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大体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大体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大体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计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腹地形资料。

专门是在计划设计时期,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依照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必然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一、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别离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

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那么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二、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

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别离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别离以一、二、3、4编号。

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别离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别离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别离以l、二、……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纳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采纳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样采纳图幅西南角坐标千米数编号法。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地形图是一种以地表特征为基础的图形化表达方式,它能够展现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势变化和地貌特征。

地形图的制作涉及到地理学、地质学、测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制图方式、色彩运用以及地形图的应用方面,介绍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

第一部分:数据收集地形图的制作需要充分了解和收集地区的地貌和地形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细节丰富的地表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其次,还可以利用现代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地表高程数据。

这些数据的精确性和全面性对于制作地形图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制图方式在地形图的制作中,有多种制图方式可以选择。

其中,等高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图方式。

等高线是将地表上具有相同高度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时,需要根据测量数据确定等高距,然后绘制等高线并进行标注。

除了等高线法,还可以使用色带法、阴影法等其他制图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图方式。

第三部分:色彩运用色彩在地形图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地图的信息传达效果。

在地形图制作中,常常使用色带来展示地表高程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种颜色作为基准色,如蓝色代表低洼地区,绿色代表平坦地区,红色代表高山地区。

然后,根据地表高程的变化,逐渐改变基准色的明暗度,形成色带。

通过色带的使用,地形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地形的变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地势起伏。

第四部分: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地形图在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形图,可以判断地下资源的分布和赋存条件,为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地形图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地形起伏,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

此外,在旅游和户外活动中,地形图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指导游客进行安全和愉快的旅行。

地形图

地形图
第三篇 地形图
内容提要: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地形图的测绘
§3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部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
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幅和编号
2 地物符号与地貌符号
3 地形图图外注记
一、 平面图、地形图
地物—地面人工建筑物,如房屋、道路、
地形
农田、桥梁……
地貌—地面自然形态,如山脉、河流、
平原、洼地……
平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臵按一定比例尺、 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点,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比例尺精度
通常人们用肉眼只能分辨出图上最小的距离为0.1mm,因此在 图上量度和描绘时,也只能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例如,在 1:1000的地形图上量取两点间的距离时,用眼睛最多只能辨别出 0.1mm×1000=0.1m的正确性。不可能辨别到 0.01mm×1000=0.01m。同样,在测绘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 测量水平距离或计算的数据结果的取位只需精确到0.1m,如果要精 确到0.01m,图上也无法表示出来。同理,如果要求图上能表示出地 面线段精度不小于0.2m,则采用的测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2000。 因此, 我们把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 度。如1:1000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0.1mm×1000=0.1m、1:500 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0.05m。各种比例尺的比例尺精度可表达 为 δ=0.1mm×M 式中 δ为比例尺精度;M为比例尺的分母。
1.等高距h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间隔或称等高 距,一般用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各处的等高距 应当相同。(一般按图的比例尺和测区的地形类别选择 基本等高距h的值)
地形类别

测量学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测量学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2.矩形分幅与编号
——以坐标格网线划分图幅范围,通常使用于 1:5000以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1)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的正方形分幅
基本分幅: 1:5000
比例尺 图幅大小
(厘米)
1:5000 1:2000 1:1000 1:500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
《地形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的 地物、地貌符号的总称(见表9-2)。图式符号 分以下两类:
(一)地物符号 (二)地貌符号
(一)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
2.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用专用符号表示; 四类专用符号: 几何图形符号,地物中心即几何图形中心; 宽底符号,底线中心即地物中心; 直角形底符号,其直角顶即地物中心; 不规则几何图形符号,其下方端点连线中心即 地物中心。
下图所示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
北京某处的纬度为北纬 39°56′23″,经度为东经 116°22′53″, 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幅号是J-50
3.梯形分幅与编号
(1)旧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这三种地图编号都是在l:100万图号后分别加上自己的代 号所成。
H50C002004
002 004
小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数值的大小。
4.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表9-1
比 例 尺 1 500 1 1000
比例尺精度
(cm)
5
10

第一章 工程建设中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2)

第一章  工程建设中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2)

• §1-5 数字地面模型(DTM)的获取和应用
• 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为DTM)是表示 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 数值集合的总称,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地质、水利、工程 规划设计、水文、气象等众多学科领域。在测绘领域,用 一系列地面点的x、y位置及其相联系的高程表示区域地面 形状的模型。这一系列地面点可以是离散形式的,它们应 有三维坐标,则数字地面模型是表示某一区域的三维向量 有限序列,用函数的形式描述为: Vi X i , Yi , Z i , i 1,2,3,n
iab 0.7 / 6.3 11.11%
9-3图形面积与体积的量算
• 在地形图上进行面积和体积的的量算也是地形图应用的 一项基本内容,尤其在工程建设和规划设计时经常用到。 所以有必要对面积的量算作一介绍。 1.图形面积的量算 面积量算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方格法,平行线法、解析 法和求积仪法。 (1)方格法 • 先在透明模片上绘制边长为1mm的正方形格网,再把 它覆盖在待测算面积的图形上,数出图形内的整方格数 n1和图形边缘的零散方格数n2。对零散方格采用目估凑 整。则所测算图形的面积为:如图所示
2.体积的量算 体积量算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是经常遇到的,如线路设计和场 地平整,以及水库的库容量和矿山的矿产储量等都需要计算体 积。一般体积量算常用方法有等高线法,断面法和方格法。 (1)根据等高线计算体积 如图所示,欲计算某一高程面以上的体积,则首先量算等高线在 平面上所包围的面积,然后按台体和锥体计算每一个体积,最后 求各层体积之和即可求出总体积. 在图8-25中,设S0,S1, S2及S3为 各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h为等高距,则所示各层体积Vi和总体积 V分别为: V1=( S0 + S1) ×h/2 V2=( S1 + S2) ×h/2 V3=( S2 + S3) ×h/2 Vi= S3×hi/3 V=V1+V2+V3+Vi 式中hi为最上层等高线到山顶的高度.

地形图测绘与应用—地物地貌表示方法(工程测量课件)

地形图测绘与应用—地物地貌表示方法(工程测量课件)
(2)加粗等高线(计曲线) 逢五逢十加粗一条
(3)半距等高线(间曲线) 用长虚线表示
(4)1/4等高线(助曲线) 用短虚线表示
4、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1)山头(山丘)
(2)洼地(盆)
(6)悬崖
(7)峭壁
(8)其它 冲沟、陡坎、滑坡、梯田等地貌用特定的符号表示。
1:500 0.5 0.5 1.0 1.0
不同比例尺的基本等高距(m)
1:1000
1:2000
0.5
1.0
1.0
2.0
1.0
2.0
2.0
2.0
1:5000 2.0 5.0 5.0 5.0
(2)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d)
i h 100 % d
3、等高线的种类
(1)基本等高线(首曲线)
例如:楼层、地名、楼名、河流名称、水流 方向、 水深、高程(等高线和散点)等。
总结和参考书籍
1.重点 (1)地形图 (2)测图比例尺和图外注记。 (3)等高线的定义、种类和特征。 2.参考书籍 (1)《测量学》 钟孝顺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测量学》 田青文 主编 地质出版社 (3)《地图制图学概论》 田青文 主编 中国地大出版社 (4)《地形图绘制》 姜美鑫、徐庆荣 主编 测绘出版社
3、非比例尺符号
面积较小,用特定、统一的符号表示→ (例如三角
点、水准点、水井等)
二、地貌在图上的表示方法
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等高线 1、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的点连接的闭
合曲线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1)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h)
一幅地形图上只能有一个等高距
地质类别
平原区 微丘区 重丘区 山岭区

如何进行地形图制作与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制作与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制作与绘制地形图是以地形地貌为主题的制图方式,通过一系列地理数据和测量技术,将地球的地形情况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它不仅在地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还在军事、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领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的制作与绘制过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要素和技巧。

一、地形数据获取地形图的制作首先需要获取地形数据。

现代技术提供了多种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包括卫星影像、遥感技术、激光雷达测量等。

卫星影像是最常用的数据来源之一,它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分辨率地形图。

遥感技术通过在飞机或无人机上搭载相机等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可以获取更加精细的地形图。

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精确测量地表高程的方法,可以提供非常精确的地形数据。

二、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地形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预处理、筛选、去噪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则是根据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分类、分层、统计等操作,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可以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对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编辑。

三、地形图的绘制地形图的绘制是将处理和分析后的地形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绘制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色彩选择:色彩在地形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可以传达地形特征和地貌信息。

选择自然、逼真的色彩可以提高地形图的可读性和真实感。

通常,选择大地色或地形等相关颜色可以更好地反映地形特征。

2. 符号标注:地形图中的符号标注是为了突出地貌特征而设计的。

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要根据地形特征和比例尺进行设计,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识别。

3. 线条绘制:地形图中的线条主要用于表示地面的轮廓、河流、道路等要素。

线条的粗细、颜色和虚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突出主要特征。

4. 图例制作:图例是地形图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提供了对地形图符号和颜色的解释。

图例应清晰明了,简洁易懂,方便读者理解地形图中的符号和代表的含义。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方法介绍地形图是一种将地表地貌特征以及地形起伏情况以图形方式展示出来的地图。

它是测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制图方法,为农业、城市规划、自然资源开发等领域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形图制图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1. 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常用的地面测量仪器,它具有测角、测距、测高等功能,适用于地形图制图中的高程测量。

利用全站仪测量法,我们可以精确地获得地表的高程信息。

在制图过程中,全站仪可以通过测量各个采样点的坐标和高程,获取相对和绝对地形起伏情况,并绘制出具有高程标注的地形图。

这种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结果可靠等优点。

2. 激光雷达扫描法激光雷达扫描法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地形图制图方法。

它通过激光雷达设备对地表进行扫描,获取地面各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再将这些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具有高程信息的地形图。

与全站仪测量法相比,激光雷达扫描法具有扫描速度快、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地面高程数据。

然而,激光雷达扫描法的设备成本较高,适用于大规模测绘项目。

3. 遥感影像解译法遥感影像解译法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数据进行地形图制图的方法。

通过获取遥感影像,我们可以识别地表的不同特征,如河流、植被、建筑等,进而绘制出具有地貌特征的地形图。

遥感影像解译法具有快速获取信息、范围广等优点,在农业、林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然而,遥感影像解译法受到遥感数据分辨率、大气干扰等因素的限制,制图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4. 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

在地形图制图中,我们可以利用GPS技术获取地表各个采样点的坐标信息,从而绘制出准确的地图。

GPS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测绘和导航等领域。

总结地形图制图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全站仪测量法、激光雷达扫描法、遥感影像解译法和GPS定位技术是地形图制图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地形图

地形图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我们知道,地面上任何地貌和地物的描绘都可用其变换点所组成的线条反映出 来。地貌可用等高线反映出其高低和形态变化;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等均可用其变换特征点所构成的线条表 示出来;有不少特殊的地貌和地物还有专门的图例符号来表示。
历史
人类使用地图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但是直到近代,地图才作为文档印刷出来。地图通过在在纸或羊皮上 等其它材料上绘制道路、居民点和自然要素等——如此,便得到了用以描述真实世界的平面图。随着地图学实践 的发展,人类学会了使用种类繁多并且富有创造性地使用多个图层来表达现实世界。地图学也积累了中有很多描 述要素的方法,用以要素分类、标识识别、地球表面的形状以或者资源与商品的流动。现代地图中仍然沿用了许 多古代地图的表达方法,如,用双线表示道路、用文字作注记、用蓝色表示水体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地理信 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地图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印刷品,并且地图也能在计算机上交互地可视化显示。 GIS进一步加强了人类与地图之间的相互作用。在GIS中,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信息在地图上的表达方式,也可以 很方便地通过查询和分析选择位置或目标。
1)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国际1:100万地图的标准分幅是经差6°和纬差4°,由于随着纬度增高地图面积迅速缩小,所以规定在纬度 60°到76°之间双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经差12°,纬差4°;在纬度76°到88°之间由四幅合并,即每幅图包 括经差24°,纬差4°;纬度88°以上单独为一副。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是从地球赤道(纬度0°)起,分别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为一横行,依次以字母A, B,C,D,…,V表示;由经度180°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为一纵列,依次用数字1,2,3,…,60表示。如 图10-1所示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每幅图的编号,先写出横行的代号,中间绘一横线相 隔,后面写出纵列的代号。如北京某处的纬度为北纬39°56’,经度为东经116°22’,则该点所在的1:100万 比例尺图的图幅号是J—50。

测绘技术地形图制图方法与软件推荐

测绘技术地形图制图方法与软件推荐

测绘技术地形图制图方法与软件推荐地形图是测绘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成果,它展示了一个地区的地貌、地势、地物分布等信息,是地理环境分析和规划设计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制图的常用方法和一些值得推荐的制图软件。

一、测绘技术地形图制图方法1. 测量法:这是制作地形图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实地测量,使用测距仪、测角仪等工具,获取地形的高程信息,然后将测量数据转化为图形,绘制出地形图。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制作周期较长。

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法: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它在地形图制图中的应用变得更加普遍。

通过卫星信号接收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点位的经纬度坐标,然后结合地形特征进行绘图。

GPS法制图速度较快,适用于开放区域,但在复杂地貌环境中精度可能不高。

3. 激光雷达测距法: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高速测距的技术。

利用激光器向地面发射激光脉冲,然后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从而获得地形的高程数据。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高效性,适用于复杂地貌和大面积制图。

4. 无人航空器(UAV)摄影测量法: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航空器摄影测量法在地形图制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搭载相机的无人机,从空中拍摄地面照片,然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地物轮廓和高程信息,最终生成地形图。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范围地形图制作。

二、地形图制图软件推荐1. ArcGIS:作为目前最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GIS具备强大的地形图制图功能。

它提供了丰富的地图样式和符号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制作各种个性化的地形图。

同时,ArcGIS还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导入和导出,方便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

2. AutoCAD:AutoCAD是一款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也可用于地形图制图。

它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工具和函数,支持多种图形文件格式,可以制作高质量的地形图。

此外,AutoCAD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进行地图数据的整合和处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1:500 1:1000
40~50 80~100
70~100 120~150
9~10 12~13 15
150 50 15
1:2000 120~180 200~250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 2)图纸的准备
– 测绘地形图的图纸,以往都是采用优质绘图纸。为了减小图纸的 变形,将图纸裱糊在锌板、铝板或胶合板上。 – 聚脂薄膜是一面打毛的半透明图纸,其厚度约为0.07~0.1mm, 伸缩率很小,且坚韧耐湿,沾污后可洗,可直接在图纸着墨,复 晒蓝图。 – 但聚脂薄膜图纸怕折、易燃,在测图、使用和保管时应注意防折 防火。
15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 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 地形图的图号 – 图廓和接合图表
• 图廓: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内图廓就是坐 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用0.1mm细线绘出。外图廓线为图 幅的最外围边线,用0.5mm粗线绘出。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 在内外图廓线之间注记坐标格网线坐标值。 • 接合图表: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便于索取相邻图 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相邻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示本图位置。 • 比例尺 •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测绘单位等信息
地形图表示方法
• 地物符号
– 根据地物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四种。
• 半比例符号:地物的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按规 定尺寸绘出,这种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用半比例符号 表示的地物都是一些带状地物。如河流、道路、通讯线、 管道、垣栅等。 • 地物注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 称为地物注记。如地区、城镇、河流、道路名称;江河 的流向、道路去向以及林木、田地类别等说明。
• 比例符号: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均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 定的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房 屋、运动场、湖泊、森林、田地等,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 轮廓特征。 • 非比例符号:有些地物,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 比例缩绘到图上,而采用相应的规定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 为非比例符号。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 和钻孔等。非比例符号只能表示物体的位置和类别,不能用 来确定物体的尺寸。

地形图 说课稿

地形图 说课稿

地形图说课稿引言概述:地形图是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的一种地图。

通过地形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平原等地形特征。

本文将从地形图的定义、制作方法、使用范围、地形图的作用以及地形图的发展趋势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形图的定义:1.1 地形图是一种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的地图。

1.2 地形图通过等高线、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平原等地貌特征。

1.3 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为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地形图的制作方法:2.1 收集地形数据:使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地球表面地形数据。

2.2 数据处理:通过数字化处理、地形解译等方法,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转化为地形图所需的信息。

2.3 绘制地形图:根据处理后的地形数据,使用绘图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绘制地形图。

三、地形图的使用范围:3.1 地理学研究:地形图是地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2 自然资源开发: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3.3 地质勘探:地形图可以帮助地质勘探人员分析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特征的关系,为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四、地形图的作用:4.1 教学工具:地形图可以作为地理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

4.2 规划设计:地形图可以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提供参考,帮助规划者更好地利用地形特征进行规划设计。

4.3 灾害防治: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减少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五、地形图的发展趋势:5.1 数字化: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形图的制作将更加数字化,提高制图效率和准确性。

5.2 多维化:地形图将不仅仅局限于二维平面的表达,将发展为多维化的地图形式,更好地呈现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

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

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

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地形图作为一种对地表地貌进行直观表达的工具,在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准确绘制地形图可以提供关于地形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有助于科学研究和资源管理。

本文将讨论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以及一些制图方法。

一、合理选择研究区域与数据收集在绘制地形图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研究区域。

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山脉、河流流域或者城市周边等地方,以确保地形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然后,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数据、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形高程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获取。

二、进行地形数据处理在绘制地形图之前,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这包括地形矢量化、数据剖面、地形插值等。

地形矢量化是将地形数据转化为矢量格式,使得数据更易于处理和绘制。

数据剖面是指将地形数据按照特定方向进行截取,取得各点的高程数值,并通过绘制高程剖面图观察地形的变化。

地形插值是指通过已知点的高程数据,推算出其他未知点的高程数值,以填补地形数据的空白。

三、选择合适的制图方法制图是绘制地形图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图方法:1. 等高线法等高线法是通过连接等高线,并标注等高线的高程数值来表示地形特征的方法。

等高线是连接地形上具有相同高程的点的曲线。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借助制图软件,可以根据不同高程间隔、线宽、标注方式等进行调整,以突出地形的起伏和特征。

2. 影像遥感法影像遥感法通过获取卫星或飞机传感器所获取的影像图像素值,绘制出地形图。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大范围地形的绘制。

利用遥感影像,我们可以获得地表景物的信息,如植被、建筑物、水体等,从而更加真实地表现地形特征。

3. 三维可视化法三维可视化法通过将地形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以呈现立体感。

这可以通过制图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

三维可视化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地形的变化和特征,使得读者对地形有更好的理解。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地形图编制与制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以获得准确且具有可读性的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编制方法地形图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测量和遥感技术两种方式。

实地测量是指通过在地形点上进行人工测量,获得地面高程数据,再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绘制地形图。

这种方法具有数据准确性高的优点,但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

另一种方式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得地形数据,然后进行数字处理与分析,最后制作地形图。

这种方法速度快且精度较高,但受遥感设备与技术的限制。

二、地形图的数据收集地形图的数据收集是整个编制与制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收集,可以获取地理现象的真实和准确的数据。

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包括实地测量、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GIS数据。

实地测量是指通过仪器对地面高程、地貌和地理要素进行现场测量,得到准确的地形数据。

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可以获取区域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的地形数据,而GIS数据则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

三、地形图的制图技巧在地形图的制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保证图件的美观和准确性。

首先,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以保证图件的大小合适,细节清晰可辨。

其次,采用不同的符号与颜色表示不同地形要素,如河流、山脉、森林等,以增强图件的信息传达能力。

此外,合理布局图件的各个要素,使其组织有序、紧凑,并添加必要的图例和标注,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

四、地形图的应用价值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地形图可用于国土规划与资源开发,为农业、工业、城市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地形图可用于环境保护与生态研究,帮助评估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

此外,地形图还可用于教育与科普领域,为学生和公众提供地理知识和了解自然地理特征的机会。

总之,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第9章 地形图及其应用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

第9章   地形图及其应用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
3°分带法:从东经1 ° 30´算起,自西向东按经差3°为一个投影带,全球 共分为120个带,我国位于24——45带。
一、投影和分带
〈一〉投影 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 等角圆锥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19世纪20 年代拟定, 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 加以补充,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
5) 同一条经线上,长度变形随纬度降低增大,赤道处 变形最大。
该投影后的经纬网图形可看出以下 三条规律:
(1)中央经线和赤道为垂直相交的 直线,也是经纬网图形的对称轴。
(2)经线为对称并凹向于中央经线 的曲线,纬线为对称并凸向于赤道的 曲线,经纬线投影后正交,没有角度 变形。
(3)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 余经线的长度略大于球面实际长度, 离中央经线东西两侧愈远,其变形愈 大。(在赤道上,经差为±3°,长 度变为1.38%)。
2.中比例尺地形图
1:25万——1:50万。精度低于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作
为总体规划用图,也可作为编制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底图,军
事上可作为高级司令部组织战役,战略计划时用图。3.小 Nhomakorabea例尺地形图
小于1:100万。精度低于大、中比例尺。特点是综合程大。
用途:概括地表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称为“一览图”,作
(二)分带
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 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6°分带法: 从格林威治0°经线(本初子午线),自西向东按经差每6°为 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依次编号为1——60。我国位于东经72°—— 136°之间,共包括11个投影带,即13——23带。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首先,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

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高程、坡度、坡向等特征,而地貌形态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地形图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等方式将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直观地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

其次,地形图还包括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

地形图解是对地形图中各种地貌特征和地形特征的解释和说明,例如解释图中的等高线、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的含义和特征;地形图说明则是对地形图制图方法、数据来源、制图单位等内容的说明,使人们能够了解地形图的制图过程和数据来源,增加地形图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另外,地形图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在地质勘探中可以用于勘探矿藏、地下水资源等,通过地形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情况;在地理教学中,地形图可以用于教学示范和学生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形图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层,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总的来说,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地形图的应用等内容。

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在地质勘探、地理教学、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价值。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与地物分类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与地物分类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与地物分类方法地形图是测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图表,用于描述和展示地球表面地形的形态与特征。

地形图的制图过程涉及多种测绘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其中地物分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制图过程中的地物分类方法,以及其在测绘应用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地形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地形图制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的高程数据,绘制出地形的形态和特征。

这一过程需要采集大量的地理信息,并使用各种测绘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常见的地形图制图方法包括地形测量、地形描绘和地图投影等。

地形测量是地形图制图的基础。

通过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激光雷达等测量仪器,可以获取地球表面各个点的经纬度和高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绘制高程图,展示地形的起伏变化和地形特征。

地形描绘是地形图制图的另一重要步骤。

通过使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影像和航空照片,可以描绘出地球表面的地物分布和形态。

地形描绘需要进行地物分类,将不同的地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标注。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地形数据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将其展示在平面上必然引发地形畸变。

因此,地图投影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来解决地形畸变的问题,保证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视性。

二、地物分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地物分类是地形图制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将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使得地图上的地物图示更加直观和准确。

地物分类方法可以基于不同的数据和技术,具有多种分类准则和方法。

1. 遥感影像分类遥感影像分类是地物分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航空照片或卫星影像,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将地球表面上的不同地物进行识别和分类。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遥感影像的红外和热红外等多个波段信息,对地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类。

2. 地形特征分类地形特征分类是基于地形数据本身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地形高程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出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地图注记
地图注记是地图语言的组成部分。地图符号由图
形语言构成,地图注记则由自然语言构成。 地图注记的功能:标识对象、指示对象的属性、 表明对象间的关系、转译(地图符号通过文字说 明才能担负起信息传输的功能)。 地图注记的分类: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文字说 明、数字说明)。 注记字体:最常用的是宋体及其变形体(长宋、 扁宋、斜宋),等线体及其变形体(长等线、扁 等线、耸肩等线),仿宋体,隶体、魏碑体记其 他美术字体。
§1-1 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 念
一、地图的基本特性
1. 由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 2. 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3. 由实施制图综合而产生的一览性
特殊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和
地图定向三个方面。使用了特殊的数学法则, 地图就具有了可量测性,用图者可以在地图上 量测距离、高差、面积、坡度、方位等。 地图上表示各种复杂的地理信息是通过地图语 言来实现的。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注 记两部分。 对地表信息通过有目的地取舍和概括,简化和 抽象,表示出制图对象主要的、实质性的特征 和分布规律,就是制图综合。
§1
§1-1 §1-2 §1-3 §1-4 §1-5 §1-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 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的定向 高斯投影 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
§1-3 地形图的定向
地图定向是指确定地图图形的地理方向,以此
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方位。地图定向的标准方 向(三北方向): 1. 真北方向 2. 磁北方向 3. 坐标北方向
如:课本P134第四题 x=2 165 386.26m y=19 385 396.38m 其中:19为高斯6°投影带带 号,该点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385 396.38m -500 000m= - 114 603.62
§1
§1-1 §1-2 §1-3 §1-4 §1-5 §1-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 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的定向 高斯投影 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 是描述地表起伏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由地面 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构成的矩阵,形成栅格结构数 据集。
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简称DOM), 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像 片/遥感影像(单色/彩色),经逐个象元进行投 影差改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 的影像数据。
几何投影
§1-4 高斯投影
一、高斯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高斯投影特点 1. 属于等角投影。 2.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无变形,同 一纬线上,离中央子午线越远,长度变形越 大,投影带边缘变形最大。 3. 赤道投影后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的投影垂 直,同一经线上,纬度越低,长度变形越大, 赤道上变形最大。 4. 除中央子午线外,长度比都大于1。
由于专题地图涉及的内容广泛,制图对象的
性质和形式特点多样,因而专题地图的符号多 种多样,往往自成系统,各有各的特点。加上 地图的服务面还在不断扩宽,涉及的制图对象 日益广泛,所以专题地图符号的规范化和标准 化比较困难,进展缓慢。已经得到解决的是地 质图符号系统的标准化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 正在着手对一些基础性专题地图,如土壤图、 地貌图、土堆资源图等,进行研究,以解决其 符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
§1
§1-1 §1-2 §1-3 §1-4 §1-5 §1-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 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的定向 高斯投影 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
§1-2 地形图的比例尺
1. 定义:(地形图)图上两点间的距离与相应
地面两点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称为 地形图的比例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形 式,M称为比例尺分母。
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
安徽农业大学 测量教研室 过家春
§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 地形图的测绘 §3 地形图的应用
§1
§1-1 §1-2 §1-3 §1-4 §1-5 §1-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 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的定向 高斯投影 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
(二)数字图形、图像的表示 1.图形与图像 (1)基本概念 • 图形是指由外部轮廓线条构成的矢量图。即由 计算机绘制的直线、圆、矩形、曲线、图表等; • 图像是由扫描仪、摄像机等输入设备捕捉实际 的画面产生的数字图像,是由像素点阵构成的 位图。
(2)数据描述 • 图形:矢量数据。描述对象可任意缩放不会 失真。 • 图像:栅格数据。描述信息文件存储量较大, 所描述对象在缩放过程中会损失细节或产生 锯齿。
注记的排列方式有: 水平字列:字中心连线平行于南北图廓线(小比例尺地
图上也常用平行于纬线)的排列方式。点状地物名称注 记大多使用这种排列方式。 垂直字列:字中心连线垂直于南北图廓线的排列方式。 少数用水平字列不好配置的点状地物、南北向的线状、 面状地物,可用这种排列方式。 雁行字列:各字中心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字向直立或垂 直于中心连线,通常应拉开字隔。字中心连线的方位角 在±45°之间。 屈曲字列:各字中心连线是一条自然弯曲的曲线,该曲 线与被注记的线状对象平行。其中的字不应直立,而是 随对象走向而改变方向。字序排列方式同雁行字列:当 字序从上往下时,字的纵向平行与线状对象;从左往右 时,字的横向平行于线状对象。
二、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地理现实世界的表现或抽象,以视觉的、数字
的、或触觉的方式表现地理信息的工具。(ICA(国 际地图协会)Board和Weiss博士)。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表达。 …… 课本: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及其外层 空间(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通过制图 综合,使用地图语言,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形,以反映 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与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图。
比例尺精度的参考意义:
1) 根据测图比例尺确定测图时的量距精度
如:测绘1:1 000的地形图量距精度精确到 10cm即可( 0.1mm×1 000=0.10m=10cm ) 2) 按地形图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尽程度确定 测图比例尺 例如:要求边长大于0.20m的地物要表示于图 上,则测图的比例尺应该选择1:2 000或者更大。 ( 0.1mm×M=0.20m,M=2 000)
§1-4 高斯投影
引: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表→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制图面(平面) 将参考椭球面上的元素归算到平面上的过程称为 地图投影。 由参考椭球面(不可展面)投影到平面,必然会 产生变形。 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 任意投影(特例:等距离投影)。
按投影方式分为几何投影和条件投影两大类。
六、地形图的概念
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
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比例尺一般大于1:
100万。
地物:地表人工或天然的固定性物体,如居民 地、道路、房屋、水系等。 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如地势的高 低、坡度的变化等。
七、数字地图
(一)数字地图 1.数字地图/电子地图 (1)数字地图——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盘、磁 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关联数据文件集合—— 地图数据库。 (2)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在适当 尺寸的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数字地图的符 号化输出) (3)利用数字地图可以生成电子地图和数字地 面模型(DTM)
图上距离 d 1 1 比例尺= = = 实地水平距离 D D Leabharlann M2.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① 数字比例尺
1 :500;1 :1000;1 :2000;1 : 5000……
② 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
10 5
2cm
0
10 1500
20
30
40m
3. 比例尺的大小
1) 大比例尺地形图
1:500>1:1000 > 1:2000 >1:5000 > 1:10 000 2) 中比例尺地形图 1 : 25 000~ 1 : 100 000 3) 小比例尺地形图 1 : 100 000 ~ 1 : 1 000 000
4. 比例尺的精度
一般认为人眼能分辨出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 0.1mm。因此,实地的两点缩绘到图纸上时不 能小于0.1mm。由此定义: 相当于地形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 比例尺精度。(0.1mm×M)
1:50 1:1 000 1:2 000 1:5 000 0 0.10 0.20 0.50 比例尺精度 0.05 (m) 比例尺 1:1 0000 1.00
为满足使用地形图的要求,规定小于1 :10 000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都要绘出三北方 向线和三北方向图。
§1
§1-1 §1-2 §1-3 §1-4 §1-5 §1-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 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的定向 高斯投影 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简称DRG), 是现有模拟地形图经数字扫描及计算机处理的栅格 形式的图形数据。每幅扫描图象经几何纠正、色彩 校正,使每幅图象的色彩基本一致;同时进行了数 据压缩处理,有效使用存储空间。数字棚格地图在 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纸质地形图基本保持一 致。
三、地图的基本内容(三要素)
数学基础:地图上表现为控制点、坐标网、比例
尺、三北方向等。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普通地图和专题 地图表达的地理要素的种类有所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