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代文人遭贬后的不同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唐代文人遭贬后的不同人生态度
姓名:姚换班级:汉语言143 学号:5000214100
历史上遭贬谪而无法继续施展抱负的有名的人物有很多,而在这里我只是选择唐代的一些比较喜欢的人物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的是这些人物字遭受贬谪之后对待国家、政治以及自己的人生的态度。
李白,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
他希望自己的一生会是广交诸侯,在平定天下中建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然而现实总不能随人愿,李白天宝元年奉召入京为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到朝中权贵谗毁,于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知名被迫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心怀报国之心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又在肃宗李亨讨伐时获“反叛”之罪入狱,长期流放夜郎。
后又想从军报国,终因多病而不能实现。
李白即使在遭受贬谪之后依旧放不下甚至终身放不下国家社稷,以及终身不悔其在政治上的追求,不放弃其想要建功立业的信念,在他身上体现出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去的人生态度。
李白作于二入长安、被以“赐金放还”的名义废逐之后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固然有被贬谪之后的不平和愤懑,以及高傲自负不为世所容的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但是同时这首诗也体现出来李白即使在遭流放也不会丢失的那不可一世、自命不凡的气概,悲感之极之下爆发的
豪情之感更加慷概激昂。
李白独立不羁、不受束缚的人格特点决定了他坚持自我、追逐理想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而这种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概。
这与杜甫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
也许是受到家族奉儒守素文化传统的影响,使他一直就具有了忠君思阙、仁民爱物的觉悟。
乾元元年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并且在这期间写成“三吏”“三别”,而这“三吏三别”都在表达的是安史之乱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苦痛,再加上自己之前在官场上的所见所闻让他对朝廷非常失望,虽然不至于达到绝望的地步,但是依旧会在辞官后忧国忧民,这体现的是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基本。
杜甫比起李白在政途上的态度显得潇洒很多,他属于那种拿得起,也放得下的贬谪诗人。
在遭贬谪之后,即使杜甫在早期也表现出要报效国家的强烈的愿望,但是与朝廷中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合作不成便及时抽身,这表现了在杜甫身上具有一种唐代诗人都少有的理智和批判精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样的社会现象让杜甫觉得不能再为不管人民生死只管自己享受的这样的朝廷多费唇舌,而这样残酷的百姓生活景象又让他忍不住为贫穷痛苦的百姓发出愤怒的呼喊。
站在贫困人民立场上的杜甫,具有完整的人性和道德良知,正因为这样,在他被腐败的朝廷贬谪后,可以做到豁达与毅然决然。
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
韩愈,差不多生活在属于唐朝衰败时期的诗人,曾多次因触怒权
要而被贬,其诗的风格主要是奇崛。
他的诗歌不沿袭前人的创作方法,奇崛雄豪的意境创设和超乎寻常的奇异想象,为他在唐代诗人中得以独立一帜。
与李白、杜甫不同,同为贬谪诗人,韩愈是唐代诗人中又一类让人耳目一新的贬谪诗人,虽然与杜甫一样是对待贬谪拿得起放得下的硬汉诗人,可是韩愈的硬不仅仅是外在的对权势不低头的坚硬,更多的是对自己政见的坚持。
与杜甫选择不同,杜甫面对与自己不同的政见的处理方式是出走官场,韩愈却是选择继续留在官场为自己的政见争取支持。
不要误会的是,虽然他选择留在官场并不代表与当时的权要同流合污,他始终心里想着的是贫苦的人民,心向着的是善良和正义。
世界上的问题不是你想忽视它的存在就真的不会存在了的,你没去解决它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那里。
韩愈就是一个不会忽视问题存在的那么一个诗人,面对问题不会逃避,反而迎面而上,这也是韩愈留在朝廷的原因。
面对政治问题,或许韩愈比李白更成熟,比杜甫更冷静,在早到贬谪之后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不抛弃不放弃。
韩愈的一生用世之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刚直,昂然不肯少屈,这虽然会让他在官场上吃不少苦头,但同样也是因为他的坚毅让他能够坚持呆在官场为自己的政见奋斗。
唐朝期间因不能实现自己抱负而抱憾终身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柳宗元、白居易、宋之问等形形色色的人,如有兴趣可继续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