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写景文章阅读+景物描写方法(学生版)
(完整版)小学写景文章的阅读技巧
![(完整版)小学写景文章的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704698076c66137ef061983.png)
阅读写景的文章阅读方法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我们所学过的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看见的景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雨、雷、雪、雾等),如《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风景,如《鸟的天堂》、《镜泊湖奇观》。
如果我们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①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
如《黄果树听瀑》就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②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出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
③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即描写不同时间景物的变化。
如《火烧云》一文是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这一段时间里火烧云从形状到颜色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写的。
④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3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如《桂林山水》就是现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
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如《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开头“进入天山……”第三自然段开头“再往里走……”第四自然段开头“走进天山深处……”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林海》的第5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4d6c8114791711cc7917f3.png)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1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有角度,分层次。
任何一处的景物都不能一眼尽览,总需要多角度地审视,才能给人留下总的印象。
我们要把景物完整地再现出来,就需要多角度来描绘。
1、把整体分解开来描写。
这种方法如同剪贴画,由一块一块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让读者领略其全貌。
对于春光来说,我们都领略过美,但我们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这个似实实在在但又很抽象的精灵。
朱自清的《春》就用分解法来描写,分解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的图画,然后组合成整个春的景象。
2、超越时空的描写。
许多景物的特色与全貌,并不是作者一时一地能完全掌握的。
比如四时的变化,方圆几十里的地貌状况等,但要想反映它们的特色,就需要超越时空来描写了。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这样,读者不仅了解了一时的景色,而且四季佳景,晦明变化都能一一观赏到。
3、恰当的顺序。
我们观看景物一般是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
我们描写景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写景时,我们应考虑到并尊重观赏者的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
二、突出特征,工笔细描。
人们对西湖、玄武湖和昆明湖都流连忘返,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各有自己的个性。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景物的独特的个性与风采了。
姚鼐《登泰山记》有一段关于日出的描写: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同样描写日出景象,现代作家刘白羽却是描写从飞机上见到的日出景象: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
原来江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
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原有的暗影都被它照明了。
景物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de75da4693daef5ef73d98.png)
景物描写的方法【方法一】五觉法[解说]“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
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听潮》【方法二】分解法[解说]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
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
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真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转化。
[示例]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之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中,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的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青色。
这是虽然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白杨礼赞》【方法三】烘托法[解说]有时候,描写的对象很单调,不适宜用分解法,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现其神韵。
[示例]这可是个好瓜。
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
拔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
小学四年级语文如何阅读写景的文章
![小学四年级语文如何阅读写景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9b8c1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4.png)
【阅读方法】如何阅读写景类的文章写景,也就是描绘光景,经过作者有条理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景色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1、认识写景文章的类型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旅行过程中所见的光景;一类是描绘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情形;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地方四周的景。
2、明确写景的描绘次序①按空间次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祥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②按察看的先后次序写。
这种文章一般是以观光旅行的进行次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③准时间推移的次序写。
即描绘不一样的时间光景的变化。
跟着时间的变化,描绘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④按光景的不一样种类来写。
3、理解写景文的层次写景文章在构造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分构造。
这种构造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二是移位换景的构造,就是依据察看点的转移来写。
察看点的挪动,必定惹起光景的相应变化,或许是跟着旅行次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显然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光景变了,或许察看点挪动了,把光景的不一样方面并列展开来写。
三是准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构造。
4、领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不论是哪种写景的文章,都是借助光景的描绘,经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叹,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艳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表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阅读与写作】如何写好游记作文一、按旅行的次序描绘光景。
写作时,要在认真察看和记忆旅行的光景的基础上,依据见到光景的序次,来所写看到的光景。
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理解,不致于凌乱。
察看光景,往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察看。
二就是挪动察看,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就是跟着脚步的挪动变换地点,一处一处地进行察看。
选好了察看点,就是确立好了写的次序。
二、抓住游要点,写程。
一次参游活,看到的光景好多,我不可以“流水”。
《景物描写方法》PPT课件
![《景物描写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ad7bcb4b73f242326c5fb6.png)
堂小结
1.景物描写要明确写景的作用。(情、人、
写景2.主景题物、描情写节应)运用写景的多种方法,力美 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观察点 不同,远看、近看、仰视、俯视、平视,视觉 形象便会呈现出千姿百态。
《海滨仲夏夜》:“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 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 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 一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 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 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 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我只有独自默默地 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品一品:
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 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
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乌云。
以动写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器官。 《听潮》:“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 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 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 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 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听觉(“音响”)、视觉(“细雨”“朝 雾”“暮烟”)、嗅觉(“腥气”)、味觉 (“咸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潮来时的 声音、形态、气息和动作。
小考知识精讲(三)写景文章阅读
![小考知识精讲(三)写景文章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65e9d3fb4daa58da0114a8b.png)
写景文章阅读方法点拨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写景的文章。
写景类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生动,可以通过默读、朗读,结合语境推敲字句、辨析词义,体会词语感情色彩等多种途径,反复体味其语言,感受美言佳句的妙处,这样,就可以在锻炼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获得艺术的享受。
1.分清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二是移步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或是随着游览的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
2.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①按空间顺序。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
②按观察的先后顺序。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顺序写景。
条理清楚。
③按时间推移的顺序。
即抓住各时间段的景物特点组织成文。
3.边读边想象,感受作者笔下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阅读写景文章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
因为边读边想象,会让你如临其境,如见其境。
在这种入景入境之中,感受景物的特点,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4.利用圈点勾画法,品析并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圈点、勾画、批注恰恰是辅助学生阅读理解、品析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进行评价和提出疑问的重要手段。
5.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或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或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或抒发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同,我们要学会在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时应把握的重点。
互动导练西湖的“绿”六月间,我第四次到西子湖畔……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炯乎不同的印象。
三年级阅读理解——写景类文章(含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写景类文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ff2f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0.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写景类文章(含答案)写景类文章——阅读有方法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便是我们说的写景的文章。
阅读此类文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1.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景物的特点一般是从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我们在阅读时,应注意从这些方面考虑文章是如何运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来描绘的。
2.理清文章的写景顺序在写景类文章中,作者通常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一般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常常会采用这几种顺序:一、按观察的先后顺序;二、按时间推移的顺序;三、按景物的不同类别。
在阅读时,理清写景顺序,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层次。
3.把握作者所写景物的特征作者笔下景物所呈现的特征,既是作者的观所得,也往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想要阐述的道理。
准确把握作者所写景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4.体会作者的思想豪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类文章中,通常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怀。
我们在阅读中应努力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语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阶梯训练一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在写景的文章中,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往往都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恰当的比喻能使景物生动形象,拟人的手法更是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比等手法则可以增强语势、强化效果。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来体会其表达效果,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爱秋天①炎热的夏季总算过去了,几缕凉风吹过,顿生了几丝惬意。
“秋天来!”我的心中全然是对秋的喜爱。
我要高呼:“我爱秋天!”②秋天,色彩绚丽的季节;秋天,果实累累的季节。
③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要去回野里、山坡上,欣赏秋赐子大地的装。
瞧这边的田野,脱去了绿裙子,换上了金黄的斗篷,又是一种别样的美天是那么(。
),那么(。
);流水是那么(。
景物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51fa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d.png)
景物描写方法
1. 在最后一缕余晖的映照下,一座雄伟壮丽的山峰耸立在天空中。
它高耸入云,峰顶被飘渺的云雾缠绕,仿佛通往仙境般的神秘之地。
山峰的轮廓线流畅而俊美,每一处细节都流露着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2. 沿着湖边走来,微风吹拂着湖水,荡起细小的涟漪。
湖面呈现出一片宁静的水纹,如同一面镜子般平静。
湖边的花草摇曳生姿,伴随着微弱的香味,给人一种宛如置身花海的感受。
3. 无垠的沙漠伸展到远方,沙子洁白而细腻,犹如流沙一般。
沙漠的边缘,是一片片茂密的绿洲,让人感受到生机的存在。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映照在沙漠上,形成一道金色的光柱,让整个沙漠都笼罩在神秘而又独特的氛围之中。
4. 高耸入云的大树向天空伸展着枝干,每一片叶子都饱满而翠绿。
树下是茂密的树林,枝叶交错,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大自然为我们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5. 黄昏时分,远处的山峦看上去苍老而沧桑,像是被岁月洗刷过的古老智者。
山脚下是一片片宛如绘画般的田园景色,五颜六色的花卉在阳光的照耀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整个景色都弥漫着宁静和宜人的气息。
四年级语文阅读讲义三 写景类文章阅读(阅读方法 例题讲解 阅读讲义 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四年级语文阅读讲义三 写景类文章阅读(阅读方法 例题讲解 阅读讲义 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ecf357ec3a87c24128c4b1.png)
四年级阅读训练专题三写景类文章阅读阅读方法指南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占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写景类文章。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三类:一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二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色。
在答题时,我们要注意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明确描写的顺序。
阅读写景类文章时,要分析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一般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常常采取这样以下四种顺序:1.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移步换景,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2.按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依次出现不同的变化。
有的依据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后顺序来写,也有的按春、夏、秋、冬季节变换顺序来写。
3.按空间顺序来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二、抓住文章的中心部分。
抓住文章的中心部分是答题的关键所在,把握与景类文章中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有关画面,结合作者的内心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中关键性句子和段落,特别是首尾段,从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抓住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在答题时,常出现找修辞手法、仿写句子、缩写句子等形式的题目,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准确理解句子意思和修辞手法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另外也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典型例题讲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湖的绿(节选)①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
②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写景类阅读方法指导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写景类阅读方法指导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cd4d1d87c24028915fc375.png)
4.按景物不同方面 例:《桂林山水》就分别写了桂林的水和山;《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 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类文章的结构一般有这样的三种: 1、总分结构,它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 如《桂林山水》就是先总起赞美桂林上水甲天下,然后分写桂林的 山和桂林的水,最后又总写了桂林山水的美。
序。
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
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 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 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借景 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练习101平台配套随堂检测
再见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2.按观察先后顺序(游览顺序、地点变化)
一般按照游览的行进路线进行描写,条理清晰。
例:《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照出金华、到罗店、进山、洞口、 外洞、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
3.时间推移顺序
描写不同时间段的景物变化。 例:《观潮》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六、写作手法
2.动静结合。
例1: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
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例2:骑马空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 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 几声鸟鸣。但是这里有时也会遇上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3、人们生活周围的景物,如《鸟的天堂》。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小学写景作文景物描写五步法 教学PPT课件
![小学写景作文景物描写五步法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6ce28cb8f67c1cfad6b8e9.png)
你们知道的山、景点有哪些? 选择三个写在初试锋芒第一题位置 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或最喜欢的写在第二题的对应位置
第一步:要确定景物出现的地点,简称定地点
第二步:定时间
春意盎然的早晨
季节(春意盎然)+早中晚
“远处有座山,名叫黔灵山,恰逢春意盎然的早晨”
第三步:定景物
景物包括动物、植物、自然物、建筑物等
山脚下的黔灵湖湖水碧绿,微 风一吹,湖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定 睛一看,湖面上还行驶着众多供游 人游玩的小船, 他们自由的在水面
来来往往、你追我赶,好不自在。 湖水中倒映着的蓝天白云和两旁的 树木,与天空交相呼应,形成一幅 绝美的画卷,置身其中,让人心旷 神怡。
远处有座山,名叫黔灵山,恰逢春意 盎然的早晨,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在微 风的轻拂下肆意变换着形状,树木抽出了 翠绿的嫩芽,树下的小草也在春风中悄,微风一吹, 湖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定睛一看,湖面上 还行驶着众多供游人游玩的小船,他们自 由的在水面来来往往、你追我赶,好不自 在。湖水中倒映着的蓝天白云和两旁的树 木,与天空交相呼应,形成一幅绝美的画 卷,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
《最美黔灵山》
复习
景物描写五步法: 定地点、定时间、定景物、定顺序、定重点 运用景物描写五步法,能有顺序、有重点的描写景
物,使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头脑风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技法回顾
景物描写五步法
一、定地点 二、定时间 三、定景物 四、定顺序 五、定重点
技法说明:运用景物描写五步法,能有顺序、有重点的描写景物,使 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题目一:《最美黔灵山》
题目二:题目自拟
要求:请根据以上提示,任选一题。运用本课 技法进行写作,景物描写有重点,文章详略得 当、主次分明。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6篇)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b6532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9.png)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6篇)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而在于无论你写到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文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也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景物的特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写景作文最容易范的三个错误,一是将它写成“流水帐”,就像有的游记,看起来写了很多景点,却每个景点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的选出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二是写到的景物虽然也有背景介绍或细节描写,但显得有些如同蜻蜓点水,碰了一下又绕开了;三是文章详略安排不合理,开头起因部分介绍过细过长,而文章中间部分去没有很好地展开,六百字的文章写了三百字还没写到重点。
2、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或特征这是说的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是指要写出该事物与其它与物的不同之处来。
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在这里还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在抓住景物的特点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描绘,不可一笔带过。
在描写过程序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准确、恰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单一的景物描写,再美的景物也无法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作者的思想。
单一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文,是无法成为一篇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好文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时,写到景物时,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融进去,借助于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4、在景物描写要写进人或动物的活动如果说写景作文中景物是“静”的话,那么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也离不开“动”,这里的“动”包括与景物相对应的人物的活动、游玩、戏嬉、奔跑,动物的觅食、跳跃等等,当一篇写景作文将人和动物的活动,与景物的描写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动静结合的美感。
五年级阅读第3讲写景文章阅读模板
![五年级阅读第3讲写景文章阅读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2a3ecb9f524ccbff12184de.png)
写景文章阅读一、阅读指导——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一、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1)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2)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3)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五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国安邦”。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二、阅读练习——(一)夏之韵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四年级阅读专项(三)写景文阅读指导及练习
![四年级阅读专项(三)写景文阅读指导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cb99ceac77da26925c5b0d1.png)
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等)。
通过对景物有条理的描写,为读者 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通过对景物有
条理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一幅优美的画面,同时,寄情于景,表达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通过对景物有条理
期待再见
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庐山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见,尤其是春秋两 季最美。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 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 岛。特别是太阳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绚丽动人。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燃烧 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将云絮染上斑斓的色彩。微风吹拂,云絮好像仙女 手中的彩练;又如万朵芙蓉,竞相开放。
一座座输电铁塔像巨人似的矗立着,把电力源源不断地送往城 市、农村、工厂、学校……这一切又给松花湖增添了一分欣欣向 荣的景象。
松花湖虽不如西湖妩媚诱人,也比不上滇池奇景别致,但我 深信:将来,经过我们的开发,它一定能与西湖媲美,能同滇 池争妍。到那时,松花湖的春天会更美!
春天,松花湖的春天,我爱你!
写景一定伴抒情,文章情感在其间
写景一定伴抒情,文章情感在其间
阅读导引
松花湖之春
松花湖是镶嵌在我的家乡吉林市的一颗明珠。我爱春天,更爱松花
湖的春天。
松花湖之春 东风荡漾,冰雪消融,草木萌发,松花湖又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
松花湖是镶嵌在我的家乡吉林市的一颗明珠。我爱春天,更爱松花湖的春天。
东风荡天漾,。冰雪消融,草木萌发,松花湖又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5.请你结合春天的松花湖的特点为它写一条广告语,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写景类文章阅读方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写景类文章阅读方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ed7dc7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f.png)
写景类文章阅读方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写景类文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类文章,感受其中描绘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那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探讨一下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写景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一、初读文章,把握整体当我们拿到一篇写景类文章时,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初读。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结细节,而是要快速浏览,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我们可以看看文章的标题,标题往往能给我们一些关于文章主题的提示。
比如《观潮》,从标题就能猜到这篇文章可能是写关于潮水的景象。
接着,快速通读全文,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很多时候,开头会点明写景的地点和时间,结尾则会总结作者的感受或对景色的总体印象。
在初读时,还可以留意一下段落的划分。
通常,写景类文章会按照不同的观察角度或者时间顺序来分段,这样能让我们对景色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留意描写顺序在阅读写景类文章时,弄清楚作者的描写顺序是非常关键的。
常见的描写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观察顺序。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景物所处的位置,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
像《爬天都峰》这篇文章,作者在描写爬山的过程中,就按照自己的观察,依次描述了远处的山峰、脚下的山路等,让我们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在爬山。
时间顺序则是根据不同的时间点来描写景色的变化。
比如《繁星》,作者分别写了从前在家乡看星、三年前在南京看星以及如今在海上看星的不同感受,让我们感受到星空在不同时间的独特魅力。
观察顺序就是作者观察景物的先后顺序,可能是由整体到局部,也可能是由局部到整体。
比如在《颐和园》中,作者先介绍了颐和园的总体印象,然后再具体描写各个景点。
通过留意这些描写顺序,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景色,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三、感受修辞手法为了让景色更加生动形象,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在阅读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并感受这些修辞手法的妙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d7e8e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5.png)
三、静态动态相结合写景物
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才 能写出景物的情趣。
《鸟的天堂》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 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 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 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 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 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课后小结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 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谢谢观看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 色、形态、声响等方面的特征。
《四季之美》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乌鸦 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 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 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上面片段文字以时间顺序写夕阳斜照西山与夕阳西沉两 幅画面。夕阳映照西山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内容的,急急匆 匆的乌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叫人感动;夕阳西沉是以听觉效 果为主要内容的,风声与虫鸣使人心旷神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景物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自然景物 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气氛,突出中 心,抒发感情。写景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下面我来谈谈几种写作 方法。
一、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
上面第一、第二自然段是静态描写,第三、第四自然段 是动态描写,四个自然段的写法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动静结合。使景物处于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和谐完美地呈现 在读者面前,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中的景色特点“活”起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总写
描写校园中球场的运动设
描写校园中的教学楼。
描写校园中的小花园。
知识点二(如何写景)
【知识梳理】
1.抓住景物特点,弄清写景顺序及描写顺序
景色特点包括景色的姿态特点、色彩特点、静动态特点。
阅读此类文章时要善于捕捉。
另外,还要抓住作者写景物的顺序。
作者写景顺序又分四种:
(1)空间顺序。
按地点变换写景,学习作者按景物空间位置归类、条理清楚的记叙方法,以了解景物不同空间的各自特点。
(2)时间顺序。
阅读时注意表示时间的过渡词、句、段,这样才能把握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
(3)按观察的先后顺序。
(4)按景物的类别。
2.体会文章中的修辞方法
在写景文章中,作者为了描述更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常用几种修辞手法:
(1)对比法。
把两个相同或相反的景物,或者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色。
(2)拟人法。
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作者把所描述的景物直接当做人来描述,赋予其行为、动作、语言来反映景物变化过程。
(回忆你的学校,然后向老师介绍你的学校,按照顺序把它们写成一段话记得条理清晰,分类妥当。
)
例1校园的一角
我们的校园可真美呀! 有一次,我到校园里玩,看到平坦、宽敞的操场上有红色塑胶跑
道、篮球架、单杠、双杠、攀爬架……平时我们在这里做操、跑步、跳
高、踢毽子……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体育锻炼的好场地。
操场周围有一排
桉树,枝条又细又长,一阵风吹过,枝条随风飘动,好像女孩的辫子柔
美地飘来飘去。
校园的西北角有一座高大的教学楼,明亮的窗户,金黄色的瓦墙,给
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文化知识的环境。
同学们在教学楼里认真地上课,
老师认真地给大家讲课。
教学楼的旁边有一座小花园,还有几棵不太高大的树,枝叶很茂盛,
结尾段表达对学校的热爱。
用诗句开头,总的来写西湖的美丽。
中间用四段话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西湖四季不同的美丽风景。
结尾段用简短的话总结,表达对西
湖的热爱。
夏天到来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树下乘凉。
地上草坪绿油油的,非常平整,像纺织工人精心编织的一条绿色地毯。
我们的校园是多么美丽呀!我能在这样美丽的学校学习感到非常幸
福。
我一定好好学习,给学校争光。
【例题精讲】
例2美丽的西湖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这样描写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
”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西湖就像是一个亭亭玉立
的少女,优雅地装扮着杭州。
春天,湖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春风吹来,柳树随风飘动,翩翩起舞,仿佛在亲吻波光粼粼的湖面。
桃花仙子在春风中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花瓣,好像在朝我们微笑呢!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茂密的枝叶挡住了阳光,就
像一把把小伞,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
荷花开出
了一张张粉红色的笑脸,我不禁想起了“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秋天,银杏树和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
秋风吹
来,银杏树的叶子扇动起来,妩媚极了!落叶有的像
金色的小船航行在湖面上,有的像蝴蝶在空中翩翩飞
舞,还有的像芭蕾舞演员在欢快的跳跃……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整个世界银装素
裹,分外妖娆! 啊,美丽的西湖,你真是杭州的一颗璀璨的明
珠!
叶子,像似给他们的伙伴加油,也一个劲地摇曳着。
它们想游遍整个世界,但它们的最终结果只有落地,融入泥土。
即使落了地,它们还是想覆盖整个大地,给它们的母亲镀一层金。
在有些人看来,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是没有什么理想可言的,更何况是一堆肮脏不堪、凌乱至极的落叶呢?可秋叶们做到了,他们要让自己的生命恒。
你很有可能在走路时,看见马路边,躺着一片金色的秋叶,这时你可千万不要走开。
快去把它捡起来,细细地观赏,那纤细的茎干,分明存在着生命的痕迹,虽然如此渺小,但却又如此的美!自然赋予它绚丽的颜色和近乎完美的形状。
你可以把它夹在书中,让这精致的美,成为你的伙伴。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一个常人看来最为凄凉又衰败的阶段,秋叶仍然把自己最后的美释放了出来,仍然固执地追求着,完成着属于自己生命的句号.....
在那萧瑟的秋风扫过的时候,请您好好地珍视那秋叶无尽的美吧!
小试牛刀
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你观赏过西湖的荷花吗?能不能运用不同的修辞描
述西湖荷塘的美呢?
__________
①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②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
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③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
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
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
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
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
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
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④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1分)
2、用“﹨”划去[]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分)
3、“疾”字是()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疾”字在字典里有四个意思: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种意思。
(3分)
4、按下列形式从文中摘录词语或写出词语。
(4分)
ABB:______、______、_______。
ABCC:______、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______。
AABB: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2分)
①疾风知劲草,________。
②少壮不努力,________。
③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
④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
6、请写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