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与整理
档案管理与整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与整理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家庭,都面临着大量的文件和档案需要管理和整理。
因此,合理规范的档案管理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整理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数字化档案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作为记录历史和证明事实的重要载体,对于一个组织或个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的可查性、减少信息的遗漏和丢失、保护信息的安全性等好处。
1. 提供信息可查性:档案管理的第一个重要目标是提供信息的可查性。
当需要查询某个特定案件或事务时,通过合理的档案管理,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 减少信息遗漏和丢失: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信息的遗漏和丢失。
通过规范的档案登记、存放和归档程序,可以确保所有的文件和档案都能够及时被记录、找到和归档,避免了信息的遗漏和丢失。
3. 保护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还可以保护信息的安全性。
合理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信息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销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档案整理的步骤和方法档案整理是指将各种混乱的文档和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的过程。
下面是档案整理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仅供参考。
1. 评估与分析:首先,对需要整理的档案进行评估与分析。
确认档案的种类、数量和重要性,制定整理的计划和目标。
可以按照时间、主题、部门等因素进行分类。
2. 清理与筛选:对档案进行清理与筛选,将无用的或不再需要的档案予以淘汰。
可以制定一套清理准则,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保存期限来决定是否保留。
3. 分类与整理:将档案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整理。
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时间或地点进行分类,使用适当的标签和文件夹进行整理。
4. 编目与归档:对整理好的档案进行编目和归档。
确保每个档案都有明确的编号和索引,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
可以利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来进行编目和归档。
档案整理方法
档案整理方法档案整理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但好的档案整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档案。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档案整理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对档案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档案的性质、用途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将档案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财务档案、人事档案、行政档案等。
在分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档案的关联性和检索的便利性,确保每个类别都能够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
其次,建立档案目录是非常重要的。
档案目录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档案。
在建立档案目录时,要注意编制规范,包括档案编号、名称、存放位置、归档时间等信息,确保目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另外,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也是档案整理的关键步骤。
档案管理制度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包括档案的归档、借阅、销毁等具体管理办法。
通过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此外,定期清理和整理档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会不断增加,如果不及时清理和整理,就会导致档案混乱和堆积,给管理带来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将不再需要的档案进行归档或销毁,确保档案的及时更新和整理。
最后,要注意档案的保管和存储。
档案的保管和存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设施和方法,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同时,也要注意档案的环境保护,防止档案受潮、虫蛀等情况的发生。
总之,档案整理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管理,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档案。
希望以上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要求与标准
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编要求与标准人事档案是组织和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记录着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培训记录等重要资料。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档案信息,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整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整编的要求与标准。
一、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意义档案整理与整编是对现有档案资料进行组织、整理和归档的过程。
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保证信息可靠性:档案整理与整编过程中,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提高检索效率:整理与整编可以将档案资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编号和归档,使其更易于查找和检索,提高工作效率。
3. 规范管理流程:通过制定档案整理与整编的要求与标准,可以规范管理流程,确保人事档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档案整理与整编的要求1. 分类归档: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将档案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归档,如个人信息档案、员工培训档案等。
2. 建立档案编号系统:为每个档案文件建立唯一的编号,以便于档案的管理和检索。
3. 审核档案信息:对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4. 制定文件命名规则:规定档案文件的命名规则,使其易于理解和查找。
5. 制定保密措施: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档案资料,应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6. 建立档案存储区域:为档案资料设立指定的存储区域,保证其安全、整齐、易于管理。
三、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标准1. 档案布局:档案文件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布局,包括档案封面、目录、索引等内容,使其结构清晰、易于浏览。
2. 档案装订:采用专业的装订方式,如胶装、横装、线装等,确保档案文件的完整和安全。
3. 档案标识:为每个档案文件进行标识,包括档案编号、文件名称等信息,方便档案的查找和管理。
4. 档案编制规范:档案资料的编写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统一的文体、语言准确、内容完整等。
5. 档案保管期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定,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并按时进行档案的归档或销毁。
施工档案管理的要点与文件整理方法
施工档案管理的要点与文件整理方法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施工档案是施工项目中的宝贵资料,记录着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实施细节。
合理的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并为日后的维修、验收和技术难题解决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注重施工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施工档案管理的原则1.全面性:将施工过程的关键信息全部纳入档案,做到无缺漏。
2.规范性:按照相应标准和规定制作档案,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3.时效性: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完善档案,避免后期追溯困难。
4.可追溯性: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备份存储,以备查阅。
5.保密性:严格保护档案的机密性,防止档案信息被泄露或滥用。
三、档案分类与整理1.按项目进行分类,每个项目设立一个独立的档案库。
2.将档案材料按照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如前期调研、设计、施工实施、监理等。
3.每个阶段的档案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利用标签或目录进行详细描述。
4.对于大型工程项目,可以将各个施工阶段的档案分别归类,并逐步合并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档案。
四、档案整理方法1.收集文件:及时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各类文书、合同、设计图纸等文件。
2.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文件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如技术资料、合同文件、工程图纸等。
3.编制目录:对于较多的文件数量和种类,可以编制目录,以便日后查找和管理。
4.编号归档:为每个文件编制唯一的编号,并按照编号进行归档,便于查找和追溯。
5.备份存储:将重要文件进行数字化存储,并备份在不同的介质上,以防丢失或损坏。
五、施工档案管理的要点1.流程管理:确保施工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融入施工流程,提前规划和安排相关工作。
2.责任明晰:明确施工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实施。
3.检验审核:建立档案质量检验和审核机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安全保密:加强档案的保密意识和保密管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5.定期更新:及时整理和更新档案,确保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顿
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顿人事档案是组织和管理人事信息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人事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档案整理与整顿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就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顿进行论述。
一、档案整理的重要性档案整理是指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归档、整理和登记的过程。
它不仅可以使人事档案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还能确保人事信息的及时获取和正确运用。
档案整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通过对档案的整理,能够使人事档案的查找和处理更加便捷和快速,提高管理效率。
2. 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档案整理可以将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和归档,避免文件遗失或被他人随意篡改,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3. 促进人事信息共享:规范的档案整理可以使不同部门之间的人事信息共享更加方便,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4. 便于统计与分析:通过档案整理,可以方便进行人事信息的统计与分析,为企业和组织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档案整顿的意义与方法档案整顿是指对人事档案进行检查、筛选和修整的过程,目的是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档案整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删减冗余信息:通过整顿,可以删除或归档已经过时或无效的人事档案,减少冗余信息的保存,提高档案的精简性和高效性。
2. 核对档案准确性:在整顿过程中,可以对档案中的信息进行核对和修正,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排查偏差与漏洞:通过整顿可以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漏洞,并进行改进,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档案整顿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审查档案资料:对已归档的档案进行审查,确认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更新档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对档案中的人事信息进行更新和修正,确保档案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制定整顿计划:根据档案整顿的要求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整顿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
4. 按计划整顿:按照整顿计划的要求,对档案进行整顿,包括分类整理、修整文件、归档等具体工作。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员的档案整理与归档规范要点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员的档案整理与归档规范要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个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和繁忙。
而档案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和管理工具,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作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员,对于档案的整理和归档规范要点必须熟知并且严格执行。
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员的角色和职责,介绍档案整理与归档规范要点。
一、档案整理要点1. 分类: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将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包括按部门、按类型、按时间等等。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档案的检索和使用。
2. 编制文件目录:针对每个事务或文件,在档案袋上用粘贴标签或编写编号,便于档案的查找和归档。
3. 整理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将同一事务的文件放在一起,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4. 标明年月:为了便于将来的检索和使用,每个档案袋或文件夹上都要标明文件的起止年月。
5. 文件管理:为每个文件编写文件名称,并用红色钢笔在左上角标注文件号,以保证档案的统一和规范。
二、档案归档规范要点1. 登记归档:对于已整理好的档案,要进行登记归档,包括档案名称、编号、时间等相关信息的填写,并记录在档案管理系统中。
2. 标识文件位置:要在档案库的相应位置,为每个档案柜和层级标注编号,并将该编号记录在归档登记簿中。
3. 定期检查:对于已归档的档案,档案管理员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如发现任何问题或损坏,要及时予以处理。
4. 防火防潮:确保档案库的防火设施和环境湿度的控制,以避免档案损毁和丢失。
5. 档案借阅管理:对于需要借阅档案的人员,要建立借阅登记制度,记录借阅人员、借阅日期和归还日期等信息。
并且在借阅期限到期前提醒归还。
三、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员在档案整理和归档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定,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决策依据:档案能够提供过去的经验和信息,对于领导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档案管理规定的档案整理与编目
档案管理规定的档案整理与编目在组织和管理档案时,档案整理与编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们有助于确保档案的组织性、检索性和持久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查找和利用档案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档案整理与编目的相关规定,以及在实践中应该遵循的方法和步骤。
一、档案整理档案整理是指对已经生成的档案进行有序的组织和分类,以便于管理和利用。
在档案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和操作:1. 文件分类:根据档案的性质、用途和形式,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档案的部门、年度、主题等因素进行分类,尽可能保证分类的清晰和完整。
2. 文件编号:为每个档案文件赋予唯一的编号,以便于识别和检索。
编号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式,如序号、字母组合、数字组合等。
在进行编号时,应注意编号的规范性和前后的连贯性。
3. 文件装订:对整理好的档案文件进行装订,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可以使用合适的夹子、文件夹、活页夹等装订工具,避免文件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二、编目管理编目是指对档案文件的主要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以下规定和步骤:1. 档案目录:对所有已经整理的档案文件进行目录的撰写。
目录中应包含文件的编号、标题、主题、年度等基本信息,以及一些附加的说明和备注。
目录的撰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顺序进行,以满足管理和检索的需要。
2. 案卷管理:对具有相同主题或关联性的档案文件进行汇总,形成案卷。
对于每个案卷,应进行统一的编目和编号,并制作案卷封面或卡片,标明案卷的基本信息和档案文件的排列顺序。
3. 档案检索:建立档案检索系统,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和利用档案信息。
检索系统可以采用手工方式,如制作检索卡片、目录册,也可以借助电子化管理系统,以提高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档案整理与编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要求:1. 规范性:遵守国家和组织的档案管理规定,确保档案整理与编目的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顿方法
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顿方法在企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
良好的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为组织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然而,由于人员流动、文件积累等原因,人事档案往往容易杂乱无章,给档案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进行人事档案的整理与整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整顿方法。
一、制定整理整顿方案首先,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整顿之前,我们应该制定一份合理的方案。
要根据实际情况,包括档案种类、数量、状况等因素,制定出具体的整理整顿计划。
这一方案需要明确整理整顿的时间节点、人员分工以及具体操作指南等内容,以确保整理整顿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建立档案分类系统人事档案的整理整顿需要建立合理的分类系统,以便于档案的存储、检索和利用。
常见的分类方式可以按照个人信息、文件类型、时间顺序等进行分类。
在建立分类系统时,要注意标签的规范化,确保每个档案都能准确地归类。
三、清理无效档案在档案整理整顿的过程中,应将一些无效档案进行清理。
这些无效档案包括已经过期或无需保留的文件。
清理无效档案可以有效减少档案的数量,提高档案存储的效率。
四、规范档案编号和标识为了方便档案的查找与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编号和标识非常重要。
在整理整顿过程中,要确保每个档案都有独立的编号,并在档案外部黏贴标识,以便于查找和归还。
五、建立档案保管制度为保证档案的长期存储与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保管制度。
这包括档案的保管地点、保管人员、保管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建立严格的档案保管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六、数字化档案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成为现代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可以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减少档案占用的空间,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
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可以考虑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等方式进行数字化管理。
七、定期检查与维护整理整顿完成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结束。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保管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整理与保管方法档案整理与保管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效管理和合规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保管方法,包括档案整理的步骤、档案分类与归档原则,以及档案保管的措施与要点。
一、档案整理步骤档案整理是指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的过程,确保档案的结构清晰、完整有序。
下面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基本步骤:1. 档案梳理:对已存在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初步梳理,了解档案的内容和数量情况,清楚每份档案的分类属性。
2. 档案分类: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的属性和内容,进行分类,可按照干部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履历、考核考评、奖惩记录等方面进行分类。
3. 档案筛选:对于档案中的冗余、失去参考价值或与重要信息无关的文件,进行筛选并予以销毁或归档移交其他相关部门。
4. 档案整理:根据文件的分类进行整理,确保文件的有序排列,并在文件上标注清晰的文件编号、日期等信息,便于检索和管理。
5. 档案装订: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装订,使用专业的夹子或者活页文件夹进行装订,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二、档案分类与归档原则档案的分类和归档原则是档案管理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档案检索和利用效率。
下面是常用的档案分类与归档原则:1. 主题分类原则: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主题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干部的履历、考核、培训等方面进行分类。
2. 时期分类原则:按照时间顺序将档案进行分类,常见的有按照年度、季度或者月份进行分类。
3. 部门分类原则:按照相关部门或组织机构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归口管理和管理责任的明确。
4. 职务分类原则:按照干部的职位或职务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干部的部门、职级等进行分类。
5. 档案编目原则:对档案进行编目,即为每个档案文件赋予唯一的标识和编号,使其易于识别和检索。
三、档案保管的措施与要点档案的保管是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下面是保管档案的措施与要点:1. 档案库环境:保持档案库的整洁、干燥、通风和定期除尘,防止环境污染对档案的侵蚀。
档案的管理与整理方法
档案的管理与整理方法档案的管理与整理方法档案建设是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最基础性的、不容缺失的重要内容。
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档案管理意识,从每个人员、从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起,认真加强档案建设。
(一)档案收存的范围1、行政档案:①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②发出的的各类文件③及各部门工作计划、规划、总结、请示、报告、函复、文稿等④各种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讲话文稿等⑤出具的或盖章的信函、报表等⑥各类统计资料2、人事档案①在编人员的档案材料②人员招聘的相关材料③各类工作人员的登记表、花名册、及相关资料。
④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工资待遇审批表及相关资料。
⑤挂靠人员相关资料以及挂靠单位的'委托通知、协议、待遇及支付方式等。
⑥工作人员政治身份、职务、级别、岗位、待遇变化的相关资料。
⑦工作人员年度考评资料、鉴定及各类奖惩的组织正规结论及相关材料。
⑧工作人员申请、申诉及其它信息资料。
3、财务档案①日常支出的财务凭证、账目、审批手续及报表。
②年度预算、中期预算调整、决算及审批资料。
③专项收、支的立项计划、执行情况及审批资料。
④对外投资、借贷及合作项目的财务执行情况跟踪监管的相关资料。
⑤各种税费、社保金交纳的相关资料。
⑥固定资产购置、使用、核销的相关资料。
⑦年度、季度及专项财务分析报告。
4、业务档案①历年以省局名义或经济发展中心、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名义上报、下发的相关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其它业务项目文件。
②历年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其它业务工作计划、总结及相关资料。
③各类教材、教案、大纲、复习题库等资料。
④教员、考评员队伍相关资料。
⑤各类、各批学员报名、学习、考试、考评发证或学分登记相关资料。
⑥各类业务会议纪要(记录)、合作协议、项目意见书等相关资料。
⑦因业务需要购置的(或上级下发的)杂志、图书、资料、音像制品及自制的照片、录相、录音资料等。
⑧网络建设相关资料。
⑨重大专项活动的筹备、组织实施、总结等专题项目资料。
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档案管理理论简介档案管理是指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
其基本任务是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现代社会,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组织合理利用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保护档案资料,促进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
档案管理原则1. 真实性原则:档案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当时的事实,不得篡改或隐瞒信息。
2. 完整性原则:档案应当保持完整,不得随意删除、涂改或遗漏信息。
3. 有序性原则:档案应当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分类方法进行管理,便于查找和利用。
4. 保密性原则:档案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涉密信息,保护个人隐私。
5. 权威性原则:档案管理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保证档案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档案整理的重要性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目录化和整理,以便于检索和利用。
档案整理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方便用户查找和利用所需信息。
档案整理的步骤1. 定义整理范围:确定需要整理的档案范围和内容,明确整理的目的和要求。
2. 分类归档:将档案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建立档案分类目录和档案号,便于检索。
3. 目录化处理:编制档案目录清单,详细记录档案的名称、编号、内容、存放位置等信息,便于查找和管理。
4. 整理清理:清理无用的档案,修补损坏的档案,整理档案材料,确保档案的完好和可用性。
5. 档案标引:对重要的档案文件进行标引处理,制作档案索引卡或数字标引,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
结语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档案管理原则,规范进行档案整理工作,才能有效保护档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高效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概述
档案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概述一、引言档案管理是组织或个人对档案资源进行规划、收集、整理、使用和保管的过程,旨在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类档案信息,以实现信息的有序化和持续性利用。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档案管理工作。
二、档案管理基础理论1. 档案管理的概念档案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中产生的记录信息的载体,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等。
档案管理是对这些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可靠和可持续利用。
2. 档案管理的原则•完整性原则:档案信息应当全面、真实地记录事实,不得删除或篡改记录。
•可追溯性原则:每份档案都应具有明确的来源和流转渠道,便于追踪其历史记录和使用情况。
•保密性原则:档案管理者应妥善保护档案信息的机密性和隐私性,确保信息安全。
•可持续性原则:档案管理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确保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3. 档案管理的功能•社会证明功能:档案作为历史记录的载体,具有证明过去事件、事实的功能。
•组织管理功能:档案管理有助于组织对自身活动和业务的监督和决策。
•服务功能:档案管理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支持其研究和工作需求。
三、档案管理方法1. 档案分类与归档档案管理者应根据档案的内容、形式和用途进行分类,确保档案信息的有序性和易查性。
同时,对档案进行归档操作,使档案信息得以保存和管理。
2. 档案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管理越来越普遍。
档案管理者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对电子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并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可检索性。
3. 档案鉴定与评估档案的鉴定和评估是档案管理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档案的价值、重要性和保存期限进行评估,有助于确定档案的保留与销毁策略。
4. 档案借阅与利用档案管理者应根据用户需求,制定档案借阅规则和流程,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同时,对档案的利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以持续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培训讲义
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培训讲义一、引言档案是组织和个人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记录和资料的集合,对于机构和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整理和保管档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权益,促进信息的流转和使用。
本讲义旨在介绍档案整理与保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档案。
二、档案整理1. 档案整理的目的档案整理是指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鉴定、整理、登记等活动,目的是为了保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2. 档案整理的原则•分类归档: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和利用。
•鉴定保留:对档案进行鉴定,确定哪些是有价值和需要保存的,避免无用档案的堆积。
•整理登记:整理完档案后进行登记,建立档案目录和索引,方便查找和管理。
3. 档案整理的步骤1.收集档案资料2.分类整理3.鉴定价值4.登记备案5.存放保管三、档案保管1. 档案保管的目的档案保管是为了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档案遗失、损坏或泄露。
2. 档案保管的原则•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档案存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安全存放:选择适当的存放环境和设备,防止火灾、水灾等危害。
•保密性:对涉密档案进行加密和限制访问。
3. 档案保管的措施1.制定保管规定和标准2.建立档案管理制度3.档案柜的选择和布置4.防火、防水、防盗措施的设施5.涉密档案的处理四、结语档案的整理与保管是一个细致且重要的工作,需要有系统的管理和专业的技能。
通过本讲义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档案整理与保管的基本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档案的整理方法概述
档案的整理方法概述引言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工作和活动的记录,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和历史见证。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档案,需要对其进行整理。
本文将介绍档案的整理方法,包括整理前的准备工作、整理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整理后的保存和管理。
整理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档案整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 制定整理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整理计划,包括整理的范围、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这有助于提高整理效率和质量。
2.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具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文件夹、标签、扫描仪等,以便顺利进行整理工作。
整理过程中的操作步骤1. 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整理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的信息。
2. 分类和归档将档案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归档方案,以便后续查阅和管理。
3. 清除无用信息清除或整理掉一些无用的信息,如重复、过时或无关的内容,从而减少档案的冗余。
4. 标记和标注为每个档案文件添加合适的标记和标注,以方便查找和识别。
5. 数字化处理将需要长期保存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便于长期保存。
整理后的保存和管理1. 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目录、检索工具等,以方便对档案进行管理和检索。
2. 定期维护和更新定期对档案进行维护和更新,及时清理和整理新的档案,确保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 安全保存注意档案的安全保存,包括防火、防水、防盗等措施,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档案的整理方法,包括整理前的准备工作、整理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整理后的保存和管理。
有效的档案整理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保护和利用档案信息。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档案归档整理方法和步骤5篇
档案归档整理方法和步骤5篇第一篇:档案归档整理方法和步骤档案归档整理方法和步骤对机关文书档案归档整理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这是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主要是为了促进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贯彻落实。
同时,我们相信,对提高我市机关档案归档整理水平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归档文件整理大致需要收集文件、区分归档范围、分年度、分类别、分级别、分保管期限、修整文件、装订、排列文件、文件编号、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盒等程序。
一、收集文件收集文件,就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续,把散存在机关内部和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加以清交、聚集的工作,是确保整理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收集齐全完整为其基本原则。
二、区分归档和不归档材料的范围(一)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1、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2、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3、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4、其他对本机关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不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1、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2、本机关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3、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4、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7页)
档案管理学档案的分类:1依照根源标准,即按其形成的性质可分为国家机关档案、党派集体档案、公司档案、事业单位档案、名人档案等。
2依照内容标准有两种区分方法:1直接分为党务档案、行政档案、诉讼档案、军事档案、外交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2先分为一般档案【如:党务档案、国家政务档案等】和特意档案【如;公安档案、诉讼档案、会计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3依照载体的形式标准,有金石档案、甲骨档案、泥板档案、简牍档案、锦帛档案、纸质档案等;记录信息的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形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文件;音像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电影档案。
4依照时间标准区分: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5依照全部权标准:国家全部档案、集体全部档案、个人全部档案【外国分为:公共档案、个人档案】6在中国常有的档案种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特意档案档案管理理论剖析1 环节论:(最常有的一种形式)六环节论:采集→剖析→判定→保留(保护)→统计→利用;八环节论:采集→剖析→判定→保留(保护)→统计→利用→检索→编研2 信息论:(《档案管理信息论》)输入→加工→输出→反应3三阶段论:形成→管理→利用档案的发源1文字产生前的档案:①结绳记事②书契③岩画2文字产生后的档案①文字②载体外国:纸莎草—泥板—贝叶—羊皮(蜡版)国内:甲骨—金石—简牍—绵帛—纸档案的定义:复杂定义: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保留齐备的各样形式和载体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简化定义:档案是原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1法语国家:档案是文件三个方面: 2 英语国家:档案是进入到档案馆的文件3苏中国家:文件经归档后即为档案—文件中心档案的属性:1实质属性:原始性2一般属性:知识性:储藏流传知识信息性:①扩大性②可压缩性③可代替性④可传输性文化性:表现为①民主和开放的环境②档案机构性质的转变③为民众为社会服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1价值:凭证、参照→【行政凭证、法律相信、史料合计】2作用:机关工作的直考依照、政治斗争的必需手段、生产建设的参照依照、科学研究的靠谱资料、宣传教育的优异资料(以上都是国家作用)国家、组织、个人维权的重要(个人作用)档案工作的基根源则1我国档案事业管理系统——集中制国家全部(立档单位)集中管理分级设馆馆网宏大2基根源则(基根源则成立在管理系统上)①一致领导,分设管理:A 分设按行政级别来分级 B 按专业来分设②保护档案的完好与安全: A 数目要求完好,质量保证 B 安全性:实体安全、内容安全3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1)以档案原件供给利用( 2)以档案复制品供给利用(3)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供给利用采集的定义:档案的采集工作,就是依照法律、法例的规定,经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特意搜集的方法,把分别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消散在其余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级档案保留机构。
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档案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档案的采集、整理、保存、利用、分析等一系列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档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档案整理作为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档案管理理论从档案管理的角度看,档案就是利用“固态载体”来保存知识、信息和文化,它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历史文化的载体。
因此,档案管理理论的核心是要对档案进行保护、整理和利用。
而档案的保护和利用是档案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保护好了档案,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1.1 档案保护档案的保护是指对档案资料进行物理上和信号上的保护,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信性、可读性和可用性,从而保护档案的长期保存和使用价值。
具体来说,档案保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存储设施的保护。
为了保证档案的长期保存,需要建立专门的存储设施,如库房、柜架等,并进行加固、防火、防潮等物理上的保护。
(2)档案信息的保护。
现代档案管理离不开数字化手段,档案信息的保护包括网络防护、信息加密等。
(3)档案安全管理。
对档案资料的查阅、借阅和复制应进行安全管理。
1.2 档案利用档案的利用是指在对档案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利用档案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制定科学政策、推动社会进步等。
具体来说,档案利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研究。
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档案资料。
(2)政策制定。
政府和企业需要利用档案来制定政策和规划。
(3)文化传承。
档案是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档案可以进行文化传承和普及。
二、档案整理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档案资料的规范整理和处理,使其符合规范、无重复、便于分类和利用的工作。
档案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档案的长期保存利用,并保证档案资料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档案整理方法
档案整理方法档案整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进行档案整理。
好的档案整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档案,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档案整理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进行档案整理,我们需要先将档案进行分类。
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将档案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工作档案、家庭档案、财务档案等。
然后在每个大类下再进行细分,比如工作档案可以分为项目档案、客户档案、合同档案等。
分类清晰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地查找和利用档案。
其次,对于每个类别的档案,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整理系统。
可以采用文件夹、盒子、文件柜等工具进行整理,为每个档案设立清晰的标签和编号,以便于快速定位和归档。
在建立档案整理系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制定一些规范和流程,比如归档频率、权限管理等,以确保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档案整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一些电子文档和数据,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档案整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便捷的访问。
可以利用云存储、数据库等工具进行数字化档案整理,同时也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维护,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除了以上的方法,档案整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定期清理和更新档案,及时丢弃和归档一些过期和无用的档案;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档案的安全,采取一些措施防止档案被盗或损坏;另外,也要培养大家对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视和习惯,使档案整理成为一种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总的来说,档案整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优化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分类、建立清晰的整理系统、数字化管理和注意细节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档案,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视档案整理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高效。
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整编
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整理与整编档案是人事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企业员工的各类个人信息、工作经历和职业发展轨迹等重要数据。
然而,由于信息的不断积累和更新,人事档案常常变得杂乱无章,难以查询和利用。
因此,进行档案整理与整编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分析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意义、方法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意义档案整理与整编是指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排序,并规范化地整理和编目,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通过整理与整编,可以补充遗漏的档案材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避免遗失和丢失的情况发生。
2. 提高档案的准确性:整理与整编过程中,可以及时核对档案中的各类信息,确保其准确性,避免信息错误对企业和员工带来的不良影响。
3. 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整理与整编后的档案能够更加方便地被查询和利用,为人事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档案整理与整编的方法在进行档案整理与整编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法:1. 分类整理法:将档案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如员工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培训记录等,以便于后续的整编和查询。
2. 排序编目法:按照编制的规范,对档案进行排序和编目,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连贯性,方便后续的查阅和利用。
3. 修补补充法:对于损毁或缺失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修补和补充,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4. 数字化整理法:结合信息化技术,将档案数字化,建立数据库,以提高档案的存储和检索效率。
三、档案整理与整编的原则档案整理与整编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安全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存放和传输,防止档案信息的泄露和损坏。
2. 保密原则:严格遵守保密法规,确保档案中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3. 完整原则: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不得删除、篡改或遗漏任何档案材料。
4. 时效原则:根据档案保存期限,对档案进行及时归档和销毁,避免档案超期占用资源和造成安全风险。
5. 标准原则: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档案进行整理与整编,确保档案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档案管理规定的档案整理与编目
档案管理规定的档案整理与编目
哎,说起档案管理,这事儿可大可小,得从细节说起。
咱们这档案管理规定,那可是一套复杂的流程,整理和编目更是重中之重。
记得有一次,我接了一个整理档案的活儿,那档案堆得跟小山似的。
我一瞧,脑袋就大了,心想这得花多少时间啊!我有个同事小王,他看了我一眼,说:“老刘,你这可真是不知道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啊!”
我说:“怎么讲?”
小王就跟我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我这人才明白,档案管理可不是简单堆放,那是要有规矩的。
咱们先说整理。
这档案得分类,你得知道这档案是哪一年的,是哪个部门的,是哪个人管的。
这就得咱们用心去翻,去查,去比对。
我那时候,那眼睛都看花了,就为了找出一份档案。
哎呀,我这心里那个焦虑啊,就怕找错,那可是大问题。
再说说编目。
这编目更讲究了,你得把档案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都写清楚,还得做个索引。
我那时候,那手都写酸了,可是一想到这档案整理好了,心里就美滋滋的。
然后,我小王又跟我讲:“老刘,你知道吗?这档案整理和编目,那可是一门艺术,得用心去感受。
”
我点头说:“是是是,你说得对。
”
“那你可别忘了,这档案管理规定的精髓,就是严谨、细致、用心。
”小王又补充道。
哎,一转眼,我那档案整理完了。
我看着那些整齐摆放的档案,
心里那个骄傲啊。
我小王也拍拍我的肩膀,说:“老刘,干得好!”
现在想想,档案管理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大了去了。
你得用心去整理,用心去编目,才能把档案管理好。
这可是咱们工作中的一门必修课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管理学档案的分类:1按照来源标准,即按其形成的性质可分为国家机关档案、党派团体档案、企业档案、事业单位档案、名人档案等。
2 按照内容标准有两种划分方法:3按照载体的形式标准,有金石档案、甲骨档案、泥板档案、简牍档案、锦帛档案、纸质档案等;记录信息的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形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文件;音像档案:照片、录音、录像、影片档案。
4按照时间标准划分: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5按照所有权标准:国家所有档案、集体所有档案、个人所有档案【国外分为:公共档案、私人档案】 6 在中国常见的档案种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档案管理理论分析1 环节论:(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六环节论:收集→分析→鉴定→保管(保护)→统计→利用;八环节论:收集→分析→鉴定→保管(保护)→统计→利用→检索→编研2信息论:(《档案管理信息论》)输入→加工→输出→反馈3 三阶段论:形成→管理→利用档案的起源1 文字产生前的档案:①结绳记事②书契③岩画2文字产生后的档案①文字②载体国外:纸莎草—泥板—贝叶—羊皮(蜡版)国内:甲骨—金石—简牍—绵帛—纸档案的定义:复杂定义: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保存完备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简化定义:档案是原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1法语国家:档案是文件三个方面:2 英语国家:档案是进入到档案馆的文件3苏中国家:文件经归档后即为档案—文件中心档案的属性:1 本质属性:原始性2一般属性:知识性:储存传播知识信息性:①扩充性 ②可压缩性 ③可替代性 ④可传输性文化性:表现为①民主和开放的环境②档案机构性质的转变③为公众为社会服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1 价值:凭证、参考→【行政凭据、法律信任、史料共计】2 作用:机关工作的直考依据、政治斗争的必要手段、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优秀材料(以上都是国家作用)国家、组织、个人维权的重要(个人作用)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 直接分为党务档案、行政档案、诉讼档案、军事档案、外交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2 先分为普通档案【如:党务档案、国家政务档案等】和专门档案【如;公安档案、诉讼档案、会计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1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集中制 国家所有(立档单位)集中管理分级设馆馆网庞大2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建立在管理体制上)①统一领导,分设管理 :A 分设按行政级别来分级B 按专业来分设②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A 数量要求完整,质量保证 B 安全性:实体安全、内容安全3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1) 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2) 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3) 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提供利用收集的定义:档案的收集工作,就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级档案保管机构。
收集的内容:1 对本单位需归档文件的收集2 对现行、撤销机关永久文件的接收3 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收集工作的要求:1、 馆藏现状:(1) 范围上:主要收集一级单位档案,对于二、三级单位档案选择收集(2) 内容上:以机关档案为核心(3) 门类上:以纸质档案为主(4) 时间上:建国以后档案为主2、丰富馆藏的标准:(1)数量充分,质量优化(2)成分充分,结构合理(3)内容广泛,层次分明3、收集工作的要求:(1)归档文件齐全完整(2)加强归档文件的指导(3)保持全宗的不可分散性(4)推行入馆(室)质量标准化单位内文件的归档:1、 归档制度的定义:归档制度:各单位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产生的文件,处理完毕以后,经由文书部门或文件工作人员整理,定期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称为“归档”。
在我国,这是党和国家规定的一项制度,即通常所说的“归档制度”。
2、归档范围:3、归档时间:大单位,每年3~4月份;小单位,随办随归 老范围 上级机关下发的文件资料 本级机关形成的文件资料 下级机关上报形成的文件资料 同级机关交往形成的文件资料 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文件 以我为“中心”权益文件 需执行的上级机关的文件 其他有关查考文件 新范围不归档范围4、归档要求:①遵循文件材料形成的规律和特点②保持文件间的有机规律③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利用档案鉴定:一般是指对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而经常的业务工作则是后者。
档案界通常所说的档案鉴定,是对档案价值的鉴定。
档案鉴定步骤:1、 整理之前:①归档→②移交2、 档案室鉴定:①接收档案→②定期鉴定→③入馆鉴定3、 档案馆:①接收鉴定→②定期鉴定鉴定工作的历史分期:【卡林斯基,波兰人,提出“档案鉴定的历史分期”,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分期(1789—1880)——“粗线条”时期① 颁布档案鉴定法规② 分类:【革命标准】 有用文件 历史文件 封建文件 无用文件③ 颁发】第二分期(180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① 文件生的速度加快② 鉴定标准的出现③ 禁止销毁年限出现第三分期(Ⅰ战后—Ⅱ战前)① 列宁档案法的颁布② 档案鉴定所有权发生变化③ 鉴定理论的出现第四分期(Ⅱ战后——)① 文件数量激增② 新的标准,层出不穷③ 档案类型的新型化国外鉴定理论分析:1、 年龄鉴定理论——由迈斯奈尔提出① 一般标准:a 高龄文件应受尊重 b 应当避免极端 c 反对过于抽象d 暂时性目的的文件处理完毕后销毁 e 永远性机构起源与发展应保存② 涉及事项的标准:A 国家行政机关是不动产权利的文件 B 私人权利、地方公共权利的文件③ 涉及来源的标准:A 保存与行政机关任务有关的文件B 关于政策程度及普遍性案卷C 保存 有关本机关行政事务的文件D 下级机关的特殊文件保存 销毁E 司法机关保存永久权利诉讼的文件2职能鉴定理论:① 分类:(分为A 类和B 类)A 类:指高级机关,形成的各种文档→永久保存,划分标准以行政权力划分B 类:低级机关形成的各种文档→选择保存② 单份文件鉴定七原则:1一般依据 2法律依据 3行政要求 4历史依据 5地理依据6替代位置(文件|档案有一定的重复性) 7典型全宗 (中小型机关适用)3文件双重价值理论:(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表明对档案管理最科学发展A 第一价值(原始价值)——对本机关内部的价值:行政管理价值,法律管理价值,财物管理价值,科研管理价值B 第二价值(从属价值):证据管理价值,信息管理价值4档案优化论——对档案双重鉴定理论的优化① 信息价值优化:a 产生环境b 内容分析 c 文件用途② 保管费用:a 库房b 处理c 保护d 参考③ 鉴定意见与含义5 苏联鉴定四原则(党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历史,发展)6利用决定论:提出了:历史学家的利用需求7宏观职能鉴定理论:核心:社会职能档案的保管期限表:就是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档案的保管期限表类型: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将处于零乱状态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组成有序的体系。
档案的整理内容:① 区分全宗——馆② 全宗内档案的分类——案卷③ 编立保管单位——立卷④ 案卷的排列⑤ 编目:对文件的著录、标引档案的整理的原则:1、 充分利用原基础2、 保持文件的历史职能3、 便于保管和利用全宗全宗: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的有机整体。
全宗的类型:独立全宗全宗的构成条件:行政权、财务权、人事权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 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同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 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立档单位的变化和全宗划分:① 从单位的政治性质考察② 从单位的基本职能情况考察全宗的补充形式:1、 联合全宗:就是由两个或几个联系密切的立档单位形成的难以区分而统一整理的档案整体,是全宗的一种特殊形式2、 全宗汇集:是按照一定的特征组成的、档案数量很少的若干全宗的集合体。
也是全宗的一种特殊形式。
3、 档案汇集:是由不同的立档单位形成的,按照一定特征集中起来的档案的混合体。
↓ 分类:全宗内档案分类——案卷1 单式分类法(往往是小单位形成档案不多):A 时间分类法B 机构分类发C 问题分类法(事由分类法)2 复式分类法:① 年度——机构分类法 最为常见,是现行机关最常使用方法② 机构——年度 针对撤销机关③ 年度——问题 针对专门档案④ 问题——年度《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颁布标志着文件立卷的消失。
文书立卷改革的原因:1 案卷质量得不到保证五大类:党群类、行政类、教学类、科研类、基建类2 所需人、财物较多3不利于鉴定4 不利于利用档案文件的保管单位——件(一份文件是一件)1 正本及不同稿本2正文与附件3与文件处理单4原件与复制件5转发文与被转发文6报表、名册、图志等7来文与复文文件的整理:1修裱破损文件2褪变文件的复制3超大纸张的折叠4装订:粘接式、缝纫式、变形材料档案的计算机管理的发展阶段:1 单机阶段:1 基本形式:是由不明所属全宗的零散档案,依其某些特征组成的机关、组织档案汇集 2特殊形式,是由某一杰出人物在其一生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关档案以及从各方面收集的有关档案、资料组成的人物档案汇集。
①自动、编目和检索②辅助立卷③自动索引(主要指标引)2文档管理一体化①公文子系统②归档子系统③档案子系统3 档案信息网络化阶段电子文件:是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的特征:1、应用发展的阶段性2、对设备的依赖性3、信息与载体的相分离性4、电子文件的易更改性5、多媒体集成性6、非实体归档性7、对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的依赖性双套制管理——最主要现象1原因:保证点子文件的远距离利用保护纸质档案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2注意问题:针对重要文献确保电子文件原始性措施:1、加强电子文件,制作和人员的管理2、制作过程中职责分明3、建立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制度4、技术化措施——电子印章5、法律措施——2005年《电子签名法》颁布档案利用:利用档案是指利用者为了研究和解决某种问题而使用档案。
档案利用工作是指档案馆(室)为满足利用需要向利用者提供档案材料,也就是为利用者服务的工作。
档案利用服务方式:1 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
2 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3 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提供利用20.4.44.4.202002:5102:51:40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二〇二〇年四月四日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