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19课活动课教案
初中历史19课教案
初中历史19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3. 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
2.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3. 分析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原因。
【教学准备】
PPT、教学录像、教科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导入中国历史近代史发展的背景和历史事件;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
二、学习内容讲解
1. 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原因和背景;
2.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过程;
3.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4. 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5.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活动设计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 观看教学录像,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
3.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撰写《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小结。
四、教学总结
1. 回顾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2. 强调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
1. 课后复习:整理学习笔记,复习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
2. 撰写《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读后感。
【教学反思】
1.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
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引导学生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凡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必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导入新课】教师: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那么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哪五个少数民族?生:匈奴、鲜卑、羯、氐、羌教师:其中一个少数民族灭亡西晋,是哪个少数民族?生:匈奴教师:那么在匈奴灭亡北方后,西晋皇室司马睿于建康重新建立晋朝,历史上称为东晋。
与此同时北方同时出现了十六个相互交替的政权,期中一个民族逐渐强大统一北方,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哪个政权那? 生:氐族建立的先秦政权师:好,那么先秦统一北方后,想要一统全国,要实现这个一统全国的梦想,就必定要打败?生:东晋师:于是先秦与东晋于淝水展开了一场战争。
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下淝水之战。
在了解淝水之战前,前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讲课过程】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淝水之战的相关内容,找到淝水之战的相关信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讲述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以及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推行汉化政策,包括改革官制、律令、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掌握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及其意义,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政权的位置,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包括官制、律令、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改革。
让学生了解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思考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掌握程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教学目标1.掌握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培养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北魏考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典故,都与哪次战役有关?教师: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
展示: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展示: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淝水之战自主阅读课本P86~87内容,完成第1~2题。
1.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影响。
383年;前秦和东晋;晋军大败前秦。
影响:A.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B.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提示:苻坚骄傲轻敌;秦军不得人心,军队战斗力不强;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教师:我觉得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展示: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自主阅读课本P87~88内容,完成第1~3题。
1.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可以浓缩成短句)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2.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生讨论)展示: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展示: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自主阅读课本P88~89内容,完成第1~2题。
1.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展示系列图片)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2.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介绍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北魏时期我国北方的历史风貌,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时期的历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和民族交融的概念,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掌握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情况,认识改革和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历史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情况。
2.难点:改革和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过程及其意义。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魏时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课题:第 19 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2. 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3. 通过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习,感受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 难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提问: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从而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①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②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介绍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①展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图片及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②组织学生讨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师进行总结。
(3)人口的增长①展示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增长的状况。
②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3.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4.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清朝前期的经济政策,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史料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贡献。
2. 掌握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2. 学生对古代科技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代科技发明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2. 多媒体设备。
3. 图片、实物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古代科技发明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代科技的好奇心。
Step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教材第19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实物等教具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Step 3: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你们对古代科技发明有什么了解?2. 你们认为古代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3. 你们觉得古代科技发明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Step 4:展示(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Step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科技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科技发明,写一篇短文介绍其基本情况和影响。
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可能无法深入探讨古代科技发明的具体细节和影响,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拓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3. 创新性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关于如何促进民族融合和发展的创新方案。学生需要考虑不同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差异,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呈现。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作业: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批改,以确保学生的作业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认真阅读学生的作业,理解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并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反馈。
3. 简洁明了: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PPT、视频等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
- 思考预习问题:探讨改革对北魏政治和民族大交融的影响。
- 讲授:通过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如探究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合作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1大统一的汉朝[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
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
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通过对比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教育现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一起看看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欢迎查阅!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影响。
2、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课内容。
2、通过对比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教育现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兴盛的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2、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发展具有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学难点:科举制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首先以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1、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出现盛世景象?提出思考问题,由此导入新课:除了唐玄宗积极进取治理国家之外,还有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改革用人制度,善于用人。
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二)新课教学环节1:在此之前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呢?在同学认真看书后,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大家想一想: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好吗?老师:隋文帝统治时他也和你们认为一样,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巩固他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他决定进行改革。
他是不是一下就想出了科举制度这个办法?(老师解说)科举制度的“雏形”到“创立”和“完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设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时期。
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剧减,北方各族加快了内迁速度。
北方各族政权在彼此征战中,原有的民族格局被打乱,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
较晚内迁的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措施,大大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使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并提供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学习目标1.识读《淝水之战示意图》,了解淝水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
2.了解北魏统一北方的时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影响等基本史实。
3.通过北魏陶俑、敦煌莫高窟壁画等,理解北方各族交融的表现及历史意义。
4.认识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然后提问这56个民族中是否有历史上曾出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
二、预习检查1.说说淝水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
2.说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简述北朝更替的过程。
4.说说魏晋以来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北朝民歌《敕勒歌》,并讲述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敕勒人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鲜卑族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一政权吗?你想了解鲜卑族杰出政治家——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吗?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起了解北朝的历史。
初中历史七上第19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上第19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郑和七下西洋的背景和意义;
2. 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程和成就;
3. 掌握郑和航行的路线和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和的下西洋航程和成就;
难点: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价值。
教学准备:
1. 教材《历史七年级上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利用地图或图片,向学生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主要内容(15分钟)
1. 解释发现大航海时代的背景;
2. 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和成就;
3. 分析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三、展示相关资料(10分钟)
教师给学生展示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郑和的航行过程和成就。
四、讨论互动(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理解郑和的伟大贡献。
五、小结课堂(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帮助学生总结重点和难点。
六、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作文或整理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和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航行路线和影响,通过展示资料和讨论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该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或整理资料来巩固对郑和下西洋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历史七下第19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19课教案
1. 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2. 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能够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准备:
教材:《中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教具:图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并提出问题:你知道科举是什么吗?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
二、讲解科举制度(15分钟)
1. 命题人:皇帝或皇宫中的命题官;
2. 设难: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庙试、乡试和会试;
3. 内容:主要考察文才和诗赋。
三、讨论科举的影响(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并向全班汇报。
四、总结科举的作用和意义(10分钟)
老师总结科举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进入士子阶层。
五、课堂作业(5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人物,通过调查和查询资料,了解他是如何参加科举考试,并最终成为功名显赫的士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能够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能够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分析,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初中历史19课教案
课题:19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历史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展示: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等。
2. 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2. 请学生搜集有关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历史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
2024新版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理解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
2.时空观念:通过识读《淝水之战示意图》,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理解汉化改革对鲜卑族和北方民族交融产生的重要意义。
4.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淝水之战,理解前秦战败的主要原因;掌握十六国和北朝政权的更迭。
5.家国情怀:理解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在这一战役中,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八万守军打败的呢?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今天我们学习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新课探究探究一:淝水之战教师讲解: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思考,“十六国”中哪一政权统一了北方?为了加强该国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政权:前秦。
措施:苻坚重用汉人王猛,军国大小事务全都依靠他处理。
王猛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化百姓。
影响:使前秦很快兵强国富。
合作探究:在4世纪后期,前秦建立并统一了北方。
强大后的前秦与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最终,前秦军队与晋军在淝水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9课,主要讲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史实。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现象,认识改革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细节内容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名词和概念理解不够准确,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讲解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2.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创设北魏时期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好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学生活动:提前学生进行小组分组,分配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为学生创设北魏时期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初中历史19课人教版教案
初中历史19课人教版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九课巩固扩充——大航海时代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2.了解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探险的主要航海家和重要航程。
3.理解大航海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2.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探险的主要航海家和重要航程。
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教学板书。
2.学生复印资料。
3.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大航海时代的定义和
意义。
二、整体学习:
1.讲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探险的主要航海家和重要航程。
2.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大航海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三、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确保学生对大航海时代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四、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大航海时代的内容,并写一篇有关大航海
时代的文章。
五、课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导下节课的教学准备。
教学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对大航海时代的掌握情况,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内容主要包括北魏的政治制度、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方民族的交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北魏时期的历史风貌。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魏时期的历史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对于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的历史知识充满好奇,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2.掌握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民族交融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及其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史料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事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时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封建化、中央集权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导语】历史因为它曾经存在,所以人们一直在探究它的发生、发展,这也使历史成为一门魅力十足的学科。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门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朝社会历史、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本教案旨在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教材分析】本课程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经济基础、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
具体来说,本课程介绍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探究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演变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社会重大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
b.了解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清朝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b.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c.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3.情感目标:a.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b.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经济。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入课题本课程主要讲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究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情况,并说明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分析社会重大事件对经济的影响,进而引导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导入活动老师让学生讲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或乡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因素及其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课前提供家庭作业细节,教材P92第一段)3.导入问题天子为什么注重保全手工业和农业生产?二、讲解与学习1.经济基础的发展1)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
2)中国的交通体系——运河和官道的建设增加了城市之间的联系。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1)运用制丝技术和棉纺技术推进手工业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
漯河十一中张广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2.通过针对性地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资料,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培养查阅整理史料以及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文献、图片以及实物。
2.通过对照古今地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懂得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今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丝绸之路的作用,认识对外开放能使祖国繁荣与富强。
2.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借助于这一课所具有的史地学科的交叉特点,,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学生课前做精心的准备上(包括单独准备、小组按分工准备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丝绸之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突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由六年级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切都那么新奇,富有吸引力,适合于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相信他们,支持他们,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活力,将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重点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求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
五.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商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之路六.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兴趣学习:
(1)分一分: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地理组、历史组、文学组和民族风情组。
(2)找一找: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等媒体的查找及浏览,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3)集一集:分类和整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的西部边疆,浩瀚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滩上,我们的祖先开拓了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商路。
通过这条古道,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连接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你们知道这条国际商路吗?
学生:丝绸之路
在这条瑰丽的丝绸之路上,戈壁沙漠的荒凉与豪放,天高云低的广袤无垠,美仑美奂的异族风情,如凄如诉的历史古迹,……无不向我们昭示着历史曾有过的繁荣。
而今,丝绸之路已随漫漫黄沙一起淹没于历史的烟波浩淼之中。
然而,昔日的辉煌,依然在我们脑海中唤起美好的遐想。
今天,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领略丝路风光,探古寻幽。
3.重踏丝路,探古寻幽
第一组:丝路探幽
由地理组的同学代表结合丝绸之路示意图向同学们讲解“丝绸之路”路线及重要地名的变化。
说出路线途经的地形、地貌、城市、国家及古今地名的变化。
学生:(分段介绍)第一段:从西安向西进入黄土高源,要跨过黄河,经过河西走廊,长城西端,到达敦煌。
古今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的有:长安——今西安;河水——今黄河。
第二段:从敦煌开始,进入茫茫戈壁滩。
丝绸之路主要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阳关出发,沿阿尔金山——昆伦山北麓,塔里木盘地南缘向西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
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有:鄯善——今若羌;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南山——今昆仑山,喀什。
北路从玉门关出发向西沿天山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到帕米尔高原。
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的有:北山——今天山,吐鲁番,火焰山,新疆,伊犁。
第三段:葱岭向西北路经中亚到达欧洲,南路向西亚和南亚进发,到达伊朗、印度以及东欧一带。
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的有: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奄蔡——今咸海至里海一带;身毒——今印度;大月氏——古国名,今阿姆河流域;安息——今伊朗一带;大秦——古罗马。
第四段:出新疆后的丝绸之路西远南伸的情况。
教师:沙漠、雪山、绿洲,时而长风漫卷,飞沙走石,时
而万里寂静;牧人的炊烟袅袅升起,直接云天;驼铃响过,这片大地仿佛又回复到开天辟地时的苍凉,这就是古代中国的西域。
第二组:丝路古今
由历史组的同学结合课本及查找到的图片介绍楼兰故国在古代中西交通史、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探究楼兰古国消亡的原因:关于她的消亡,史学界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的人认为楼兰的消亡是因为沙漠化,也有人认为是气候突然发生变化,大旱降临,上游河道断流,人们被迫逃离古城;还有人认为是外敌入侵造成的。
究竟是何原因,你们有何看法,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对此问题可以进一步探究。
第三组:丝路文学
文学组的同学通过丝路诗歌朗诵的方式来再现“丝绸之路”。
主要诗歌有王之涣的《凉州词》,张籍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王昌龄《从军行》《出塞》,岑参的《天山路》、卢纶《塞下曲》等。
第四组:丝路风情
民族风情组的同学展示带来的葡萄、核桃、黄瓜、哈密瓜、奶茶、羊肉串等民族特色食品与大家分享。
并向大家介绍沿途各省份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讲述这些少数民族的特点。
4.活动总结:
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如今的丝绸之路,公路成网,铁路纵横,机场遍布,形成了陆空交织的主体交通运输网,使“丝绸之路”的终点伸到西欧以至更远的地方。
通过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1)掌握了查找地图的基本技巧
(2)初步尝试了怎样去收集、查阅资料怎样提取有效信息。
(3)认识到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大陆重要交通要道,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传播之路.。
历史证明,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发展。
(4)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我们也要热爱大自然,尤其从故国楼兰消亡的讨探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人类要持续发展,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发展。
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5.丝路畅想(任选其一)
(1)课下上网查询更多丝绸之路的知识,编制重振丝路的小
报,描绘丝路明天的蓝图。
(2)设计丝路旅游线路,评出最佳设计方案。
小组活动评价表
“凡是别人教的,相对都是无用的,只有自身体验过的,才是令人难忘的”。
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使他们怀着对历史知识的新奇与渴求,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励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但是,由于准备比较仓促,再加上学生初次尝试这种模式,活动过程略显粗糙。
如何真正上好上活这类活动课,还需今后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