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教育的项目课程模式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拓展教育的项目课程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蔡昕霖(1993.06-),男,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摘要:素质拓展作为现代组织全新的培训方式,以其先进开放的教育理念、身心体验式的项目课程等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本研究通过对素质拓展教育的项目课程模式的含义、特点以及教练价值的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将项目课程模式有效地纳入当前高校的课程体系的建议,是对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地有益尝试。关键词:素质拓展教育;项目课程模式;教练;启发思考

素质拓展,又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以先进开放的教育理念、身心体验式的项目课程、挑战性的团队活动形式等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从古至今,人才培养就是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但人才培养却离不开合理的课程模式。素质拓展,作为一种可资借鉴的课程模式,其所体现出来的成果显著的社会效应,不容忽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早已展开,但仍然存在课程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师生关系疏离等问题。

在新时期,及时系统地察素质拓展教育,探讨把其项目课程模式有效地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将是一有益的尝试,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素质拓展教育的阐释

素质拓展,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主要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

生存能力和船撞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风靡全球50 余年拓展训练,于1995 年进入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户外体验式学习方式之一[1]。其训练对象从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不同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各个领域。

素质拓展的宣言是:激发自尊,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放眼世界。它强调安全第一,提倡环境保护。这种教育训练模式,关注个体与团队的共同成长,体现了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这些精神理念的传递,无不体现在素质拓展别具一格的教育形式——项目课程模式。

2.项目课程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2.1 项目课程模式的含义

项目课程模式,在素质拓展教育中是指在正对不同群体所事先设计好的项目体系中,通过以团队的形式参与众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拓展项目,师生互动、情景授课,个人挑战与团队支持相结合,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以项目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在实施过程达到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

2.2 项目课程模式的特点

项目课程模式是一系列不同项目组合有效展开,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其特点突出体现为项目的特点:

2.2.1 规律性。项目的设计必须依据一个重要的事实,团队是素质拓展教育的活动单位。所以,项目体系的设计要依据一个团队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团队的建立、融合到最终成长为一个亲密无间的组织,体现在项目的性质上就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破冰—融冰—合为一体[2],体现在学生个体为身心发展成长的规律。

2.2.2 教育性。拓展训练的价值,是由项目的教育性所体现的,是在项目进行中、结束后能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背景,通过教练点评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突破固有思维局限,开阔眼界,由体验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达到体现在以后具体行为的改变中。没有教育性存在的项目,与游戏无异,虽有趣但只是短暂的情感冲动,无法对学生产生实际影响。教育性是辨别素质拓展项目好坏的重要因素。

2.2.3 趣味性。项目课程的安排,不仅要体现教育性,同时也需有趣味性。项目是学生喜欢参加的,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性、积极性,项目的效果才可以达到。当然,可能有些项目的由于难度大,有些学生开始不愿参与,但是有趣味的项目定能在参与之后让学生回味无穷。

2.2.4 挑战性。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项目难度的设定需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挑战性,才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发展。

2.2.5 创新性。项目课程不是一成不变得,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开发不同的项目[3],创新性是项目课程模式存在的生命力。创新包括两种:一种是原有项目在形式内容等上的升华,一种是开发全新的项目。同时,创新不仅体现在项目本身,更需要发挥学生在项目体验中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成长。

3、项目课程模式的灵魂人物—教练

在开展素质拓展中,离不开不开这么一群人——素质拓展训练培训师,即拓展教练。欧洲《公共人事管理杂志》这样写道,“培训能增加22.4%的生产力,而“培训+教练”可以提高88%的生产力”,很好的诠释了教练在素质拓展教育中的灵魂作用。近10年来,教练技术已成为欧美企业家提高生产力的秘密武器,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如ibm、宝洁、爱立信等企业都在内部推行教练文化。

一般而言,在素质拓展教育中,教练主要负责拓展培训的策划、组织和管理,以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的体验、分享和总结点评。通过分享新鲜的事物,传播超越、向上的理念和态度,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强烈的热情和激情,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拓展教练获得成就感的源泉。总之,教练是项目课程模式得以构建的关键,必须予以足够地重视。

4、高等教育中项目课程模式的开展

项目课程模式由于自身独有的特点与优势,如何有效地纳入当前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值得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4.1借鉴项目体系的体验式教学和开放理念。项目课程模式通过

个人的充分参与,在开放的理念下,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教练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所以高校课程,需要构建一种有效地体验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打破课堂局限走入户外,分享反馈,提升教育效果。

4.2 开发具有规律性、趣味性、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参与性、成长可能性,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得发展。

4.3 构建项目模块式教育。高等教育的课程需要把握好课与课之间的衔接性,以项目为活动单位,依据教学计划设计好一个个项目模块,使课堂教学组织地更加科学、高效。

4.4 以小组问题解决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以及情景模拟,使学生从热身、参与、问题分析与解决,到分享、体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迅速了解并掌握快速组建团队、建立共识、重整个人和组织关系、培养领导力,而且提升了小组成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培养“灵魂式的教练团队”。高校要积极借鉴素质拓展教育中教练团队的培养方式,使教练特质转变成高校老师的内在素养,成为引领学生项目课程教育中的灵魂式人物,从更深处去影响感染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应以引导者的姿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成长,发展身心。

通过以上对素质拓展中项目课程模式的考察,以及其在高等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