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记忆 心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记忆是积累经验、丰富知识的手段。
二、记忆的主要类型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 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 形象记忆:是以个体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运动 觉的,平衡觉的等等。 “鲁迅在《故乡》中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需求的信息。
提取失败可能是由于缺乏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
“舌尖现象”、“话到嘴边现象”
5.同化说
奥苏贝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 结构简化的过程。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第三节 记忆过程
(六)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复习要及时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方法多样化 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第三节 记忆过程
3.压抑说 (动机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 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一般用 以解释与情绪有关内容的暂时性遗忘。
这一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他认 为,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痛苦、忧愁的体验常常 会发生动机性遗忘。
第三节 记忆过程
4.提取失败说
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作了一个实验:
卡迈克尔关于记忆质的变化的实验:
第三节 记忆过程
三、再认或重现
1.再认 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然可以被识别出 来。 影响再认的速度和正确性的条件:
(1)识记的准确性与保持的巩固性。
(2)再认的事物与识记时留下映像的一致性。
(3)环境线索的类似性。
指头脑里保持的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的形式出现的,并和 过去感知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特性。但表象和感知不同,它 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不在眼前,所以表象的形象性不如感知的鲜 明、完整、稳定。
(2)概括性
指表象所反映事物的形象,不是某一具体事物或其个别特点, 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特点,是一种类化了的事物形象。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三、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概念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 持的记忆。信息保存时间在一分钟以上。 (二)长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无限 2.保持时间长久
第二节
(三)长时记忆的编码 1.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
第三节 记忆过程
(二) 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目的 2.学习态度 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5.识记方法
第三节 记忆过程
二、保持
保持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巩固 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已保持的经验会发生 变化。这种Hale Waihona Puke Baidu化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一)识记的种类:
1.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 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 “潜移默化” 有意识记是指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有助于识记的方法,需要 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靠有意识记。
实验选材:无意义音节字表,由两个 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如:taj、yic、 huz、cex、gaw 实验方法:重学法(又称节省法)
计算公式
初学所用时间-重学所用时间 节省百分数=—————————————— × 100% 初学所用时间
第三节
记忆过程
遗忘曲线:
先块后 慢 先多后 少
第三节 记忆过程
遗忘的规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 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不再遗忘。
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第三节 记忆过程
(四)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程度
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4.识记者的态度
3.遗忘的原因
(五)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
3.表象的作用
(1)表象是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
(3)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二)语词
第三节 记忆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 一、识记
识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识记就是识别并记住感知过的事 物,是记忆活动的开端,是其他环节的前提。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三)瞬时记忆的编码 1.图像记忆 2.声像记忆 (四)瞬时记忆的储存 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没有受到 注意,则很快消失。 注意是记忆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条件。 这是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概念
第三节
(二)记忆保持质的变化
记忆过程
保持质的变化主要是指由于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以 及对材料的认识、加工能力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a. 内容更加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被省略。 b. 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c. 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
第三节 记忆过程
伍尔夫(Wulf,F.,1922)以图形为记忆材料对记忆 内容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a.原图形向着更匀称 的方向变化;b.原图形的某些特征被突出的强调; c.原图形向着标准图形的方向变化。 巴特莱特以故事为记忆材料对记忆内容变化的实 验结果表明:a. 故事逐渐被缩短、省略;b. 故事 中的说话语气和表达,容易换成被试惯用的语气 和表述;c. 故事变的更有连贯性,并被合理化, 变成适合于习惯和符合价值观的故事。
第四节 记忆品质和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一、记忆品质的特点 敏捷性——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的特征; 持久性——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准确性——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准备性——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准备性是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 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的能力。
第三节 记忆过程
2.重现(回忆) 重现又叫回忆,是指根据需要把经历过的事物独立 地在头脑中呈现的过程。
根据有无目的性可以分为:
a.无意重现 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发生的重现。 ◆ 追忆
b.有意重现 是在预定目的的作用下对过去经验的重现。
第三节 记忆过程
影响重现的因素:
1.重现材料的数量
2.识记时材料的组织
第二节 记忆系统
记忆分为三种系统: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一、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一)瞬时记忆的概念 瞬时记忆是感觉性当刺激停止作用后,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瞬 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二)瞬时记忆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信息保持极短 也不长于4秒。 3.记忆容量较大 4.感觉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图像记忆的时间约一般在0.25—1秒。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
3.情绪的作用
第三节 记忆过程
四、遗忘及其规律
(一)遗忘的概念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再认与回 忆。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二)遗忘的种类 1.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2. 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第三节 记忆过程
(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bbinghaus1850—1909年)是对 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 人。
3.信息保持的时间既短而又易受干扰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三)短时记忆的编码 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1)听觉编码 这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
(2)视觉编码
2.影响编码的因素 觉醒状态、组块和加工深度
(四)短时记忆的存储
复述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
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关键)。
保持
忆 再认或重现
储存
提取 忆是对记的效果 检验,巩固和加强
记忆与感知
共同点:
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不同点: ★记忆是比感知更复杂的心理现象 ★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感知反映的是 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对象 当
★记忆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感知是对 事物的感性认识。
记忆的意义
1.记忆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短时记忆是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如打电 话查号码、数钞票等。 (二)短时记忆的特点 1.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 2.记忆的容量有限 约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
一般7±2个组块个组块。组块是指信息的一种意义单 位。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或数字,一组字母或其他材料,甚至一组词或一个 句子。组块化就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接成更大单元的过程。如: 185119211839193719491935
2. 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它以严 格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基础,具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 辑性。
二、记忆的主要类型
3. 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 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 怕井绳”
4.动作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个体过去经历 过的身体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 忆。如广播操。
第四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所谓过去经验主要指过去曾感知过事物、思考过的 问题、做过的动作以及体验过的情感。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 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过程分析
阶段 传统观点 识记 记 信息加工观点 编码 记是忆的前提 关系
2.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 工深度。
(四)长时记忆的储存
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 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记忆系统模式图
三、记忆的形式
(一)记忆表象
1.什么是记忆表象 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
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这种理论 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 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 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 可恢复。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第三节
记忆过程
前摄抑制:指先前的学习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位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 受( )。 双重抑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学生学习某种材料之后分别处在清醒或睡眠状态(均不复习),后者回 忆效果要优于前者,这是因为清醒状态会产生( ),而睡眠状态不会。 倒摄抑制 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 晨和晚上所受的是( )。单一抑制(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
二、记忆的主要类型
(二)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可以把 记忆分为三种: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 记忆。
(三)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 记忆。
二、记忆的主要类型
(四) 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分类:可把记忆分为: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 语言表达。 2.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程序性记忆的 内容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 (五)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可把记忆分为外显记 忆和内隐记忆。
第三节 记忆过程
2. 根据材料的性质以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把有 意识记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 内容的识记。意义识记应该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机械识记 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 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第三节 记忆过程
机械识记虽不如意义识记效果好,但是在学习中也是必要 的,不能放弃。 因为学习中有一些材料是无意义的或意义较少的,就只能 用机械识记,如历史年代、河流长度、元素符号、外语单 词等; 有时材料本身有意义,但限于学习者的水平,一时难于理 解,也只能先用机械识记,以后逐步加以理解,如小孩读 古诗; 机械识记也最能锻炼人的记忆力,列夫托尔斯泰说背诵是 记忆力的体操。
第三节 记忆过程
(一)记忆保持量的变化 包括记忆恢复(记忆回涨)和遗忘两个方面。 (1)记忆恢复(记忆回涨) 记忆恢复(记忆回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学习后过 几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识记后立即回忆的成绩不如过两三天后回忆的成绩。) 一般在儿童中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将逐渐消失。 (2)遗忘 遗忘是指保持内容的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