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超声波测声速
超声波测量声速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量声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超声波测量声速,加深对声波传播特性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20kHz 的机械波。
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接收来测量声速。
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我们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测量发射与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超声波传播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速。
声速的计算公式为:$v =\frac{2L}{t}$,其中$v$表示声速,$L$表示传播距离,$t$表示时间间隔。
三、实验仪器1、超声波发射接收仪2、示波器3、游标卡尺4、反射板四、实验步骤1、仪器调试将超声波发射接收仪和示波器连接好,打开电源,调整示波器的参数,使显示的波形清晰稳定。
用游标卡尺测量反射板与发射探头之间的距离$L$,并记录。
2、数据测量启动超声波发射接收仪,发射超声波,并在示波器上观察接收信号。
记录发射与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重复测量多次,以减小误差。
3、改变距离测量改变反射板与发射探头之间的距离,每次增加一定的量,重复步骤2 进行测量。
4、数据记录将测量得到的距离$L$和时间间隔$t$记录在表格中。
五、实验数据|距离$L$(cm)|时间间隔$t$(μs)||::|::|| 500 | 300 || 1000 | 600 || 1500 | 900 || 2000 | 1200 || 2500 | 1500 |六、数据处理1、根据声速的计算公式$v =\frac{2L}{t}$,计算出每次测量的声速值。
2、计算声速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计算得到的声速平均值为_____m/s,标准偏差为_____m/s。
2、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测量距离时的误差,游标卡尺的读数存在一定的误差。
测量时间间隔时的误差,示波器的分辨率和读数可能存在误差。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声速之欧阳道创编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试验日期:实验者:班级:学号:超声波测声速一实验原理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
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
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
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叠加后合成波为: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n =0,1,2,3……)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n =0,1,2,3……)二实验仪器1)声速的测量实验仪器包括超声声速测定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2)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
3)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
4)示波器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图形。
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三实验内容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注意事项1.确保换能器S1和S2端面的平行。
2.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f 0保持一致。
三 数据记录与处理1.基础数据记录 谐振频率=33.5kHz 2. 驻波法测量声速表1 驻波法测量声速数据λ的平均值:==∑=161i i λλ 1.0585(cm )λ的不确定度:)1()(612--=∑=i i S i iλλλ=0.002(cm )因为,λi = (1i+6-1i ) /3,Δ仪=0.02mm所以,=仪∆=332λu 0.000544(cm )=+=22λλλσu S 0.021(mm ) 计算声速:50.354==λυf (m/s )计算不确定度:(m/s)3)()((kHz)2.03%122=+==⨯=f f f f λσσσσλυ实验结果表示:υ=(354±3)m/s ,=0.8%3.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表2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数据(相位变换2π)λ的平均值:==∑=17i i λλ 1.1041(cm )λ的不确定度:)1()(712--=∑=i i S i iλλλ=0.002(cm )因为,λi = (1i+7-1i ) /7,Δ仪=0.02mm 所以,=仪∆=372λu 0.000233(cm )=+=22λλλσu S 0.020(mm ) 计算声速:31.353==λυf (m/s ) 计算不确定度:(m/s)3)()((kHz)2.03%122=+==⨯=f f f f λσσσσλυ实验结果表示:υ=(353±3)m/s ,B=0.8%四实验结论1 利用驻波法测得声速为υ=(354±3)m/s2 利用相位法测得声速为υ=(353±3)m/s五实验思考题1.固定距离,改变频率,以求声速。
超声波波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超声波波速的测量实验报告篇一:超声波测量声速---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超声波测光速---仿真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教师审批签字:实验人:审批日期:一、实验目的1.能够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 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接收方法。
3. 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二、实验仪器及仪器使用方法(一)实验仪器1 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
○(二)仪器使用方法1、连接测量电路。
连线时鼠标选中接口,然后按住不放,拖到需要连接的另一接口后松开鼠标。
如已有连线,则此操作将去掉连线。
鼠标右键单击,弹出主菜单,选中接线检查,检查连线是否正确。
2、调整仪器。
双击各仪器弹出其放大窗口,调整该仪器。
(1)示波器的使用与调整。
请先调整好聚焦。
然后鼠标单击示波器的输入信号的接口,把信号输入示波器。
接着调节通道1,2的幅度微调,扫描信号的时基微调。
最后选择合适的垂直方式选择开关,触发源选择开关,内触发源选择开关,Auto-Norm-X-Y开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需要观察的信号波形。
输入信道的信号是由实验线路的连接决定的。
(2)信号发生器的调整。
频率选择35KHz左右,幅度为5V的一个正弦信号。
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微调旋钮,观察示波器上信号幅度是否为最大来逐步寻找换能器的共振频率。
1通过游标卡尺来测量左右换能器间的距离。
2当(3)超声速测定仪的使用。
○○把鼠标移动到右边的换能器上后,会出现“??”标志,表明此时可以移动。
按下鼠标左键向左移动,按下右键向右移动。
移动的幅度可以通过“调节状态”的“粗调”和“细调”来控制。
三、实验原理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
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
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

⼤学物理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实验⽬的】1.学会⽤共振⼲涉法、相位⽐较法以及时差法测量介质中的声速2.学会⽤逐差法进⾏数据处理;3.了解声速与介质参数的关系。
【实验原理】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易被反射等优点。
在超声波段进⾏声速测量的优点还在于超声波的波长短,可以在短距离较精确的测出声速。
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般通过电磁振动与机械振动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最常见的⽅法是利⽤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来实现的。
本实验采⽤的是压电陶瓷制成的换能器(探头),这种压电陶瓷可以在机械振动与交流电压之间双向换能。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和波长的关系为:v f λ=? (1) 由(1)式可知,测得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就可以得到声速。
同样,传播速度亦可⽤ /v L t = (2) 表⽰,若测得声波传播所经过的距离L 和传播时间t ,也可获得声速。
1. 共振⼲涉法实验装置如图1所⽰,图中和为压电晶体换能器,作为声波源,它被低频信号发⽣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激励后,由于逆压电效应发⽣受迫振动,并向空⽓中定向发出以近似的平⾯声波;为超声波接收器,声波传⾄它的接收⾯上时,再被反射。
当和的表⾯近似平⾏时,声波就在两个平⾯间来回反射,当两个平⾯间距L为半波长的整倍数,即(3)时,发出的声波与其反射声波的相位在处差(n=1,2 ……),因此形成共振。
因为接收器的表⾯振动位移可以忽略,所以对位移来说是波节,对声压来说是波腹。
本实验测量的是声压,所以当形成共振时,接收器的输出会出现明显增⼤。
从⽰波器上观察到的电信号幅值也是极⼤值(参见图2)。
图中各极⼤之间的距离均为,由于散射和其他损耗,各级⼤致幅值随距离增⼤⽽逐渐减⼩。
我们只要测出各极⼤值对应的接收器的位置,就可测出波长。
由信号源读出超声波的频率值后,即可由公式(1)求得声速。
2.相位⽐较法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以说是位相的传播。
沿波传播⽅向的任何两点同相位时,这两点间的距离就是波长的整数倍。
2022年大学物理实验超声波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超声波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旳1.理解超声波旳物理特性及其产生机制;2.学会用相位法测超声波声速并学会用逐差法解决数据;3.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旳吸取系数及反射面旳反射系数;4.并运用超声波检测声场分布。
5.学习超声波产生和接受原理,6.学习用相位法和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并与公认值进行比较。
7.观测和测量声波旳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二实验条件HLD-SV-II型声速测量综合实验仪,示波器,信号发生仪三实验原理1、超声波旳有关物理知识声波是一种在气体。
液体、固体中传播旳弹性波。
声波按频率旳高下分为次声波(f<20Hz)、声波(20Hz≤f≤20kHz)、超声波(f>20kHz)和特超声波(f≥10MHz),如下图。
声波频谱分布图振荡源在介质中可产生如下形式旳震荡波:横波: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旳波,它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旳波,它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旳传播。
表面波:当材料介质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产生沿介质表面传播旳波,介质表面旳质点做椭圆旳振动,因此表面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随深度旳增长衰减不久。
板波:在板厚与波长相称旳弹性薄板中传播旳波,可分为SH 波与兰姆波。
超声波由于其波长短、频率高,故它有其独特旳特点:绕射现象小,方向性好,能定向传播;能量较高,穿透力强,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小,在水中可以比在空气或固体中以更高旳频率传旳更远,并且在液体里旳衰减和吸取是比较低旳;能在异质界面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
2、抱负气体中旳声速值声波在抱负气体中旳传播可觉得是绝热过程,因此传播速度可表达为μrRT=V (1)式中R 为气体普适常量(R=8.314J/(mol.k)),γ是气体旳绝热指数(气体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之比),μ为分子量,T 为气体旳热力学温度,若以摄氏温度t 计算,则:t T T +=0 K T 15.2730=代入式(1)得,00001V 1)(V T t T t T rRt T rR++⋅+===μμ (2) 对于空气介质,0℃时旳声速0V =331.45m /s 。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3、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驻波法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在介质的界面上产生反射。
当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会形成驻波。
驻波的特点是在某些位置上,介质的振动幅度最大,称为波腹;在另一些位置上,介质的振动幅度为零,称为波节。
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
通过测量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进而计算出声速。
2、相位法声源发出的声波经过一定距离的传播后,到达接收器。
由于声波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与声源发出的声波之间存在相位差。
通过测量相位差,并结合声波的频率和传播距离,可以计算出声速。
三、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声波的波形和相位差。
2、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作为声源。
3、超声实验装置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用于发射和接收声波。
4、游标卡尺测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按照实验装置图连接好仪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整到一定值,例如 35kHz。
缓慢移动接收器,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当出现驻波时,记录下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2、相位法连接好仪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整到一定值,例如35kHz。
观察示波器上两个通道的波形,通过调节示波器的相位旋钮,使两个波形的相位差为零。
缓慢移动接收器,记录下相位差再次为零时接收器移动的距离。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驻波法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频率(kHz)|相邻波腹(节)距离(mm)|波长(mm)|声速(m/s)||::|::|::|::||35 |_____ |_____ |_____ ||40 |_____ |_____ |_____ ||45 |_____ |_____ |_____ |计算波长和声速:根据相邻波腹(节)距离计算波长,波长等于相邻波腹(节)距离的两倍。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声速之欧阳与创编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试验日期:实验者:班级:学号:超声波测声速一实验原理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
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
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
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叠加后合成波为: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n =0,1,2,3……)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n =0,1,2,3……)二实验仪器1)声速的测量实验仪器包括超声声速测定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2)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
3)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
4)示波器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图形。
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三实验内容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注意事项1.确保换能器S1和S2端面的平行。
2.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f 0保持一致。
三 数据记录与处理1.基础数据记录 谐振频率=33.5kHz 2. 驻波法测量声速λ的平均值:==∑=16i i λλ 1.0585(cm )λ的不确定度:)1()(612--=∑=i i S i iλλλ=0.002(cm )因为,λi = (1i+6-1i ) /3,Δ仪=0.02mm 所以,=仪∆=332λu 0.000544(cm )=+=22λλλσu S 0.021(mm ) 计算声速:50.354==λυf (m/s )计算不确定度:(m/s)3)()((kHz)2.03%122=+==⨯=f f f f λσσσσλυ实验结果表示:υ=(354±3)m/s ,=0.8%3.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λ的平均值:==∑=171i i λλ 1.1041(cm )λ的不确定度:)1()(712--=∑=i i S i iλλλ=0.002(cm )因为,λi = (1i+7-1i ) /7,Δ仪=0.02mm 所以,=仪∆=372λu 0.000233(cm )=+=22λλλσu S 0.020(mm ) 计算声速:31.353==λυf (m/s )计算不确定度:(m/s)3)()((kHz)2.03%122=+==⨯=f f f f λσσσσλυ实验结果表示:υ=(353±3)m/s,B=0.8%四实验结论1 利用驻波法测得声速为υ=(354±3)m/s2 利用相位法测得声速为υ=(353±3)m/s五实验思考题1.固定距离,改变频率,以求声速。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声速测量一、 实验项目名称:声速测量 二、 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方法2.理解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3.学会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4.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和培养综合使用仪器的能力三、 实验原理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波频率和波长的关系为:可见,只要测出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即可求出声速。
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得到,因此,实验的关键就是如何测定声波波长。
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实验中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测出超声波的波长:1. 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如右图所示,实验时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电压信号接到发射超声换能器上,超声发射换能器通过电声转换,将电压信号变为超声波,以超声波形式发射出去。
接收换能器通过声电转换,将声波信号变为电压信号后,送入示波器观察。
由声波传播理论可知,从发射换能器发出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传播,到达接收换能器。
如果接收面和发射面严格平行,即入射波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涉形成驻波。
此时,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其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
在声驻波中,波腹处声压(空气中由于声扰动而引起的超出静态大气压强的那部分压强)最小,而波节处声压最大。
当接收换能器的反射界面处为波节时,声压效应最大,经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后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压信号幅值也是极大值,所以可从接收换能器端面声压的变化来判断超声波驻波是否形成。
移动卡尺游标,改变两只换能器端面的距离,在一系列特定的距v f fv λ=f λf离上,媒质中将出现稳定的驻波共振现象,此时,两换能器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只要我们监测接收换能器输出电压幅度的变化,记录下相邻两次出现最大电压数值时(即接收器位于波节处)卡尺的读数(两读数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半波长),则根据公式:就可算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其中超声波的频率可由信号发生器直接读得。
2.相位比较法实验接线如下图所示。
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以说是位相的传播。
在声波传播方向上,所有质点的振动位相逐一落后,各点的振动位相又随时间变化。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声速测量⼀、实验项⽬名称:声速测量⼆、实验⽬的1.学会测量超声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的⽅法2.理解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3.学会逐差法进⾏数据处理4.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和培养综合使⽤仪器的能⼒三、实验原理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波频率和波长的关系为:可见,只要测出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即可求出声速。
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得到,因此,实验的关键就是如何测定声波波长。
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实验中可以采⽤⼏种不同的⽅法测出超声波的波长:1. 驻波法(共振⼲涉法)如右图所⽰,实验时将信号发⽣器输出的正弦电压信号接到发射超声换能器上,超声发射换能器通过电声转换,将电压信号变为超声波,以超声波形式发射出去。
接收换能器通过声电转换,将声波信号变为电压信号后,送⼊⽰波器观察。
由声波传播理论可知,从发射换能器发出⼀定频率的平⾯声波,经过空⽓传播,到达接收换能器。
如果接收⾯和发射⾯严格平⾏,即⼊射波在接收⾯上垂直反射,⼊射波与反射波相互⼲涉形成驻波。
此时,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其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
在声驻波中,波腹处声压(空⽓中由于声扰动⽽引起的超出静态⼤⽓压强的那部分压强)最⼩,⽽波节处声压最⼤。
当接收换能器的反射界⾯处为波节时,声压效应最⼤,经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后从⽰波器上观察到的电压信号幅值也是极⼤值,所以可从接收换能器端⾯声压的变化来判断超声波驻波是否形成。
移动卡尺游标,改变两只换能器端⾯的距离,在⼀系列特定的距v f fv λ=f λf离上,媒质中将出现稳定的驻波共振现象,此时,两换能器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只要我们监测接收换能器输出电压幅度的变化,记录下相邻两次出现最⼤电压数值时(即接收器位于波节处)卡尺的读数(两读数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半波长),则根据公式:就可算出超声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其中超声波的频率可由信号发⽣器直接读得。
2.相位⽐较法实验接线如下图所⽰。
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以说是位相的传播。
大学物理实验超声波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教物理真验超声波速丈量真验报告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真验脚段1.相识超声波的物理个性及其爆收体造;2.教会用相位法测超声波声速并教会用逐好法处理数据;3.丈量超声波正在介量中的吸支系数及反射里的反射系数;4.并使用超声波检测声场分散.5.教习超声波爆收战接支本理,6.教习用相位法战共振搞涉法丈量声音正在气氛中传播速度,并与公认值举止比较.7.瞅察战丈量声波的单缝搞涉战单缝衍射二真验条件HLD-SV-II型声速丈量概括真验仪,示波器,旗号爆收仪三真验本理1、超声波的有关物理知识声波是一种正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弹性波.声波按频次的下矮分为次声波(f<20Hz)、声波(20Hz≤f≤20kHz)、超声波(f>20kHz)战特超声波(f≥10MHz ),如下图.声波频谱分散图振荡源正在介量中可爆收如下形式的震荡波:横波:量面振荡目标战传播目标笔曲的波,它只可正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量面振荡目标战传播目标普遍的波,它能正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表面波:当资料介量受到接变应力效率时,爆收沿介量表面传播的波,介量表面的量面搞椭圆的振荡,果此表面波只可正在固体中传播且随深度的减少衰减很快.板波:正在板薄与波少相称的弹性薄板中传播的波,可分为SH 波与兰姆波.超声波由于其波少短、频次下,故它有其特殊的个性:绕射局里小,目标性好,能定背传播;能量较下,脱透力强,正在传播历程中衰减很小,正在火中不妨比正在气氛或者固体中以更下的频次传的更近,而且正在液体里的衰减战吸支是比较矮的;能正在同量界里爆收反射、合射战波形变换.2、理念气体中的声速值声波正在理念气体中的传播可认为是绝热历程,果此传播速度可表示为μrRT=V (1)式中R 为气体普适常量(R=8.314J/(mol.k)),γ是气体的绝热指数(气体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之比),μ为分子量,T 为气体的热力教温度,若以摄氏温度t 估计,则:t T T +=0 K T 15.2730=代进式(1)得,000001V 1)(V T t T t T rRt T rR++⋅+===μμ (2)对付于气氛介量,0℃时的声速0V m /s .若共时思量到气氛中的蒸汽的效率,校准后声速公式为:s m pp T t w /)319.01)(1(45.331V 0++= (3) 式中w p 为蒸汽的分压强,p 为大气压强.3、共振搞涉法设有一从收射源收出的一定频次的仄里声波,通过气氛传播,到达接支器,如果接支里与收射里庄重仄止,进射波即正在接支里上笔曲反射,进射波与反射波相搞涉产死驻波,反射里处为位移的波节.改变接支器与收射源之间的距离l ,正在一系列特定的距离上,媒量中出现宁静的驻波共振局里.此时,l 等于半波少的整数倍,驻波的幅度达到极大;共时,正在接支里上的声压波背也相映天达到极大值.没有易瞅出,正在移动接支器的历程中,相邻二次达到共振所对付应的接支里之间的距离即为半波少.果此,若脆持频次 v 没有变,通过丈量相邻二次接支旗号达到极大值时接支里之间的距离(2/λ),便不妨用λv =V 估计声速.声压变更与接支器位子的关系:4、相位比较法收射波通过传声媒量到达接支器,所以正在共一时刻,收射处的波与接支处的波的相位分歧,其相位好 ϕ可利用示波器的李萨如图形去瞅察.ϕ 战角频次 ω、传播时间 t 之间犹如下关系:共时有:T /2πω=,V ,VT l t ==λ (式中T 为周期),代进上式可供得声速V .λ的决定用如下要领:根据当,...)3,2,1(2/==n n l λ时,得πϕn =.真验时,通过改变收射器与接支器之间的距离,可瞅察到相位的变更.而当相位好改变 π时,相映的距离l 的改变量即为半个波少.为透彻测定波少的值,正在本量的支配中要连绝测多个相位改变π的面的坐标,再用逐好法算出波少λ的值,根据波少战频次值可供出声速.止波法相位好图:5声速丈量及声波的单缝搞涉与单丝衍射由于超声波具备波少短,易于定背收射及抗搞扰等便宜,所以正在超声波段举止声速丈量是比较便当的.本真验用共振搞涉法战相位比较法丈量声音正在气氛中传播的声速;并钻研声波单缝搞涉,单缝衍射及声波的反射局里,将丈量截止与表里估计举止比较,进而对付动摇教的物理顺序战基础观念有更深的明白.6、声波的搞涉战衍射单缝搞涉真验拆置如图1所示.对付于分歧的α角,如果从单缝到接支器的程好是整或者波少的整数倍,便会爆收相少搞涉,果而瞅察到搞涉强度的极大值;当程好是半波少的偶数倍时,搞涉强度有极小值.果此,搞涉强度出现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条件如下:极大值:λαn d =sin (4) 极小值:λα)21(sin +=n d (5) 式中,n 为整或者整数,d 为二个缝核心位子的距离,λ为声音的波少.图1衍射效力用超声波也不妨瞅察到,采与1个单缝,如图2所示.当去自单缝的一半的辐射与去自另一半的辐射出进半波少偶数倍时,会爆收相消搞涉,果此相消搞涉条件是:λα)21(sin 2+=n a (6) 式中,n =0,±1,±2,……,a 为单缝缝宽,α为接支器离核心位子转过角度.图2三、真验真量(一):声音正在气氛中传播速度丈量1、安排尝试系统的谐振频次按图4将真验拆置接好.正弦波的频次与40KHz,安排接支换能器尽大概近距离,且使示波器上的电源旗号为最大.而后,将二个换能器分启稍大些距离(约5-6cm),使接支换能器输进示波器上的电压旗号为最大.再安排频次,使该旗号真真为该位子极大值.此时旗号源输出频次才最后等于二个换能器的固有频次.正在该频次上,换能器输出较强的超声波.2、正在谐振频次处用共振法战相位法测声速.当测得一声速极大值后,连绝天移动接支端的位子,丈量相继出现20个极大值所相映的各接支里位子L,再用i逐好法供波少值.正在用相位比较法时,将接支器与示波器的Y轴贯串,收射器与示波器X轴贯串,即可利用李萨如图形去瞅察收射波与接支波的相位好,适合安排Y轴战X轴敏捷度,便能赢得比较谦意的李萨如图形.对付于二个共频次互相笔曲的简谐振荡的合成,随着二者之间相位好从0--π变更,其李萨如图形由斜率为正的曲线形成椭圆,再由椭圆变到斜率为背的曲线.记录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采用李萨如图形为曲线时所对付应的位子.每移动半个波少,便会沉复出现斜率正背接替的曲线图形.3、本真验温度应透彻小心天丈量(为什么?),并测出温度计搞泡温度战干泡温度,查表得到该状态下的p值,w再测得真验室当时的气压值p,(搞燥天气可没有必丈量pw 战p)(详睹参照资料1战3),则可由式(3)供出声速值.4、将上述二种要领的丈量截止比较,估计相对付偏偏好.选搞真验:(安排性真验)(二)声波的单缝搞涉用图1所示单缝拆置去搞搞涉真验.真验须谦脚公式(4)战公式(5)条件.为了缩小由于二个缝处的衍射所引起的搀纯性.简朴的办法是每个缝宽度均小于1个波少(约8-9mm为一个波少),缝宽仅2-3mm,而二个缝相隔为几个波少,(本量使用单缝间距约为3倍波少).那时,丈量出主极大,次极大战极小值的位子.要瞅察更多极大值战极小值位子,须将牢固螺丝脱掉,搁好后.转化更大角度瞅察到.(三)声波的单缝衍射用图2所示单缝拆置去搞瞅察声波的单缝衍射真验(注意脱掉牢固螺丝必须保存好).体验声波衍射的物理含意.将转化紧固螺丝脱掉(注意螺丝战螺帽没有克没有及掉)搁正在纸盒内.将接支器绕轴心转化,不妨瞅察接支旗号正在分歧角位子时强度的变更,由公式(6)可估算一级极小值的角度.不妨正在谦脚公式(6)的条件下,瞅测到一级极小值.估算一下衍射是可与表里值普遍,转化更大角度时,可瞅测到一级极大值.四、使用注意事项1、仪器与拆置对接的电缆线,没有宜多拆、多接.角度牢固螺丝也没有宜让教死时常脱掉.最好规划是配一套公用“声速丈量概括真验仪”.让教死教习接拆共轴电缆接洽,以及瞅测大角度时单缝搞涉战单缝衍射,并备1个洪量角器.2、数隐游标卡尺使用时,应沉沉移动,移动时速度须缓而匀称.真验中断时,应将数隐部分电源关关.3、挪动变化仪器时,没有克没有及将数隐游标卡尺当脚柄使用.应二脚拿底板挪动变化拆置.4、通常,没有搞真验时,应用防尘罩(或者布)防尘,以预防灰尘加进换能器.五、思索与计划1、声波与光波、微波有何辨别?2、为何正在声波产死驻波时,正在波节位子声压最大,果而接支器输出旗号最大?3、正在什么条件下,声波传播中的压缩与稠密没有是绝热历程?那对付声速丈量截止有何效率?。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1)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1)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和距离,计算出空气中的声速,并且借此掌握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实验原理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压强以及温度有关。
本实验中,通过一段已知长度的玻璃耳管和可以发出超声波的脉冲发生器,将脉冲信号通过耳管传输到另一端,在经过接收装置后产生回响信号,并自动停止脉冲发生,记录下声波传播的时间t。
同时,测量被测介质温度以及用光学仪器测量出耳管长度L,即可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声速v:v=2L/t三、实验仪器超声波发生器、玻璃耳管、声波接收器、计时器、光学仪器、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将玻璃耳管放置在实验台上,测量其长度L;2.将发生器与接收器分别连接到耳管的两端,使其相离5cm左右,打开发生器的电源;3.按下发生器上的按钮,让发生的声波波段传输至接收器,并记录下传输时间t;4.多次重复上述步骤,取平均值,得到声波传播时间t及其标准差;5.测量被测介质温度;6.利用公式v=2L/t计算出声速,写入实验记录表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和稳定,防止外界干扰;2.使用超声波发生器时要确保其正确接线,并调整合适的发射频率以避免信号干扰;3.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本实验中取得的数据如下:玻璃耳管长度L=0.35m声波传播时间t=0.002s被测介质温度T=25℃根据公式v=2L/t,代入上述数据可得声速v=350m/s。
与理论值相比较,误差很小,说明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比较高。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可以得出空气中声速的测量值,并且掌握了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实验中要吸收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注意数据积累与分析过程中的细节,以得到准确的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超声波声速的测量(含数据)

大学物理实验超声波声速的测量(含数据)
一、实验目的
1、测量水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二、实验器材
2、水槽;
3、测量卡尺。
三、实验原理
超声波声速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来确定。
假设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波从超声波发射器发出后,在经过水中的传播距离L后,到达超声波接收器所需的时间为t,则有:
v = L/t
四、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1、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水槽的两侧边缘,距离为L = 100.0 cm。
2、开始实验前,先开启超声波声速测量仪,待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3、将水箱中的水注满,保证水面平整,不产生涟漪。
4、在超声波声速测量仪屏幕上调节并观察渐进式扫描波形直到找到超声波信号。
然后在屏幕上调节幅度使其在2/3波形范围内。
这个范围内的任何波形变化都可能导致声波时间测量误差。
5、在超声波声速测量仪屏幕上记录观察到的第一个波峰(应为正弦波的正向部分)的位置,这标志着声波的发射时刻。
7、重复实验三次,并将每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时间t(ms)
1 0.270
2 0.267
3 0.269
8、计算各次实验的平均时间t和超声波速度v:
t = (0.270 ms + 0.267 ms + 0.269 ms) / 3 = 0.269 ms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测量得到的水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72 km/s。
实验结果和实际值(约为1.5 km/s)存在较大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和水中的水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2、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波动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驻波法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
在驻波中,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
通过测量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进而求得声速。
设声源的振动频率为 f,波长为λ,声速为 v,则有 v =fλ。
在驻波法中,我们使用超声换能器作为声源和接收器。
当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接收端的信号幅度达到最大,此时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L 与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L =nλ/2(n =1,2,3,)。
2、相位法声源和接收器作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在相位法中,我们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声速。
设声源的频率为 f,声源和接收器的相对运动速度为 v',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 f',则有:f' = f (1 + v'/v) 。
当声源和接收器相向运动时,v'为正;当声源和接收器相背运动时,v'为负。
通过测量声源和接收器的相对运动速度 v'以及声源的频率 f,就可以计算出声速 v。
三、实验仪器1、声速测量仪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测量声速(1)按照实验装置图连接好仪器,将超声换能器 S1 和 S2 分别连接到声速测量仪的发射端和接收端。
(2)打开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
(3)缓慢移动 S2,观察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变化。
当信号幅度达到最大时,记录此时 S2 的位置 L1。
(4)继续移动 S2,当信号幅度再次达到最大时,记录此时 S2 的位置 L2。
(5)重复步骤(3)和(4)多次,测量多组数据。
(6)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声波的波长λ,进而求得声速 v。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声速

3)函数信号发生器 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
4)示波器 示波器的 x, y 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
上的图形。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三 实验内容
.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试验日期: 实验者: 班级: 学号:
超声波测声速 一 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 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 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下图是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
别是:
.
.
叠加后合成波为:
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 n =0,1,2,3……)
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 n =0,1,2,3……)
二 实验仪器
1)声速的测量实验仪器 包括超声声速测定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i+7
1i+7(cm) λi= (1i+7-1i)/7(cm)
1
8.162
8
15.926
1.109
2
9.282
9
17.050
1.110
谐振频率 f=32.0kHz
.
.
3
10400
10
18.220
4
11.512
11
19.206
【大学物理实验(含 数据+思考题)】仿真实验 超声波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 / 超声波及其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收方法;(2)认识超声脉冲波及其特点;(3)测量超声波在固体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波长;(4)通过实验了解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仪器超声波仪器、数字示波器、铝块、探头、耦合剂瓶子三、实验原理1.超声波超声波是频率在2X104Hz~1012Hz的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比一般声波要短,具有较好的各向异性而且能透过不透明物质,这一特性已被用于超声波探伤和超声成像技术。
利用超声的机械作用、空化作用,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去锅垢、清洗、灭菌等。
2.超声波的产生压电效应:某些固体物质,在压力(或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使物质本身极化,在物体相对的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一效应称为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当一个晶体受电场作用时,其正负离子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于是产生了晶体的变形,这一效应是逆压电效应。
,),其具有压电效压电陶瓷:具有自发极化现象的晶体,如钛酸钡(BaTiCO3应和逆压电效应,叫压电陶瓷。
压电晶片:压电陶瓷被加工成平面状,并在正反两面分别镀上银层作为电极,其被称为压电晶片。
当给压电晶片两极施加一个电压短脉冲时,晶片将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振荡,适当选择晶片的厚度可以得到超声波。
在晶片的振动过程中,由于能量的减少,其振幅也逐渐减小,因此它发射出的是一个超声波波包,通常称为脉冲波。
3.超声波的传播和接收超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时,与被检对象相互作用发生散射,散射波被同一压电换能器接收,由于正压效应,振荡的晶片在两极产生振荡的电压,电压被放大后可以用示波器显示。
4.直探头延迟和试块纵波声速、频率及波长的测量(1)超声波有多种波型:纵波波型/横波波型和表面波波型。
三种超声波:①纵波(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介质:固体, 液体,气体)②横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介质:固体)③表面波(沿着介质表面传播, 由平行于表面的纵波和垂直于表面的横波合成,介质:固体和液体表面)本实验通过直探头产生超声纵波。
超声波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超声波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原理。
2、学会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掌握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频率高于 20000Hz 的机械波,通常由压电陶瓷片在高频电信号的激励下产生。
2、驻波法测声速当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会形成驻波。
此时,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
通过测量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波长,再结合超声波的频率,从而得到声速。
3、相位比较法测声速从发射端发出的超声波和接收端接收到的超声波在示波器上会显示出两个正弦波。
通过观察这两个正弦波的相位差变化,来确定波长。
三、实验仪器1、超声波声速测定仪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1)按实验装置图连接好线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至约40kHz。
(2)移动接收端,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使出现振幅较大且稳定的驻波。
(3)记录此时接收端的位置,然后缓慢移动接收端,依次记录相邻波腹(或波节)的位置。
(4)重复测量多次,计算波长的平均值。
2、相位比较法(1)将示波器置于“XY”工作方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同时接到发射端和示波器的“X”输入端,接收端的输出接到示波器的“Y”输入端。
(2)移动接收端,观察李萨如图形的变化。
(3)当图形由直线变为椭圆,再变为直线时,记录接收端的位置。
(4)重复测量多次,计算波长的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处理1、驻波法测量次数相邻波腹(或波节)的距离(cm)波长(cm)1 ________ ________2 ________ ________3 ________ ________平均值:λ1 =________声速:v1 =f × λ1 =________2、相位比较法测量次数相邻李萨如图形变化的距离(cm)波长(cm)1 ________ ________2 ________ ________3 ________ ________平均值:λ2 =________声速:v2 =f × λ2 =________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波动、示波器的测量误差等。
超声波的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超声波的声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的原理。
2、学习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掌握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它的产生通常是利用压电效应。
将压电晶体片置于交变电场中,由于压电效应,晶体片会发生周期性的伸缩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
2、驻波法测量声速当发射面与接收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会形成驻波。
此时,接收面处的声压最大,通过移动接收面,测量相邻两次声压最大时接收面的位置变化,即可求出超声波的波长,进而求得声速。
3、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从发射面发出的超声波与接收面接收到的超声波存在一定的相位差。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两列波的相位差变化,同样可以求出波长和声速。
三、实验仪器1、超声波声速测定仪包括超声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游标卡尺等。
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1)按照实验装置图连接好电路,将超声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分别固定在导轨的两端。
(2)打开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
(3)缓慢移动接收换能器,观察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变化,找到相邻的两个极大值点,记录下接收换能器的位置。
(4)重复测量多次,求出波长的平均值,进而计算出声速。
2、相位比较法(1)保持实验装置不变,将示波器的“XY”显示模式打开。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李萨如图形。
(3)缓慢移动接收换能器,观察李萨如图形的变化,当图形从直线变为椭圆,再变为直线时,记录下接收换能器的位置。
(4)同样重复测量多次,求出波长平均值和声速。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驻波法实验数据|测量次数|极大值位置(mm)||::|::|| 1 |____ || 2 |____ || 3 |____ || 4 |____ || 5 |____ |波长的计算:相邻极大值位置之差即为半波长,求出波长平均值。
超声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超声波的基本物理特性和产生机制。
2. 掌握相位法测量超声波声速的方法。
3. 学会使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4. 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
5. 运用超声波检测声场分布。
6. 学习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原理。
7. 通过相位法与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并与公认值进行比较。
8. 观察与测量声波的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现象。
二、实验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听觉上限(约20kHz)的声波。
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主要受到介质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相位法测量超声波声速,即通过测量超声波的波长和频率,计算出声速。
三、实验器材1. 型声速测量综合实验仪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仪4. 声波发射器5. 声波接收器6. 温度计7. 卷尺8. 秒表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仪器的各个部分连接好,包括声波发射器、声波接收器、示波器、信号发生仪等。
2. 校准实验仪器,确保其工作正常。
3. 测量环境温度,并记录数据。
4. 使用相位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 将声波发射器与信号发生仪连接,调整信号发生仪的频率至超声波频率范围。
b. 将声波接收器放置在距离声波发射器一定距离的位置。
c. 在示波器上观察声波信号,调整声波接收器的位置,直到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两个同相的声波信号。
d. 测量两个同相信号之间的距离,即为超声波的波长。
e. 计算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 = 频率× 波长。
5. 使用共振干涉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 将声波发射器与声波接收器放置在共振腔内。
b. 调整信号发生仪的频率,直到在共振腔内观察到共振现象。
c. 测量共振频率,并计算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 = 频率× 波长。
6. 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a. 将声波发射器与声波接收器放置在待测介质中。
b. 调整信号发生仪的频率,使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
c. 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计算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超声波测声速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试验日期:实验者:班级:学号:超声波测声速一实验原理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
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
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
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叠加后合成波为: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n =0,1,2,3……)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n =0,1,2,3……)二实验仪器1)声速的测量实验仪器包括超声声速测定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2)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
3)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
4)示波器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图形。
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三实验内容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注意事项1.确保换能器S1和S2端面的平行。
2.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f0保持一致。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1.基础数据记录谐振频率=2.驻波法测量声速λ的平均值:==∑=16i i λλ(cm ) λ的不确定度:)1()(612--=∑=i i S i i λλλ=(cm ) 因为,λi = (1i+6-1i ) /3,Δ仪=所以,=仪∆=332λu (cm )=+=22λλλσu S (mm ) 计算声速:50.354==λυf (m/s )计算不确定度:(m/s)3)()((kHz)2.03%122=+==⨯=f f f f λσσσσλυ实验结果表示:υ=(354±3)m/s ,=%3.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λ的平均值:==∑=7171i i λλ(cm ) λ的不确定度:)1()(712--=∑=i i S i i λλλ=(cm ) 因为,λi = (1i+7-1i ) /7,Δ仪=所以,=仪∆=372λu (cm )=+=22λλλσu S (mm ) 计算声速:31.353==λυf (m/s ) 计算不确定度:(m/s)3)()((kHz)2.03%122=+==⨯=f f f f λσσσσλυ实验结果表示:υ=(353±3)m/s ,B=%四 实验结论1 利用驻波法测得声速为υ=(354±3)m/s2 利用相位法测得声速为υ=(353±3)m/s五 实验思考题1.固定距离,改变频率,以求声速。
超声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及其产生机制。
2. 学会用相位法测量超声波声速,并学会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3. 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吸收系数及反射面的反射系数。
4. 运用超声波检测声场分布。
5. 学习超声波产生与接收原理,并用相位法与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并与公认值进行比较。
6. 观察与测量声波的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
二、实验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相位法测量超声波声速。
相位法的基本原理是:当超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但波长和速度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可以计算出其声速。
三、实验仪器1. 型声速测量综合实验仪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仪四、实验步骤1. 仪器连接:将型声速测量综合实验仪、示波器和信号发生仪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连接好。
2. 调节仪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使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稳定。
3. 测量超声波声速:a. 将发射换能器固定在实验台上,接收换能器置于发射换能器正前方。
b. 打开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和幅度,使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稳定。
c. 记录示波器上波形的时间间隔,即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d.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吸收系数:a. 将介质置于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之间。
b. 重复步骤3,记录示波器上波形的时间间隔。
c. 根据公式计算超声波在介质中的吸收系数。
5. 测量反射面的反射系数:a. 将反射面置于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之间。
b. 重复步骤3,记录示波器上波形的时间间隔。
c. 根据公式计算反射面的反射系数。
6. 运用超声波检测声场分布:a. 将发射换能器固定在实验台上,接收换能器置于发射换能器正前方。
b. 打开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和幅度,使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试验日期:
实验者:
班级:
学号:
超声波测声速
一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
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
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
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叠加后合成波为:
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 n =0,1,2,3……)
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 n =0,1,2,3……)
二实验仪器
1)声速的测量实验仪器
包括超声声速测定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超声声速测定仪
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
函数信号发生器
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
4)示波器
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图形。
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三实验内容
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注意事项
1.确保换能器S1和S2端面的平行。
2.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f 0保持一致。
三 数据记录与处理
基础数据记录
谐振频率=
驻波法测量声速
表1 驻波法测量声速数据
λ的平均值:==∑=6
1
61i i λλ(cm )
λ的不确定度:
)
1()(6
1
2
--=
∑=i i S i i
λλ
λ=(cm )
因为,λi = (1i+6-1i ) /3,Δ仪= 所以,=仪∆=
3
32λ
u (cm )
=+=22λ
λλσu S (mm ) 计算声速:
50.354==λυf (m/s )
计算不确定度:
(m/s)
3)()((kHz)
2.03
%122=+==⨯=
f f f f λσσσσλυ
实验结果表示:υ=(354±3)m/s ,=%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表2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数据(相位变换2π)
λ的平均值:==∑=7
1
71i i λλ(cm )
λ的不确定度:
)
1()(7
1
2
--=
∑=i i S i i
λλ
λ=(cm )
因为,λi = (1i+7-1i ) /7,Δ仪= 所以,=仪∆=
3
72λ
u (cm )
=+=22λ
λλσu S (mm ) 计算声速:
31.353==λυf (m/s )
计算不确定度:
(m/s)
3)()((kHz)
2.03
%122=+==⨯=
f f f f λσσσσλυ
实验结果表示:υ=(353±3)m/s ,B=%
四 实验结论
1 利用驻波法测得声速为υ=(354±3)m/s
2 利用相位法测得声速为υ=(353±3)m/s
五 实验思考题
1.固定距离,改变频率,以求声速。
是否可行
答: 能。
因为v = f λ,已知频率f ,而且波长λ也能通过示波器图像读 出 所以可以用驻波法测量出声速。
各种气体中的声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同。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波长、频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