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电子信息系统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可处理非常大的带宽;不受电源振荡,电磁干扰及其电源故障的影响;重量轻;不会漏光,不易被侦 听,安全性好。 缺点:a)要求较高的操作性能;b)过分弯曲时,容易损坏;c)单向性;d)光纤接口成本高
(此部分了解)
● 无线频谱的划分(图 2.11)பைடு நூலகம்85 页)
►随频率和波长的变化,与之对应的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变化
Cdma 工作原理:
►第三代移动通信: 大致了解即可
MAC 层
● MAC 层的基本概念、功能
概念:介质(信道)访问(使用)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功能: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底部特别设置一个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来专门负责信道分配的问题。
● 多路访问协议
►ALOHA 协议:理解纯 ALOHA(214 页)和时隙 ALOHA 吞吐量的计算过程(信道利用率提高,数字要记住)
● 电子信息系统的定义、组成与典型结构。大致了解物联网的 4 层组成
电子信息系统定义 目前尚无统一定义 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与传输(网络技术、数据库)、数据输出等模块组成 ,即按照一 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系统。
数据采集 (传感器、 ADC、接口) 单机 数字信号处理 (DSP) 模拟输出 (DAC) 数据管理 (数据库) 数据传输/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
纯:当 G = 0.5 时,可获得最大的吞吐量 Smax = 1/2e ≈ 18.4% 时隙:当 G = 1 时,可获得最大的吞吐量 Smax = 1/e ≈ 36.8% ►带冲突检测的 CSMA 协议:基本原理,三种状态(217 页图)
CD 协议的“边讲边听”可对 CSMA 作进一步改进。发送过程中,仍然监听信道,通过检测回复信号的能量 或脉冲宽度并将之与发送的信号作比较,就可判断是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立即取消发送,等待一随 机时间后再重新尝试发送。
►无线 LAN 协议:无线 LAN 与以太网 MAC 协议的区别,理解图 4.11 与图 4.12
● 以太网
►Manchester 编码原理,作用(页 232)(图 4。16)
所有的 802.3 系统都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实现比较简单。其信号的高电平为+0.85V,低电平为-0.85V。 作用:由于在每个 1/2 位周期处都会发生跳变,不仅可提供用于同步的时钟信号(但编码效率降低),也为 信道侦听提供了可能。
►无冲突协议:位图协议,低负荷和高负荷情况下信道效率的计算 P219 低负荷时,数据发送少,基本重复预约周期。 对于低编号的站点,平均需等待 N/2 时隙(本次预约周期)外加 N 时隙(下一轮预约周期),共 1.5N 时隙 后才可发送。 对于高编号的站点,平均只需等待 N/2 时隙(本次预约周期)就可发送。 因此,所有站点平均等待时间为 N 个时隙。则低负荷下的效率为 d/(N+d),其中 d 为一个数据帧的比特 量。 高负荷时,基本上 N 比特竞争时隙按比例平均分配给 N 帧数据,即每帧需要一比特的额外开销,则效率为 d/(d+1)。 ►自适应树搜索协议(只要求掌握从根结点搜索,要求详细掌握时隙分配过程)
数据经过模拟传输系统后可能会出现差错。 提高信息传输速率
►与星座图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的计算(107 页)c=B·log2~M。。(图 2.26 ) M=(log2~N)-1 N:星座图点数
►ADSL 的基本原理:图 2.28 图 2.29 信道分配及传输速率的计算(110 页倒数三段)(倒数二段) (111 页第五行,划分:32 条信道用于上行数据流,其余的用于下行数据流) (第三段采样速率等于波特率) 信道分配:
● 参考模型
►七层 OSI 参考模型和 4 层 TCP/IP 的模型,(知道有什么,不需要功能)
►两者层之间的对应关系,(特别强调传输网络层) TCP/IP 的网络层(IP 层) 对应于 OSI 的网络层 TCP/IP 的传输层对应于 OSI 的传输层
TCP/IP 的应用层对应于 OSI 的最高三层
双绞线:物理特性: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传输特性:可分为五类,最常用的双绞线有 3 类和 5 类,均由 4 对双绞线组成,3 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 10 Mbps,5 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 100Mbps。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不同 带宽:既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带宽取决于铜线厚度以及传输距离。(几 Mbps) 同轴电缆带宽:既有很高的带宽又有很好的抗噪特性。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长度以及数据信号的信噪 比。(1GHz) 一个光纤传输系统有三个关键部件:光源、传输介质、检测器。 由于任何入射角度大于临界值的光束都会在内部反射,所以许多不同的光束可以在不同反射角传播。 光线优缺点:
●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计算机网络:用通讯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联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 讯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区别: 1. 目的不一样: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 分布式系统:为共同完成任务。 2. 分布式系统具有内聚性和透明性; 计算机网络则忽视各机器间的差异。 3. 主要在软件上有所区别:分布式系统:存在一个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网间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即可。
● 移动电话系统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知道) ►第一代移动通信: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129 页)主要特点、蜂窝(相邻不同频)、移交的概念
优点: (1)开拓了一种新的系统网络结构,后续数字版本的移动系统基本都延用了该结构的基本特 性。 (2)利用蜂窝组网技术以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且大大降低了发射器和移动站的 发射功率。 缺点:(1)虽然采用频分多址,但并未提高信道利用率,因此通信容量有限; (2)通话质量一般,保密性差; (3)制式太多,标准不统一,互不兼容; (4)不能提供非话数据业务; 蜂窝:每个蜂窝单元使用一组频率该频率不被邻居蜂窝单元共用 移交:基站通过检测移动电话信号的强弱来确定其控制权。 移交: 当通话中的移动台从一个蜂窝单元进入另一个蜂窝单元时,网络能够把移动台从原蜂窝单元所用的信 道切换到新蜂窝单元的某一信道 软移交:原基站挂断电话之前,新基站获得电话信号。不中断通话。 硬移交:新基站获得电话之前,原有基站就挂断电话。中断通话。 ►第二代移动通信:典型代表(知道三个系统),全数字化、时分复用的引入,用户传输率的计算(133 页) CDMA 的基本原理,码片序列的特征,扩频原理 以 D-AMPS,GSM 和窄带 CDMA 为典型代表。 码片序列的特征: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 (orthogonal)。 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以太网 MAC 协议:MAC 帧如何体现多播和广播(232 页),帧长限制(不能太短(要重点了解两个原因),不 能太长)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可为 2 或 6 个字节,但 10Mbps 的基带系统只用 6 字节地址。目的地址可分为: 单地址:最高比特位为“0”,用于单播(unicast)。 组地址:最高比特位为“1”,用于组播(multicast)。 广播地址:全“1”,用于广播(broadcast)。 对最短帧的限制主要有两个原因: 区分出有效帧和碎片帧(由于冲突而中断发送的残缺帧,长度短)。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短帧可能会造成冲突检测失败。 ►二元指数后退算法(235 页): 理解发生不同冲突数情况下,如何确定工作站等待的时槽数 以竞争时隙(2τ)作为基本的等待时间单位,在 i 次冲突后,等待的时隙数为 0 到 2i-1 中的随机之一。 达到 10 次冲突后,随机等待的最大时隙数就被固定在 1023(210-1)。 16 次冲突后,宣布发送失败,进一步的恢复留待高层进行 ►以太网性能(235-236 页):理解式 4-5 到式 4-7 的推导。 A=kp(1-p)k-1
● 通信卫星
►三种通信卫星的划分图 2.15(中轨道,高轨道)
►P94 最后一段的计算(仔细读,针对图 2.17)(计算时延)
光速:300000km/s,一个典型值为 270ms,VSAT:540ms
●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PSTN 的基本结构(101 页三部分组成)及其功能 1、本地回路(双绞线进入家庭和业务部门,模拟信号) 2、干线(通过光纤将交换局连接起来,数字信号) 3、交换局(电话呼叫从一条干线接入到另一条干线) ►电话传输信道:三个主要问题 P104(衰减 延迟畸变 噪声) 衰减:信号在传统中的能量损失,与频率有关 延迟畸变:不同傅立叶分量在线路上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噪声:热噪声,串音,脉冲噪声 ►调制解调器:引入(两个)原因
● 网络软件
►层、协议、接口的概念 协议:是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规则约定,只存在对等体之间。 接口: 位于相邻层之间,定义请求/提供服务的方式 ►图 1.15 消息从上层到下层,再从下层到上层的头信息的添加和删除过程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概念,并能举出网络服务实例 面向连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 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 delivery)或“尽力而为”。 实例:
►TCP/IP 的传输层(面向无面向协议) 对应于 OSI 的传输层;使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对等实体之间会话;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典型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TCP(面向连接协议):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无连接协议) ►图 1.24 的混合参考模型(课件),了解即可。 物理层涉及到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数据位。(主要是机械、电气接口和信号时序,以及使用的物理传输 介质)。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一条逻辑的传输线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形成数据 帧,流量调节,以及在广播式网络中控制对共享信道的访问。 网络层控制子网的运行过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如何将分组从源端路由到目标端,进行拥塞控制,提 供较好的服务质量。
● 按地理距离划分的三种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地理范围、传输技术和拓扑结构 范围: 小于几千米的范围内 传输技术:所有机器连接同一根电缆;延时低;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Gbps 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形,环形,树型等
►广域网:路由技术、存储转发与分组交换的概念 大大多数广域网中,子网是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传输线和交换单元。由路由器转发数据。 当一个分组从一个路由器,经过一个或者多个中间路由器,被发送到另一个路由器上的时候,每个中间路由 器都会完整地接收到该分组,然后将它保存起来,直到所要求的输出线路空闲,才将它转发出去。根据这种 原则组织起来的子网称为“存储-转发”或“分组交换”。
►T1 线路与 E1 线路的数据传输率的计算 (118 页)(图 2.33 下面一段)(e1 倒数二段) T1:1.544 Mbps,每帧包含 24*8=192 位,再加一个额外一位用于帧同步。23 条用于数据,1 条用于同 步。每条信道 7 位用于数据 1 位用于控制。CCITT1.544 Mbps 标准以 8 位数据项为基础。 E1:CCITT 2.048Mbps 标准用 32 个 8 位数据样本组成一个 125us 的基本帧,30 个信道用于传信息,2 个信道用于传控制信号。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区别 (127 页)
典型结构: 4 层组成: 综合应用层 管理服务层
单机
单机
单机
管理服务层解决数据如何存储(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如何检索(搜索引擎)、如何使用(数 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如何不被滥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 网络构建层 网络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网络构建层在物联网四层模型中连接感知识别层和管理服务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高效、稳 定、及时、安全地传输上下层的数据。 感知识别层 感知识别层位于物联网四层模型的最底端,是所有上层结构的基础。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接收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并且在必要时把数据分割成小的单元,然后把数据单元传递给 网络层,并且确保这些数据片段都能够正确地到达另一端;传输层还决定了将向上一层提供哪种类型的服 务。 应用层包含了各种针对用户需要的协议,如 HTTP、FTP 等。
物理层
● 三种有导向传输介质的基本特点书(p77 双绞线带宽)(78 第三段同轴电缆带宽)(光 纤倒数三段)
(此部分了解)
● 无线频谱的划分(图 2.11)பைடு நூலகம்85 页)
►随频率和波长的变化,与之对应的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变化
Cdma 工作原理:
►第三代移动通信: 大致了解即可
MAC 层
● MAC 层的基本概念、功能
概念:介质(信道)访问(使用)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功能: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底部特别设置一个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来专门负责信道分配的问题。
● 多路访问协议
►ALOHA 协议:理解纯 ALOHA(214 页)和时隙 ALOHA 吞吐量的计算过程(信道利用率提高,数字要记住)
● 电子信息系统的定义、组成与典型结构。大致了解物联网的 4 层组成
电子信息系统定义 目前尚无统一定义 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与传输(网络技术、数据库)、数据输出等模块组成 ,即按照一 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系统。
数据采集 (传感器、 ADC、接口) 单机 数字信号处理 (DSP) 模拟输出 (DAC) 数据管理 (数据库) 数据传输/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
纯:当 G = 0.5 时,可获得最大的吞吐量 Smax = 1/2e ≈ 18.4% 时隙:当 G = 1 时,可获得最大的吞吐量 Smax = 1/e ≈ 36.8% ►带冲突检测的 CSMA 协议:基本原理,三种状态(217 页图)
CD 协议的“边讲边听”可对 CSMA 作进一步改进。发送过程中,仍然监听信道,通过检测回复信号的能量 或脉冲宽度并将之与发送的信号作比较,就可判断是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立即取消发送,等待一随 机时间后再重新尝试发送。
►无线 LAN 协议:无线 LAN 与以太网 MAC 协议的区别,理解图 4.11 与图 4.12
● 以太网
►Manchester 编码原理,作用(页 232)(图 4。16)
所有的 802.3 系统都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实现比较简单。其信号的高电平为+0.85V,低电平为-0.85V。 作用:由于在每个 1/2 位周期处都会发生跳变,不仅可提供用于同步的时钟信号(但编码效率降低),也为 信道侦听提供了可能。
►无冲突协议:位图协议,低负荷和高负荷情况下信道效率的计算 P219 低负荷时,数据发送少,基本重复预约周期。 对于低编号的站点,平均需等待 N/2 时隙(本次预约周期)外加 N 时隙(下一轮预约周期),共 1.5N 时隙 后才可发送。 对于高编号的站点,平均只需等待 N/2 时隙(本次预约周期)就可发送。 因此,所有站点平均等待时间为 N 个时隙。则低负荷下的效率为 d/(N+d),其中 d 为一个数据帧的比特 量。 高负荷时,基本上 N 比特竞争时隙按比例平均分配给 N 帧数据,即每帧需要一比特的额外开销,则效率为 d/(d+1)。 ►自适应树搜索协议(只要求掌握从根结点搜索,要求详细掌握时隙分配过程)
数据经过模拟传输系统后可能会出现差错。 提高信息传输速率
►与星座图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的计算(107 页)c=B·log2~M。。(图 2.26 ) M=(log2~N)-1 N:星座图点数
►ADSL 的基本原理:图 2.28 图 2.29 信道分配及传输速率的计算(110 页倒数三段)(倒数二段) (111 页第五行,划分:32 条信道用于上行数据流,其余的用于下行数据流) (第三段采样速率等于波特率) 信道分配:
● 参考模型
►七层 OSI 参考模型和 4 层 TCP/IP 的模型,(知道有什么,不需要功能)
►两者层之间的对应关系,(特别强调传输网络层) TCP/IP 的网络层(IP 层) 对应于 OSI 的网络层 TCP/IP 的传输层对应于 OSI 的传输层
TCP/IP 的应用层对应于 OSI 的最高三层
双绞线:物理特性: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传输特性:可分为五类,最常用的双绞线有 3 类和 5 类,均由 4 对双绞线组成,3 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 10 Mbps,5 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 100Mbps。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不同 带宽:既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带宽取决于铜线厚度以及传输距离。(几 Mbps) 同轴电缆带宽:既有很高的带宽又有很好的抗噪特性。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长度以及数据信号的信噪 比。(1GHz) 一个光纤传输系统有三个关键部件:光源、传输介质、检测器。 由于任何入射角度大于临界值的光束都会在内部反射,所以许多不同的光束可以在不同反射角传播。 光线优缺点:
●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计算机网络:用通讯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联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 讯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区别: 1. 目的不一样: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 分布式系统:为共同完成任务。 2. 分布式系统具有内聚性和透明性; 计算机网络则忽视各机器间的差异。 3. 主要在软件上有所区别:分布式系统:存在一个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网间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即可。
● 移动电话系统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知道) ►第一代移动通信: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129 页)主要特点、蜂窝(相邻不同频)、移交的概念
优点: (1)开拓了一种新的系统网络结构,后续数字版本的移动系统基本都延用了该结构的基本特 性。 (2)利用蜂窝组网技术以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且大大降低了发射器和移动站的 发射功率。 缺点:(1)虽然采用频分多址,但并未提高信道利用率,因此通信容量有限; (2)通话质量一般,保密性差; (3)制式太多,标准不统一,互不兼容; (4)不能提供非话数据业务; 蜂窝:每个蜂窝单元使用一组频率该频率不被邻居蜂窝单元共用 移交:基站通过检测移动电话信号的强弱来确定其控制权。 移交: 当通话中的移动台从一个蜂窝单元进入另一个蜂窝单元时,网络能够把移动台从原蜂窝单元所用的信 道切换到新蜂窝单元的某一信道 软移交:原基站挂断电话之前,新基站获得电话信号。不中断通话。 硬移交:新基站获得电话之前,原有基站就挂断电话。中断通话。 ►第二代移动通信:典型代表(知道三个系统),全数字化、时分复用的引入,用户传输率的计算(133 页) CDMA 的基本原理,码片序列的特征,扩频原理 以 D-AMPS,GSM 和窄带 CDMA 为典型代表。 码片序列的特征: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 (orthogonal)。 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以太网 MAC 协议:MAC 帧如何体现多播和广播(232 页),帧长限制(不能太短(要重点了解两个原因),不 能太长)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可为 2 或 6 个字节,但 10Mbps 的基带系统只用 6 字节地址。目的地址可分为: 单地址:最高比特位为“0”,用于单播(unicast)。 组地址:最高比特位为“1”,用于组播(multicast)。 广播地址:全“1”,用于广播(broadcast)。 对最短帧的限制主要有两个原因: 区分出有效帧和碎片帧(由于冲突而中断发送的残缺帧,长度短)。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短帧可能会造成冲突检测失败。 ►二元指数后退算法(235 页): 理解发生不同冲突数情况下,如何确定工作站等待的时槽数 以竞争时隙(2τ)作为基本的等待时间单位,在 i 次冲突后,等待的时隙数为 0 到 2i-1 中的随机之一。 达到 10 次冲突后,随机等待的最大时隙数就被固定在 1023(210-1)。 16 次冲突后,宣布发送失败,进一步的恢复留待高层进行 ►以太网性能(235-236 页):理解式 4-5 到式 4-7 的推导。 A=kp(1-p)k-1
● 通信卫星
►三种通信卫星的划分图 2.15(中轨道,高轨道)
►P94 最后一段的计算(仔细读,针对图 2.17)(计算时延)
光速:300000km/s,一个典型值为 270ms,VSAT:540ms
●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PSTN 的基本结构(101 页三部分组成)及其功能 1、本地回路(双绞线进入家庭和业务部门,模拟信号) 2、干线(通过光纤将交换局连接起来,数字信号) 3、交换局(电话呼叫从一条干线接入到另一条干线) ►电话传输信道:三个主要问题 P104(衰减 延迟畸变 噪声) 衰减:信号在传统中的能量损失,与频率有关 延迟畸变:不同傅立叶分量在线路上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噪声:热噪声,串音,脉冲噪声 ►调制解调器:引入(两个)原因
● 网络软件
►层、协议、接口的概念 协议:是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规则约定,只存在对等体之间。 接口: 位于相邻层之间,定义请求/提供服务的方式 ►图 1.15 消息从上层到下层,再从下层到上层的头信息的添加和删除过程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概念,并能举出网络服务实例 面向连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 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 delivery)或“尽力而为”。 实例:
►TCP/IP 的传输层(面向无面向协议) 对应于 OSI 的传输层;使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对等实体之间会话;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典型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TCP(面向连接协议):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无连接协议) ►图 1.24 的混合参考模型(课件),了解即可。 物理层涉及到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数据位。(主要是机械、电气接口和信号时序,以及使用的物理传输 介质)。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一条逻辑的传输线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形成数据 帧,流量调节,以及在广播式网络中控制对共享信道的访问。 网络层控制子网的运行过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如何将分组从源端路由到目标端,进行拥塞控制,提 供较好的服务质量。
● 按地理距离划分的三种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地理范围、传输技术和拓扑结构 范围: 小于几千米的范围内 传输技术:所有机器连接同一根电缆;延时低;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Gbps 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形,环形,树型等
►广域网:路由技术、存储转发与分组交换的概念 大大多数广域网中,子网是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传输线和交换单元。由路由器转发数据。 当一个分组从一个路由器,经过一个或者多个中间路由器,被发送到另一个路由器上的时候,每个中间路由 器都会完整地接收到该分组,然后将它保存起来,直到所要求的输出线路空闲,才将它转发出去。根据这种 原则组织起来的子网称为“存储-转发”或“分组交换”。
►T1 线路与 E1 线路的数据传输率的计算 (118 页)(图 2.33 下面一段)(e1 倒数二段) T1:1.544 Mbps,每帧包含 24*8=192 位,再加一个额外一位用于帧同步。23 条用于数据,1 条用于同 步。每条信道 7 位用于数据 1 位用于控制。CCITT1.544 Mbps 标准以 8 位数据项为基础。 E1:CCITT 2.048Mbps 标准用 32 个 8 位数据样本组成一个 125us 的基本帧,30 个信道用于传信息,2 个信道用于传控制信号。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区别 (127 页)
典型结构: 4 层组成: 综合应用层 管理服务层
单机
单机
单机
管理服务层解决数据如何存储(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如何检索(搜索引擎)、如何使用(数 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如何不被滥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 网络构建层 网络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网络构建层在物联网四层模型中连接感知识别层和管理服务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高效、稳 定、及时、安全地传输上下层的数据。 感知识别层 感知识别层位于物联网四层模型的最底端,是所有上层结构的基础。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接收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并且在必要时把数据分割成小的单元,然后把数据单元传递给 网络层,并且确保这些数据片段都能够正确地到达另一端;传输层还决定了将向上一层提供哪种类型的服 务。 应用层包含了各种针对用户需要的协议,如 HTTP、FTP 等。
物理层
● 三种有导向传输介质的基本特点书(p77 双绞线带宽)(78 第三段同轴电缆带宽)(光 纤倒数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