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合同法律基础

合集下载

合同法基础法律

合同法基础法律

合同法基础法律一、引言合同是法律关系的基础,对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问题的法律规范是合同法。

合同法的基础法律包括了一系列规定,以确保合同双方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二、合同的定义合同是根据协议双方的一致意思设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内容合法,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是指自愿订立的平等主体之间,为明确的的功利目的,建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三、合同的基本要素1. 当事人合同的当事人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为完全民事权利能力人。

否则,合同将存在无效的风险。

2. 定义内容合同的内容应当合法,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公共道德。

3. 功利目的合同必须具备明确的功利目的,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当事人的特定民事目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

四、合同法律效力1. 履行义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未履行义务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2. 终止合同合同在履行完毕、解除、实现条件或者变更等情形下,终止其法律效力。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前终止合同,但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3. 违约责任一旦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履行不完全,责任方将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合同法的适用1. 合同类型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适用合同法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了解适用的合同法律规定。

2. 合同争议解决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法院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身权益。

六、结语合同法旨在规范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在签订合同之前,当事人应当认真了解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引言合同是现代社会经济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法律手段。

它不仅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同时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

了解合同的基本法律基础,对于每一个公民和法人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构建初步的法律意识。

合同的定义与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一个有效的合同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的目的、明确的主体、合法的标的以及符合法定形式。

合同的分类合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 根据合同成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合同、口头合同和其他形式的合同;- 根据合同的法律效力,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等;- 根据合同的内容,可分为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包合同等。

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过程通常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明确表示愿意按照特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则是受要约方对要约的无条件接受。

一旦承诺生效,合同即告成立。

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有效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无效合同则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自应尽的义务。

履行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严格按照约定的条件进行。

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或解除。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并确保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结语掌握合同法律基础知识,对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和解决合同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运用合同法律知识,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公平交易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合同法基础知识培训(实务)

合同法基础知识培训(实务)
行的请求
• 3、依据法律和合同的性质能够履行 • 4、实际履行在事实上是可能的和在经济上
是合理的
二、损害赔偿
• (一)、概念: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据合同的 规定应承担的赔偿损失的责任。
• (二)合同法规定的赔偿归则: • 1、完全赔偿归则(113条) •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
存在合法债务
债权人
债务人
第三人
存在债务且怠于行使
(二)撤销权
• 撤销权: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
债权人的行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
权利。 存在合法债务
债权人
债务人
第三人
免除债务低价销售等损害 债权人
注: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
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 平等原则 • 自愿原则 • 公平原则 • 诚实信用原则 • 合法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第二章 合同法
• 内容概要: • 第一节 合同的订立 • 第二节 合同的效力 •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 •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和终止 • 第五节 违约责任
第一节 合同的订立
• 一、合同的形式
• 书面形式 (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
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 口头形式 (当面谈判、电话) • 其他形式 (行为,默示等)
《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 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 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 形式。
•二、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与诉讼)

合同法基础知识

合同法基础知识

合同法基础知识引言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它旨在保障当事人的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了解合同法的基础知识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和企业都至关重要。

一、合同的定义与要素合同是指两个或多个法律地位相等的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一个有效的合同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要素:- 合法目的: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 明确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明确的共识,且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

- 真实的合意:双方或多方的真实意愿一致,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

- 具有约束力:合同一经成立,即对当事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二、合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合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形式分: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电子合同等。

- 按内容分: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等。

- 按履行时间分:即时履行合同、定期履行合同、持续履行合同等。

三、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过程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建立合同关系的具体意思表示。

- 承诺:受要约方对要约表示同意,从而达成合同。

四、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强制力,包括:- 生效:合同依法成立后,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 无效: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导致合同自始不存在法律效力。

- 可撤销:在一定条件下,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

五、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自义务的行为。

履行原则包括:- 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合同。

六、违约责任当一方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 继续履行: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 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赔偿对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

- 支付违约金: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违约金。

结语掌握合同法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现代社会经济交往中,合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合同法律的基础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合同法律的一些基础知识。

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合同主体资格: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真实意愿:合同的订立必须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3. 合法目的:合同的目的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 明确的条款:合同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包括主要条款如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合同的效力合同一旦成立,即产生法律效力,这种效力表现为:1. 约束力:合同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2. 保护力: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任何第三方不得非法干涉合同的履行。

3. 强制执行力: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强制履行或赔偿损失。

合同的履行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履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 协商变更或解除: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合同。

2.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免除相应的责任。

3. 违约责任: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或终止:1. 协议解除: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

2. 法定事由:法律规定的某些情形出现时,合同自动解除或终止。

3. 违约解除:一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总结合同法律基础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必须了解的法律知识。

合理运用合同法律,不仅能够保护自身权益,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当遇到合同纠纷时,应当依法妥善处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在现代商业交易和日常生活中,合同是规范双方或多方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工具。

了解合同的基本法律概念和原则,对于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合同法的基础概念、构成要素、类型以及违约责任等核心内容。

合同的定义与特征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自愿性、合法性、互惠性及约束力。

这意味着合同的签订必须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和平等协商,其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合同的目的是实现双方的利益交换,且一经成立即对各方产生约束力。

合同的构成要素有效的合同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 主体资格: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合法目的:合同的目的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 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无欺诈、胁迫等情形。

4. 明确的条款:合同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合同的类型合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型包括:- 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双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互负给付义务的合同;单务合同则是指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合同。

-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有偿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取得需以支付对价为条件;无偿合同则不需要支付对价。

- 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必须采取特定形式的合同;非要式合同则没有此类要求。

违约责任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形式主要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

赔偿损失的范围通常是因违约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结语合同法律基础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必须掌握的知识。

通过了解合同的定义、构成要素、类型及违约责任,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预防和解决合同纠纷。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合同是现代社会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和合作的法律工具。

了解合同法律基础,对于保障自身权益、维护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合同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供大家参考学习。

合同的定义与特征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它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 主体平等:合同的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没有一方能够强制另一方签订或履行合同。

2. 自由意志:合同的订立基于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任何形式的胁迫或欺诈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3. 合法目的:合同的目的和内容必须合法,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的。

4. 明确的权利义务: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对合同条款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合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合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 根据合同形式,可分为书面合同、口头合同等。

2. 根据合同内容,可分为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

3. 根据合同效力,可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等。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一个合同的成立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合同内容合法。

4. 符合法定形式(如果法律有明确规定)。

合同生效则是指合同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合同成立即生效,但也存在附条件生效或附期限生效的情况。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合同一旦生效,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在某些情况下,合同可以提前解除或终止。

例如,当事人协商一致、出现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一方严重违约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合同的解除或终止。

总结来说,合同法律基础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合同法基础

合同法基础

合同法基础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涉及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合同的定义与特征合同是指两个或多个法律主体之间,就某一具体事务达成一致意见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协议。

它具有以下特征:1. 合法性:合同的内容和目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 自愿性:合同的成立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任何形式的强制或欺诈都是不允许的。

3. 对等性: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应当是对等的,即一方的权利对应另一方的义务。

4. 确定性: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当明确,以便当事人执行和法院裁判。

合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合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 根据合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合同和单位合同。

2. 根据合同标的的不同,可分为物品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知识产权合同等。

3. 根据合同形式的要求,可分为书面合同、口头合同和事实合同。

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通常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1. 要约:一方向另一方提出愿意按照特定条件进行交易的意思表示。

2. 承诺:受要约方对要约表示同意,从而达成合意。

合同的效力合同一经成立,便具有法律效力,除非存在以下情形:1. 当事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

2. 合同内容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

3. 合同是在欺诈、胁迫下成立的。

4. 合同形式不符合法定要求。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合同一旦生效,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一方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某些情况的变化,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内容。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不可抗力、一方明显无法履行义务等,合同可以被解除。

结语合同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知识,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必要的。

研究生法律教案:合同法基础

研究生法律教案:合同法基础

研究生法律教案:合同法基础1. 引言合同法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教案旨在为研究生提供合同法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理、规定和应用。

2. 合同法概述2.1 合同法的定义•合同法是民事法律体系中规范人们行为约束力和保护当事人权益关系的分支。

•合同法主要涉及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

2.2 合同法的目的与意义•目的:维护公平、公正、公平竞争和诚实信用原则,促进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

•意义:保护当事人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调整经济关系。

2.3 合同法的来源与历史演变•法律来源:我国合同法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为核心,同时也包括其他相关规定。

•历史演变:从中国传统合同观念到现代合同法的形成与发展。

3. 合同法基本原则3.1 自愿原则•合同是当事人自由而平等地订立的,应当符合意思自治原则。

•当事人在合同缔约过程中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3.2 平等原则•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应保持平等地位,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不允许一方对弱势方施加不公平的合同条件或限制条款。

3.3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循诚实、信用和善意的原则。

•不得欺诈、隐瞒信息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损害对方利益。

4. 合同法主要内容与要点4.1 合同的成立与效力•订立合同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意思表示一致、民事行为能力、无禁止和无效双重情形等。

•合同成立后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4.2 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互相合作。

•针对履行过程中的变更,可以进行协商、修改合同或解除合同等。

4.3 合同的解除与违约责任•合同可以因为原因发生变化或当事人不履行义务而解除。

•违约一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

5. 合同法在实践中的应用5.1 合同类型与示例分析•根据对象不同,合同可分为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多种类型。

•分析各类合同案例,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合同法规定进行问题解决。

合同法基础

合同法基础

合同法基础合同法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不仅涉及个人日常生活,如购物、租房等行为,也关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了解合同法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简要介绍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常见的合同类型。

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意思表示:合同当事人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的意愿。

2. 合法目的: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 具有相应的资格:当事人应具备签订合同的相应资格,例如未成年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可能受到限制。

合同的效力合同一旦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但是,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因以下原因受到影响:- 欺诈、胁迫:如果合同是在欺诈或胁迫下签订的,该合同可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

- 重大误解:如果合同是基于重大误解而签订的,受影响方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 显失公平:如果合同明显不公平,受害方可以请求调整或解除合同。

常见的合同类型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是最普遍的合同类型之一,涉及物品的所有权转移和价款的支付。

买卖合同要求明确标的物的描述、价格、交付时间及方式等条款。

租赁合同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物品交给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租赁合同中通常会规定租期、租金、维修责任等内容。

服务合同服务合同是指一方(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方(服务接受者)提供服务,并由服务接受者支付报酬的合同。

这类合同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服务、咨询服务等。

结论掌握合同法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明智地处理合同相关事宜。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当重视合同的法律效应,合理规避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复杂的合同事项,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015年-2017年招标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答案

2015年-2017年招标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答案

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第二章招标采购合同法律基础第三讲
第三章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实务概要
第四讲
第四章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第五讲
第五章国内货物买卖合同管理第六讲
第六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管理
第八讲
第七章服务合同管理第八章其他合同第九章合同争议解决管理第九讲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与技术规范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案例分析
2013年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解读
2013年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解读第二部分第六讲答题详情查看。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合同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频繁地涉及各种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因此,了解合同的基本法律知识,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合同的法律基础,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合同观念。

合同的定义与要素合同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就设立、变更、终止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

根据法律规定,一个有效的合同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当事人:即签订合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 合意: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意愿。

3. 合法性:合同的目的和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 标的:合同所涉及的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对象。

5. 形式: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可能需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如书面形式、电子形式等。

合同的分类合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 按性质分:民事合同、商事合同、行政合同等。

- 按形式分: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电子合同等。

- 按内容分: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劳动合同等。

每种类型的合同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则和适用场景。

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在法律上的约束力。

一个有效的合同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自愿性:当事人签订合同是出于自愿,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影响。

- 公平性:合同的内容对各方当事人是公平的,不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条款。

- 明确性: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表述清晰,无歧义。

- 可执行性:合同的内容能够实际执行,不是空泛的或无法实现的承诺。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合同一经成立,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则构成违约。

违约方需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等。

结语合同法律基础是每个公民都应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识。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对合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同法基础必学知识点

合同法基础必学知识点

合同法基础必学知识点1. 合同的定义和要素:合同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指当事人之间经过协商一致,生成、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要素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内容和形式、合同目的和合同效力。

2. 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准备、商议、表示和接受四个步骤。

具体而言,合同需要当事人之间互相准备,并在商议过程中确定合同内容及其约束效力,最后通过表示和接受达成共识。

3. 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分为相对效力和绝对效力。

相对效力指合同对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而绝对效力指合同对第三人的产生效力。

4. 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包括履行方式和履行期限。

合同的履行方式可以是以物品、行为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履行方式,而履行期限可以是约定的期限或者根据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确定。

5. 合同的违约责任:合同的违约责任是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违反合同条款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赔偿责任和履行责任,具体责任的承担也取决于违约的情况和合同约定。

6. 合同的无效和撤销: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在成立时就违反法律规定,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合同的无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为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

而合同的撤销是指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后一方自愿要求解除合同的行为。

7. 合同的解除和变更: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依法或者依约终止合同关系的行为。

而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通过协商、修改或者补充合同的条款。

8. 合同的特殊制度:合同法中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合同制度,如担保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这些合同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特殊的法律效果。

以上是合同法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合同的成立、履行、违约以及无效和变更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合同是现代社会经济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工具,它涉及个人、企业乃至国家之间的各种交易和合作。

了解合同法的基础知识,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合同的法律基础,帮助读者构建对合同法的基本认识。

合同的定义与要素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就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

一个有效的合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当事人:合同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

2. 合法目的:合同的目的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3. 意思表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自愿,不得有欺诈、胁迫等情形。

4. 标的:合同的标的是指合同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

5. 形式:根据不同类型和法律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合同的分类合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按照权利义务的性质:财产合同、劳务合同、技术合同等。

- 按照成立方式:要式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和非要式合同。

- 按照当事人的数量:双边合同和多边合同。

- 按照履行时间:即时合同和定期合同。

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所产生的法律约束力。

合同的效力可以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四种情况。

- 有效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条件,具有完全的法律约束力。

- 无效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原因,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

- 可撤销合同:因意思表示有瑕疵等原因,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

- 效力待定合同:需要等待某些条件的成就或第三人的同意才能确定其效力。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自己的义务。

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即构成违约。

违约方需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

掌握合同法律基础,有助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更加谨慎,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也能在发生争议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复习资料2024年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复习资料2024年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复习资料2024年合同目录第一章:合同概述1.1 合同定义与目的1.2 合同的法律基础1.3 合同的适用范围第二章:合同主体2.1 甲方资质与责任2.2 乙方资质与责任2.3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合同标的与工程范围3.1 工程内容描述3.2 工程质量与技术标准3.3 工程范围与界限第四章:合同价格与支付条款4.1 合同总价与计价方式4.2 付款计划与进度4.3 价格调整与变更第五章:工程实施与进度5.1 施工准备与条件5.2 施工进度与控制5.3 施工监督与协调第六章:工程质量与验收6.1 质量保证措施6.2 验收标准与程序6.3 验收结果与后续第七章:违约责任与风险管理7.1 违约情形与责任7.2 风险分配与管理7.3 违约处理与补救第八章:合同变更与解除8.1 变更条件与程序8.2 解除条件与后果8.3 变更与解除的法律效力第九章:争议解决机制9.1 争议解决途径9.2 争议解决程序9.3 法律适用与管辖第十章:合同生效、签字与备案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签字栏、签订时间与地点10.3 合同备案与公示第十一章:附加条款与特殊约定11.1 保密协议11.2 知识产权归属11.3 不可抗力条款第十二章:合同附件与补充文件12.1 附件清单与效力12.2 补充文件的整合12.3 附件与文件的管理第十三章:其他约定与通知13.1 其他重要事项13.2 通知方式与程序13.3 通讯地址与联系方式(合同目录结束)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合同概述1.1 合同定义与目的本合同是甲乙双方就特定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所达成的法律文件,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2 合同的法律基础本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订立。

1.3 合同的适用范围本合同适用于合同编号所指的工程项目及其相关的所有活动。

第二章:合同主体2.1 甲方资质与责任甲方是经合法注册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签订和履行本合同的资格。

合同法律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60页)

合同法律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60页)
事件
法律事实
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 意外事件
不以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事实
行为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合同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合同法律基础知识
§2.1 概述
2.1.3代理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在其授权范围内向第三人为意思
表示,所产生的后果(权利和义务直接由被代理人享有和承担的法
解决争议 的方法
违约 责任
案例分析 P42 2.9.3 P44 2.9.4 P45 2.9.5
当事人的名称或 姓名和住所
标的
合同一般条款
履行期限、 地点和方式
价款或酬金
数量
质量
2 合同法律基础知识
§2.2 合同及其分类
2.2.3 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对合同的内容、条款经过协商、作出共同 的意思表示的具体方式。
作用: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督促当事人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等。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
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断 。
2 合同法律基础知识
§2.2 合同及其分类
2.2.1 合同的概念(什么是合同?)
合同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 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2 合同法律基础知识
§2.2 合同及其分类
2.2.5 合同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合同做出不同的分类。
基本分类
买卖合同,共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
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等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

合同法律基础合同是现代商业交易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工具,它不仅保障了交易双方的权益,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

了解合同法律基础,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法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合同的基本概念、要素、种类以及违约责任等基础内容。

合同的定义与特征合同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就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达成的协议。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自愿性:合同的成立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协商;- 合法性: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平等性:签订合同的各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互惠性:合同旨在实现当事人之间的互利共赢。

合同的要素一个有效的合同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要素:- 主体资格:合同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合法的目的和内容:合同的目的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真实的意思表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形式要件:根据合同的性质和法律规定,合同可能需要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

合同的种类合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 按合同性质分: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 按合同期限分:定期合同、不定期合同、终身合同等;- 按合同效力分: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等。

违约责任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继续履行:要求违约方继续完成合同约定的义务;- 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支付违约金: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解除合同:在某些情况下,非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

了解合同法律基础,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更好地运用合同这一法律工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同时,合理运用合同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2024询价合同协议书协议合同协议书书

2024询价合同协议书协议合同协议书书

2024询价合同协议书协议合同协议书书合同目录第一章:合同总则1.1 合同目的和适用范围1.2 合同的法律基础1.3 合同的定义和术语第二章:合同当事人2.1 甲方(询价方)基本信息2.2 乙方(报价方)基本信息2.3 双方的资质和能力要求第三章:询价内容和要求3.1 询价产品或服务的详细描述3.2 询价的技术规格和标准3.3 询价的有效期限和条件第四章:报价方式和要求4.1 报价的内容和格式4.2 报价的提交方式和时间4.3 报价的有效期和修改规则第五章:合同的评估和选择5.1 评估标准和方法5.2 选择流程和决策机制5.3 评估结果的通知和反馈第六章:合同的签订6.1 合同签订的条件6.2 合同签订的程序6.3 合同的法律效力第七章:价格条款7.1 价格的确定和调整机制7.2 价格的支付方式和时间7.3 价格的优惠和条件第八章:履约保证8.1 履约保证金的设置8.2 履约保证的期限和条件8.3 履约保证的退还和违约责任第九章:合同的变更、续签和终止9.1 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9.2 合同续签的规则9.3 合同终止的条件和后果第十章:违约责任10.1 违约的定义和分类10.2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10.3 违约赔偿的计算方法第十一章:争议解决11.1 争议解决的方式11.2 争议解决的地点和程序11.3 争议解决的法律适用第十二章:附加条款12.1 特殊约定12.2 未尽事宜的处理12.3 其他补充条款第十三章:签字与生效13.1 签字栏13.2 签订时间13.3 签订地点第十四章:附则14.1 合同的解释权14.2 合同生效条件14.3 合同文本的语言版本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合同总则1.1 合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合同旨在规范甲方对乙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询价过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2 合同的法律基础本合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3 合同的定义和术语本合同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定义,按照合同法和行业惯例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合同法律基础§2·1合同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法律规范调整时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某一种社会关系为法律规范所调整时,这种社会关系的参与者之间就形成的一种用法律形式规范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

第二章合同法律基础●2、法律关系的特征: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法律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性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存在必须以相应的现行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是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1·3合同法律关系1、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法律关系是指有合同法律规范调整的当事人在民事流转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合同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即经济权利享有者和经济义务的承担者。

包括机关法人其他社会组织个体经营户和农村承包经营和公民等。

3、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4、合同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5、合同法律事实●合同法律事实的概念:合同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国家制定的相应法律规范;二是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实。

所谓的合同法律事实是指由合同法律规范确认,并能够引起合同法律关系设立、变更与终止的客观情况。

●合同法律事实的内容:内容包括行为和事件。

行为是指依当事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能够引起合同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事件是指那些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能够引起合同法律关系设立变更或终止的客观事实,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6、合同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2·2国际合同法简介2·2·1合同与合同法1、合同概念: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法律上具有缔结合同能力的当事人依法达成的明确双方或多方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2、合同法: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法律。

在我国合同法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而不是个人、法人和国家机关,因而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类似国家的政治实体和由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只能由各主权国家和其他国际法的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协商的方式和缔结条约的方式制定;※国际法的实施主要依靠各个国家本身或一些国家集体的行动来强制实施,抗议、警告、要求赔偿和反侵略战争等。

●国际法的基本6原则:●※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互不侵犯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国际法中的外国人待遇。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月3月15日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转让法》废止。

●《合同法》分总则、分则、附责三部分,共计二十三章,428条。

●《合同法》总则部分包括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和其他规定等内容。

●《合同法》分则部分分别对买卖合同、供用水电气热力的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等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2·3·1《合同法》立法的目的和基本原则●1、立法目的●《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法》主要是指财产关系。

婚姻、收养、监护等身份关系,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2、合同法的概念●合同法,是指调整合同当事人之间,因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在审理、仲裁合同纠纷时应当遵守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2·3·2合同的订立●一、合同订立的概念与形式●(一)合同订立的概念●合同的订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依法对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达成协议的法律行为。

(二)合同订立的形式●《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书面形式明确肯定,有据可查,有利于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

实践中,书面形式是当事人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合同订立形式。

●口头形式,是指双方当事人就合同内容面对面协商或者以通讯设备交谈达成协议的形式。

口头形式直接、简便、迅速,但发生争议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

●二、合同的条款●合同的条款,是指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规定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具体条文。

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应当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三、合同订立的方式●《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一)要约●1、要约的概念:《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既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2、要约邀请。

《合同法》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标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3、要约生效时间。

《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4、要约的撤回、撤消与失效:(1)要约撤回。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2)要约撤销。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合同法》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消。

●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消;●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消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3)要约失效。

《合同法》第2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a.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受约人;●b.要约人依法撤消要约;●c.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做出承诺;●d.受要约人对要约人的内容做出实质行变更。

(二)承诺●1、承诺的概念。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做出承诺;●(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做出;●(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做出。

2、承诺的方式。

●《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做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做出承诺的除外。

●3、承诺的期限。

●《合同法》第23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4、承诺的生效时间。

《合同法》第24条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承诺可以撤回。

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有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承诺的内容应当要约的内容一致。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一)合同成立的时间●1、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2、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二)合同成立的地点●1、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3、当事人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三)合同的事实成立●1、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2、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五、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2·3·3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即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一、合同的生效●《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合同生效后,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既附条件的合同。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在就。

二、无效合同●无效合同,是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不发生履行效力的合同。

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不予承认和保护。

《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所谓欺诈,是指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将要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直接实施损害相威胁,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而与之订立合同。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合同的当事人非法勾结,为牟取私利,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共同订立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