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韩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地貌概述
摘要: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河流地貌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河谷地貌和河床的发展情况,分析的部分地区的地貌状况。并列出河流地貌结构特征指标,总结了河流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和其研究意义。
关键词:河流;地貌;指标
Abstract: With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the landscape of the river become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iver valley landscape and the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in parts of the landscape. And lists the indicators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 landscape, summed up the river geomorphologyresearch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ir research.
Key words: river; landscape; indicators.
1引言
河流地貌作为地表主体地貌类型,其发育和发展受到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河流地貌研究必然涉及到区域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河流地貌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河道及河网的几何特征、与河流有关的侵蚀地貌及相关堆积物,如河谷形态、河流阶地、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洪积扇等,以及河口和三角洲区的有关河流地貌,还包括河流地貌的演变历史、河流地貌发展变化原因及河流地貌动态与未来变化预测等[1]。
2河谷地貌
我国关于河流地貌的研究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以河谷地貌为重点。1958~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的地理系结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任务,调查了宜昌至奉节之间的长江河谷地貌,第一次发现在宜昌东湖系砾岩层内有来自川西及滇中岩层所形成的砾石,认为长江三峡远在第三纪初已经形成。在东湖砂岩堆积时期,黄陵背斜已被切穿,现在长江两岸的石灰岩高原面是夷平面。对整个长江三峡来说,长江是从隆起的夷平面上向下切割而成的。他们详细地探查了三峡内的阶地及其对比关系,发现宜昌至南沱间的长江峡谷两岸有多级基座阶地,纠正了过去认为三峡内无阶地的论断。这一研究成果不但提供了科学资料,并有助于选择坝址等实际问题的解决[2]。
2.1金沙江河谷地貌
过去关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河谷地貌的研究甚少,1958~1962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调查了宜宾至玉树间整个金沙江河谷地貌,第一次提出了该何谷地貌的系统资料,填补了空白;并提出了梯级开发的坝址比较方案,为今后水利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金沙江上游自邓柯以下向东南流,至俄南附近急剧向南转,切入花岗岩山体中,形成大峡谷,但从俄南继续向东南,经浪经岭至海子山,沿玉隆河、箭白河到甘孜的雅奢江,却有一条长约200公里,宽1~3公里的古河谷,谷内有河流相沉积层,其砾石成份与金沙江上
游相同,唐邦兴等认为古金沙江曾经从这一古河谷流入雅著江,其后由于新构造运动发生河流袭夺而转向南流[3]。
2.2黄河支流河谷地貌
沁河全流域的地貌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段落,下游是加积建造的冲积平原,上游是侵蚀堆琢的高原河谷,五龙口是它们的分界点。渭河中下游河谷地貌进行了研究,认为从河床第一、二级阶地纵剖面比降曲线,得知它们彼此并不是平行的关系,并推断三门峡水库在渭河上的淤积纵剖面与河床和阶地的纵剖面也不可能是平行的关系。至于渭河阶地的类型同一级阶地在宝鸡一带属于基座阶地,向下游逐渐转变为内叠阶地,至西安、渭南一带则为上叠阶地[4]。
3河床地貌
3.1河型的稳定性指标和河型的转化
方宗岱(1964年)根据国内外74条河流的资料统计分析,提出以C
v
二(洪峰流量变
差系数)和p
0/p
p
(p
为河道上游来的含沙量,p
p
为河道实际水流挟沙能力)两值为河道稳
定的判别数,认为江心洲河型是比弯曲河型更为稳定的一种河型。他并提出在C
v
不变的
情况下p
0/p
p
≥1弯曲河型将变为游荡河型;若p
/p
p
≤1弯曲河型将变为汉道或江心洲河
型[5]。
3.2山地河床地貌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理系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三峡地质队等单位结合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研究了三峡河床地貌,发现三峡河床上有一系列顺河分布的低于吴淞零点的槽状洼地。在结晶岩地区三斗坪附近有8个,石灰岩地区南津关附近有4个。据研究,这些河槽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河槽岩石性质的差异,地质构造破碎带的存在,在河流选择侵蚀作用下所产生的特殊形态。目前各国学者对于河型的分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系统,主要原因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6]。
4河流地貌结构特征指标
河流地貌是水流与河床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方面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床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河床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水流的结构。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蜿蜒曲折的地形,深潭、浅滩交替存在的河流地貌特征。但人类对河流的干扰,使河流地貌特征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河流深潭、浅滩和洪泛区不断消失,河道趋于直线化和不连续化,河床趋于不透水化,导致河流水文条件发生较大变化,从而破坏了自然河流的水循环程度以及河流稳定状况,引起河流功能的相应改变。因此,河流结构的改变是影响河流健康生命的重要因素,应成为评价河流健康的重要因子。根据自然河流地貌特征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结构干扰的主要方式,选取表征河流横向、纵向以及垂向特征的部分指标表示[7]。
4.1河流横向联通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