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 活动义齿修复

合集下载

口腔修复学――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

口腔修复学――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

口腔修复学――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1.固定义齿由哪几部分组成?固定义齿由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三部分组成,它和桥基牙粘固形成一个整体来行使功能。

2.固定义齿有哪些类型?固定义齿有简单固定桥,复杂固定桥。

简单固定桥又分为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和单端固定桥。

3.桥基牙选择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桥基牙选择应从基牙的牙冠、牙根、牙髓、牙周组织的条件和基牙的位置等方面来考虑。

4.固位体有哪几种类型?固位体有冠内固位体、冠外固位体和根内固位体三种类型。

5.桥体龈端与牙槽嵴粘膜有哪几种接触方式?桥体龈端与牙槽嵴粘膜接触关系可分为接触式桥体和悬空式桥体两种。

6.连接体不同类型适用于什么情况?连接体分为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两种类型。

固定连接应用于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的固定侧和单端固定桥桥体固定侧可为整体铸造或焊接;活动连接体应用于半固定桥的活动连接体,主要通过桥体上的栓体嵌合于固位体的栓道中,形成活动连接体。

7.何谓牙周储备力?在日常生活中,咀嚼食物时所需牙合力一般仅用了牙所能承受牙合力的一半,牙周组织还储存了相当大的储备力量,临床上称为牙周潜力,也称为牙周储备力。

8.何为Bending movement?固定梁的桥基受力时,不但有负重反应,还有抵抗或阻止两端向上翘起的力矩反应,这种在桥基内由屈应力所产生的力矩反应称为屈矩。

9.固定义齿的固位原理。

与牙体缺损修复基本相同,它的固位力主要依靠摩擦力,约束力和粘结力。

10.简单支持梁与简单固定梁受力反应有何不同?简单支持梁的桥基只有负重,而简单固定梁的桥基既有负重又有屈矩。

11.固定义齿修复适应证及有关因素。

适应证与以下因素有关:缺牙的数目;缺牙的部位;基牙的条件;咬合关系;缺牙区牙槽嵴;年龄。

12.固定义齿初戴后可能出现哪些问题?(1)基牙疼痛:咬合早接触;牙周膜轻度损伤;牙髓炎;继发性龋;电位差刺激;基牙受力过大。

(2)龈炎:粘固剂未去净;菌斑附着;龈组织受压;接触点不正确。

第六章 固定桥

第六章 固定桥

5 牙周膜面积: 牙周膜面积顺序: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尖牙>双 尖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下 侧切牙>下中切牙。 牙周膜面积:单根牙颈部最大; 多根牙分叉处最大,颈部次之。 6 牙槽骨结构:通过x-ray检查。 健康牙槽骨:致密、骨小梁整齐;牙周储备较多 废用牙槽骨:疏松、骨小梁紊乱;牙周储备较少
第六节 固定义齿的固位 固位原理: 1 摩擦力 2 约束力 3 粘结力 三种力协同作用,使基牙与修复体形成一个 整体。
影响固定义齿固位的因素: 1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 2 基牙受力的运动方式 1)颊舌向运动 2) 近远中向运动 3)垂直向力
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 因上颌牙列覆盖在下颌牙列唇颊侧,受非轴向 力时,产生扭力使上颌固定桥的固位体舌向扭转 脱位;上前牙更明显。 而对下颌牙影响较小。
以牙周膜面积决定基牙数: 由Ante提出,原则上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 大于或等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 但是,在临床上应根据缺牙的部位、缺隙的大 小、牙弓形态、咬合关系、合力的大小、基牙牙 周膜的实际面积综合考虑。
以牙合力比值决定基牙数: Nelson提出:基牙合力比值总和的两倍应大 于或等于固定桥各基牙及缺失牙合力比值的总和
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2 桥体的龈端 应注意以下问题: 1)固定桥修复的时间 一般在拔牙后3个月进行。 2)桥体龈端的形式 a 接触式桥体和粘膜的接触面积应小于该部天 然牙的颈部横截面。 b 非接触式桥体龈面距黏膜至少3mm。 3)桥体龈面与粘膜的密合度 既保持良好接触,又不过紧压迫粘膜。
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2 桥体的龈端 应注意以下问题: 4)桥体龈端的光滑度 无论何种材料均应高度抛光。 5)桥体龈端材料的选择 以金、铂及烤瓷的生物相溶性最好,各种非 贵金属合金次之,塑料最差。

口腔修复学第六章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讲稿

口腔修复学第六章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讲稿

口腔修复学第六章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讲稿第六章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牙周病的修复治疗概念: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修复治疗方法来改善牙列中患牙的松动、移位和牙周创伤,以及咀嚼无力等症状,维持牙周病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

方法:调HE、正畸矫治、夹板固定等目的:1.调整咬合,消除因咬合引起的牙周组织创伤,减轻牙周支持组织的负担。

2.固定因牙周炎引起的松动牙,将HE力重新分配,控制病理性松动和移位,使牙周组织获得生理性休息,为牙周组织愈合创造条件。

3.提高咀嚼效能,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全身健康状况。

第一节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特点和原则一、牙周病修复治疗特点牙周病修复治疗的效果与牙周病夹板固定治疗特点有关㈠、松动牙的固定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夹板固定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单根或多根的患牙和健康牙,通过夹板连结成一个“多根巨牙”组成一个新的咀嚼单位;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力分散到更多的牙上,共同分担此外力,从而减轻个别牙的负荷。

当受到倾斜力作用时,由于原单个牙受力时支点位置的改变,牙运动方向也相应改变,因此不会造成单根牙似的倾斜位移。

在夹板的作用下,原单个牙移动成为整体运动,像一个多根磨牙,以更多的垂直方向力作用于牙周支持组织,从而符合牙周组织能耐受较大垂直方向力的生理特点。

(二)、咬合力的分散牙周病修复治疗就利用牙周组织的代偿功能牙周夹板将牙列中患牙连接成整体,或将缺失牙通过人工牙修复成完整牙列,发挥所有基牙牙周组织的潜力,减轻个别牙周组织吸收,减少患牙的负担;如果在去除引起牙松动因素的同时将松动牙固定,限制其动度,分散其HE力,减轻患牙的负担,使松动牙的牙周组织能够得到生理性休息,这有利于促进松动牙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二、牙周病修复治疗原则(一)牙周病修复治疗适应证:1.牙列中个别牙或一组牙松动Ιo~Πo,牙周组织破坏吸收达根长的1/2~2/3,经牙周病基础治疗基本完成,牙周炎症得到控制,需做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的患者。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课件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课件

可摘义齿总固位力
MA固位力 卡环固位力 制锁及相互制约产生之摩擦力 大气压力 吸附力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24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义齿
五、磁性附着体在义齿中的应用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口覆盖义齿 完全由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局部覆盖义齿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定-可摘式局部义齿 磁性附着体与卡环共同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 磁性附着体与其他附着体共同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过渡义齿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9
第二节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准备
修复前准备:
修复前检查(牙列缺损状况、基牙、 缺牙区、咬合、余留牙)
医患沟通(方案、时间、费用) 口腔内准备(基牙、余留牙) 基牙制备 印模、模型、颌位关系转移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10
第二节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制作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一、主要特点:
有足够且稳定的固位力:2-9N固位力,持久稳定 操作简单:无就位道限制 可自动复位:磁引力作用下自动复位 不传递侧向力而利于基牙健康:轴向固位力强,侧向固位力弱 对机体无害:闭路磁场,基本消除了外磁场 体积小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15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16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义齿
磁性附着体的数量和位置设计
一副义齿宜设计 2~4 只MA,总固位力应>1100g MA设置在颌骨双侧和前后,均匀、散在分部具有最佳固位效果 与其它附着体混用时同样符合这一规律
牙列缺损缺失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23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义齿
四、磁性附着体的应用设计
固位力设计
全口覆盖义齿总固位力
MA固位力 大气压力 吸附力

(完整word版)第六章 牙列缺损缺失 活动

(完整word版)第六章    牙列缺损缺失 活动

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一、选择题1.不属于按基牙放置部位分类的附着体为( )A.冠外附着体B.冠上附着体C.冠内附着体 D。

根面附着体2。

弹性附着体阴性与阳性结构结合关系是( )A。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牙合向可动度 B。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龈向可动度C。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根向可动度 D。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有颊舌向可动度3。

固位型圆锥形套筒冠内冠最佳内聚角度为()A。

2° B.4° C.6° D.8°4.冠内附着体位于基牙的部位是()A.牙冠轴面近中B.牙冠轴面远中C。

牙冠组织内 D。

牙冠组织外5.套筒冠小连接与义齿可摘支架的连接处位于( )A。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二分之一处 B.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三分之一处C。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四分之一处 D。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五分之一处6。

固定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A。

支托 B。

舌杆C。

连接体 D.以上都不是7。

可摘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A.连接体 B。

基托C.全冠D.以上都是8。

附着体义齿固定效果不佳的原因是()A.附着体阴阳性结构之间间隙过大B.卡环固位体固位不良C.附着体义齿基托面积过小 D。

基牙牙周条件差9.套筒冠义齿固位效果不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套筒冠义齿内外冠之间不密合 B。

套筒冠义齿小连体强度不够C。

套筒冠义齿人工牙选择不当 D.套筒冠义齿基托范围不够10.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位—可摘式义齿适用于( )A。

缺牙区较大的单、双侧非游离端缺损 B。

游离端缺损、缺牙隙大C.余留牙有Ⅱ度松动D.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大于6mmE。

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小于6mm11。

关于磁性附着体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根上型主要用于全口覆盖义齿和部分覆盖义齿,亦可用于过渡性义齿B.冠外型常用于单个牙缺失的游离端牙列缺损C.连接型多用于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D。

种植型可用于任何牙列缺失或缺损的义齿修复E.支架型多用于单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12。

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活动

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活动

、选择题1. 不属于按基牙放置部位分类的附着体为()A. 冠外附着体B.冠上附着体C. 冠内附着体D.根面附着体2. 弹性附着体阴性与阳性结构结合关系是(A.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牙合向可动度C.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根向可动度3. 固位型圆锥形套筒冠内冠最佳内聚角度为(A. 2 °B.4 °4. 冠内附着体位于基牙的部位是()A. 牙冠轴面近中B.牙冠轴面远中C.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四分之一处6. 固定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A. 支托 B.舌杆C. 连接体 D.以上都不是7. 可摘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A. 连接体 B.基托C. 全冠D.以上都是8. 附着体义齿固定效果不佳的原因是()A. 附着体阴阳性结构之间间隙过大C. 附着体义齿基托面积过小9. 套筒冠义齿固位效果不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 套筒冠义齿内外冠之间不密合C. 套筒冠义齿人工牙选择不当10.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位-可摘式义齿适用于A. 缺牙区较大的单、双侧非游离端缺损C. 余留牙有Ⅱ度松动 E.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小于6mm11. 关于磁性附着体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三分之一处D.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五分之一处B. 卡环固位体固位不良D. 基牙牙周条件差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 -活动义齿修复)B.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龈向可动度D.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有颊舌向可动度)C.牙冠组织内D.牙冠组织外5.套筒冠小连接与义齿可摘支架的连接处位于()A.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二分之一处)B. 套筒冠义齿小连体强度不够D. 套筒冠义齿基托范围不够)B. 游离端缺损、缺牙隙大D. 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大于6mmA. 根上型主要用于全口覆盖义齿和部分覆盖义齿,亦可用于过渡性义齿B. 冠外型常用于单个牙缺失的游离端牙列缺损C. 连接型多用于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D. 种植型可用于任何牙列缺失或缺损的义齿修复E. 支架型多用于单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12. 对磁性附着体的主要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 有足够且稳定的固位力B. Z-Ⅰ型磁性固位体可达到每单位9.3N 的固位力C. 磁性固位体受覆盖基牙方向的限制,有严格的就位道方向要求D. 不传递侧向力而利于基牙健康附:参考答案第七章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1.牙列缺失后附丽在颌骨周围的软组织位置关系改变是因为( )A. 牙槽骨不断吸收B.软组织萎缩C. 颌位关系改变D.手术后软组织被推移E. 软组织弹性作用2.由于上下牙槽骨的吸收方向不同并持续进行,其结果是( )A. 上颌向前下颌向后B.下颌向前上颌向后C. 上颌弓大于下颌弓D.下颌弓大于上颌弓E. 上颌弓变窄而下颌弓变大变高3. 当颏孔与无牙颌牙槽嵴顶接近平齐时,说明 ( )A. 颏孔向牙合向移位B.下颌牙槽嵴低平C. 颏孔向龈向移位D.下颌牙槽嵴丰满4. 无牙颌牙槽嵴终身持续吸收,一般每年为A. 0.5mmB.0.8mmC.1mm5.牙列缺失后上下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为(A. 上颌向上吸收,下颌向下吸收C. 上颌向上内吸收,下颌向下外吸收E. 上颌向下内吸收,下颌向上外吸收 )D.1.2mm E.1.5mm )B.上颌向下吸收,下颌向上吸收 D.上颌向上外吸收,下颌向下内吸收6.下列关于牙列缺失患者的牙槽嵴吸收错误的是A. 牙槽嵴吸收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 C. 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上向内E. 上下颌骨吸收量之比大约是1:47. 主承托区可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是因为(C.有坚韧的粘膜D.此处牙槽嵴宽E.以上均对)B.关于上下颌后部牙槽嵴顶的区域C.D.上皮下有致密的结缔组织E. 以上均对9.为增强无牙颌主承托区的支持力,其上覆盖的粘膜最好( )E.对机体无害1~5 BDCCB6~10 CDAAD 11~12AC)B.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与牙根方向一致D.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下向内A.面积大B.牙槽骨致密8.关于主承托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承担咀嚼压力 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A. 厚而疏松B.有较大的弹性C.厚而不活动D.坚韧而中等厚度10. 按照无牙颌解剖特点,切牙乳突属于()A. 缓冲区B.副承托区C.主承托区D.后堤区E.边缘封闭区11. 对鄂小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腭中缝的后部C. 数目多为并列的两个,左右各一E.鄂小凹是口内黏膜腺导管的开口B.位于软硬腭交界处的稍后方D.上颌义齿的后缘应止于腭小凹12. 与全口义齿无关的解剖标志是( A.鄂小凹 B.前颤动线13.后堤区的作用是( )A.基托后缘定位B.缓冲作用14.与全口义齿后缘有关的解剖不包括A. 腭小凹B.颤动线15. 以下关于后堤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后缘位于后颤动线之前 C.后堤区平均宽 8mmE.后堤区有利于边缘封闭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17. 腭小凹位于 ( )A.切牙乳突前方 C.腭皱后方 E.软硬腭界处,腭中缝两侧18. 全口义齿合适的磨光面可以 ( )A.有助于义齿的稳定 C.提高咀嚼效率 E.增加面颊部丰满度19. 全口义齿后缘边界为 ( ) A.前颤动线C.腭小凹之连接线上E 腭小凹后 2mmC.后颤动线D.翼上颌切迹C.支持作用D.排牙标志)C.上颌结节D.磨牙后垫( )B.前缘位于前颤动线D. 黏膜弹性较差( )C. 边缘封闭区D.缓冲区B.腭皱与切牙乳突之间D.上颌牙槽嵴后缘B. 避免咬颊咬舌 D.使发音清楚B. 腭小凹之前方D.腭小凹后 lmm( )D.6 个区21. 关于口腔前庭的解剖标志,不包括 ( ) A.唇、颊系带 B 上颌结节C.颊侧翼缘区D.上颌硬区E.远中颊角区22. 关于主承托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能够承担咀嚼压力 B. 包括上下颌后部牙槽嵴顶的区域C.义齿基托与该区应留有一定间隙,以利于缓冲D.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E.上皮下有致密的结缔组织16.按照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磨牙后垫属于 20.根据无牙领的组织结构和全口义齿的关系,将无牙颌分成A.3 个区B.4 个区C.5 个区E.磨牙后垫E.边缘封闭作用E.翼上颌切迹E.后堤区E.8个区23. 按照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和全口义齿的关系,下颌舌骨嵴属于哪一区 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C. 边缘封闭区E 表面覆盖区24. 上颌总义齿基托的边缘封闭区主要指下列哪项( )A.唇颊系带B.上颌隆突区C.后腭封闭区25. 全口义齿基托吸附力的大小与下列哪项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A.唾液的黏稠度B.基托磨光面是否光滑( )D.上颌结节区D.缓冲区C. 基托面积大小E. 唾液的量 26.全口义齿固位是指义齿对抗 (A.垂直脱位的能力C.水平向右移位的能力E.前后向脱位的能力27.全口义齿义齿固位力来源不包括A. 大气压力B.摩擦力D. 基托与黏膜接触紧密程度)B. 转动移位的能力 D. 水平向左移位的能力( )C.附着力 D.表面张力28. 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不包括 ( )A.颌骨的丰满程度B.口腔黏膜的性质C.基托的伸展范围D.高血压E. 唾液的质和量29.全口义齿基托大气压力的大小与下列哪项因素关系最大( )A. 咀嚼肌B.面型C.基托边缘封闭性D. 基托磨光面是否光滑 E .人工牙排列30.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全口义齿的稳定 ( )A.咬合关系 B.人工牙排列位置C.基托磨光面外形 E.是否达到平衡牙合31. 全口义齿磨光面应做成 ( ) A.凹面 C.平面 E.上述都可以32. 以下哪项不利于全口义齿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 ( ) A.基托伸展至移行皱襞 B. 基托边缘呈薄刃状外形C. 基托边缘呈有一定厚度的圆钝外形C.口腔黏膜厚度适宜且有弹性E.上颌义齿后缘形成后堤区33. 在剩余牙槽嵴中度吸收的情况下,下颌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在下列哪些位置过短时会影响 固位 ( )A.下颌隆突区B.下颌颊侧翼缘区C.下颌舌侧翼缘区D.唇侧边缘E.舌系带34. 全口义齿影响大气压力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基托面积 B.基托边缘封闭性 C.牙槽嵴丰满程度 D.是否使用过旧义齿E.黏膜的弹性 35.全口义齿的固位E.内聚力D.高血压B.凸面D.唇颊侧凸面,舌腭侧凹面力中,吸附力和表面张力的发挥与下列哪项无关( )A.基托的伸展范围B.使用何种人工牙C.唾液的黏稠度D.基托与口腔黏膜的密合程度E.牙槽嵴的丰满度36. 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唾液或黏膜与唾液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称为( ) A.表面张力 B.黏着力 C.附着力 D.内聚力 E.摩擦力37. 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有效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 )E.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38. 不利于全口义齿固位的解剖形态是 ( ) A.牙槽嵴丰满B.颌弓宽大C.黏膜厚韧E.系带附着距离牙槽嵴顶近39. 全口义齿的基托边缘不应止于 ( ) A.前庭沟底 C.后颤动线 E.口底40. 全口文齿的稳定是指义齿 ( ) A. 对抗水平和转动力量的能力 B. 对抗从前向后脱位的能力 C. 对抗从后向前脱位的能力 D. 对抗垂直脱位的能力 E.对抗斜向脱位的能力41. E 对抗斜向脱位的他力41.关于全口义齿的周位与稳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固位与稳定相互影响B.稳定是固位的前提条件C.固位力强可以弥补稳定性的不足D.稳定性好可以弥补固位力欠佳E 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是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基本要素42. 对全口义齿的固位和支持有利的黏膜性质是A.厚、松软 C.薄、无弹性43. 上下颌弓的关系是 ( ) A.上、下颌弓的水平位置关系 C.上、下颌弓的水平和垂直位置 E 以上都是44. 无牙颌口腔专项检查的内容 ( )A.尽量扩大基托面积C.有利的基托磨光面形态 B.准确的印模 D.合理的排牙 D.腭穹隆高深B.翼上颌切迹 D.磨牙后垫前缘( )B 厚、有弹性 D 、薄、干燥B 上、下颌弓的左右位置关系 D.上、下颌弓的前后位置关A.上下颌弓,牙槽嵴大小、形态和位置C.口腔及舌的检查E 以上都对45. 对原有修复体的检查包括( )A.原文齿与口腔组织的密合情况 C.外形是否合适E.以上都对46. 修复前外科处理的内容包括(A.瘢痕或松动软组织的切除修整术C.前庭沟加深术B.牙槽嵴的吸收情况D.唾液分泌量及黏稠度的检查B.牙合关系D.义齿行使功能的效率B.骨性隆突修整术D.牙槽峤重建术( )47.两侧上颌结节颊侧都有较大倒凹的无牙颌患者,修复前应考虑A.手术去除两侧上颌结节颊侧突区,消除倒凹B. 手术去除倒凹大的一侧上颌结节颊侧突区,消除倒凹C. 不作处理D. 手术去除两侧上颌结节颊侧突区部分,消除倒凹48. 口腔软组织的手术处理有( )A.唇舌系带的矫正术C.松动软组织切除修整术E 以上都对49. 全口义齿制作中牙合托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排牙C.颌位记录E. 确定牙合平面50.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方法是A.面部距离均等测定法C.息止颌位测定法E.以旧义齿参考51. 关于全口义齿牙合平面位置测定下列哪A.与瞳孔连线平行C.与下颌两侧牙槽嵴平行E.在上唇下缘以下2mm52. 颌位记录记录了( )A.下颌后退记录C.垂直距离和下颌侧方验记录E.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记录53. 患者,56 岁,无牙颌义齿戴用7 年。

牙列缺损固局部义齿修复课件

牙列缺损固局部义齿修复课件

根据桥体与牙 槽嵴的关系
根据材料
根据结构
卫生桥 盖嵴式固定局部义齿 金属桥 金属烤瓷桥 金属树脂桥 全瓷桥
双端固定局部义齿 半固定局部义齿 单端固定局部义齿 复合固定局部义齿
LOGO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
固定局部义齿的类型---按桥体龈面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
二、半固定局部义齿 半固定局部义齿的桥体一端的
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 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 特点:活动连接端的连接体 可使应力得以分散和缓冲。 应用:一般适用于基牙倾斜 度大、双端固定局部义齿无 法求得共同就位道的病例。
LOGO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LOGO
盖嵴式固定局部义齿
卫生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
固定局部义齿的类型---按材料分类
LOGO
金属桥
金属烤瓷桥
金属树脂桥
全瓷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
LOGO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一节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 与类型
四川大学 华西口腔医学院 朱智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一节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
LOGO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全口义齿的修理(口腔修复学课件)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全口义齿的修理(口腔修复学课件)

• 优点:省时、准确。 • 缺点:偶有患者产生过敏反应 ;
灼伤粘膜。
2.自凝软衬材料重衬
• 优点:无刺激性 • 缺点:不宜抛光,材料易老化。
(二)间接法 • 全口义齿组织面处理; • 调拌印模材料用全口义齿印模;
• 凝固后取出,去除多余印模材料,直接装盒。
《口腔修复学》--
全口义齿的修理
掌握: • 全口义齿临床制作过程及基本要求 熟悉: • 全口义齿技工室制作过程
• 基托折裂和折断 • 人工牙折断或脱落 • 全口义齿重衬
(一)原因 1.义齿不慎; 2.合力不平衡;合二)处理 1.将折断或折裂的义齿洗净吹干; 2.将折断基托试对位、如无残缺可用502胶粘,调拌石膏 灌注模型; 3.用砂石沿断面将两侧基托各磨除一部分。 4.调自凝基托树脂并在磨除部涂单体。(或用蜡恢复, 然后装盒)。
• 去除人工牙及舌侧基托,保留唇侧基托; • 放置人工牙; • 调拌自凝塑料从舌侧填入。
(一)原因 ①牙槽嵴逐渐吸收; ②印模与托盘的分离未被发现可造成模型不准确。
• 重衬术:在全口义齿基托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树脂, 使之充满不密合处的间隙而与牙槽嵴及其周围组织 紧密贴合,增进义齿的固位。
(一)直接重衬法: 1.自凝塑料重衬

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一、教学要求(考试占3-5分)(一)熟悉附着体义齿的特点和分类。

(二)了解机械附着体义齿和磁性附着体义齿、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组成和特点,了解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适应症、禁忌症、固位原理。

二、教学内容(一)附着体的特点、分类。

(二)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的组成、设计、修复治疗步骤。

(三)磁性附着体义齿的分类、特点、应用形式、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在其他义齿中的应用。

(四)套筒冠义齿的特点、组成与设计、修复治疗步骤。

附着体义齿(denture retained by attachment(是以附着体为主要固位形式的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活动联合义齿。

附着体(attachment)通常由阴性和阳性两部分结构组成,其一部分与基牙或种植体结合,另一部分与义齿的可摘部分结合,为义齿提供良好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

附着体的特点以及分类(熟悉)特点:附着体固位的义齿根据各附着体的阴性和阳性结构的结合形成固位力,各类附着体的固位效果都比卡环固位体强,并且能保持持久的固位力。

根据附着体放置在基牙的部位分类:1.冠内附着体(intracoronalattachment):附着体阴性结构镶嵌在基牙牙冠内,不突出牙冠,附着体阳性结构安置在相对应的义齿支架上,附着体阴性与阳性结构结合,置于基牙牙冠内,组成冠内附着体(图6 -1)。

2.冠外附着体(extracoronalattachment)安置在基牙的附着体结构部分或全部突出于牙冠,另一部分附着体结构安置在相对应的义齿支架上,附着体两部分结构结合,置于基牙牙冠外,组成冠外附着体(图6-2)。

3.根面附着体(rootattachment)根面附着体阳性结构安置在基牙牙根的根面上或根面内,另一部分附着体阴性结构安置在相对应的义齿基托组织面内,组成根面附着体(图6-3)。

根据附着体阴性和阳性结构的精密程度分类1.精密附着体(precision attachment):均为金属成品件,用焊接、粘接或物理固位,结合紧密2.半精密附着体(semi-precisionattachment)一部分结构是树脂熔模件预成品,另一部分为金属成品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性附着体的衔铁形式
成品钉帽状衔铁 铸接式衔铁 铸造式衔铁
磁性附着体的固位特性
MA在修复体中的实际固位力约为标准值的70% ~ 80% MA在轴线方向具有最大固位力 MA在衔铁水平方向固位力最小 闭路磁体在水平方向上移位0.9mm时,变位力最大
应用磁性附着体 在改善义齿咀嚼效能中的作用
4w 8w 12w 24w 48w
G.C.D (X) 30 M.C.D (X) 26
0.48 0.52 0.60 0.66 0.78 0.66 0.72 0.76 0.80 0.80
Paired t testing. ( p<0.01)
Masticatory efficiency change of patients wearing complete overdentures pre- and after- installing MA
Increasing Increasing
Pre-
Post- quantity rate %
LAD (x) 0.35
0.46
0.11
s 0.14
0.15
31.21
Paired t testing. ( p<0.01)
磁性附着体的设置角度与方向
MA的设置角度和方向与义齿固位力密切相关 避免将MA设置在远中倾斜方向 将MA设置在10°~20 °,可提高义齿固位力 避免将MA设置在大于20 °的倾斜角
附着体的分类
根据加工精度 根据放置部位 根据结合形式
精密附着体 半精密附着体
冠内附着体 冠外附着体 根面附着体
弹性附着体 非弹性附着体
常见的各类附着体
冠内附着体 冠外附着体 杆式附着体 按扣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套筒冠 螺钉式附着体
第二节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组成、设计
附着体
附着体义 桥体 齿的组成: 人工牙
附着体可摘义齿戴用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软组织疼痛 2.义齿固位不良
(1)初戴时义齿固位不良 (2)长期戴用后义齿固位不良 3.基托不密合
附着体可摘义齿的修理
1.附着体的更换 2.附着体的修理
基托
连接体
附着体义 齿的设计
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 附着体固位的可摘义齿 附着体固位的固定义齿
第二节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准备
修复前准备:
修复前检查 医患沟通 口腔内准备 基牙制备 印模、模型、颌位关系转移
第二节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制作
第二节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制作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义齿
主要特点
有足够且稳定的固位力 操作简单 可自动复位 不传递侧向力而利于基牙健康 对机体无害 体积小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义齿
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形式
根上型-覆盖义齿 冠外型-固定-活动式义齿、可
摘部分义齿 连接型-分部义齿、赝复体等 种植型-可摘式种植义齿、种
植式赝复体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义齿
第四节 套筒冠义齿
固位原理:由套筒冠内冠角度以及内外冠密合度决定固位体 的固位力。
组 成:由套筒冠固位体、人工牙或桥体、基托、连接体 等部件组成。
分 类:非缓冲型套筒冠固位体缓冲型套筒冠固位体。
第四节 套筒冠义齿
修复治疗步骤:
修复前检查 修复前准备 基牙预备 临时义齿初戴 内冠制作 内冠粘固 临时义齿修整 外冠和修复体制作 修复体支架试合 修复体完成 套筒冠义齿初戴 复诊与随访
磁性附着体的数量和位置设计
一副义齿宜设计 2~4 只MA,总固位力应>1100g MA设置在颌骨双侧和前后,均匀、散在分部具有最佳
固位效果 与其它附着体混用时同样符合这一规律
磁性附着体固位义齿的固位力设计
全口覆盖义齿总固位力
MA固位力 大气压力 吸附力
可摘义齿总固位力
MA固位力 卡环固位力 制锁及相互制约产生之摩擦力 大气压力 吸附力
采用分光光度计对全口覆盖义齿在设置Z-1型磁性附 着体前、后的咀嚼效率进行检测,以评价磁性附着 体对改善患者咀嚼效能的作用。
Follow-up study of masticatory efficiencies of two type complete dentures
Denture
Case
LAD
第一节 牙列缺损/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附着体的组成:
阳性部件 阴性部件 辅助部件
附着体的特点——固位方式
机械嵌合作用:栓体栓道式附着体、帽环附着体、 杆式附着体
锁结作用:插锁式附着体 弹簧珠嵌合作用:弹性珠球式附着体 磁引力作用:磁性附着体
附着体的特点——适用范围
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 覆盖义齿修复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牙周夹板
第六章 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赵铱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张富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节 牙列缺损/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第二节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义齿 第四节 套筒冠义齿
第一节 牙列缺损/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附着体义齿:是以附着体为主要固位形式的可摘局部 义齿或活 动-固定联合义齿。 附着体:通常由阴性和阳性两部分结构组成,其一部分与基牙 或种植体结合,另一部分与义齿的可摘部分结合,为义齿提供 良好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
磁性附着体在义齿中的应用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口覆盖义齿 完全由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局部覆盖义齿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定-可义齿 磁性附着体与其他附着体共同固位的可
摘局部义齿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过渡义齿
患者,高XX,75岁,镶复全口义齿7余年,现出现下颌固位不佳现象。 检查: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 治疗计划:利用下颌前牙区两残根,设置磁性附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