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516e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a.png)
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限,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r·n • S=P(1+ r·n)
• (二)复利法
• 复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如1年或半年等),将所生 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利上加利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数,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1+r)n-1] • S=P(1+r)n
短期 利率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含) 以内的利率,短期利率变动 风险小,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 上的利率,长期利率变动 风险较大,利率水平相对
较高。
长期 利率
• (二)利率的种类
•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 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
期限内固定不变 的利率。
是指借贷期限内, 随市场利率变化 浮动 而定期进行调整 利率 的利率。其优点 是减少市场变化 的利率风险,但 计算成本收益相
• (2)衍生金融工具。 •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
组合形式的总称,包括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 金融互换合约。
• (2)衍生金融工具。
①金融远期 ②金融期货 ③金融期权
合约。
合约。
合约。
• 金融远期 • 金融期货 • 金融期权
合约是指
合约是指
• 我国利率体系未来发率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
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 系。
• (二)利率结构
•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体系中各种 利率的组合情况。利率结构包 括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 I=P·r·n • S=P(1+ r·n)
• (二)复利法
• 复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如1年或半年等),将所生 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利上加利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数,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1+r)n-1] • S=P(1+r)n
短期 利率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含) 以内的利率,短期利率变动 风险小,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 上的利率,长期利率变动 风险较大,利率水平相对
较高。
长期 利率
• (二)利率的种类
•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 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
期限内固定不变 的利率。
是指借贷期限内, 随市场利率变化 浮动 而定期进行调整 利率 的利率。其优点 是减少市场变化 的利率风险,但 计算成本收益相
• (2)衍生金融工具。 •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
组合形式的总称,包括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 金融互换合约。
• (2)衍生金融工具。
①金融远期 ②金融期货 ③金融期权
合约。
合约。
合约。
• 金融远期 • 金融期货 • 金融期权
合约是指
合约是指
• 我国利率体系未来发率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
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 系。
• (二)利率结构
•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体系中各种 利率的组合情况。利率结构包 括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第3章 信用与利息 《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3章 信用与利息 《金融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278a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8.png)
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 发协会,以及一些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
3.3 信用工具 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作为信用关系的载体,它是一种 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的载明资金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等的 合法凭证。
3.3 信用工具 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3.2 信用形式
3.2.1 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及其特点 ➢ 概念: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
的信用。 ➢ 种类:其具体形式有赊销商品、分期付款、委托代销、预付定
金、预付货款等,归纳起来主要有赊销和预付两大类,其中赊销 是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
3.2 信用形式
3.2.1 商业信用
由借者和贷者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主要由下列要 素构成:
债权债务
信用工具
时间间隔
利率
3.1 信用概述 3.1.2 信用的经济功能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对经济的影响之大,功能之强,是我们 有目共睹的。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社会 资源的有 效配置
节约流通 费用,提高 资金的使
(1)货币市场工具
01
02
支票
支票是由出票人(活期 存款的存款人)签发的、 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 的银行在见票后从其账 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收 款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 支付命令书
本票
本票或称期票, 是由债务人对债 权人发出的承诺 自己在一定时期 内无条件支付款 项的债务证书
3.3 信用工具 3.3.2 信用工具的种类
背书:票据的收款人或持票 人为了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 给第三者而在票据的背面签 名盖章的行为。
3.3 信用工具 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作为信用关系的载体,它是一种 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的载明资金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等的 合法凭证。
3.3 信用工具 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3.2 信用形式
3.2.1 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及其特点 ➢ 概念: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
的信用。 ➢ 种类:其具体形式有赊销商品、分期付款、委托代销、预付定
金、预付货款等,归纳起来主要有赊销和预付两大类,其中赊销 是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
3.2 信用形式
3.2.1 商业信用
由借者和贷者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主要由下列要 素构成:
债权债务
信用工具
时间间隔
利率
3.1 信用概述 3.1.2 信用的经济功能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对经济的影响之大,功能之强,是我们 有目共睹的。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社会 资源的有 效配置
节约流通 费用,提高 资金的使
(1)货币市场工具
01
02
支票
支票是由出票人(活期 存款的存款人)签发的、 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 的银行在见票后从其账 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收 款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 支付命令书
本票
本票或称期票, 是由债务人对债 权人发出的承诺 自己在一定时期 内无条件支付款 项的债务证书
3.3 信用工具 3.3.2 信用工具的种类
背书:票据的收款人或持票 人为了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 给第三者而在票据的背面签 名盖章的行为。
《金融经济学》课件
![《金融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6e6a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5.png)
改变金融服务形态
传统金融机构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提供线上 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创新业务模式
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和竞 争格局带来挑战。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与挑战
• 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简化业 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满足客户快速响应的需 求。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与挑战
其他金融工具
总结词
特定领域或用途的金融工具
VS
详细描述
其他金融工具包括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 信托(REITs)、可转换债券等,这些工 具具有特定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收益特征, 适合特定投资者群体的需求。
04
CATALOGUE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定义与种类
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金 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市场流动性风险以及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等,导致投资者或金融 机构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研究对象
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金融市场、规律和内在机制,为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等提供决 策依据。
金融经济学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金融经济学对于理解金融市场 的运行规律、预测市场变化以及制定 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技金融的发展与应用
•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逐渐得 到探索和实践。
科技金融的发展与应用
线上银行
提供全天候的在线金融服务,包括转账、理财、贷款等。
移动支付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现快速、便捷的支付体验。
区块链金融
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交易安全性、降低成本和增加透明度。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与挑战
《金融经济学》 PPT课件
金融学PPT课件
![金融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9859b1a21614791611284c.png)
▪ 由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如辅币、钞 票
携带
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五千年前流 行的贝币
春秋战国
公元前 221年秦 半两钱
唐朝初(公元621年 唐高宗李渊)开始的 宝文钱到民国初年
五铢钱(公 元前119-公 元617)汉 武帝开始发 行
北宋1203 年四川出 现交子, 南宋、明 朝大规模 流通
案例分析
❖1-1 金银为什么长期不能成为我国的主要 货币
1 课程定位
❖ 金融学是研究社会经济主体,包括个人、机构 、政府企业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跨时期配置资 源,即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及其他金融资 产的学科。
❖ 《金融学》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基础理论课 ,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主干课程。
2 金融的范畴
❖汉语“金融”一词的考证
▪ (1)日常生活中,“宽”口径金融概念大体覆盖:
▪ 铜钱的笨重不便(一贯=1000文,重约5斤,宋 代1匹马=50贯)
▪ 商业活动受限、统一政权统一货币无需硬通货 、人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
❖1-2 圆形方孔钱
▪ 提高造钱效率 ▪ 天人合一、天圆地方、阴阳五行的天命思想 ▪ 实用、实惠
现代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指币材的价值低 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 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
• 正确理解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 全面掌握宏观金融,即货币对内、对外均衡
和环绕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相 关政策观点。
5 .3参考教材
黄达,《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曹龙骐, 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康平,《现代货币银行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姚遂,中国金融史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Lawrence, Principle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Frederic S. Mishkin , 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携带
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五千年前流 行的贝币
春秋战国
公元前 221年秦 半两钱
唐朝初(公元621年 唐高宗李渊)开始的 宝文钱到民国初年
五铢钱(公 元前119-公 元617)汉 武帝开始发 行
北宋1203 年四川出 现交子, 南宋、明 朝大规模 流通
案例分析
❖1-1 金银为什么长期不能成为我国的主要 货币
1 课程定位
❖ 金融学是研究社会经济主体,包括个人、机构 、政府企业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跨时期配置资 源,即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及其他金融资 产的学科。
❖ 《金融学》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基础理论课 ,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主干课程。
2 金融的范畴
❖汉语“金融”一词的考证
▪ (1)日常生活中,“宽”口径金融概念大体覆盖:
▪ 铜钱的笨重不便(一贯=1000文,重约5斤,宋 代1匹马=50贯)
▪ 商业活动受限、统一政权统一货币无需硬通货 、人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
❖1-2 圆形方孔钱
▪ 提高造钱效率 ▪ 天人合一、天圆地方、阴阳五行的天命思想 ▪ 实用、实惠
现代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指币材的价值低 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 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
• 正确理解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 全面掌握宏观金融,即货币对内、对外均衡
和环绕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相 关政策观点。
5 .3参考教材
黄达,《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曹龙骐, 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康平,《现代货币银行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姚遂,中国金融史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Lawrence, Principle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Frederic S. Mishkin , 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金融学课件PPT精品课程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课件PPT精品课程中央财经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d033b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c.png)
监管制度
包括债券市场的监管机构、监管政策、信息披露制度 等。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功能特点
1 2
期货市场基本原理 包括期货合约的标准化、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 债结算等。
衍生品市场概述 包括期权、掉期、远期等衍生品的基本概念和功 能。
3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 包括套期保值、投机交易等风险管理策略。
外汇市场交易机制和汇率风险
汇率制度
包括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及中间汇率制等类型,以及 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原因及影响,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与 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
03
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剖 析
股票市场运作原理及投资策略
股票发行与上市流程
包括企业申请上市条件、发行定价机制、上市辅导等。
股票交易制度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 务等操作方式。
通货膨胀、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原因及影响。
失业
失业的类型、原因及影响,以及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方式及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失业 之间的关系。
国际金融体系及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体系
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等内容。
货币、信用与利率基本概念
货币
01
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
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信用
02
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
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利率
03
是指借款、存款金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
包括债券市场的监管机构、监管政策、信息披露制度 等。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功能特点
1 2
期货市场基本原理 包括期货合约的标准化、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 债结算等。
衍生品市场概述 包括期权、掉期、远期等衍生品的基本概念和功 能。
3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 包括套期保值、投机交易等风险管理策略。
外汇市场交易机制和汇率风险
汇率制度
包括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及中间汇率制等类型,以及 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原因及影响,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与 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
03
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剖 析
股票市场运作原理及投资策略
股票发行与上市流程
包括企业申请上市条件、发行定价机制、上市辅导等。
股票交易制度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 务等操作方式。
通货膨胀、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原因及影响。
失业
失业的类型、原因及影响,以及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方式及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失业 之间的关系。
国际金融体系及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体系
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等内容。
货币、信用与利率基本概念
货币
01
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
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信用
02
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
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利率
03
是指借款、存款金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学》PPT课件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4696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0.png)
■ 世界银行集团
(1)简介 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是1945
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的联合国专属金融机 构,于1946年6月正式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 (2)组成机构
a.世界银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e.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1)新型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形成阶段(1948—1953年)
(2)“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确立阶段(1953—1978 年) (3)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的初期 (1979年—1983年9月) (4)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的阶段(1983年
9月—1993年) (5)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时期
6.2.4中国香港的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监管机构 (2)发钞机构 (3)银行机构 (4)保险机构 (5)证券机构
6.2.5中国澳门的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监管机构 (2)发钞机构 (3)银行机构 (4)保险机构 (5)其他金融机构
6.2.6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
(1)货币金融管理机构 (2)货币机构 (3)其他金融机构 (4)金融市场机构
务,借此加强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往来
■ 局限性
(1)些机构的领导权被主要的发达国家控制,发展 中国家的呼声和建议往往得不到重视
(2)向受援国提供贷款往往附加限制性的条件,而 这些要求大多是对一国经济体系甚至政治体系 的不恰当干预,不对症的干预方案常常会削弱 或抵消优惠贷款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6.2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6.2.1旧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变迁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 中的权力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的官僚资 本金融机构体系,“四行”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指中央信托局和 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指中央合作金库。
金融学 李健PPT全套课件
![金融学 李健PPT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891711aef8941ea66e057d.png)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一、企业经营与财务
◆企业经营与资金运动
企业生产经营与企业资金运动紧密相关
实物形态 :投入
产出
采购 生产加工 销售
资金形态: 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回收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资金筹集:企业的资金筹集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 融资。
◇资金运用:在资金运用阶段,企业的货币资金变成了 物质财产。
◇资金回收:企业出售产品,回收货币资金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企业财务与管理
◇企业资金运动体现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包括:
△负债管理 △资产管理 △盈余分配管理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二、企业负债管理与金融体系 ◆企业的负债:由企业承担的,以货币计量的在将来需要以
◎各经济部门都在进行着多样化的金融交易活动,由此形成 了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与需求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存在资金余缺,由此产生的信用关系成 为最基本的金融内涵
◎开放经济下产生的跨国经济与金融活动,形成对外资金流 出入及其差额。
◎通过金融活动,内外所有经济部门的资金余缺实现平衡。 原理1.1
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企业的负债管理主要体现在其融资决策与管理上。 ◇企业通过负债活动实现外源融资,满足自己生产经营活动 的资金需求。 ◇企业的负债活动形成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活 跃的金融市场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企业的负债为居民、金融机构、国外等部门带来投资机会, 使他们通过金融投资分享企业经营成果,也实现了不同部门 之间金融余缺的调剂。
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金融
第九章 资本市场《金融学》PPT课件
![第九章 资本市场《金融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1416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7.png)
■ 分类
(1)按照在存续期内基金份额是否可以变动 a.闭式证券投资基金 b.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2)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目标的差异 a.股权基金 b.债券基金 c.混合基金
(3)按照基金投资所承担的风险差异 a.成长型基金 b.收益型基金 c.平衡基金
§9.3长期资本市场工具的发行与交易
9.3.1长期资本市场工具的发行:股票与债券
■ 存托凭证
存托凭证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代表 外国公司的股票。全球最著名的存托凭证是ADR,即 美国存托凭证。
9.2.3 证券投资基金
■ 定义
证券投资基金是将分散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组 成规模较大的资金,然后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
■ 特点
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 分类
a.闭式证券投资基金 b.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3)基金指数
9.3.4 互助基金的购买与变现
(1)封闭式基金 只要是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的时间里,
就可以实现封闭式基金的购买或者卖出。
(2)开放式基金 除了上市开放式基金外,大部分开放式基金是不能
交易的。一般而言,开放式基金是按金额申购、按份 额赎回的。
§9.4 债券市场
9.4.1 债券的一级市场
■ 股票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
(2)中长期债券市场 按照债券发行人的不同:
a.中长期国债市场、 b.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市场、 c.金融债券市场 按照债券合约条款的差异: a.普通债券市场 b.可转换债券市场 c.混合资本债券市场
§9.2 长期资本市场工具
9.2.1 债券
■ 定义
债券是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凭证,债券的持 有者称为债权人,债券的发行者称为债务人。
■ 债券类别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c110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c.png)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 主观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欲望,具有无
限性,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 客观货币需求是各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约
束条件下应该占有和可以占有的货币量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 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 币量。它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即物价水平上涨,名义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1.2.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首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 凯恩斯认为,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可以鼓励企业家投资,并通过乘数作用,增加有效 需求,使就业量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 其次,由于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 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是有限 的。但是,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中央银 行通过发行货币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意图就会 失败,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倾向,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 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
1.2货币需求理论
1.2.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即货币必要量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 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 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 金却留在流通中,可使其他的商品得以出售,因此,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 流通速度,即M=PQ/V。
加,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减慢,物价下跌,币值上升;
反之亦然。M=kPY,其中,M代表货币量,即现金余
金融的重要性ppt课件
![金融的重要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4bec2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9.png)
10
金融为何是双刃箭?
❖货币使物物交换发展为 W-G-W,使交换方便而迅速,但 也使买卖脱节成为可能。
❖银行信用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突破自有资本的限制, 但也促进了垄断。 ❖银行信用过紧过松,配置失当,可能破坏部门间的适当比例, 导致经济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 国际金融变幻莫测,国际金融市场几乎成了大赌场,这给经 济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扩大,出现银行 理论,国际收支理论
❖ 二十世纪初,建立以银行为中心,以货币、信用、银行
和国际金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货币银行学 ,代表作是
1914年美国学者和银行家J.H.Holdsworth的<<货
币与银行>>
18
(二)发展
凯 恩 斯
弗 里 德 曼
❖ 金本位制的崩溃,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使得货币,信用银行 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范畴;
活动更加方便,央行的监管受到挑战; ❖ 金融网络化更易促使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传递。
17
三、货币金融学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一)产生:
❖ 二十世纪以前,商品货币占主要地位,货币信用在经济 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未能纳入当时以实物分析为主的 古典经济学框架中;
❖ 商品货币化.经济信用化程度提高,形成传统货币信用 理论(货币信用的职能与作用)----货币“面纱” 论;
❖ 1936年凯恩斯革命,在货币金融学发展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 转折意义
❖ 弗里德曼提出 “惟有货币最重要”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使货币理论纳入主流经济学体系成为经济理论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19
❖ ;50.60年代直接融资发展迅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新
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于是在传统货币银行学框架体系 中加入金融市场的内容 ❖ 60.70年代形成以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变化“发 展金融理论”,如“金融深化论”, “金融压抑论” ❖ 80.90.年代,金融工程学兴起:以数学模型为分析方法, 兼收经济学,投资学,数学,工程学等学科,设计开发 和运用新型金融工具,从而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 ❖ 97年金融危机使金融全球化金融监管成为重点
金融为何是双刃箭?
❖货币使物物交换发展为 W-G-W,使交换方便而迅速,但 也使买卖脱节成为可能。
❖银行信用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突破自有资本的限制, 但也促进了垄断。 ❖银行信用过紧过松,配置失当,可能破坏部门间的适当比例, 导致经济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 国际金融变幻莫测,国际金融市场几乎成了大赌场,这给经 济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扩大,出现银行 理论,国际收支理论
❖ 二十世纪初,建立以银行为中心,以货币、信用、银行
和国际金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货币银行学 ,代表作是
1914年美国学者和银行家J.H.Holdsworth的<<货
币与银行>>
18
(二)发展
凯 恩 斯
弗 里 德 曼
❖ 金本位制的崩溃,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使得货币,信用银行 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范畴;
活动更加方便,央行的监管受到挑战; ❖ 金融网络化更易促使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传递。
17
三、货币金融学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一)产生:
❖ 二十世纪以前,商品货币占主要地位,货币信用在经济 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未能纳入当时以实物分析为主的 古典经济学框架中;
❖ 商品货币化.经济信用化程度提高,形成传统货币信用 理论(货币信用的职能与作用)----货币“面纱” 论;
❖ 1936年凯恩斯革命,在货币金融学发展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 转折意义
❖ 弗里德曼提出 “惟有货币最重要”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使货币理论纳入主流经济学体系成为经济理论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19
❖ ;50.60年代直接融资发展迅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新
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于是在传统货币银行学框架体系 中加入金融市场的内容 ❖ 60.70年代形成以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变化“发 展金融理论”,如“金融深化论”, “金融压抑论” ❖ 80.90.年代,金融工程学兴起:以数学模型为分析方法, 兼收经济学,投资学,数学,工程学等学科,设计开发 和运用新型金融工具,从而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 ❖ 97年金融危机使金融全球化金融监管成为重点
精品课程《金融学》PPT课件(完整版)
![精品课程《金融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ce1b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c.png)
核心作用,对于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指导金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02
适应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学课程需要不断
更新和完善,以适应金融实践的需要。
03
培养学生金融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未
来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或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打下基础。
国际收支平衡表
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全面记录一 国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手段对国 际收支进行调节,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外汇与汇率制度
01
02
03
外汇概念
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 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 币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 支付工具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2
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和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 知识,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 学等方面的内容。
培养学生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和综合能力 ,包括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 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国际货币 制度的建立与运行
03
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产生的历史背景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 。
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推动经济发展。
信用发展的阶段
简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虚 拟信用。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第六章金融机构《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六章金融机构《金融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1e9a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c.png)
英格兰银行
1.3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1.3.1交易成本
❖ 交易成本即从事金融交易所花的时间和金钱,包括 与发现交易对象、发现相对价格、讨价还价、订立 契约和执行契约有关的各种费用。
❖ 金融机构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机构有降低成 本的专长,而且因为它们规模巨大,可以得到规模 经济的好处,即当交易规模增大时,平摊在每一单 位货币上的成本就降低了。
2.3.9消费信贷机构
❖ 消费信用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向商业银行 借款,其运用则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贷款给商 业部门,也可以对一般居民发放这种贷款。 典当业实际是一种带有一定程度高利贷性质 的金融组织。其资金来源也是向大银行的借 款,资金运用则是以物品为抵押的放款;其 放款对象多是贫困的居民,放款特点是利息 高、期限短、条件较为苛刻。
2.3.7保险公司
❖ 人寿保险公司是对投保人死亡提供保险的金融 机构,大多采取股份制形式,也有互助形式。 火灾和伤害保险公司主要是对各种灾害造成的 财产损失,以及对由于投保人对第三者的财产 损失而引起的责任提供保险,又称“火害保险 公司”,包括除人寿保险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 的保险业务。
❖ 在西方国家,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发展 最快,成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美国,保险公 司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借贷资本供应者之一。
能从事从贷款者的观点来看不希望看到的那些活动 的风险,因为这些活动使得这些贷款可能不归还。
1.3.3降低风险
❖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降低风险。“不要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要进行多样 化投资。单个的投资者要实现投资的多样化 有一定的困难。金融中介机构却不受这些限 制,它可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实现投资 (贷款)的多样化从而降低风险。
2.3.8信用合作社
❖ 根据信用社会员的构成,各国的信用社大致可 以分为三种类型:职业信用社、社团信用社和 居住区信用社。职业信用社的会员是同一企业 或同一行业的雇员,如渔业生产信用社、林牧 业生产信用社、农业生产信用社等;社团信用 社是由宗教和专业团体的成员组成,如小工商 业者信用社、劳动者信用社等;居住区信用社 是由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居民所组成,如农村信 用社、城市信用社等。
1.3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1.3.1交易成本
❖ 交易成本即从事金融交易所花的时间和金钱,包括 与发现交易对象、发现相对价格、讨价还价、订立 契约和执行契约有关的各种费用。
❖ 金融机构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机构有降低成 本的专长,而且因为它们规模巨大,可以得到规模 经济的好处,即当交易规模增大时,平摊在每一单 位货币上的成本就降低了。
2.3.9消费信贷机构
❖ 消费信用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向商业银行 借款,其运用则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贷款给商 业部门,也可以对一般居民发放这种贷款。 典当业实际是一种带有一定程度高利贷性质 的金融组织。其资金来源也是向大银行的借 款,资金运用则是以物品为抵押的放款;其 放款对象多是贫困的居民,放款特点是利息 高、期限短、条件较为苛刻。
2.3.7保险公司
❖ 人寿保险公司是对投保人死亡提供保险的金融 机构,大多采取股份制形式,也有互助形式。 火灾和伤害保险公司主要是对各种灾害造成的 财产损失,以及对由于投保人对第三者的财产 损失而引起的责任提供保险,又称“火害保险 公司”,包括除人寿保险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 的保险业务。
❖ 在西方国家,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发展 最快,成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美国,保险公 司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借贷资本供应者之一。
能从事从贷款者的观点来看不希望看到的那些活动 的风险,因为这些活动使得这些贷款可能不归还。
1.3.3降低风险
❖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降低风险。“不要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要进行多样 化投资。单个的投资者要实现投资的多样化 有一定的困难。金融中介机构却不受这些限 制,它可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实现投资 (贷款)的多样化从而降低风险。
2.3.8信用合作社
❖ 根据信用社会员的构成,各国的信用社大致可 以分为三种类型:职业信用社、社团信用社和 居住区信用社。职业信用社的会员是同一企业 或同一行业的雇员,如渔业生产信用社、林牧 业生产信用社、农业生产信用社等;社团信用 社是由宗教和专业团体的成员组成,如小工商 业者信用社、劳动者信用社等;居住区信用社 是由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居民所组成,如农村信 用社、城市信用社等。
(本科)金融学pp1ppt课件(全)
![(本科)金融学pp1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bfe1002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6.png)
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了解电子货币对当今货币制度的冲击;
引例
战俘营里的货币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 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货有限 ,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每个战俘的特定 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 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 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 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 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支香烟,一件衬衣值80支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股则可以换得两支香 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5 人民币逐步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四、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IMS)又称国际货币体系, 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确立的 得到多国承认的规范与支配国际 货币运行的统一规则或制度。
四、国际货币制度
(1) 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2) 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和汇率 制度安排。 (3)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4)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一)电子货币的含义及特点
电子货币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 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 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计算机系统中,并通 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 功能。
引例
战俘营里的货币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 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货有限 ,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每个战俘的特定 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 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 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 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 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支香烟,一件衬衣值80支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股则可以换得两支香 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5 人民币逐步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四、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IMS)又称国际货币体系, 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确立的 得到多国承认的规范与支配国际 货币运行的统一规则或制度。
四、国际货币制度
(1) 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2) 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和汇率 制度安排。 (3)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4)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一)电子货币的含义及特点
电子货币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 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 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计算机系统中,并通 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 功能。
金融学课程(完整版)权威PPT课件
![金融学课程(完整版)权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7fe1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2.png)
金融创新的历史与现状
金融创新的意义与影响
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内,通过引 入新的技术、工具、机构、市场等方 式,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 的过程。金融创新可以分为产品创新 、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类型。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 一,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要的金融创 新浪潮,如货币创新、信用创新、银 行创新等。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 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金融创新呈现出 加速发展的趋势,涌现出大量新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
企业风险管理
阐述企业如何利用风险管理和保险精算技术来识别、评估和管理企业 面临的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个人风险管理
探讨个人如何利用风险管理和保险精算技术来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务 风险,如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进行资产配置等。
08
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
金融创新概述
金融创新的定义与分类
03
货币与货币政策
货币概述
01
02
03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 界货币等职能。
货币的形式与演变
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 信用货币,货币形式随着 经济发展不断演变。
货币的层次与计量
根据流动性不同,货币可 分为M0、M1、M2等不 同层次,各国对货币的计 量口径也有所不同。
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经济政策都会对货币政 策产生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 考虑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问题。
04
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概述
国际金融的定义
国际金融是指跨越国界的货币金融活 动,涉及国际收支、外汇交易、国际 资本流动融科技的主要应用 领域
《金融学》ppt课件
![《金融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8084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d.png)
货币的演变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货币的形式不断演变,但 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没有改变。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 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货币政策目标
01
02
03
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 持物价稳定,避免通货膨 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造成 不良影响。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和更多的盈利机会,
而金融机构的参与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03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协同作用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协同作用,共同推动着经济的
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03 货币与货币政策
货币概述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 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资 金融通、风险管理、价格发现等。
金融机构概述
金融机构的定义
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 的组织,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 公司、信托公司等。
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包括提供金融服务、促进资金 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管理风险等。
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 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 政策行为。
04 金融风险与金融 监管
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风险定义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货币的形式不断演变,但 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没有改变。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 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货币政策目标
01
02
03
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 持物价稳定,避免通货膨 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造成 不良影响。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和更多的盈利机会,
而金融机构的参与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03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协同作用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协同作用,共同推动着经济的
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03 货币与货币政策
货币概述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 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资 金融通、风险管理、价格发现等。
金融机构概述
金融机构的定义
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 的组织,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 公司、信托公司等。
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包括提供金融服务、促进资金 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管理风险等。
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 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 政策行为。
04 金融风险与金融 监管
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风险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正确认识货币金融理论的起点。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有两条源流:一条是货币形式的 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 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贝壳、谷帛、牲畜等,都 充当过货币。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 发展自然是金属货币广泛使用的物质和技术前提。金 属货币所具有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等优 点,确非实物货币所能比拟。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 阶段: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牙买加 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具体表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其特殊背景; 该体系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制度安排 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从而最终导致其走向崩溃。
正是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才建立了现行国际货币 制度——牙买加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多 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牙买 加体系在现实世界经济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 缺陷。
从信用的发展看,曾经出现过两大飞跃:一是信 用方式从实物借贷逐渐向货币借贷转化;二是信用活 动的领域由由单纯的消费领域过渡到社会再生产领域, 再过渡到宏观经济领域 。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特征
1、信用关系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 济关系。具体体现在:现代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具 有扩张性质的经济,这个经济体需要借助负债去扩大 生产规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销产品;现代经 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在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是整个货币群体中最基本的形 式。
2、在现代经济、信用活动中,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匹配 的。
3、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4、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
不仅间接融资活动要通过信用中介来完成,直接融资 也离不开信用中介机构的服务。
三、现代信用的作用与影响
现代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但 如果利用不当,信用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灾难 性的影响。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1.规定币材,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即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 单位的“值”。
3.规定主币与辅币。
4.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货币流通下规 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 中央银行。
5.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 大的支付能力。
3、金属货币向纸质信用货币形式转化。 4、货币的现在与未来——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作为现
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产物,是以电子 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为基础的,也是货币支付手段职 能不断演化的结果,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 展的未来。
三.货币的职能
一般认为,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
三、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 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 形成的体系。国际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有效范围仅限于国内。
国家货币制度从存在形式看有两大类:金属货币 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
16世纪以来的国家金属货币制度主要有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 各国均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四、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 贵金属非货币化。 2、 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 3、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均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 4、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 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 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 一套安排或惯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储 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方 式。
金融学课件
主讲人:申作兰 单 位 :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教研室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一.如何把握货币的起源及其各种学说?
货币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经济生活 中人们也须夷离不开货币。人们对货币的存在早已 习以为常。但货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本质如 何?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对此,马克思曾引 用当时英国议员格来斯顿的话说:“受恋爱愚弄的 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货币到底从何而来,似乎成了一个谜。但这又是一 个非解开不可的谜,因为了解货币的起源是认识货 币本质、职能与作用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
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货币的 这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 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其他职能都不 过是在货币基本职能基础上的派生。对此,马克思曾 经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由于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职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 对货币本质与货币职能的考察,其实在揭示货币之谜 中互为表里。
货币在现实生活中主要发挥两大功能:交换媒介和价 值贮藏。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进行。一是作为各种商品交易时的;三是货 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用以偿 还债务或作其他支付。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 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形成于国 家干预货币流通以后。目的是为了保证货币和货币 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发挥各种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 信 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剩余产品、贫富 差别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信用 是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 生产与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史料记载看,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 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共存。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 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 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从现代信用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看,主要表现在: 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现代信用可 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有两条源流:一条是货币形式的 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 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贝壳、谷帛、牲畜等,都 充当过货币。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 发展自然是金属货币广泛使用的物质和技术前提。金 属货币所具有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等优 点,确非实物货币所能比拟。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 阶段: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牙买加 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具体表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其特殊背景; 该体系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制度安排 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从而最终导致其走向崩溃。
正是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才建立了现行国际货币 制度——牙买加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多 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牙买 加体系在现实世界经济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 缺陷。
从信用的发展看,曾经出现过两大飞跃:一是信 用方式从实物借贷逐渐向货币借贷转化;二是信用活 动的领域由由单纯的消费领域过渡到社会再生产领域, 再过渡到宏观经济领域 。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特征
1、信用关系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 济关系。具体体现在:现代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具 有扩张性质的经济,这个经济体需要借助负债去扩大 生产规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销产品;现代经 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在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是整个货币群体中最基本的形 式。
2、在现代经济、信用活动中,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匹配 的。
3、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4、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
不仅间接融资活动要通过信用中介来完成,直接融资 也离不开信用中介机构的服务。
三、现代信用的作用与影响
现代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但 如果利用不当,信用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灾难 性的影响。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1.规定币材,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即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 单位的“值”。
3.规定主币与辅币。
4.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货币流通下规 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 中央银行。
5.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 大的支付能力。
3、金属货币向纸质信用货币形式转化。 4、货币的现在与未来——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作为现
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产物,是以电子 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为基础的,也是货币支付手段职 能不断演化的结果,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 展的未来。
三.货币的职能
一般认为,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
三、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 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 形成的体系。国际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有效范围仅限于国内。
国家货币制度从存在形式看有两大类:金属货币 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
16世纪以来的国家金属货币制度主要有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 各国均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四、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 贵金属非货币化。 2、 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 3、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均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 4、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 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 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 一套安排或惯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储 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方 式。
金融学课件
主讲人:申作兰 单 位 :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教研室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一.如何把握货币的起源及其各种学说?
货币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经济生活 中人们也须夷离不开货币。人们对货币的存在早已 习以为常。但货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本质如 何?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对此,马克思曾引 用当时英国议员格来斯顿的话说:“受恋爱愚弄的 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货币到底从何而来,似乎成了一个谜。但这又是一 个非解开不可的谜,因为了解货币的起源是认识货 币本质、职能与作用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
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货币的 这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 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其他职能都不 过是在货币基本职能基础上的派生。对此,马克思曾 经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由于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职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 对货币本质与货币职能的考察,其实在揭示货币之谜 中互为表里。
货币在现实生活中主要发挥两大功能:交换媒介和价 值贮藏。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进行。一是作为各种商品交易时的;三是货 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用以偿 还债务或作其他支付。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 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形成于国 家干预货币流通以后。目的是为了保证货币和货币 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发挥各种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 信 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剩余产品、贫富 差别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信用 是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 生产与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史料记载看,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 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共存。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 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 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从现代信用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看,主要表现在: 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现代信用可 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