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铜行业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铜行业解读2012-02-27 11:10:39 来源: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点击:614
一、《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依据及概述
2011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颁布了《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与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节能减排规划、再生金属推进计划等进行了有机衔接,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障、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致。是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指出,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规划》编制是基于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五个判断”。
一是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材料支撑,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色金属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在中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有重大突破。2010年中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总的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具备由大到强转变的良好基础。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行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金属环境污染等事故时有发生,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四是行业发展要素约束增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新形势,以及国内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
五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西方国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工信部基于对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的判断,来提出了编制《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向。
一是体现“四个转变”。“十二五”时期,有色金属工业要由注重规模扩张型向生态产业发展模式转变,要实现产业、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由注重主业生产经营向注重生产和服务协调发展转变;由注重国内资源开发向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开发转变;由注重国
内向注重国内和国际两个空间发展转变,加快产业转移。
二是立足“三个支撑”。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考虑国内资源、能源短缺,其发展要立足支撑国内下游市场发展需求;考虑中国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国情,要立足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考虑无论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还是节能减排,都要立足技术进步的支撑。
三是坚持“一个主题”。《规划》明确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贯穿全篇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规划》明确了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了主要任务、重大专项。
总体来看,《规划》核心目的是在以加快转变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和环境治理为重点的主体思路上,提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功实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由大转强。
二、《规划》中铜行业解读
铜是是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中的一种,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重要性和关注度最高的品种之一。
《规划》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据初步统计,2010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5%。其中精炼铜2010年产量为458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占全球总产量的24%;表观消费量753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0%。
《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其中针对铜行业提出的主要目标包括:产量目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环境治理、资源保障等。
主要任务则主要体现在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等方面。
目标和任务并非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任务是为了能完成各项目标,以下将对这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
(一)、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1.淘汰落后产能
《规划》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坚持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相结合,优化有色金属生产力布局。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积极引导能源短缺地区电解铝及镁冶炼产能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逐步推进部分城市有色企业转型或环保搬迁。
早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就下发了《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等文件,其中规定了铜冶炼企业布局及规模和外部条件、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劳动卫生等各项要求。已经陆续淘汰和改造了一批落后产能,对于“十二五”期间精铜表观消费情况,《规划》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测,预计2015年精铜表观消费量分别为970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2%。同时,针对精铜产量、淘汰落后规模,《规划》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十二五”期间精铜产量控制在6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