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产业的结构化如何进行升级,有什么号的对策以及建议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采用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及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问题,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以科技创新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但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全省经济效率和增长速度的提高,产业结构性矛盾仍是河南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是河南当前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一、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16年研究与发展试验(R&D)经费投入达到亿元,是2006年亿元的

倍;科学技术支出资金达亿元,比上年增长%。近年来,河南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逐步发展并形成了超硬材料、新能源客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盾构等在国内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培育出了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同比增长个百分点。河南省专利的国内申请受理量和申请授权量均大幅增长。2016年在国内申请的有效专利数达148862件,为2007年的倍。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成效显著。尽管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目前大部分科技创新指标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发达省份,整体与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河南省创新人力资本相对数量不高,关键性人才不足。2016年河南省拥有科技相关人员万人,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仅23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份差距明显,也远低于周边省份。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河南省创新资金投入总量与先进省份仍有差距,且支出结构有待改善,支出效率有待提高。据统计,近几年河南省科技经费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投入强度和人均R&D经费上河南省仍属于薄弱地区。2016年河南省研发(R&D)经费投入总额为亿元,在全国位列第

10位,投入强度仅为%,远低于全国的%。企业科技创新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在建设之中。第三,科技创新产出尤其是知识产权申请量大幅增长,但质量亟待提高。2016年,河南省申请发明专利万件,比2004年增长15倍,占国内申请的比重由2002年的%上升至%。2016年河南省发明专利授权万件,比2004年增长倍,占国内授权的比重由2002年的%上升至%。由此可见河南省专利数量快速上升,但缺少全球知名的品牌,特别是制造业的知名品牌更少;国内专利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国际专利数量较少,知识产权及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亟待提高。第四,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河南省各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整体仍处于中低技术产业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密集度最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仅占%,医药制造业仅占%。工业企业创新主体能力相对较弱,大多产品处于产业的价值链低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竞争力。据统计,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自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不足20%,仅约1/3开展了科技活动。整体上看,河南省内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呈现二元结构,少数行业排头兵企业已经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跟踪模仿和追赶阶段。同时,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还不够广泛、不够普遍,并且存在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

题。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发展迅猛,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2016年河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0160亿元,位于全国第五,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2000年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大幅超过第二产业,全省的三大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调整变化为2016年的∶∶,产业结构变化符合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趋势,表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在逐步调整优化,已初步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与2016年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相比,河南产业结构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从劳动力就业结构看,河南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高,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却是最低,这是目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定程度制约河南经济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与数据筛选为了反映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并借鉴沿海先进省份制定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的各类指标,本文在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Y1)、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Y2)的基础上引入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Y3)这一指标共同反映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能够反映产业发展的规模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之比,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创新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趋于合理。考虑到科技创新产出的滞后性,本文选取科技投入中分别代表人力资本与资金投入的两个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X1)、R&D内部经费支出(X2)来反映科技创新强度。R&D人员全时当量是说明投入创新活动的人力规模大小的指标,指全时人员数加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R&D经费内部支出用来反映投入创新活动的资金规模,是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等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分别对自变量R&D人员全时当量X1、R&D内部经费支出X2和因变量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Y1、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Y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Y3取对数。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的时间范围为1995—2016年,采用Eviews8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2、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对数均不满足平稳性条件。从表1可以看出,原始序列的ADF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