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论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曲峰
教学内容 : 一、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二、 内容和研究任务。 三、 运动生物力学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四、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 基本要求 :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研究任务,以
及运动生物力学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体脱落。力学原因是初学者重心不稳,旋 转时的力量很大,作用在手上的扭曲的力 量大,从而造成姘胝体脱落。
(2)初学投掷标枪者易造成肱骨骨折。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5、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 如(1)标枪不仅有重心还有形心,美籍华人宋
载镇对投掷标枪动作做了动力学研究。他用五 个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描述了标枪的分行过 程,提出了数值解。并以1972年奥运会纪录为 例,说明只要改变一下标枪的投掷角和在当时 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使标枪的压力中心(形心) 从25.7 CM前移到距重心0.8 CM,就可把1972年 的纪录提高16.61米。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几个基本概念:动作技术原理、最佳动
作技术。
参考书
1、李良标等,运动生物力学,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社。
2、詹姆斯.海著 孙成敏译,运动技术生物力 学分析。
3、苏品等,体育运动与力学,人民体育出版 社出版。
4、卢德明等,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
分析:助跑技术,起跳技术,空中技术, 着地技术
例如:跳高
朱 建 华:助跑速度 8.73 m/s,2.39 m; 索托马约尔:助跑速度 8.93 m/s,2.45 m;
分析:助跑技术,起跳技术,空中技术, 着地技术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4、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的力学依据 如:(1)单杠大回环初学者易造成姘胝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运动生物力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体育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总结,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能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熟悉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测量手段,使学生能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人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能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技术与手段测量、评价人体运动的力学功能。
为运动选材,避免运动伤害,增强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质量等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分析简单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本大纲所提出的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②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32学时的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加强学生责任感及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及组织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完整阶段教学,先基础理论,后应用分析教学,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基础力学等专业基础,通过课程教师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高等学校教材《运动生物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推荐参考书:《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六、课程进度表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课堂理论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
《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院(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与体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在课程学习前只有明确学习的内容,了解学习课程的方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运动生物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如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演变、特性及学科任务;运动生物力学参数、采集方法及特征;骨、关节、肌肉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等。
(二)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探索运动技术的力学规律。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首先,掌握体育运动中冲击、摆动、蹬伸、缓冲、鞭打以及相向动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的动作形式及其特征。
其次,探索体育运动中运动技术的力学规律,并应用于实践研究,如前滚翻时为什么要强调团身?人体落地时屈膝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三)了解并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应用及分析方法。
如静力学、动力学、抛体、流体力学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走、跑、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形式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应用能力。
(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如人体在完成各种体育动作时,可运用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进行动作分析,又可用生理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同时还可以运用生物力学的知识进行力学评价;其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并且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计算所需指标,获得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信息。
明确了运动生物力学的课程学习内容后,还应该清楚运动生物力学的学习方法,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学习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中应该树立和贯彻以下基本观点:(一)系统分析的观点在研究人体运动时,将人体看作为系统。
《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大纲(12学时)讲解
《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大纲(12学时)一、培养目标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身体运动的测量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现象观察和分析能力,为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通过实验:1、掌握身体运动的测量与评定方法。
2、验证人体运动中某些基本规律。
3、为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依据。
4、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和事实求是的作风。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运动生物力学实验主要采取的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各项实验技能并能够正确使用之。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报告3个环节。
每6人为1个实验小组,每项实验以小班为单位,约20人。
实验要求:⑴实验前:认真预习,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⑵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耐心的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实验结果,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注意安全及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其他物品,爱护器材。
⑶实验后:整理实验仪器,所用器械应擦洗干净,打扫实验室卫生。
整理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三、课程学时本实验课实验总学时为12学时。
四、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五、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实验课的成绩为100分,考试采用操作和答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给出。
其中试卷部分占50%,操作占30%,平时成绩占20%。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实验课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能力等情况确定。
凡是符合下列任何一条者,实验课成绩记为不及格:1、实验课缺勤三分之一以上者。
2、实验报告缺少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3、实验不认真,敷衍了事,且屡教不改者。
4、实验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系(部、院)领导批准后,随下一届重修相应的实验课,参加考试,并按有关规定缴纳一定的费用。
实验课重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七、实验项目汇总表八、实验内容简介实验一一维重心测量(2学时)[训练内容和要求]利用力矩原理测量人体一维重心。
《运动生物力学概论》课件
详细描述
在足球、篮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中,传球、 射门、控球等技术的准确性和力量对比赛结 果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 理,运动员可以优化技术动作,提高球的准 确性和力量,从而提升比赛表现。
04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 法与技术
运动生物力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高精度测量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将有更精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以更深入地 探索运动中的生物力学机制。
多学科交叉融合
运动生物力学将与生理学、心理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进一步交叉 融合,为运动训练和损伤预防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
个性化训练的重视
随着对个体差异认识的加深,运动生物力学将在个性化训练方案制 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训练效果和预防运动损伤。
人体运动的动力学与静力学
01
人体运动的动力学与静力学是 运动生物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涉及到人体运动的力学 特性和机制。
02
动力学研究人体运动中的力、 力矩和加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 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人体运 动的影响。
03
静力学研究人体在静止状态下 的受力情况和平衡状态,以及 这些状态对人体姿势和稳定性 的影响。
02
运动生物力学的核心概 念
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运动规律和运 动机制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化 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第三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学原理, 以及骨骼、肌肉、关节等生物学原理。
这些原理在运动生物力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研究人体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详细描述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08版)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08版)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包括器械)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本课程介绍其中与体育运动技术(包括体育健身运动)最密切相关的部分,课程名称为“运动生物力学”。
(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按照学院对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以课程内容改革为中心,关注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质健康等问题,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特点、我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三)目的任务:大学本科体育类专业学习运动生物力学主要是用于运动技术(包括体育健身运动)的分析和评价;分析运动技术是以采集到的运动技术数据为基础;评价运动技术是以人体运动基本原理为依据、同时以优秀运动员相关数据为参照。
这些知识除了可以用于竞技运动以外,还可以用于全民键身锻练、青少年健康锻练的动作分析和指导。
本课程适用于运动训练专业、以及其它体育类专业等。
(四)课程编码:20080726。
(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注:八个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其中4项,占8个学时,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心实验室完成其它实验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导论知识点: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动生物力学四个基本概念(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原理(又称动作技术原理),最佳运动技术,运动技术分析(又称运动技术诊断));运动生物力学的三个热点问题(运动技术分析服务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的需求带动了相关仪器设备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全民健身体育为运动技术分析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运动生物力学的五项基本任务(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的力学特性,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揭示运动技术原理,为有意识的利用人体运动规律提供支持;进行运动技术诊断,为体育参加者制定最佳运动技术解决方案;对体育器械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为优化运动器械提供力学依据;对动作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为预防运动创伤和促进康复提供辅助方案);运动技术分析基本工作步骤专论。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913003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力学》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能应用生物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教学和训练中的具体问题,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打好基础。
【教学任务】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为今后从事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做好准备。
2.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正确分析简单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
3.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能力,使教学和训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生物力学概论、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及处理、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该学科为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性原则、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课程。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运动生物力学》,赵焕彬, 李建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3版参考书:[1]《运动生物力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阐述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概念和历史沿革,提出了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定义和学习要求。
教学难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特性。
【复习思考题】1.简述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2.简述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树立的哲学观点。
3.如何理解“生命要力学化,力学要生命化”的观点。
运动生物力学(第三版)精品PPT课件
第三节 动力学(kinetics)参数
一、动力学参数 (一)力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α
1. 人体内力与外力 内力:人体内部各部分相互作用的力 例如:肌肉力,关节约束反作用力 外力:来自外界作用于人体的力
内力和外力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2. 人体受力特点
集中力(集中在一点上) 正心力(穿过质心) 分布力(分布在一个面上) 偏心力(离质心有一段距离)
1396408574086186762xhshanjnyahoocomcnxhshansdnueducn绪论一运动生物力学概念运动广义自然界各种物质存在的形式固有属性狭义物质的机械运动运动生物力学中的运动运动动作或体育动作第一章第一节生物学研究物体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1生物体形态结构功能及其统一2生物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局部和整体的统一3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课程中的生物一般指活的人体也有动物第一章第一节力学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时空生物力学力学与生物学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第一节特点1应用性力学原理应用于生物体2交叉性人体解剖生理学等交叉3新兴性历史短但快速发展分类1人类工程学人枪
1)惯性参照系:相对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
2)非惯性参照系:相对于地球做变速运动
2 坐标系:设置在参照系上的数轴
1)一维——百米;50米游泳
2)二维——跳远
0
3)三维——跳高;铁饼等
y
P(x,y)
z
P(x) x
P(x,y,z)
0
0
x
y
x
(三)运动学参数的瞬时性特征
1. 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1) 平均速度 V=s/ t,例如100米跑12秒 (2)瞬时速度 V=lim (s/ t)
(完整word版)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点
(完整word版)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点运动生物力学学问点第一章概述学问点1: 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的定义;生物力学的分类。
学问点2: 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是讨论体育运动中人体、器械机械运动逻辑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有:运动生物力学的定义;运动生物力学任务;运动生物力学与生物力学的关系;运动生物力学的进展史学问点3: 运动生物力学主要测试手段——技术动作拍摄;运动图像解析;三维测力等。
其次章人体结构的力学特性学问点1: 骨的材料力学特性——骨的形态与结构;骨的舒展性和弹性;骨的成分特点学问点2: 骨的受力形式——骨的受力形式与力的大小对运动效果直接相关,对骨的形变与损伤也至关重要。
因此骨的压缩负荷、拉伸负荷、弯曲负荷、扭转负荷以及不同运动状态下骨的形变特点是本学问点的主要内容。
学问点3: 骨的结构与形态特点——骨的结构、形态特点与肌肉的配布以及运动中肌肉的发力直接相关,骨在外力作用下其应力、应变的概念、人体长骨的形态、骨中空的成因等本学问点的主要内容。
学问点4: 骨的功能适应性理论——是指骨对所担负工作的适应性。
本学问点中Wolff定律、Raach的见解以及机械应力与骨组织之间的生理平衡是其主要内容。
学问点5: 软骨的力学特性——软骨的渗透性、软骨的形变与速度关系以及椎间盘的蠕动性质。
学问点6: 关节结构的力学特性——身体不同部位的关节因其自身的结构不同而灵便性与稳固性存在差异。
而以灵便性为主的结构主要有:关节面软骨、滑液、滑膜皱襞、粘液囊、关节腔、关节内软骨等。
以稳固性为主的结构主要有:关节囊、韧带、关节腔内的负压等。
学问点7: 关节的运动幅度——是指在关节运动的方向上骨环节运动极限之范围。
因此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是:第一,与相连两骨关节面的弧度差有关;其次,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特性有关;第三,与年龄、性别、运动项目和训练水平有关。
学问点8: 肌肉结构的力学模型——三元模型,该模型由收缩元、并联弹性元和串联弹性元三部分组成。
运动生物力学》自学指导书
运动生物力学》自学指导书一、课程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二、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着重于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所进行的各种体育动作,以及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人体产生运动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力学和生物学原因。
它是体育科学中一门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运动生物力学是体育科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以体育动作为核心,运用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力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和人体运动动作的规律,并根据影响人体运动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寻求人体运动技术的合理性和更佳化,以及训练手段的有效性,为发展运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任务极为广泛,不仅对促进全民健身锻炼科学化,而且对提高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能在实际的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更深刻理解技术动作的力学规律。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体育锻炼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求实的态度。
2.了解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熟悉肌肉生物力学特性并用于体育实践。
3.熟悉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一般规律和器械运动的力学规律。
4.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的基本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测量及分析方法。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体育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代表个人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国家的荣誉,所以,应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
6.《运动生物力学》李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运动生物力学》是我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科基础教育层面的必修课程,它既是某些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体育实践的应用科学。
制定本大纲的指导思想是“后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其依据是我系新修订的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并充分考虑了我系学生的实际。
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将介绍关于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这些原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分析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知道技术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ports technology and apply these principles to solve technical problems in sport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analyz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sports, kno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目的是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因此设计课程时考虑学生的实际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化了理论学习,注重体育实践中技术问题的解决。
- 2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运动解剖学是先修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会对各种运动项目进行技术分析,从而指导运动训练。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要求1.课前熟悉理论知识。
《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三)
作者: 李玉刚
作者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页码: 27-32页
主题词: 运动生物力学;武汉体育学院;力学条件;李玉刚;人体发生;出手速度;外力矩;伯努利定律;支撑反作用力;定向作用
摘要: 《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三)武汉体育学院李玉刚(五)体育运动中的转动力学1.形成人体转动的力学条件人体发生某瞬时转动动作时,所受的外力往往是多个同时作用于人体,因此,将多种外力进行分析简化的结果.等效为一瞬时合力矩∑M及一个瞬时合力∑F,如果∑M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院(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与体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在课程学习前只有明确学习的内容,了解学习课程的方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运动生物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如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演变、特性及学科任务;运动生物力学参数、采集方法及特征;骨、关节、肌肉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等。
(二)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探索运动技术的力学规律。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首先,掌握体育运动中冲击、摆动、蹬伸、缓冲、鞭打以及相向动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的动作形式及其特征。
其次,探索体育运动中运动技术的力学规律,并应用于实践研究,如前滚翻时为什么要强调团身?人体落地时屈膝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三)了解并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应用及分析方法。
如静力学、动力学、抛体、流体力学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走、跑、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形式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应用能力。
(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如人体在完成各种体育动作时,可运用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进行动作分析,又可用生理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同时还可以运用生物力学的知识进行力学评价;其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并且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计算所需指标,获得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信息。
明确了运动生物力学的课程学习内容后,还应该清楚运动生物力学的学习方法,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学习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中应该树立和贯彻以下基本观点:
(一)系统分析的观点
在研究人体运动时,将人体看作为系统。
人体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个体与系统的依存是系统分析的基本观点。
研究人体活动必须把人体与外界环境构成系统。
研究人体活动必须将人体放在人体与外界环境这个大系统内才能得到解释,任何停留在人体局部活动的离体研究或仅仅研究人体整体,而不与外界环境联系起来的观察和测量,不考虑建立相应的本构方程进行模拟和定量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将难以深入或者研究结果还不能指导实践。
(二)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人体动作技术是不断演变的,就人体动作形式而言是经历泛化、分化到自动化。
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过程,总是在动作技术与运动能力间的失调到协调,又从协调到新的失调的反复变化的过程,运动能力不断提高将使运动技术得以改进,动作结构得以重建,动作技术不断优化。
(三)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即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又是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是第一位的;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它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应该区别引起事物变化的内部矛盾和作为事物发展条件的外部矛盾。
如在运动生物力学界,曾对什么是跳跃的动力进行过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跳跃时蹬地反作用力不能成为跳跃的动力,躯干与肢体的收缩力才是跳跃的动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要人体获得了足够的地面反作用力即可腾起,地面反作用力是人体跳跃腾起的必要条件,无疑是跳跃的动力。
对于跳跃的动力问题,上述两种观点在分析问题时显然没有坚持生物力学分析的内外因论而仅仅谈论问题的某一方面。
实际上,只有把二者统一于矛盾分析的内外因论的理论框架中,才能真正地把握跳跃动力问题的实质。
人体内部肌肉的收缩是内因,内因是根据;而地面反作用力是外因,外因是必要条件。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跳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