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新探[论文]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探索 (1)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探索 (1)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探索【摘要】以人文主义、历史意识、文明史观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理念和目标。

教师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重构教材内容体系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更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

树立四种意识,顺利实现三维目标,真正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理念意识2006年秋季,高中历史新课程在我省全面实施。

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改变了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基础性、时代性、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

对于这种课程结构,教师该如何面对呢?我校作为漳州市历史课改基地校,经过一年的实践和反思,取得一定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实施历史新课程,本文提出一些看法,敬请斧正!一、教学理念——目标定位1、新课程标准的历史教学目标定位在历史教学目标的理解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派别:一是科学主义(技术型)目标观。

他们注重社会发展,注重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社会意义,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技术人员),适应社会的选择。

在历史教学上,强调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与能力训练。

二是人文主义(情感型)目标观。

他们把个体放在比物质、自然、社会更重要的位置,注重学生兴趣、个人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需要,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人。

在历史教学上,注重历史情感、历史认同,通过历史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人文主义目标观与科学主义目标观相比,更注重课本以外的教学素材,更注重教室以外的课堂,更注重知识、能力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更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

科学主义目标观长期主导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特别是工业化时期和信息化初期,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更受社会欢迎,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严峻,技术型人才更适应社会选择。

高中历史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方式实践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方式实践分析

姓名:梁铁芹专业:历史学学号:2009210035 班级:09历史1班高中历史新课程探究式教学设计分析—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程序僵化,课堂气氛严肃,与“以人为本”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存在一定的差距,已经远远落后于课程改革的需要。

现代历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须,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尤其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式教学21世纪是信息知识时代,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①这次课程改革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由“学会”变为“会学”,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历史课堂不再只是历史老师的“独角戏”和“一言堂”,学生也可以并且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性、参与性、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当然,在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也面临新的挑战,转变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而探究式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亲自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实践合作能力,这些都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本文欲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为例,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2个层面简单地谈谈自己对这一新的历史教学方式的看法。

一、《鸦片战争》-----一节以探究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我的这一节教学设计《鸦片战争》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

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范文摘要: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情景、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素的设计。

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理念出发,探讨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我认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的设计,以实现教学优化,主要包括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情景、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设计。

我把教学设计阶段的六要素视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过程的6个主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是学生活动压迫达到的标准。

因此,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它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或体验,而不是说明教师将要做什么。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中"学"的部分的具体化,一般适合于单元或课时设计。

教学目的是教学总结性目标的概括,适合于课程或学期设计。

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历史课堂学习活动预期达到结果的表述,它确定了教学工作的方向,制约着历史课堂中教与学的活动。

在设计时应遵循4个原则,即课堂教学目标与历史课程目标保持统一的一致性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目标体现纵惯横联的整体性原则;高层次目标中包含低层次目标、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存在差异的层次原则;教学目标要坚持难度适中、明确、易操作的具体性原则。

1、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范围涉及发展的3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显然,它们是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教科书的特点。

2、课时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4个:行为主体(是学生非教师),行为动词(应明确、具体、可测评),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浅谈高中历史小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小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小论文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析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高中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自然包括文综教学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怎样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进一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每一位在职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历史课堂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有效性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

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使历史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有效实现历史课堂教学。

追求高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看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正确的高效课堂途径。

一、当前历史课堂效率偏低的原因首先,从教学理念来说,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只是单一的传授理论知识,并没有把历史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有效地结合起来,也不能保证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占主体地位,进而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其次,从教学方法上来说,由于我国特有的教育模式,使得高考备受瞩目,受其影响,历史课程的学习变成以分数来评判,学习方法变成为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同时教师也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进而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从师资队伍的配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说,许多学校的历史教师并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当然,很多历史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也不是很高,在课堂教学中方法过于单一,不能生动形象地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很落后,等等。

二、构建历史课堂高效性的途径1.为了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先认真备课,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而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授课形式。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另类教学新探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另类教学新探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另类教学新探我国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掌握,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容易形成思维简单化和方法呆板化。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目标,更要在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等。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和要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操作”的方式来学习历史,即研究某一课题以及进行相关的写作。

特别是写作这一方式,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种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也是很有作用的。

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尝试。

一、力争做到课堂学习内容丰富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文献资料,而非仅仅是一本教科书的内容。

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种有价值的练习,而且也为他们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写作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学生通过全方位学习各种文献,可以从中了解到各个作者持有怎样的见解,学会区分事实和个人的观点,解释相互矛盾的史实证据以及如何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首先给学生一份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文献资料,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篇论文,然后在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形式阅读更多的资料。

提供给学生文献的部分摘录而非全部,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那如何对这些文献进行初步的分析呢?具体来说,可以要求学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该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作者是谁?(3)写于何时何地?(4)写作缘由?(5)为什么该文献在整个人类历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问题会使学生将注意力从具体的历史史实中转移到其他更为抽象、更需要做出阐释的问题上去。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一些图表史料的教学上。

有关文献的初步分析完成以后,让学生写出他们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将之形成短小的文章,同时还可以配上一些图像阐释、列举出支持性的证据以及相关结论。

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当学生掌握了第一手的史料以后,他们就具备了背景知识,且对教学内容的概貌有了大致了解。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索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索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索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当前的中小学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

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新课程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主要是体验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80-01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自主合作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强调教学是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助合作,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它与接受式教学的根本区别就是改变学生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区,使学生向会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具体教学方式如下:1、课前充分预习教材,消化教材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于理论和分析阐明,要求学生在课前就要对教材进行合作讨论,做到:①划出重要知识点;②在疑难处标记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做好读书笔记,相互交流。

2、课堂上让老师的讲解与学生课堂讨论、合作解决难题相结合教师要精讲,侧重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和疑点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设计疑问,这些疑问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联结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中教材的重点、难点,能唤起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要舍得“让位”,把课堂教学阵地更多地给于学生,放手让学生们去合作、来解决问题。

教师只须引导即可。

3、讲授方法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师“教”,启动学生“学”。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新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新探究

是不 容易 被 遗 忘 的 。至 此 问题 就 归 结 到如 何 解 决 对 众 多 知识
的 理解 上 。② 美 国著 名 的 教 育 心 理 学 家 奥 苏 伯 尔 ( ..asb 1的 同 DPA uu e) 化 论 理论 指 出 ,学 习者 在学 习~ 段语 言 或 者 文 字 符 号 的 材 料 后 。 他 头 脑 中 留 下 的 是 这 段 材 料 表 达 的涵 义 , 不 是 语 言 在 而 或 者 文 字 符 号 本 身 。这 个 理 论 很 容 易 得 到 人 们 日常 经 验 的验 证 。③ 中学 生 生理 上 处 于 青 年 初 期 。 力 已经 接 近 成 熟 , 高 智 抽
探 讨 这 一 问题
和运 用 逻 辑 性 思 维 的 要 求 ,对 知 识 整 体 把 握 和 应 用 能 力 都 有 相应 的提 高 。 何 况 还 要 提 升 到 精 神 层 面 和价 值 情 感 高 度 。 更 如 果学 生 对 此 毫 无 准 备 . 往 就会 对 学 科学 习产 生 厌 恶 感 。 往 如果 不在 历 史 教 学 的课 堂 设 计 上 考 虑 到 这 些 .就 容 易 造 成 不 良的
流 。 ” ①
在 课 堂设 计 中最 主 要 采 取 何 种 形 式 呢 ? 从 知 识 类 型 上 来 区 分 ,历 史 教 育 的 基 础 知 识 点 应 属 于 陈 述 性 知 识 . 质 上 是 语 言文 字 或 者 其 他 符 号所 表 达 的 涵 义 , 本 以 网络 结 构 的形 式 储 存 在 人 脑 中 。 由于 大 量 陈 述 性 的历 史 知 识 是教 学 中理 论 深 化 的基 础 , 因此 对 它 们 的记 忆 便 成 为 教 学 过
后果 。
关 键 词 :高 中 历 史教 学 新 思 雏 图 示 教 学设 计 知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二 、 效推 进新 课 导 入 有 新 课 导 入 将 直 接 影 响 课 堂 的 教 学 质 量 。 在 高 中 历 史 教
师若能够 在新课 导人过程 中 , 针对 性设计 出一个 别致 、 有 新 颖 、 趣 的 由 头 。 可 以 有 效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学 习 欲 有 则 望 , 且 立 竿 见 影 地 激 活 学 生 思 维 , 而 收 到 先 声 夺 人 的效 并 从 果 。 以 , 师 在 教 学 中 , 特 别 重 视 新 课 导 人 工 作 . 定 要 所 教 要 一 精 心 设 计 好 、 真 开 展 好 导 人 新 课 工 作 。 如 : 上 “ 国统 认 例 在 祖
要 课 题 本 文认 为 , 想 实现 高 中历 史课 堂 教 学的 有 效 性 , 要 必 然要 有 效 理 顺 教 学 目标 、 织 教 学 内容 ; 效推 进 新 课 导入 ; 组 有
有 效 清 晰 历 史 细 节 关 键 词 :高 中历 史
课 堂教 学
有 效 性
新 课 程 改 革 以 “ 风 破 ” 势 走 进 课 堂 . 着 沁 人 心 脾 的 东 之 带 芬 芳 , 着促 人理 性 的轻 风 , 素 质 教 育 带 来 生 生 活 力 和无 限 伴 为 生 机 . 学生 有 效 打 造 和 构 建 充 满 生 命 力 的课 堂 , 而使 教 师 为 从 的 教育 教 学 重 心 逐渐 向培 养 学 生 探 究学 习 、 自主 学 习转 移 。高 中历 史 课 堂 教 学 如何 顺 应 新课 改 的要 求 .不 断提 升 历 史 教 学 的有 效 性 , 一 个 摆 在 高 中 历 史 教 师 面 前 的 重 要 课 题 。 下 面 , 是 我 根 据 多 年 的教 学 实 践 经 验 .谈 谈 如 何 在 新 课 改 下 开 展 高 中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的有 效 性 教 学 。 有 效 理 顺 教 学 目标 。 织教 学 内容 组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同学的进展是课程实施的动身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同学全面素养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这就要求老师必需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同学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老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

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同学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

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同学的历史思维力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同学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进展。

类似例子有很多,历史老师必需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同学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育同学思索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力量,以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其次,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转变以往同学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同学提出的不同看法、看法、观点不任凭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同学自主学习、独立思索,为同学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进展制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2 0 1 3 . 7 新课 j 薯 导学
崭 程 莆 墨 下 高 中 史 教 设 针 笨 咯 初 探
江 苏省 涟 水 中学 何 井 贤
高 中历史 新课 程标 准 倡导 以学生 自身综 合 发展 为 中 心, 注重学生 的自主 、 协作学 习 , 以促 使学 生 自主探究 能力 、 创新能力等综合 能力 的提升 。因此 , 在今 后 的高 中历史 教 学过程 中, 应切实顺应新课程标 准 , 一 方面注重 教学设计 的 重要性 , 另一方面 从教 学 内容 、 教 学模 式 、 教学 方法 的设 计 人手 , 加强教学设计工作的开 展。在此 , 笔者就新课 程背 景 下高 中历史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 现 阶段 高 中历 史 教 学 设 计 中应 遵 循 的 原 则 1 . 遵循 教育原理 , 注重设计的科学性 在高 中历 史教 学 设计 过 程 中 , 应 严 格 遵循 “ 认 知一 实 践一再认知 ” 的规律 , 以提升教 学设 计 的科学性 与 实用性 。 为 了提升高 中历史教学设计 的有效 性 , 应 合理利用 教育学 、 心理学等理论 , 并 针对 具体 的教学 情况选 择 灵活 多样 的设 计模式与设计方法 , 以提升 教学设计 水平 。在此 过程 中, 教 师还应充 分 把 握科 学 的教 育 思 想 与教 育 观念 这个 “ 制 高 点” , 并注重理论知 识传授 与生 活实践 的紧密 结合 , 这也 是 现 阶段高 中历史教学工作者所面临 的一个重要课题。 2 . 以学生为本 , 坚持 以学生为主体 的原则 传统 的高 中历 史教 学工作 多 以教材 内容 为主 体 , 教 师 在 教学 过程 中往 往 因过 于注 重模 式化理 论知 识 的传授 , 而 忽视 了学生 的个 体需求 与个 性化 的发展 , 致 使教 学工 作偏 离了预先设置 的教学 目标 。随着新 课程标 准的不断 贯彻实 施, 教师应充分认识 到学生在教学过 程 中的主体作用 , 充分 了解不同学 生的个体差 异与 起点 水平 , 并 有针 对性地 对学 生加以帮助与引导 。同时 , 教师 还应认 真 去观察 并发 现教 学工作 的切 入 口, 积极 引 导 学生 的 知识 、 技 能 以及 情感 准 备, 从而诱发他们 的学习热情 , 引导他们 去克服 学习过程 中 所遇到的一个个 障碍 ,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 3 . 明确 教学 目标 , 规 范 教 学 设计 规范教学是现 阶段高 中历史 教 学设计 的关 键环 节 , 直 接决定着教 学 质量 与 教学 效率 。在该 项 工作 的开展 过 程 中, 教 师必须从备课 、 授课 、 评价 等环节人 手 , 明确每一环 节 的 目标 , 强 化 目标 管 理 。在 此 过 程 中 , 教 师 还 应 合 理 安 排 教 学进程 , 对每一个进程工作开展 状况作 出客观评 价 , 并确 保 评价 目标得当 , 学生参与到位 , 以提高教 学有效性 。 4 . 注重 自身学习 , 提升反思认知能力 反思认知是一 种极 为重 要 的认 知策 略 , 同 时也是 学习 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 在教 学设计过 程 中, 教师应 引导学 生 学 会 自主学 习 、 自我 激 励 、 自我 检 查 与 自我 评 价 , 这 既 能 促进 学生学 习主体性 的发挥 , 还有 助 于学 生树立 起 自主 自 律的健康人格 , 并对 他们创 新能 力 的提升 有着非 常重 要 的 作用 . 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的具体 实施 1 . 教 学 内容 的设 计 在 教 学 内 容 的设 计 过程 中 , 应 对新课程 标准要求 、 教材 内容 、 学生 自身需求等 因素进行综 合的考虑 分析 , 合理把握 教学 内容的范围与 深度 , 并揭 示教 学过程 中所 学知 识与技 能之间的关 系 , 为后 续 教学 工 作 的开 展 打下 坚实 的 基础 。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教学探讨素材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教学探讨素材

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教学探讨"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由关注知识传授变为关注学生开展,由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结果,以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

"专家告诉我们,现代教育强调既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也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说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历史教育的要求,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根本技能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作为历史教师,寻找符合研究式学习模式的、并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本人认为适当地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通过历史小论文教学,对学生来讲既稳固了知识提高了认识也锻炼了学习历史的根本技能的其他能力〔如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对老师来说既可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善学好学乐学。

下面就谈一谈历史小论文教学的有关方法、注意问题和意义,以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历史小论文的教学方法1、设计一个情境。

即设计出一个让学生产生疑问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情境。

举例如下:有人认为李鸿章的一生是罪恶的一生,一无是处。

你的看法如何?请自拟题试论自己的观点。

2、提供一些材料。

考虑到中学生年龄和知识范围的限制,除了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课外资料外,教师还需提供一些可信的历史材料作为补充,可以选历史原始资料,也可以选择后人对历史事件、过程的认识和评论。

另外,适当提供一些教材中未表达的观点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如翦伯赞评价"焚书坑儒":"……在当时统一与分裂剧烈斗争的年代里,秦始皇用这种手段来打击复活封建贵族政治的思想,又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事。

"3、给予一定的指导。

对于历史小论文这种形式,中学生开始难于把握,所以给予一定的指导非常有必要。

一要指导阅读,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资料;二是指导分析讨论,教会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三要指导撰写小论文,教会学生如何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 师观点 】 教
新 课 标 下 高 中历 史课 堂教 学 的有 效性 新 探
张风 梅
( 南 省 新 乡 县 七 里 营 中学 , 南 河 河
新乡
430 ) 5 0 0
摘 要 : 课 标 的 出现 是 教 育发 展 的 必 经 之路 , 对现 在 的课 堂教 学模 式提 出了新 的要 求 。在 新 课 标 的 要 求 下 新 它
高 中历 史课 堂教 学 需要 以 学生 为 本 , 进 师 生 互 动 , 造 开 放 积极 的课 堂教 学 环 境 。 促 营 关 键词 : 新课 标 ; 中历 史 ; 效 性 ; 索 高 有 探
传统 的高 中历史课 堂教 学过于注重知识 的传 授而 忽视 了传授 的技 巧和方法 ;过 于注重教师 自身的素质 和教学 能力而 忽视了师生之 间的配合互动 ;过 于强调 接 受历 史知识 的数量而忽 略了质量 。新课标下 高 中历 史 课 堂 教 学 需 要 更 加 有 效 的模 式 。

重视课 堂教学技巧 。 转变学生学 习方式
古 人云 :授人 以鱼 , “ 不如授 之 以渔” 长 久 以来 高 , 中历史 的老师一直是历史 知识的传递者 ,而 学生则是 被动接 受。在新课 标的要求下 , 高中历 史课堂教学需要 更多更 实用 的教学技巧 , 教授学生学习历史 的方法 。 较 之于 以往简单 的课堂 笔记的教学方法 ,我们还可 以引
学需要更 加深入 化 , 不但要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 , 让学生 仿 佛置于历史事件 中, 利用 不同 的角色更换 、 情景更换 加 深学生的领悟力 ,同时也要 培养学生 自身对历史事
些 历 史 上 有 明显 分 歧 的事 件 , 拿 破 仑 战 争 、 务 运 如 洋

历史实践教学论文范文(3篇)

历史实践教学论文范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实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历史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了历史实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旨在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实践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应用策略一、引言历史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历史实践教学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历史实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二、历史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环境中的其他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历史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发现和总结历史知识。

2. 行动学习理论行动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通过行动、反思和改进,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提升。

历史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观察、模仿和内化,逐渐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历史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互动,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历史实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2. 走进历史,体验历史(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2)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3. 合作探究,培养能力(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浅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浅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浅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彻落实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

(一)研究教材,整合资源,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众所周知,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备课,假如没有提前备好课,那么就无法上好每一堂历史课。

在备课时,许多教师只是关注教材本身,他们把目光局限在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却没有注意到其在教学中的“面”。

事实上,编写教材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教材设计时,是从整个单元整本教材来看的,所以说,教师在备课时,不能仅仅把备课的内容局限在本堂课上,而是应当从宏观的角度来备课。

譬如,我曾经参加过一节研讨课——辛亥革命,在教学中要做到把握课程目标,做好全局规划,统筹安排到位。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评价,从这堂课中,教师学到了怎样摆脱以往就事论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辛亥革命的作用、意义。

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探究具体问题时,没有提前定性下结论,而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历史问题。

还有专家认为,整堂课的教学节奏紧凑得当,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课堂上的互动性极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顺利达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最后,评委们都给出了较高的分数,认为本堂课开展得十分顺利,合理整合了历史资源,是一堂高效的历史课。

因此,从种种实践结果来看,教师应当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研读新课标的要求,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便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历史课。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优化课堂教学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我在暑假期间大量观看网络上的优质课程,同时也回顾了自己在教学期间使用过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认真记录下每堂课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期间,我发现当学生在课堂上分析、探究、学习、思考、训练的同时,教师也在不断地改进、总结、提高。

在历史课堂上,往往会有许多突发情况,这些都有可能会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的固有程序,可能学生突发奇想,提出一些偏题怪题,教师提前并没有准备,这就对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中历史高效教学论文(3篇)

高中历史高效教学论文(3篇)

高中历史高效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高中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自然包括文综教学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怎样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进一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每一位在职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历史课堂当前的现状实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提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最终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也要相对应的实行调整。

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使历史知识教学和水平培养相结合,才能有效实现历史课堂教学。

追求高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看清教学中存有的问题,探索出准确的高效课堂途径。

一、当前历史课堂效率偏低的原因首先,从教学理念来说,受传统教学观点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仅仅单一的传授理论知识,并没有把历史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有效地结合起来,也不能保证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占主体地位,进而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观点相对落后。

其次,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因为我国特有的教育模式,使得高考备受瞩目,受其影响,历史课程的学习变成以分数来评判,学习方法变成为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同时教师也仅仅一味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进而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最后,从师资队伍的配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说,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师并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当然,很多历史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也不是很高,在课堂教学中方法过于单一,不能生动形象地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都很落后,等等。

二、构建历史课堂高效性的途径1.为了提升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先认真备课,选择准确的教学方法,进而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授课形式。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全民的共识。

历史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

但不把应试教育的观点转变过来,历史教学可能走入死胡同。

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好;能力两年前,我在高一两个班的学生中开展了一项“谈谈你对中学历史传统教学的看法”的调查问卷,共调查学生102人,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偏弊,造成学生不爱学、甚至是讨厌历史。

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一。

主要表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历史教学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且经常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注重个性、智能优劣,实行“一刀切”,只顾“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奴隶”。

更深层的原因是大多教师都以服务于高考为宗旨,充分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淡化事件的经过,深刻分析其历史影响。

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史实的做法势必让学生索然无味,学生为考而学,把学习的目的归终于仅仅为了应试。

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都由教师包办代替。

没有了“乐学”,思维的火花又怎能点燃?因此,不把应试教育的观点转变过来,历史教学可能走入死胡同,不能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无法释放,更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刚从师范毕业便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时就深感教师责任的重大,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句话便一直激励着我去寻找种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爱好是指人们力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事物与某次活动的积极倾向。

学习爱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

爱好具有选择性、趋向性的特征。

从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特征看,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正逐步提高。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探索历史教材是历史知识的载体,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历史教学必须坚持以教材为本。

但作为选拔人才性质的高考,它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注重能力——特别是理解应用能力的考查。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强应用能力培养。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一、注重分析、理解教材理清基本线索,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1.注重分析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构成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由具体的历史事件所组成,每一历史事件间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中学现行教材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在理清教材中每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注意理清每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在掌握了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历史的脉络、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2.注重分析章与章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

历史教材的编排,一般来讲注重了每一章节内容的独立性,但历史知识往往前后有联系,有的要跨越几节,甚至几章。

教师讲课时,不能受教材编排体系的约束,要敢于打破现有章节的限制。

在讲一章或一节内容时,要注重分析前后几个章节的内容。

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四章写到:“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要详细讲解这一问题,就应该联系第一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第二章“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二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

”因为自从1500前后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第一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资本主义掠夺和扩张的本性充分暴露出来,它要求以整个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它不掠夺世界其他国家,就无法发展,经过几百年的殖民扩张,使各地区、各国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并将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这时,世界真正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全民的共识。

历史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

但不把应试教育的观点转变过来,历史教学可能走入死胡同。

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好;能力两年前,我在高一两个班的学生中开展了一项“谈谈你对中学历史传统教学的看法”的调查问卷,共调查学生102人,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偏弊,造成学生不爱学、甚至是讨厌历史。

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一。

主要表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历史教学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且经常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注重个性、智能优劣,实行“一刀切”,只顾“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奴隶”。

更深层的原因是大多教师都以服务于高考为宗旨,充分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淡化事件的经过,深刻分析其历史影响。

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史实的做法势必让学生索然无味,学生为考而学,把学习的目的归终于仅仅为了应试。

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都由教师包办代替。

没有了“乐学”,思维的火花又怎能点燃?因此,不把应试教育的观点转变过来,历史教学可能走入死胡同,不能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无法释放,更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刚从师范毕业便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时就深感教师责任的重大,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句话便一直激励着我去寻找种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爱好是指人们力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事物与某次活动的积极倾向。

学习爱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

爱好具有选择性、趋向性的特征。

从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特征看,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正逐步提高。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

高中历史教学新探雒文瑜(甘肃省临夏广河县广河中学 甘肃 广河 731300)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如何开展高中的历史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成为了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以及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三方面谈谈个人感受。

关键词:高中历史;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6-0186-01 说起历史,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上下五千年,国内外大小事件。

在大多人眼里,历史是枯燥的,无趣的,甚至有些教条化。

多少年来,听到铃声走进课堂成为约定俗成的戒律,为了考试走进课堂这已是不用言语的共识。

于是,课堂成为求学者的牢笼,厌学者把他它看作地狱。

那要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这是新课改所关注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一些个人体会。

1.注重培养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意识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的情境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手段。

那么,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呢?让我们来共同努力,探讨一条让学生参与历史、亲近历史、学好历史的路子。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新探
【摘要】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工作,指的是教师在课前对授课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进行整体构思,这是教师备课的细节化,它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完美结合,富于创造性和灵活性。

可以说,如果教师能有一份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大大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高中历史而言,一般是介绍对社会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问题,可见,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新思维的诞生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一切问题的命题原则都要首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认真贯彻教学大纲,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内涵的理解,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因此,紧抓新课程理念,改善教学设计,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命题技巧的浅议
1.命题时要全面且综合。

例如: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这段时间里,当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走向反动时,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指出革命性和反动性的表现各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并说明原因”。

这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章节的知识连在一起,打破了知识割裂的状态,使教学内容一体化。

2.注意加强学科的联系性。

由于历史与其他学科是息息相关的,命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延伸,把历史教学带到实际生活中去,作为扩大学生知识储备量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讨论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时,可以与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以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从而达到正确看待裁员与再就业等社会现象的目的。

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3.从不同角度去命题,使命题形式新鲜不古板,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学习,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通过对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性质的分析,想一想如果苏联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会去哪里?”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一定会提出各种设想,让他们相互交流意见后进行总结,这就是所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设置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或者以设置悬念的形式授课,以及情感共鸣的产生,都有利于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花,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文时,课前可以导入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名言警句,加以配乐,意在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不容忘却,在此过程中,学生一定会猜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目的。

又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
术,向同学们展示各种惊人的数据: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以及日军残忍的屠杀方式,足以渲染出沉重的氛围,教师应该借此完成相关内容的教学。

一般来说,在课前设计情境作为导入新知识的方式,可以先声夺人,提高课堂效率。

三、适当做好反馈预计,完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反馈预计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启发式教学有关的描述曾这样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无一不是指学生的反馈。

若是教师不能很好地注意学生的状态,那么教学工作一定做不好,要想优化历史课堂结构,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反馈预计,即在课堂上的不同时段,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提示教师是应该继续讲解还是停下来与学生探讨。

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先跟学生玩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打一历史人物。

设想出学生们的答案,以及对其答案的不同解释,还有他们课堂上的反应,最后再以学生的答案为他们引出真正的原因。

新课程背景下,一切教学任务都要“以人为本”,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凭借着新颖的命题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以设置情境烘托教学内容,以反馈预计来完善教学结构,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还为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情感共鸣的产生又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然后知不足。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方便以后改正,使教师真实地感受到历史课堂的优化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但是在设计上,教师们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有先进的教育指导才可以改变教学设计水平低下这一现状,总而言之,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j].历史教学.2005(11).
[3]杜奎英.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改
革.2005(10).
[4]佐藤学.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