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
极低体重儿的营养需求与喂养策略
极低体重儿的营养需求与喂养策略极低体重儿,通常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3.3磅)的新生儿。
这个群体的生存率和健康状况通常较为脆弱,因此他们的营养需求和
喂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极低体重儿的营养需求,并
提供相应的喂养策略,以确保他们得到最好的护理。
**1. 极低体重儿的营养需求**
极低体重儿由于早产或胎儿发育受限等原因,其生长和发育通常滞后,因此其营养需求更为特殊和敏感。
- **热量需求**:极低体重儿的热量需求较高,以满足生长和体温
维持的需求。
通常,他们每天需要更多的卡路里,相对于同龄足月儿。
-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极低体重儿尤为重要。
他们需要高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器官和组织
的发育。
- **脂肪需求**:脂肪对于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极低体重儿需要足
够的脂肪来支持神经系统的发育。
-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健康发育所必需的。
特别是维生素D、铁、锌和钙等元素对于极低体重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2. 喂养策略**
为了满足极低体重儿的特殊营养需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喂养策略:
-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佳的喂养方式,因为它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
对于无法直接吸吮的婴儿,母乳可以通过泵出来,然后通过胃管喂给婴儿。
- **人工喂养**:在一些情况下,母乳不可用或不足以满足需求,这时可以采用特殊的预混合配方奶粉。
这些奶粉经过精心。
小于胎龄儿的名词解释
小于胎龄儿的名词解释在医学领域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术语和名词。
其中,有一类名词特指出生时未达到正常胎龄的婴儿,也称为“小于胎龄儿”。
本文将就小于胎龄儿这一术语进行解释,并从多个角度探讨其相关概念和影响。
一、定义及分类小于胎龄儿,顾名思义即指出生时未达到正常胎龄的婴儿。
正常胎龄通常为37至42周,小于37周的婴儿即可被归类为小于胎龄儿。
根据孕周的不同,小于胎龄儿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即孕周小于37周、但大于28周的婴儿;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即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婴儿,无论孕周如何;及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VLBWPI),即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且孕周小于37周的婴儿。
二、影响因素小于胎龄儿的出生不仅对婴儿本身产生重大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下面将从婴儿的健康、发育、心理、经济等方面探讨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因素。
1. 健康影响:小于胎龄儿出生的婴儿常常面临着呼吸道未发育完全、消化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这些孩子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感染、肠道感染、代谢紊乱等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治疗和康复。
2. 发育影响:小于胎龄儿的婴儿在神经、认知和运动方面的发育通常会出现延迟或缺陷。
早产儿尤其容易出现学习和行为问题,易对外界刺激过敏,需要更多的康复和早期干预来促进发育。
3. 心理影响:小于胎龄儿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经历更多的医疗干预和住院时间,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少小于胎龄儿面临着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需要特殊的心理支持和关注。
4. 经济影响:小于胎龄儿的生育和抚养费用显著高于正常胎龄儿。
这些婴儿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特殊的医疗器械和药物支持,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同时,由于许多小于胎龄儿需要父母长时间照顾和治疗,会导致家庭成员的工作时间和经济收入受到影响。
219405119_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下肢置入PICC_尖端移位与体重及身长增长的关系
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下肢置入PICC尖端移位与体重及身长增长的关系杨家鸣1,王慧艳1,杨传忠2,黄颖穗2,曹爱芬2,熊小云2*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030600;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Relationship between PICC tip displacement via the lower extremities and weight and length gain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YANG Jiaming, WANG Huiyan, YANG Chuanzhong, HUANG Yingsui, CAO Aifen, XIONG Xiaoyun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xi 0306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IONGXiaoyun,E⁃mail:**************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 and length gain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nd the chang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tip via the lower extremities as a way to determine the time of catheter tip repositioning. Methods: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dmitted to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Shen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PICCs via the lower extremities from January 1,2018 to December 31,2019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The location of PICC tip on the first placement and the last X‑ray during placement,as well as the weight and length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were recorded.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eight and length gain and the tips position migration of the PICC via the lower extremity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Results:A total of 418 infa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and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weight and length gai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ICC tip migration(r=-0.432,-0.669).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weight and length gain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 in PICC tip position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P<0.05). Conclusion:Weight and length gain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PICC tip position.The weight increased for every 100 g,the PICC tip position moved away from the heart 0.33 vertebrae,for every 1 cm increase in length,the PICC tip position moved away from the heart 0.55 vertebrae via the lower extremity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If the length and weight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crease too rapidly,the frequency of positioning needs to be increased.Keywords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weight; length; catheter tip position; correlation摘要目的:探索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改变的关系,以此确定导管尖端再次定位的时间。
低体重儿的标准分类
低体重儿的标准分类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根据出生体重的不同,低体重儿可以进一步分为极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非常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1499克)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2499克)三种。
低体重儿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婴儿出生时的体重来判断。
低体重儿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如早产、孕期营养不足、母亲吸烟及其他母亲疾病等。
低体重儿的风险包括呼吸窘迫、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低出生体重是一个重要的婴儿卫生问题,需要妥善的管理和治疗。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低体重儿的标准分类:1. 极低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婴儿。
此类婴儿的生存率较低,且存在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和内出血等。
由于这类婴儿的器官和组织均未完全发育,因此需要特别的母婴护理。
2. 非常低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非常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克之间的婴儿。
这类婴儿同样需要特别的医疗护理,风险也较高,如肠坏死和视网膜病变等。
3.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s,LBW)低出生体重儿是出生体重在1500-2499克之间的婴儿。
这类婴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和呼吸窘迫等,并且也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监测。
低体重儿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婴儿出生时的体重是评估婴儿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测量和监测。
对于低体重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和非常低体重儿,医生和护士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帮助患者尽可能早地回归健康。
低体重儿的管理和治疗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 健康管理母亲在孕期和哺乳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保证胎儿和婴儿的养分摄取和生长发育。
增加膳食中蛋白质、铁、维生素等养分的摄取量,同时避免吸烟、饮酒和使用药物等对婴儿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 infant,vlbwi)指出生体重在1 000~1 499g 的早产儿。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出生体重儿(lbw)、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的生命得到救。
他们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营养,其中喂养因素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以下简称为vlbwi)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住院时间的长短。
由于胎龄小、体重低、机体各器官发育未成熟、生活能力低、吸吮力极其低下、吞咽反射弱、死亡率高。
因此,对vlbwi的护理要求极高,其中合理的喂养更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存活的关键。
现对我院2010年1 月—2012 年1 月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10年1 月—2012 年1 月本院新生儿科共收治的40例低出生体重儿。
其中男21例,女19 例,体重680~1500g。
35例患儿有并发症。
其中肺透明膜病变5例,呼吸暂停35例,吸入性肺炎3例,肺出血5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例,新生儿颅内出血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3 例,消化道出血13例,低血糖6 例,败血症2例,黄疸30例。
经过精心护理后,2例因肺出血抢救无效死亡,4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6例因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其余治疗20~40天存活,存活率为95%。
2 护理要点在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心率、呼吸、体重、大小便情况、吸吮能力、皮肤弹性等全般状况,把好三关,即:保温、喂养、预防感染。
2. 1 暖箱的选择及温度调节由于vlbwi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不健全,对周围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差,故所有入院治疗的vlbwi 均置于辐射台上保暖,经复苏处理及病情稳定后予置暖箱保暖,患儿周边用柔软的棉布包绕。
保持体温恒定,体温维持在36℃~37℃。
VLBWI的综合管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是指生后1小时所测体重小于1500g的新生儿,其中体重小于1000g的新生儿称为超低体重儿,这类婴儿多为早产儿。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否抢救的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态度不一致,发达国家对于几百克的新生儿也会尽力抢救。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笔者认为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有能力抚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应该抢救,因为通过医务人员的综合治疗能使之赶上同龄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治疗水平反映了一个单位新生儿科的医疗水平,同时,它也是医疗单位整体实力的体现。
一、一般管理在VLBWI的综合治疗中,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医护人员的高度责任心、护理和治疗的配合、治疗计划的实施,远期预后的随访都需要统一的管理。
(一)监护VLBWI体内各器官尚不成熟,出生后对周围环境需逐渐适应,其病情变瞬间可发生,因而对VLBWI的病情观察至关重要,任何治疗、护理不当都可能影响VLBWI的生命安全,因此应进行24小时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应有呼吸暂停报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应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及血糖监护。
我院采用表格式监护记录,在抢救VLBWI中收到良好效果。
将病人的情况及医生治疗方案所需信息列在一张表格上,将监护记录挂在每个患儿床头,每小时评估一次,这样有利于医护之间信息沟通,便于医生制订新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计划准确无误的实施。
(二)控制感染: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差,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如何让他们安全渡过感染关十分重要。
1. 消毒隔离(1)空气;为防止病原菌扩散,对新生儿室空气应进行净化,可配置空气净化机和增湿机,减少空气中细菌和尘埃,保证室内60%湿度。
无条件购置以上设备的单位应进行紫外线照射,每天一次,每次30分~1小时,照射时应将新生儿头部遮盖,以兔引起烁热伤。
低出生体重儿名词解释
低出生体重儿名词解释
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WeightInfant,LBW)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这一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儿科学会(AAP)所接受的标准。
LBW婴儿的出生体重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包括早产、母体营养不良、子宫内发育受限、母体妊娠高血压等。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的婴儿。
这些婴儿通常是早产儿,出生时需要接受特殊的医疗护理和监护。
VLBW婴儿的死亡率和残疾率较高,需要长期的医疗和康复。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和发展潜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时的健康状况、出生体重、接受的医疗和护理、出生后的生活环境等。
许多研究表明,VLBW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死亡率很高,但是存活下来的婴儿通常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获得较好的发展。
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健康的影响不仅限于婴儿时期,也可能会对其后的生长和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生长迟缓、认知和语言发展障碍、神经系统障碍、听力和视力问题、心血管疾病等。
为了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提高孕妇的营养水平、预防孕期疾病、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等。
对于已经出现低出生体重的婴儿,需要积极的医疗和康复措施,包括提供适宜的营养、监测生长和发育、提
供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等。
总之,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障这些婴儿的健康和发展。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最新整理)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凡婴儿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者均称之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样儿和胎龄在42周以上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的婴儿,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龄正常体重值的二个标准差或< 10个百分位。
出生体重<1 500 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1 000 g则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为4.75%~8.5%。
早产儿死亡率占围产死亡的51.8%,SGA为8.3%。
低体重儿死亡率在我国婴儿死亡率中占重要地位,故降低其死亡率对婴儿死亡率的下降起重要作用。
早产儿主要是孕期不足,各器官形态及生理功能未成熟,生活力弱,多在子宫内发育正常。
SGA多因宫内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营养不良或生长障碍。
低体重儿在临床上会出现多种问题,综合归纳为十大问题。
若能预防其发生或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则可提高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及减少后遗症。
现分别简述如下: 一、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SGA的调节功能虽较早产儿好,但因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散热快,糖原贮存少易耗尽,均需注意保暖。
胎儿是通过母体调节体温,出生后环境温度对其体温影响大,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通过增加代谢、氧消耗维持正常体温。
当体内能量耗尽时,体温随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可导致寒冷损伤发生硬肿,严重则肺出血而死亡。
新生儿寒冷所致硬肿症与产房温度及暴露时间过长有关,暴露10分钟则发病率明显增加。
低体重儿应置于其代谢及氧消耗最低的环境温度中(即称之为"中性温度"的环境温度)可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
产房温度应保持24~26℃,湿度55%~56%,小儿娩出前应将辅射热暖箱预热或毛巾、棉毯预热,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尤其保持头部干燥,尽量不让小儿裸露,转运时要保暖。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和发育关注
2
家庭支持
提供家长培训,帮助家庭理解和掌握早产儿护理知识,提供心理支持和资源链接。
3
专业干预
根据个体化需求提供康复训练、教育支持、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早产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心理健康关注
父母焦虑
父母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忧,担心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胎儿因素
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等问题也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出现极低出生体重。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吸烟、酗酒等因素也会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极低出生体重的风险。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
器官发育不成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较弱,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问题。
体温调节能力差
早期抗生素治疗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早期进行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蔓延。
隔离措施
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应进行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监测
呼吸系统
监测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呼吸道感染等,及时干预。
神经系统
观察脑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癫痫等,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评估结果可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提升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活质量。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康复训练
早期评估
评估婴儿的生理、神经发育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并与家属沟通,保证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物理治疗
针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进行训练,帮助婴儿恢复正常功能。
作业治疗
针对手眼协调、精细动作、感知觉等方面的训练,帮助婴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
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通过回顾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资料,总结机械通气时气道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置管的护理、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气道的湿化、病情监测和预防感染。
标签: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气道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 的新生儿,大部分为未成熟儿,约占我国新生儿的0.7%[1]。
这类患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呼吸中枢不完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缺乏等因素,易引起呼吸功能不全而需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呼吸问题为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配合PS的使用,早产儿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有效的气道护理是机械通气成功与否的关键。
2014年8月24日我院收治了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该患儿在机械通气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安全度过危险期,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30min,住院号:127108,因”生后青紫、呻吟、吐沫30min”入院。
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孕28+5w自娩,Apgar评分不详。
入院查体:体温35.2℃,脉搏136次/min,呼吸58次/min,体重1300g,SpO2:82%,早产儿貌,反应差,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呻吟,吐沫,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罗音,四肢末梢青紫冷涼,肌张力弱。
实验室检查:末梢血糖:4.4mmol/L ,X片示:两下肺纹理增多,模糊。
血气分析示PH:7.27,PCO2:45 mmHg,PO2:49 mmHg,BE:-7.2 mmol/L。
初步诊断:新生儿肺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入院后予保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应用。
经过一系列的抢救及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平稳,于入院第6d顺利脱离呼吸机,机械通气期间经过严格的气道管理未出现并发症,患儿住院29d,体重增至2050g,能维持正常体温,反应好,能全量经口喂养,四肢活动好,顺利出院。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现状
2.3喂养及营养:VLBWI胃肠发育不成熟,吞咽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在VLBWI的喂养中,赵宇等[8]提倡尽早开始喂养,可以促进胃肠道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促进胃激素分泌及促进胃电生理活动成熟加强胃肠动力。任香娣等[9]提出VLBWI,在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尽可能在出生48h内开始胃肠喂养,不仅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发育成熟,还可以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对于胎龄小于32-34周的早产VLBWI由于吸吮力差或是吸吮、吞咽、呼吸动作不协调以及胃排空延迟时均需管饲法喂养;凌艳萍等[10]对20例患儿采用十二指肠鼻饲喂养观察,均未发生误吸、腹胀、NEC等并发症,胃残留和胃食道反流明显低于经胃管鼻饲喂养患儿。邓桂珍[11]认为在采取管饲喂养过程中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注重喂养期间异常情况的处理如喂养不耐受、吸入综合征、低斑糖、胃管位置异常等,对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施肠内喂养时应认真评估患儿对开始喂养的耐受能力,从微量喂养开始,逐渐递增奶量,辅以腹部按摩,注意观察患儿消化情况,使患儿尽早适应肠内喂养,以达到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12]。有学者[13]在鼻胃管微量喂养前15 min,用消毒棉签蘸5%葡萄糖水或用安慰奶嘴刺激觅食、吸吮反射,通过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刺激患儿吸吮反射,增强吸吮力和吞咽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弥补鼻胃管喂养作为一种非生理的喂养方式的不足;史静[14]等对吸吮力差及吸吮、吞咽、呼吸动作不协调的VLBWI,进行早期滴服喂养与早期胃管喂养作比较观察,发现早期滴服喂养的患儿达全口喂养所需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累计光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这与滴服喂养时食物刺激口腔产生有效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食管及胃肠道蠕动,刺激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有关,因此,提出对于此类VLBWI,应尽量早期滴服喂养,以促进患儿早日过渡到全口喂养,对提高喂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4 1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结果研究张娟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 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的早产儿。
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黄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硬肿症等。
随着医疗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
而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发达国家存活率已达90%-95%, 但10%一15%存活的极低体重儿可发生脑瘫、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等后遗症。
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对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的最优化。
一、临床资料我科NICI于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41例超低出生和VLBWJ 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6例、VLBWI3例。
41例VLBW中30例为我院出生,11例外院转入;男性21例、女性20例;农村15例、城市26例 ;体重均在1500g以下,最低体重为685g,最高体1430g,685-950g6 例,1000〜1200g12例,1201 〜1300g15例,1301〜1400g5例,1401〜1499g3例;平均体重为1333 g,出院平均体重为1618g, 增加21.38%。
胎龄在28+2周-35+6周,平均胎龄为32.周,28W〜30W例, 30+1〜32W6 例,32+1〜36W例;初生Apgar评分3-10分,其中10例为3-8分,其余27例8-10分;4例6-8 分。
治愈、好转出院26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7例(均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治愈好转率63.41%,死亡率17.01%,放弃治疗率19.51%。
二、护理措施3.1 新生儿科医生进产房分娩时由一名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新生儿监护,做好窒息复苏准备。
NICU准备暖箱,箱温预设35C,湿度80%胎儿娩出后,经产房处理后即由内通道送入NICU, 置于预热暖箱予24小时监护。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名词解释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名词解释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新生儿。
在医学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用于描述出生体重异常低小的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通常出生时体重较轻,瞬间成为了医护人员们争分夺秒的救援对象。
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着一系列的健康风险和特殊需求。
由于他们在子宫内发育不健全,其器官和身体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比如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感染等,并且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医院留观和治疗。
引发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原因有许多。
常见的因素包括早产、孕妈妈的体重不足、母体疾病、孕妈妈的吸烟和酗酒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婴儿在宫内健康发育受阻,进而影响他们的出生体重。
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护人员通常会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治疗。
尽管这些婴儿体重低小,但他们的治疗需要并不少。
医护人员会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保持他们的体温稳定,监测他们的生命体征,并提供营养支持,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在上世纪以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极低。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能够幸存下来,并获得正常生活的机会。
然而,这些儿童仍然面临许多后遗症和长期影响。
他们可能会面临认知、运动、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延迟,并且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来克服这些困难。
为了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同时改善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社会各界致力于推动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妇产科领域,通过提高产前保健和监管,以及妊娠期的定期检查和干预,可以增加孕妇的营养摄取,改善胎儿的发育环境,并减少早产的风险。
此外,对于早产儿,早期和长期的医疗和康复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极低出生体重儿是一个医学领域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出生体重异常低小的婴儿。
这些婴儿面临着许多健康风险和特殊需求,需要全面的护理和治疗。
虽然存活率不断提高,但他们仍然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实现健康的生长和发展。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ppt课件
一.体温管理
由于其体表面积大,皮肤薄,热量易丧 失,体内棕色脂肪少,产热很不足,因 此,一旦娩出,应立即将已经准备好的 温暖,干燥,柔软的毛巾将其体表的水 份迅速吸干,既放入预热好的暖箱,如 需复苏则可在开放式保暖床上进行。原 则上极地体重儿应该安置在箱式暖箱内, 给以中性温度以保证体温的正常和稳定。
12
对BPD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1)呼吸支持, 尽量用最低的呼吸机参数或用无创通气维 持PaO2 55-70mmHg,SpO2 95%,PaCO2 4055mmHg,(2)限制液体和使用利尿剂,液体 量一般控制在100ml/kg左右,(3)糖皮质 激素有争议,如何选择用药的时机、剂量 和疗程,激素的远期副作用等有待于进一 步的探讨,(4)纠正贫血HCT>40%,(5)支 气管扩张剂的使用。
7
四.脑室内出血(IVH)和脑室周围白 质软化(PVL)
因此应用合适的检查程序是IVH诊断的重 要步骤,目前西方国家在NICU早产儿易 发生IVH的高危人群,予以生后3天.7天 和21天常规颅脑超声检查检监测IVH的发 生。预后与出血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脑 室周围出血性梗塞,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和进行性脑室扩张有关。
16
七.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早产,肠胃道缺血,感染和肠道喂养是极地体 重儿的高危因素。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常为体温不稳,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等非特 异性症状。迄今为止尚无很好的预防方法,主 要是对极地体重儿加强三方面的管理:喂养管 理,提倡母乳喂养,预防院内感染及提高机体 的免疫力。一旦发生NEC应绝对禁食,保持内 环境的稳定,于以胃肠道营养,抗菌素的应用, 注意早期休克的表现,以及对症处理,动态腹 部平片观察,掌握有无外科手术指征。
14
极低体重儿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在任何检查和操作前必须彻底洗手。 严密观察患儿有无感染征象,定期做血常规、血涂片 和C反应蛋白(CRP)检查,必要时抽血培养。 定期做咽、直肠试子、气管分泌物培养,所有拔除的 气管插管、脐静脉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等均需进行培养, 以掌握细菌学证据。 根据药敏应用有效抗生素,注意患儿体重和日龄、药 物的肝肾耳毒性等,适当延长用药间隔,必要时测定 血药浓度。
呼吸支持 根据患儿呼吸情况,可给予鼻塞持续气道 正压通气(CPAP)或机械通气。原则: ①在最短的时间内(30min-1h)使血气达到 正常;②避免肺气压伤和容量伤;如吸气 峰值(PIP)不要过高,吸气时间(Ti) <0.55s,流量(FR)为6-8L/min等,对超低 出生体重儿或常频通气所需条件较高者 (平均气道压>8cmH2O)可使用高频震 荡通气(HFOV)③尽量缩短机械通气的 时间,撤机后可应用鼻塞CPAP或氨茶碱 防止肺泡萎缩和早产儿呼吸暂停。
在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过程中,
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心率、 呼吸、体重、大小便情况、吸吮 能力、皮肤弹性等全部状况,把 好三关,即:保温、喂养、预防 感染。
保温
根据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 表面积大,散热多,产热少,棕色脂肪少, 产热储备能力差,故体温常处于低温状态 的特点,应做好保温工作。首先做好保温 的准备工作,预热暖箱一般调至34℃,预热 包被、衣服、尿布,早产儿娩出后,有条 件的在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处置及抢救, 尽量减少暴露时间,用预热的包被包裹好, 接至特护婴儿室。根据体重及孕周随时调 节好湿度。
极低体重儿药学
极低体重儿药学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s,VLBWI)是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的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差,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和治疗药物的发展,早产VLBWI 成活率逐年提高。
我院临床药师对新生儿科20XX年7月~12月收治的早产VLBWI26例进行了药学监护,胎龄28+2~35+1周,体重1025~1495g,均为本院产科分娩。
其中母亲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2例,胎膜早破6例,前置胎盘1例,双胎妊娠3例。
临床药师通过跟随新生儿科医生查房,了解患儿病情以及用药情况,参与病情和治疗进展讨论,明确治疗目标,设计个体化用药方案等方式具体进行监护工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我们对早产VLBWI药学监护工作的体会如下。
1建立早产VLBWI药历临床药师进行独立的药学查房,并为每个患儿单独建立药历,完整记录住院期间使用的药物和临床体征。
药历的主要内容包括:住院号、母亲及患儿的个人信息、妊娠合并疾病、家族史、患儿的临床症状、入院诊断、每日用药情况和各项生理指标、会诊记录、对主要治疗药物的分析评价与建议等。
药历能够使临床药师更有规律、有依据地参与临床治疗,加强医、护、药之间的横向联系,便于临床药师直接进行独立的药学查房、参与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使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
2确定药学监护的目标,促进合理用药早产VLBWI的独立生存能力差,肝药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使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都与成人显著不同,而且由于循环血浆蛋白较少,游离药物浓度较高,更易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
早产合并VLBWI的治疗关键是保暖、监护、吸氧、补液、防感染、防出血等,临床药师通过建立适当的药学监护目标以评价患儿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医生提出用药建议,减少或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
对于临床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我们经过查阅文献、资料汇总后,及时通过药讯、讲座、通知等形式反馈给临床医生和护士,逐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长期照护计划
个体化评估
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长期 照护计划。
定期随访
安排定期的医疗随访, 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 况,及时调整照护计划 。
多学科合作
建立由儿科医生、护士 、营养师等多学科组成 的照护团队,共同为孩 子提供全面的照护服务 。
心理支持与社会资源
心理辅导
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采取适当的体位引流,促进肺部分泌物排出,同时给予抗感染治 疗。
呼吸暂停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时采取刺激呼吸的措施,如托背、弹足底 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
喂养不耐受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逐渐增加喂养量,避 免过度喂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保持肠道通畅,避免感染,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和抗感染治疗。
入量。
常见诊断
早产儿并发症
01
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颅内出血等。
营养问题
02
包括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
其他问题
03
如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风险评估
01
02
03
04
呼吸风险
评估婴儿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呼吸暂停等问题,以及是否需
要呼吸支持。
感染风险
评估婴儿是否存在感染的高危 因素,如胎膜早破、产程延长
采取舒适的护理措施,如保持患儿舒 适体位、提供安抚和抚摸等,以缓解 轻度疼痛。
药物性疼痛缓解
对于中重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缓解。
疼痛监测与记录
持续监测患儿的疼痛情况,并详细记 录疼痛评估结果和采取的疼痛缓解措 施。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精制甲类)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凡婴儿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者均称之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样儿和胎龄在42周以上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的婴儿,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龄正常体重值的二个标准差或< 10个百分位。
出生体重<1 500 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1 000 g则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为4.75%~8.5%。
早产儿死亡率占围产死亡的51.8%,SGA为8.3%。
低体重儿死亡率在我国婴儿死亡率中占重要地位,故降低其死亡率对婴儿死亡率的下降起重要作用。
早产儿主要是孕期不足,各器官形态及生理功能未成熟,生活力弱,多在子宫内发育正常。
SGA多因宫内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营养不良或生长障碍。
低体重儿在临床上会出现多种问题,综合归纳为十大问题。
若能预防其发生或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则可提高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及减少后遗症。
现分别简述如下:一、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SGA的调节功能虽较早产儿好,但因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散热快,糖原贮存少易耗尽,均需注意保暖。
胎儿是通过母体调节体温,出生后环境温度对其体温影响大,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通过增加代谢、氧消耗维持正常体温。
当体内能量耗尽时,体温随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可导致寒冷损伤发生硬肿,严重则肺出血而死亡。
新生儿寒冷所致硬肿症与产房温度及暴露时间过长有关,暴露10分钟则发病率明显增加。
低体重儿应置于其代谢及氧消耗最低的环境温度中(即称之为"中性温度"的环境温度)可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
产房温度应保持24~26℃,湿度55%~56%,小儿娩出前应将辅射热暖箱预热或毛巾、棉毯预热,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尤其保持头部干燥,尽量不让小儿裸露,转运时要保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 正常钠生理需要量为2-3mmol/kg.d,低于
130mmol/L为低钠血症,高于150mmol/L为高 钠血症 △ 病因 母亲低血钠 应用低盐溶液、利尿剂 肾脏对钠重吸收功能不成熟 摄入不足 胃肠道丢失 补液过多 ADH↑致水潴留。
△ 后果 增加肺水肿、PDA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急性低钠血症可导致脑水肿 △ 处理 限制入液量 症状 出现惊厥者,输注3%Nacl在4小时内提高血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1)
一、定义
指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小早产儿。 一般占早产儿的8-10%,但死亡率占早产儿的 50%以上。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各系统和器官的极 不成熟,一旦发病易加重、易恶化、易夭折,需要 我们医护人员格外细心、周到的呵护和多重管理措 施,才能获得成功。下面叙述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 题。
二、呼吸管理
1、防治呼吸窘迫综合症(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
△ 临床表现 气促 R>60-80次/分,出生后不久4-6小时内出现 呼气性呻吟,最先表现的重要症状 三凹征,鼻翼搧动,点头呼吸,胸廓塌陷。 青紫 呼吸暂停
△ 胸片 Ⅰ期 两侧肺部出现弥漫性网状颗粒或毛玻璃影像 Ⅱ期 支气管充气征 Ⅲ期 肺部边缘与心脏阴影无法区分 Ⅳ 白肺
MEN)
1、追赶性生长、宫外发育迟缓,世界难题。 2、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发育未成熟、胃肠动力弱、
消化吸收能力低。 3、早期胃肠道喂养的意义 △ 增加热量和营养物质的摄入 △ 避免因TPN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 促进胃肠功能的建立
刺激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分泌 △ 减少胃肠道喂养不耐受 △ 减少NEC发生
5、喂养量与速度
最初喂入量为10-30ml/kg.d,分2-3小时1次,每 次增加2-5ml/kg
6、胃肠道不耐受监测
△ 喂养前先抽取胃中残余奶量,正常0-2ml/kg, >2ml/kg应减量或停喂1次
△ 定时、定部位测量腹围:腹围增加1.5cm,应减量 或停喂1次。
△ 小剂量红霉素静滴 5mg/kg.d,5-7天。胃动力 药物 吗叮啉 0.3mg/kg.次,每天3次。
小时)
RDS的病理特点
正常
RDS
2、氧疗 △ 纠正低氧血症,必须有脉博血氧饱合度(SPO2)
监护,维持在90-95%之间 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L/min 面罩吸氧:1-2 L/min 头罩吸氧:2-4 L/min 鼻塞(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4-6 L/min,压力3-6cmH2O 机械通气
△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 治疗
预防用药:出生时立即给予PS 优点:有助于肺内液体吸收,使肺部最初通气得以改
善 缺点: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刚出身的新生儿情况
不稳定,增加费用。 抢救用药:出生数小时发生RDS。用鼻塞CPAP
FiO2》0.4 剂量:100-200mg/kg,1次,必要时2次(8-12
四、水、电解质的管理
1、调节机制不成熟、环境因素及RDS等疾病因素, 使水平衡(水过多或不足)之间的安全范围相当 狭窄。
2、监测出入量、微量血糖、血气(钾、钠、钙等) 3、应防止输注过多的液体和葡萄糖,以免高血糖和
低钠血症发生,使问题复杂化,输糖速度一般46mg/kg.min 4、每1天液体60ml/kg.d开始,每天摄1020ml/kg.d增加直至160-180ml/kg.d
部分辅助通气模式:SIMV、PSV
△ 低容量通气
过去一般潮气量设置在10-15ml/kg,目前多主张 小潮气量5-8ml/kg
常需配合较高的频率
△ 低压力通气 PIP<25cmH2O
△ 允许性低氧血症
新生儿正常PaO2范围为80-100mmHg,低于 80mmHg称低氧血症。早产儿机械通气达到的 PaO2目标值为50-70mmHg.
混 合 氧 头 罩
3、早产儿机械通气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 目的 达到和维持适当的肺气体交换 尽量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减少患儿呼吸做功,使患儿处于最舒适状态
Hale Waihona Puke △ 尽可能利用患儿的自主呼吸和采用自主或部分辅 助通气模式
自主辅助通气模式:CPAP 适合RDS、早产儿呼吸 暂停、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轻度Ⅱ型呼吸衰 竭。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正常PaCO2值为35-45mmHg,早产儿机械通气 达到的PaCO2目标值为45-55mmHg,新生儿一 般能耐受的PaCO2高限值为55-60mmHg。
优点:减少肺损伤,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增加 血红蛋白的氧释放
缺点:增加脑血流量,对IVH、ROP的发生率有一 定影响。
三、微量胃肠道营养(minimal enteral nutrition,
△ 后果 >160mmol/L可引起脑细胞脱水,惊厥、昏 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 处理
首先补液 1/3 -1/4张 ,低钠溶液使血钠和脱水 至少48小时缓慢正常,不超1mmol/L.h,每天不 超过10mmol/L.d
钠至125mmol/L,然后在24-48小时内逐渐使血钠 恢复正常。速尿 1mg/kg.次 增加钠盐摄入 4-6mmol/kg.d
6、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
△ 病因
单纯水缺乏,不显性失水多,水摄入不足
单纯钠过多,较为少见,喂以稀释不当ORS、复 苏时SB应用过多。
补液不够,水丢失过多。最常见原因,腹泻补液 不足、呕吐、甘露醇、高血糖渗透利尿。
4、方法 △ 经口:最佳途径 △ 胃管喂养:应选择经口胃管喂养 间歇注入 持续输注喂食,输液泵、输液管重力作用 持续输注与间隙联合应用,2小时缓慢输注,停 2小时 过幽门喂养(nonnutrinal sucking,NNS) 非营养性吸吮:吸空橡皮乳头。对早产儿行为、 生理、 心理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刺激胃肠激素分 泌,减少喂养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