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总复习(人教版)全面版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之《统计与可能性》部分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之《统计与可能性》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b5fab8fa76e58fafbb0033d.png)
上课时间:年月日统计整理与复习(1)教学内容:教材P101-10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一般方法,能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或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学生体会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过程,感受统计表和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体验收集数据的意义,增强数据分析意识。
3.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知识、过程、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从数据的角度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描述并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提问: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统计的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统计知识,教师选择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
谈话:今天我们要统计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通过复习,使同学们能系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增强数据描述和分析等应用能力。
二、知识梳理1.出示问题:(1)在统计时,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2)统计活动中,描述和分析的数据的方法有哪些?(3)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4)你能举例说说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吗?让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汇报上诉问题。
三、应用练习A B C D E 出勤率是( )。
5.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6.一个布袋里装有6个红球,4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再加( )个蓝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7.一组数据15、25、30、18、22、27、19、21的中位数是( ) 8.若23 X=14Y ,则X :Y=( ):( )。
如果Y=24,则X=( )。
9.有100个图形按 ……的顺序排列,排列在倒数第3个的是( ),其中一共有( )个 。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77f98fb2c1c708a1294a4400.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复习建议一、统计统计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进行科学研究时,应用非常广泛。
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是统计学中最初步的知识,它包括单式、复式统计表和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用途、结构及绘制方法等问题。
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统计与概率的认识。
复习内容:1、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图表。
2、对图表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3、条形(单式,复式),折线(单式,复式),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选择方法。
4、统计图的选用与制作。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理解。
2、培养学生会看、会分析、会制作简单统计图表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重点:1、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2、用自己的语言描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复习要点:1、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
种类: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
2、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
分类:(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来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分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列。
(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联系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dfb3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9.png)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本文档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资料的完整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数学知识。
目录
1. 数的认识
2. 数的读写与数的大小比较
3. 数的运算
4. 简便计算法
5. 乘法
6. 除法
7. 解方程和表示思想方法
8. 长度单位
9. 面积与体积
10. 角与直线的认识
11. 同、异角的认识
12. 三角形与四边形
13.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
14. 概率
15.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内容概述
本文档涵盖六年级数学各个模块的核心知识点。
每个模块都包含了相关概念、方法和例题,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档的复资料是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中提炼出来的,结构简明清晰,适合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复。
使用建议
学生可以按照目录中的顺序逐个模块进行复,先理解每个模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通过例题进行练,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建议学生在复过程中积极思考,加深对数学思维的培养。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逐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档中的知识点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和筛选的,但仍需注意一些重要的细节。
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教材进行进一步研究和理解。
建议学生在复过程中多做笔记,方便回顾和巩固知识。
结语
本文档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的完整版,提供了全面的知识点和例题,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数学知识,夯实基础,迎接考试。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理解和运用本文档中的内容,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4)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4)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ce68a2b910ef12d2bf9e73f.png)
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车前实验小学陈道锋【教学内容】可能性的整理与复习。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2.培养学生依据数据和事件分析并解决问题,作出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教师出示情境图。
表哥:我想看足球比赛。
表弟:我想看动画片。
表妹:我想看电视剧。
教师:3个人只有一台电视,他们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如何决定看什么节目呢?必须想出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公平的办法来决定看什么节目。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公平的办法确定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吗?学生:抽签、掷骰子。
2.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方法都不错。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讲授】1.教师:说一说学过哪些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下面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判断这些事例的可能性。
课件展示:(1)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一点东西。
(2)吃饭时,有人用左手拿筷子。
(3)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解决问题,延伸拓展(1)教师: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各说一句话,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2)课件展示买彩票的片段。
组织学生看完这些片段,提问:你有什么想法吗?你想对买彩票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点什么呢?【课堂作业】1.填空。
六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ab231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9.png)
详细描述
在统计与概率可能性这部分内容中,有很多 相近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等。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这些概 念,很容易在解题时出现错误。例如,中位 数和众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 程度的指标,但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是不同的,学生需要仔细区分。
可能性的大小与随机 变量的关系
随机变量的取值可以表示随机事件可 能发生的结果,因此可能性的大小可 以通过随机变量的取值情况来表示。
可能性的大小与不确 定性的关系
不确定性是指对于某个事件未来发展 的趋势和结果无法做出准确预测的情 况。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不确 定性的大小,但不能完全代替不确定 性。
2023
六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总复习
目录
• 统计表与统计图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概率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综合练习 • 错题解析
01
统计表与统计图
复习统计表
收集数据
根据统计目的,确定需要收集 哪些数据,选择合适的调查方
法,如普查、抽样调查等。
制表和读表
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注 意表格的规范性和清晰度,同时 要学会阅读统计表,提取有用信 息。
学生常常因为对图表信息分析失误而做错
详细描述
统计图表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学生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 析和计算。如果对图表信息理解不准确或分析失误,很容易导致答题错误。例如,柱状图的高度代表各类信息 的数量,学生需要准确地理解每个高度所代表的含义。
概念混淆
总结词
数据清洗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去除无效和异常数据, 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复习数据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导学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dbf5ec0c22590103029d0f.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导学案(人教版)立体图形复习目标1.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能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重点明白所学立体图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复习难点能根据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学案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8页例3和例4的内容,认真思考例3 的问题,完成例4的表格。
理解并记忆这些立体图行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做一做、练习十九的10题)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后教:(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二)讨论1、认为第一步做对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2、认为表面积公式对的请举手?3、看计算结果。
4、认为体积公式对的请举手?5、看计算过程和结果。
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更正错题。
过渡:经过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下面请看几道练习题。
补充练习: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31.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2、一块圆木底面直径是20cm,高是30cm。
把它平均切成(横切或竖切)两块,表面积分别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3、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是4厘米。
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之和比原圆锥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4、把一块长15.7厘米,宽6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铝锭,和一块直径6厘米,高12厘米的圆柱形铝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为6厘米的圆锥形铝块,求这个圆锥形铝块高多少厘米?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课堂检测作业:练习十九13、14、15题练习:练习十九11、12、16、17题书设计长方体表面积:S=(ab+ah+bh)×2 长方体:V=abh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S=6a2 体正方体:V=a3圆柱表面积: S侧+S底×2 积圆柱:V=圆锥:V= sh错题搜集教学反思立体图形的实际应用复习目标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求积公式解答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10.1 统计调查》(同步训练)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10.1 统计调查》(同步训练)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033ee58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0e.png)
《10.1 统计调查》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某班级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共收集了30份成绩单,其中100分以上的有8份,90分到99分的有15份,80分到89分的有7份。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优秀(≥9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0%B. 及格(≥6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0%C. 良好(≥8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0%D. 不及格(<6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0%2、某校对七年级学生的身高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50名女生进行调查。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频率分布表:身高区间(cm)男生频率女生频率150-1600.120.15160-1700.200.25170-1800.300.20180-1900.280.10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男生平均身高低于女生B. 男生中最常见的身高区间是160-170cmC. 女生身高区间170-180cm的频率高于男生D. 男生身高区间150-160cm的频率低于男生3、在调查某班学生观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时,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全面性,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
A. 抽查部分学生的看电视时间B. 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C. 仅调查男同学的平均看电视时间D. 仅调查女同学的平均看电视时间4、进行一次关于某市居民自行车拥有量的统计调查,以下调查方式中哪项能够获得较准确的调查结果?()A. 随机抽查部分居民的自行车拥有量B. 调查所有居民的自行车拥有量C. 调查市内所有小区的自行车拥有量D. 调查所有在市内街上骑自行车的人5、某班级有40名学生,老师想了解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20名学生对数学感兴趣,15名学生觉得一般,5名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如果用百分比来表示,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反映了“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百分比?A、20%B、40%C、50%D、70%6、在一次关于“最喜欢的季节”的调查中,调查团队总共调查了300人,结果喜欢春季的人数是夏季的2倍,喜欢秋季的人数是春季的1.5倍,喜欢冬季的人数是夏季和秋季喜欢人数总和的1/3。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可能性课件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可能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56909adaef5ef7ba0d3caa.png)
的可能性小。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一定”、“可能”、或“不 可能”。 可能 明天( 不可能 )会下雨。 太阳( 这次测验我(
13
一定 )从东边落下。 )会下雪。
)会得100分。
哈尔滨的冬天( 可能
1 3、从一副除去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是
5的概率为(
)。
4、某地的天气预报中说:“明天的降水率是80%。” 根据这个预报,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 “√”,错误的“×”) (1)明天一定下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小学数学总复 习
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性的概念: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 中并预示着实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
数学中的可能性:
必然事件:100%。即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如:今天 是星期一,明天一定是星期二。
不确定事件:x%。即在主观或客观条件下都不能确定
是否会发生的事件,常用“不一定”、
(2)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小(×)
(3)明天不可能下雨(×)
(4)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 √
( 5、用1、2、3组成三位数,出现单数的可能性是 ( ( ) 出现双数的可能性是 。 ( ) ( 6、用2、3、4组成三位数,出现单数的可能性是 ( ( ) 出现双数的可能性是 。 ( )
) ; ) ) ; )
“经
常”、“可能”、“偶尔”等词语来描述。 如:今天下雨,明天不一定也要下雨。
不可能事件:0%。即在逻辑思维下不会发生的事件。
如: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可能性不会超过1(100%)。
游戏的公平性:
(1)玩游戏时,游戏规则必须保证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相同,这样游戏才公平。确定一个游戏是否 公平,要先找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然后看对于 游戏双方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同。若相同,游戏公 平,如果不相同,游戏就不公平。 (2)判断一个游戏的公平性,关键是看参加游 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是否均等。 (3)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应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要让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二是出现各种 结果的可能性相等。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6a7625159eef8c75ebfb317.png)
43少5米,杨
(5)小明今年a岁,小华今年b岁,经过x年
后,两人相差( )岁.
1.在(1)8x=96 (2)1.7-x (3)a+b=230 (4)y+5<11.3 (5)0.25+m=0.5 (6)5.4-2.8=2.6 (7)z+0.2>0.52 中,
____________是等式, _______________是方程.
=1÷0.25
=8.5+0.65×10
=4
=8.5+6.5
右边=4
=15
左边=右边
右边=15
所以,x=0.8是原方程的解。 左边=右边
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五、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
(1)养鸡场一共养鸡650只,其中母鸡的只数是 公鸡的1.6倍,养鸡场养母鸡多少只?
等量关系式:母鸡的数量+公鸡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等量关系式:小明行驶的路程=爸爸行驶的路程
解: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则小明用了(x+5)分钟。
追
180x=80(x+5)
击
180x=80x+80×5
问
180x=80x+400
题
100x=400
x=4
答: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分钟。
四、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 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升、毫升 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
十分
1
4
6
20020200.02
305789
9
8.95
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检测题汇编
![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检测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d546826ff00bed5b9f31dce.png)
青木小学2015年春数学总复习专项检测题统计与概率一、填空。
(20分)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常用()统计图,为了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统计图比较合适,而()统计图却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与总体的关系。
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
4、箱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4个白球,1个黄球,任意摸出1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5、抛出一枚硬币,落下后有()种结果。
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
6、李明和高飞下跳棋,他们用掷骰子的方式决定谁走几步,骰子各面分别写着1、2、3、4、5、6,抛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是()。
7、一个装满白球的盒子里,()摸出红球,()摸出白球。
8、商业大厦电梯的载重限额是1250千克,那么电梯最多可以运送()个75千克的人而不超载。
9、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10、要表示本校三至六年级各年级的人数,用()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1、根据统计图填空东风机械厂2001年全年产值统计图⑴平均每个季度产值()万元。
⑵全年平均每月产值约()万元。
⑶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
⑷第三季度比第四季度少产()%。
⑸下半年的产值占全年产值的()%。
二、判断。
(6分)1、掷硬币10次,恰好出现5次正面朝上,5次反面朝上。
()2、体检时学生的体重记录是一份原始数据单。
()3、为了清楚地表示各个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多少,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4、掷硬币10次,恰好出现5次正面朝上,5次反面朝上。
()5、画线条统计图时,应该注意直条的宽窄必须一样。
()6、小明的身高是1.4米,在平均水深1.2米的游泳池中游泳没有危险。
()三、选择题。
(8分)1、某地的天气预报中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中80%。
”根据这个预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明天一定下雨B、明天不可能下雨C、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2、省疾控中心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每天都进行疫情统计。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讲统计表、统计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讲统计表、统计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42b51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e.png)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六(1)班 50
52
48
49
六(2)班 46
48
50
52
略
(2)如果从六(1)班和六(2)班中选择一个班去和其他学校打友谊赛,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个班去参赛?为什么? 建议多运动多锻炼,控制营养摄入量。
3.(2019·山东滨州)下面是六(1)班和六(2)班四 简单数据的统计过程:①收集数据: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调查、试验、测量等。
(2)苹果树的棵数是杏树的( 子树的棵数比是(1∶1)。
5 6
),杏树的棵数与橘
(3)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方法点拨】在阅读统计图时,要学会把两种统计 图或一图一表之间相关的数学信息相互补充,用来 填补相关问题的数据,然后利用完整的统计表或统 计图分析解答问题。
1.红光小学体育节,王老师对六(1)班和六(2)班各 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图 所示。 下列说法中( B )是正确的。 A.六(1)班参加乒乓球体育活 动的人数比六(2)班少 B.六(1)班参加足球体育活动的人数比六(2)班多 C.六(1)班参加羽毛球体育活动的人数比六(2)班多
(合理即可)
统计图
1.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据,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 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 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 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 理解和比较。
类型
特点及作用
条形统计图
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 的差异。
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不仅可以表示数据的大小,还能直观地 表示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2.统计表能把各种数据集中地、清晰地反映出来, 使人一目了然。统计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式 统计表或简单统计表;另一类是复式统计表或复 合统计表。
总复习 第5课时 统计与概率(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总复习 第5课时 统计与概率(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1fbf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c.png)
总复习第5课时统计与概率(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决策和预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概率、随机事件等。
2.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调查、实验、图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
3. 概率的计算:等可能事件、组合、排列、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
4.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天气预报、彩票、股票、评价与决策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概率的计算。
2.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演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概率的计算。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知识。
5. 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板书总复习第5课时统计与概率2. 板书内容: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概率的计算,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第4课时可能性(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第4课时可能性(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999704b4daa58da0114ae3.png)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第4课时可能性(一)教学内容:简单可能性知识及训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2、能够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重点:可能性知识的初步知识点教学难点: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重要性教法:游戏教学法学法:在游戏中完成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教学准备:各色小球、游戏转盘教学过程:情境一:一个盒子中装有5个球,4个白球1个黄色,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先任意摸出1个球。
情境二、随意抛出一个图钉,图钉落地。
情境三、转盘游戏,指针停之后,落在区域的代表颜色如下情境四、明天是晴天还是阴雨天。
根据上面四个情境回答下面问题。
(1)说说上面每种情况下所有可能的结果。
(2)教材第106页“回顾与交流”图1中,摸出每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3)教材第87页“回顾与交流”图3中,想使转盘转到海南各色区域的可能性为5/8,可以如何修改转盘?让学生大胆说出,在纠错中紧扣要点做好知识的串习。
(4)关于可能性你还知道什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情况下所有可能的结果,情境一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把球编号,也可以说一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情景二、随意抛出一个图钉,图钉落地,有两种可能;情境三的转盘游戏,转一次可能有4种结果;对于情境四,明天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雨天,有两种可能。
对于第二个问题情境一,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5/8,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5;对于情境三,怎样使转到的红色的可能性为5/8,学生思路可能会更广,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应给于肯定。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实验来估计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消除错误的认识,逐步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课堂总结: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性的大小及用分数如何表示的方法。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5总复习3统计与概率5.3统计与概率知识清单素材北师
![六年级数学下册5总复习3统计与概率5.3统计与概率知识清单素材北师](https://img.taocdn.com/s3/m/e752ef1bc850ad02df804140.png)
制作复式统计图时一定要注明图例。
平均数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三、可能性
1.事件:分为确定事件(描述词:一定、不可能)和不确定事件(描述词:可能)。
2.可能会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
四、平均数
1.平均数:一般指算术平均数。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就是用这几个数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
平均数的适用范围:应用广泛,与每个数据都有关,另受极端数据影响。
2.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特点是容易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如各班人数统计
(2)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如各月销售量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
(3)扇形统计图: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如各品牌销量占总量百分比统计图)。
统计与概率
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数据的收集。
为了研究某一对象,要先收集与之相关的数据。
2.数据的整理。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统计的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归类、分组,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编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二、统计图表和统计特征量
1.统计表:分为单式纵向(或横向)统计表和复式纵向(或横向)统计表。表内一般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表外一般包括总标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三个方面。
2016小学数学总复习题八 统计与概率
![2016小学数学总复习题八 统计与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4f3a5bb4910ef12d2bf9e706.png)
2015~2016学年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作业(八)(统计与概率)一、知识要点——统计与概率:(1)统计表、统计图及其各自的特点;(2)平均数;(3)认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4)可能性的大小。
二、想一想、填一填。
1.统计图有( )、( )、( )。
2.为了能清楚地表示某地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 )比较合适。
3.盒子里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蓝球共20个,如果任意摸一个球,摸到蓝球的可能性大,则蓝球至少要有( )个。
4.一个小正方体木块,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1、2、3、4、5、6,随意抛一下,落在地上后,“2”朝上的可能性是( ),要使“2”朝上的可能性是21,要在( )个面上写“2”。
5.下表是实验小学六1班同学为地震灾区献爱心捐款情况统计表。
(1)请将上表填完整。
(2)六1班平均每人捐款( )元。
6.南区小学举行乒乓球比赛,右表是决赛选手的相关资料。
观察表中数据,本次决赛( )获胜的可能性大;如果推选一人参加县乒乓球选拔赛,推选( )比较合适。
三、巧设计。
请你在右图中设计一个摇奖大转盘,要求:总获奖率为50%,其中一等奖占91,二等 奖占61,剩下的为三等奖。
班级姓名座号四、看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自行车协会会员上周六骑自行车的时间和路程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一共行了()千米。
(2)他们()时出发,一共用了()小时。
(3)途中一共停了()小时。
(4)回来时平均每小时行()km,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km。
2. 草坪村共有耕地1200公顷,种植各种作物情况如右图。
(1)根据右图完成下面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3)油料的种植面积比棉花种植面积少百分之几?((4)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024年-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
![2024年-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2a92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2.png)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单元备课一、教材简析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
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
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材,基于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例题,并配备了必要的练习。
教学时,我要善于就题论理、论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一般的解题策略,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如课内学生的发言、小组讨论、课后的作业批改、个别交谈等,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发现他们的学习经验,在班上介绍或交流。
经验表明,六年级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本单元的教学成效。
重点训练项目: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可能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可能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ce969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7.png)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可能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可能性》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概率的初步知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性大小的估计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一个总复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可能性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概率的计算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概率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本概率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游戏,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典型的可能性问题,如抽奖问题、概率计算等,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形统计图)
女生45%
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男生55%
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男生 女生
足球 12 3
跳绳 2 6
乒乓球 5 5
其他 3 4
用什么统计图来反映六(2)同学最喜 欢的运动项目合适呢?
答:(复式条形统计图)
• 在第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和众数相等,平均数小 于中位数和众数,第二组数据中,中位数和众数 相等,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和众数。
(3)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分析:在这两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相差不太大, 故用平均数可以反映这两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答:用平均数表示比较合适。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 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选择填空。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1、表示全校学生课间活动喜欢的游戏的类型分布
情况,应该选择( C )。 2、表示四个同学体重谁轻谁重应该选择( A )。
3、表示5月份气温变化情况应该选择( B )。
常用的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分析数据: 在统计中,用( 平均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
≈1.50 • 中位数 1.52 众数 1.52 • 第二组数据 • 平均数 • (30×2+33×4+...+48×3)÷(2+4+...+3)
• =39.6 • 中位数是39 众数是39
(2)不用计算,能发现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 和众数 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 不用计算,能发现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 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统计与可能性
1、说说你学过哪些统计知识? 2、你认为这些统计图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统计?
统计是将一组数据进 行收集、整理、计算、 分析的过程。
整理和描述数据
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统计图
单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有扇形统计图 、
、
条形 。
折线
其中
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仅可以表扇示形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
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统计图仅表示部分
和总数的关系。
对六(1)班进行调查,对所收集的数据分类 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如下:
• 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男 女 合 别生 生 计
人 22 18 40 数
② 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 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③ 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第一组数据 • 平均数 • (1.40+1.41×3+...+1.58×3)÷(1+3+...+3)
员工工资情况
员工 经理 王师傅 李师傅 陈师傅 张师傅 月工资(元) 3000 1100 900 800 700
(3000+1100+900+800+700)÷ 5=1300(元) 平均数意义:将几个不相等的数量,在总量 (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 们变为相等。 求平均的方法:总量÷总分数=平均数
(5)从统计表中可知男生比女生多4人,从条形统计图 中可知这是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喜欢足球的男生比女 生多9人,喜欢跳绳的女生是男生的3倍……
(2)A型:50×28%=14(人) B型:50×24%=12(人) AB型:50×8%=4(人) A型:50×40%=20(人)
答:(1)不合理。因为从进货和销售量的差来看, 尺码是35,39,40三种型号的鞋剩货数量有些多。 (2)建议下次进货时适当减少35,39,40三种型号 的进货数量。
枚数 届数
9
国家
中国 61
10 11 12 13 14 94 183 137 129 150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枚数 届数
9 10 11 12 13 14
国家
韩国 28 93 54 63 65 96
单式统计表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枚数 届数
9
国家
中国
61
韩国
28
表比较稳定可靠,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 有关系,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也是充 分,但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用( 中位数 ) 或( 众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 差,但它们通常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算法 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合 选择( 中位数 )或( 众数 )来表示这组数据 的集中趋势。
10 11 12 13 14
复式统计表
94 183 137 129 150
93 54 63 65 96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各部 分数量的多少,便于对比。 。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各部 分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 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 和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统计图: 常见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六(1)班同学对自己在各年级的综合 表现满意人数的统计表:
一二三四五六
满意 30 32 31 30 33 35 人数
要反映六(2)班同学对自己在各年 级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变化趋势, 用什么统计图?
答:折线统计图
1(2以、、1通根)除从据过以统了什上计通表统么过中计手表可问段以,卷看你收出得调集到六查一了数班哪收据男些集女信?数人息数?据以外及全,班还人可数。 (2)确从扇定形调统查计图的中方可以法知:道六一班男女生人数各占全
班人实数地的百调分查比、。 测量、问卷调查,或是收 (集3、目3各),做条种其形一中媒统喜项计体欢统图足上表计球的示的工六男信一作生息班比的男女生主生和多要女,步生喜最骤欢喜跳是欢绳的什的运女么动生?项比
折线统计图表示六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 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级的变化情况,其中六年级时,对 自己的综合表现最满意的同学最多。
例2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身高 /m
人数 1 3 5 10 12 6 3
体重 30 33 36 39 42 45 48
/kg
人数 2 4 5 12 10 4 3
① 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a. 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b. 计算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