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论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之思考
论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之思考论述关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之思考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形式,但在现实教育中,它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呈现出很大的滞后性和缺陷。
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大学的定位和特点,准确定位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目标;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并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资源。
纵观教育发展历史,教育一直是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十多年以前,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有其 ___必然性。
就世界范围而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迅猛发展,引发了许多危机。
一方面,它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掌握高科技或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的人,由于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往往素质有缺陷,个性发展不健全,甚至异化为所谓“经济动物”、“科技奴隶”和“智能强盗”,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影响着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科技高度发展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已经不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问题,必须靠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来应对。
针对这种状况,国际上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呼吁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强调培养出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质量人才,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今,素质教育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素质教育被认为是教育本质的正确回归,是教育功能正确而完美的体现。
同时也认识到,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国际眼光和改革创新,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有助于营造崇尚创新、勇于进取的学术氛围,激发和尊重学生的个人首创精神,培育以人为本、与真理为友、尊重学术、不懈追求的自由探索精神。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高校公共选修课是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选择修读的课程,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选修课设置存在问题,部分课程难以吸引学生参与。
选修课教学方式不合理,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选修课学分认可问题也给学生带来困扰。
选修课质量评估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和提升教学质量。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高校应重新评估选修课设置,改善教学方式,加强学分认可管理,增加课程质量评估机制。
高校公共选修课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问题、对策、教学方式、学分认可、质量评估、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公共选修课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公共选修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一些选修课程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导致选修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下降。
选修课教学方式不合理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选修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选修课学分认可问题、选修课质量评估不足等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选修课的设置和教学方式,加强对选修课的评估和监管,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和实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问题概述选修课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在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困扰。
对我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思考
对我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思考摘要:在我国各个公立大学,公共选修课已经广泛的被师生所接纳和喜爱,也积累了相关的开设经验。
但是在民办独立学院,这一块还是空白。
本文仅就在我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以及运行机制上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步见解,以求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教师关注公共选修课,为我院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献计献策。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必要性运行机制建议一、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1.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优化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
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
每个高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具有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很难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既延伸了专业知识,又拓展了相关知识,培养出的人才才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尤其是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为迫切。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公共选修涉及的科目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沉淀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设公共选修课的运行机制1.严谨的公共选修课申报制度。
公共选修课程的作用与价值不是站在某一个专业立场能够确定的,它是本科教育中的共同部分,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把握,否则就会削弱公共选修课程的作用与价值。
但是,结合我院实际,公共选修课课程设计权限暂且放置于各个系部,先由各个系部向教务处申报要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课程。
各个系申报的公共选修课主要是与本系各个专业相近相渗透的课程,即专业课程的知识延伸。
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与思考——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教学实践研究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与思考----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吕兰欣胡书群燕宪亮许铁(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开放的由大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类课程。
高等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医学院校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祖国 输送医学人才的重任,其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徐州医科大学的实际情况,对公共选修课开展现状进 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便为高校公选课的建设提供思路,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医学院校现状应对策略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选修课开始引人大学校园[1]。
髙等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将培养专业型人才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举的重要举措,公共选修课是髙等院校整个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公选课 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知识拓展需要,提髙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更是一个展现教师风采、传播教师学术理念的平。
学院校 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学生 ,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强 ,提髙综合素质,重要[3]。
是学院校课程 重,学科一,专业强等,公共选修课的展,选修课程 不 满足学生需 、课程学 和、课程 一、师 等[4]。
实教学程 ,公共选修课不重 ,教学 不 ,将不 仅不 的 ,一 程 整个学校的教风学。
校 学生选修校 公选课的现 公选课的一 ,2017年8 10组 一次公共选修课 ,学院校 科生 设公选课 课的,公选课教师提髙课程质。
面 科学体学生。
作选 和开放题,面 ,公选课上课 、结课方式、学生选课的素现行选修课体系的等情况。
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实网上发放和收集,共回收有效问卷 146份,基本覆 校15个院系的学生,其中89.04- !学专业,理学和工学10.95-。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改革的几点思考公共選修课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在分析高校公选课三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公选课的开设、质量监控、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公选课改革的可行性措施如下:规范公选课的开设管理,建设优秀课程;加强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建立多维度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学生公选课的指导;严格考核环节,鼓励多种考核方式。
标签:公共选修课;综合素质;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推动下,公共选修课开始成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高等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
在高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公选课的推行是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开设有公选课,纵观公选课教学的现状,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本文在分析高校公选课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
一、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1.学生选课普遍存在盲目性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功利性、随意性和盲目性。
有些学生以易取得学分为标准,在选课期间,通过咨询同学,专门选择点名少、考试易通过的课程;有些学生仅根据课程名称,没有从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素质能力出发,没有充分了解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随意进行选课;有些学生完全不重视公选课,敷衍选课,委托同学代为选课,同学代选后,不登录教务系统查询选课结果,往往在课程快结束时,才知道还有选修课从未上过。
根据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某大学学生随意选课,在大学四年里共选择了三十多门课程,但真正拿到学分的课程只有五六门。
这不但说明学生选课随意性太大,而且也浪费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2.学生到课率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大学数学公共选修课程的几点思考
大学数学公共选修课程的几点思考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和数学应用能力,我国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延续着前苏联的影响比较重,课程讲解精讲、细讲。
对基本理论要求严谨、完整。
然而,在实际中,如何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才应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中心和重心。
本文通过大学数学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联系本校的实际,提出几点建议和想法。
标签:数学素质;数学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程工科院校的大学数学课程一般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大数学基础课,这些课程的课时相对比较多,讲的都是经典的数学理论,主要是为了各个专业的后继课程做铺垫和基础,然而这些课程相对于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学物理方程等,在应用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和劣势,同时后继课程的学习中,部分专业对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等的用处也比较多。
导致了大部分的学生无法系统的学习这些对学习专业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用的数学课程中的方法和手段。
为此,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鼓励大量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开设多门数学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数学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我校确定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以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的主线,同时也确定了数学学习四年不断线的数学课程的培养理念。
我校采取大二以上的学生,开始选修课程,由于兴趣方向的不一致性,导致选同一个课程的学生可来自不同的专业类别,故而数学课程的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充分的分析了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程的心里,1、为了后继课程学习的需要。
2、为了拓宽知识视野3、为了学校的硬性规定,拿够学分。
4、无明确目的的被动选择(这部分的人数会很少)。
通过总结和分析,我们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解决。
在课程的开设方面,我们主要有一下的基本思想和理念,一切都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对大学公共选修课的反思
对大学公共选修课的反思【摘要】公共选修课是大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文化素质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探索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通过对部分高校公选课的调查来看,学生的满意度不高,综合评价一般甚至偏下,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1 存在的问题1.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在对公共选修课制订的规章制度中,貌似很重视,但是在课程设置、课任教师的资格审查和水平把关、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以及教师选修课的报酬待遇中与专业课有较大的差别,导致教师不积极主动对选修课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从教学的源头上不能很好的保证选修课教学的质量。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设置不能与时俱进。
部分高校的很多公选课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内容陈旧,大部分已经不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迫切需要和感兴趣的课程很少。
1.3 选课过程艰难,结果难如人意一是,很多高校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设置专门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学生对所设置的公选课没有足够的了解,不知道选那门课适合自己,往往凭借着从师哥师姐那里得到的不完整评价和消息来决定,选课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选课的硬件条件有限,网络选课系统常常在选课时间内造成拥堵甚至瘫痪崩溃,学生为了抢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想尽办法,网络上流行的很多有关选课的笑话段子甚至视频,为选课的艰难程度做了最好的注解,在笑声中包含了很多无奈。
在经过千辛万苦的选课后,结果往往令人尴尬,由于各学校在选课人数等方面的种种规定,很多同学无法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只好被动的接受机选的结果,更有运气差者甚至一门课没有选成功,还有因为上课时间冲突等被迫放弃,一句诗可能比较贴切的表达选课的结果:我选我得不到的,我得到我不想选的。
1.4 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一般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对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有应付之嫌,备课不够充分,课堂教学不生动,甚至满堂课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录像来完成;二是,大部分学生对选修课很不重视,出勤率低,逃课成了家常便饭,即使上课也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三是,从选修课的考查方式看,主要形式是提交论文或报告,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根本没有听课的情况下,只好通过网上搜索抄袭应付了事。
走出重围——关于高校文学类公选课开设的几点思考
【 关键词 】 文学类 ; 公选课; 文素质 ; 人 忽视; 异化 ; 平庸
一
、
意义 在被忽视的边缘
弓 导学生在繁重的 专业学 习之 余去丰富 自己的精神世界 、 f 提升自己的
在信息 、 知识、 经济与语言文化 高速发展 的今天 , 社会 愈来愈需要 思想品质。因而在高校开设文学 类公选课意义 深远 , 文学 类公选课在 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 因此 厚基础 , 宽口径 , 强能力 , 重素质 已成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发挥 它独特的作用 , 的存在价 值与意义不 它
中,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 的基础与根本 , 而这 文化素质 教育工作 , 能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 的 , 在高等院校文学类的课程显然不能缺失 ,
重点指的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可 以毫不夸张的说 以人文素质为底蕴 的 并应承担起培育学生人文素 养的重任。事实上 , 在很多 高校 文学类 现
教 育 探 索
走出重围
走 出重 围
一
关于高校文 学类公选课 开设的几点思考
方爱武 (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杭 州 3 02 ) 10 3
【 摘
要 】 文学类公选课 在很 多高校文学类公选课处境尴尬 , 普遍被 忽视与被异化 。本 文论证 了文学类公选课应是 大学生特别是理
工科 高校的大学生获取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生动 最直接最形象的重要途径 , 它不能流 于庸 常, 它需要 通过变革被拯救 , 需要 来 自学校 自上 而
必修课学习之余的一种延伸 、 拓展与提高的课程而广受学生欢 迎, 而在 逃之天天 ; 而且为 了提高到课率 , 还要时常辅之 以影视的诱 惑。对于学
很多高校的公选课中文学类 公选 课通常占 了全校 公选课的 大半江 山, 生来说 ,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把文 学类 公选课看作是 繁重专业 学习之余 愈来愈显示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与重要性。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工业 的一种调剂自己的方式, 不求甚解 , 只求在轻 松的不费力气的感悟中拿 大学为例 , 期人文 学院老 师所 开设 的文学 类公 选课 通常有 近 2 到相应的学分 , 每学 O 一切便万事大吉 , 轻松 听, 容易过 了很 多学生学习 成 种, 它们分别从语言、 形象、 文化、 影视、 艺术 心理等角 度来观照 中国及 文学类 公选课的终极 追求。这种形式重于内容 的文学类公选课的开设 世界范围内名篇佳作 , 深受学生关注与喜爱, 这些 课程的选课率也因此 现象导 致了此类课程的内容极度浮泛化倾 向。 很高 , 常常爆满 , 这一现象说明 了大学生自身对文 学素质教育的注重与 向往。 课程监督虚无化。文学类公选课教与 学方面的应付与散漫心态主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在日益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下备受关注。
本文从选修课程的必要性、设置原则、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选修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机会。
选修课程的设置原则应当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实践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在内容设置方面,应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开设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教学方法上,应倡导互动式、实践性和跨学科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综合素养。
评价机制方面,需建立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激发学习积极性。
建设高校公共选修课不仅是适应时代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有效措施。
未来,应加强选修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必要性,设置原则,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机制,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在过去往往被视为“摆设”,很少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发展,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专业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高校逐渐引入了公共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公共选修课程也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提高综合能力,拓宽视野,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研究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1.2 问题提出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思考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是学生在修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修读的课程。
在目前的情况下,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单一乏味、教学方法陈旧等。
问题的提出在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应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何确定选修课程的设置原则,确保选修课程的质量和实用性?选修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如何才能更加丰富多样,吸引学生的兴趣?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如何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积极性?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应该如何建立,确保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评估和激励?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进行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时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公共选修课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愈加突显。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整体素养,还可拓展视野,增强人文水平。
但是,公共选修课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公共选修课的问题,从开设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开设课程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应当是多样化、有趣味性、具备前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但是,实际情况中大多的公共选修课程却存在枯燥、重复等问题。
首先,一些课程的名字和内容走向了创新,但实际教学内容却与专业课程高度重复,目的不明确;其次,某些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而且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创新性和实用性。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整体素质要求来开设相应的课程,注重规划课程的内涵,让公共课程与学生不同的专业课程相融合。
同时,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提高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学生能够愉悦参与其中。
重视交叉学科,提供不同层次和难度的公共选修课,增加学生的学习选择空间。
二、教学内容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实际情况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草草了事,教学内容单调,没有创新性。
此外,一些教师教学质量低下,课堂严重失控,学生在听课中不能收获实际的收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考虑采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重视教师驻校资格和表示标准。
组织整合认证的优秀教学资源,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例如,通过合理说话的方式,尝试增强实用教育的性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考核方式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也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考试与教学不匹配、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符等情况。
这不仅影响到公共选修课程的实际效果,也给了学生不同的迷惑和困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合理设定考试和考核内容,建立全面客观的考核体系。
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對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的幾點思考郝婷歐文軍李春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務處,陝西.楊淩 712100)摘要:分析了公選課開設的現狀及在教學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從滿足學生知識體系結構、個性發展及增強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需要出發,對如何解決問題闡述了幾點看法:加強對公選課的宣傳、改進教學方法、開展教學督導和教學品質評價,選編高品質的教材。
關鍵字:公選課、教學、管理公共選修課(以下簡稱為公選課),有的高校稱之為任選課,是面向全校學生而開設的跨專業課程。
它具有靈活性、適用性和時代性的特點,設置公共選修課,除了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廣泛涉獵不同的學科領域,拓寬知識面,學習不同學科的思想和方法,增強綜合素質與能力,為適應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礎。
同時公選課的開設,也為教師施展才能,傳播知識,為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促進學科交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因此,規範公選課的管理,提高公選課教學品質,不斷完善科學的管理體系,促進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是毋庸置疑的。
一、目前公共選修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1.課程開設門類有限,滿足不了學生選課的要求西方一些比較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公選課建設,積極開設公選課,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培養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如美國高校公共選修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50%,而我校到目前總共才開設了144門。
原因之一是學校缺乏能開設公選課的優秀教師,尤其是缺乏跨學科、跨專業的優秀教師;原因之二是學校對開設公選課的教師不夠重視,要麼地位不高,要麼待遇偏低,不能調動起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原因之三是學校教務處沒有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設置公選課積極挖掘優秀的授課教師,尤其是沒有積極聘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開設公共選修課,課程開設具有一定的隨意性,連續性不強;原因之四是學校沒有把公選課提高到足夠重要的地位上,給人的感覺是公選課就象中學的副課科目,可有可無。
高校公选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高校公选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摘要】本文从高校公选课课程尚存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讲解了公选课的重要性,并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公选课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公选课;问题;措施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高等学校不断实践探索,改革教育思想,拓展教育专业,改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实行公选课课程与必修课课程的主辅修制度,使学科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必修课程是学生所在专业必须选择的课程,这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而公选课是高校基于对社会的动态把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这类课程由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进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根本目的是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的高校从不同的程度上面都开设了公选课,基本都是规定学生在毕业前修满所需学分,这些课程由校教务处统一组织,通过学院申报,教务处审核再开放给全校学生。
由于学生的多样性,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同一门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以及要求都造成了不同的冲击,面对不同专业,基础不一的学生给老师上课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高校公选课尚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本人的亲身工作实践,提出公选课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个改进措施。
1公选课存在的问题1.1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功利性。
每个学校有其自身的特色,开设的课程不一,但有一个都要求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学分,把学习公选课当做毕业的一种途径,而为真正去学习;由于选课前未公布课程的教学内容等材料,致使学生选课无方向,只能根据课程的名称来判断,名字有吸引力的学生爆满,其他的学生寥寥无几。
有些学生专门挑选课程简单,教师容易说话的来选,违背了开设公选课的初衷和目的。
1.2课程开设不足,师资紧张。
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按类修满每一类的学分,但是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不足,导致部分类别课程开设不足,学生抢课现象严重。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开 设公 共选 修课 应 充分 利用 现 代信 息技 术 手段 , 结合 其 自 身课时少、信息量大 、 广泛的受众和相对独立等特点 , 建设 具有 丰富多样 、特 色鲜明 、实用 性强 、完整 的课 程资源系统 。
这门课程 , 必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 I 生 大大降低,甚至选而不修 的现象 时有发 生 , 这极大地 浪 费 了师生 的交 流和 学校 的资源 。
特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 制作完善 的课程资源系统 ( 包括该 门课程的详细介绍; 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课件及视频资 源;考核习题库 ) 上传至校园网络平 台, 使学生通过上网学
重 大举 措之 一 。
【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课程设置 思考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8 1 0( 2 0 1 3) 0 7 —0 0 3 7 — 0 2
不与必修课 冲突而大部分安排在了晚上和周末 的休息时间, 这样 ,学生就很难在上课和参加课外活动或社 团之 间抉择 , 最 后公 共选 修 课பைடு நூலகம் 往是 被 牺牲 的那 一方 。 这 源于 学生 并 不 了 解公共选修课的意义 , 他们认为只要考试之前复习一下顺利 过关就可以了, 并不想增长见识 , 得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体
重 视 。学 校 开 设 公共 选 修 课 的 目的是 促 进 教 育 教学 观 念 转
公共选修课 的出勤率不到一半。
2 . 教 师 方 面
教师对公共选 修课 的不重视也是学生对该课程热情不 高的原因之一。公共选修课 的教师大多是资历较浅的教师 , 资历深的教授往往因为研究工作忙而不愿教公共选修课。 但 资历浅的老师上课经验不足 、 对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
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几点思考【摘要】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多门类的公共选修课,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必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思考如今,高校都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公共选修课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
目前,我校课程设置基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类。
和其他三类课程相比,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院学生而开设,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安排有计划选修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可以在专业之外包容实施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所需的各类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从事教育及其它工作的能力。
[1]但公共选修课在开设的过程中,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笔者希望通过对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意义、当前公共选修课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公共选修课的一些建议,引导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公共选修课的质量。
1.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意义1.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学生的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领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地进行交叉、渗透、融合。
必修课、专业课的数量与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公共选修课则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专业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学生个体之间在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教授必修课、专业课的局面,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且富有弹性的公共选修课,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挥。
1.2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必修课、专业课占绝对优势的课程体制中,教师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他们需要完整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的思考
功开课而错过改选或补选的机会 ;三是有个别学生对 以前已经 要求等材料 ,并经 职能管理部 门根据有关管理规定 审核合格之
选修并取得相应学分的课程进行重复选修的现象 。 总之 , 有些学 生选课 的目的根本不是为 了优化 自身知识结构 ,提高 自身综合 素质 , 而是为 了修满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公共选修课学分 。 管理不够规范 , 主要表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是有 些公共选修课 一 公共选修课能否在每个学期成功开 出、 每学期选修 的人数 、 学生 购 买教材的意愿等存在不确定 因素 ,故 常常会使 任课教师或职
识不足、 规章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 导致 目前公共选修课管理存在 下列一些丞待解 决的问题 : ( 一) 公共选修课 的开设数量 有时不能 满足学生 的选课 需
求。 根据我校现有的公共选修课 管理制度 , 每学期具体 开设哪些
公共选修课程存在诸 多不确 定因素, 如教师 的开课 意愿 、 学生根 据 自己的专业和 爱好 进行选修的人数等 ,同时 由于近 几年 来大
@ 吉 林教育
GUANLYIHU S I
关才进一步加 强 高校公共 选修课管理的思考
广 东省佛 山科 学技 术 学 院 赖 李 明
摘 要: 高校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我 国进一步深化 高等教 育改革 、 培养 宽口径 、 犀基础 、 高素质人才的一项 重要 举措 。 经过 高 校 多年 的努 力已取得 了一 定的成 绩, 但在开课数量 、 学生选课 、 教材选 用、 堂教学质量和 考试 管理 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 课 此, 高校应加 强公共选修课 的过程管理, 以保证公共选修课 的开设达 到预期 的效果 。 关键 词 : 公共 选修 课 问题 思考 高校 公共选修课 的开 设是我 国进一步 深化高等 教育改革 , 了拓展学生 的视野 ,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 全面提升大学生 的综 合素质 , 为学生毕业后走上 工作 岗位 能更好地做 人、 做事 、 做学 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相差较大 , 要求各不相 同。因此 , 公共选修 同时 由于公共选修课的开课形式 多样 、 课程灵活 多变 、 适时更新 发展快等特性 ,故较难对公共选修课 的教学质量进行有力的监 ( 公共选修课 的考试 管理 有待 进一步加强。公共选修课 五) 的考试 方式是 比较 灵活多样 的, 多数 是 以写 论文、 开卷 、 闭考等 形式进行 。有些公共选修课 的试 卷命 题和评分都 由任课教师单 独完成 ,学生撰写 的课程论 文或考卷学校职能管理部 门也相对 较少抽查 。这种从命题 、 考试方式 、 评分等都 由任课教师一人包 教师不够重视公共选修课的考试质量和信度 。 另外 , 由于考试管 理不够严格 ,反过来还 会导致 有些责任心不强 的教师在课堂教 学上 的怠慢而影响教学质量 。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个性化需求满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跨学科交叉学习,以及加强课程评估与监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为推动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应该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强化评估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学生知识面、综合能力、个性化需求、跨学科交叉学习、课程评估、监管、全面发展。
1. 引言1.1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高校公共选修课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在选修课中增加各种多样化的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公共选修课还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公共选修课还可以促进跨学科交叉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加强课程评估与监管可以确保选修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推动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有必要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1.2 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现阶段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高校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学生选择面有限,导致课程之间的重复和重叠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效果。
一些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兴趣。
课程评估与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导致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有效评估和监督。
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郝婷欧文军李春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陕西.杨凌712100)摘要:分析了公选课开设的现状及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结构、个性发展及增强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出发,对如何解决问题阐述了几点看法:加强对公选课的宣传、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选编高质量的教材。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管理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为公选课),有的高校称之为任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而开设的跨专业课程。
它具有灵活性、适用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设置公共选修课,除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础。
同时公选课的开设,也为教师施展才能,传播知识,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因此,规范公选课的管理,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毋庸置疑的。
一、目前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课程开设门类有限,满足不了学生选课的要求西方一些比较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选课建设,积极开设公选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50%,而我校到目前总共才开设了144门。
原因之一是学校缺乏能开设公选课的优秀教师,尤其是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师;原因之二是学校对开设公选课的教师不够重视,要么地位不高,要么待遇偏低,不能调动起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原因之三是学校教务处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公选课积极挖掘优秀的授课教师,尤其是没有积极聘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连续性不强;原因之四是学校没有把公选课提高到足够重要的地位上,给人的感觉是公选课就象中学的副课科目,可有可无。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1. 强化教学目标公共选修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普及性课程,应该注重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置不同的选修课,针对专业、技术、职业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讲述和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能力水平。
2.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外,还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课外活动等。
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求,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3. 引进前沿课程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需要及时引进前沿课程,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和时代的需求。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设立选修课程时,应关注前沿领域的新进展,探索新方法,引领和奠定学术发展的新方向。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关键,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高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充足的教师培训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5. 加强课程建设的评价机制评价是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高校公共选修课程也不例外。
我们应该建立科学、全面的课程评价机制,对选修课程的讲授效果、教学方法、学生满意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结论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需要高校和老师充分重视和认真对待。
我们需要加强课程的教学目标,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进前沿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机制。
要不断探索新方法,积极应对教育领域的新挑战,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一个与时俱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几点思考□贺婧【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推进公共选修课建设、规范管理、完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是当代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详细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当前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作者简介】贺婧(1983.12 ),女,吉林农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公共选修课又称全校性选修课(可简称为“公选课”或“校选课”),是由高校教务处统一安排、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旨在加强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
它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及学分制管理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识课程教育的基础。
然而目前在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的运行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之处,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和良性运行。
一、我国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现状目前“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成为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通病;选修课学分不多,被必修课程挤压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导致其“边缘化”、“次等化”,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学生不重视,老师不愿教,选修课难以担负起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任。
具体分析如下:(一)课程设置模块分类简单,不能满足学生的选修需求。
近年来,各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国家教育统计公报显示,1998年我国全日制大学招生人数为108万人,到2010年已达657万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数已达3105万人。
同时高校学分制改革是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学分设置的比重变化,通常要求学生必须修够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如此多的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修满一定学分的选受生动、深刻的就业法律指导。
(二)应当将就业法律指导贯穿于整个就业过程的各个环节。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在校学习时间相对也短,因此对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法律问题处理能力较差,因此更加需要全程指导。
从大学生就业具体过程来说,就业法律指导一般分为就业前法律指导、择业过程中法律指导及工作初期的法律指导。
针对大学生就业前的法律指导,应当以讲座、专题培训等为主要形式展开,主要应当侧重于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关就业政策和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等。
通过该环节的工作,要让学生明白就业中法律问题的重要性,明确就业中常见侵权现象及其预防。
针对择业过程中的法律指导,应当倾向于引导学生判断面试企业环境的合法性,注重指导学生了解企业的薪资制度、管理模式,并且要围绕即将订立劳动合同这一关键环节引导学生从法律上规避风险。
针对毕业生入职后的工作初期(试用期)过程,要侧重于从法律角度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工作环境尽快磨合,针对学生遇到的法律问题要能够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以防学生因此遭受不安或受到侵害,从法律层面协助他们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
(三)应当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制。
就业法律援助是大学生在遭遇受侵害后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机制,主要内容是学生择业过程中或就业初期遭受侵害,学校能够提供一个相对有效的救助,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
总体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或就业后短时间内,遭受侵权或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情况非常少见,因此我们提倡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制,并非是为鼓动或帮助学生打官司、挑事端,而是在发生较为严重的侵权状况时,及时通过劳动主管部门、工会组织、教育主管部门等有效调处纠纷,预防事情恶化。
该机制的建立,是作为弱势地位的毕业生获得救助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延伸。
【参考文献】1.刘珍杰,唐继红,蒲晓湘.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2.鲍冠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新视野[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卢灿丽.关于高校就业法律指导课设置的若干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0,64.秦文献.论高校就业法律指导[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刘海军.当前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不足与完善[J].管理工程师,2010,36.本书编写组.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101·修课,而且不同专业要求学分最低限制也不同,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数量充足且模块分类齐全的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目前,高等院校要门类齐全的开设足够课程尚有难度,要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程更是困难。
而开课类别少且量的不足,一是限制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不投入,久而久之兴趣减退;二是使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勉强开设,极大的影响了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更别提所谓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了。
(二)学生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
受必修课、实习等因素限制,选修课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难以满足不同学生选课的需要。
选修课大多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或周末,一部分学生表示白天要上课,晚上或周末还要上课的话就没有更多的个人业余时间了,所以他们不是选课程而是选时间,从而造成学习积极性低;还有很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不正确,片面追求学分,选择那些相对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还有的抱着混学分的想法,态度不端正,导致选修课的出勤率不高,出现前一两次人数很多,中间越来越少,考试前人数又多起来的现象。
这种选而不读仅仅为了学分的现象不仅挫伤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会失去公共选修课的原本价值,使很多选修课的开设流于形式。
(三)教师执教不严,授课质量难以保证。
部分教师对公共选修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繁衍了事。
认为选修课学习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更有甚者开设选修课就是为了赚取教学工作量。
同时部分高校教学工作量考核方法中对开设新课有加系数的办法,至使教师盲目开设新课。
所以,选修课教师备课不充分,把专业课程教得“浅显一些”、“普通一些”就作为公共选修课提供给学生。
还有个别教师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使用大量图片做为课件,导致课程的随意性很大,严重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这种低质量的教学过程,再加之学生学习要求低,使得课程过于容易修习,被学生视为营养学分,学习效果差。
导致了现在的公共选修课杂而不精,沦为知识的杂学,难以实现通识课程欲提供“人人必学之通透基本学问”的目标。
(四)管理难度大,质量监控不到位。
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这对教师和教务处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
再加之,公共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也给教务处对公共选修课的检查监督带来困难,使得公共选修课成了质量监控的死角,造成了教学质量下滑的恶性循环。
二、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办法与措施针对我国现阶段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公共选修课的实际运行状况,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一)扩增数量,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各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长,要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修满选修课,必须首先解决公共选修课的数量问题。
各高校要想方设法,用物质奖励、优惠政策等得力措施,鼓励教学质量好的优秀教师及骨干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解决公共选修课开设门类和数量的问题,使学生有课可选。
同时积极动员教授、名师开课,提高公共选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打造一批体现学校优势特色的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
(二)科学设置,合理细化课程类别。
目前我校对公共选修课的类别划分相对细化,在2010年改革为素质拓展课,设置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共设置469门,学时分为16、24或32。
此类课程内容要淡化其学术性,侧重科普应用、知识拓展与素质提高。
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选择相应类别的课程,即素质拓展课程中至少选择15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至少修读6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学生至少修读6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
在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同时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术和社会人生视野为目的,使其建立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严格审核,确保开设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对任课教师的开课资格和教学水平也要严格考核。
我校教师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469门课程提出申请,填写《吉林农业大学素质拓展选修课登记表》,在下学期教务科工作人员进行审查,对新开课教师进行试讲,试讲通过后方可开设。
(四)使用网络资源,改革我校公共选修课授课内容。
2011年,在考虑往往教室比较紧张,授课内容受教师水平等因素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选课积极但出勤率不高等原因。
对我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安排做大胆尝试,引进网络通识课堂,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10门尔雅网络课程。
(五)加强监控,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保证其教学质量,我校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教师也配合学校的职能部门,对学生严格考勤、考核。
同时我校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作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这两年,还将公共选修课纳入网上评教范围,不同程度的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有效保证了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是确保选修课教学质量提高行之有效的办法。
(六)严格考试制度,实行考教分离。
要引起师生的重视,必须严格考试制度,实行考教分离。
经系(教研室)主任、教学院长审核同意后报送教务处,由教务处抽取试卷。
将公共选修课的考核制度同必修课同等对待,任课教师仍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归档,建立试卷分析和存档制。
建立健全考试管理机制,可以制约部分教师迎合学生心理和片面追求及格率的不正确做法。
同时,加大过程性考核所占比率,督促学生走进课堂,降低旷课率。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试在整个公共选修课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做到考教分离,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参考文献】1.于立军.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2.邓责梦.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3.黄巧萍.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推动高校教学改革[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24.陈荣.透析选修课:教育自由的过度与缺失[J ].教学与管理,201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