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2259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a.png)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高级统计师考试,以下为部分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A. 随机性B. 偏见C. 平均数D. 方差答案:A. 随机性2. 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预测未来B. 描述现状C. 分析历史D. 解释原因答案:B. 描述现状3. 常见的统计图表中,用于比较各组数据大小的是?A. 饼图B. 条形图C. 散点图D. 折线图答案:B. 条形图二、填空题4. 方差是指数据同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答案:Σ(xi-μ)²/n5. 在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
答案: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6. 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__________。
答案: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情况三、计算题7. 某统计调查显示,甲、乙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如下:甲组:85、90、88、92,乙组:78、85、90、82,请计算两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判断哪组成绩更稳定。
答:甲组平均值为88.75,标准差为2.5;乙组平均值为83.75,标准差为4.04。
由标准差可知,甲组的数据更加稳定。
8. 某工厂连续三周的日产量数据为:300、320、310、330、325、315,请计算这三周的平均产量和每周产量的标准差。
答:三周的平均产量为318.33,每周产量的标准差为8.56。
以上为部分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2007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范文
![2007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d981481eb91a37f1115cc5.png)
2007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b )。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规范性文件D.统计基本法2. 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b )。
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3.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 a )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4. 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c )。
A.自愿性B.盈利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5.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 c )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6. 统计调查应当以(c )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7. 统计资料实行( a)公布制度。
A.定期B.经常C.及时D.选择性8. 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a )。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C.分散管理制度D.分级负责的原则9. 国家统计数据以( b )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最先公布的部门D.主管部门10.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 )。
A.坚持实事求是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C.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D.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11. 统计人员有权( b )。
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公布自己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12. 某地方领导人认为该地方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领导人的行为属于( c )。
A.依法履行职务行为B.行政监督行为C.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13. 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是(a )。
2007年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7年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46aee67c1cfad6195fa7bb.png)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规范性文件D.统计基本法2. 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3.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4. 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B.盈利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5.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6. 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7. 统计资料实行()公布制度。
A.定期B.经常C.及时D.选择性8. 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C.分散管理制度D.分级负责的原则9. 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最先公布的部门D.主管部门10.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坚持实事求是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C.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D.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11. 统计人员有权()。
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公布自己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12. 某地方领导人认为该地方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领导人的行为属于()。
A.依法履行职务行为B.行政监督行为C.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13. 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是()。
A.实多报少B.凭空捏造C.非法修改D.实少报多14. 对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由()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罚款。
[财经类试卷]2007年统计师(初级)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财经类试卷]2007年统计师(初级)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ecd63bc5da50e2524d7fe5.png)
2007年统计师(初级)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下列关于统计设计的描述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A)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统计活动整体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B)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进行统计分组的设计(C)在进行统计设计时必须考虑统计力量的组织(D)统计分析方案的编制不属于统计活动整体设计2 下述各项中,不属于一项统计活动整体设计内容的是()。
(A)统计指标的设计(B)统计分类国家标准的制定(C)收集资料方法的设计(D)统计工作不同阶段的协调3 下列关于统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各项表述中,()是不准确的。
(A)原始数据通常称为观测值或测量值(B)在统计设计阶段要先产生统计分组表,再产生统计调查表(C)指标对比通常是推断性统计分析的切入点(D)统计分析中的对策建议是原因分析的自然延伸4 下列关于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提法是()。
(A)收集数据既包括收集原始数据,也包括收集二手数据(B)统计调查是向调查对象收集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C)整理数据是对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D)整理数据包括“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数据的分组汇总”两种情况5 下列统计分析结果中,属于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是()。
(A)根据上半年经济增长趋势预测,本市今年GDP将增长10%左右(B)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今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85万人(C)今年上半年全地区被调查的2000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 (D)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初步测算,今年我县粮食产量超过200万吨6 在下列关于统计活动组织机构的描述中,()是错误的。
(A)省级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接受同级政府统计局的直接领导(B)省级政府统计局接受国家统计局的业务领导(C)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统计组织接受同级政府统计局的业务指导(D)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设立统计组织,或设置统计人员7 下列统计组织中,()不属于政府统计组织。
2007年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50c51989eb172dec63b75d.png)
2007年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 4.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的集合。
A.不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B.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C.随意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D.有选择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正确答案:B解析:统计总体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三条:①客观性,即总体和总体单位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实际观察和计量的;②同质性,即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必须是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③差异性,即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在某些方面是有差异的。
2.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D.标志变异个数正确答案:C解析:次数分布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其中,次数,又称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3.某管理局对其所属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其中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差异的分组是()。
A.80-89%,90-99%,100-109%,110%以上B.80%以下,80-100%,100%以上C.80%以下,80-90%,90-100%,100%-110%,110%以上D.85%以下,85-95%,95-105%,105%以上正确答案:C解析:组数的确定,应以明确显示总体分布趋势为原则,根据经验,研究总体分布时,分组数目一般不低于5组,不高于15组。
4.某厂生产某种产品计划比上年增长5%,实际比上年增长7%,计算该厂生产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式为()。
A.5%/7%B.7%/5%C.105%/107%D.107%/105%正确答案:D解析:计划相对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对比的结果,一般以百分数形式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指标数值/计划任务数值。
2007年统计师(初级)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统计师(初级)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fdb5f5915f804d2a16c118.png)
2007年统计师(初级)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 4.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统计设计的描述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A.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统计活动整体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B.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进行统计分组的设计C.在进行统计设计时必须考虑统计力量的组织D.统计分析方案的编制不属于统计活动整体设计正确答案:D解析:D项,统计活动的整体设计的最后阶段要编制统计调查方案、统计整理方案和统计分析方案,因此,统计分析方案的编制属于统计活动整体设计。
2.下述各项中,不属于一项统计活动整体设计内容的是()。
A.统计指标的设计B.统计分类国家标准的制定C.收集资料方法的设计D.统计工作不同阶段的协调正确答案:B解析:统计活动整体设计内容包括:①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②统计分组的设计;③收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④统计工作各个部门、各个阶段的协调与关联;⑤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
3.下列关于统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各项表述中,()是不准确的。
A.原始数据通常称为观测值或测量值B.在统计设计阶段要先产生统计分组表,再产生统计调查表C.指标对比通常是推断性统计分析的切入点D.统计分析中的对策建议是原因分析的自然延伸正确答案:C解析:C项,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模式是指标对比、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提出对策,因此指标对比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切入点。
4.下列关于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提法是()。
A.收集数据既包括收集原始数据,也包括收集二手数据B.统计调查是向调查对象收集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C.整理数据是对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D.整理数据包括“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数据的分组汇总”两种情况正确答案:B解析:B项,统计调查是向调查单位收集原始数据(收集其某些标志的标志表现),而不是向调查对象收集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e78d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b.png)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80分)1. 样本调查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
以下关于样本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样本调查适用于所有统计研究的场合。
B. 样本调查可以完全代替总体调查。
C. 样本调查只适用于大样本量的情况。
D. 样本调查可以通过随机抽样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答案:D2. 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推断方法。
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样本数据是否反映了总体的真实情况。
B.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先提出一个原始假设(H0)和一个备择假设(H1)。
C.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过计算样本观察值与理论值的差异来确定假设的可信程度。
D. 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α一般选择0.05或0.01。
答案:C3.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A. R方值B. 回归系数C. 标准误差D. P值答案:A4.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一种抽样方法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A. 方便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回归抽样答案:C5. 某统计学研究发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并不能说明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由另一个变量引起的。
以下哪个词可以描述这种情况:A. 因果关系B. 直接相关性C. 随机现象D. 非线性关系答案:C(以下省略部分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解释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描述性统计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概括和描述的统计方法,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等指标来对数据进行了解。
例如,对一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分和标准差可以了解整体的成绩水平和分散程度。
推断统计是指通过从样本中收集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或者两个或多个总体之间的差异。
例如,抽取一部分人口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推断得出全国人口的某项特征,如平均年龄。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统计师考试题和答案
![统计师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e4a7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d.png)
统计师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调查中,对调查对象的全面调查称为()。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答案:B2.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中,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A. 直接观察法B. 报告法C. 调查法D. 统计报表法答案:C3. 在统计分析中,对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A. 简化数据B. 便于分析C. 减少数据量D. 提高数据质量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5. 统计分析中,用于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不包括()。
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均值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A. 准确性B. 及时性C. 经济性D. 系统性答案:ABCD7. 统计数据的类型包括()。
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截面数据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A. 相关系数B. 回归分析C. 方差分析D. 聚类分析答案:AB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A. 简单线性回归B. 多元线性回归C. 逻辑回归D. 非线性回归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调查的目的是收集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正确12. 统计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实验法和观察法两种方式进行。
()答案:正确13. 描述统计学主要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答案:错误14. 统计分析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相同的概念。
()答案:错误15. 统计分析中,方差分析主要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样本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
答案: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调查计划、选择调查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调查报告。
2007-2012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历年真题试卷
![2007-2012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历年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c3691175727a5e9856a61a6.png)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工作实务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 D.问卷调查2.经济普查以从事()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A.第一、第二和第三 B.第二、第三C.第二 D.第三3.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对矿山、油田、森工局、电网等企业按其活动的同质性来划分产业活动单位,而不强调地点的同质性。
只要不跨(),并且属于同一种活动的,就合并成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地、市、州、盟C.县、市、区、旗 D.乡镇、街道4.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其中全年销售收入最大的来确定其行业属性。
A.工业、建筑业B.工业、批发零售业C.建筑业、交通运输业D.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5.根据《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不属于非公有经济。
A.私有经济 B.港澳台经济C.外商经济 D.集体经济6.所谓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各产业的()的比重。
A.不变价增加值增量占不变价GDP增量B.现价增加值增量占现价GDP增量C.销售收入增量占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增量D.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量7.农业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各种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但不包括()。
A.农业企业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B.非农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C.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D.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8.在我国农业统计中,不作为耕地面积统计的项目是()。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e3b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9.png)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 概率与统计试题:1.1 请解释概率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1.2 请列举常见的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并介绍它们的特点。
1.3 请解释条件概率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际案例。
答案:1.1 概率是描述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它的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
例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即50%的可能性是正面,50%是背面。
1.2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包括投硬币的结果、掷骰子的点数等,其特点是取值有限且可数。
连续型随机变量则包括身高、体重等,其特点是取值范围无限且不可数。
1.3 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一些条件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个实际案例是在一批产品中,某种缺陷的出现概率与产品的生产批次有关。
如果已知某产品批次的缺陷率为0.1%,那么在此批次中随机选择一个产品,它具有该种缺陷的概率就是条件概率。
2. 抽样与估计试题:2.1 请解释简单随机抽样的原理,并说明其优点。
2.2 请解释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2.3 请说明常用的抽样分布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2.1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以等可能的方式抽取样本,每个样本具有相同的抽取概率。
其优点是可以减少选择偏差,使得样本能够更好地代表总体。
2.2 点估计是利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例如利用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
区间估计则是给出一个区间范围,以某个可信度表示总体参数落在该区间内的概率。
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是根据抽取的一批样本,通过样本的平均值估计某个产品的总体平均寿命,并根据区间估计给出该估计的可信度。
2.3 常用的抽样分布包括正态分布、t分布和χ²分布。
正态分布在样本量较大时适用于总体均值的估计,t分布在样本量较小且总体标准差未知时适用,χ²分布主要用于总体方差的估计。
3. 假设检验与推断试题:3.1 请定义假设检验的概念,并列举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
3.2 请解释显著性水平的意义,并说明如何确定显著性水平。
2007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及答案
![2007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d0d610912a2161479296d.png)
2007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一个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 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
A. 二者是一致的B. 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 二者没有关系D. 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3. 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 简单分组B. 复合分组C. 再分组D. 平行分组4. 某村100户农民家庭人均月收入最高为430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4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A. 30B. 40C. 50D. 705.总量指标()。
A.能从无限总体中计算出来B.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无关C.与数学中的绝对数是一个概念D.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6.某厂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为3%,实际成本降低率为6%,则甲种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 B.96.9%C.103% D.200%7.已知某公司2006年销售额为1999年的210%,则该公司1999-2006年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B.C. D.8.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4%,职工工资水平提高了5%,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
A. 9%B. 9.2%C. 12%D. 20%9.综合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
A. 个体指数B. 总指数C. 综合指数D. 平均数指数10.将居民小区共4000户居民按1——4000编号,在1——100号中随机抽取1个号码为3,则3、103、203……3903构成抽样调查样本,这种获取样本的方法为()。
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随机抽样C. 分层随机抽样D. 整群抽样11.我国现行的周期性普查制度不包括()。
2007-2010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试卷
![2007-2010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4cb42e4b73f242336c5f32.png)
2010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试卷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10分)今年我国将进行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
请问,人口普查对象有哪些法定义务?对人口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第二题(10分)中新网×月×日电: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 8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
请问上述文字中“7.7%”是发展速度还是增长速度?是同比还是环比?说说你对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同比和环比概念的理解。
第三题(15分)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某单位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
当统计部门公布一些平均指标时,许多人会觉得与自己的实际感受存在较大差距而产生困惑。
请根据平均指标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简述在实际中应如何正确使用平均数。
第四题(15分)某医院某时间段的红眼病患者年龄分布如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20-29岁组患红眼患者最多,10-19岁组、30-39岁组次之,40岁以后剧降,10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老年人较少,由此可以得到结论:红眼病对10岁到39岁人群侵害最多。
请评价以上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某医院门诊红眼病患者年龄分布第五题(25分)简述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的主要作用和局限性。
第二部分选答题本部分有5道题,要求回答3道题。
若多答,评卷时只对前三道答题打分。
第六题(25分)“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利于扩大消费”。
请问这一判断是否正确,并作简要分析。
第七题(25分)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是统计工作的主要调查对象。
请简述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所应具备的条件,并说明产业活动单位数与法人单位数的关系。
第八题(25分)请根据下表,分析A地区人口及社会经济的特点。
2009年A地区人口调查汇总数据第九题(25分)某地区2000~2005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资料如下表:请根据上述数据计算:1.按现价计算该地区2001-2005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增长速度;2.按可比价计算该地区2001-2005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3.该地区2000-2005年期间工业生产者价格年平均涨幅。
高级统计师考题试卷及参照答案解析
![高级统计师考题试卷及参照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1cdce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7.png)
高级统计师考题试卷及参照答案解析1.本试卷有两部分,共10道题,满分150分。
2.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务必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3.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首页的准考证号;答题以及需要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的地方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10分)今年我国将进行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
请问,人口普查对象有哪些法定义务?对人口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答案解析】人口普查对象应当按时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如实回答相关问题,不得隐瞒有关情况,不得提供虚假信息,不得拒绝或者阻碍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对象拒绝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或者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人口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人口普查对象阻碍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题(10分)中新网×月×日电: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 8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
请问上述文字中“7.7%”是发展速度还是增长速度?是同比还是环比?说说你对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同比和环比概念的理解。
【答案解析】是增长速度,是同比,统计指标按其具体内容、实际作用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同比实际上就是指定年度间具体时期的指标数据比例,比如今年3月份某统计指标的值是110亿元,而去年3月份该指标的值是100亿元,那么该指标今年同比去年增长了(110-100)/100 x100% = 10%,这是同比增长速度。
也有 110/100 x 100% = 110%,这是同比发展速度。
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就年报而言,就是将下半年业绩数据与上半年业绩数据作比较。
高级统计师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65838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4.png)
高级统计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常数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极差3. 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意味着什么?A. 原假设是正确的B. 原假设是错误的C. 无法确定原假设的正确性D. 需要进一步研究4.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指标?A. 平均数B. 众数C. 标准差D. 相关系数5.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常见方法?A. 回归分析B. 因子分析C. 移动平均法D. 聚类分析6.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众数D. 极差7.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A. 测量误差B. 抽样误差C. 系统误差D. 随机误差8.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收集数据C. 选择统计方法D. 编写报告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相关性检验10. 以下哪个是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A. 主成分分析B. 线性回归分析C. 相关性分析D. 因子分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分布类型?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计数数据D. 顺序数据1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1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类型?A. 单尾检验B. 双尾检验C. 方差分析D. 非参数检验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推断性统计分析C. 探索性数据分析D. 预测性数据分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讲义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61b64c0ce2f0066f5332234.png)
2013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20分)依据统计调查原理,简述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调查方法。
【答案】截至去年底,中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
小微企业今年前8个月新注册市场主体超过800万家,带动了上千万人就业。
小微企业人员流动性大。
小微企业工资低、没有保障,管理不规范,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造成工人流动性大,企业留不住人。
针对小微企业特点不适合采用全面调查,应该采用多阶段抽样调查法。
先根据工商部门的注册资料形成总体,然后再分类,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和服务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工业可分为机械、食品、服装等,服务业可分为才餐饮、交通等。
也可按注册资本排队采用等距抽样。
当然在我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时期,小微企业属于普查的对象。
第二题(20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将研究开发成果、计算机软件、娱乐、文学或艺术品原件等知识产权纳入GDP核算范围。
试分析若采用新标准,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将技术、知识、智慧、创新能力等无形生产资产资本化,无疑是采用新标准的最大特色。
无形生产资产资本化,是本次调整中最重要的统计概念变动。
本次修订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分类的最大变化,就是在原有的3大类别(住宅投资、建筑投资、设备与软件投资)基础上,新增加知识产权投资大类,其下包括软件、研发投资、娱乐与文艺创作3个子类。
这有助于改善GDP及相关测度的精度,开发测度创新的数量指标,识别经济增长源泉。
按修订后的口径,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产权产品投资的比重从9.6%上升到了22.9%,其中软件和研发投资的比重上升较快,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0.4%和9.5%,娱乐与文艺创作的比重较小且相对稳定。
知识投入要素对于现代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近20年来,知识产权产品在西方国家生产经营和生产率改善中的作用日渐重要,推动经济学工作者将研究开发视为创新、增长和经济福利的主要源泉,研发驱动的经济由此被称为技术驱动型经济或“知识经济”。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2007年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2007年](https://img.taocdn.com/s3/m/22910611783e0912a3162a28.png)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2007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分数:1.00)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规范性文件D.统计基本法解析: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分数:1.00)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解析:3.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分数:1.00)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解析:4.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分数:1.00)A.自愿性B.盈利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解析:5.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分数:1.00)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解析:6.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分数:1.00)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解析:7.统计资料实行()公布制度。
(分数:1.00)A.定期√B.经常C.及时D.选择性解析:8.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分数:1.00)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C.分散管理制度D.分级负责的原则解析:9.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分数:1.00)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最先公布的部门D.主管部门解析:10.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分数:1.00)A.坚持实事求是√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C.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D.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解析:11.统计人员有权()。
(分数:1.00)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公布自己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解析:12.某地方领导人认为该地方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领导人的行为属于()。
武汉大学07级统计学试卷+答案
![武汉大学07级统计学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206d726fff705cc170a43.png)
1、基本概念题1.季节比率:时间序列数据中每一期(季度、月份)与全年平均值的比值。
2.同度量因素:是指把不能相加的总体过渡到能够相加的总体的因素。
使若干由于度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加总和比较而使用的媒介因素。
例如,计算价格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就是销售量。
3.随机原则:所谓随机原则是指在抽样时排除主观上有意识地抽取调查单位,使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
例如可以使用随机数表等来保证随机性。
4.环比发展速度:以前一期为100所计算出来的发展速度,即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期观察值之比减1。
5.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如果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多次,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称为置信水平,也称为置信度或者置信系数。
6.标准差系数:一般称为离散系数或者变异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2、理论分析简答题1.请列举三个在统计分析方法(除平均数章节以外的)中带有平均含义或者应用到平均数理论的例子,并适当说明。
(1)统计中计算一段时期内的年均增长率;(2)美国房地产用中位数代表房地产价格的平均水平;(3)平稳型时间序列预测的指数平滑法,用第t期的观察值和预测值进行加权计算,预测第t+1期的预测值。
2.请阐述并适当举例说明标志变动度的应用背景标志变动度也称变异指标,显示总体中变量数值分布的离散趋势。
例如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和标准差等。
(举例略)。
3.简述并适当举例说明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时期指标是一段时间内积累的总量,其基本特征有两点:第一,指标的数值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第二,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如产量、产值、成本、利润等。
时点指标是某一时刻的总量,它反映总体已经存在并经常变化的数量状态在某一个具体时刻的表现,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指标的数值不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第二,指标数值没有可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第一部分简述题P124、P177第一题(20分)从概念、编制方法和应用的角度,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比较。
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划的结果。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序,是进行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商品(货物和劳务)的价格比率,也就是基准国单位通货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在对比国购买时需要该国通货的数额。
购买力评价是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进行国际经济比较的重要指标之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居住、服务项目等八个大类,国家规定325种必报商品和服务项目。
其中一般商品273种,餐饮业食品16种,服务项目36种。
购买力平价分绝对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
两者的编制思路是非常类似的。
注意:不能直接相加的对比的数据,如何对比?第二题(10分)为了解消费者2007年购买汽车的打算,某调查公司利用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汽车栏目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
共有10万人自愿参加了此项调查,其中有3万人表示将于2007年购买小汽车。
随后,该调查公司发布报告:2007年中国将有30%的居民计划购买小汽车。
请对这一结果进行评价。
答: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一是通过网上调查,并不是每个人都可能参加这项调查,所以这项调查的样本不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对于总体没有较好的代表性。
第二,这里说的10万人自愿参加了此项调查,自愿说明这些人不是随机的,也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第三,这里说30%的居民计划购买小汽车,30%是什么,只是个点估计,如果能算出来一个置信区间,也就是说这些居民将以95%的概率保证度在什么到什么之间的概率购买小汽车,则更精确一些。
P87-92第三题(10分)“十一·五规划”已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作为衡量资源消耗水平的主要指标,要求2010年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依据目前的能源统计制度,请回答以下问题:1.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如何计算?答: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
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能源加工转换统计;能源经济效益统计;能源单耗批标统计。
也可回答各自的具体内容。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
第二部分案例题P119第四题(10分)下表是一农村住户的收支情况。
要求:1.简述农户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2.计算该农户的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答: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自有住房折算净值1、工资性收入=220002、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回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75000-26000-1500-1000=465003、财产净收入=3000-4000=-10004、转移净收入=转移收入-转移支出=5000-2000=30005、可支配收入=22000+46500-1000+3000=70500P24-第五题(25分)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两种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请回答:1.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2.普查的结果比抽样调查更准确吗,为什么?3.二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相互关系。
答: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
特点: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工作牵扯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抽样调查是根据概率理论由部分推断总体。
特点:具有时效性、科学性、适应性。
2、从理论上来说,普查的结果是最准确的,但在实际组织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结果有误差。
抽样误差虽然不是全面调查,但它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所以估计的结果是准确的。
3、在实际工作中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有两种结合的方式。
一种方式是调查两种调查表,一种表项目较少,要求全部单位都填写,另一种调查表项目较多,内容详细,要求被抽取的调查单位填写。
第二种方式工是用抽样调查来检验和修正普查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
P176第六题(25分)已知2001-2005年部分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下表。
要求:1.分别计算2001和2005年的投资率和消费率。
2.不考虑价格因素,计算2005年GDP增长率,并分析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
3.简要分析净出口对2005年GDP增长的影响。
答:1、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率=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投资率=39769/108972*100%=36.49%2001年消费率=66878/108972*100%=61.37%2005年投资率=79560/186701*100%=42.61%2005年消费率=96918/186701*100%=51.91%2、不考虑价格,增长率=2005年GDP/2004年GDP-1=186701 /160280-1=16.48%投资拉动作用=投资贡献率*增长率消费拉动作用=消费贡献率*增长率2005年投资的贡献率=(88604-70477)/(186701-160280)=68.60%2005年消费的贡献率=(96918-87033)/(186701-160280)=37.41%2005年投资的拉动作用=68.60%*16.48%=7.02%2005年消费的拉动作用=37.41%*16.48%=8.55%3、净出品=总产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186701-79560-96918=10223元净出品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10223/186701=5.47%净出口的贡献率=(10223-(160280-69168-87033))/(186701-160280)=10223-4079/26421=23.252%净出口的拉动作用=23.25%*16.48%=3.83%第三部分选做题本部分有两组题,要求在每组中选择一道回答。
若多答,评卷时只对第七题和第九题打分。
第一组选答题(20分。
本组包括第七和第八题,请选择一道回答)第七题(20分)检查人员在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某乡3家工业企业2005年元月以后已完全停产,但该乡统计站却为这3家企业2005年上半年上报工业产值合计1526.6万元。
该乡2004年有35家工业企业,基层上报工业产值合计 4.6亿元,但统计站认为此数偏低,不符合实际情况,遂在录入汇总的过程中,对有关数据作了调整。
经调整后,全乡35家工业企业合计上报工业产值7.8亿元。
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统计站的行为构成了哪种统计违法行为?为什么?2.对该统计站的统计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答:本题涉及到的是虚报、瞒报及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该统计站在2004年35家企业上报工业产什合计4.6亿元篡改为7.8亿元,虚报工业产值3.2亿元。
该统计站在3家企业伪造了2005年上半年工业产值合计1526.6万元。
统计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
本题中统计站工作人员篡改、虚报统计资料,可以考虑给予统计行政处分。
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
情节轻重的给予降级或降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P4 P10-12第八题(20分)统计中经常应用三次产业分类标准,此外也常使用一些专题性产业概念,如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环保产业等。
要求:1.简述我国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
2.选择一个专题性产业简述其包括的内容,并说明其与三次产业分类的关系。
第二组选答题(20分。
本组包括第九和第十题,请选择一道回答)答1、根据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不含其服务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俗称为服务业。
2、一、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二、体育产业是指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的范围涵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的各产业门类三、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1)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第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只有第一发展了,才能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差不多都拥有发达的农业。
(2)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是说等于第一、二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再发展第三产业,更不是通过削弱第一、二产业来发展第三产业,而应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来认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3、是对三次产业分类的关系的补充。
P152第九题(20分)某地区有个体工业单位1000个,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办法从中抽取了20个作为样本。
各样本单位调查资料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些样本单位资料不完整,属于部分无回答;有些样本单位完全没有数据,属于完全无回答。
要求:对部分无回答的样本所缺数据进行插补,对完全无回答进行权数调整并推算总体营业收入(要求列出计算公式)。
答:要求我们对部分无回答的样本所缺数据进行插补,对完全无回答进行权数调整并推算总体营业收入。
如果要进行权数调整,那么要知道不同部分抽样的概率,但是这道题中没有告诉我们这个信息。
因此我们认为这道题只能进行插补,不能进行加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