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学03上课用

合集下载

药用动物学03上课用

药用动物学03上课用
同配生殖,雌雄配子大小相同,如鞭毛虫,有孔虫; 异配生殖,雌雄配子大小不同,为多数原生动物生殖方 式。
18
(2)接合生殖(conjugation):为纤毛虫所特有,如: 草履虫,两个虫体暂时靠近在一起,互相交换它们的小核 ,然后分开,各自再行分裂,如草履虫。
有性繁殖对提高有机体的生活力有重要作用。
30
鞭毛、纤毛的基本结构
A、鞭毛横切
B、鞭毛结构图解
31
鞭毛结构
32
4、储蓄泡附近有一红色眼点(stigma),靠近眼点近鞭毛 基部有一膨大部分,称为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眼点是 由类胡萝卜素(carotene)的小颗粒组成。光感受器能接受光 线,眼点遮住光线,鞭毛摆动,让光线连续地照到光感受器 上。使眼虫趋向光线。
11
四、呼吸(respiration):
没有呼吸的类器官,呼吸作用借扩散作用,从周围 的水中摄取氧,并将CO2排入水中;一些有色素的原生 动物,光合作用产生氧供自身呼吸之用;有的厌氧代 谢。
12
五、排泄(excretion): 可溶性废物,CO2、H2O、含氮废物,可借扩散从细胞表面排 出到周围的水中(海水)。所有淡水产的原生动物,都具有一 种排泄的类器官,称为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是由一 层和质膜相似的膜包围而成的,泡内是水分和溶于水中的废物。 细胞内渗透压高,水入细胞内,借此收集水,排水带废物。海 水,寄生种类原生动物,一般没有伸缩泡。
分三种类型:
1、光合营养(phototrophy)或自养型:细胞质有许多 叶绿体,其内有大量的叶绿素,和植物一样,能利用太阳的
光能,将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作为它们的
养料,如衣滴虫。

《药用动物学》课件

《药用动物学》课件

04
药用动物的应用与开发
药用动物在中药中的应用
药用动物在中药中具有悠久的历 史,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药中的动物药种类繁多,如蛇 、麝香、鹿茸、海马等,具有独
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药用动物在中药中的应用形式多 样,如动物整体、动物组织、动
物提取物等。
药用动物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用动物在新药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储存与运输
法律与道德考量
确保药用动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 变质,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药用动物的采集与利用需符合相关法律法 规,同时也要考虑生态平衡和动物福利的 道德考量。
03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
药用动物的生理作用
药用动物在生理上具有独特的 结构和功能,使其在医疗保健 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例如,某些药用动物能够分泌 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这些物 质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人 体生理功能。
此外,药用动物的生理功能还 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灵感和思 路,促进新药的开发和研制。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机制是指其发挥药效的原 理和途径。
不同的药用动物可能通过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 来发挥疗效,这些机制可能涉及到神经调节、 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方面。
深入了解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 地发掘其药用价值,为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特点是指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优势和 局限性。
不同的药用动物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例如某些 药用动物的药效较强,但可能存在副作用或毒性;而另一 些药用动物的药效较弱,但安全性较高。
在选择药用动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药理作用特点以及具 体应用场景,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动物药理第三章课件

动物药理第三章课件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1、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磺胺类、盐 酸四环素、氟苯尼考。
2、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莫能菌素、 盐霉素等聚醚类。
3、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青霉素、链 霉素、Vb等。
4、硫酸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类、红霉素、 磺胺嘧啶、VC等。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5、土霉素等四环素类:青霉素、头孢类、红霉 素、磺胺嘧啶等。
2、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细胞内寄生, 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衣原体广泛寄 生于人类、鸟类及哺乳动物。沙眼、包涵体包膜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四体
3、立克次氏体:立氏立克次氏体可引起人类患 落基山斑点热、普氏立克次氏体可引起人类患 流行性斑疹伤寒、穆氏立克次氏体可引起人类 患地方性斑疹伤寒、伯氏考克斯氏体可引起人 类患Q热以及恙虫热立克次氏体可引起人类患恙 虫热。
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
药物分类: Ⅰ 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Ⅱ 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Ⅲ 快效抑菌药: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Ⅳ 慢效抑菌药: 磺胺类
Ⅰ + Ⅱ:协同 Ⅰ + Ⅲ:拮抗 Ⅰ + Ⅳ:无关或相加
Ⅱ + Ⅲ: 相加或协同 Ⅱ + Ⅳ:无关或相加 Ⅲ + Ⅳ:相加
5.抗菌药后效应 (PAE)
抗菌药在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抑 菌浓度以下,但在一定时间内细菌仍受到持 久抑制的效应。
6.耐药性(抗药性)
病原体对反复应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 低或消失的现象。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 药性 。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1.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2.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3.抑制核酸的合成 4.抑制细菌叶酸的代谢 5.抑制细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药用动物学复习资料

药用动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药用动物学:是运用动物学以及中药学的知识和手段来研究药用价值的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分类鉴定,以及本草考证、活性成分、临床应用、训话养殖、等方面规律的一门学科药用动物学的任务:①整理药用动物学的基元品种进而考察其药效保证医学用药的安全和有效②利用动物间的亲缘关系,探寻基元关系的相近的动物品种——成分——药效的相关性,寻找和扩大新药源③寻找新药和先导化合物④为药用动物的驯化、养殖提供科学的依据。

药用动物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法②比较法③实验法④野外考察第二章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机能:利用和转化能量,进行生物合成,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后代细胞组织:上皮组织(是由密集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感觉等功能)、结缔组织(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没有固定的位置通常不形成完整细胞层)、肌肉组织(由高度收缩性强的细胞)、神经组织(是由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细胞构成)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合成负担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脊椎动物十大系统: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内分泌、生殖、排泄、循环、神经系统。

减数分裂的意义: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使胚子遗传基础的多样化让后代对外界环境是有更大适应性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器官形成第三章物种:一群形态和生理方面彼此相似或者性状差异很小,并有一定自然分布的个体,且有性个体之间互相交配产生可以繁殖和后代。

药用动物分类依据:以形态解剖为主,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为辅。

反映类群间亲缘关系和进化规律。

药用动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药用动物十门: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分类方法:自然分类传统分类分类方法的演变:人为分类法-动物分类法-自然分类法动物命名:双名法:物种名(属名和种名)还需要加上命名人的拉丁文姓名缩写三名法:属+种+亚种+命名人第四章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身体微小,单细胞低等动物,细胞质分为外质和内质两个部分以类器官来完成生命活体型多种多样,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是依靠运动细胞器来完成)呼吸、水分调节与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进行具有多种营养方式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根据运动器官的不同原生动物门的分为: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官一般无性繁殖为二分裂常见的有绿眼虫盘藻夜光虫)肉足纲(用过伪足运动一般为二分裂生殖常见的有变形虫沙壳虫)孢子纲(全部为营寄生生活的种常见的有疟原虫)纤毛纲(具有纤毛的常见的有大草履虫)药用动物:大草履虫第五章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体表多孔,营水中固着生活体制不对称,少为辐射对称细胞有初级分化,无组织和器官形成体壁由皮层、胃层两层细胞构成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对于水中固着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海绵动物的摄食呼吸排泄和有性生殖等生理功能都是通过水沟系统完成的)生殖与胚胎发育(逆接现象)海绵动物具有很强大的重生能力无神经系统根据骨针、水沟系等结构特征将海绵动物门分为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95%的海绵动物都属于此纲)药用动物:脆针海绵(属于寻常海绵纲)药名:紫梢花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目前主要是用来开发抗肿瘤的药物第六章腔肠动物们主要特征:体呈辐射对称具有内外胚层出现了原始消化腔出现简单的组织分化具有特殊的刺细胞和刺丝囊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出现了最简单和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生殖和世代交替(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根据动物的基本形态,世代交替现象的有无,口道的有无以及长短、生殖腺的位置,将本门的动物分为水螅型(腔肠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钵水母纲(多数为大型水母)和珊瑚纲(腔肠动物门最大的一个纲)药用动物:海蜇(钵体水母)以口腕部伞部入药味道咸性平功能是化痰消极祛风解毒治疗咳喘红珊瑚(珊瑚纲)安神镇惊清热解毒治疗肺热咳嗽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扁形动物门:两侧对称首次出现梯状神经系统和中胚层原肾管排泄系统分为涡虫纲吸虫纲和滴虫纲药用动物:血吸虫线形动物门身体细长呈线形状或者圆柱状体不分节或假分节两侧对称具有二胚层首次出现假体腔原肾管排泄体统药用动物:人蛔虫第七章: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出现分节现象:同律分节(大多数环节动物除了前后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和机能都基本相同)-蚯蚓异律分节(体节粗细不一附肢有或者无)-沙梨出现刚毛和疣足式的附肢形成真体腔(次生体腔)闭管式循环系统(无心脏)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连锁状神经系统担轮幼虫(有性生殖)刚毛:由表皮细胞内陷形成刚毛囊再由刚毛囊细胞分泌形成长在每一个体节上作为辅助运动的一种运动器官疣足:长在环节动物身体的两侧由体壁向外突出而形成的扁平片状物体腔也随之伸入其中有爬行和游泳的功能真体腔:由于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形成的腔体,大大加强了动物的遇到弄和消化摄食的能力对动物的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兽医药理学课件(第3章).ppt

兽医药理学课件(第3章).ppt

疼痛: 是多种原因(疾病、 伤害刺激)所致的常见症状, 使患者产生痛苦的感觉,影 响病人情绪,尤其是剧痛, 还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 至休克,适当选用镇痛是必 要的
镇痛药: 消除或减轻疼 痛的药物,镇痛时病人 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 受影响。
伤害性刺激使受损Biblioteka 织细胞释放致痛化学物质, 它们来自: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在正常情况下约有2030的阿片受体与脑啡肽结合起着疼痛感觉的调控作用维持正常痛阈发挥生理性止痛机能镇痛药的作用是激动阿片受体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阻断痛觉传导产生中枢性镇痛作吗啡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则可能是通过与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阿片肽而发挥作用的啡肽可能通过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一种兴奋性递质p物质从而干扰痛觉冲动传入中枢
在体内存在有“抗痛系统”,它由脑啡肽神经元、 脑啡肽及阿片受体共同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约有 20%~30%的阿片受体与脑啡肽结合,起着疼痛感 觉的调控作用,维持正常痛阈,发挥生理性止痛机 能,镇痛药的作用是激动阿片受体,激活了脑内 “抗痛系统”,阻断痛觉传导,产生中枢性镇痛作 用。
吗啡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则可能是通过与不同脑区的 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阿片肽而发挥作用的 。而脑
1.麻醉前给药 在麻醉前先给予某些药物,以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或增强麻醉药的作用。可根据不同的情况 从以下几类药物中选取合适的药物以达到目的: ⑴ 安定镇静药:如氯丙嗪、乙酰丙嗪等。因氯丙嗪等有抗节律不齐、抗组胺、抗呕吐效果。 ⑵ 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如赛拉嗪,随着剂量的增加能引起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 ⑶ 抗胆碱药:如阿托品等,在麻醉前给药时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上呼吸道和唾液腺的分泌作用。 并可防止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心率减慢。 2.基础麻醉 先应用一种作用较持久的全麻药使动物进入浅麻醉,作为基础,然后再用吸人麻醉药以维持 麻醉作用。具有缩短兴奋期,加强麻醉强度作用。 3.混合麻醉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混合在一起进行麻醉,以增强麻醉效果减低药物的毒性,如水 含氯醛—硫酸镁注射液。 4.配合麻醉 以某种麻醉药为主,同时配合其他药物进行麻醉。例如,先用水合氯醛以达到浅麻醉,在手 术时再用普鲁卡因,这样,可降低水合氯醛的用量和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对麻醉药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作用的顺序是大脑皮层、间脑、中 脑、桥脑和脊髓,最后为延脑。麻醉结束后,血药浓度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以相反 顺序恢复其兴奋性,表现动物的苏醒。 由于吸人麻醉是通过吸气使药物进入循环,又经呼吸从循环排出体外。因此,只要机体的呼 吸与循环保持正常,麻醉药可迅速排出。由此可见,脑组织中血药浓度的上升产生的麻 醉作用是一个由浅人深的连续过程,通过吸人麻醉,可以观察到麻醉分期的存在,而注射麻 醉中,因血药的迅速上升,而没有明显的麻醉分期表现。

药用动物学上课用

药用动物学上课用
作用:溶解和消化。它对排除生活机体内的死亡细胞、 排除异物、保护机体,以及胚胎形成、发育都有重要作用。 对病理研究也有重要作用。缺氧 、 中毒,细胞可自溶,VA过 量溶酶体膜破裂。
34
20130510 33,34
35
4、线粒体(mitochondrium):是一些线状、小杆状,颗粒 状的结构。电镜下,其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内膜向内形成 一些隔,称为线粒体嵴(cristae)。在线粒体内有丰富的酶 系统。
19
三、细胞的结构
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
20
21
(一)细胞膜 (cell membrane) 是包围在细胞的表面、为极薄的膜。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 膜本身,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分三层,内外两层为致密层 ,中间夹着不太致密的一层,其三层,称为单位膜(unit membrane),厚度一般为7nm-10nm。主要由蛋白质、脂类(磷 脂)构成。 膜的内外二层致密相当于蛋白质成分,中间的一层又由二 层磷脂分子所组成。不同种膜的脂类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不同 ,细胞膜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结构。
11
2、核酸(nucleic acid)
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的遗传、变异 可以说主要由核酸决定的。
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细胞质、 细胞核都含有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细胞核的主 要成分。
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一个核苷酸是由一个五碳糖(或脱氧五碳糖),一个含 氮碱基(嘌呤、嘧啶),磷酸结合而成的。核酸就是由几十 到几万甚至几百万个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分子量很 大,一般是几万,几百万,有些达若干亿。
9
(二)、有机分子的组成
1、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20种,氨基酸 借肽键连成肽链。即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与另一氨基酸分子 的羧基脱水缩合成为肽链。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 万的氨基酸分子,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 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分子量以万来记算,有 些可达数千万。

《药用动物学》教学大纲

《药用动物学》教学大纲

《药用动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中文名称:药用动物学2.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Zoology3. 课程类别:限选4. 使用专业:生物技术5. 总学时:54学时6. 总学分:3学分二、本课程中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药用动物学是应用动物学的知识和手段,来研究药用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分类特征、种类鉴定,以及本草考证、驯化饲养、临床应用等方面有关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建立和发展,对于开发利用药用动物的资源,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继承发展中国医药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一门边缘科学,即是动物学与药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合各章重点、难点)1.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节药用动物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和发展概况第二节药用动物学的含义、任务及地位第三节药用动物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我国的药用动物资源重点:药用动物学的含义、任务及地位难点:药用动物学的研究方法2.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机能(2学时)第一节动物的细胞第二节动物的组织第三节动物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简介第四节动物的繁殖与胚胎重点:动物的组织难点:动物的繁殖与胚胎3.第三章药用动物的分类概述(2学时)第一节动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第二节物种的概念和动物分类的等级第三节动物的命名第四节动物的分类系统简介重点:物种的概念和动物分类的等级难点:物种的概念和动物分类的等级4.第四章多孔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2学时)第一节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多孔动物门的分类第三节多孔动物门的药用实例脆针海绵第四节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五节腔肠动物门的分类第六节腔肠动物门门的药用实例重点: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多孔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难点:多孔动物门的分类5.第五章扁形动物门和线形动物门(2学时)第一节扁形动物门及其主要特征第二节扁形动物门的分类第三节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四节线形动物门及其主要特征第五节线形动物门的分类和附纲第六节线形动物门的药用实例:人蛔虫第七节线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重点:扁形动物门及其主要特征;扁形动物门的分类6.第六章环节动物门(2学时)第一节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环节动物门的分类第三节环节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重点: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环节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难点:环节动物门的分类7.第七章软钵动物门(2学时)第一节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软体动物门的分类第三节软体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重点: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难点:软体动物门的分类8.第八章节肢动物门(2学时)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三节节肢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重点: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难点:节肢动物门的分类9.第九章棘皮动物门(2学时)第一节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棘皮动物门的分类第三节棘皮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重点: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棘皮动物门的药用实例难点:棘皮动物门的分类10.第十章脊索动物门(1学时)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脊索动物门的分类重点: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第十一章鱼纲(2学时)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第二节鱼纲的分类第三节鱼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重点:鱼纲的主要特征;鱼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难点:鱼纲的分类12.第十二章两栖纲(2学时)第一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第二节两栖纲的分类第三节两栖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重点: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两栖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难点:两栖纲的分类13.第十三章爬行纲(2学时)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第二节爬行纲的分类第三节爬行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重点: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爬行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难点:爬行纲的分类14.第十四章鸟纲(2学时)第一节鸟纲的主要特征第二节鸟纲的分类第三节鸟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重点:鸟纲的主要特征;鸟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难点:鸟纲的分类15.第十五章哺乳纲(2学时)第一节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哺乳纲的分类真兽亚纲第三节哺乳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纲动物的药用实例难点:哺乳纲的分类16.第十六章脊推动物的比较解剖概述(3学时)第—节皮肤系统第二节骨骼系统第三节肌肉系统第四节消化系统第五节呼吸系统第六节循环系统第七节排泄系统第八节生殖系统第九节神经系统第十节感觉器官第十一节内分泌系统重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难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17.第十七章动物进化规律和进化谱系(1学时)一、动物进化的证据二、进化的一般规律三、动物的进化谱系重点:进化的一般规律难点:动物的进化谱系18.第十八章药用动物的分布(2学时)第一节动物的地理分布概况第二节中国药用动物的地理分布概况重点:世界动物地理分区概况;我国动物地理分区概况;中国药用动物的地理分布概况难点:世界动物地理分区概况;我国动物地理分区概况;19.第十九章药用动物纳驯化养殖(2学时)第一节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意义第二节我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历史和现状第三节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条件和方法第四节我国药用功物驯化养殖的实例重点: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条件和方法;我国药用功物驯化养殖的实例难点: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条件和方法四、考核方式考查五、成绩评定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理论讲授贯彻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着重以阐明基本概念和规律性为主,有些分类学上(特别是常见药用动物部分)的内容,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多查阅课外书籍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

《药用动物学》课件

《药用动物学》课件

两栖动物类
01
02
03
04
药用两栖动物种类:如蝾螈、 蛤蟆等。
特点:两栖动物的药用部位多 为其肉或皮等。
药用部位:如蝾螈的肉、蛤蟆 的皮等。
药理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利 水消肿、止痛等作用。
鱼类
药用鱼类种类
如鲨鱼、鳗鱼等。
特点
鱼类的药用部位多为其肉或骨 等。
药用部位
如鲨鱼的肉、鳗鱼的骨等。
药理作用
药用动物的临床应用
中药方剂
01
药用动物是许多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民间疗法
02
在某些地区,人们使用药用动物进行传统疗法,如蛇油治疗烧
伤。
替代医学
03
在西方替代医学中,药用动物也常被用于各种疗法。
药用动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过敏反应
部分人对某些药用动物会产生过敏反 应,未来发展方向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的合作,共同开展药用动物的研究 。
技术创新
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药用动物的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药用动物 学的国际化发展。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药用动物学研究人才。
04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 应用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指药用动物对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产生的 影响。
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药用动物有助于缓解心 脑血管疾病。
调节免疫系统
某些药用动物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抵 抗疾病。
抗肿瘤作用
部分药用动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对癌症治疗有辅助效果。

大学中药专业药用动物学

大学中药专业药用动物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用动物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和发展概况药用动物:血肉有情之品第二节药用动物学的概念和任务药用动物学是运用动物学及中药学的知识和手段,来研究有药用价值的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分类鉴定,以及本草考证、活性成分、临床应用、驯化养殖等方面规律的一门学科药用动物学的任务:①整理药用动物的基原品种,进而考察其药效,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和有效;②利用动物间的亲缘关系,探寻基原关系相近的动物品种-成分-药效的相关性,寻找和扩大新药源,发掘药用动物的类同品和替代品;③寻找新药和先导化合物。

动物药具有活性成分鲜明、效果好的特点,从药用动物中寻找新药或新的先导化合物是包括药用动物开发价值评价、极具潜力的;④为药用动物的驯化、养殖提供科学的依据,品种选择及驯化养殖所必备的动物学知识。

药用动物人工养殖,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节药用动物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野外考察法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的物质基础一.元素基础最基本、最多:C/H/O/N其次:P/S/Ca/K/Na/Cl/Mg/Fe其他:Cu/Mn/Zn/I...量极微,却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各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比例是恒定的,对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是必要的二.物质组成基础水:保持一个稳定的内环境75%~85%无机盐:渗透压平衡、酸碱平衡、Na/K/Ca离子平衡1%蛋白质:构成、功能、调节、贮存10%~20%(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核酸:生命信息的载体和工具1%脂类:能量储存2~3%糖类:构成成分、供能物质(先糖后脂)1%第二节动物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特性(掌握):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发育的基本单位;生命存在的不同等级形式·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高度有序的、具有自装配与自组织能力的体系一.动物细胞的一般特征和功能最大的细胞:鸟卵细胞的功能:①利用和转换能量来维持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物质合成为生命所需的大分子;③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后代二.细胞的结构细胞是一团原生质,由它分化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1.细胞膜或质膜细胞膜中的脂类包括磷脂和固醇,而蛋白质种类较多,质膜的外表层多含糖蛋白,内表层常含酶蛋白,中部穿插有功能蛋白寡糖蛋白,特异性(不同种的动物细胞、不同个体),是细胞相互识别的分子基础(靶向药物设计的原理之一)2.细胞质细胞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中间代谢反应包含许多细胞器: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等(1)内质网(ER)内质网不仅与核膜和质膜内褶部分相连,并与高尔基复合体紧密相关,胞内输送物质通道、膜更新重要方式粗糙内质网(RER)的外表面附有许多核蛋白体(或称核糖体)颗粒,是合成各种分泌蛋白质的主要部位;光滑内质网(SER)(与甾体激素合成有关)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糖原和其他糖类的合成与分解,具有对脂溶性毒物的解毒作用,另外还参加细胞内的物质运输(2)高尔基体扁平囊、小泡、大泡组成主要功能:对RER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浓缩、储存和输送的作用(3)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的一种内含各种酸性水解酶的颗粒,尤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含量最多,目前已鉴定出有59多种酶,特征性的是酸性磷酸酶;这些酶能把一些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分解为较小的分子,供细胞内的物质合成或供线粒体的氧化需要分解外源性有害物质或细胞受损、衰老时残留物自溶的机构,细胞防御上功能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体(4)线粒体(MIT)生物氧化的场所,TCA、呼吸链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等产能作用都在此发生,90%的能量来自它“动力工厂”“酶贮存库”(5)中心粒位置形态:核附近,成对出现,彼此垂直,成对出现的称为中心体,被高尔基体包围。

大学药物动物学课件药用动物学

大学药物动物学课件药用动物学
大学药物动物学课件药用动 物学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教学目的
• 1.掌握药用动物学的定义, 识别具有药理作用和保 健作用的动物;
• 2.了解动物药资源; • 3. 药用动物在中国应用的历史发展概况; • 4.了解药用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和中成药及制剂制
备方法; • 5了解各类药用动物的药用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与
海葵 、海蜇 、水母
③软体动物(Mollusca)
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呼吸用的鳃生于外套与身间的腔内.水陆各 地都有分布,有双神经纲、腹足纲、掘足纲、 瓣鳃纲.
土壤和海洋中,或营寄生生活,部分种类为重 要的病原体.通常分为鞭毛虫纲,肉足虫纲,孢 子虫纲,纤毛虫纲 • 代表种:草履虫
②腔肠动物(Coelenterata)
体壁内、外两胚层间有一层非细胞质的中胶 层.水和食饵以及不消化的残屑经顶端的大孔 (“口”)出入于内腔(“腔肠”).口的周围 环生一定基数或其倍数的触手.外胚层及触手上 有一种特殊的刺细胞,能翻出刺丝,放射毒素, 用于捕食与袭击敌害.通常分水螅型与水母型两 种形态,有世代交的现象.一般分为水螅虫纲、 钵体虫纲、珊瑚虫纲、栉水母纲 代表种:海葵 、海蜇 、水母 等.
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中药方剂60000多种。
• ② 三个方面来总结:
• ⑴中国传统医学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 五行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医学临床实践而 形成独特的辨证论治系统。
• ⑵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地位逐渐予以承认。 • ⑶中医药教育的迅速发展 .
• ③药用动物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例:蛔虫为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 1758这样 完整的学名在全世界都可以通用了。

药用动物学概述2013

药用动物学概述2013
▪ 【性味与归经】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 【功能与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
湿顽痹,麻木拘挛等。 ▪ 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斑蝥
▪ 破血逐瘀,攻毒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斑蝥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 。有特殊 的臭气 。
2.部分组织器官入药:
如虎骨、鸡内金(肌胃 内壁)、海狗肾(阴茎和 睾丸)、乌贼骨(内壳— 海螵蛸)等。
药用动物学
课程简介
一、使用教材: 1、《药用动物学》。 万德光 、吴家荣主
编,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参考书: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 郑光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三、本学时授课内容:药用动物学概述
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
章别 名称
学时
1
绪论
2
2
药用动物的基本结构和机能
3
3
药用动物的分类
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共用 动物药38种,其不但创制了许多著名的 以动物药为主的方剂,如黄连阿胶汤、 抵当丸、文蛤散等,还在炮制、制剂、 用法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晋《肘后方》记载用牛乳、羊乳治 疗脚气。
六朝的《僧深药方》记载用鹿靥 (ye)治瘿瘤。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 中列《食治篇》,分果实、蔬菜、 谷米、鸟兽(附虫鱼)四门来叙述, 共收集了162种食物,是现存最早 有关饮食疗法的专篇,为我国饮食 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蜈蚣
▪ 熄风镇痉、 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能;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半 身不遂、瘰疬,毒蛇咬伤等。
▪ 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 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 生物。它们行动迅速,具攻击性。大多 蜈蚣亦为夜行性生物,白天隐藏在阴暗 处,晚上出外活动,以别的节肢动物为 食,体型庞大的蜈蚣甚至会捕食小型鼠 类、蜥蜴等猎物

药用动物学03上课用

药用动物学03上课用
药用动物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应用价值,如蜂蜜、蜂胶等产 品来源于蜜蜂,这些产品具有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力等 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03
在农业领域,一些药用动物可以作为害虫天敌或生物农药 的来源,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05
药用动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
加工技术
药用动物的加工技术包括干燥、炮制、提取和制剂等。加工 时应保持药用动物的活性成分,以确保药效的发挥。同时,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质量标准,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03
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药用动物的生物活性成分
药用动物的生物活性成分是指存在于药用动物体内,具有生 物活性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酶、激素等。这 些成分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对疾病治疗和预防有一定作用 。
药用动物学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药用动物学在中药材资源开发、中 药材质量控制和中药制剂研究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动物学的历史与发展
药用动物学的起源
药用动物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接触中发现了许多 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
药用动物学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用动物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也不断更新。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涉及药效学和药动学两个方面。药效学研究主要关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效果,而 药动学则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通过综合分析药效学和药动学数据,可以 全面了解药用动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药用动物的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是确保药用动物安全使用的关键环节。通过毒理学实验,可以评估药用动物成分的毒性作用和安全剂量范围,为 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物学》
无脊椎动物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医学课件ppt
Pr哺of乳.J纲iang 1 1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一,鞭毛纲 二、肉足纲 三、孢子纲 四、纤毛纲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四节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五节 原生动物门的药用动物举要
医学课件ppt
22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原生动物一般认为约30.000种(44.000种,64.000种), 生活在不同环境,如淡水、海水、土壤,有些寄生人畜体内外 致病,严重时致死。如锥虫,痢疾变形虫,疟原虫,球虫,这 些使宿主致病的种类的原生动物,称为病原虫。
(1)有的虫体靠胞口吞食其他生物或有机碎片,如草履 虫;
(2)有的没有胞口,只借助伪足,把食物包裹到身体里 ,进行消化,如变形虫。
医学课件ppt
10 10
3、渗透营养(osmotrophy)或腐生性营养:有些虫体借 体表的渗透作用,吸收外界环境中,已经溶解的有机物, 作为养料,这种营养方式,见于寄生种类,自由生活种类, 如无色的鞭毛虫。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 为单细胞动物。其单个细胞,一方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 ,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一方面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 现的各种生理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激应性,生 殖等。
医学课件ppt
33
1.夜光虫2.大变形虫3.棘尾虫和游仆虫4.团藻5.锥虫6.有孔虫7.间日疟原 虫8.披发虫9.草覆虫 (从左至右) 医学课件ppt
44
与其他较高等动物的比较,其特点:
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来说,是最简单,最原始的, 没有各种组织,器官,系统;作为一个细胞来说,它又是 非常复杂的,它和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独立完成生 理机能的有机体。
医学课件ppt
55
一、一般形态
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细胞膜:位于体表。有的极薄,光镜下不可辨认,不 能固定虫体的形状,叫质膜;多数原生动物细胞膜,都较坚厚 而具有弹性,称表膜(pellicle)。能够保持虫体特有的形状, 外力影响形状,取消后恢复原状,外观常有斑纹,坚固外壳。 构造:几丁质,硅质,钙质,纤维质。
医学课件ppt
66
2、细胞质:分内、外两部分。外面的部分,较透明, 细致,不易流动,称外质(ectoplasm);内面部分,具有许 多颗粒,较不透明,又较易流动,称为内质(endoplasm)。 多数种类的原生动物细胞质,分化若干特殊的结构,执行 着类似高等动物的某些器官(类器官)。如鞭毛,纤毛类 器官,执行动物运动机能。有些分化出胞口,胞咽,食物 泡,胞肛(肛点)等,营养器官,执行消化机能。
1、没有固定运动类器官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外 面具有极薄的质膜,细胞常形成临时突出物,这临时性的 突出物称为伪足(pseudopodia或pseudopod)。借此运动, 实质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上的滑动形成的。
2、具有固定运动类器官的原生动物,如眼虫,草履 虫。具有表膜,其运动是靠细胞质向外伸出的一种固定的 特殊毛状构造-鞭毛(flagellum)、纤毛(cilium)。在水 中不停的地摆动。鞭毛和纤毛构造基本相似,鞭毛一般较 长,数目较少,摆动不是那么有规律;纤毛一般较短,数 目较多,运动很有规律。
医学课件ppt
99
三、营养(nutrition)
分三种类型:
1、光合营养(phototrophy)或自养型:细胞质有许多 叶绿体,其内有大量的叶绿素,和植物一样,能利用太阳的
光能,将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作为它们的
养料,如衣滴虫。
2、吞噬营养(phagotrophy)或异养型:虫体都靠从周 围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作为养料。分二种:
医学课件ppt
13 13
六、应激性(irritability)
原生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对外界刺激会起一定的反 应。表现在:遇食物时,便会向食物的地方趋集,遇到有 害的刺激时,又会避开。这种对有利、有害环境的趋避性, 叫应激性(激应性)。这对动物生存有很大意义。
医学课件ppt
14 14
20130516 23,24
医学课件ppt
7
3、细胞核:一般只有一个,有些具多个核,有些可同 时具有两种细胞核,一是大核(macronucleus),另一是小 核(micronucleus),大核与细胞代谢有关,小核与生殖有 关,如草履虫。
医学课件ppt
88
二、运动(locomotion):
运动方式与其身体结构有密切关系,分两种类型:
医学课件ppt
15 15
七、生殖(reproduction)
1、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
(1)二分裂(binary fission):细胞核先分裂成两部 分,分有丝和无丝分裂,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二,形成两 个相等的子体,这种生殖方式也叫二分裂。如眼虫,草履 虫,变形虫。
医学课件ppt
16 16
(2)复分裂(multiple fission):核反复分裂,讯速形 成许多核,然后,各个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紧缩,而形成多个 子体,每个子体称裂殖子,产生子体的细胞称为裂殖体。这种 生殖方式,也叫裂体生殖。繁殖量大,寄生原生动物较常见。
(3)出芽(budding):和二分裂基本相同,但形成的两个 个体,则大小不等,大的为母体,小的为芽体,如梨形虫,有 的还可以同时形成许多芽体,如夜光虫。
医学课件ppt
11 11
四、呼吸(respiration):
没有呼吸的类器官,呼吸作用借扩散作用,从周围 的水中摄取氧,并将CO2排入水中;一些有色素的原生 动物,光合作用产生氧供自身呼吸之用;有的厌氧代
谢。
医学课件ppt
12 12
五、排泄(excretion):
可溶性废物,CO2、H2O、含氮废物,可借扩散从细胞表面排 出到周围的水中(海水)。所有淡水产的原生动物,都具有一 种排泄的类器官,称为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是由一 层和质膜相似的膜包围而成的,泡内是水分和溶于水中的废物。 细胞内渗透压高,水入细胞内,借此收集水,排水带废物。海 水,寄生种类原生动物,一般没有伸缩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