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和他的创作(知人论世)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在文学创作、政治活动以及书画艺术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
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受到优质教育的熏陶。
他以文学才华和机智聪颖著称,曾在进士科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成为状元。
他的文学风格多样,不拘一格,以豪放洒脱著称。
他的诗作以豪放自由、充满情感的风格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城子》、《赤壁怀古》等等。
他的词作以琼瑶曲调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深受人们喜爱。
同时,苏轼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在任官期间曾积极推进许多政治改革和扶贫措施,尤其是在执政时期,主持改革达到了巅峰。
然而,由于他的直言不讳和批评现政府的态度,多次遭到贬谪和剥夺官职。
他在流放期间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忍辱负重,对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充满同情和关心。
除了文学和政治,苏轼还是一位出色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以豪放俊逸、筆力深厚而著名,开辟了宋代书法的新境界。
他的绘画作品也富有个性和艺术性,主要题材是山水画,以其气势磅礴、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
总而言之,苏轼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画家。
他的辅佐期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政治和艺术的热爱,坚持自己的信念。
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文学巨匠”。
苏轼的生平简介
苏轼的生平简介苏轼的生平简介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苏轼的生平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苏轼的生平简介篇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完整版)诗歌鉴赏之:知人论世
பைடு நூலகம்
雨过至城西苏家(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阮郎归①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②吹罢小单 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注:①此词作于郴州贬所;②丽谯:壮美的高楼。小单 于,唐曲调名。李益《听晓角》诗:“无数塞鸿飞主 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1)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请作简要分 析。(4分)
(2)词的最后两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感情?请 作简要分析。(4分)
(1)词的上阙以简练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寂静幽深 凄冷的环境。初春季节,冷雨凄风,庭院深虚,寒 夜闻曲,笛曲幽咽,衬托出长夜遥迢,思乡难眠。 营造了乡思旅愁的足够氛围,传达出客地浓厚的孤 独寂寞之感。(寂静 凄凉 幽深 答到两个1分;结合 诗句分析2分;效果1分 氛围 孤独寂寞)
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 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知人:作者思想、经历、创作风格等 如:积累作者的创作风格:
一是主体风格,如“现实主义”、“浪漫主 义”、“豪放派”、“婉约派”等,
二是个体风格,如屈原的雄浑悲壮、曹操的豪 放磅礴、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昌龄的雄壮豪迈、 王维的恬淡优美、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 挫、白居易的平易浅近、李贺的雄浑奇特、王安石 的雄健高峻、苏轼的高旷雄健、辛弃疾的豪迈奔放、 柳永的婉约缠绵、李清照的委婉清新、李煜及刘禹 锡的隽永深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 体、杜牧的清健俊爽、高适的悲壮苍凉等等。
知人论世之苏轼PPT课件
苏轼的哲学思想在宋代以后逐渐 发展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流 派,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苏轼的哲学思想还影响了道家和 佛家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哲学的
多元化发展。
对后世的文化影响
苏轼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局限于 文学和哲学领域,还涉及到艺 术、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
苏轼的文化影响力表现在他的 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对 后世的艺术家和文化人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独特的结构安排
苏轼的散文结构安排独具匠心,常常采用倒叙、 插叙等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紧凑有力。
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苏轼的散文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表 现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到见解。
04
苏轼的影响
对后世的文学影响
苏轼的诗歌、散文、书法和绘画作品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 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加丰富多彩。
03
苏轼的散文
苏轼的散文风格
豪放奔放
苏轼的散文气势磅礴,语 言生动,情感真挚,表现 出豪放奔放的风格。
清新自然
苏轼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 不事雕琢,表现出清新自 然的风格。
幽默诙谐
苏轼的散文常常运用幽默 诙谐的语言,表现出机智 幽默的风格。
苏轼的散文主题
山水游记
苏轼的散文中有很多描写山水景 色的游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 绘,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
往。
历史人物
苏轼的散文中也有很多描写历史人 物的篇章,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 和评价,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 悟。
社会评论
苏轼的散文中还有不少对社会现象 和人物的评论,表现出对社会现实 的关注和思考。
苏轼的散文技巧
丰富的表现手法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篱,别号铁牛、椰岛居士,北宋文坛巨匠,是唐宋时期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涵盖诗、词、散文、书信等各类文体,作品风格自由开放、清新脱俗、真挚自然,成为后世文学史上的典范。
苏轼出生于河南颍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洵之子。
天祐七年(1041年),苏轼随父母迁居河东,潜心学习,热
爱诗、书法、绘画。
靖康元年(1126年),苏轼被金人掳去,流放至华北、辽东等地,历经十年之久,期间与书法家黄庭坚交往甚密,共同探讨文学、书法等问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苏轼的文学成就卓著,他的诗词洋溢了浓郁的个性色彩和人文情怀,其散文则以宏阔的视野、独特的思想、豁达的性格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
他的创作理念是“通古达变”,即尊重传统,借鉴前人之长,又着眼于时代特点,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使得他的作品古韵犹存,但形式更加多样,并且极具现代意义。
苏轼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审美理想等在当代文化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他的优秀作品被收入了《全宋词》、《文选》等经典选本,被后人推崇为“文学巨匠”。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生平简介【概述】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
大儿子名“轼”。
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
苏轼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
(见《名二子说》)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
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启蒙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
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
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
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
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苏轼的简介与作品介绍
苏轼的简介与作品介绍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
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
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
徽宗初遇赦召还。
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古文八大家之一。
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
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苏轼资料
苏轼资料1.苏轼的生平与思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苏轼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宋仁宗景佑三年,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母亲程氏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
少年苏轼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
他成长在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里各种社会矛盾渐趋尖锐的时代。
这时代一方面号称“百年无事”,经济文化都有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既有辽、夏入侵的外患,又有豪强兼并、人民困苦不堪的内忧。
社会危机四伏,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改革的呼声在士大夫层中渐次高涨。
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
他21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
时父苏洵也深受重视,父子三人,一时名噪京师,苏轼中进士后,25岁与父、弟再至汴京。
授他河南主簿,不赴。
26岁参与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
苏轼在凤翔三年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
因父苏洵病故回乡服丧。
34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
这时王安石正推行新法,苏虽也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状况,但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存在分歧。
他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方案,于是引起王安石一派的排挤。
苏轼为了远身祸,求为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苏轼出京作地方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
八九年的时间,他辗转迁徙,但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
而对于新法实行中的一些流弊,也“不敢默视”。
后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新法有关的诗文,被言官何正臣、舒宦、李定等人弹劾为“包藏祸心”、“指斥乘舆”,于是在湖州任上被突然逮捕送交御史台论罪。
从元丰二年七月被押,到十一月释放,苏轼在狱中倍受诟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得贬出。
诗人苏轼的生平及诗作风格解析
诗人苏轼的生平及诗作风格解析诗人苏轼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学巨匠,他的生平事迹和独特的诗作风格影响了后世。
本文将从苏轼的早期经历、政治生涯、文学成就以及其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在探究苏轼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他的早期经历。
苏轼于1037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一位知名官员和教育家。
由于家庭背景优越,他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广泛涉猎各种典籍。
这为他日后成为卓越的文学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苏轼并非只停留在读书写字上,他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在进入仕途之前,苏轼曾去岭南地区任职多年,并深受当地民情风俗所感染。
随后回到京城继续攻读科举考试,并最终成功考取功名。
进入政界后不久,在1094年至1100年间担任过相州通判和杭州通判等要职。
然而,由于他坚持正直的品性和批评当时政治腐败现象的勇气,苏轼多次遭到贬谪。
这一系列事件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得他在逆境中不断磨练自己。
尽管在政界屡遭挫折,但苏轼在文学领域却显露出非凡才华。
他以散文、诗歌和书法为主要创作形式,开创了新风格并深受后世推崇。
苏轼的诗作大量运用豪放浑厚之辞章与雅俗共赏之意境相结合,在描写山水田园景色时更是别具一格。
同时,苏轼善于借鉴前人经验,并吸收各种艺术流派的精华来拓展自己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东篱乐府》中,《江城子·密州出猎》等既有晋唐乐府风味又充满个人情感;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展示了宋代词人注重音律和美感上独特见解。
此外,苏轼还发展出一种“闲适”的写作风格,他在诗中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例如,《赤壁怀古》以咏史抒怀之姿,道出了人世沧桑与岁月更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从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中显露了一种超然情怀。
综上所述,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一位诗人。
他通过其早期经历、政治生涯及独特的创作风格留下了深远影响。
苏轼在文学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并以豪放浑厚之辞章和雅俗共赏之意境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诗人苏轼的简介
诗人苏轼的简介关于诗人苏轼的简介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人苏轼的简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善用比喻夸张,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代很有影响;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早年经历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1](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苏轼像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二人正锐意于诗文的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的诗和生平
苏轼的诗和生平一、苏轼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苏轼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苏轼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随着新党执政,苏轼又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
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二、苏轼的诗1.《和子由踏青》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知人论世,茅塞顿开——浅谈苏轼《前赤壁赋》主题的理解
知人论世,茅塞顿开——浅谈苏轼《前赤壁赋》主题的理解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家本人的人生道路和思想状态,所谓“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观照作品,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才能茅塞顿开。
那么苏轼在写《前赤壁赋》时他的人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乌台”即“御史台”,有一位叫李定的御史,与苏轼不合,摘录苏轼同情民生疾苦,对新法不满的诗句,诬陷苏轼诽谤朝政,甚至说他有“不臣”之心。
多亏苏辙、吴申、王安礼营救,加上曹太后(曹彬的孙女)很欣赏苏轼,劝解皇上,神宗也不是个太糊涂的人,苏轼才免罪释放,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政治上的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使他经常处于矛盾痛苦之中,他苦苦地寻求着人生的答案,探索着生命的要义。
苏轼博学多才,读书广博,思想也复杂。
苏轼父子三人共同完成《苏氏易传》,还写过《中庸论》,主张“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他的思想体系本是儒家的,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他认为与儒家相通的部分。
他谪居黄州后佛老思想日益浓重,故能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
所谓“达观”既非“悲观”亦非“乐观”,而是“看得开”。
这从他的词《定风波》中可见一斑。
这样,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下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
文学作品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那么苏轼的这段痛苦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是如何表露的呢?《前赤壁赋》可分三个层次,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的三个自然段,是全赋的重心,而前两段是为这三段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的。
7-念奴娇·赤壁怀古
• 羽扇纶巾(外貌)——儒雅、风流倜 傥的儒将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 泰然自若
○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 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 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 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周瑜
年龄:34
婚姻:美女相伴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就
苏轼
年龄:47
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这几句的主 语是谁?谁在“神游”,谁在“笑我” ? •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 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儒 、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 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 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 ,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 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 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 峻 •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 江水的汹涌 •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 的力度 •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赤壁是不是“赤壁之战”的 古战场赤壁?
• 根据注释解释,这里的赤壁不 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同 时还有“人道是”三个字就特 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 我以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guān qiánglǔ 纶 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huá(古音读huā,今读huá)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lèi 还酹江月。
苏轼生平及作品介绍 PPT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2021/6/29
三次贬谪
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 ※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 ※哲宗长大成人,为新党党徒挟制。 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于湖州,葬河南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文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
艺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全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才
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
绘画上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反对派派阵营
司马光(反对派之首,大史学家)
韩琦(元老重臣)
吕晦(第一个发动攻击的人)
曾公亮(脆弱宰相)
范镇(元老重臣,苏家“叔伯”辈好友) 苏东坡
苏子由(东坡之弟)
富弼(老宰相)
欧阳修 范仲淹(早期改革家) 吕公著(曾与王安石为友)
王安礼(王安石弟)
王安国 2021/6/29 (王安石正和吕惠卿商讨政事,弟弟安国在外面吹笛
2021/6/29
三、东山再起 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 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 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 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 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 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北宋诗人苏轼简介及代表作
北宋诗人苏轼简介及代表作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北宋诗人苏轼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苏轼简介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代表作古文《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诗歌《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词作《少年游·去年相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28]苏轼部分书法作品《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东武帖》《北游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绘画作品《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苏轼人物评价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生平事迹介绍
苏轼的生平事迹介绍苏轼,世称苏东坡、苏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苏轼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苏轼的主要成就1.文学成就词作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富阳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大家,政治家。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一生起伏颇多,其文学创作也颇具影响力。
苏轼出生于一户士族之家,从小聪明伶俐,精通诗词。
他的父亲苏洵是北宋大儒,在家乡文化丰富的环境中,苏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苏洵对儿子的教育方法是深得其法,家庭教育也使得苏轼的文学造诣颇高。
苏轼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
苏轼早年生活起伏颇多,曾多次遭遇宦海的波涛。
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其直率不阿的性格,多次因得罪当权者而遭遇贬斥。
一个缅怀大志的文学家,如此不幸地遭受流放,这无疑是对他的个人才情和文化理想的莫大打击。
但苏轼并未因此而沮丧,相反,他对文学事业更是心存激情。
在他的流放之地,苏轼继续文学创作,培养自己的诗词才华。
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如《江城子·夜雨寄北》、《和子由渭北》等,这些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忧虑。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苏轼用自己的才情和创作,展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和不屈的生命力。
苏轼的诗词笔调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也有委婉细腻的,他的诗词以情感真挚、富有文学温度而著称。
他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用简短而艺术性地抒情语言,将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在风格上也较为独特,多以自然山水、时事民情为题材,以一种率真而真诚的态度,抒发出广泛而深切的感情。
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书法上也有独到之处。
他的书法造诣颇高,擅长楷书,行书更是登峰造极,无愧于“苏文家”之美誉。
他的书法作品,犹如诗词一般意境丰富,笔势遒劲,富有韵律感,为后人所称颂。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东坡志林》、《东坡笔临》等苏轼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苏轼以他的才情和文字魅力,留下了精彩的文学遗产,影响着后人。
苏轼的一生并不尽如人意,他的政治生涯堪称波折万端。
简述苏轼的一生30字
简述苏轼的一生30字【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苏轼的生平简介2.苏轼的文学成就3.苏轼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篇1正文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散文、书法和绘画等方面,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收藏。
篇2 目录1.苏轼的生平背景2.苏轼的成就及作品3.苏轼的影响及评价篇2正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北宋中期,家庭背景殷实,自幼聪慧,学习刻苦。
在文学上,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包括《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众多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书法和绘画方面,苏轼也颇有建树,其书法被誉为“宋四家”之一,绘画作品如《枯木竹石图》等被视为传世珍品。
此外,苏轼还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主张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对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3 目录1.苏轼的生平简介2.苏轼的文学成就3.苏轼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篇3正文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他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
他出生于四川眉山,成长于北宋时期,他的父亲是文学家苏洵。
苏轼在文学、书法、绘画和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他的诗歌和散文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人称为“东坡体”。
他的散文以清秀、简练、自然著称,被后人称为“东坡文风”。
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他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影响了后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文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
艺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全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才
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
绘画上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其《赤壁赋》与欧阳
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3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 自当推(苏)为第一”。
黄州时期的传世书画
《赤壁赋》:行楷,就是我们课本封面上的书法。
《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一第二为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 侄稿》)。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的,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 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 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
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 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 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对比
人物
外貌
际遇
食疗秘方
麦门冬饮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开 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有口腔保健、安 神催眠、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功能。 茯苓糕:《东坡杂记》中载,“用蜜和如湿香状,蒸 过食之尤佳。”茯苓甘、淡、平,具有健脾和胃,宁 必安神的功能,用茯苓粉蒸服是中药食疗的一种良方。 雪羹汤 :用荸荠、大米、适量生姜和清水煮成即可。
烤羊脊:苏东坡认为羊肉里最好吃的是羊脊肉, 吃起来有“蟹味”,这就是现今北京流行的美 食“羊羯子” 。
此外,还有梅菜扣肉 、醋鱼、琵琶虾 、玉糁 羹 、东坡汤等等。
推广“高科技”农具-----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 滑,以楸桐为背欲其 轻。腹如小舟,昂其 尾,背如覆瓦,以便 两髀雀跃于泥中,系 束篙其首以缚秧。日 行千畦,较之伛偻而 作者,劳佚相绝矣。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 并作《蜜酒歌》。(“柑橘酒”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 、“万家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美酒玉色、香味超
然 ”, 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
海南期间:酿“天门冬酒”、“真一酒” 。
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 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 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 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 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 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 乐观开朗的,旷达的。
三、东山再起
一、苏轼的生平
生平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 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 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 上了同样的道路。仁宗嘉祐二年 (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 赏识,考取进士,嘉祐六年授大理寺 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 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 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 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划少钱, 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
国画《苏东坡在海南》
①劝农事耕 ②掘井惠 民 ③良方医疾 ④授黎酿酒 ⑤笠屐醉归 ⑥榔庵讲学 ⑦草舍著述 ⑧离琼北返
《东坡志林》、《东坡杂记》
需谨慎采用的东坡养生偏方
雨水泡茶熬药: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 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 服食阳丹: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 盖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 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数, 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 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 三五日后取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 后服。 另:服食阴丹、辟谷。
茶艺高手
苏东坡饮茶十分考究,不 仅讲究新茶、泉水,还讲究美 器,他设计了一种美观实用的 提梁壶,由于他曾在江苏宜兴 小住,当地有着制壶传统,苏 东坡的这个设计很快就被当地 的能工巧匠所运用,再次流行 全国,这种茶壶当然又被人们 称作了“东坡提梁壶壶”,又 称“提苏”。
医生药师
治风湿奇方: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像毒 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他说把尊麻敷在风 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 停止 嫩肤妙方:在文火上,把苍耳的叶子灰,加热 约二十四小时,即成白色粉末,若内服,能使 皮肤软滑如玉。
基调
周满 功成名就 奋进 屡遭不幸 功业未成 感伤
凤翔
汴 京
密州
杭州
眉山 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吾老矣,寄馀龄。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黄州
儋州
惠州
坎坷一生
京城(旧党欧阳修)
(判官)
密州 徐州 湖州
知州
京城(中书舍人)
(旧党重启)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火之”,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 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 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 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 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 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 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 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 来了黄州……”
东坡的饮酒观
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 趣。他反对泥醉,而主张 “半酣” :“我饮不尽器, 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 趣,空杯亦常持”。
值得推荐的东坡养生术
吃饭黄金法则: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调息与安宁要诀: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 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 兀然,与虚空等。
漱口小窍门:每食已,则以浓茶漱口,烦腻却 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 蠹病自已,然卒用中下茶。
苏轼及其作品
简介:
苏轼(1037—1101)年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 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 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 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 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 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 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 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 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 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 ,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 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 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 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 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
黄冈赤壁、二赋堂
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 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美食 东坡制造
盐焗鸡 :皮脆、肉滑、骨香、味浓 。
宏志鸡 :与王朝云共同研制,外脆肉嫩、色泽 金黄的炸鸡,被苏东坡冠以“宏志鸡”的美名, 至今仍是客家人婚嫁庆功的必备传统菜。
二、 “乌台诗案”。 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 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 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 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苏轼简介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 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 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 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 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 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 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苏轼的政治思想比 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
苏轼《赤壁赋》手迹
苏 轼 《 寒 食 帖 》 手 迹
枯木怪石图
“东坡肘子”、 “东坡豆腐”、 “东坡玉糁”、 “东坡腿”、 “东坡芽脍”、 “东坡墨鲤”、 “东坡饼”、 “东坡酥”、
黄州赤壁 东坡制造
黄州现存的 “东坡赤壁”有 二赋堂、挹爽楼、 栖霞楼、剪刀峰、 留仙阁、碑阁、 酹江亭、坡仙亭、 睡仙亭、放龟亭、 喜雨亭、问鹤亭 。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 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 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 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初到黄州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 四年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