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选择题1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bd4d0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6.png)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详解一、选择题1. 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 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 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 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答案】AC【解析】【详解】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时,学生的形状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学生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时,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要看姿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C。
2. 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B.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C. 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 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AB. 下午2点上课,2点是指时刻,故B正确,A错误;C. 45分钟是指上课所经历的时间,故C错误;D. 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指时刻,故D错误.3. 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地面上的人员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是竖直下落,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B.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答案】B【解析】【详解】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物体做的是平抛运动,运动的轨迹是曲线,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从飞机上投下来的物体路程大小等于曲线的长度,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B正确.4.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答案】C【解析】【详解】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为矢量;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为标量;路程大于等于位移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C 正确.5.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平均速度B.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有关D. 讲平均速度,只要讲清在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就可以了【答案】AB【解析】【详解】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AB正确D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时间和位移的平均速度都一样,C错误.【点睛】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与时间段或一段距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个时刻的速度,与时间点或某一个位置相对应.6. 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直线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0.5 hB. 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C.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那么它一定要用1 hD. 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高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在30km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通过这段铁轨需要时间=0.5h,故A正确;B.60km/h表示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在这段位移内的某一位置,速度可能比60km/h大,也有可能比60km/h小,故B错误;C.若在60km内平均速度为60km/h,则需要1h;但30km后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60km/h,故C错误;D.60km/h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7. 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在打下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A. 1 sB. 9 sC. 10 sD. 11 s【答案】B【解析】【详解】每隔1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也就有9个时间间隔.所以纸带的运动时间是9 s.故选B.8.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 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 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答案】BC【解析】【详解】AB.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密集的地方,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故A错误,B正确;CD.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第一章试题答案版
![第一章试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3dc1721711cc7931b71633.png)
第一部分货币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A. 货币B. 资金C. 资本D. 市场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D 】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注:商品价值的四种形式偶然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A. 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 电子货币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C 】A. 天然贝B. 大理石C. 贵金属D. 硬质合金硬币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D 】A. 银圆B. 铜钱C. 金属刀币D. 贝币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C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D. 无法确定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C 】A. 投放的现金B. 回笼的现金C. 流通的现金D. 贮藏的现金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D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C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 D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C 】A. 银本位B. 平行本位C. 双本位D. 金本位注:银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是价值不稳定;平行本位制:金银两种货币按照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aabd1816fc700abb68fcae.png)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B )A.物质现象B.精神现象C.文化现象D.经济现象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
这体现了信念的(C )。
A.阶级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科学性4、“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战争的年代,理想是和平……”体现了理想具有(A )的特征。
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前性 D.实现的可能性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可见,崇高理想是(D )。
A.人们的主观意志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6、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A.对真理的追求B.评判事物的标准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7、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8.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一章选择题专项(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一章选择题专项(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80750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0.png)
一、选择题1.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具有可燃性B.易挥发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A解析:A【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B解析:B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1.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擦干;3.试管接触到灯芯;4.试管口部高于试管底部,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而⑦高锰酸钾混有可燃物可能导致温度骤然升高,使试管破裂,所以除了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之外,其他都可能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B。
【点睛】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那几个常见的原因之外还需要考虑特殊的情况,比如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3.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燃烧D.量得的液体偏小B解析:BA、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B、加热固体氯酸钾,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可能导致试管炸裂,不会影响产生氧气的量,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可能会灯内酒精燃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D、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不正确,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第一章人的由来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人的由来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ea556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f.png)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关于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B. 性激素由人的脑垂体分泌产生C. 青春期愿意与异性接近是不正常的现象D.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B. 男女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C. 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但进入子宫才开始发育D.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3.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发育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B. 男性和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C. 青春期男生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D.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需要熬夜学习,锻炼记忆力4. 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B. 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 在输卵管中形成的受精卵,转移到子宫内开始进行发育D.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5.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B. 受精卵的植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输卵管C. 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D. 附睾的作用是贮存和输送精子6. 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性器官分别是阴茎和阴道B.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是受精卵C. 胎儿在子宫内血液与母体是相通的D. 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会有遗精,女孩会有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7. 下列有关人体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B. 受精卵形成部位是输卵管C.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D. 新生命的起点是婴儿出生8.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
第一章_经济法的兴起
![第一章_经济法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ed0b3413ee06eff9aef807f4.png)
习题一一、选择题1、“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
”此种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的理解是由()首先提出的。
A.摩莱里B.蒲鲁东C.德萨米D.赫德曼2、“经济法”一词在学术上开始使用时,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哪个国家?()A.日本B.德国C.美国D.法国3、至今为止,制定过经济法法典的国家是()。
A.德国B.日本C.原捷克斯洛伐克D.中国4、下列关于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完整说法是哪个()?A. 经济法律B.经济法规C.经济法律、法规现象D.经济法律、法规现象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5、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力量兴起于()。
A.资本主义时期B.封建主义时期C.奴隶制时期D.原始社会6、下列哪些选项是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法律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A.单行法规为主要表现形式B.非制定法为主要表现形式C.制定法为主要表现形式D.以“诸法合体”的法典为主要表现形式7、经济法部门的产生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A.主观上人们认识到经济法现象的存在B.客观上由于新的法律调整需求促生了大量的经济法法律法规C.具有相当真理性的经济法理念的确立D.有以“经济法”命名的法律二、简述题1、简述我国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产生的不同观点。
2、有关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大体上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经济法律、法规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经济法律、法规。
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三、论述题1、试论经济法兴起的原因。
2、简评自由市场与国家/政府干预二者关系的历史演变。
3、试述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四、材料分析题1、材料(1)政府职能的行使有巨额的成本问题。
有学者统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的直接强制执行成本,仅工作人员的工资每年就几乎达到15亿元美元之巨。
另外,根据经济学家的计算,从1967年至1974年,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使美国的私人企业承受的负担增加了50%。
有学者针对我国的审批制度,在分析计算后认为,如果将我国现行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至少可以提高30%,“寻租”现象可以减少50%。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2f4e5856a561252d36fa4.png)
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C )。
A、1950年B、1945年C、1946年D、1948年2.与二进制数(10111.101)2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A )。
A、23.625B、23.5C、39.5D、39.6253.与十进制数(101.1)1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D )。
A、5.5B、110010.00011C、11000101.0011D、1100101.000110011…4.与十六进制数(1AE.5D)16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C )。
A、(647.272)8B、(565.727)8C、(656.272)8D、(656.235)85.与二进制数(1111111111)2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B )。
A、FF3HB、3FFHC、210-1D、1777O6. 在PC机中,1MB准确等于( C )。
A、1000×1000KBB、1024×1024KBC、1024×1024BD、1000×1000B7.已知真值X= +1101010,则其补码[X]补等于( B )。
A、00010110B、01101010C、10010110D、00101108.已知机器数[X]反=11111111,则其真值X为( D )。
A、00000000B、+0000000C、10000000D、-00000009.已知[X]原=10011110,则其对应的[X]补为( D )。
A、01100010B、11100001C、-0011110D、1110001010.已知A =01011101,B =11101010,则A○+B为( A )。
A、10110111B、01001000C、11111111D、1010001011.1MB等于( C )字节?A、10KB、100KC、1024KD、10000K12.把十进制数215转换成二进制数,结果为( D )。
第一章经典题型训练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经典题型训练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bd0a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0.png)
七上第一章经典题型训练一、选择题1.校医阿姨用体温计给我量了体温,告诉我体温是37.2℃。
家里都是用电子体温计测体温,我也想自己来尝试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就用一原读数是38.7℃的体温计(刻度范围为35℃到42℃)只经消毒就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但使用前忘了甩几下,你认为该体温计测出自己的体温大约是()A.25℃B.37.2℃C.38.7℃D.42℃2.小科帮老师准备分组实验,在实验室摆放温度计时,发现有支温度计示数为18℃,而其余;温度计均显示20℃。
老师告诉他,这支温度计刻度虽然均匀但示数不准确,你研究下,当环境温度为25℃时,它会显示多少摄氏度?小科想了想,然后用一支准确温度计和这支温度计同时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准确温度计显示75℃,不准确温度计显示62℃,小科经过计算,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是()A.20℃B.21℃C.22℃D.23℃3.海难发生后,许多因素威胁着遇险者的生命,表中列出了人浸在不同温度的海水中预期可能的存活时间。
据表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海水温度低于20℃,温度越低预期存活时间越短B.海水温度越接近正常体温,越不利于遇险者存活C.海水温度为6℃,海难搜救时间应在3小时以上D.除海水温度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预期存活时间4.某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自制温度计:一只容积为0.1L的玻璃瓶,玻璃瓶口直径为0.03m,花露水30cm3,长20cm的吸管,对以上数据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正确的是()A.0.1L=0.1L×1000mL= 100mL B.0.03m=0.03×1000mm=30mmC.30cm3=30×1100D.20cm=20cm×11005.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测量塑料盒体积时的实验情景,据图分析可得,塑料盒体积为()A.1cm3B.3cm3C.6cm3D.9cm3 6.小科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四次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 、12.46cm 。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87b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c.png)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宪法学的定义是指:–[ ] A. 法律规定的国家基本法律文件–[ ] B. 一部制定过程较长的法律–[x] C. 对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2.宪法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 ] A. 维护国家权威–[x] B. 分析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 ] C. 传授宪法的制定过程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x] A. 宪法只包含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 ] B. 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 ] C. 宪法规定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4.宪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x] A. 宪法的制定过程–[ ] B. 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方式–[ ] C. 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5.宪法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 A. 判例法–[x]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 C. 史料法二、简答题1.请简述宪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宪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个人和团体的行为都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宪法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基础性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和国民的权利义务。
•宪法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和范围的限制,保障国家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宪法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修正或修改,以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2.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
宪法学主要研究宪法的制定、修正过程,探讨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等内容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司法判例和社会习惯等之间的关系。
宪法学还关注宪法的保障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以及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宪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宪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种宪法文献资料,如宪法原文、修订草案、宪法解释和宪法学著作等,了解宪法的规定内容和历史演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04b7dcbb4cf7ec4afed055.png)
第一章 练习题一、选择题:1. A 、B 、C 三个事件不都发生的正确表示法是( )(A )ABC (B )ABC (C )A B C ⋃⋃ (D )A B C ⋃⋃2.设A 、B 为任意两个事件,则有( )A.(A ∪B )-B=AB.(A-B)∪B=AC.(A ∪B)-B AD.(A-B)∪B A3.设A 、B 为任意两个事件,则有( )A. P (A-B )=P (A )+P (B )B. P (A-B )=P (A )-P (AB )C. P (A-B )=P (A )-P (B )+P (AB )D. P (A-B )=P (A )-P (B )4. 设A ,B 为随机事件,P (A )>0,P()=0.5,则( )成立.5.某人射击三次,其命中率为0.7,则三次中至多击中一次的概率为( ).A.0.027B.0.081C.0.189D.0.2166.当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发生时,事件C 必发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C AB B C AB C P C P AB D AB C =≥⊂不发生,则也不发生;;; 7.设随机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且有P(A)>0,P(B)>0,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A).A ,B 相互独立 (B).A ,B 不相互独立(C).A ,B 互为对立事件 (D).A ,B 不互为对立事件8.设A,B 为随机事件,且P(AB)>0,则( )9.设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且P(A)>0,P(B)>0,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10. 设事件A 和B 的概率为13(),()34P A P B == ,则下列值()P AB 可能为( ) A .14 B. 1 C. 12 D. 4511.设P(A)>0,P(B)>0,则由A 与B 相互独立不能推出( )12. 设随机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且有P(A)>0,P(B)>0,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A ,B 相互独立 (B).A ,B 不相互独立(C).A ,B 互为对立事件 (D).A ,B 不互为对立事件13. 设P(A)>0,P(B)>0,且()()1P A B P A B +=,则事件A 、B 是( )关系.(A ) (B) (C) (D)14.对任意事件A 与B ,下列成立的是( )(A )(B )(C ) (D ) 15. 袋中有5只白球,4只红球,在其中任取2只,则2只球中恰有1只白球1只红球的概率是( ). A .5/9; B .2/7; C .2/9; D .以上都不对.16. 某人作射击,每次射击一发子弹,每次射击结果相互独立,中靶概率为0.8,则射击5次恰好命中3次的概率为 ( )(A) 3(0.8) (B) 2235(0.8)(0.2)C ⨯(C) 2325(0.8)(0.2)C ⨯ (D) 31(0.2)-二、填空题1.同时抛掷3枚均匀的硬币,则恰好三枚均为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2.甲、乙两人独立的对同一目标射击一次,其命中率分别为0.6和0.5,则目标同时被击中的概率为 ;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 .现已知目标被命中,则它是甲射中的概率为 .3. 两个元件能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0.85和0.9,若系统由这两个元件串连而成,则该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________;已知系统中串联的三个电子元件在使用时被损坏的可能性分别为0.2,0.5和0.4,则系统在使用中发生故障的概率为 .4.设9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从中不返回地任取2件,则取出的2件全是合格品的概率p =__________.5. 设事件A与B相互独立,P(A)=0.6,P(B)=0.4,则P(A B)=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7702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c.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 萤火虫 B. 点燃的蜡烛 C. 工作的电灯 D. 反光的镜子2、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米、秒 B. 千克、秒 C. 牛顿、秒 D. 摩尔、米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能振得耳朵发烫,说明声音能传播热量 C. 声音能靠一切物体传播,且传播速度相同 D. 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说明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几百次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日食和月食 B.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的一部分看起来弯了 C. 灯光下的人影 D. 湖水的反射形成的倒影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 B. 石油 C. 风能D. 太阳能二、填空题6、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0________(填单位)。
6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611、一切物体发出的光,都要经过________射到我们眼睛里,人就看到了物体的像。
6111、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________。
61111、蚊子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则它振翅时发出的声音频率为________Hz,属于________声波。
三、实验题11、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
四、作图题12、根据光路图完成下列填空。
已知一光源A,请在图中画出一束从A点出发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向B点射出。
五、计算题13、太阳距离地球约为1.5×108km,则我们看到太阳光是约________min前从太阳发出的。
13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向山崖前进,司机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有多远。
考研《毛中特》选择题练习(第一章)
![考研《毛中特》选择题练习(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cb407dc3186bceb19e8bb79.png)
考研《毛中特》第一章选择题练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早提出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早期领导人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瞿秋白D.周恩来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形成全党共识是在( )A.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B.1935年遵义会议后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D.延安整风后3.毛泽东最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 )A.1935年遵义会议讲话B.1935年瓦窑堡会议讲话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D.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4.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因在于( )A.中国革命两次胜利的成功经验B.中国革命两次失败的严重教训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D.延安整风过程中的学习与总结5.第一个代表党中央明确肯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是( )A.周恩来B.刘少奇C.朱德D.邓小平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8.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思想B.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思想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D.中国革命的道路理论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的正式形成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提出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理论的阐述D.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10.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中国革命道路理论B.中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C.党的建设理论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理论11.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是( ) A.《反对本本主义》B.《〈共产党人〉发刊词》C.《改造我们的学习》D.《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2.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 )A.共产主义目标B.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13.1956年在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是( )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毛泽东1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15.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 )A.党的十五大报告中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主要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C.《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16.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 )A.一般著作B.重要著作C.集大成之作D.顶峰之作17.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并写进党章,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的宪法修正案中B.十三大上C.十四大上D.十五大上1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首先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D.十三大20.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A.根本前提B.一般条件C.关键条件D.基础条件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党的阶级性B.坚持党的先进性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阶级性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 )A.坚持党的阶级性B.保持党的先进性C.扩大党的群众基础D.坚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群众基础2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 )A.立党为公B.执政为民C.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6.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环境2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 )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以人为本28.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9.科学发展观三大基本要求是( )A.全面、协调、可持续B.改革、发展、稳定C.民主、文明、和谐D.和平、和谐、科学30.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 )A.出发点和落脚点B.任务和内容C.基础和前提D.方法与措施31.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目的问题B.发展战略问题C.发展模式问题D.发展道路问题3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全面发展C.可持续发展D.协调发展33.根据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所涉及的“五个统筹”的工作内容和“四个统筹”的相互关系来看,归纳起来就是( )A.统筹国家与社会两者关系B.统筹党和人民相互关系C.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D.统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4.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B.文化可持续发展C.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D.社会可持续发展35.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C.人民参与自身决策D.新型工业化道路36.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是( )A.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B.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C.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D.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科学B.发展C.科学发展D.统筹兼顾38.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章常见症状选择题
![第一章常见症状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fa80e04afe04a1b071dec6.png)
习题一,选择题1,临床上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A感染 B 皮肤散热减少C体温调节功能障碍D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 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2,弛张热体温一天内波动的范围是()A 不超过1°CB 超过1°C C 差别达2°C以上D 在3~5°C之间E 发热无一定规律3,由于产热过多所致的发热是()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 血清病C 风湿热D 重度脱水E 手术后4,体温39°C以上,日体温波动2°C以上属于()A 不规则热B 稽留热C 间歇热D 弛张热E 波状热5,慢性上腹痛最常见的病因是()A 消化性溃疡B 慢性胰腺炎C 胃癌D 肠寄生虫病E 慢性胆囊炎6,胸痛伴有咳嗽、咳血和大量脓臭痰者是()A 肺炎B 支气管炎C 肺脓肿D 肺梗死E 肺结核7,消化性溃疡最具特征性的腹痛是()A 中上腹部疼痛B 节律性痛C 反复发作性痛D 灼烧样痛E 腹部绞痛8,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是()A 疼痛—进食—疼痛,无夜间痛B 进食—疼痛—缓解,多无夜间痛C 疼痛—进食—缓解,有夜间痛D 进食—疼痛不止,夜间痛9,不属于全身性水肿的是()A 心源性水肿B 肝源性水肿C 营养不良性水肿D 肾源性水肿E 血管神经性水肿10,男,30岁,四年来间断性四肢关节疼痛,发作性频繁,最一周来乏力,食欲缺乏,心悸,气促,肝右肋下,2.5cm处可触及,轻触痛,双下肢轻度水肿,血红蛋白97g/L,尿蛋白(+)。
其原因最可能为()A 肝源性水肿B 肾源性水肿C 粘液性水肿D 心源性水肿E 营养不良性水肿11,水肿的产生机制不包括()A 纳、水潴留B 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E 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12,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多型发绀不包括()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C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D 高糖化血红蛋白血症E 高还原血红蛋白血症13,诊断瘀斑最正确的皮肤改变是()A 皮下初血直径不超过2mmB 皮下的出血直径为3~5mmC 皮下出血直径5mm以上D 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E 稍隆起皮面苍白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14,不符合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A 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B 对称性、凹陷性C 颜面部一般不出现水肿D 常伴右心衰竭的表现E 多伴有低蛋白血症15,当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时,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绀A 20g/LB 30g/LC 40g/LD 50g/LE 60g/L17,发绀主要是由于()A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B 氧合血红蛋白增多C 碳氧血红蛋白增多D 高铁血红蛋白增多E 糖化血红蛋白增多18,严重缺氧不会出现发绀的疾病是()A 气胸B 心力衰竭C 肺气肿D 严重贫血E 呼吸道梗阻19,引起心脏搏动增强的病理性原因是()A 窦性心律过速B 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波动C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D 心血管神经症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病理性心脏搏动增强所致的心悸是()A 左心室肥大B 右心房肥大C 房性期前收缩D 左心房肥大E 心房颤动21,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A 慢性支气管炎B 支气管异物C 支气管哮喘D 肺炎球菌肺炎E 阻塞性肺气肿22,引起呼吸困难最多见的病因是()A 呼吸系统疾病B 心血管疾病C 中毒D 血液病E 神经精神因素23,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吸气或呼气)和(或)哮鸣音,下列哪种情况最多见()A 膈肌运动受限B 神经肌肉疾病C 胸廓疾病D 肺疾病E 气道堵塞24,急性肺水肿咳痰的性状是()A 脓性B 铁锈色C 棕红色D 粉红色泡沫样E 巧克力样25,三凹征见于()、A 吸气性呼吸困难B 呼吸性呼吸困难C 中毒性呼吸困难D 心源性呼吸困难E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26,以下哪种呼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A Cheyne Stokes呼吸B Biots呼吸C Kussmaul呼吸D 叹息样呼吸E 点头呼吸27,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的特点是()A 间断性、吸气性呼吸困难B 持续性吸气性呼吸困难C 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D 间歇性叹息行呼吸困难E 反复发作的混合性呼吸困难28,突发胸部剧烈刺痛伴呼吸困难和发绀,常提示()A 肺炎B 肺结核C 肺癌D 肺梗死E 渗出性胸膜炎29,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A 呼吸不规则B 发绀凝血C 呼吸深而慢D 出现三凹征E 出现暂停呼吸30,引起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A 气胸B 喉痉挛C 气管异物D 支气管哮喘E 慢性阻塞性肺病31,下列何种疾病可出现中毒性呼吸困难()A 癔症B 尿毒症C 脑出血D 脑膜炎E 胸腔积液3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见于()A 急性左心衰竭B 右心衰竭C 胸腔大量积液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 胸腔积液33,夜间咳嗽最常见于()A 百日咳B 左心衰竭C 支气管扩张D 支气管肺癌E 支气管内膜结核34,刺激性咳嗽最常见于()A 慢性支气管炎B 支气管扩张症C 支气管异物D 肺结核E 肺气肿35,咳嗽声音嘶哑见于()A 慢性支气管炎B 支气管扩张症C 肺脓肿D 喉癌E 支气管扩张36,咳嗽、咳恶臭痰多见于()A 慢性支气管炎B 肺炎C 肺脓肿D 肺结核E 气胸37,咳嗽伴杵状只见于()A 肺炎B 肺气肿C 肺结核D 支气管扩张E 支气管哮喘38,咳嗽伴哮鸣音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A 支气管哮喘B 慢性支气管炎C 肺结核D 支气管内异物E 肺脓肿39,咳嗽声音呈金属调,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A 支气管扩张B 纵膈肿瘤C 支气管内异物D 肺气肿E 二尖瓣狭窄40,引起发作性咳嗽的疾病有下列哪种()A 肺结核B 百日咳C 支气管扩张D 慢性支气管炎E 肺气肿41,引起长期慢性咳嗽的疾病有()A 百日咳B 器官肿瘤C 急性咽喉炎D 慢性支气管炎E 肺炎球菌性肺炎42,湿性咳嗽,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A 胸膜炎B 肺脓肿C 急性喉炎D 急性支气管炎初期E 肺炎球菌性肺炎43,咳嗽伴咳血最常见于()A 支气管哮喘B 肺结核C 肺炎D肺脓肿E慢性支气管炎44,心血管疾病中引起咯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左心衰竭B先天性心脏病 C 高血压性心脏病D冠心病E二尖瓣狭窄45,患者,男性,35,咳嗽,咳痰伴低热,痰中带血,X线胸片示右上肺淡片状阴影,最有可能的病因()A肺炎B支气管扩张C肺结核D肺癌E肺吸虫病46,患者,男性,24岁,受凉后发热(T39℃),咳嗽,咳铁锈色痰伴胸痛3天就诊,最先考虑的诊断是()A肺炎球菌肺炎B支气管肺癌C渗出性胸膜炎D自发性气胸E支气管扩张症47,少量咯血是指每日咯血量()A<50ml B<100ml C<200ml D<300ml E<500ml48,中等咯血量是指每天咯血量()A>100ml B>500ml C100~500ml D500~800ml E800~1000ml49,下列哪项为大量咯血()A<50ml/24h B<100ml/24 C<200ml/24h D<500ml/次E>=300ml次/5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所致咯血主要特点为()A咔大量鲜血B咯血伴大量脓痰C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D咯血伴发热E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51,大量咯血主要见于()A慢性支气管炎B肺癌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E肺脓肿52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A肺癌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C流行性出血热D肺脓肿E肺炎球菌肺炎53,咯血伴大量浓痰,常见于()A慢性支气管炎B肺癌C肺炎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并感染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54,咳血伴杵状指鉴于()A肺炎球菌肺炎B肺脓肿C肺梗死D肺结核E胸腔积液55,引起咳血最常见的支气管疾病是()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内膜结核C支气管扩张症D良性支气管肿瘤E支气管内结石56,引起咳血最常见的肺部疾病()A肺炎球菌肺炎B肺脓肿C肺梗死D肺结核E肺癌57,餐后6小时以上或数餐后呕吐,常见于()A神经病B颅内高压C妊娠呕吐D幽门梗阻E胃肠炎58,属于神经性呕吐的是()A迷路炎B妊娠呕吐C尿毒症D癔症E洋地黄中毒59,呕吐伴上腹痛、发热、黄疸可鉴于()A急性阑尾炎B炎急性胰腺C急性胆囊炎D急性胃炎E肾结石60,呕吐伴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痛可见于()A幽门梗阻B脑膜炎C消化性溃疡D妊娠E尿毒症61,呕吐呈喷射状,伴头痛可见于()A食物中毒B颅内高压C胆结石D前庭器官病变E幽门梗阻62,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提示()A急性胆囊炎B梅尼埃综合征C脑瘤D幽门梗阻E青光眼63,引起头痛伴喷射状呕吐的疾病是()A急性糜烂性胃炎B幽门梗阻C胃潴留D颅内高压E急性肝炎64,引起呕吐大量隔夜食物的疾病是()A幽门梗阻B慢性胆囊炎C急性肝炎D胃、十二指肠溃疡E急性糜烂性胃炎65,引起呕吐伴右上腹痛、发热、黄疸的疾病是()A急性肠炎B炎急性胰腺C急性腹膜炎D急性肾盂肾炎E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6,引起呕吐物多且有粪臭味的疾病是()A胃潴留B肠梗阻C十二指肠溃疡D幽门梗阻E有机磷中毒67,餐后近期呕吐、伴腹泻,集体发病见于()A胃潴留B肠梗阻C十二指肠溃疡D幽门梗阻E食物中毒68,引起反射性的疾病是()A幽门梗阻B脑膜炎C脑炎D妊娠E尿毒症69,患者,男性,43岁,因腹痛、呕吐3天就诊,呕吐大量酸臭食物。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49535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2.png)
第⼀章练习题及答案第⼀章⼀、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维势箱解的量⼦化由来()a. ⼈为假定b. 求解微分⽅程的结果c. 由势能函数决定的d. 由微分⽅程的边界条件决定的。
答案:d.2.下列算符哪个是线性算符()a. expb. ▽2c. sind.答案:b.3.指出下列哪个是合格的波函数(粒⼦的运动空间为0→+∞)()a. sinxb. e-xc. 1/(x-1)d. f(x) = e x ( 0≤ x ≤ 1); f(x) = 1 ( x > 1)答案:b.4.基态氢原⼦径向分布函数D(r) ~ r 图表⽰() a. ⼏率随r 的变化b. ⼏率密度随r 的变化c. 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出现的⼏率随r 的变化d. 表⽰在给定⽅向⾓度上,波函数随r 的变化答案:c.5.⾸先提出微观粒⼦的运动满⾜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a.薛定谔b. 狄拉克c. 海森堡 c.波恩答案:c.6.⽴⽅势箱中22810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a. 11b. 3c. 7d. 2答案:c.7.⽴⽅势箱在22812mah E ≤的能量范围内,能级数和状态数为(),20 b. 6,6 c. 5,11 d. 6,17答案:c.8.下列函数哪个是22dxd 的本征函数()a. mx eb. sin 2xc. x 2+y 2d. (a-x)e -x答案:a.9.⽴⽅势箱中2287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a. 11b. 3c. 4d. 2 答案:c.10.⽴⽅势箱中2289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a. 11b. 3c. 4d. 2 答案:c.11.已知x e 2是算符x P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 a.ih 2 b.ih 4 c. 4ih d.πi h 答案:d.12.已知2e 2x 是算符xi ??-η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a. -2b. -4i ηc. -4ihd. -ih/π答案:d.13.下列条件不是品优函数必备条件的是() a. 连续 b. 单值 c. 归⼀ d. 有限或平⽅可积答案:c. 16.氢原⼦基态电⼦⼏率密度最⼤的位置在r =()处a. 0b. a 0c. ∞d. 2 a 0答案:a.ψ的简并态有⼏个()17.类氢体系m43a. 16b. 9c. 7d. 3答案:a.18.对氢原⼦和类氢离⼦的量⼦数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的取值规定了m的取值范围b. 它的取值与体系能量⼤⼩有关c. 它的最⼤取值由解R⽅程决定d. 它的取值决定了轨道⾓动量M的⼤⼩答案:b.ψ的径向节⾯数为()321a. 4b. 1c. 2d. 0答案:d.ψ的径向节⾯数为()22.Li2+体系3pa. 4b. 1c. 2d. 0答案:b.的径向节⾯数为()23.类氢离⼦体系Ψ310a. 4b. 1c. 2d. 0答案:b.24.若l = 3 ,则物理量M z有多少个取值()a. 2b. 3c. 5d. 7答案:d.25.氢原⼦的第三激发态是⼏重简并的()a. 6b. 9c. 12d. 16答案:d.26.由类氢离⼦薛定谔⽅程到R,○H,Ф⽅程,未采⽤以下那种⼿段()b. 变量分离c. 核固定近似d. 线性变分法答案:d.27.电⼦⾃旋是()28.具有⼀种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b. 具有⼀种类似地球⾃转的运动c. 具有⼀种⾮空间轨道运动的固有⾓动量d. 因实验⽆法测定,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一章一、选择题
![第一章一、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f2d1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e.png)
第一章一、选择题1.使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某一金属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动能是0.9hv。
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采用频率为2v的光,则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8hv。
B.采用频率为v/2的光,也会产生光电子。
C.如果将光的强度增大,则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会增大。
D.此金属的功函(work function)是0.9hv。
2.下面哪种判断是错误的?()A.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某个最小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射光电子B.随着照射在金属上的光强的增加,发射电子数增加,但不影响光电子的动能C.随着照射在金属上的光强的增加,发射电子数增加,光电子的动能随之增加D.增加光的频率,光电子的动能也随之增加实物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一个质量为m速度3.为v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A.h/(mv)B.mv/h C.E/h D.c/h4.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A.λ=E/h B.λ=c/νC.λ=h/p D.λ=c/E5.根据de Broglie关系式及波粒二象性,下面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关系式也适用于实物微粒B.实物粒子没有波动性C.电磁波没有粒子性D.波粒二象性是不能统一于一个宏观物体中的6.微观粒子的不确定关系,如下哪种表述正确?()A.坐标和能量无确定值B.坐标和能量不可能同时有确定值C.若坐标准确量很小,则动量有确定值D.动量值越不准确,坐标值也越不准确7.粒子处于定态意味着()A.粒子处于概率最大的状态B.粒子处于势能为0的状态C.粒子的力学量平均值及概率密度分布都与时间无关的状态D.粒子处于静止状态8.以下关于一维势箱中的粒子,说法正确的是()A .能级之间的距离与体系所处的状态(也就是主量子数n)有关。
B .当粒子的质量增加一倍时,相应能级之间的距离将增大一倍。
C .当势箱的长度增加一倍时,相应能级之间的距离将增大一倍。
D .能级之间的距离与势箱的质量与长度无关。
9.由一维势箱的薛定谔方程求解结果所得量子数n ,下面论述正确的是()A.可取任一整数B.与势箱宽度一起决定节点数C.能量与n 2成正比D.对应于可能的简并态10.已知一维谐振子的势能表达式为2/2kx V =,则该体系的定态薛定谔方程应当为()。
高等数学上第一章选择题
![高等数学上第一章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9a794e767f5acfa1c7cd88.png)
高等数学(第一章)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B 、设()1cos3f x x x +=+,则()1f =( )(A) 0 (B) 1 (C)2π(D) 1cos1+ 2B 、函数()()23,6f x x g x x k =+=+,且()()[][]f g x g f x =,则k =( ) (A) 0 (B) 15 (C) 10 (D) 不存在3C 、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 )(A)()f x x =- (B) ()x f x e -= (C) ()sin cos f x x x =- (D) ()23f x x x =-4D 、函数1ln y x=) (A) ()0,1 (B)()()0,11,2⋃ (C) ()0,2 (D) ()0,1(1,2]⋃5A 、函数()()()()()21sin 3123x x f x x x x --=---在区间( )上有界(A) ()2,1- (B) ()1,2 (C) ()2,3 (D) ()3,46C 、下列函数中,()f x 与()g x 相同的是( )(A) ()f x =()2g x =(B) ()211x f x x -=-与()1g x x =+ (C) ()f x x =与()()22sin cos g x x x x =+(D) ()sin f x x =与()g x =7C 、设()11f x x =-,则()[]f f x ( ) (A) 11x - (B)1x x - (C)1x x - (D) 1x x-8D 、函数()()22,0,0,2,0,0x x x x g x f x x x x x -≤⎧<⎧==⎨⎨+>-≥⎩⎩,则()[]g f x =( ) (A)22,02,0x x x x ⎧+<⎨-≥⎩ (B)22,02,0x x x x ⎧-<⎨+≥⎩(C) 22,02,0x x x x ⎧-<⎨-≥⎩ (D)22,02,0x x x x ⎧+<⎨+≥⎩ 9D 、设()sin cos 2f x x x =+,则()f x 在(),-∞+∞(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单调函数 (D) 有界函数10B 、 若()f x 为(),-∞+∞上的任意函数,则()()()F x f x f x =--是( )(A) 偶函数 (B)奇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0F x ≡11A 、若()f x 为奇函数,()x ϕ为偶函数,()f x ϕ⎡⎤⎣⎦且有意义,则()f x ϕ⎡⎤⎣⎦是( ) (A) 偶函数 (B) 奇函数(C) 非奇非偶函数 (D) 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12B 、设()()(),,f x g x h x 均为奇函数,则( )中所给定的函数是偶函数(A) ()()()f x g x h x (B) ()()()[]f x g x h x + (C) ()()f x g x + (D) ()()()f x g x h x ++13D 、设()(),F x G x 均为偶函数,但()H x 是一个奇函数,则( )中所给定的函数是奇函数(A) ()()F x G x + (B) ()()F x H x + (C) ()()()[]F x H x G x + (D) ()()()F x G x H x14C 、常值函数()y c x =-∞<<+∞,则它的反函数是( )(A) 不存在 (B) 存在,但不确定 (C) x c = (D) y c x =-15B 、函数)10y x =-≤<的反函数是( )(A) )10y x =-≤< (B) )01y x =≤<(C) )01y x =≤≤ (D) )11y x =-≤≤16B 、从函数()y f x =中导出函数()x y ψ=,则这两个函数图像在坐标系xOy 上是( )(A) 不同的 (B)相同的(C) 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D)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17D 、函数1102x y -=-的反函数是( )(A) 1lg 22xy x =- (B) log 2x y =(C) 21log y x= (D) ()1lg 2y x =++18D 、在下列周期函数中,周期不为π的是( )(A) 23sin y x =- (B)cos 2y x = (C) tan y a x =+ (D) 1cos2y x π=+19C 、11sin sin 2sin 323y x x x =++是周期函数,它的周期是( )(A)2π (B) 4π(C) 6π (D) 23π20C 、函数()11cos f x x x=在点0x =的任何领域内是( )(A)有界的 (B)单调上升的 (C)无界的 (D)单调下降的21C 、函数()()137y x x x =-+在( )所给出的区间上是有界函数(A) ()10,1-- (B)()1,1- (C) []1,2 (D) []2,522B 、在区间(1,0)-上由( )给出的函数是单调增加的(A) 1y x =+ (B)52y x =- (C) 43y x =-+ (D) 2y x x =-23B 、()sin tan x f x x xe =是( )(A) 偶函数 (B)无界函数 (C)周期函数 (D) 单调函数24A 、若(){}max 2,1f x x x =+,则()min f x 之值为( )(A)23(B) 0 (C) 1 (D) 225 C 、极限)31ln()21ln(lim 220x x x -+→的值为( )(A) 0 (B) 1 (C) 32-(D) 不存在 26C 、若()()22,11lim ,,111,1nn n x x x f x x x x x x x ϕ→∞⎧-<⎪-==>⎨+⎪=±⎩,则( )(A) ()()f x x ϕ> (B) ()()f x x ϕ< (C) ()()f x x ϕ= (D) 两者无法比较大少27D 、若()(),0lim ,0,0,0x x xx x xn x e x n n f x e x x n n e x ϕ----→∞-⎧-≤-⎪===⎨+⎪>⎩,则( ) (A) ()()f x x ϕ> (B) ()()f x x ϕ< (C) 两者无法比较大少 (D) ()()f x x ϕ=28A 、若()lim ,01lim ,0tx txt x xx x n x e x e f x n n x n n →∞--→∞⎧+≥⎪⎪+=⎨-⎪>⎪+⎩,则()f x 在0x →时的极限是( ) (A) 不存在 (B) 0 (C) 0.5 (D) 129C 、下列( )中所给的数列是无界的(A) sin 2n n u π= (B) 31n nv n =+(C) 1sin n w n π-⎛⎫= ⎪⎝⎭(D) cos 1n n d n =+30C 、数列2221111,1,2,323n x n n ⎧⎫=++++=⎨⎬⎩⎭是( )(A) 单调递增但无界的数列 (B) 单调递减且有界的数列(C) 单调递增且有界的数列 (D) 单调递减且无界的数列31B 、下列四个单调递增数列中,只有由( )给出的数列以1为其上界(A) 2111111222n n x ⎛⎫⎛⎫⎛⎫=+++ ⎪⎪ ⎪⎝⎭⎝⎭⎝⎭(B)()11112231n x n n =+++⋅⋅+(C) 222111123n x n =++++ (D) 11n x n=+ 32C 、若0,1,2,3,i a i >= ,则数列()()()()12112121(1)1111n n n a a a x a a a a a a =+++++++++ 是( ) (A) 没有上界的 (B)有上界但没有极限 (C) 有上界且有极限 (D) lim n n x →∞=∞33B 、已知数列1410n u n =-的极限为4,对于1101ε=则满足n N >时,总有4n u ε-<成立的最小N 应为( )(A) 9 (B) 10(C) 101 (D) 100034C 、“对任意给定的()0,1ε∈,总存在正整数N ,当n N >时,恒有2n x a ε-<”是数列{}n x 收敛于a 的( )(A) 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35A 、已知2223lim 2n n n→∞+=,则对于210ε-=能使n N >时,总有22232n n ε+-<成立的最小N 应为( )(A) 17 (B) 170 (C) 18 (D) 18036D 、设数列{}n x 与数列{}n y 满足lim 0n n n x y →∞=,则下列断言正确的是( )(A) 若{}n x 发散,则{}n y 必发散 (B) 若{}n x 无界,则{}n y 必有界 (C) 若{}n x 有界,则{}n y 必为无穷小(D) 若1n x ⎧⎫⎨⎬⎩⎭为无穷小,则{}n y 必为无穷小37A 、01sin 2lim sin x x x x x →⎛⎫-= ⎪⎝⎭( ) (A) -2 (B) 2 (C) 0 (D) ∞38B 、已知数列{}n u 的相邻项满足12n n u u n ++=,且10u =,则次数烈的一般项n u 为( )(A) 1n u n =- (B) ()111122n n u n -=---(C) 21,212,2n m n m u m n m -=-⎧=⎨=⎩ (D) 2,2122,2n m n m u m n m=-⎧=⎨-=⎩39D 、()22333112lim 575757n n n n n →∞⎛⎫-+++= ⎪ ⎪+++⎝⎭( )(A) 13 (B) 16(C) 130(D) 11540A 、()()11lim 12nn k k k k →∞==++∑( )(A)14 (B) 12 (C) 1 (D) 041D 、(1)lim 1n n n →∞⎡-+=⎢⎣⎦( )(A) ne (B) 1e π(C) 2ne (D) 2e π42C 、lim 1bx dx a x +→∞⎛⎫+= ⎪⎝⎭( )(A) e (B) b e (C) ab e (D) ab d e +43A 、设{}n a 与{}n b 均为单调递增数列,且有lim n n a a →∞=,lim n n b b →∞=,并知对n a 的每一个固定项总有n b 的项大于它,同样,对n b 的每一个固定项总有n a 的项大于它,则必有( )(A) a b = (B) a b > (C) a b < (D) a b ≥44A 、设{}n a 与{}n b 满足n a a ≤≤n b ,且lim[]0n n n b a →∞-=,则{}n a 与{}n b ( )(A) 都收敛于a (B) 都收敛,但不一定收敛于a (C)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D) 都发散45C 、设01,1,2,3,n x n <<= ,且有212n n n x x x +=-+,则( )(A) l i mn n x →∞=∞ (B) lim n n x →∞不存在 (C) lim 1n n x →∞= (D) lim 2n n x →∞=46D 、设对任意的x ,总有()()()x f x g x ϕ≤≤,且()()l i m []0x g x x ϕ→∞-=,则()l i m x f x →∞( )(A) 存在且一定等于零 (B) 一定不存在(C) 存在但不一定等于零 (D) 不一定存在47B 、下列极限存在的是( )(A) 10l i mx x e → (B) 201sin lim sin x x x x→ (C) 01lim 21x x →- (D) lim sin x x →∞48C 、下列极限不存在的是( )(A) 1l i m xx →+∞(B) 01lim cos sinx x x x→ (C)x →∞ (D) 201lim arctan x x →49D 、若222lim 22x x ax bx x →++=--,则必有( ) (A) 2,8a b == (B) 2,5a b == (C) 0,8a b ==- (D) 2,8a b ==-50B 、若()1lim 2nn n x f x n →∞+⎛⎫-= ⎪-⎝⎭,则()f x =( ) (A) 2e (B) 3x e + (C) 3x e - (D) x e51B 、若3214lim1x x ax x l x →--+=-,则必有( ) (A) 2,5a l == (B) 4,10a l == (C) 4,10a l ==- (D) 4,10a l =-=52C、已知)0x x λμ→∞-=,则必有( )(A)1,1λμ== (B) 2λμ==(C)1,0λμ=-= (D) 1,0λμ==53A、已知lim (52x x →+∞=,则必有( )(A) 25,20a b ==- (B) 25a b == (C) 25,0a b =-= (D) 1,2a b ==54C 、已知21lim()01x x ax b x →∞+--=+,则必有( ) (A) 1a b == (B) 1a b ==- (C) 1,1a b ==- (D) 1,1a b =-=55D 、当0x →时,下列变量中( )为无穷小量(A)ln x (B) 1sin x(C)cot x (D) 21x e -56D 、当0x →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 )(A)311x x -- (B) 1x e - (C)ln 1x - (D) ()11sin 1x x -+-57B 、当0x →时,2sin x x -是x 的( )(A)等价无穷小 (B) 同价但不等价的无穷小 (C)低阶的无穷小 (D) 高阶的无穷小58A 、当0x →时,2cos x x x ee -与n x 的同价无穷小,则为n ( )(A) 5 (B) 4 (C)52(D) 2 59D 、当0x →时,()(),x x αβ都是无穷小()0β≠,则当0x →时,下列表达式中哪一个不一定是无穷小( )(A) ()()x x αβ+ (B) ()()22x x αβ+(C) ()()ln[1]x x αβ+ (D) ()()2x x αβ60D 、当n →∞时,m 为自然数,211,2n n m x n m n=+=⎨⎪=⎪⎩是( )(A)无穷大量 (B) 无穷小量 (C)有界变量 (D) 无界变量61D 、设()()1,11xx x xϕψ-==-+1x →时( ) (A) ϕ与ψ为等价无穷小 (B) ϕ是比ψ为较高阶的无穷小(C)ϕ是比ψ为较低阶的无穷小 (D) ϕ与ψ是同价无穷小62C 、若已知()0lim x x f x k →=,则必定是( )(A)()f x 在0x 点连续 (B) ()f x 在0x 点有定义 (C) ()f x 在0x 点的某去心邻域上有定义 (D) ()0f x k x x -<-63C 、若已知()()ln 1,01cos ,0kx x f x xx x x +⎧>⎪=⎨⎪++≤⎩在点0x =处有极限,则常数k 必定是( ) (A) 1 (B)23 (C) 2 (D) 3 64B 、当x →∞时,211~1ax bx c x +++,则,,a b c 一定为( )(A) 1a b c === (B) 0,1,a b c ==为任意常数 (C) 0,,a b c =为任意常数 (D) ,,a b c 为任意常数65D 、若()0lim x x f x A -→=,()0lim x x f x A +→=,则()f x 在点0x 处( ) (A) 一定有定义 (B)一定连续 (C) 必有()0A f x = (D)极限存在66B 、()22132x f x x x -=-+的间断点是( )(A) 2,1x x ==- (B) 1,2x x == (C) 2,1x x =-= (D) 1,2x x =-=-67D 、()1211xe f x x x -=+-的间断点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68B 、讨论函数()21lim 1nn xf x x →∞+=+的间断点,其结论是( )(A) 不存在间断点 (B) 存在间断点1x = (C) 存在间断点0x = (D) 存在间断点1x =-69D 、设()f x 和()x ϕ在(),-∞+∞内有定义,()f x 为连续函数,且()()0,f x x ϕ≠有间断点,则( )(A) ()[]f x ϕ必有间断点 (B) ()2[]x ϕ必有间断点 (C) ()[]f x ϕ必有间断点 (D)()()x f x ϕ必有间断点70B 、()f x =的间断点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71C 、若函数()sin ,02tan ,0x ae x f x x x ⎧<=⎨+≥⎩在0x =处连续,则a =( )(A) 0 (B) 1 (C) 2 (D) e72B 、设(),00,0xx x f x x ⎧≠⎪=⎨⎪=⎩,则( )(A) ()f x 在0x =处连续 (B) ()f x 在0x =处左右极限存在但不相等 (C) ()f x 在0x =处有极限但不连续 (D) ()f x 在0x =处左右极限都不存在73B 、设()()sin ,0,0ln 1,0tan xx x f x k x xx x⎧<⎪⎪⎪==⎨⎪+⎪>⎪⎩在0x =处连续,则k =( )(A) 0 (B) 1 (C) 2 (D) 1-74A 、设函数()12111x x f x e x --=-,则1x =是()f x 的( )(A) 第二类间断点 (B) 第一类非可去间断点 (C) 第一类可去间断点 (D) 连续点75C 、若函数()n f x =()f x ( )(A) 在1x =处间断 (B) 在2x =间断(C) 在[0,)+∞连续 (D) 在(0,)+∞连续。
第一章细胞复习选择题
![第一章细胞复习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e8e1af6edb6f1afe001f92.png)
一、选择题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做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①洋葱外表皮细胞中有较大的液泡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⑥由低倍镜换高倍镜之前应该上升镜筒,以避免镜头碰碎玻片⑦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物像跟原来相比,细胞更大,细胞数目更少A. ①②④⑤⑥B. ①②④⑤⑦C. ②③④⑥⑦D. ①②③⑤⑦【答案】B2.关于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B. 所有细胞均有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C.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命活动和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 活细胞一般需完整结构,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答案】B3.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之一B. 细胞膜对动植物细胞都有保护作用C. 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有关D. 叶绿体与动植物细胞能量转换有关【答案】D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B. 线粒体存在于细胞液中C.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 决定菊花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答案】B5.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细胞图像,若要把该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____移动( )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答案】B6.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7.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 ③→①→④→②【答案】B8.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A. 反光镜上B. 装片上C. 目镜上D. 物镜上【答案】D9.在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
毛概选择题精编(第一章)
![毛概选择题精编(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9b0370179563c1ec5da7112.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 B )。
A.八七会议以后B.遵义会议以后C.延安整风以后D.中共七大以后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B、六届四中C、六届五中D、六届六中3.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报告是( C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新民主主义论》C.《论新阶段》D.《论持久战》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是在( C )。
A.八七会议以后B.遵义会议以后C.延安整风以后D.中共七大以后毛泽东思想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D )。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6.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D )。
A.帝国主义战争B.无产阶级革命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时代主题7.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时期是( A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和新中国成立以后8.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 C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遵义会议以后到期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和新中国成立以后9.毛泽东思想发展时期是( D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和新中国成立以后10.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
A.中共七大B.中共六届六中会会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八大1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 )A、群众路线B、思想路线C、工人路线D、农民路线1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A、争取外援B、艰苦奋斗C、独立自主D、利用外贸1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B )。
高等数学第一章函数与极限试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第一章函数与极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050de9b9f3f90f76c61b44.png)
高等数学第一章函数与极限试题一.选择题1.设F(x)是连续函数f(x)的一个原函数,""N M ⇔表示“M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则必有 (A ) F(x)是偶函数⇔f(x)是奇函数. (B ) F(x)是奇函数⇔f(x)是偶函数. (C ) F(x)是周期函数⇔f(x)是周期函数. (D ) F(x)是单调函数⇔f(x)是单调函数 2.设函数,11)(1-=-x x e x f 则 (A ) x=0,x=1都是f(x)的第一类间断点. (B ) x=0,x=1都是f(x)的第二类间断点(C ) x=0是f(x)的第一类间断点,x=1是f(x)的第二类间断点. (D ) x=0是f(x)的第二类间断点,x=1是f(x)的第一类间断点.3.设f (x)=xx 1-,x ≠0,1,则f [)(1x f ]= ( )A ) 1-xB ) x-11C ) X1 D ) x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lim 0+→x )x1 +1(x=1B ) lim 0+→x )x1 +1(x=eC ) lim ∞→x )x1 1-(x=-e D ) lim ∞→x )x1 +1(x-=e5.已知9)(lim =-+∞→xx ax a x ,则=a ( )。
A.1; B.∞; C.3ln ; D.3ln 2。
6.极限:=+-∞→xx x x )11(lim ( ) A.1; B.∞; C.2-e ; D.2e7.极限:∞→x lim 332x x +=( ) A.1; B.∞; C.0; D.2. 8.极限:xx x 11lim 0-+→=( )A.0; B.∞; C 21; D.2.9. 极限:)(lim 2x x x x -+∞+→=( )A.0; B.∞; C.2; D. 21. 10.极限: xx x x 2sin sin tan lim 30-→=( )A.0; B.∞; C. 161; D.16.()()x x x x f 25lg 12-+-+=二. 填空题 11.极限12sinlim 2+∞→x xx x = . 12. lim 0→x xarctanx=_______________.13. 若)(x f y =在点0x 连续,则)]()([lim 0→-0x f x f x x =_______________; 14. =→x x x x 5sin lim0___________; 15. =-∞→n n n)21(lim _________________;16. 若函数23122+--=x x x y ,则它的间断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17. 绝对值函数 ==x x f )(⎪⎩⎪⎨⎧<-=>.0,;0,0;0,x x x x x x 其定义域是 ,值域是18. 符号函数 ==x x f sgn )(⎪⎩⎪⎨⎧<-=>.0,1;0,0;0,1x x x其定义域是 ,值域是三个点的集合19. 无穷小量是20. 函数)(x f y =在点x0 连续,要求函数y f (x) 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三. 计算题21.求).111(lim 0xe x x x --+-→ 22.设f(e 1-x )=3x-2,求f(x)(其中x>0); 23.求lim 2 x →(3-x)25--x x ; 24.求lim ∞→ x (11-+x x )x ; 25.求lim 0 x →)3(2tan sin 22x x x x + 26. 已知9)(lim =-+∞→xx ax a x ,求a 的值; 27. 计算极限n n n n 1)321(lim ++∞→28.求它的定义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选择题
1. n 张奖券中有m 张有奖的,k 个人购买,每人一张,其中至少有一个人中奖的概率是__ __ 。
k
n
k m
n C C A -
-1)( k n C m B )( k
n
k m
n m C C C C 1
1)(-- ∑=k
r k
n r m
C C
D 1)( 2.设C B A ,,相互独立,且()()()1
3
P A P B P C ===
,则()P A B C =__ ___。
(A ) 23 (B ) 19 (C ) 1927 (D ) 127
3.同时抛掷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恰好有两枚正面朝上的概率为___ ____. (A ) 0.75 (B ) 0.25 (C ) 0.125 (D ) 0.375
4.下列诸结论中,错误的是___ ______.
(A) 若P(A)=0 , 则A 为不可能事件 (B) )()()(B A P B P A P ≥+
(C)
)()()(B P A P B A P -≥- (D) )()()(AB P B P A B P -=-
5.甲、乙二人独立的对同一目标射击一次,命中率分别为 0.6 ,0.5,已知目标被击中,则它是甲射中的概率是____ 。
(A )0.6 (B ) 0. 5 (C ) 0.75 (D ) 0. 8
6.已知在30个产品中,有5个是次品,从中取两次,每次随机取一个,作不放回抽样,则第二次取出次品的概率是 ______。
(A)1/ 174 (B) 1/ 30 (C) 1/ 6 (D )4/ 29
7.设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则下面四个等式成立的是 _______ 。
Ω=B A A )( )()()()(B P A P AB P B = φ=AB C )
( )()()()(B P A P B A P D +=
8. 设某人射击的命中率为0.4,共进行了n 次独立 射击,恰能使至少命中一次的概率大于0.9,则n 值 为_______。
(A ) 3 (B ) 4 (C ) 5 (D ) 6
9. 设A 和B 是任意两个概率不为零的互斥事件,则下列结论中肯定正确的是_______。
(A ) A 与B 互斥 (B ) A 与B 不互斥 (C ) )()()(B P A P AB P = (D ) ()()P A B P A -=
10.设C B A ,,是三个随机事件,且有()(
)
0.90.8A B A C P A P B C ⊃⊃==,,,,则()P A B C
-= _______。
(A ) 0.1 (B ) 0.6 (C ) 0.8 (D ) 0.7
11. 进行一系列独立的试验,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p ,则在成功2次之前已经失败3次的概率为_______。
(A ) p 2(1– p )3 (B ) 4 p (1– p )3 (C ) 5 p 2(1– p )3 (D ) 4 p 2(1– p )3
12. 设有10个人抓阄抽两张戏票,则第三个人抓到有戏票的事件概率等于_______。
(A ) 0 (B )
14 (C ) 18 (D ) 15
13.设c B P b A P a B A P ===)(,)(,)( 则)(B A P 等于 _______。
(A)c c a )(+ (B ) 1-+c a (C ) c b a -+ (D )c b )1(-
14. 某类灯泡使用时数5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 0.5,从中任取3个灯泡使用,则在使用500 小时之后无一损坏的概率为_______。
(A )
81 (B ) 82 (C ) 83
(D ) 8
4
15.某厂有9台同种设备,各台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 相互独立的,如在任一时刻每台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概率为1
3
, 则在任一时刻至少有8台设备正常运 转状态的概率为_______。
(A ) 92139⨯+ (B ) 821
39
⨯+ (C ) 21398+
(D )
82
39
+ 16.一批产品,优质品占20%,进行重复抽样检查,共取5件产品进行检查,则恰有三件是优质品的概率等于_______。
(A ) 0.23 (B ) 0.23⨯0.82 (C ) 0.23⨯10 (D ) 10⨯0.23⨯0.82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