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节《受精作用》导学案 必修2
(最新)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精品导学案《受精作用》
![(最新)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精品导学案《受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97ca315f0e7cd1842536a9.png)
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1. 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 解释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3. 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三、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内容(一)受精作用1、概念:和相互识别、融合成为的过程2、过程:(1)精子的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一半来自。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够维持的恒定,对于,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质疑一、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原因绘图展示多样性的原因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分离1. 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自由组合。
(1)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2)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3)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思考: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呢?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呢?绘图展示多样性的原因一同源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二、受精作用意义: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生物必修2 第2章 章节复习导学案(教师版附答案)
![生物必修2 第2章 章节复习导学案(教师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1daff7770bf78a65295443.png)
课型:单元复习学案课题: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时:2课时备课组:生物备课组编写人:王总奇审核人:丘佳祥第一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1. 定义:减数分裂是进行有丝分裂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1 次(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而细胞连续分裂 2 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例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D )A.人的小肠小皮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卵巢【例题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②染色体和核内DNA均等分配③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④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和与DNA数目之和均相等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一、减数分裂过程(一)相关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联会现象,形态和大小基本基本相似(X.Y 两条形态大小不一样),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分体:两条配对的染色体(在横线上画出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含有 2 条染色体, 4 个DNA, 4 个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有基因重组。
【例题1】同源染色体是指(B)A.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致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例题2】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B.此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C.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12.34或13.24D.此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例题3】某生物体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6个四分体,则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分别为( B )A.6 6B.6 12C.12 12D.12 6(二)减数分裂过程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 2.1.2受精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2.1.2受精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9969940a300a6c30d229f5e.png)
高中生物 2.1.2受精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荷马课题:2、1、2受精作用第周第课时授课人:审批人:学习目标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学习难点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自主研讨目标与导入1、阐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模型建构来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若某生物卵原细胞内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1A2、B1B2表示):在复习的基础上揭示矛盾。
一方面促使学生知识迁移来解决新问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目标的兴趣。
要求学生学习概念时善于利用要点,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保持了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互动展示,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渴望认知的状态,为学生复习减数分裂,学习受精作用的过程作好心理准备自学与诊断1、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有哪些类型,形成原因是什么?来自于一个卵原细胞的四个细胞(三个极体一个卵细胞),其染色体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特点?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几个精子?几种类型?(考虑交叉互换和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个几种)一个卵原细胞形成几个卵细胞?几种类型?2许多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有几种(不考虑交叉互换)?许多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的类型有几种(不考虑交叉互换)?合作互动互动与展示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1、填表并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图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变化表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条) DNA数目(个)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数目变化图。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 精品导学案: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 精品导学案: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7fe0bd581b6bd97e19ea4c.png)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之后,科学家开始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
细胞学的研究揭示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再经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在此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传递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由此科学家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通过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得以确证。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新知】学习任务一减数分裂的概念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6,明确“减数分裂的对象、时间、特点、结果”自学检测1.若将某动物的精巢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某细胞染色体数是4N,那么精子的染色体数是() A.N/2 B. N C.2N D.4N学习任务二精子的形成过程活动1 阅读教材P18,第二自然段,尝试用模型构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及交叉互换”自学检测2.右图表示处于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1和2, 3和4分别互称为②1和2, 3和4分别构成一个③a与a’,b与b’,c与c’,d与d’分别互称为④a与b或b’、与c或c’.与d或d’互称为⑤1与3或4,2与3或4互称为3.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4.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有四分体()A.46个 B.92个 C.184个 D. 23个5.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与其DNA分子数之比是()A.l∶2 B.l∶4 C.l∶8 D.2∶l6.观察四分体最好的材料是()A.幼嫩的种子 B.幼嫩的果实 C.幼嫩的花药 D.幼嫩的柱头7.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8.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活动2 通过阅读教材P16-18,完成下列空格自学检测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10.若精子中DNA含量为a,则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分别是()A.2a和a B.4a和2a C.a和2a D.2a和4a合作交流尝试用模型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总结提升】总结体细胞的形成与精子的形成的异同点。
《受精作用导学案》
![《受精作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73173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4.png)
《受精作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受精作用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
3. 理解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
1. 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受精作用的关键步骤;
3. 受精作用的影响因素;
4. 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中的意义。
三、导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受精作用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于受精作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讲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包括精子的游动、与卵子的结合和融合等步骤。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模拟受精作用的过程,加深他们对于受精作用步骤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受精作用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如受精作用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物种繁殖的意义等。
6. 总结:总结受精作用的定义、过程、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让学生对于受精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
2. 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深入思考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中的作用;
3. 准备一个小组报告,分享有关受精作用的知识和观点。
五、补充资料:
1. 《受精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对于生物繁殖和遗传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受精作用的钻研对于人类生殖医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 通过深入进修和理解受精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奥秘和生物的繁殖过程。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作用》教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325baf524ccbff12184d2.png)
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数目的规律性变化,理解减数分裂;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看书并演示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培养学生识图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初步掌握通过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而确定它们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受精作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教学用具:课件、学习提要、投影仪。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叫减数分裂?染色体和DNA数目为何减半?(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一时期)引出减半的关键因素,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阶段。
板书:减半时期,加倍时期(供后面比较)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展示两对同源染色体精子形成过程挂图精子形成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其染色体的行为以及和DNA数目变化有什么规律?其形成过程怎样?展示精子形成过程挂图学生简要复述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注意: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
(过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相似,也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今天我们来学习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作用。
展示教学目标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作用[讲授新课]卵原细胞位于动物的卵巢内;动物进入发育的成熟阶段时,卵原细胞要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其中一部分卵原细胞继续保持有丝分裂状态,另一部分卵原细胞要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卵原细胞是怎样形成卵细胞的呢?请同学们带着提纲的问题看书:板书:1、卵细胞的形成展示问题(1)形成部位?(2)形成的大致过程?卵原细胞------- ————(3)有同源染色体吗?什么时候没有?为什么?(4)染色体、DNA数目有变化吗?什么时期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减半---;DNA数目加倍---、减半--。
必修2第2章《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必修2第2章《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ca18bb9d528ea81c77923.png)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仔细阅读书上16-25页的内容,完成预习案,用时15-20分钟。
【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说明受精作用。
预习案一、减数分裂范围: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在产生时进行的的细胞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分裂。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在中形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通常没有间期,或间期很短,染色体复制。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分裂,成为两条。
在纺缍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并且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
这样,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就形成了个精细胞。
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才成为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精原细胞——————→1初级精母细胞——————→2次级精母细胞—————→4精细胞(间期:体积增大)(联会、交换、分离、染色体数减半)(着丝点分裂)(变形)————→4精子【随堂训练】1.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B.有四个DNA分子C.有两对同源染色体D.有四条染色体2.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A.染色体自我复制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课内探究】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及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设体细胞染色体为2n,完成下表:根据表格中数据,完成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及染色体变化曲线图分子数目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观察图2-4、图2-5)1.场所:。
2.过程:3、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
4、变化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7f16bd0912a2161479299b.png)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受精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2通过受精作用过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受精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四、教学过程:引入: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所有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
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提问:同样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答:会多媒体展示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产生的可能配子类型4种。
在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往往比较多。
比如:人的体细胞中就有23对染色体。
那么,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类型的配子?答:223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就更多了。
问:配子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减少了一半,通过什么作用能恢复呢?答:受精作用请同学阅读书上受精作用内容,回答什么是受精作用以及受精作用过程。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同学们阅读受精作用意义段内容,回答受精作用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剩余时间通过多媒体展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之处。
生物,人教版,必修二,212受精作用,导学案.doc
![生物,人教版,必修二,212受精作用,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a8a982ba58da0116d174993.png)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受精作用第1课时共1课时班级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__【学习目标】1.阐明受精作用的过程2.阐明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受精作用的过程【学习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本节内容,讨论总结受精作用过程及完成导学案2.总结多样性的原因【导入新知】根据俗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引导学生关注配子多样性的现象,然后引入本节内容。
【自主学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与多样性(1)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原因: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___________()、受精作用⑴概念: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2)过程:通常是精子的 ______ 进入卵细胞, _______ 留在外面。
与此同时,卵细胞的_______ 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进入。
不久,精子的__________ 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_________ 会合在一起。
(3)特征: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______ ,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未受精时。
卵细胞________________ 进行得比较缓慢,受精过程使其变得十分活跃。
然后受精卵迅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新生命由此开始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 相互作用的_________ 过程。
(4)意义a.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 _________________ ob.由于减数分裂形成配了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中卵细胞和精了结合的 _________ 性,同一双亲的编制日期:2014 _________ 授课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问:后代必然呈现____________ 性。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9e8d96317375a417866f8fd2.png)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 受精作用
一.教学内容
此课时重点让学生掌握性细胞,生殖的条件,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胚胎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1.介绍精子与卵子两种性细胞
2.说明卵子和精子的结合过程(受精作用)
3.简单介绍胚胎的形成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殖细胞的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 难点:受精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PPT 演示,视频,图片和文字
五.教学概念
性细胞:专门负责生殖工作的一组特殊细胞。
精子:男性生殖细胞 卵子:女性生殖细胞
受精作用:精子和卵子相遇,便会和卵子结合,使卵子受精,成为受精卵。
胚胎:受精卵不断分裂和分化,最后形成胚胎。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二 受精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二 受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0e4a4c964bcf84b9d57b9d.png)
新人教版必修2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2.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究减数分裂中配子形成多样性的原因2.总结在坐标系中绘制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减数分裂中配子形成多样性的原因。
2.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减数分裂中配子形成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突破通过受精作用的分析,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意义。
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究减数分裂中配子形成多样性的原因。
特别强调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在坐标系中绘制染色体变化规律曲线,加深知识的理解,促进技能的形成。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讲述法、比较法、谈话和个别指导法。
学法:模型构建、比较学习法、动手绘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制作或图片等。
学生准备:橡皮泥、坐标系图纸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受精作用(一)受精作用(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模型建构导入:一对夫妇怎么会出不一样的孩子?图片展示提问:什么是受精作用?(答: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请学生看教材彩图2-7,设想受精的具体过程,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描述。
(答: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提问: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的数目出现什么变化?(答: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提问: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同学们现在是否真正明白了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意思了?(答:从同源染色体的角度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精子带有其中的一条,卵细胞带有其中的另一条。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2.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2.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62b89861a37f111f1855b83.png)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二课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蝗虫精母细胞分裂的观察导学案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构建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思维——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归纳与概括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等的变化;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装片,掌握实验技能,达到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极其特点的认识。
4.社会责任: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1.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2.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并掌握辨析各时期分裂图像。
知识链接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及其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特点。
知识梳理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
2卵细胞的变化形成过程卵细胞卵原细胞→3.变化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只形成一个三个都退化消失。
二、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目的要求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2.方法步骤本节导学案答案知识梳理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卵巢。
2卵细胞的变化形成过程卵细胞第二极体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第二极体第一极体第二极体3.变化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二、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目的要求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2.方法步骤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三课时受精作用导学案学习重难点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5.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原因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示:染色体行为:四分体中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示: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2.意义导致不同配子有差异,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
人教生物必修2第2章1.2受精作用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生物必修2第2章1.2受精作用导学案设计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ffedc284ac850ad024293.png)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二、受精作用(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阐述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②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阐明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①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模型的建构,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模型建构活动,学会使用模型构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对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探讨,养成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课堂活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以二对同源染色体为例)1、通过模型建构,回忆上节课建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模型。
前期: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后期:2、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不考虑交叉互换)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有两个以上,最多能形成几种染色体组成精子?【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填写下表。
根据已学知识总结配子多样性形成的另一原因: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归纳总结】配子种类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4—P25与受精作用有关的内容,填写下列内容。
(1)概念: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__________进入卵细胞,________留在外面。
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后不久,精子的___________就与卵细胞的____________相融合,使彼此的______________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_____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 ),另一半来自__________()。
二受精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
![二受精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a39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5.png)
二受精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生理过程;2.掌握受精作用的途径、条件和优胜劣汰原理;3.了解受精作用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受精作用的生理过程以及影响因素;2.了解受精作用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精卵结合的概念及其生理机制;2.掌握生殖细胞的形成与发育;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受精作用的PPT;2.学生预习相关知识;3.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内容1. 受精作用的概念受精作用是指雌性生殖细胞(卵子)与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结合,合并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通常发生在生殖器官内,是动物进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过程。
它把父母两代的基因组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生命。
2. 受精作用的生理过程受精作用的生理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精子的进入雄性在外界环境中,通过排精器官将精子送入雌性的生殖道中,进行授精。
(2) 精子的结合由于生殖道内温度等条件,大量精子会受到排异的作用而不能成功结合卵子。
(3) 卵子的吸收正常情况下,在精子和卵子的皆可上存在特殊的膜蛋白,卵子外膜缩短,充满液体,吸收精子。
(4) 精卵结合精子到达卵子后,要先与卵子包裹之外的透明带区域相结合,才能进一步突破卵子表面,达到卵子内部。
(5) 受精卵的形成经过上述过程,精子内部的染色体融合成为受精卵,其特殊的基因组合的遗传系统就产生了。
3. 受精作用的条件1.雄性生殖器官须具备排精功能;2.妆性生殖道要能够及时地将排出的精子吸收;3.雄性、雌性生殖细胞要通过相互交流,识别出彼此,并结合成为受精卵;4.合并的基因组能够正常发育,不出现不利影响。
4. 受精作用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原理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优劣都会对受精卵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存在优胜劣汰的原理。
也就是说,质优的卵子和精子容易受精,并且获得生存和发育的机会更大。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 精品导学案: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 精品导学案: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9c58af6bd97f192379e94c.png)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学习目标】1.阐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模型建构来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学习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学习新知】学习任务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9--20所示内容,完成以下内容:自学检测1.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2.某动物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核中DNA含量若为4a,则该动物卵细胞中DNA的含量是()A.2aB.大于2aC.aD.大于a3.下列关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含量不变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的末期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D.⑥⑦学习任务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3,尝试用模型构建“配子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自学检测4.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D.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5.如果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6.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高中生物 :受精作用教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生物 :受精作用教案 中图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d01cb8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c.png)
第二节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2、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3、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
二、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我们介绍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生殖细胞的形成,那么形成生殖细胞之后就要进行生命的另一个过程,受精作用,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有关受精作用的过程,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
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了生殖细胞,那么精细胞形成之后还要进行一定的变形形成具有生殖能力的精子,卵细胞形成后就能形成具有生殖能力的细胞-----卵细胞,下面同学们阅读课本,复习一下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二、受精作用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下面问题:
受精作用的过程?
学生阅读,教师总结:
1.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
2.精子进入卵细胞
3.精核和卵核的融合
4.第一次卵裂的启动
教师总结每个问题请同学补充。
完成下表:
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使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保证了同种生物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也就保证了物种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受精卵中遗传物质,卵细胞多提供了细胞质中DNA,故多于父方遗传物质。
复习: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过程比较
〔2〕数目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漠河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只有努力才可能成功。
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三课时)
编写人:赵洪英 审核:高一生物组
学习目标: 1、理解配子的多样性
2、 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3、 掌握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意义
学习重点:受精作用的过程。
学习难点:受精作用的过程。
一、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 并无差异;母亲体内的 也是如此。
为什么还有“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同样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 表现为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中的 容易发生交叉互换 。
二、受精作用 (一)受精作用
1、概念: 和 相互识别、融合成为 的过程
2、过程:
(1)精子的 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 会合在一起。
3、结果:
受精卵中的 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 来自 ,一半 来自 。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能够维持 的恒定,对于 ,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想一想: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原因
1. 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自由组合。
(1)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
(2)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
(3)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
思考: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呢?
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呢?
2.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交叉互换。
达标检测:
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 ( ) A .46 B .23 C .4 D .0
2.如果用A 和B 分别代表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 数,则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 分别是 ( ) A 、2A 和3B B 、2A 和4B C 、4A 和4B D 、4A 和2B
3、一个含有Aa 、Bb 、Cc 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 ) A .BbC Bbc AaC Aa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
4、精原细胞中含有Aa 、Bb 、Cc 三对同源染色体的一种动物,理论上其减数分裂形成含ABC 染色体的精子的可能性是 ( ) A 、1/2 B 、1/4 C 、1/8 D 、1/16
5.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 A .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 .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 .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6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 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表示 含量的变化,“-------”表示 含量的变化。
(2) 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受精作用的点是 。
(3) 染色体复制的阶段有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