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美学的哲学思考(一)
桥梁的美学思考
桥梁的美学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
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能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本讲演以20世纪中的国际最美桥梁评选、香港特别行政区昂船洲大桥TRANBBS设计竞赛中的美学评估、以及作者本人心中的十座中国最美桥梁等为内容,介绍了作者对桥梁的初步美学思考,以能促进国内桥梁界在新世纪中对桥梁美学的重视。
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美国最权威的韦氏大词典对桥梁一词所下的最简短的定义。
远古的人类为了狩猎、运输、迁移就需要修建原始的桥梁。
今天,桥梁已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桥梁不仅是TRANBBS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人们希望在通过桥梁时发出一声赞叹,得到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有责任在设计中重视桥梁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
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是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内大部分大桥进行了抗风研究和风洞试验,1/100的全桥模型展示了大桥的风貌,也引起了我们对大桥美学价值的评论: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的?我想首先谈一下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我国著名的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提到:三个统一性是美的最重要属性,即(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
浅析桥梁美学
浅析桥梁美学浅析桥梁美学一座桥梁,一般都有使用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功能。
从满足使用功能的方面而言,他是供车辆和行人跨越障碍的工程建筑物;但从欣赏功能的角度而言,他又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说,设计一座桥梁,既是工程设计,也同时是一次艺术创作。
这就要求技术和艺术必须结合起来,使建筑师不仅有工程师的头脑,也要有艺术家的思想。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及创造美的科学。
随着桥梁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发展,在美学领域逐渐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的美学——桥梁美学。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为原理、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是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这一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工程和艺术的更好结合。
几千年来,建筑艺术(包括桥梁美学)的发展做走过了技术与艺术的“合一”、“分家”、“再结合”的过程。
在古代,建筑艺术,包括桥梁在内,并没有技术与艺术之分,各国文学中的艺术一词如拉丁文Ars,英文Art,德文Kunt,法文Lart 等都包含了技艺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为“匠”,当时的桥梁建设者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工程师,也是艺术家。
这些都说明在当时技术和艺术是融为一体的。
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使整个物质生产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科学有了明细的分工,多数人开始信奉纯理性主义,使科学与艺术、专业技术与艺术分了家。
技术与艺术的疏远,美和用的分离,导致本来含有艺术概念的技艺被局限于只讲技术。
被称为所有丑陋的顶点样品——英国福斯桥,就是这个时期的畸形产物。
19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包括桥梁在内的建筑不能只简单追求实现使用价值,还应使他给人们带来美感,基于此种情况,1941年英国工程师学会通过一项决议即美学处理必须是土木工程师的职能范围。
从此,技术和艺术开始再次结合。
桥梁建筑的审美与一般的文学艺术审美不同,它是以一个的使用价值极高且位置固定的结构实体作为审美对象。
对武汉未来桥梁设计的美学思考
建筑 之始 ,本无 所谓 一定 形式。 《 易经 ・ 系辞 ・ 下
说 : “ 古 穴 居 而 野 处 , 后 世 圣 人 易 之 以 宫 室 , 上 栋 下 上
宇 , 以待风 雨 , 盖取 诸 大壮 。 ”意 即远古 的建 筑只 求 实
用、坚 固而已。 桥梁属于 建筑 ,亦当如 是观。 随着社会 的 进步 、经 济的发展 ,桥梁 被赋予 了明显 的时代精神 和审 美
更是 如此。而又 与桥梁 有着特 殊联系 的武汉来 说,尤其 应 寸
该在 “ 愈美 丽”、 “ 更美观”上做文童。
2桥 梁 对 于 武 汉 的重 要意 义 .
流经 武汉市 的长江之 上, 由上 游至下 游现己建起军 山 长江 大桥 、白沙洲 长江大桥 、武汉长 江大桥 、武汉 长江二
湖北大地 河流纵横 ,浩浩长 江 自西 向东横贯 全境 ,汤 汤汉水 由西北趋 东南汇 入长江 ,更有其 他大小 河流4 0 多 00 条遍布其 上。江 汉之间有 古代著名 的泽薮 云梦泽 ,后因 淤 塞分割形成 星 罗棋 布的近 干个湖泊 。 自古 以来 ,生长在这 块 土地上的人们就处在 一个多水的环境里。 清 代 历 史学 家章 学 诚 曾 叉 此 特 点有 一个 很 精 当 的 表 寸 述 : “ 北 地连 七 部 ,襟 带江 汉 , 号称 泽 国 , 民居多 濒 湖
特征 ,反 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 民族特色。 法国作家 雨呆认 为 : “ 类没有任 何一种重 要的思想 人
它 ,才能求得 生存和 发展 ,因而, 自古以来 ,生活在这块
土地 上的人 们,对江 河湖泊 的敬畏和 热爱是虔 诚的 ,对桥
梁 的 需 求 和 呼 唤是 迫切 的。
不被建筑 艺术写在 石头上 。”确实 如此 :看暮色渐 起、雁 塔孤寂 ,忆接待瀛 海来客 、聚集 万国衣 冠的古都 ;见晓 月
浅谈桥梁设计美学思想
、
桥 梁 美 学 的特 性
创作实践过程 中,人们得 出了被 广泛承认和接受的一些关于形体美 的基本原则 。 变化和统一是适用于任何 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原则 。和谐 的事 物可以引起人们生 理和心理上 的共鸣而产 生美感 ,而在形体构图 中,只有从变化 中求统一 ,在统一 中有变化 ,变化而又统 一 ,才能实现形体构图的和谐而获得构 图美。变化而统一 是构图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调的 , 是有规律有组织 的而不是杂乱 无章 的。 变化而统一 ,这是形体构图 中贯穿一切的基本原则。
由于桥梁的桥位往往是地区或城市的要冲处所其体量形态及永久性等将给人以无法回避的瞩目形象而给公众带来深刻的视觉冲击桥梁除应在结构上具有与其跨越功能相适应的强度和刚度桥面上有与通过要求相适应的空间外还应在外观上具有美感使桥梁的形象与内涵高度统一完美的体现桥梁的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
6 8规 划 砹 计
Hl an n l n g a n d d e s i g n
(1 )平 原 地 区 平原地 区的特点是地势平坦 ,背景轮廓低矮平淡 , 景物尺寸不大 ,视野开阔。
考虑上述 三方 面的要求。在桥梁的美学设计 中,这种 以功能及技术经济为考虑重 点 的特性就是桥梁美学 的技术特性 。
1 . 2 桥 梁 美 学 的 时 代 性
桥梁结构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及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是使桥梁景观具有明显时代 标 记的主导因素,而作为上层建筑,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可避免的受到物质基础的影响。 在一定的社会里的一定时期内,均有—个较为统一的,能为大多数公众所普遍接受的 审美标准。这个标准便是时代的反映,不但桥梁本身如此,包括桥梁在内的区域总体 景观也是如此。由于桥梁在城市或区域中的重要位置 ,桥 觉识别的重要特征 ,因而桥梁景观对时代的表达可延伸至城市 , 把握桥梁景观在美学 上的这个特点并适当的发挥 , 在创造富有时代风貌的桥梁景观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
桥梁美学的哲学思考
桥梁美学的哲学思考摘要: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它以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来被人们所关心,建在大自然中的桥梁应该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本文从中国和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桥梁美学,美学和哲学之间的联系,桥梁美学的特点和发展。
关键词:桥梁美学哲学思考1、美的释义“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原意为感觉、感性认识,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研究的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就是说,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为前提的。
1.1、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文化是一个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个体人生、人格理想的全面和谐的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的文化。
质言之,中国文化之独特个性、美丽精神正在于这种注重和谐的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艺术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文化理想的特性。
由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呈现出与西方美学范畴迥然不同的面貌,因而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基础完成的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美学发展免不了带有严重的封建意识、迷信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主宰,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核心都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客观规律。
中国的哲学不仅深深地扎根与中国人的思想中,而且泽及东方邻国,西方接触了中国的哲学之后也不断地从中发现丰富深奥的哲理,对现代社会学和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美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儒家为主导的,兼融道、释思想的人生美学体系。
儒家美学思想以其入世哲学为指导,看重人的客观生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重视审美与艺术道德伦理的作用,在建筑美学的追求,可概括为“致用,目观,比德,畅神”八个字,即坚持效用为美。
桥梁美学论文
浅谈对桥梁的认识经过一学期桥梁美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桥梁的知识。
姜老师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关于桥梁美学方面的知识,还介绍了桥梁的发展史﹑桥梁结构方面﹑桥梁施工方面﹑桥梁计算方面的知识甚至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路桥公司的信息,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桥梁专业的兴趣,也解除了我们的疑惑,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对桥梁的认识。
一桥梁的发展史以及桥梁的分类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桥也是最原始的桥是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河流中的石块,岸边生长的藤萝等。
由于这种原始桥不易形成,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人类开始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者堆石﹑架石为桥。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梁分为石桥和木桥。
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
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
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建于公元605~617年,净跨径为37米,首创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
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桥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巧。
罗马时代,欧洲建造拱桥较多,如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间在罗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桥。
此外,出现了许多石拱水道桥,如现存于法国的加尔德引水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此桥分为3层,最下层为7孔,跨径为16~24米。
罗马时代拱桥多为半圆拱,跨径小于25米,桥墩很宽,约为拱跨的三分之一。
11世纪以后,尖拱技术由中东和埃及传到欧洲,欧洲开始出现尖拱桥,如法国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维尼翁桥,为20孔跨径达34米尖拱桥。
拱桥除圆拱﹑割圆拱外,还有椭圆拱和坦拱。
公元1542~1632年法国建造的皮埃尔桥为七孔不等跨椭圆拱,最大跨径约32米。
当时椭圆拱曾盛行一时。
1567~1569在佛罗伦萨的圣特里尼塔建造了三跨的坦拱桥,其高跨比为1:7。
石梁桥是石桥的又一形式。
中国陕西省西安附近的灞桥原为石梁桥,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
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桥,即为多跨梁式桥。
桥梁的美学思考
桥梁的美学思考“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美国最权威的韦氏大词典对桥梁一词所下的最简短的定义。
远古的人类为了狩猎、运输、迁移就需要修建原始的桥梁。
今天,桥梁已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桥梁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人们希望在通过桥梁时发出一声赞叹,得到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有责任在设计中重视桥梁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三个统一:美桥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
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是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内大部分大桥进行了抗风研究和风洞试验,1/100的全桥模型展示了大桥的风貌,也引起了我们对大桥美学价值的评论: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的?我想首先谈一下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我国著名的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提到:三个统一性是美的最重要属性,即: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
归纳起来的桥梁美学法则是:多样和统一,协调与和谐,以及比例、对称和韵律。
另外还有八纲:即刚柔、动静、阴阳、虚实的矛盾和统一。
我的理解是,设计要有新意,不要抄袭雷同,要同中有异。
要和环境协调,结构要求比例匀称,没有画蛇添足的多余装饰,有动感和韵律美。
德国著名的莱翁哈特教授在他的桥梁美学名著中说:“美可以在变化和相似之间,复杂和有序之间展示从而得到加强”。
我想,正如贝多芬的音乐一样,简短的主题不断展开和变奏,既相似又不同,但却十分和谐;既复杂变化,又有序统一,在不雷同和不杂乱之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激荡。
日本著名桥梁学者伊藤学教授在他的《桥梁造型》一书中说道:“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关于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美学思考
关于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美学思考【摘要】作为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桥梁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之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桥梁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其审美效果开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桥梁环境美学应运而生,为高品质桥梁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分析了桥梁美学中的基本要素概念和使桥梁与环境相协调的若干设计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桥梁工程中环境美学的设计要点,以及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桥梁设计;环境;审美1、桥梁环境美学概述近年来,桥梁环境美学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除安全性、功能性、舒适度等因素以外,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体现桥梁的美感,也已经成为评价桥梁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注重桥梁美学设计的传统,但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桥梁环境美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的规划布置和结构形式的设计,强调桥梁本体在内的整体环境的美学设计与评价,要求在与环境融合统一的基础上,呈现出桥梁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
桥梁环境美学涉及桥梁工程技术、环境规划、以及美学理论等学科,与传统美学研究相比,更注重知识与科技、工艺及现代生活服务的结合。
实践证明,桥梁环境美学对美化交通环境、提高居住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设计手法在桥梁环境美学中的应用2.1 桥梁美学中的基本要素分析2.1.1 同异性美学设计要求桥梁与环境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即在协调统一的整体布局中,体现桥梁审美的多样性。
桥体与环境应处于相互呼应的状态,桥中各部分,也不应出现无序、离散、混乱的状态。
在统一的前提下,还应强调桥墩、灯柱、栏杆等部分的适当变化,凸显桥梁或粗犷、或秀丽、或灵动的独特风格。
2.1.2 形态美桥梁形态上的美,主要是由其外形平衡的整体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组成的,主要包括对称、比例、韵律、协调等几个因素。
(1)对称:包括平移对称、镜面对称、体量对称和旋转对称等类型,对称的完整性和不完整性可使桥梁呈现出秩序与变化的视觉感受。
桥梁美学分析
看中国桥梁,做美学分析——品桂林三桥前言桥梁美学是桥梁科学技术和美学的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各项交通事业的发展 ,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秀的桥梁建筑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体现出人类智慧与伟大的创造力 ,而且往往成为时代的象征 ,历史的纪念碑和游览的胜地。
纵观世界各国的大城市 ,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
如我国的赵州桥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仍不失为桥梁设计中融功能、技术、经济、美观于一体的典范 ,并在 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建筑之一。
国外如悉尼港钢拱桥 ,美国的布鲁克林桥 ,旧金山金门大桥等 ,都体现了其在人类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精神作用与美学价值。
因而桥梁建筑已不单纯作为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 ,而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存在于社会之中。
因而研究、设计和建造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新颖的桥梁结构 ,是交通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解放桥赏析1999年桂林市政府决定拆除旧解放桥,在旧址上重建解放桥。
桂林新解放桥于2001年9月28日上午正式通车,本文对1999年从建后的桥梁进行美学分析。
解放桥简介及人文始建于1939年,时抗战军兴,桂林屡遭敌机袭击,为疏散城区人口,建成钢木桁架上承式桥梁,定名“中正桥”。
1944年10月,日本侵略军压境,炸毁2、3孔桥面。
1945年7月,占领军溃败时炸断2、3号钢梁。
1946年2月修造“中正浮桥”。
1951年7月,在原址重修钢木桁架结构,更名解放桥。
1957、1962年先后两次维修。
1972年,解放桥保留下部结构,加固桥墩,拆除上部结构,扩宽桥面,改建为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
1999年桂林市政府决定完全拆掉旧解放桥,在旧址上重建更大的更方便的解放桥。
2001年9月28日上午解放桥正式通车。
新解放桥主桥长284米,宽45米,有三大弧形,两小弧形其中机动车道宽22米,为双向六车道,两边有高一级的人行道。
桥梁美学设计与文化内涵探讨
桥梁美学设计与文化内涵探讨标题:桥梁美学设计与文化内涵探讨引言:桥梁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追求功能性和安全性,更应该融入美学设计和传达文化内涵,以丰富人们的审美感受和文化体验。
本文将探讨桥梁美学设计与文化内涵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
一、桥梁美学设计的重要性1.1 桥梁的艺术性:桥梁作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设计上追求独特性、创造性和艺术性。
通过合理的比例、线条和形状等元素,桥梁可以成为城市景观的亮点,提升整体美感。
1.2 桥梁的功能性与美观性: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美学设计可以使桥梁更加舒适、美观,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二、桥梁的文化内涵2.1 历史文化:桥梁作为连接两岸的纽带,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以桥梁为媒介,传递历史文化的价值和精髓。
2.2 地域特色: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习俗风情。
桥梁设计应该融入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特色,展现地域的独特魅力,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2.3 现代价值: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岸的工程,更是展示城市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象征。
在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桥梁的现代价值,体现城市的风貌、活力和人文魅力。
三、桥梁美学设计与文化内涵的实践经验和方法3.1 全面调研:在桥梁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调研,包括对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引入文化专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体现文化内涵。
3.2 强调设计创新:在桥梁设计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新颖的设计理念、材料和施工技术,可以使桥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并凸显其独特之处。
3.3 打造品牌桥梁:城市的名片往往体现在特色桥梁上。
通过打造有代表性的品牌桥梁,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的特色和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桥梁文化和美学
桥梁文化与美学任何一座桥梁都有使用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功能。
从满足使用功能的方面而言,它是供车辆和行人跨越障碍的工程建筑物;但从欣赏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设计一座桥梁不仅是工程设计,也是一次艺术创作。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及创造美的科学。
随着桥梁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开展,在美学领域逐渐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的美学——桥梁美学。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为原理,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那么的科学。
一、桥梁美学概论1、桥梁美学的开展罗马时代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在所著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出了适用、巩固、美观三位一体的建筑观点。
当时的桥梁建造者融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设计者也是造桥者,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无形中就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我国现存最早保存良好的桥是公元595年~606年由隋代李春建筑的安济桥(又称赵州桥),该桥是单跨、敞肩、圆弧石拱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割圆弧拱,其大拱叠小拱的造型构思巧妙,构造独创,看上去雄伟中透出秀逸,稳重中犹见轻盈,如“初日出云、长虹卧涧〞,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此后在我国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建造了很多著名的桥梁,如建于中唐时代的宝带桥,是现存最长的多孔薄拱薄墩连拱桥(计53孔,全长达316.8m)如千尺卧虹、巧夺天工。
西方中世纪处于黑暗时期,战争与宗教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反映在桥梁建筑上就是既为军事防御性桥又是宗教色彩较重的桥。
设计造桥者有牧师参与,桥头大都有防御性的桥塔和桥门,还建有教堂和其他宗教性建筑物,长期的封建战争和宗教势力的影响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法国瓦伦梯桥(图1-6)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一座桥,该桥两头及中部各有一个高塔,另外还有一道桥门,共六个尖拱(跨径16.5m)高高地耸出水面,桥墩处理得使攻桥者无法从河中乘船上桥。
由于军事考虑上的完整性和它高直式的桥塔,桥看上去肃穆整齐,像严阵以待、训练有素的武士一般。
美学专业课后思考题一
美学专业课后思考题一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审美活动。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首先,在人文学科视野下,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现象虽然也包括自然现象,但不同于自然科学所面对的自然现象。
比如,把月亮作为无生命的自然现象进行天体学宇宙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把月亮当作有生命的对象进行审美的心灵感受,心理体验和精神对话,显然是大不一样的;其次,美学所面对的审美现象,也不同于社会科学所面对的社会现象。
(2)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自然科学研究追求对客观事物属性规律的精确掌握,因此,采用观察,归纳,实验的模式,执著于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态度,绝对排斥主观精神和情感的渗入;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也是发现和掌握社会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人文学科则不同,它更多关注人的精神现象,而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因而往往要求研究者的介入,参与,体察甚至投入。
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1750年鲍姆加登创立的。
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
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答: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1),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2)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3)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桥 之 美--浅谈桥梁美学
中国景观文化桥之美—---浅谈桥梁美学0903405011杨春兰爱美是人的天性。
自古以来,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中,追求美,认识美,创造美,发展美。
桥梁作为公共建筑物,是人类根据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精心设计而创造出的人工构造物,是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桥梁建筑以其实用性、巨大性、固定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极大的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优秀的桥梁建筑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而且往往成为时代的象征,历史的纪念碑。
桥梁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渊源于桥梁建筑艺术,桥梁建筑艺术的实践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但成为系统的桥梁美学则是近些年的事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周围生存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桥梁美学也愈来愈受到重视。
一、关于桥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
桥可以打横搭着谷河或者海峡两边,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槛过下面的河或者路,让下面交通畅通无阻。
桥是路的延伸,路因有了桥才没有被江河沟谷阻隔、切断。
1、桥的分类桥有很多种类型,按材质分有木质桥、石桥、砖桥、混泥土桥、钢筋混泥土桥等;按外观分有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高架桥等;按用途分有铁路桥、公路桥、管道桥、多用桥等……2、桥梁的双重属性桥梁结构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的物质属性体现在它作为一种实用结构物,有其实用功能,具有物质实用性;而精神属性则体现在桥梁不仅是景观文化和时间的工程结构物,并且是人类的审美对象。
体现了人类克服自然,为了追求美好舒适生活而付出的努力,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具有精神象征的属性。
3、桥梁的功能(1)交通运输这是桥梁这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桥梁的美学思考
桥梁的美学思考桥梁是人类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工程结构,更是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桥梁美学涉及到其设计、结构、形态和环境融合等方面,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桥梁的美学思考。
一、桥梁的设计美学桥梁的设计是桥梁美学的核心,它关乎着桥梁的功能性、稳固性以及审美性。
一个经典的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要素的结合,如桥梁的形态、风格、比例和材料选择等。
首先,桥梁的形态应符合其跨越的特定地理环境。
大跨度的桥梁通常需要将设计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效果。
比如,山水相依的桥梁可以采用曲线、弧形结构,使桥梁与山水融为一体,增添美感。
其次,桥梁的风格与比例需要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在城市化进程中,桥梁与建筑之间的风格统一和比例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与流线型设计的桥梁相得益彰,呈现出现代化都市的美感。
同时,材料选择也是设计美学的重要一环。
桥梁的材料应具备稳固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并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比如,钢结构桥梁设计时可以利用钢材的强度和可塑性,打造出优雅流畅的曲线形态。
二、桥梁的结构美学桥梁的结构美学体现在其内部构造和力学特性上。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桥梁在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发挥最佳效能,并且在视觉上呈现出动态与稳定的平衡。
桥梁的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桥梁跨度、支撑方式和荷载分布等因素。
例如,悬索桥的设计中需要精确计算各点受力情况,以保证整座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结构建造中,人们也注重利用适当的比例、对称与对比等手法,营造出形态上的和谐美感。
三、桥梁与环境的融合美学桥梁作为城市的重要元素之一,它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美感。
桥梁的融合美学强调的是桥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
首先,桥梁应与周围环境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桥梁的风格、颜色、材质等要与周围建筑保持一致,以避免破坏整体城市形象。
比如,历史建筑群体所在地的桥梁设计应保留传统元素,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强历史文化的连续感。
关于桥梁美学的思考
关于桥梁美学的思考摘要: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它以自身的实用性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如今,人们对桥梁造型、人文特色的关注日益增加,且其关注的重点早已从“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转向了造型艺术及其象征意义上了。
本文阐述了现代桥梁对美学的需求,桥梁美学的特点和发展,结合具体桥梁结构形式,探讨了桥梁美学实现方法。
关键词:桥梁美学造型引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
一座桥,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陌生和熟悉;连接的是野蛮与文明,梦想和归宿。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诗,那么桥梁建筑则无疑是这些瑰丽的诗篇中最为潇洒写意的一笔。
桥梁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满足实用功能要求的工程结构物,他还常作为建筑艺术实体得以长久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
一座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的桥梁,既能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生产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创造力。
一、现代桥梁的美学现状1、桥梁造型的特点1.1拱式桥拱式桥作为桥梁结构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历史悠久、外形优美的特点,并且在桥梁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拱桥主要适用于大、中、小型的横跨公路,常常也被使用与城市或是各风景区中。
在形态的选择上,小跨径拱桥多采用圆弧拱,外观动感强烈。
大中跨径拱桥普遍采用抛物线拱和悬链线拱,外观趋向自然和谐。
1.2梁式桥梁式桥是所有桥梁结构形式中最简单、使用最多,也是最为古老的一种桥梁造型,这种桥梁在城市、乡村、湖泊等处都常常能够看见。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
桥墩在考虑荷载等因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数量少、形态统一。
城市高架桥要避免墩高、量多,注意梁底处理,使桥下空间明亮而舒畅。
1.3斜拉桥斜拉桥是一种由斜拉、索塔和行车道系统所构成的大跨度桥梁。
主梁通常采用水平直线,或采用纵向竖曲线,以避免大跨径梁的下垂感。
主塔要求使桥面空间流畅,无压抑感,外观简洁,视野良好,塔柱断面直角处宜改为圆弧面,使塔在无光影效果下更显柔和,也利于抗风稳定。
浅析桥梁美学与其意义
浅析桥梁美学与其意义[内容摘要]:现代化桥梁具有其功能性的前提下,提倡个性特点。
分析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学的理解以及美学的哲学意义,对比中西哲学上对美的理解。
简要论述景观设计学发展起过程和人类文化中的意义,以其对桥梁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实质性。
浅析人们对于鉴赏美的价值取向,并总结桥梁美学对未来桥梁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桥梁美学、古典美哲学、景观学、价值取向、结构设计[abstract] : modern bridge has its functional, under the premise of advocat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aesthetics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understanding and aesthetic philosophy meaning, the contrast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Brief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scienc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uman culture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importance and substantial.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appreciation, and sums up the bridge aesthe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for future planning guida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 : bridge aesthetics, classic beauty philosophy, landscape learns, value orientation, structure design建筑和美学一直是人们欣赏价值提升的体现,从古至今,有建筑的发展,必有其美学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人文文明的重要一环。
桥梁与美学
桥梁与美学桥梁就是供车辆(汽车、列车)和行人等跨越障碍(河流、山谷、海湾或其他路线等)的工程建筑物。
【文献2】它是因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从最初的石头、木桩,树干等发展到了今天的由钢筋混凝土和钢架结构建成的各种科技含量很高的大型桥梁,其每一步发展都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桥梁本身具有通行和景观两大作用,作为一种建筑,其发展自然也遵循建筑发展的规律和历史。
追寻建筑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很久以前就在探索并追求建筑中的美学,那么美学又是什么?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和人的审美意识的学科。
在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中有三种观点,即主观派、客观派和主客观结合派。
【文献1】笔者认为美既有其主观性又有其客观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说美得主观性,而有些事物的美是大家所公认的这种主观上的高度统一反应了美的客观的一面。
也就是说“美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任何事物的美都离不开人的感受。
【文献1】”审美的主体是人,美的标准也因人而异,但在长期的发展中一个地域的人往往形成一种相似、统一的审美标准,甚至有些美的事物可以博得所有人的称赞,能设计出这样的符合大众审美的桥梁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了连不起的设计师。
美的形态可以分为四种:惊心动魄的美——崇高;赏心悦目的美——优美;痛哭流涕的美——悲剧;引人发笑的美——滑稽。
【文献1】对于桥梁来说,后两种美显然是不相称的。
优美侧重于表现一种细小柔美的静态美。
崇高的特点是空间上占有巨大辽阔的广度,又饱含力量和气势的显示。
【文献1】桥梁中这样的美可以称之为壮美。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走过了技术与艺术的“合一”、“分家”、“再结合”的历程,也可以说是桥梁美学的发展历程。
事实上,古代建筑包括桥梁在美根本就没有技术和艺术之分,桥梁建造者既是设计者也是造桥者,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无形之中就一种完美的结合。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整个物质生产领域的面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西方美学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他被称为“美学之父”,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他最早把“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分提出来,而且明确了它固有的对象领域,奠定了它的科学基础,他认为“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理论”,“美的研究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他认为心理活动分为三类,“知”“情”“意”,“知”是居于理论认识其对应的学科为逻辑学,“情”属于情感作用,源于感性认识,其对应的学科为美学,“意”即为意志,其对应的学科为论理学,展示了他的美学体系的基本思想,也就是说,看上去美的东西只是感性的认识中的情感作用,但绝对不能脱离心理、伦理学、逻辑学等,美学涉及范围很广,美学感念也不只是形式的美,还包含了社会、环境、宗教、政治等等因素。
桥梁美学的哲学思考(一)
摘要: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它以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来被人们所关心,建在大自然中的桥梁应该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本文从中国和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桥梁美学,美学和哲学之间的联系,桥梁美学的特点和发展。
儒家在美学上对中国建筑艺术所追求的入世之道,是一种从功利和现实出发,并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伦理色彩的审美境界,现在我们提出的对建筑设计的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把建筑艺术归于意识形态,强调其思想性,显然与方向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统一境界追求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之境。
儒家美学思想以其入世哲学为指导,看重人的客观生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重视审美与艺术道德伦理的作用,在建筑美学的追求,可概括为“致用,目观,比德,畅神”八个字,即坚持效用为美。讲求目观之美,看重社会伦理,追求精神满足,在美的观念产生之初,人们就以致用为美。在周朝也出现了和谐为美的概念,即建筑只有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和谐,才谓之为美,由此可见,中国的美学外观与周围自然事物的和谐,反映在桥梁建筑上,即要实用又要美的美学思想,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美的观念并没有停止在满足物质需要和感官的快乐上,比德为美的观念又赋予了社会伦理的意识,把美与伦理联系起来,孔子由致用目观到比德的美学又加以总结,并且又从社会出发,建立了儒家中和为美的概念。
关键词:桥梁美学哲学思考
1、美的释义“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原意为感觉、感性认识,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研究的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就是说,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为前提的。
1.1、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文化是一个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个体人生、人格理想的全面和谐的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的文化。质言之,中国文化之独特个性、美丽精神正在于这种注重和谐的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艺术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文化理想的特性。由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呈现出与西方美学范畴迥然不同的面貌,因而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基础完成的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美学发展免不了带有严重的封建意识、迷信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主宰,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核心都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客观规律。中国的哲学不仅深深地扎根与中国人的思想中,而且泽及东方邻国,西方接触了中国的哲学之后也不断地从中发现丰富深奥的哲理,对现代社会学和艺术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美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儒家为主导的,兼融道、释思想的人生美学体系。
由此,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学与美感及美的创造的科学。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不能脱离“看”和“听"'。
2、桥梁美的释义桥梁建筑就其审美意义来说,它从属于美学的范畴,而美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涉及面十分广泛。他的研究包括有整个艺术领域的一般规律。对于桥梁造型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设计不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的意义,关心桥梁美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将桥梁美学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的生存与敷衍的高度,也就是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这些绝非纯粹的美学或纯粹的桥梁结构工程专业人员所能解决的,这需要既懂得桥梁结构又深谐美学的人来解决。
桥梁作为一种建筑,尤其是大桥,它具有使用和观赏两项功能,桥梁设计者运用结构学原理进行设计,以满足交通使用的要求,同时,还要运用美学原理进行构思,以满足人们观赏及改变环境景观的要求。
人们对于桥梁美学的关注也比较早,人们所建设的桥梁不仅希望桥梁所能达到实用的功能,而且还要非常关注美的特性,例如北京郊区的卢沟桥。不仅栏杆上雕刻的485个狮子千姿百态,堪称一绝,桥头的华表,碑亭更是典雅华丽,比例恰当,精美异常,而且大桥的整体造型,对称均衡,比例恰当,和谐统一。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颐和园玉带桥和17孔桥,也以其独特和美丽的造型驰名中外,洁白的桥身与清山碧波、绿树红花、亭台楼阁融为一体,和谐美观、相映成趣,一直是许多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入画入照的佳景。现代人们更注意桥梁美学的功能,例如我国最近几十年修建的长江上的铜陵大桥和赣江上的南昌八一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和国外的许多的桥梁,都做了专门的景观设计,使这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大型桥梁的造型美,而且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