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上数学第1章
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课件(17张PPT)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课件(17张PPT)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25a5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4.png)
合作探究
相反数
试一试1:3×(-2) = ?-6 与 3×2 = 6 对比. 相反数
= (-2) + (-2) + (-2)
相反数
试一试2:(-3)×(-2) = ?6 与 (-3)×2 = -6 对比.
相反数
相反数
与 3 × (-2) = -6 对比呢?
知识总结
思考1:类比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应用有理数乘 法法则进行计算时,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位置
方向 向东为正方向,向西为负
距离 这时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 6 m 处. 写成算式是:(-3)×2 = -6.
比较问题 l、问题 2 中的两个算式:左边的乘数有什么 不同,所得的积又有什么改变?你有什么发现?
相反数
3×2 = 6
(-3)×2 = -6
相反数
总结 两数相乘,若把一个乘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
35
-35
90
90
180
180
100 -100
2. 计算: 解:
3. 气象观测统计资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高度每上升 1 km,气温下降 6 ℃. 已知甲地现在地面气温为 21 ℃, 问甲地上空 9 km 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解:(-6)×9 = -54, 21 + (-54) = -33.
答:甲地上空 9 km 处的气温大约为 -33 ℃.
2 有理数的乘法的应用
典例精析
例3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 负. 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 1 km,气温的变化量 为 -6 ℃,登高 3 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6)×3 = -18. 答:登高 3 km 后,气温下降 18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精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精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6eef2f5727a5e9856a6136.png)
驷马中学
张奇
宇宙之 大 粒子之 微
化工之 巧
地球之 变 生物之 谜 日用之 繁
火箭之 速
贡人 献间 。, 大 无千 处世 不界 有, 数天 学上 的
让我们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
生活中数学伴我们成长
刚出生时医生量我们身体的长度,称我们的重 量等;
大家会慢慢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 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图形的 位置有关,而这些都有涉及到数学知识。
例 2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 (1)(2)和(3) 是___________
(1)
(2)
(3)
(4)
课题二:
实例:
例一:华罗庚的故事 例二: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 例三:少年高斯的计算 例四:相声大师与数学家 从上面介绍的实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要学好数学 要对数学有兴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善于发现和提出 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
10 厘 米 12厘米
10 厘 米
12厘米
10 厘 米
12厘米
10 厘 米 12厘米
例10、 计算下面的式子:
1 1 1 1 1 1 1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趣味杂谈:幻方
趣味杂谈:幻方
4 9 2 3 5 7 8 1 6 16 5 9 4 2 11 7 14 3 10 6 15 13 8 12 1
19 94 年东 10 方 月明 1 珠 日塔 建于 成 19 。 91 塔年 高 7 46 月 8 30 米日 。动 工 , 东方明珠塔 亚洲第一塔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² « ¿ ÷² Î ¿ ±²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课件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2a55d071fe910ef12df890.png)
作业要求
• 1.每人准备两本练习本,分别在封面的左上角标上数A、数B; • 2.在A本和B本的左下角都标上学号;
• 3.每本封面上都写清楚班级、姓名; • 4.每页都要对折、画题号线。 • 5.上本子的作业要抄题,作图一律用铅笔和尺子。
学好数学要对数学有兴趣,要 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善于发现和 提出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好数学还要善于把数学应用 于实际问题.下面让我们来解决几 个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
如图是6级台阶侧面的示意图,如果要在台阶上铺地毯,那 么至少要买地毯多少米?
3m
4m
要在台阶上铺地毯,实际上并不需要测出每一级台阶的长度,我们 把上图想象为有一根绳子围成的图形,将它拉成一个长和宽为4 米 和3米的长方形.因此,台阶的总长就是:3+4=7(米) 也就是至少要买地毯7米.
学法探究
2 课前准备应充分 现在的课堂只有40分钟,稍不注意,时间就跑得无影无踪,因
此要珍惜课堂的40分钟,为了让自己能在课堂40分钟有较高的效益, 务必做好课前准备数学的课前准备有:
1、准备好书和文具。 2、准备好老师要求的相关资料。 3、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外界干扰,用愉悦的心情迎接数 学课堂的学习。
1、壮观的建筑,地球卫星 2、经济活动 3、数学是有趣的
金字塔
东方明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 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 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 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卖与批发、 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几乎 每天都会碰到,而这些经济活动无 一能离开数学.
交流探索
深证指数走势图
学以致用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要在在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多个评委亮分之后,在计算平均 分时,往往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吗?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81e3ddf12d2af90342e656.png)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正常成年人行走时的步长大约是()A.0.5 cm B.50 cm C.5 m D.50 m2.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1级台阶,小明家住6楼,那么到小明家共需走的台阶数是() A.126级B.105级C.147级D.84级3.下列木棍的长度中,最接近9厘米的是()A.10厘米B.9.9厘米C.9.6厘米D.8.6厘米4.如图,“吋”是电视机常用尺寸,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A.一支粉笔的直径B.课桌的长度C.黑板的宽度D.数学课本的宽度5.在一个正方形的池塘旁,每边要栽5棵树,且每个角要栽1棵,共要栽() A.20棵B.16棵C.14棵D.18棵6.某商品打八折后的售价为160元,则该商品的原价为( )A.200元B.240元C.220元D.260元7.根据下表中的规律,表中第二行从左到右的空格中依次填空的数是()A.100,001 B.011,100 C.011,101 D.101,110 8.若长方形的长增加10%,宽减少10%,则周长、面积的变化为() A.周长增加,面积减少B.周长不变,面积不变C.周长减少,面积增加D.周长减少,面积减少8.用三张扑克牌:黑桃2、黑桃5、黑桃7,可以排成不同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1 B.2 C.7 D.以上答案都不对10.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的图形,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11.如果一些体积为1 cm3的小正方体恰好可以组成体积为1 m3的大正方体,那么把所有这些小正方体一个接一个向上叠起来,大概有多高呢?以下物体的高度与它最接近的是() A.学校教学楼高度B.南阳市最高建筑高度C.南阳市最高的山峰高度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12.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成都开出,双数表示开往成都,根据以上规定,从涪陵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谐号”的车次号可能是()A.96 B.118 C.335 D.97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一座房子的图片,其中的图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14.用数字填空:______丝不苟、_____袖清风、______顾茅庐、______里之行,始于足下.15.如图所示,图中共有_______个三角形.16.猜谜语:0 1 2 5 6 7 8 9。
2024年新华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章1.4 绝对值
![2024年新华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章1.4 绝对值](https://img.taocdn.com/s3/m/ee50b3b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f.png)
(2)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有哪些?
负数和 0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 0 (通常也称为非负数).
对于任意数 a 的绝对值:
| a |
a>0
a=0
a<0
正数
正数
0
a
0
-a
| a |≥0
结果
结果
结果
| -4.75 |=4.75,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 10.5 |=10.5.
解:根据题意可知
3. 已知 | x - 4 | + | y - 3 | = 0,求 x + y 的值.
分析:
| a |≥0
| x - 4 |≥0;| y - 3 |≥0
| x - 4 | = 0;| y - 3 | = 0
所以 x=4,y=3,故 x+y=7.
x-4=0,y-3=0.
如果 a>0,那么 |a| =___;如果 a=0, 那么 |a| =___;如果 a<0,那么 |a| =___
1.4 绝对值
第一章 有理数
华师版七年级(上)
1.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通过从数、形两个方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难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处 O 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 10 km,达到 A,B 两处,请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回答问题(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____叫做数 a 的绝对值
距离
a
-a
0
1. 判断对错:(1)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则该数一定是正数;( )(2)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这个数一定是 负数; ( )(3)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 相等; ( )(4) 如果两个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 一定不等; ( )(5)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 )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电子书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电子书](https://img.taocdn.com/s3/m/4b324954cf84b9d528ea7a4f.png)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电子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 2 §1.1与数学交朋友 .......................... 2 1. 数学伴我们成长 ....................... 2 2.人类离不开数学 ....................... 3 3.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 6阅读材料华罗庚的故事 ......................... 6 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 (8)少年高斯的速算 ..................... 8 §1.2 让我们来做数学 ....................... 11 1.跟我学 .............................. 11 2. 试试看 .............................. 12 第徽?走进数学世界§1.1 与数学交朋友1. 数学伴我们成长当你呱呱落地降临人世的第一天,医生就要检测一下你的各项健康指标,为你量量身体的长度,称称你的体重,这些都与数和量有关,这就是数学,人生到世界上来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哺育着你成长。
随着年龄增长,你随时随地都在接触数学.你开始在大人们的指导下,学习数数;学习画三角形、方块和圆;用剪刀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或者用纸折出小鸟、小船等各种形状的玩具;到商店去购买你喜欢吃的各种食品;…….这一切的一切,你会逐渐意识到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这又是数学.你进入学校,正式开始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懂得了初步的数学语言.知道了整数和分数;学会了加、减、乘、除;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几何图形;了解了简单的统计知识.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了.2. 人类离不开数学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如蜜蜂营造的蜂房,就是奇妙的数学图形——正六边形.这种结构消耗最少的材料,这里竟还有一个节约的数学道理在里面呢蜜蜂营造的蜂房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用电子计算机指挥宇宙航行,无时无刻不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人造地球卫星等等,莫不是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而这些经济活动无一能离开数学. 股市走势图在许多地方,我们常见到如图 1.1.1那样图案的地面,它们分别是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正六边形的材料铺成的,这样形状的地砖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 图 1.1.1那么除了这两种形状的材料外,还有哪些形状能够象图 1.1.1 那样铺满地面呢我们还可以举出如图 1.1.2,图 1.1.3,图 1.1.4所示的各种形状的材料,能够铺满地面. 图 1.1.2 图 1.1.3 图 1.1.4请你说出图中各种形状的名称.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形状吗这些形状的材料为什么能铺满地面试一试1. 请举一个你在生活中用到数学的例子.2. 用剪刀将如图所示长方形纸片沿着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要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该怎么剪?第 2 题3.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数学并不神秘,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学好数学,只要通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数学.阅读材料-华罗庚的故事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自测题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4303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9.png)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自测题(2024-2025学年)一、选择题:1.-2的绝对值是( )A .-2B .2C .−12D .122.下面四个数中,最小的数为( )A .|−4|B .−2C .0D .−12 3.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半夜的气温是( )A .−9℃B .−5℃C .5℃D .11℃4. -(-2)的相反数是 ( )A. -2B. 12C.−12D. 2()315.,0.3532153....A B C D --- 下列各数中:+6,-1.5,- , 2, , ,负数有( ) 2个 3个 4个 5个 6.如果a 与−3互为相反数,那么a 等于( )A. −3B. 3C. −13D. 13 7. 检测4袋茶叶的质量,超过标准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克数记为负数,从重量的角度来看,最接近标准的那一袋是( )A. +3B. −0.3C. +0.2D. −3.68.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求解“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00万倍以上,其中10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00×10⁴B. 1×10³C.1×10⁷D. 1×10¹²9.已知下列说法:①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无数个;①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①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①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三个.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10.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将点A在数轴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A.−4B.−4或6C.−10D.6或−10 11.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且y≠0,那么代数式:2014(x+y)−ab−xy 的值为()A.2B.1C.−1D.01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面式子中正确的是()①b<0<a;①|b|<|a|;①ab>0;①a−b>a+b.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二、填空题:13.比较大小:|−23|34.(填“>”“<”或“=”)14.我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3℃,则这天的日温差是______℃.15.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结论:①ab<0;②a+b>0;③a<|b|;④a−b>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把所有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6.2020年6月9日,我国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我国潜水器下潜深度的纪录,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假设以马里亚纳海沟所在海域的海平面为基准,记为0米,高于马里亚纳海沟所在海域的海平面100米的某地的高度记为+100米,根据题意,“海斗一号”下潜至最大深度10907米处,该处的高度可记为______米.17.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总面积为35989.76平方千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平方千米(精确到万位)18.一个点从数轴上表示2的点开始,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此时这个点表示的数是 .三、解答题:19.计算:(1)(−3)÷(−134)×0.75÷(−37)×(−6)(2)(−15)×(−0.1)÷125×(−10);20.出租车司机小飞某天上午营运全是在南北走向的某条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他这天上午的行程是(单位:千米):−5,−7,+10,−12,+15,+8,+3,−15,+12,−13.(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达目的地时,小张距上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2)若汽车耗油量为0.6升/千米,出车时,邮箱有油67.4升,若小张将最后一名乘客送达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问小张今天下午是否需要加油?若要加油至少需要加多少才能返回出发地?若不用加油,请说明理由.21.解答下列问题:(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5,3,5,3.5,−212,−1;(2)利用数轴比较上面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22.操作与探索:(1)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表示的数.(2)请你自己画出数轴并表示有理数:−5,3.2(3)如图,观察数轴,回答下列问题:①大于−3并且小于3的整数有哪几个?①在数轴上表示到−1的点的距离等于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考点总结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d58e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f.png)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考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可以用分数线有限的十进制数或整数形式表示。
- 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是零。
2. 有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有理数比较时,可以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比较运算。
- 正数比负数大,负数比正数小。
- 绝对值较大的有理数较大。
3.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即改变加法顺序结果不变。
-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看作加法的逆运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相反数。
4.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即改变乘法顺序结果不变。
-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看作乘法的逆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倒数。
第二章:开方与整式1. 开方的概念和符号:- 开方是指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 开方符号为√,表示数学上的平方根。
2. 平方根的性质:- 非负数的平方根都是实数。
- 负数的平方根是虚数。
3. 完全平方数和近似平方根:- 完全平方数是指某个数的平方根是整数的数。
- 用近似法求平方根可以得到一个近似平方根的数值。
第三章:平方与立方1. 平方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平方是指将一个数自乘一次。
- 平方的结果通常是一个非负数。
2. 立方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立方是指将一个数自乘两次。
- 立方和正负号有关,正数的立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 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关系:- 平方根是指求一个数的平方的逆运算。
- 立方根是指求一个数的立方的逆运算。
第四章:数据和统计1. 统计调查和数据整理:- 统计调查是指通过收集数据来了解和研究某个对象或现象。
- 数据整理是指对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2. 统计图和图表的表示:- 统计图主要包括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用来直观地表示数据。
3. 数据的中心趋势:- 代表性数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中心趋势的。
- 代表性数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d6eda431b765ce040814a1.png)
_________________ 第1一走进敢学世办课题数学伴我们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数学价值和应用意识;2.让学生通过对比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门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探索过程的学科;3.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学习重点】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救学环节指导行为堤岳: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知识链接: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1.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2.初步认识元角分、年月日、长度单位、重量单位;3. 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4.初步了解统计、概率的简单知识.5.初步了解方程及其简单的解法.做这一类我的技巧是:1.从已知中寻找突破口,发现变化的规律;2. 一般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3.掌握用“加、减、乘、除”的基本形式表达发现的规律.椅景导人生成问我在我们的周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数学伴我们成长阅读教材P2,完成下面的内容.从出生到步入七年级,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数学,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哪些?归纳:(1)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2)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⑶统计知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及从图中获取相应的信息.范例:计算并观察下面的几组算式:(1)1+3=_4_=(_2_)2:(2)1 +3+5=9=(3)2;(3)1 +3+5+7=J6=(4)2:(4)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1+3+5+7+9+11 + 13+15+17+19=」0Q =( @ P(5)一般地:1+3+5+7 + ……+(2〃-1)=(K仿例:如图1,线段A3,当在线段A8上加上1个点(该点不与点A、5重合)时,共有3条线段:当在线段A8上加上2个点(这2个点不与点A、8重合)时,如图2,共有6条线段:当在线段AB上加上3个点(这3个点不与点A、B重合)时,如图3,共有10条线段.................A B,图1) A11_1,困2)A_~~F,图3) /i ' ' '_i 图4)⑴当在线段AB上加上5个点(这5个点不与点A、8重合)时,如图4,共有2L条线段:行为提示:感受数学的魅力,人类离不开数学.发现数学的奥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链接:同一种形状或不同形状的地砖,铺在地面上无空隙即可称为密铺.学生指导:两个不同形状的地砖的角(或多个角)铺成一个周角.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与研究等都离不开数学. (2)猜测:当在线段AB上加上〃个点(这〃个点不与点A、8重合)时,共有_ + _条线段.变例:观察下而一列数:2, 5, 10, x, 26, 37, 50, 65,…,根据规律,其中x所表示的数是1Z.分析: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3,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大5,第六个数比第五个数大11,由此可知:x比10 大7, 26比x 大9,所以x必为(10+7)或(26—9).知识模块二人类离不开数学阅读教材P?〜P4,完成下面的内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至宇宙,小至微粒,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数学奥秘!如蜜蜂营造的蜂房,公园中用不同形状的图形铺设的绚丽多彩的地面……,数学奇妙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些数学问题吧!范例:哪些形状的砖可以密铺地而?下图分别是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地砖铺成的,它们可以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那么除了这两种形状的地砖外,还有哪些形状的地砖能够像上图那样铺满地面呢?解: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仿例:用同一种形状的地砖密铺地而,下列形状的地砖不能采用的是(C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变例:用两种不同形状的地砖密铺地而,这样的两种地砖的形状可以是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任举一例).交流展岳生成新知阈现捌剧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数学伴我们成长知识模块二人类离不开数学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杳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人人都能学会数学【学习目标】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体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3.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学习重点】让学生感受数学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数学.【学习难点】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环节指导行为堤岳: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知识链接:1.数与式:认识、计算、解方程、解应用题;2.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有关计算.椅景导人生成问我1.数学并不神秘,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学好数学,只要通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数学.学好数学,要对数学有兴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2.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某地出租车收费标准为:起步价5元,3km后每千米1.2元,某人乘坐出租车5km,应付款7.4 元.(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D )① ② ③ ④A.①与④B.①与③C.②与③D.①与②、③11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人人都能学会数学阅读教材巴〜P7,完成下面的内容.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_,而动成—性_:而与面相交得到一线_,线与线相交得到—息2.三棱柱有—红个顶点,2条棱,一个而,它的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点它的底而是—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3.如图,是6级台阶侧面的示意图,如果要在台阶上铺地毯,那么至少要买适合台阶宽度的地毯多少m?分析:要在台阶上铺地毯,实际上并不需要测出每一级台阶的长度,可以把图想象为由一根绳子围成的图形,将它拉成为一个长和宽分别为3.ln]和2m的长方形,所以台阶的总长就是:3.1+2=5.1(m).解:3.1+2=5.1(01).・••至少要买适合台阶宽度的地毯5.1m.归纳:(1)发展进一步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逻辑思维方式;(3)感受数学的价值,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做这一类题的技巧是:1.从已知中寻找突破口,发现变化的规律;2. 一般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3.掌握用“加、减、乘、除”的基本形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学生指导:解决寻找规律问题的方法是:观察第2个数(或图形)与前一个数(或图形)有什么联系、变化,类推下一个,由一般到特殊.学法指导:这些橘子的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展示重点在于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学好数学.范例: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得到4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4个小正方形,共得到7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剪成4个小正方形,共得到10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7个小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72,.分析:本题是规律类型的数学题,通过观察,我们容易发现,当操作第n(n为正整数)次时,共得到(3n+l)个小正方形,从而我们可以列一个关于n(以n为未知数)的方程,解出n的值即可.解:设操作n次可以得到2017个小正方形,根据题意得:3n+1=2017,解得:n=672.答:需要操作的次数是672.仿例:根据前而几个数的规律填空:(1)5, 8, 13, 21, 34, .55.;J 2 3 5 8 B (2),亨亍 * 1T _五_.分析:(1)规律:第1个数加上第2个数得到第3个数,第2个数加上第3个数得到第4个数,第3个数加上第4个数得到第5个数,第4个数加上第5个数得到第6个数…;(2)规律: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下一个分数的分子,前一个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后一个分数的分母.变例:在学校体育课上,老师准备了一些橘子给同学们,小明非常勤快,帮老师数橘子,他7个7个地数,还余4个,5个5个地数,还余3个,3个3个地数,正好数完,则老师至少为同学们准备了四个橘子.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尿圉攫团知识模块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杳漏补缺1.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1.6.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a45f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b.png)
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再看两种特殊情形: (5)第一次向西走了 30 米,第二次向东走了 30 米.
(-30)+(+30)=( 0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6)第一次向西走 30 米,第二次没走. (-30)+0 =(-30)
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
2. 填空: (1)一个有理数由__正__负__号__和__绝__对__值___两部分组成. (2)若向东走 20 米记作 20 米,则向西走 30 米记作
__-_3_0_米___. (3)若水位升高 5 米记作 5 米,则 -5 米表示
_水__位__下__降___5_米___.
新课讲授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 4:1,黄队胜蓝 队 1:0,蓝队胜红队 1:0,各比赛情况如下表. 计算 各队的净胜球数.
红队 黄队 蓝队
红队
1:4 1:0
黄队 4:1
0:1
蓝队 0:1 1:0
净胜球
? ? ?
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 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
10 20 30
东
10 (-20)+(+30)= +10
问题2 从上面一组问题中你觉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 结果有没有一定的规律?你能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 规律吗? 为了便于寻找,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①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②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
总结归纳
(1)若两次都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50 米. 写成算式是
(+20)+(+30)= +50. 即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 50 米处.该运算过程在数轴
1.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1
![1.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14f5e8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9.png)
典例精析
例1
把
2 3
4 5
1 5
1 3
1
写成省略加号
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原式=
2 3
4 5
1 5
1 3
1
=
2 3
4 5
1 5
1 3
1.
读作:“ 2、 4、 1、1、1 的和” ,也可读作“ 2 减
3 5 53
3
4 5
减1
5
加
1 3
减1”.
注意:和式中第一个加数若是 正数,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导入新课
一口深 3.5 米的深井,一只青蛙从井 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了 0.7 米又 下滑了 0.1 米,第二次往上爬了 0.42 米 又下滑了 0.15 米,第三次往上爬了 1.25 米又下滑了 0.2 米,第四次往上爬 了 0.75 米又下滑了 0.1 米,第五次往上 爬了 0.65 米.
思考1:比较以上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4.5 +(-3.2) +1.1+(-1.4)
4.5 - 3.2 +1.1-1.4
?
省略了加号和括号 把 4.5-3.2+1.1-1.4 看作为 4.5,(-3.2),1.1,(-1.4) 的和. 所以有两种读法: (1)看作和式读法:正 4.5、负 3.2、正 1.1、负 1.4 的和; (2)按运算意义读法:正 4.5 减 3.2 加 1.1 减 1.4.
A.1-4+5-4 = 1-4+4-5
B.
1 3
3 4
1 6
1 4
1 4
3 4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773379c8998fcc22bcd10d36.png)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整体说明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
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
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走进数学世界与数学交朋友数学伴我们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本单元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 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 数学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离不开数学;3.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1.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学生剪图拼图的具体操作;3.尝试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做数学跟我学试试看题;5.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规律的准确性。
单元教学建议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七年级上册数学目录(华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目录(华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173a92680203d8cf2f240e.png)
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分数 1.2有理数 1.3数轴 1.4绝对值 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 2.2有理数的减法 2.3有理数的乘法 2.4有理数的除法2.5有理数的乘方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7准确数和近似数 2.8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平方根 3.2实数 3.3立方根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 3.5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用字母表示数 4.2代数式 4.3代数式的值 4.4整式 4.5合并同类项 4.6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一元一次方程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统计表 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6.4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几何图形7.2线段、射线和直线7.3线段的长短比较7.4角与角的度量7.5角的大小比较7.6余角和补角7.7相交线7.8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 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 2.3 平移变换2.4 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5.3 多项式的乘法5.4 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法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2平行线的判定 1.3平行线的性质1.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等腰三角形 2.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4等边三角形2.5直角三角形 2.6探索勾股定理 2.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认识直棱柱 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3.3三视图 3.4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抽样 4.2平均数 4.3中位数和众数 4.4方差和标准差 4.5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认识不等式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一元一次不等式 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6.2平面直角坐标系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常量与变量7.2认识函数7.3一次函数7.4一次函数的图象7.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及其分布3.1 频数与频率 3.2 频数分布直方图 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 4.2 证明 4.3 反例与证明 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 5.2 平行四边形 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5.4 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5.6 三角形的中位线 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 6.2 菱形 6.3 正方形 6.4 梯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1.1 反比例函数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2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象● 阅读材料用计算机画二次函数的图象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性3.3 圆心角3.4 圆周角● 阅读材料生活离不开圆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 课题学习精彩的分形● 小结● 目标与评定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函数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 课题学习会徽中的数学●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念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小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课件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级上册数学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课件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级上册数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fbb513aeaad1f347933f20.png)
元车费),超过 3 km 以后,每增加 1 km 加收 1.2 元(不足 1 km 按 1 km 收费).某
人乘坐这种出租车一次,付费 11 元,她经过的这段路程的最大值为( D )
A.5 km
B.6 km
C.7 km
D.8 km
4.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7.请你在下图中的三角形空白圈中填入三个数,使每边上所填的两个数之和 等于中间的那个数.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解析】 设最上面圆圈中的数是 x,那么另外两个数是 28-x 和 32-x.由 题意知 28-x+32-x=24,解得 x=18,28-x=10,32-x=14.如答图.所以应 填的三个数为 18、10、14.
区)的编码,1967、04、01 是此人出生的年、月、日,001 是顺序码,2 为校验
码.那么身份证号码是 321084198101208022 的人的生日是( C )
A.8 月 10 日
B.10 月 12 日
C.1 月 20 日 .12 月 8 日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3.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 5 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 3 km 都需付 5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有关数的运算
下面两个多位数 1 248 624…、6 248 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
将第 1 位数字乘 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 2 位;若积为两位数,则将个位
数字写在第 2 位,对第 2 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 3 位数字,……,后面的
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 1 位数字是 3 时,仍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七上数学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秦汉时期有一部数学著作,堪称是世界数学经典名著.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确立.它采用按类分章的问题集的形式进行编排.其中方程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部著作的名称是()
A.《九章算术》
B.《海岛算经》
C.《孙子算经》
D.《五经算术》
2.某学校的教学楼从每层楼到它的上一层楼都要经过20级台阶,则小明从一楼到五楼要经过的台阶数是()
A.100级
B.80级
C.50级
D.120级
3.将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相比()
A.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B.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C.周长不等,面积不等
D.周长不等,面积相等
4.如图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这幅图是由()组成的.
A.三角形、长方形
B.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C.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D.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5.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六年级学生人数最少
B.八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C.七年级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D.七年级学生人数和九年级学生人数一样多
6.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左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体温有所不同.如图反映的是某天24小时内小明的体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清晨6时体温最低
B.下午6时体温最高
C.这一天中小明的体温T(℃)的变化范围是36.5≤T≤37.5
D.从6时到24时,小明的体温一直是升高的
7.已知a,b是两个自然数,若a+b=10,则a×b的值最大为()
A.4
B.10
C.20
D.25
8.如图,点A1,A2,A3,A4是某市正方形道路网的部分交汇点,且它们都位于同一对角线上.某人从点A1出发,规定向右或向下行走,那么到达点A3的走法共有()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
9.小强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①,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②,再对折一次得图③,然后用
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打开这张纸后的形状应是()
10.如图是以点O为圆心的20个同心圆,它们的半径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 (20)
阴影部分是由第1个圆和第2个圆,第3个圆和第4个圆,…,第19个圆和第20个圆形成的所有圆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31π
B.210π
C.190π
D.171π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三角形共有________个.
12.某中学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为1表示男生,末尾为2表示女生,如果用1906352表示“2019年入学的6班35号女同学”,那么2020年入学的7班21号男同学的编号是____________.
13.如图,这个图形的周长是________.
14.小敏中午放学回家自己煮面条吃.有下面几道工序:①洗锅盛水2分钟;②洗菜3分钟;
③准备面条及佐料2分钟;④把水烧开7分钟;⑤用烧开的水煮面条和菜3分钟.小敏要将面条煮好,最少需要________分钟.
15.小明测得他一周的体温并登记在下表中: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日平均体温
体温/℃36.737.037.336.937.136.636.9
其中星期四的体温被墨迹污染,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星期四的体温是________℃.
16.“24点”是一种益智游戏,能在游戏中锻炼人的心算能力,它要求玩家将4个整数进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允许使用括号),使最后的计算结果是24.现有数2,3,4,5(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要进行“24点”游戏,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4.
17.如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的x的值是3,y的值是3,则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18.为了节省水资源,水利局鼓励节约用水,采用分段计费的方式计算水费:每月用水不超过10吨时,按每吨3元计算;每月用水超过10吨时,其中10吨仍按原标准收费,超过的部分按每吨5元计算.小李家9月份用水13吨,则应付水费________元.
19.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9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
20.小聪、小玲、小红三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其中前5题是选择题,每题10分,每题有
A、B两个选项,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三人的答案和得分如下表,试问:这5题的正确答案(按1~5题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一次演唱大赛中,有5名评委参加评分,选手李芳的得分情况如下: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9.58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9.4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9.66分.如果只保留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其他评委的打分,那么选手李芳的平均分是多少?
22.希望小学学生王晶和他的爸爸、妈妈准备在“元旦”期间外出旅游.阳光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为:大人全价,小孩半价;而蓝天旅行社不管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费
一样,都是每人300元,你认为应该选哪家旅行社较为合算?为什么?
23.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
11×2=1-12;12×3=12-13;13×4=13-14;….解答下面的问题:
(1)若n 为正整数,请你猜想1n (n +1)=________;
(2)计算:11×2+12×3+13×4+…+1
2020×2021
.
24.已用24根火柴棒组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试着拿掉8根火柴棒得到两个相同的正方形.
25.古代名著《算术启蒙》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
译文:快马平均每天能跑240里,慢马平均每天能跑150里.如果慢马先行12天,则快马多少天能够追上慢马?请解答这个问题.
26.生活与数学:
(1)甲同学在月历上圈出2×2个数(如图①),正方形框内的四个数的和是32,那么第一个数
是多少?
(2)乙同学在月历上圈出2×2个数(如图②),平行四边形框内的四个数的和是42,求这四个数.
(3)丙同学在月历上圈出5个数,呈十字形框(如图③),它们的和是50,则中间的数是多少?
(4)某月有5个星期日,它们的日期和是75,则这个月中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几号?
(5)若干个偶数按每行8个数排列,如图④.
①正方形框内的9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②丁同学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框内9个数的和为360,则平行四边形框内中间的数是多少?
③戊同学也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平行四边形框内9个数的和为270,则平行四边形框内中间的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10.【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答案】1212.【答案】200721113.【答案】3614.【答案】1215.【答案】36.7 16.【答案】2×(3+4+5)(答案不唯一)17.【答案】3
2
18.【答案】45
19.【答案】2020.【答案】BABBA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解析】解:最高分为9.66×4-9.58×3=9.9(分);
最低分为9.46×4-9.58×3=9.1(分),所以只保留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其他评委的打分,选
手李芳的平均分是9.9+9.1
2=9.5(分).
22.【解析】解:阳光旅行社的收费为:2×300+150=750(元);蓝天旅行社的收费为:300×0.8×3=720(元).
因为720<750,所以选蓝天旅行社较为合算.
23.【解析】解:(1)1
n-1
n+1
(2)…1-1
2021=2020 2021
.
24.【解析】解:如图(答案不唯一).
25.【解析】解:150×12÷(240-150)=20(天).
答:快马20天能够追上慢马.
26.【解析】解:(1)设第一个数是x,其他的数为x+1,x+7,x+8,则x+x+1+x+7+x+8=32,
解得x=4,故第一个数是4.
(2)设第一个数是y,其他的数为y+1,y+6,y+7,
则y+y+1+y+6+y+7=42,
解得y=7.
y+1=8,y+6=13,y+7=14.故这四个数分别是7,8,13,14.
(3)设中间的数是z,
则5z=50,解得z=10,故中间的数是10.
(4)设最后一个星期日的日期是a,其他4个星期日的日期分别是a-7,a-14,a-21,a-28,
则a+a-7+a-14+a-21+a-28=75,
解得a=29.
故这个月中最后一个星期日是29号.
(5)①和是中间的数的9倍.
②设中间的数是b,
则9b=360,解得b=40.所以中间的数是40.
③设中间的数是c,
则9c=270,解得c=30.所以中间的数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