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食de原理及摄影方法

合集下载

月全食摄影技巧介绍

月全食摄影技巧介绍

月全食摄影技巧介绍地球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阴影,称为地影,这时候有月全食的出现,很摄影师会瞄准这个时机,下面我们一起研究月全食摄影吧。

地影分本影区和半影区。

本影区指没有受到太阳直射区域,而半影区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

月球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

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

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于太阳光过大气层,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月面呈红铜色。

视乎月球经过本影的路径及当时地球的大气情况,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

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

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要细心观看才察觉。

食程介绍*是次月全食为『带食而出』意思是月食初亏发生于月出之前,月球东面升出前已进入地球本影区。

以下资讯参考香港天文台初亏 6:15pm地平线以下,不可观测月出 6:34pm带食而出方向东方位角96度仰角-1度食既 7:54pm方向东方位角104度仰角17度食甚 8:00pm方向东方位角104度仰角18度生光 8:06pm方向东方位角105度仰角20度复圆 9:45pm方向东方位角120度仰角40度下图:香港月全食模拟stellarium拍摄技巧:亲民摄月玩法:用放大摄影法,手机都可以影到月球环形山。

一般人都以为要拍摄月球表面,要驶用昂贵器材,其实一支百余元的双筒,配你一部有影相功能手机,都可以做到。

放大摄影法:拍摄望远望已放大于目镜上的影像,虽然光度与质素会因多重镜片折射而下降,但可以将影像放大多倍进行拍摄,而且价格十分亲民。

间隔广角拍摄:以隔时拍摄方式,将相机固定脚架上,再以24~35mm焦距镜头,广角范围拍摄月全食过程。

如果想轻松间隔拍摄月全食食程效果,可以购买间隔快门线来帮助拍摄,市面上十分多不同种类,但最好选一些,有传统Hold设计的较好,会较灵活。

月全食的形成原理图

月全食的形成原理图

月全食的形成原理图月全食是指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锥内,完全被地球的本影遮挡住的现象。

其形成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地球与太阳分别在月球两侧。

是时月球的一侧可以照到太阳,这一侧的天空是晴朗明亮的,而另一侧则是被太阳遮挡而黑暗的。

然后,由于地球的阴影在太空中呈锥形结构,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锥的范围时,将逐渐被地球的本影遮挡。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光经过地球的大气层被散射,通过地球大气层的部分光线被弯曲,进入到地球背阴的部分。

接着,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遮挡住的区域时,月球将完全处于地球的阴影中,使得从地球看到的月亮完全消失。

此时,月球所接收到的光主要来自于地球大气层散射的阳光,这部分阳光被大气层散射后的光线中的蓝光被散射掉,主要剩下的是红光。

最后,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后,人们可以在地球上看到一轮红色的月亮。

这是因为红光的波长长,在光通过大气层时受到散射的程度较小,所以红光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被地球黑暗的一侧的月球表面。

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呈现出红色。

需要注意的是,月全食并不是每个满月都会发生,它发生的频率与地球、太阳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通常,月全食会发生在地球、太阳和月球几乎完全对齐时,而月球正好进入地球的本影中。

此外,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轨道变动而发生变化,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也有波动,这些因素都会对月全食的出现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结起来,月全食的形成原理是由于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锥中,完全被地球的本影遮挡住,而地球大气层散射的阳光通过大气层折射到地球阴暗表面上的月球上,使得月亮呈现红色。

月食日食的原理

月食日食的原理

月食日食的原理月食和日食都是地球、月球和太阳相对位置的一种现象。

月食是指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对太阳的光线被地球本身阻挡,导致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阴影,从而产生月球笼罩在阴影中的现象。

日食是指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遮挡住了部分或全部太阳的光线,使地球上的某些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暂时看不到太阳。

下面将详细说明月食和日食的原理。

月食的原理如下: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直线上时,地球对太阳光线形成一个阴影锥,由地球本影和地球半影组成。

地球本影是完全遮挡太阳光线的区域,是由地球本身直接投射到月球表面上的黑暗影子。

地球半影是部分遮挡太阳光线的区域,是由地球本影的边缘投射到月球表面上的较浅的阴影。

当月球经过地球本影之时,发生全食,此时月球完全隐藏在地球的阴影中,看起来变暗,甚至有时会呈现红色。

这是因为地球的大气层能够折射和散射太阳光,将太阳光中的较短波长的蓝光散射减弱,而较长波长的红光被折射强化,从而透过大气层后照射到月球表面,使月球呈现红色。

当月球只经过地球半影时,发生半影月食。

这时月球只遮挡了一部分太阳光,所以月球异于平时的时候,变得略暗但仍可见。

日食的原理如下:与月食不同,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使得月球遮挡了太阳的光线,导致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无法看到太阳。

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直线上时,在一些情况下,月球大小和距离太阳的距离正好使月球能够完全遮挡太阳,从而在某些地区出现完全日食。

此时,在日食区域的观测者将会看到一个黑色的圆盘(月亮)遮盖了太阳。

然而,由于地球表面上的不同地区距离月球的距离不同,地球本身也有一定程度的大气折射现象,因此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日食可能是完全的日食、部分的日食或环形日食。

在完全日食的情况下,除了月亮遮挡了太阳,还能看到太阳的日冕(由于大气的折射造成)。

在环形日食的情况下,月亮的大小比太阳小,而太阳的可见部分呈现出一个光环状。

总结:月食和日食都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关系而产生的现象。

单反相机月全食拍摄攻略

单反相机月全食拍摄攻略

月全食拍摄攻略在2011年12月10日我们就将迎来近10年里,观测机会最好的一次月全食了,而我们要想再有如此好的机会观看月全食的话就要等到2018年了。

面对如此难能可贵的观测机会,很多影友朋友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了呢?不过拍摄天文题材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还真属于比较陌生的门类。

该如何拍好这次月全食,而不给自己留遗憾呢?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拍摄月全食的那些事儿。

·概览:2012前最后一次月全食?首先月食仅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天文现象,古语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面的“圆缺”实际上就对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影子的一种描写。

而月全食相对来说,由于其发生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月亮会完全淹没在地球的阴影时泛出幽怨的红色来,因此会让古时的地球人感到一丝莫名的恐惧。

月全食时橘红色的月球泛着幽冥的光芒(图片来源于网络)当然,现如今的人们已经知道月全食是怎么回事儿,也不再相信那些吓人的古老传说了。

不过作为一种壮丽的天文奇观,每年会有数以万计的爱好者加入到观测月全食的大潮当中。

其中不乏爱好摄影的应有朋友,大家是否都已经准备好去拍了呢?月全食GIF动画拍摄之前,笔者在这里提前为大家做了一些功课。

首先就是此次月全食的拍摄方位,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基础:月全食出现方位及发生时间此次月全食的开始时间为2012年12月10日的20时45分左右。

最开始的时候,月球会出现一个细微的阴影,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它将要从大家的眼前消失啦。

出亏时,月球会出现在东方偏南、仰角约44度的天空上。

月食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而接下来,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后,大约是两个小时后的22时05分时,月球便会完全进入到地球的本影之中,也就是食既发生时间。

而此时月球会出现在东南方,仰角59度的天空上。

月全食发生过程中的月球表面状态时间来到22点31分,食甚发生即月球穿越地球本影过程的中间点。

此时月球方向为东偏南34度,离地平线仰角高度为63度。

如何科学地观看与拍摄月全食

如何科学地观看与拍摄月全食

如何科学地观看与拍摄月全食2018年1月31日晚上,会有一场机会难得的“超级满月+蓝月亮+月全食”,也是继2015年4月5日之后最佳的观测月全食机会,届时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血月”。

此次月全食国内全部区域可见,且由于月食可以在城市内观看,无需到光污染小的地方,所以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下面就来讲讲如何科学地观测与拍摄血月。

目录1、月食的基本原理2、本次月全食情况与观测指南3、设备与参数4、焦段选择与拍摄效果1、月食的基本原理我们知道,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线,如果地球挡住了这个太阳光,就会发生月食。

下面看一个示意图:古代中国民间认为月蚀是“蟾蜍食月”,在月食出现时人们便会顶礼膜拜、祈求天神驱走蟾蜍。

“蟾蜍食月”是来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蟾蜍,俗称「癞虾蟆」)。

」,唐朝李白《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在中国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蚀的部份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

”。

结合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月全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半影月食: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月球表面光度略为减少,但肉眼较难觉察。

2、初亏(仅月偏食和月全食):月球由东缘进入地影的一刻,月球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3、蚀既(仅月全蚀):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的一刻,并与本影第一次内切。

4、蚀甚:月圆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间,此时前后月球表面呈红铜色或暗红色(适用于月全蚀)。

5、生光(仅月全蚀):月球开始离开地球本影的一刻,并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内切。

6、复圆(仅月偏蚀和月全蚀):月球完全离开地球本影,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7、半影蚀终: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蚀过程正式完结。

如果用相机记录下全过程是这个样子的:红色的原因:(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使光线向内侧偏折,但每种光的偏折程度不一样(色散),红光偏折程度最大,最接近地球阴影,映在月球上;此外,由于大气层的灰尘及云的含量与位置不同,光线偏折程度会有不同,因此月全食时的月球是暗红、红铜、或橙色的。

月全食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月全食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月全食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被地球阴影遮蔽的一种现象。

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月全食最为好看。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

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形成月全食。

从地球上看去,整个月亮都呈现出古铜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

专家介绍,每年可能发生的月全食最多只会有3次,最少则连1次都没有。

2022年全球共发生两次月食,都是月全食。

第一次发生在5月16日,我国正值白天遗憾错过,而这一次我国的观测条件绝佳。

月全食的实验报告(3篇)

月全食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月全食的形成原理。

2. 观测月全食现象,记录观测数据。

3. 分析月全食过程中月相的变化。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1. 实验时间:2022年11月8日2. 实验地点:我国某地三、实验器材1. 双筒望远镜2. 月全食观测记录表3. 相机(用于拍摄观测照片)4. 记事本5. 钟表(用于记录观测时间)四、实验原理月全食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即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月球被地球完全遮挡,从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呈现出红铜色的现象。

月全食的形成原理如下:1.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2. 地球的本影区将月球全部遮挡,导致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形成月全食。

3. 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进行散射,使部分光线进入地球的本影区,照射到月球表面,使得月球呈现出红铜色。

五、实验步骤1. 观察前准备:检查望远镜、相机等实验器材是否正常,准备好观测记录表和记事本。

2. 观察时间:根据月全食时间表,确定观测时间。

3. 观察过程:a. 在观测前,使用望远镜对准月亮,观察月相,记录观测时间。

b.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开始记录观测数据,包括时间、月相、颜色等。

c. 观察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如30分钟)记录一次观测数据。

d. 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观测结束后,拍摄观测照片,用于记录观测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月全食开始时间:2022年11月8日20:00b. 月全食结束时间:2022年11月8日21:30c. 观测过程中,月球从银白色逐渐变为红铜色,直至完全被地球本影区遮挡。

d. 观测过程中,记录了不同时间段的月相、颜色等数据。

2. 实验分析:a. 月全食过程中,月球从银白色逐渐变为红铜色,说明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进行散射,使部分光线进入地球的本影区,照射到月球表面。

b. 观测到的月相变化与理论相符,验证了月全食的形成原理。

c.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月全食现象的理解,提高了观测和记录能力。

月全食形成的过程

月全食形成的过程

月全食形成的过程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方法月全食的观测方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7倍以上就可以清晰地观看到。

可以站到高处看,这样视野会很好。

也可用肉眼直接观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就可以作以下两项月全食观察。

记录观察前准备一些观察用纸,纸上画有大圆,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标出0°至360°,0°的位置表示月面的正北点。

在月全食发生的过程中,每隔4分钟画一幅月食素描。

这样做的结果即可得到一套月全食全过程的食相图。

亮度颜色月食时月面的亮度和颜色可区分为以下5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1级,稍亮,呈黑黄色,细节难以区分;2级,微亮,呈黑红色或棕黄色,中心有些暗斑,外侧相当明亮;3级,呈砖红色,能看见月面细节,但很模糊;4级,呈铜红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可看到大的细节。

观察月全食时,要对月面的亮度和颜色的级别作出判断,并记录下来。

同时也要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

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

没有月环食。

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

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十五前后。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有观点认为,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

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月全食!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并在一条中心线上时来自太阳的光线被地球所挡住了,月球刚好处于地球的阴暗面,没有光照当然不能发光了这就是月全食的产生原因。

月偏食!当月球运动有一部分进入地球本影而一部分被太阳照射时看到的月亮有一部分很暗黄,另外一部分很明亮这种现象就叫月偏食!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

月全食原理

月全食原理

月全食原理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月食的形成从物理角度,其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地球、月亮成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发生的原因是地球转到月球与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线,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看起来就像月亮被吃掉了一样,所以叫月食,当地球完全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的时候,就是月全食,整个月亮都是昏暗的,当只挡住部分的时候,叫日偏食。

日食只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会恢复原样。

我们国家古代的神话故事天狗食月比喻的很形象。

月食依据的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漫反射。

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不会发光的,看到的是太阳照到月球上发生漫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当地球挡住太阳照到月亮上的光线就发生月食了。

月全食的形成原理

月全食的形成原理

月全食的形成原理
月食的形成原因是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

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两倍。

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

而如果月球始终只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

月球上并不会出现月环食。

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蚀这种现象。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月全食的N种拍法

月全食的N种拍法
月全食的ji种拍法
• (9月8日)前半夜,发生了近十几年来 最适合观赏的一次月食。按照天气预报, 9月8日晚月食发生时,全国大部分地区 似乎都天气晴好,不过,对于这样一场 月食盛宴,如果只让眼睛过一把瘾,而 不把它记录下来,与更多朋友分享的话, 显然就太浪费了。那么月全食应该要怎 么拍呢?
• 一说到拍摄月全食,大家最先想到的照 片会是这样的——基本上相当于把你在 望远镜里看到的月亮给记录下来。这样 的照片有两种拍法。一种方法是,可以 找个长焦镜头,接上数码单反相机,就 像拍远处的风景那样给月亮拍照。不过, 就算用到焦距300 mm的镜头,月亮在 单反相机拍的照片里也仍然是很小的。
• 拍一张月全食星迹,如果配合漂亮的前景,应该也超
美丽。这张也是我在网上找来的,想自己也能拍一张!
• 所以,现在我面临的问题是,拍法太多,相机却太少! 犹豫来犹豫去,到底应该怎么拍才好呢? • 用佳能60D配18-135镜头怎么拍月食 • 有脚架必上,有快门线必上,无快门线自拍。 2、前 人给我们总结出来的一套可以借鉴的月球基本曝光法 则:手动M档:快门:1/125秒、光圈F8、ISO:100。 不过,今晚是“红月亮”,应该如何进一步细微调整 各项数据,如果光圈快门保持上述数据,至少ISO应 调整到200。 3、对焦:拍摄月球时自动对焦能力可 能会失灵,手动对焦变得很重要,传统经验是将镜头 调至无穷远再往回略收一些即可。
作业:
• 1、每个摄友,晴天后抓紧拍月亮的作业 最低3张,多了不限。拍完上传到群里, 评比~ • 2、每位摄友拍摄人像3个(半身以上), 多了不限。拍完上传到群里,评比~
• 如果有一台望远镜的话,还有另一种方法能把 月亮拍下来,而且用卡片机甚至手机也能搞定。 简单说,只要把能够在望远镜里看到月亮,把 卡片机甚至手机的摄像头像眼睛一样凑到望远 镜目镜的后面,几经尝试(不熟悉的话可能需 要尝试很久),就能在相机和手机屏幕上看到 清晰的月亮了!

为啥超级月全食的原理总有点模糊不清?你可能被这些科普图带偏了

为啥超级月全食的原理总有点模糊不清?你可能被这些科普图带偏了

为啥超级月全食的原理总有点模糊不清?你可能被这些科普图带偏了因为有很多动画,强烈建议看视频,看视频,看视频文稿:2021年的5月26号,已经上演了一场超级月全食。

月全食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为什么说今年这次月全食是超级月全食呢?因为5月26号恰逢超级月亮。

要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沿着一条椭圆轨道,绕着地球转圈圈。

尽管太阳系的大行星和大号卫星的运行轨道都比较接近一个正圆,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偏心的。

月球轨道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大概是36万公里,最远的时候达到40万公里,平均一下,大概是38万公里。

这也就是我们最常使用的地月距离。

天文上的数字,我们是没有什么切身感受的,知道个大概也就足够了。

如果满月的时候,正好碰上月球运行到近地点,那么月亮就显得大一号。

如果碰上月球运行到远地点,那么月亮就显得小一号,最大最小之间能相差12%。

所以,运行到近日点恰好碰上满月的话,那就被称为超级月亮。

不过,这不是一个天文学概念,只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自然景观吧。

正巧,昨天本来应该是超级月亮,但是恰好碰上了月全食,所以这就被称为“超级月全食”。

要知道,我也是天文摄影爱好者,当年摆弄过一阵子望远镜。

但是上海阴雨天多,万里无云的日子少,周末恰好碰上万里无云的机会就更少了,望远镜一直在积灰,也用不上几次。

所以呢,后来我就不玩儿了,我就改玩儿自媒体了。

这次,我本想把望远镜拿出来开个光,结果上海又是下大雨。

我自己只能看网络直播超级月全食过过瘾了,气死我了。

对于日食和月食,我们其实并不陌生。

古人总是说天狗吃月亮。

其实现代人早就知道,月食其实就是月亮正好转到了地球的阴影里。

网络上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视频告诉你:月球围着地球转,地球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出现阴影区;完全照不到的地方叫本影,如果太阳直射被遮挡了一部分,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半影区;月亮恰好完全走进了本影区,那就是月全食;如果只有一部分走进本影区,没有完全遮住,还露出一部分,那就是月偏食。

月全食 原理

月全食 原理

月全食原理
月全食是月球绕地球运行阶段最终阶段,在这一阶段,地球完全罩住月球,使地球上的看月者可以看见月球变成一个血红色的椭圆,但实际上,月全食的原理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月球的轨道被分为4个部分,名为新、上弦、满月和下弦。

新月是由接近地球一侧的月亮始终不断绕地球沿着轨道运行的一段距离,上弦是月亮运行的第二段距离,满月是月亮离开地球最远的位置,下弦是月亮再次接近地球的位置,最终回到新月阶段。

然而,月全食只出现在月亮绕地球运行时发生的极少数情况下:即月食只会出现在月亮刚刚进入满月直接进入下弦的情况下。

因此,要看到月全食,需要地球的轨道和月球的轨道有一定的倾斜,因此,才可能出现月全食现象。

另外,月全食是一个月亮被地球完全挡住,地球上的看月者会看到月亮变成一个血红色的椭圆,是因为地球有大气层,当月亮在下弦阶段穿过时,月亮得到的入射光会被大气层诱导而照亮,也使地球上的看月者看到月亮变成一个血红色的椭圆。

总之,月全食不仅仅是一个奇妙的自然现象,而且它的发生也受到月球、地球和大气层的某些细微变化的控制,这使得它的发生及其少,也可能成为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重要依据之一。

你的相机也能“摄月”!手把手教你拍超级月全食

你的相机也能“摄月”!手把手教你拍超级月全食

你的相机也能“摄月”!手把手教你拍超级月全食本月31号晚上,将有一次非常非常难得的“超级月亮蓝月亮月全食”,到时候还能看到很漂亮的“血月”,并且这次月食,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下雨的地区很遗憾...),甚至城市也能拍摄、观看,所以是一次很难得的拍摄机会,不容错过!前两天小编已经给大家稍微介绍了下拍摄月全食的方法,后台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诸如“我的徕卡Q能拍吗?”,或者“M机配标镜能拍吗?”,现在小编统一回复:当然可以!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基本上所有相机(包括手机)都可以拍到月全食,只不过效果不同罢了。

小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拍摄月全食:1. 何时拍摄月全食2. 拍摄所需装备3. 具体拍摄方法4. 拍摄注意事项何时拍摄月全食关于月食的成因,小编在这里就不做科普了,感兴趣的朋友可百度一下,31号晚上的这次月食时间表如下图所示:月球进入地球半影是在北京时间18时51分,不过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拍摄,因为月球表面没什么大变化;真正能观察到的月食开始是在19时48分,即“初亏”阶段,这个时候“天狗”开始食月了;而最壮观的时刻是在“食既-食甚-生光”这个阶段,也就是20时51分到22时07分,此时月球完全处于地球本影之内,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折射到月球表面上令之呈现红铜色,人们常说的“血月”就是这个阶段了;到23时12分,月亮复圆,也就是说,你能观测、拍摄到的月食阶段有将近3个半小时,激不激动~本次月食发生在月球近地点,所以也是“超级月亮”,比最小时的月亮大10%左右,拍摄效果更佳!月全食过程,by Scott Q拍摄所需装备下面就是大家比较困惑的问题了:“我需要用什么装备才能拍到月亮?”●相机:中画幅,全画幅,APS-C画幅,甚至更小的画幅,像素够清晰的话都可以。

另外相机最好具备长曝功能(30s左右即可),这点大多数相机也都具备。

●镜头:在人们印象中,拍摄月全食需要用400mm 以上的焦段才行,其实这是很片面的。

月全食拍摄技巧大观:如何拍摄“葫芦串”(转)

月全食拍摄技巧大观:如何拍摄“葫芦串”(转)

月全食拍摄技巧大观:如何拍摄“葫芦串”(转)城市中,可以拍带地景的月全食葫芦串,具体做法是在月食发生时,不能移动相机和三脚架,每隔10多分钟拍摄一张照片,后期再运用软件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月食葫芦串”的效果。

满月时光圈可以是16,若胶卷是ISO100,则速度为1/125,若胶卷是ISO200,则速度改为1/250,依次类推。

根据季节,空气通透度,环境光对天空的影响,适当调整。

这个一般是拥有望远镜器材的天文爱好者来拍摄的,但拥有长焦镜头的摄影爱好者也可以一试。

当然,如果没有赤道仪,就要注意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如果加上地景,就可以拍成“超级月亮”啦!也可以做月全食的延时摄影。

还有星迹月食、月亮密集叠加等等。

拍摄银河就要到光害比较小的郊外才行。

如果是在夏季发生月全食的时候,月亮的位置在银河中心附近,因此,将银河和月全食一起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如果没有赤道仪,可以用高端的单反相机,开高iso,也能拍到壮观的银河和月全食。

只是月亮可能会过曝,HDR 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使用广角或者中焦镜头,光圈越大越好(除了某些镜头,星点实在太差)。

最好在前一天作一次模拟观测,可从当晚7时50分左右开始,选择好能看到月亮升出地平线的地点,练习拍摄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物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进行拍摄可用普通的数码相机,如果想拍摄近处人物与月全食的合影的话,可适当使用闪光灯补光。

拥有较好摄影器材的爱好者,以及有天文望远镜的天文爱好者,则可以用长焦镜头或者配合天文望远镜,拍摄时突出月球表面的细节。

焦距:首先你需要300mm左右的焦距。

也可使用一支200mm镜头和1.4x增距镜,总焦距为280mm。

感光度:你会希望感光度越低越好。

我使用ISO 100,其实我还尝试了ISO 50,不过ISO 100效果更好。

光圈:光圈设置在f/11可以保证拍摄到月亮表面完整的细节。

相机设置:我把相机设置在Live View(实时取景)模式,准备用LCD显示屏放大10倍进行手动对焦,并用快门线远程控制,使用曼富图055CX3三脚架保证相机稳定。

如何拍好月全食

如何拍好月全食

如何拍好月全食传说中150多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已经落下帷幕,想必大家都被朋友圈的美照给刷了屏。

比如“一轮明月当空照”。

比如名副其实的“蓝月亮”。

还有这张充满温馨与感动的“对影成三人”。

下面,我们就从业余摄影师的专业角度出发,谈谈如何拍出媲美于上述例子的月全食照片。

讲真,这次月全食确实是观赏与拍摄的一个好时机,因为天气状况良好,时间又很合适,不用辛苦的等到后半夜。

为了能够拍好这次月全食,31号一大早,我就在某东订购了一个2x的增倍镜,与70-200mm镜头配合使用,可以获得400mm的焦距。

无奈等我回到家时,已经接近食甚阶段,于是来不及吃饭,就匆忙搬出器材跑到楼下,最终拍到了后半程。

下图就是21时25分食甚时段的红月亮,也称为血月。

拍摄器材:佳能5D4 +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2x增倍镜+ 三脚架 + 快门线拍摄参数:M档,光圈f/5.6,快门0.6秒,ISO2000,焦距400mm,手动对焦下图拍摄于22时52分生光阶段后期。

拍摄参数:M档,光圈f/8,快门1/50秒,ISO100,焦距400mm,手动对焦下图拍摄于23时18分复圆后。

拍摄参数:M档,光圈f/8,快门1/200秒,ISO100,焦距400mm,手动对焦实际上,这是我第二次拍摄月全食,第一次拍摄是在2011年12月份,那次的拍摄条件也不错,不过同样是天寒地冻。

有了两次拍摄经验,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月全食的拍摄方法。

器材准备由于月全食发生在夜间(这不废话嘛),加之月亮的视角只有0.5度,所以其拍摄非常依赖于器材,手机乃至普通相机都显得无能为力。

想要拍好月全食,下面这些器材是必要的:单反相机单反相机可以自由控制曝光参数,拥有较大的感光部件,在夜间拍摄时也能拥有较高的画质。

一般说来,感光部件越大,成像画质就越好,所以单反相机的画质优于手机,单反相机中的全画幅相机又优于APS-C相机(俗称残幅)。

当然,也不是说手机和普通相机就完全不能用,手机加上外接镜头等配件也是可以拍摄的,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单反相机的拍摄效果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甚:18点54分35秒 生光(全食终):19点23分59秒 复原(偏食终):20点34分19秒 半影食终:21点33分39秒 全食持续时间:58分50秒 偏食持续时间:3小时19分31秒 半影月食持续时间:5小时18分03秒 本影最大食分1.1659 半影最大食分2.1456
食甚:月圆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间,此时前后月球表面呈红铜色或 暗红色。 (因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当太 阳光经过地球上的大气层被折射到地球背后影子里去的时候,光线大多被大气分 子散射和吸收。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 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时,看到的月亮 是暗红色的,即所谓的“红月亮”。此外,由于大气层的灰尘及云的含量与位置 不同,光线偏折程度会有不同,因此月全食时的月球是暗红、红铜、或橙色的。 同样的道理,由于大气层的折射,朝阳与夕阳不是白色的,而根据高度因为大气 折射程度不同,呈现橙色或红色。)
日、月食的发生原理 我们很幸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我们能够观测到 壮美的日月食风光。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而日 地平均距离与月地平均距离也差不多有400倍,正是 这个巧合使我们能够通过日全食现象能够详细的观 测太阳的大气。 日月食留下的影子(图示说明) 日食种类:全食、偏食、环食 月食种类:全食、偏食 日月食带 日月食发生的时机: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发 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月食照相: 月食的摄影也比较简单,一般采用焦点法 或放大法。在全食阶段月面亮度只有满月亮 度的几千分之一,所以曝光时间要长至几秒 钟到几分钟,所以需要精确的跟踪。曝光时 间的控制可将照相机的测光作为参考,然后 前后多拍几张。对于月食串像的拍摄需要注 意两点:1、月食观测的时间有多长,有些 月食是带食而出或带食而落,我们不可能观 测全过程。2、月食过程中月亮在天空移动 的角度大小及方向。
在满月期间,偶尔有阴影经过 月球表面,时间长达一个多小 时,这就是月食。那投在月球 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当 月球完全处于很暗中时,就是 月全食;如果月球一部分被遮 暗,就是月偏食。
月 球

见食地区
这次月食,在亚洲(除西南部)、印度洋 东部、北冰洋、太平洋、南极洲极小部分、北 美洲(除极东北部)、南美洲西部、大西洋西 部可以看到。中国可见带食而出,其中东北地 区可见月食全过程,内蒙中东部、华东、华中、 华南可见初亏之后的月食过程,其他地区除新 疆西部、西藏西部外可见带全食而出,新疆西 部、西藏西部可见全食结束后的偏食过程。
红月亮?
相机,充足的电池,定时遥控器 三脚架、赤道仪? 望远镜500~1000mm焦距望远镜、长焦镜头 事先踩踩点 取景 使用skymap等软件计算相机连接镜头的视场 演示判断月食发生过程中月球经过的区域 固定三脚架后不要移动 使用定时遥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