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开水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水的奥秘》中的第二课时《水到哪里去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以及探究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以及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重点:掌握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热水、冰块、烧杯、玻璃片、滴管、放大镜、温度计、湿布、干布等。
学具:每组一套水、热水、冰块、烧杯、玻璃片、滴管、放大镜、温度计、湿布、干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湿布和一个干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湿布上的水为什么会变干?水去哪里了?2. 新课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水的三态变化,巩固基础知识。
(2)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在一个烧杯中放入冰块,观察冰块慢慢融化的过程。
思考:冰块为什么会融化?融化后的水去哪里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得出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的结论。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热水蒸发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冰块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2)教师拓展讲解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水的蒸发和凝结3. 水的循环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水的循环现象,如湿衣服晾干、水烧开等,并记录下来。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水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三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对于水沸腾过程中水量的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等问题缺乏具体认识。
本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引领学生经历预测结果、实验观察、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既能帮助学生获得许多关于沸腾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司空见惯”的沸腾现象中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科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酒精灯等实验器材,这些器材的使用和组装是难点。
水的沸腾实验中涉及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水量和水温数据的读取、仪器摆放的方法等问题,内容较多。
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并注意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沸腾现象都较熟悉,一般都知道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水面会泛起大量的气泡,但对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并不明确,对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大小的变化缺乏仔细观察。
上述问题的提出和对现象的质疑,容易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水沸腾前后气泡大小的变化,不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在实验中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目的是使感兴趣的学生课下主动去了解。
学生学会选用较简单、安全的器材做实验,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实验现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水沸腾了》优质课教案
第2课水沸腾了(教材P5~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探索一:不停地给水加热会怎样1.布置任务: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一说或画一画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小结: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面会产生“白气”,杯中会冒气泡,最后水会沸腾。
探索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1.过渡:给水加热时,我们可以观察哪些方面的现象?(预设:温度的变化;产生气泡的变化;水的多少;声音的大小;……)2.提问:要完成给水加热的实验,需要哪些器材?(预设:需要烧杯、酒精灯……)如何给水加热呢?(预设:用酒精灯给装水的烧杯加热。
)3.展示: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及作用。
(1)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2)器材作用:烧杯——盛水;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三脚架——固定烧杯;酒精灯——加热。
4.播放:播放微视频和图片,介绍酒精灯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1)酒精灯的结构:灯壶、灯芯、灯芯管和灯帽。
(2)酒精灯的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常用外焰加热物体。
(3)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4)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
5.讲解:出示温度计,讲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提示:边讲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持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课时训练P5第五题。
五、路路利用实验探究了水沸腾时发生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测量水温的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中打“√”,不正确的打“×”。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都有________产生。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沸腾了》
蒸发
沸腾
均是汽化
发生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 同
位
点 温度条
件
剧烈程 度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在任何温度在一定温度(沸点)
缓慢
剧烈
水沸腾了
观察烧开水时有什么现象
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 在烧开水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度呢? 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怎样 呢?
假设:各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 想。
实验装置与注意点:
温馨提示:
1.注意安全。 2.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 3.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 现象并记录数据。 4.注意水开后要继续加热2-3 分钟,注意观察温度变化。
时间 (分钟
)
温度 (℃)
0
1
2
4
6
8
观察到的现象
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 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 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如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 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汽 化方式 异同点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烧开水》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烧开水》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烧开水》的教学,旨在通过开展实验等教学活动,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及其与物质的变化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和实验,了解水的三态及其变化过程。
2.了解饮用水的卫生,掌握烧水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卫生知识。
教学难点: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1. 导入(5分钟)黑板写上本节课的标题《烧开水》。
首先,通过问答的方式,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水的三态是什么?水分别是如何变化的?等。
2. 学习水的三态(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体验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3. 实验环节(3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每个实验组需要准备如下实验器材:•水壶•温度计•试管•火柴或打火机•一小碗冷水•一小张滤纸(1)实验一:烧水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水壶中,加热至沸腾。
2.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3.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水的温度升高,烧开后有气泡冒出。
(2)实验二:水汽的成分实验步骤:1.用火柴或打火机将一小张滤纸点燃。
2.等滤纸完全燃烧,将试管放在滤纸上。
3.观察试管内的情况。
实验结果:观察到试管内有水汽凝结。
(3)实验三:水的清洁实验步骤:1.将一点泥土放入一小碗水中,搅拌均匀。
2.用滤纸过滤掉泥土,观察过滤后的水的清洁程度。
实验结果:水经过过滤后可以去除泥土等杂质。
4. 总结(10分钟)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及其与物质的变化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总结环节,让学生回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汇总结果,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引导学生由外部经验产生对知识的认识,并且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时,发现学生的潜力和价值,积极评价鼓励。
【实用模板】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的三态变化视频、教学课件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
结冰时水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了。
)2、提问:思考:妈妈在晾衣服时,衣服慢慢的晒干了。
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预设:衣服上的水消失了、水不见了、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的空气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水真的不见了吗?其实衣服上的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加热)后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3、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课件出示学生活动手册。
说明要求: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的表格上]4、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生活中的变化有很多,比如说纸、橡皮泥的变化,此时呈现纸制品和橡皮泥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5、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活动前课件出示:活动要求:①学生能把活动手册上的表格边实验边记录下来,②能在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
四年级上册科学烧开水教案
第5单元水的变化1.不翼而飞的水—烧开水科学研究1.会做水沸腾的实验。
2.通过观察测量记录获取沸腾实验中的信息,经过整理、分析解决问题。
科学知识1.认识沸腾现象。
2.知道水的沸点及沸腾时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汽。
情感态度价值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使学生意识到通过多次实验才能做出实验的结论。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水沸腾时的主要变化。
教学难点: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中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酒精灯、火柴、铁架台、试管、水、档记条、记录表、一次性纸杯。
一.导入我们天天喝开水,烧开水在家熟悉吗?请大家回想一下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水有哪些变化?指名让学生回答。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可是只有这样一些变化吗?在烧开水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水开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今天老师为各组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也来烧一次开水,好不好?(板书:烧开水)二.活动烧开水1.定性观察。
(1)明确实验目的(2)认识实验装置(3)动手前的提示:1、静静观察记录变化。
2、注意安全(4)学生实验(5)根据记录汇报2.定量观察(1)提出问题:水沸腾后温度是多少?温度会继续升高吗?水会少吗?(2)设计实验方案(3)交待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沸腾时的度数,水有没有变化,注意安全。
(4)学生实验(5)停止实验:水少了吗?少了的水哪儿去了?是不是真的不翼而飞了呢?三.分析析整理:1.教给学生分析方法2.学生讨论,交流3.总结:今天,我们烧了两次开水,知道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汽,同时,我们也认识了沸腾这一现象,知道水沸腾后尽管再加热,温度也不会上升。
四.拓展:回家用纸杯烧开水。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水沸腾了》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等过程,深入理解水沸腾现象及其原理;2.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提炼科学概念;3.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养成合作、分享、尊重实证的科学精神;4.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以上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观察和分析沸腾过程中的气泡变化。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气泡在沸腾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举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大小、上升速度等,分析其变化原因,从而理解气泡与水沸腾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水沸腾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水烧开时的情况?”(例如:水是如何从平静变得冒泡沸腾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水沸腾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水沸腾的现象及其特点。学生需要掌握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包括水温逐渐升高、气泡产生及变化等,并认识到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
举例:讲解水加热过程中,水温上升、气泡由小变大的现象,强调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
(2)掌握水沸腾的条件。学生需要了解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沸点),并且需要持续吸收热量。
此外,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也需要调整。实验操作环节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小组未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1-4课)
【导语】⽔是地球上⼗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最常见的物质。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单元《⽔》教案:⽔到哪⾥去了 【教学⽬标】 科学概念⽬标 1.⽔在⼀定条件下会变成⽔蒸⽓。
2.⽔蒸⽓是⼀种⽆⾊⽆味的像空⽓⼀样的⽓体。
科学探究⽬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去哪⼉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标 1.尝试多⾓度、多⽅式解释⽣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 意识到⽔在⼈们⽣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蒸⽓的⼀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到哪⾥去了”。
难点:1.区分“⽔蒸⽓”与“⽩汽”;2.明⽩⽔蒸⽓还是⽔。
【教学准备】 为学⽣准备:学⽣活动⼿册。
⼩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根橡⽪筋、⼀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聚焦:揭⽰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净的抹布、⿊板,⼀杯清⽔] 1.出⽰⼀杯清⽔,提问:这是⼀杯清⽔,⽔是我们⽣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年级我们就观察过⼀瓶⽔,你能说说⽔有哪些特点?教师⽤抹布蘸清⽔板书“⽔”,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的知识。
(根据学⽣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和⽔蒸⽓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点。
) 3.揭题:⿊板上的“⽔”消失了,提问:⽔到哪⾥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探索:⽔到哪⾥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根橡⽪筋、⼀个透明塑料盒、学⽣活动⼿册] 1.提问:⽔到哪⾥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结:哦,⽔变成⽔蒸⽓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说,我们在⽣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学⽣举例) 当学⽣将煮⾷物(或烧开⽔)时上⽅飘着的⽩汽理解为⽔蒸⽓时,教师出⽰课件(烧开⽔的图⽚或⼩视频),观察壶嘴与⽩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理解⽔与⽔蒸⽓之间的变化。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水的沸腾》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水的沸腾》教案
生:铁架台、酒精灯、烧瓶架、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
师:实验时,石棉网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生:放在烧杯下面。
师: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烧杯用火加热必须隔着石棉网。
加热时,石棉网能使烧杯受热均匀。
实验中温度计的摆放也是也要求的,你们知道吗?
生: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同时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生答不出师直接给)师:很好,为了安全。
温度计最好用铁架台悬吊温度计后放入烧杯内。
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如何组装这些器材的。
(教师演示组装器材,学生观看)看清楚了吗?生:清楚了。
师:请小组进行组装。
2、讨论实验方法、梳理筛选观察测量的点。
师:组装好了实验装置,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做呢?
生: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把水烧开。
用温度计记录水温的变化(板书:水温)。
师:在测量水温变化的时候,同学们,请注意完成活动手册的记录表。
这张表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假如0分钟也就是没加热之前水的温度是16℃,就在“温度计”0到16位置上进行填充,依次类推。
通过这个图就可以知道水的温度变化了。
师:要观察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除了观察水温的变化情况,还可以观察或测量什么?
预设:
生1:水量的变化情况(板书:水量)
生2:水的状态变化,比如冒泡泡的情况(板书:水的状态)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案活动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你烧过水吗?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活动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一)预测活动(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1)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2)用画图的形式。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材料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活动三:1.学生思考交流2.小组展示发言。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你烧过水吗?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一)预测活动(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材料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参考视频(可用其他微课、网络视频):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烧开水教案
烧开水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让水变清的三种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导入:我们学校和家里水龙头放出来的水是很清澈,那我们能直接喝吗?我们怎样用最简单的办法让它能饮用呢?学生回答把水烧开,引出今天的课题;
3.出示烧开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现象以及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烧开水的过程,总结烧开水的现象;
三、情感目标:
烧开水的现象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通过学生自己去总结来告诉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让学生懂得: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对于科学,很多人都想得很神秘,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就会发现身边的奇妙。
本节课就是通过常见的烧开水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烧开水的奇妙现象,让学生切身感受身边的科学。
4.老师通过学生们的总结,最后小结烧开水的所有现象;
5.科学谈论会:学生讨论水烧开以后能不能一直继续烧?为什么?
6.老师放映烧开水的实验,通过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并通过实验记录,引出水的沸点的概念;
7.拓展延伸:讨论怎样可以让水更快烧开?
8.课堂小结: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授课内容
烧开水
目标定位
内容
定位依据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烧开水图片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烧开水的过程,来总结烧开水的现象;
2、通过讲解烧开水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沸点和温度计的使用;
3、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让水烧的更快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来一起总结烧开水的现象,老师讲解,让学生学到更深一层的知识,小组讨论来思考总结怎样让水更快沸腾。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沸腾了》教案2
《水沸腾了》教案课题水沸腾了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4.发展意愿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5.意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难点探究活动中,发现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蒸汽机车》,再出示图片。
蒸汽机车喷出的气体和和烧水时冒出的气体是否有区别?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讲授新课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出示有图片。
回忆我们生活中的情景,我们会发现,在“烧水”的过程中,水都是由最开始的冷水(也就是常温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加热后会慢慢沸腾——出现“白汽““气泡”等现象。
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可以画几个图帮助你把想法呈现出来哦!我的看法:水温逐渐升高、水中有大小不同的气泡产生、水沸腾了、变得热气腾腾。
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测量水温的方法。
(如下图)(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学生动手画,小组代表汇报。
目的是让学生对水沸腾现象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究为水持续加热后的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水沸腾的过程,并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抽象的想法(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观看测量水温的方法视频。
2.学习使用酒精灯。
(1)认识酒精灯。
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
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 课件
60 ℃—90 ℃
上升
逐渐增多
气泡上升速度加快
下大上小
90 ℃—100 ℃
上升
继续增多
小气泡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下大上小
沸腾时温度100 ℃ 达到最高温度
非常多
大量气泡迅速上升
下小上大
沸腾后继续加热
不变
不变
不变
下小上大
移走酒精灯后
下降
减少至没有 气泡上升速度减慢,至没有气泡 下小上大
实验探究
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 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酒精灯 由灯帽、灯芯管(瓶塞)、灯芯 、灯壶(多为玻璃瓶)和酒精组 成。
灯芯 灯壶
灯帽 灯芯管
酒精
新知讲解
酒精灯的火焰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 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 内焰(或中焰),最里面的一层 叫焰心。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 燃烧最为充分,因此温度最高。
1.2水沸腾了
教科版 三年级上
新知探究 说一说你对沸腾现象的了解
科学词汇
沸腾
沸腾是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 现象。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水的沸点是100 ℃)。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 会随外界的大气压强的改变而改变(如高原地区,水可能到70 ℃时就会沸腾)。 沸腾现象包含了蒸发现象,但蒸发现象却不包含沸腾现象。液体沸腾时液体温度 保持不变。
实验现象: 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冒 热气,小气泡越来越多,逐渐扩散到 空气中,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 后,液面开始沸腾。漏斗上的塑料袋 加热
实验记录
温度℃ 60 ℃以下
温度计示数变化 气泡数量
上升
少量气泡
气泡运动情况 杯底产生少量气泡,气泡上升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么?又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空气占据空间 )三、活动:“听话”的乒乓球1.出示实验装置,预测:如果用去底的瓶子罩住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垂直扣入水槽底部,乒乓球会在哪儿?预测的依据是什么?2.学生做出不同的预测,并说明这样预测的理由。
3.师:我这里有个带条纹的矿泉水瓶,如果任意指定条纹格数作为停留位置,你能想办法控制乒乓球的停留位置,让乒乓球听话吗?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同时上台来操作演示。
四、拓展迁移1.出示图片:生活中还有许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充气的轮胎、篮球难以压瘪、倒扣在水中的杯子,放在杯底的纸团不会湿......2. 寻找生活中更多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或事物,写一写、画一画。
3.我们能让乒乓球再回到水底吗?怎么做?为什么能实现?课后我们再去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灌水入瓶“听话”的乒乓球空气占据空间方法:插入吸管.....教学后记:水和石块占据空间,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理解水会溢出。
灌水入瓶实验易漏气,刚开始一滴滴慢慢滴水,重复实验水滴就加快了。
学生能回答出。
要让滴水加快可拧开拧松瓶塞。
使乒乓球浮上来,学生最先想到的是拧开瓶盖,斜放瓶身的办法学生思考了很久。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土壤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9、下列属于仙人掌生长习性的是( )。
A 、喜高温耐湿B 、耐干旱、贫瘠C 、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10、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土壤中有腐殖质B 、土壤没有肥力C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三、对错审判厅(20分)1、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 )2、土壤中有水,但没有空气。
( )3、土壤是有微生物存在的。
( )4、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烧开水》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烧开水》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涉及到了物体的物态变化,其中烧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例子。
本节课主要介绍如何安全地烧开水,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道烧开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观察、记录水的沸腾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烧开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在引入环节中,可以通过提问、出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对烧开水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可提问如下:•大家现在最常用的方式烧水是什么?•烧水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步骤二:传授知识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演示和讲解来传授烧开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所示:1.烧开水的方法•准备好水、水壶和火源。
•将水壶倒入适量的清水。
•放到火源上,等待水开即可。
2.烧开水的注意事项•烧开水时一定要有成人监督。
•在烈火中加热水壶容易导致水溅出导致烫伤,应该先用小火加热。
•热水泼到身上或其他地方要及时清洗,避免烫伤。
步骤三:学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在此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水的沸腾现象,掌握沸腾与水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准备工作•学生组成小组。
•小组按学号顺序选一名同学将水倒入水壶中。
2.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小组按学号顺序,观察各自的水壶,记录水的沸腾现象。
•每个小组在讲台上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完成烧开水的实验操作,并在观察、记录和分析中进行互动讨论。
1.准备工作•小组选择一名同学进行操作。
•给每个小组一份实验规程和实验器材。
2.实验操作•操作学生按照实验规程进行烧开水的实验操作。
•学生观察和记录水的沸腾现象,控温,如何烧好水。
•学生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实验体会。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热胀冷缩》教学教案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热胀冷缩》教学教案第一课知冷知热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用温度描述冷热程度。
认识常见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摄氏温度计的基本读法和写法。
了解人类观察、感知冷热的科学史。
2.科学探究经历用感觉器官感知冷热到用温度计准确测量的过程。
初步学会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科学态度、STSE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摄氏温度计的基本读法和写法。
难点:初步学会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不同温度的水、红水温度计演示实验材料:演示用温度计、体温计、水银温度计等其他温度计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导入语: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冷与热,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2)介绍相关科技史。
古人制作豆豉时需要用感觉器官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是否适宜。
(3)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来判断物体的冷与热呢?(二)新课学习1.感知冷热(1)出示实验材料:事先调试好的有明显温差但又确保安全的三杯水。
(2)体验活动:请把手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同时把手放入温水中。
(3)汇报感受:活动中我们对冷热程度的判断一样吗?(4)小结:虽然我们常用皮肤的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但难免会出现感觉不可靠和不准确的情况。
(5)设问:怎样更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原来,我们可以采用借助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学习使用温度计(1)简介摄氏温标的由来: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创立了“摄氏温标”。
后来人们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2)观察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重点关注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3)学习读、写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①课件展示教材P47下方三幅温度计图。
三年级科学《烧开水》教学设计
《烧开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烧开水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2、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3、利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5、知道水的沸点。
6、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
7、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经过前面实验中那样净化处理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
怎样得到能饮用的水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水烧开。
(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烧开水是常见的事情,你注意观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组装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
2、讲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
3、实验操作:(注意观察烧开水时所发生的现象,并在课本33
页图中的相应刻度上用点做记号)
4、汇报交流烧开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
(如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
5、讲述: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
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交流:水温的变化过程。
2、除了水温的变化,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把观察到了的现象和大家交流。
3、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教学后记:。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沸腾了》教案设计
我们再仔细看这张记录单,热气有什么变化?对加热的开始没有热气,水温度升高了,在壶口的上方有了热气,很少,水沸腾后,有大量的热气。
猜想中有的同学说水温会升高,想一想,水温会有怎样的变化?有的同学说给水加热后,水温会不断升高。有的同学说,给水加热后,水温先会慢慢上升,高到一定温度就不再升高了。怎样才能知道水温会有变化呢?有的同学说用养生壶烧水,观察电子温度的显示。还有的同学说用温度计测量加热的水,观察不同时段水的温度。这些想法很不错。
今天我们观察水沸腾了,水在沸腾时,杯中的水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泡里面的水蒸气会迅速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沸腾。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你看这杯水,在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会怎样?对,会下降,如果不断地给它降温会怎样呢?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请你做好下节课的学习准备。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课题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沸腾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在沸腾时,杯中的水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泡里面的水蒸气会迅速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沸腾。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科学探究目标
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的:
1.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烧开水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2.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3.利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5.知道水的沸点。
6.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
7.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
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经过前面实验中那样净化处理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
怎样得到能饮用的水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水烧开。
(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烧开水是常见的事情,你注意观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组装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
2.讲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
3.实验操作:(注意观察烧开水时所发生的现象,并在课本33页图中的相应刻度上用点做记号)
4.汇报交流烧开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
(如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
5.讲述: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
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交流:水温的变化过程。
2.除了水温的变化,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把观察到了的现象和大家交流。
3.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