分析仪2.使用范围连续自动监测环境空气中SO2的含量。
3.技术参数及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温度在15℃-35℃之间,相对湿度在85%以下。
技术参数:分析方法:紫外荧光法测量范围:50, 100, 200, 500ppb, 1, 2, 5, 10, 20, 50, 100ppm 最低检测限:0.5ppb响应时间:80s达到95%FS零点漂移/24h:<1.0ppb跨度漂移/24h:±1%FS线性度:±1%FS精度:1%读数或1ppb采样流量:0.5升/分钟交流电源:100VAC,115VAC,220-240VAC模拟输出范围:100 mV, 1 V, 5 V, 10 V, 2-20 or 4-20 mA备注:FS为仪器满量程刻度值4.操作规程4.1 面板按钮功能4.1.1 软键可以被用作快捷方式,让用户跳至“用户选择菜单”屏幕。
用于显示“运行”屏幕。
“运行”屏幕通常显示SO2浓度。
4.1.24.1.3 用于在“运行”屏幕或回到菜单系统的上一级菜单时显示主菜单。
4.1.4 与当前内容相关,即提供与正在显示的屏幕相关的附加信息。
4.1.5 这4个箭头按钮(和)上、下、左、右移动光标,或调整特定屏幕内的数值或状态。
4.1.6 用于选择菜单项,接受/设置/保存变更,或启动/关闭各项功能。
4.2初次运行4.2.1检查仪器电路和气路是否连接正确。
4.2.2开启仪器,按照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正确的初始化设置。
4.3正常工作4.3.1进行仪器诊断和测试,检查仪器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是否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进入主菜单,选择Diagnostics通过上下左右键选择需要诊断的参数进行诊断。
4.3.2利用标准气对仪器进行调试及对仪器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校准零和跨度。
校零:连接到配备有零位/跨度电磁阀选装件的43i 型分析仪的ZERO(零)位置。
探讨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两种测定方法
y z 2 . 3 6 5 9 x - O . 1 1 8 9
O . 9 9 9 5 ./
/
/ /
使 呼吸 道 疾 病 发 病 率 增 高 . 慢 性 病 患 者 的病 情迅 速 恶化 。 因 此
《 环 境 空 气质 量 标 准 》 对 环 境 空 气 中的 二 氧 化 硫 作 了规 定 的 限
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 。 释 放 出的 二 氧 化 硫 与 副 玫瑰 苯胺 、 甲
图 1 甲醛 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标准 曲线
使 用 国 家环 保 总 局 标 准 样 品研 究 所 的 二 氧 化 硫 标 样 No
2 0 6 0 4 4进 行 测 定 结 果 见 表 1 。
表 1 标 准 样 品测 定 结 果
分 光 光度 计 、 1 0 mL比 色 管 试剂: 氢氧化钠 溶液 ( 1 . 5 oo t l 几) , 环 己二 胺 四 乙酸 二 钠 溶
液( 0 . 0 5 mo 1 / L) , 甲醛 缓 冲吸 收 液 , 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 ( O . 5 0
) , 氨磺 酸钠溶液 ( 6 . 0 V g L ) ,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 。 的 重要 标 志 。 I 1 】 我 国现 阶 段 二 氧 化 硫 污 染主 要 来 自于燃 煤 火力 L 甲醛 吸 收 副玫 瑰 苯 胺 分光 光 度 法 采 用 0 . 0 0 0 mg / L. 0 . 1 0 0 mg / 发 电 站 和 其他 工 业 的 燃料 燃烧 。当二 氧化 硫 溶 于 水 中, 会 形 成 L , 0 . 2 0 0 m g / L , 0 . 6 0 0 m g / L , 0 . 8 0 0 m g / L , 1 . 0 0 0 mg / L 6个 浓度 点 , 计 算 亚硫 酸 , 若把亚硫酸进一步在 P M 2 . 5存 在 的 条 件 下 氧 化 . 便 会
紫外荧光法SO2自动监测仪工作原理及常见问题浅析
紫外荧光法SO2自动监测仪工作原理及常见问题浅析曾凡萍刘澍何敏萍乡市环境监测站江西萍乡 337000摘要:紫外荧光法S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大气中SO2含量的专用仪器,利用紫外荧光法原理研制而成。
我站引入美国API紫外荧光法S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M100E)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本文阐述了紫外荧光法测量烟气中SO2浓度的基本原理、紫外荧光分析仪结构、功能和特点,并就我站在使用紫外荧光法S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剖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气质量监测;紫外荧光法;常见问题;分析处理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煤矿、燃煤发电、对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冶炼等都极大程度地对大气造成了二氧化硫(SO2)污染。
目前,SO2 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荧光光度法[1]、电化学法[2]、化学发光法[3]和原子吸收法[4]等。
其中紫外荧光法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量范围大、不需要化学药剂和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成为标准化方法之一,特别适合于SO2浓度很低的大气连续监测系统应用[5~7]。
2 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2. 1紫外荧光发光原理紫外荧光法是基于分子发射光谱法。
采用Zn灯照射在SO2气体分子上,让它成为激发态的SO2*;当激发态的SO2*分子返回到基态时,就会发射出荧光光子。
美国API 紫外荧光法S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M100E)测量方法的物理原理是紫外荧光法,当紫外光在波长190nm--230nm范围内时,激发SO2后,产生荧光[1]。
这个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当SO2分子被适当波长(190nm-230nm)的紫外光子撞击时,就保留了一些过剩的能量,能引起SO2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跃迁到一个更高的能量轨道。
在美国API紫外荧光法S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M100E)中,激发气体的UV光源的波长大约为214nm。
该反应的第二阶段发生在SO2受到激发,成为激发态的SO2*以后,因为系统将寻求最低能量稳定状态,SO2*分子很快回到它的基态,以荧光光子的形式释放出过剩能量。
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的影响因素分析
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春花叶花农永光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34期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工业经济日新月异,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也日趋增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给环境、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
紫外荧光法检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已经在二氧化硫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温度、光源能量、环境中的碳氢化合物等等,其中温度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不同环境下对紫外荧光法的二氧化硫检测仪进行测试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和测量稳定性。
Abstract: The emis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have been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industrial economy, leading to wor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e to the increasing sulfur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lives have been suffering harm.; The detection of sulphur dioxide by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in the atmosphe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sulfur dioxide detection. This method involves many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detection of sulfur dioxide, including temperature, light source energy, hydrocarbons in the environment, etc., in which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關键词:紫外荧光原理;二氧化硫检测;影响因素Key words: UV fluorescence;the measurement of sulfur dioxide;influence factor中图分类号:X83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4-0186-030; 引言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物含量检测和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紫外荧光法测二氧化硫原理
紫外荧光法测二氧化硫原理
紫外荧光法测二氧化硫的原理是样品被引入高温裂解炉后,经氧化裂解,其中的硫定量地转化为二氧化硫,反应气经干燥脱水后进入荧光室。
在荧光室中,部分二氧化硫受紫外光照后转化为激发态的二氧化硫(SO2),当SO2跃迁到基态时发射出光子,光电子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接收放大。
再经放大器放大、计算机数据处理,即可转换为与光强度成正比的电信号。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中产生的荧光强度SO2与二氧化硫的生成量成正比,二氧化硫的量又与样品中的总硫含量成正比,故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测定样品中的总硫含量。
实验六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实验类型:综合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实验地点:环资B座实验日期:2018年10月25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1.掌握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SO2的原理2.掌握大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环境空气中.氧化硫的测定方法有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四氣汞钾溶液吸收或甲醛溶液吸收)、杜试剂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等。
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笨胺分光光度法因吸收液毒性小而广泛应用,紫外荧光法主要用丁自动连续监测。
1.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测定下限;当用10m吸收液采样30L时,本法检出限为0.007 mg/m3,测定下限为0.028mg/m3,测定上限为0.667 mg/m3。
当用50ml吸收液连续24h采样288L时,试份为10m1时,测定空气中氧化硫的检出限为0.004 mg/m3.测定下限为0.014 mg/m3,测定上限为0.347 mg/m3。
●干扰与消除:主要下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及某些重金属元素。
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臭氧自动分解;加入氨磺酸钠溶波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加入CDTA可以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
在10ml样品中存在50ug钙、铁、铁、镍、镉、铜等离子及5μg 二价锰离子时,不干扰测定。
当10ml样品溶液中含有10μg二价锰离子时,可使样品的吸光度降低27%。
●原理:二氧化硫被中醛缓冲溶波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台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2.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法从氙灯发射出的紫外可见光束,在其光程中的SO2, NO2, 03,等气体分了会对光产生特征吸收,形成特征吸收光谱,通过对特征吸收光谱的鉴别及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差分拟合计算得到争端光程内各种奇台物质的平均浓度。
so2浓度
so2浓度分析与控制SO2浓度是指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它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SO2主要来源于燃烧化石燃料、工业过程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高浓度的SO2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酸雨等。
因此,对SO2浓度进行分析和控制非常必要。
一、SO2浓度的检测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的SO2浓度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吸收法、电导法、荧光法等。
其中紫外吸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基于SO2分子在200-350nm波长范围内吸收紫外线,并通过比较未经污染的空气和含有SO2的空气对光线强度的差异来确定SO2浓度。
2.新型方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SO2浓度检测方法,如激光诱导荧光法、红外吸收法等。
这些新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和环境监测的需求。
二、SO2浓度的影响因素1.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影响SO2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温、湿度、风速等都会对SO2的扩散和传输产生影响,从而影响SO2浓度的分布。
2.排放源排放源是SO2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工业和交通运输等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SO2排放,如果这些排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导致SO2浓度升高。
3.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影响SO2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烧煤取暖、烧柴做饭等都会产生大量的SO2排放,如果这些活动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导致SO2浓度升高。
三、SO2浓度的控制方法1.减少排放源减少排放源是控制SO2浓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进行严格管控,限制其排放量,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
2.改善能源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也是控制SO2浓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推广清洁能源、发展新能源等都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
3.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监测和预警也是控制SO2浓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SO2浓度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环境和人体健康受到损害。
大气环境监测中二氧化硫的监测技术
大气环境监测中二氧化硫的监测技术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也属于大气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内容,而为了使二氧化硫监测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则需对相关的监测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并做好二氧化硫监测分析工作,从而获取更为准确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主要采用的几种二氧化硫监测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立足于此指出了在实际中如何有效提高二氧化硫监测技术的应用效率,进而保证大气环境的监测效果。
标签:大气环境监测;二氧化硫;监测技术根据大气环境的情况来看,二氧化硫在大气环境污染总容量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其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要想对此类大气环境问题进行处理则需要做好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以此来获取二氧化硫的容量、指标等数据,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
而目前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其可以采用的二氧化硫监测技术种类较为多样,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的作业条件来对相关的监测技术进行选用,从而为二氧化硫监测提供可靠保障。
一、二氧化硫气体样品采集方法1、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是指直接前往监测区域进行取样,将大气样品储存在气体收集器中,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检测分析,所测得的数据即为污染气体的短期浓度。
直接采样法只需利用简单的气体收集装置对样品进行收集,而不需要额外添加吸收剂,收集完成后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即可,因此操作流程简单、方便,适合精确度要求不高、且污染气体浓度较高的大气环境监测。
但采用直接采样法所采集到的污染气体浓度较高,所以很容易与收集装置表面发生反应,导致部分污染气体被转化、吸附等,从而影响实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动力采样法动力采样法是指在气体收集装置中设置吸收介质,然后利用气泵将需要收集的气体样品压入吸收介质中,使气体样品浓缩在吸收介质中,从而一次性收集更多的气体样品,以此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在动力采样法当中所使用的吸收介质一般是多孔的固体材料,利用吸收介质不仅可使气体样品浓缩,还能有效排除多种干扰因素,提高实验测量的精确度。
二氧化硫测定标准方法
二氧化硫测定标准方法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害。
因此,准确测定二氧化硫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评估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二氧化硫测定的标准方法。
二氧化硫的测定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方法一般使用碘量法或过氧化碘法。
碘量法是通过使用酸性碘化钾溶液滴
定样品中的二氧化硫,然后根据滴定所需的碘量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过氧化碘法是通过将碘酸钾和硫酸反应产生碘酸二氧化硫,然后使用碘酸钠溶液滴定过程中产生的碘酸,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干法方法一般使用紫外吸收法或荧光法。
紫外吸收法是通过将样品气体通过紫
外吸收仪器,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荧光法则是使二氧化硫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荧光物质,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来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
在进行二氧化硫测定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要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样品的采集应在污染源附近进行,并且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尽量短。
其次,样品的收集容器应选用合适的材料,以避免二氧化硫的吸附或反应。
最后,在测定过程中,仪器的校准和质检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二氧化硫的测定可以使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其中包括碘量法、
过氧化碘法、紫外吸收法和荧光法。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严格遵守标准方法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对于科学评估和管理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4
四、吗啡啉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4](一)原理空气中二氧化硫被吗啡啉溶液吸收,再与甲醛和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玫瑰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
(二)仪器(1)多孔玻板吸收管普通型。
(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2.0L/min,流量稳定。
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流量误差小于5%。
(3)分光光度计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560nm处,测定吸光度。
(三)试剂(1)吸收液量取4.0ml吗啡啉溶液(含量不少于98.5%)用水稀释至1L。
(2)6g/L氨基磺酸溶液临用现配。
(3)甲醛溶液量取2.5ml36%~38%的甲醛溶液,用水稀释至500ml。
(4)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称量0.1g盐酸副玫瑰苯胺溶于少量水中,加入15ml盐酸,再用水稀释至250ml。
(5)标准溶液称量0.1g无水亚硫酸钠,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250ml。
按一法标定溶液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使用时,用吸收液稀释成1.00ml含2μg二氧化硫的标准溶液。
(四)采样用一个内装8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采气20L,记录采样时的气温和大气压力。
(五)分析步骤1.绘制标准曲线用6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表制备标准色列管,先加入吸收液,后加标准溶液。
于标准色列各管中加入0.4ml 6g/L氨基磺酸溶液,混匀,放置6min再加2ml盐酸副玫瑰苯胺和2ml 甲醛溶液,补加吸收液0.6ml混匀。
放置15min后,用1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560nm处,测定吸光度。
以二氧化硫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
以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s(μg)。
2.样品测定采样后,将吸收液全都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涤吸收管后,合并使总体为10ml。
取5ml样品溶液,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测定吸光度。
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5m1未采样的吸收液,按相同的操作步骤,作试剂空白测定。
紫外荧光法 SO2分析仪操作规程
1.目的为指导设备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紫外荧光法 SO2 分析仪器。
2.合用范围合用于紫外荧光法 SO2 分析仪的操作和自校准。
3.仪器概述3.1 工作原理紫外荧光法 SO2 分析仪原理是基于二氧化硫(SO2) 份子吸收了紫外线并被一定波长的紫外线激发,当被激发的 SO2 份子返回低能级时释放出另一波长的紫外光,所发出光的强度与 SO2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分析仪就是利用检测光强来进行 SO2 的检测,其化学反应式如下:监测仪通过采样泵将样品气抽入,经颗粒物过滤膜过滤后,样品气体通过一个能去处对检测有影响的碳氢化合物的“kicker”管进入荧光室,在荧光室内 SO2 份子将被紫外线激发,然后样品气通过流量计,毛细管和“kicker”管的外套排出。
聚光镜把脉冲紫外光聚焦到一个和反应室相连能产生激发 SO2 份子紫外线的光学Word 文档 1组件。
进入反应室的紫外光激发 SO2 份子, SO2 分子返回低能级时释放出另一波长的紫外光。
带通滤镜使惟独 SO2 份子返回低能级时释放出的紫外光能到达光电倍增管(PMT)。
光电倍增管(PMT)检测 SO2 份子释放出的紫外光。
在反应室另一面的光电检测器连续检测脉冲紫外光源的情况,并通过电子线路对光源的波动进行补偿。
3.2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环境空气和污染源中 SO2 的连续监测。
4.工作条件4.1 工作电源:AC (220±22) V,50Hz。
4.2 环境温度:25℃±5℃。
4.3 环境湿度: (0~80) %RH。
4.4 仪器用电应配有电源过压、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良好的接地路线,接地电阻<4Ω,配备稳压电源。
5.操作步骤5.1 开机,让仪器预热并稳定 30 分钟以上。
5.2 量程菜单设置。
普通选择单量程方式,量程设为 500ppb。
5.3 平均时间设置。
普通将平均时间设为 60 秒。
分析仪经设置完毕,在进行多点校准合格后,便可投入实际的自动监测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1044-201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自动测定
紫外荧光法
Ambient air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method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9-10-24发布 2020-04-24
实施
目次
前言............................................................................................................................................... i 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方法原理 (1)
4 干扰和消除 (1)
5 试剂和材料 (2)
6 仪器和设备 (2)
7 分析步骤 (3)
8 结果计算与表示 (3)
9 精密度和准确度 (4)
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
11 注意事项 (4)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自动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紫外荧光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鞍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9年10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4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自动测定紫外荧光法警告: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泄漏,按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紫外荧光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自动测定。
当使用仪器量程为(0~500)nmol/mol时,本方法参比状态下检出限为3 μg/m3,测定下限为12 μg/m3;标准状态下方法检出限为3 μg/m3,测定下限为12 μ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 19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
HJ 654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6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 818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样品空气以恒定的流量通过颗粒物过滤器进入仪器反应室,二氧化硫分子受波长200 nm~220 nm的紫外光照射后产生激发态二氧化硫分子,返回基态过程中发出波长240 nm~420 nm的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样品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与荧光强度成正比。
4 干扰和消除
4.1 样品空气中含有2155 μg/m3甲烷时,对二氧化硫测定结果产生3 μg/m3影响,正常情况下环境空气中甲烷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4.2 样品空气中含有6939 μg/m3硫化氢时,对二氧化硫测定结果影响不高于1 μg/m3,正常情况下环境空气中硫化氢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4.3 样品空气中含有123 μg/m3一氧化氮时,对二氧化硫测定结果产生3 μg/m3影响,正常情况下环境空气中一氧化氮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4.4 样品空气中含有芳香烃时,对二氧化硫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可通过除烃器去除。
1
2
5 试剂和材料
5.1 零气:零气由零气发生装置产生,也可由零气钢瓶提供,零气的性能指标应符合HJ 654的要求。
如果使用合成空气,其中氧的浓度应为合成空气的(20.9±2.0)%。
5.2 标准气体:二氧化硫有证标准物质,单位为μmol/mol 。
5.3 滤膜: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5 μm 。
6 仪器和设备
6.1 进样管路:应为不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聚四氟乙烯、氟化聚乙烯丙烯、不锈钢或硼硅酸盐玻璃等材质。
6.2 颗粒物过滤器:安装在采样总管与仪器进样口之间。
颗粒物过滤器除滤膜外的其他部分应为不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聚四氟乙烯、氟化聚乙烯丙烯、不锈钢或硼硅酸盐玻璃等材质。
仪器如有内置颗粒物过滤器,则不需要外置颗粒物过滤器。
6.3 二氧化硫测定仪:性能指标应符合HJ 654的要求。
二氧化硫测量系统见图1。
1-进气口;2-房顶;3-风机;4-除湿装置;5-进样管路;6-四通阀;7-零气;8-标准气体;9-颗粒物过滤器;10-二氧化硫测定仪;11-碳氢化合物去除器;12-反应室;13-信号输出;14-流量控制器;15-泵;16-排空口;17-数据输出。
图1 二氧化硫测量系统示意图
3
7 分析步骤
7.1 仪器的安装调试
新购置的仪器安装后应依据操作手册设置各项参数,进行调试。
调试指标包括零点噪声、最低检出限、量程噪声、示值误差、量程精密度、24 h 零点漂移和24 h 量程漂移,调试的检测方法和指标按照HJ 193执行。
7.2 检查
仪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零点检查、量程检查和线性检查,检查方法按照HJ 818中附录B 执行。
如果检查结果不合格,需对仪器进行校准,必要时对仪器进行维修。
仪器维修完成后,应进行线性检查,并对仪器进行重新校准。
7.3 校准
7.3.1 确定仪器量程
仪器量程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二氧化硫实际浓度水平确定。
当二氧化硫浓度低于量程的20%时,应选择更低的量程。
7.3.2 校准步骤
7.3.2.1 将零气通入仪器,读数稳定后,调整仪器输出值等于零。
7.3.2.2 将浓度为量程80%的标准气体通入仪器,读数稳定后,调整仪器输出值等于标准气体浓度值。
7.4 样品的测定
将样品空气通入仪器,进行自动测定并记录二氧化硫的体积浓度。
8 结果计算与表示
8.1 结果计算
当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无组织排放监测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时,应分别按照相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要求的状态进行结果计算。
二氧化硫的质量浓度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ϕρ⨯=
m
V 64 (1) 式中:ρ——二氧化硫质量浓度,μg/m 3; 64——二氧化硫摩尔质量,g/mol ;
V m ——二氧化硫摩尔体积,标准状态下为22.4,参比状态下为24.5,L/mol ;
φ——二氧化硫体积浓度,nmol/mol。
8.2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保留整数位,用于空气质量评价的监测数据统计方法按照HJ 663执行。
9 精密度和准确度
9.1 精密度
六家实验室对浓度为18 μg/m3、137 μg/m3和784 μg/m3的二氧化硫标准气体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3.3%、0.6%~3.3%和0.3%~1.2%;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2.3%和0.8%;重复性限分别为3 μg/m3、8 μg/m3和16 μg/m3;再现性限分别为3 μg/m3、10 μg/m3和24 μg/m3。
9.2 准确度
六家实验室对浓度为18 μg/m3、137 μg/m3和784 μg/m3的二氧化硫标准气体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相对误差分别为-6.0%~2.4%、-4.3%~1.6%和0.3%~1.7%;相对误差最终值分别为-0.3%±6.2%、-0.6%±5.2%和0.9%±1.2%。
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1 仪器零点检查、量程检查、线性检查、流量检查、校准的频次和指标按照HJ 818执行。
10.2 颗粒物过滤器的滤膜支架每半年至少清洁一次;滤膜一般每两周更换一次,颗粒物浓度较高地区或浓度较高时段,应视滤膜实际污染情况加大更换频次。
10.3 进样管路每月应进行气密性检查,每半年清洗一次,必要时更换。
11 注意事项
更换采样系统部件和滤膜后,应以正常流量采集至少10 min样品空气,进行饱和吸附处理,期间产生的测定数据不作为有效数据。
该处理过程也可在实验室内进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