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合集下载

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与案例分析

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与案例分析

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与案例分析著作权法作为一项旨在保护创作人权益的法律,规定了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他人利用著作权作品的程度和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合理使用原则,以平衡著作权人权益与公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本文将从合理使用原则的内涵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

一、合理使用原则的内涵与适用条件合理使用原则是一种法律上认可的例外制度,允许他人在不经著作权人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著作权作品。

其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非商业性使用:合理使用原则通常适用于非商业性目的下的使用。

例如,为个人学习、研究、评论、批评、新闻报道等使用著作权作品,一般不需要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

2.公共利益:合理使用原则还允许他人在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使用著作权作品。

例如,政府机关在行政管理、政策宣传、公众教育等方面使用著作权作品,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

3.合理范围:合理使用原则要求他人的使用在合理范围内,并不侵犯著作权人的正当权益。

具体判断合理范围需考虑使用的目的、使用的数量和程度等因素。

二、合理使用原则的案例分析1.著作权与互联网搜索引擎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使用网络上的著作权作品时,涉及到合理使用原则。

以谷歌搜索为例,谷歌允许通过其搜索引擎搜索并显示与所查询内容相关的信息和摘录,这一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

然而,如果搜索引擎直接提供完整的著作权作品,可能涉及侵权问题。

2.新闻报道中的著作权问题新闻报道通常需要引用他人的著作权作品,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

根据合理使用原则,新闻媒体可以在报道中引用并展示他人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内容,但应符合合理使用的条件,包括引用的目的、篇幅、来源等。

3.教育领域中的合理使用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为促进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合理使用原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使用他人的著作权作品,例如教科书中引用相关研究成果,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等。

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弊端及完善构想

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弊端及完善构想

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弊端及完善构想当前我国的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使用制度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义和界定。

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的同时,为了促进社会创新和共享知识,允许他人以合理的方式使用他人的著作权。

然而,我国的著作权法对于合理使用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合理使用的界限十分含糊不清,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其次,合理使用制度对于作品类型和使用方式的限制较多。

合理使用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对于作品类型和使用方式的限制上。

著作权法规定了一些具体的合理使用情况,如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但这些情况的适用范围较窄。

对于新闻报道、教学、研究以及文化表演等领域,合理使用的界限依然模糊不清,对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常常陷入法律争议之中。

再次,合理使用制度的确权程序繁琐。

著作权人要通过法律手续来行使自己的合理使用权利,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据来证明其行为的合理性,而这使得合理使用的确权程序变得相当复杂和繁琐。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往往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和时间消耗,从而限制了合理使用制度的实际应用。

为了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明确合理使用的法律定义和范围。

在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合理使用的概念和范围,明确指出哪些情况属于合理使用、哪些情况属于侵权,对于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使用方式给予明确指引,避免模糊和争议问题的发生。

其次,简化合理使用的确权程序。

建立快速且低成本的合理使用确权机制,减少著作权人和合理使用者的纠纷,提高合理使用制度的实际可行性。

可以通过著作权登记制度,提供一种简化登记手续的机制,以便更加便捷地行使合理使用权。

再次,加强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合理使用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行使合理使用权。

可以通过设立合理使用的网站、开展权益保护的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于合理使用制度的普及。

论著作权限制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论著作权限制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论著作权限制中的合理使用制度著作权限制指的是对于原创著作的使用和复制的法律制度。

合理使用制度(fair use)则是在著作权限制下的一种例外规定,允许在一定情况下自由使用原创著作,而不需要经过版权持有人的许可。

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对知识和创造的公平使用,并平衡著作权法带来的利益和限制。

合理使用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根据实际情况评估使用是否合理,以平衡版权的保护和公众对知识的合理利用。

以下是合理使用制度的一些应用和原则:首先,判断合理使用的目的是关键。

合理使用的目的通常是教育、学术研究、评论和新闻报道等非商业用途。

如果使用是为了商业目的,那么就很难判断为合理使用。

其次,合理使用需要考虑使用的性质和目的。

使用原著作作为引用或参考的情况下,往往更容易被认为是合理使用。

例如,学术研究中的引用、评论文章中的引用和截图等等,这些使用一般都是为了展示或分析原著作而不是替代它。

第三,考虑使用的数量和重要性。

对于原著作的使用数量越少越好,特别是一些超过合理范围的数量可能会被认为是侵权。

例如,使用原著作全部内容或大部分内容而非仅仅引用的情况下可能会违背合理使用原则。

第四,判断效果对原著作市场的影响。

如果使用对原著作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竞争性替代原著作的市场,那么很难认定为合理使用。

相反,如果使用增加了原著作的市场价值,那么可以认为是合理使用。

最后,合理使用还需要考虑使用的性质和市场环境。

例如,一些国家的法律可能对合理使用有不同的规定,对于非营利组织或教育机构可能会有更宽松的限制。

总的来说,合理使用制度在平衡著作权法益和公众利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有助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发展,保护了个人表达和研究的自由。

然而,合理使用也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确保不会对原著作的商业市场产生重大损害。

浅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浅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我 国 的 著 作 权 合 理 使 用 立 法
利 。著 作 权 的主 体 即 著作 权 人 , 作 品 享 对
有 著 作 权 的人 ,包 括 作 者 和 其 他 著 作 权 人 .其 中作 者 是 指 直 接 参 加 作 品 创 作 的 人 , 国 《 作 权 法 》 1 条 明确 规 定 :创 我 著 第 l “
作 作 品 的公 民是 作 者 。 ” 他 著 作 权 人 是 其
指 依 合 同或 继 承 取 得 著作 权 的 人 , 我 国 如 《 承 法 》 定 , 民所 享 有 的 著 作 权 中 的 继 规 公 财 产 权 利 可 以作 为遗 产 , 公 民 死 亡 后 由 在 其 继 承 人 继 承 。 作 权 的客 体 是 指 表 现 形 著 式 具 有 独 创性 和 客 观性 特 点 的作 品 。 国 我 《 作 权 法 实 施 条 例 》 条 明 确 规 定 :著 著 第2 “ 作 权 法 所 称 的 作 品 , 指 文 学 、 术 和 科 是 艺
如下特点 :
但 是 进 入 2 世 纪 中期 以来 , 着 新 技 术 的 0 随 冲击 , 数 众 多 的 家 庭 和 个 人 在 合 理 使 用 为 规 贝 的庇 护 下 。 意 复 制 着 著 作 权 人 的 作 0 肆
第 一 ,适 时拓 展 了 使 用 主 体 的 范 围 ,
原 规 则 只 是 规 定 了 自然 人 、 法 人 中 的学 校 、 书 馆 、 刊组 织 、 刊 组 织 、 播 电 图 期 报 广
作 品 的 载 体 .就 可 以对 其 内 容 进 行 阅读 、
著 作 权 , 称 版 权 , 广 义 和 狭 义 之 也 有 分 。狭 义 的 著 作 权 是 基 于 文 学 、 术 和 科 艺 学 作 品 而 产 生 的 法 律 赋 予 其 作 者 所 专 有

浅谈我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浅谈我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浅 谈 我 国 的 著 作 权 合 理 使 用 制 度
董翔翔 漆海 峰
( 上海交通大学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海
2 04 ) 0 2 0 文章编号 :0 8 9 5 (0 1 - 0 5 0 1 0 — 2 X 2 1 )2 0 3 - 2 1
夯妾- :一 一 一 gD - 9
文献标 识码 : A
摘要 : 合理使 用是对著作权 的 最重要 的限制制度 函为各 国所普遍确认 , 对于 平衡公众 与著作权人之 阃的 利益冲 突、 它 促进作 品 的传播与使用 而带 动社会 文化事业的 发展与繁 荣起 到了 重要 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的著作 权舍理使 l 制度还很 不 进 用
完善 因此 。 何 科 学 理 性地 完 善 我 国 的 合理 使 用制 度 。 定相 关 的判 断规 则意 义 重 犬 。 如 制 关 键 词 : 理使 用 制 度 完善 合 著 作 权 合 理 使 用 的 含 义 ( ) 作 权合 理使 用 的含 义 一 著
绘画 、 摄影 、 录像 ; ( 一 ) 中 国公 民 、 人 或者 其 他 组 织 已经 发 表 的以 汉语 言 十 将 法 文 字创 作 的作 品 翻译 成 少 数 民族 语 言 文 字作 品在 国 内 出版 发 行 ; ( 十二 ) 将已经发 表的作 品改成盲文 出版 。 前 款 规 定适 用 于对 出版 者 、 演者 、 音 录像 制作 者 、 播 电 表 录 广 台、 电视 台 的权 利 的限 制 。 这 1 情 形 被 认 为 是 我 国《 作 权 法 》 立 的 合 理 使 用 方 2种 著 确 式 。 为 了规 范使 用 者 的合 理 使 用 行 为 , 防止 著 作 权 人 的权 益 受 到 不 应 有 的损 害 , 国《 作 权 法 实 施 条 例 》 20 我 著 (0 2年 9月 1 日施 5

法律规定合理使用(3篇)

法律规定合理使用(3篇)

第1篇一、引言合理使用(Fair Use)是著作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这一制度旨在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确保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繁荣。

本文将从法律规定的角度,对合理使用的概念、原则、范围和限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合理使用的概念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合理使用不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三、合理使用的原则1. 平衡原则:合理使用制度旨在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确保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繁荣。

2. 比例原则:合理使用的程度应与所实现的目的相适应,不应过度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

3. 公开原则:合理使用行为应当公开透明,便于监督。

四、合理使用的范围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情形属于合理使用:1. 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 新闻报道: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为报道新闻,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 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4. 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5. 免费表演:免费表演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6. 对时事新闻报道的评论:对时事新闻报道的评论,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7. 对已发表作品的评论:对已发表作品的评论,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8. 对已发表作品的新闻报道:对已发表作品的新闻报道,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9. 对已发表作品的翻译:对已发表作品的翻译,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10. 其他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法律规定的其他合理使用。

五、合理使用的限制尽管合理使用制度为他人使用他人作品提供了便利,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限制:1. 使用目的:合理使用的目的必须合法、正当,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简述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简述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简述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保护著作权的前提下,允许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的作品,并应当支付适当费用的制度。

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1)对著作权人的作品进行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行为时,必须经过著作权人授权,并支付相应的合理使用费用;(2)对著作权人的作品进行改编、翻译、整理等方式时,也需要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并支付相应的合理使用费用;(3)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可以不经著作权人授权,不支付合理使用费用,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

合理使用制度的核心在于“合理使用”,即使用他人作品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和原则,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理使用条件:1. 为教学、研究或者欣赏,本人或者他人的作品中的某一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授权使用,但应当注明出处。

2. 为商业目的,本人或者他人的作品中的某一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授权使用,但应当支付适当的合理使用费用。

3. 为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作品中的某一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授权,不支付合理使用费用,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

此外,合理使用制度还涉及到一些使用原则,如正当性原则、非侵犯原则、自愿原则等。

拓展: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对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创作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收费标准,避免滥用和过度收费。

在合理使用制度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使用作品的方式和范围,避免过度使用或侵权使用等问题。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合理使用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社会环境。

试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精品论文】

试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精品论文】

试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padding:0px;font-size:14px;line-height:180%;clear:both;" align=left>论文摘要: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著作权限制的重要内容,在调节著作权人、公众利益方面起着平衡的作用,但同时也是著作权实务与理论研究的一个备受争议的规则。

本文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内涵出发,着重分析了合理使用的立法目的及原则,最后提出对我国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制度的一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一、著作权合理使用内涵(一)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定义我国国内各学者对合理使用这一制度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有学者认为“合理使用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以外的人,为法定的目的或需要,采取合理方式,依法使用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须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同意,且不支付报酬的一种合法行为。

”也有表述为“合理使用是指依据法律规定,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使用他人的版权作品,不必征得著作权人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

”还有学者表述为“合理使用是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即行使依法本属于著作权人有权行使的权力,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得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也有学者表述为“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用者可以自由使用他人享有的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也无须向其支付报酬的行为。

不管使用哪种定义表述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概念,都应把握如下几点:1.合理使用是一种合法行为。

法律不但要对其加以确认,还要对此加以保护。

即法律不仅依法赋予使用者有合理使用的特权,还要对此特权加以保护,来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国际版权公约与各国版权法都实行了合理使用原则来限制作者的专有权。

我国也不例外,把合理使用制度放在了“著作权的限制”一章中。

总之,对使用者权利的赋予,都是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

简述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

简述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

简述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我国著作权法是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基础的,但是为了更好地平衡著作权人和公众的利益,法律还设置了合理使用制度。

所谓合理使用,就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他人可以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著作权作品,而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述:一、学术研究和教学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著作权法规定了一系列合理使用的情形,比如可以引用别人的作品,或者进行短篇的复制和传播等。

在这些情形下,只要遵守了法律规定,就不必事先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且也不需要支付报酬。

二、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有时需要引用他人的作品来支持自己的报道,这也属于一种合理使用。

不过,这种情形下的合理使用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引用的篇幅不能超过一定比例,且必须注明出处等。

三、残障人士为了方便残障人士的阅读和学习,著作权法对残障人士进行了特别的保护。

残障人士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的方式使用被保护的作品,如盲人可以使用盲文书籍或者学习资料,无障碍电子书等,而不需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这种使用被称为“特定慈善目的使用”。

四、艺术创作和表演在一些艺术创作和表演方面,著作权法也设置了合理使用的规定。

如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可能要使用诗歌、歌曲等作品,演员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使用并演出,这是一种合理使用。

五、网络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

著作权法规定,在网络传播中,只有在符合一定限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他人的作品。

特别是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如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需要遵守更为严格的合理使用规定。

总之,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为著作权人和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提供了更好的平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合理使用的规定都有明确的限制条件,如篇幅、使用方式等,未经许可而越过这些限制条件的,仍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理使用在著作权制度中的作用和意义

合理使用在著作权制度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著作权制度在保护和推动文化创作以及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合理使用著作权制度不仅可以保护作者的创造成果,还可以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首先,著作权制度的作用在于保护创作者的创作成果。

通过著作权制度,作者可以享有对其创作作品的独占权利,包括拷贝、发行、展示、表演、改编等权利。

这为作者提供了合理获取报酬的机会,激励了更多的创作者积极投入到文化创作中。

同时,著作权的保护也为作者提供了一种应对恶意抄袭和盗版的法律武器,从而保护了创作者的权益。

其次,著作权制度在文化和艺术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作者在著作权的保护下,能够更加安心地进行创作,这为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著作权保护鼓励了艺术创新,帮助艺术家以及音乐家、作家、编剧等专业人员保护自己的作品并有机会将其作品发布给公众。

这种文化生态的良好运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著作权制度也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著作权的保护有助于创造性产业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变革。

著作权制度不仅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还为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它鼓励创作者将其创作转化为商品,并为其提供了盈利的机会。

这种商业化的机制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尽管著作权制度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如何在数字环境下保护著作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已经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

这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技术和社会的变革,以更好地平衡创作者、利用者以及公众的权益。

总之,合理使用著作权制度是推动文化创作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著作权制度在保护创作者权益、促进文化繁荣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在保护创作者权益的同时,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公众利益的平衡。

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

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

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一、概述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旨在平衡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与社会公众获取和利用信息参与社会生活、从事学术研究和科学教育的自由之间的冲突。

这一制度允许在特定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可以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无需支付报酬,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使用都是合理的。

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具有模糊性,涉及对多种因素的考量,如使用作品的目的、性质、范围,以及是否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或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等。

明确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对于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维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传统的合理使用情形,如学术研究、课堂教学、新闻报道等,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环境的形成,新的使用方式和场景不断涌现,如网络搜索、链接、转载、摘录等,这些都给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需要不断完善著作权法律制度,明确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众的需求,以实现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

同时,也需要不断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著作权法律制度,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1.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概念与重要性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平衡著作权人的专有权益与社会公众获取、利用信息的需求。

这一制度允许在特定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可以合理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无需支付报酬。

合理使用制度的核心在于划定一个合理的范围,使得公众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自由地获取和使用信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有助于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应有的经济回报。

同时,这一制度也为公众获取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法律保障,满足了公众获取知识的需求。

浅谈著作权人精神权利的合理使用

浅谈著作权人精神权利的合理使用

浅谈著作权人精神权利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国际上通行的版权术语。

其一般的含义是指版权法规定的在某些情况下对他人享有版权的作品,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者的许可,亦不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进行使用的合法行为。

它是作者以外的其他人对版权作品不经作者同意而以合理的方式加以使用的特殊权利。

众所周知,合理使用产生于公平正义观,而公平正义观在版权法中表现为一种平衡思想。

平衡是现代版权法的基本精神,合理使用的目的与版权法的基本宗旨并不矛盾,即充分协调公众使用作品要求与作者权利主张的关系。

合理使用制度是版权法重要的安全阀。

然而在未来的网络环境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互联网上经济权利及精神权利合理使用的范围,事关作品创造者、作品传播者、公众三方的利益,它是维持版权各方利益平衡的关键。

如何在作品创造者与统称为“作品使用者”的作品传播者和公众之间选择一个公平的支点,使得二者利益的天平不倾向任何一方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到版权制度的成败。

这种平衡的达成既有利于激发版权人的创造力,又有利于公众广泛而便捷地获取信息,从而形成一种二者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最终达到以版权制度推动文学艺术创作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精神权利保护之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不应该忽视以下因素:其一,有关使用作品行为是否为商业目的。

这是整个合理使用界定规则的灵魂。

合理使用是一种无偿使用,不允许他人以赢利为目的使用享有版权的作品。

在具体实践中,对精神权利合理使用的认定,也可以首先考虑使用作品这一行为的商业性或非商业性目的。

因为商业性使用多为公开使用,它更容易对作者的人格利益造成损害。

精神权利合理使用的标准在西方版权立法中早有体现。

例如,日本著作权法第19条和第20条规定,根据作品的使用目的可以省略作者的署名,可以对作品进行“不得已”的改动。

德国版权法第39条规定,作者不得反对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对作品及标题进行的改动。

同时这两国的著作权法又规定,因编写教材的需要对入选作品的改动也不构成侵犯精神权利。

简述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

简述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

简述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引言著作权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确保了创作者对其作品的权益。

然而,在著作权的保护下,也存在着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的需求。

为了平衡创作者的权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我国建立了一套合理使用制度,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发展。

合理使用制度的概念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著作权法保护下,对他人作品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使用,而不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或支付相应的费用。

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合理使用的原则合理使用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公共利益原则合理使用的行为应当符合公共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教育、科研、新闻报道等活动中对作品的引用和转载属于合理使用。

2. 合理范围原则合理使用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合理使用的限度。

根据作品的性质、目的、使用的方式等因素,判断是否属于合理使用。

3. 公正原则合理使用应当公正合理,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时,应当尊重著作权人的努力和创造,不得损害其利益。

4. 善意使用原则合理使用应当是善意的,不得滥用合理使用权。

使用者应当遵守合理使用的规则,不得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或使用作品。

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形合理使用制度适用于以下几个具体情形:1. 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个人在学习、研究和欣赏作品时,可以进行合理使用。

例如,在写作论文时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或在个人欣赏音乐作品时进行私人使用。

2. 新闻报道和评论新闻报道和评论属于公众对社会事件和作品进行评论和报道的活动,一定范围内的引用和转载属于合理使用。

例如,新闻报道中引用他人的言论或作品,或评论文章中引用部分作品进行评论。

3. 教育和科研教育和科研活动中对作品的使用属于合理使用。

例如,在教学中使用他人的教材或教学素材,或在科研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4. 公共利益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进行合理使用。

例如,政府机构在公共服务中使用作品,或社会组织在公益活动中使用作品。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侵权行为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侵权行为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侵权行为著作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特定权利。

然而,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从合理使用和侵权行为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著作权法中规定了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围,即合理引用、学术研究、新闻报道、教育、个人自用等。

这些使用情形的出发点在于平衡知识传播与著作权人的权益保护,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

首先,合理引用是指以适当的方式引用著作的一部分内容,且不会构成对原作品整体的侵犯。

合理引用要求引用的目的是合法的、合理的,并且标明出处,不会对原作品的价值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学术研究是指在学术、科研领域中对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和研究。

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前提是保证学术研究自由,这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

此外,新闻报道和教育也是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围。

新闻报道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而教育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关著作,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个人自用是指个人在私人领域合理使用他人作品,而不会给他人造成经济利益损失。

例如,在家庭具有合法购买的音乐、电影等作品的情况下,进行个人欣赏,并不会对著作权人构成侵权行为。

二、侵权行为与应对之策除了合理使用,还存在着一些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或者违反著作权法规定,对作品的独占权进行非法侵害。

常见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盗版、网络传播、复制与修改、篡改署名等。

盗版是指未经著作权人授权,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制作、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

盗版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需要加强版权保护和侵权的打击力度。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将作品非法传播给公众的行为。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侵权行为。

复制与修改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复制、修改他人作品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也破坏了创作人的权益。

篡改署名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故意修改作品的署名信息,将他人作品标记为自己的作品。

论著作权限制的正当性及合理使用制度

论著作权限制的正当性及合理使用制度

论著作权限制的正当性及合理使用制度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完善和加强,著作权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著作权的保护不仅可以鼓励创作,促进文化繁荣,还能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

在实践中,著作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著作权的过度扩大导致了对合理使用的限制,影响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对著作权的限制和合理使用进行研究,探讨合理使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促进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从著作权的概念和作用开始,探讨著作权的限制和合理使用,并对著作权的改革与现状进行分析。

还将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实施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合理使用制度的重要性、规范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希望能够为著作权保护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著作权的限制和合理使用是当前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著作权的保护和使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争议。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和分享需求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的又能让大众合理使用和分享作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著作作权限制的正当性及合理使用制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问题提出】正是要探讨著作权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使用制度来平衡著作权人和大众的权益,促进知识的创造和传播。

1.3 研究意义合理使用制度有助于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分享。

通过合理使用制度,个人、机构等可以在合法的框架下使用他人的著作,从而促进了知识的传承和交流。

这有利于学术界、文化界等领域的发展,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和研究资源。

合理使用制度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艺术创作等领域,合理使用制度的存在为创新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资源条件,从而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合理使用制度使得学术交流更加便捷,艺术创作更加灵活,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著作权合理使用论文:论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著作权合理使用论文:论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著作权合理使用论文:论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摘要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为调整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之间利益平衡而设计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承认。

当前我国相关规定不够完善,本文从合理使用概念、判断标准、我国立法的不足等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著作权法的永恒困境是决定著作权人专有权的止境和公众获取作品自由的起点。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正是划分两者的界限。

合理使用制度在著作权法中起着重要的利益调整和平衡作用,这一制度堪称著作权法领域中的“斯芬克斯之谜”。

一、合理使用概述(一)合理使用的概念。

合理使用概念最初提出是在美国folsomv. marsh一案中,在美国1976年《著作权法》中被法典化。

目前,合理使用制度已成为各国著作权法的通行制度。

然而对其进行明确定义却很难,“美国版权律师mehilenimmer在他编写的一本版权案例集中,使用一个漫画故事贴切地向我们描述了版权合理使用的艰涩:一个疲惫不堪的朝圣者向圣人祈求旨意,‘何为合理使用’?圣人遥指一座高山”。

时至今日,学者对合理使用定义尚未达成一致,吴汉东先生将其定义为:“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合理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合法行为。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其列举的12种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这是我国法律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明确界定。

(二)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限制了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利用其作品的权利和收取报酬的权利,同时使作品传播者和使用者获得不经许可和不支付报酬而使用作品的便利。

典型地体现了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人利益与促进知识信息广泛传播的双重目的。

一方面,《著作权法》以维护作者权益为核心,对作者权益的充分保护始终是各国著作权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著作权法》的制度设计要求有利于促进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科学事业的进步和繁荣。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范文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范文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著作权法在保护创作者权益、促进文化繁荣、鼓励知识创新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其中,合理使用制度作为著作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障了公众对作品的合理利用,也维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就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

二、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他人可以在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用,但需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制度体现了著作权法的平衡原则,即在保护创作者权益的同时,保障公众对作品的合理利用。

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对于合理使用的规定主要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免费使用已发表作品等情形。

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为法院提供了判断依据,有效平衡了著作权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对作品的合理利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条文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操作指导。

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法院和当事人难以准确判断何种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环境下作品的利用方式日益多样化,而现行法律尚未对数字环境下的合理使用进行明确规定。

最后,部分人对合理使用的理解存在误区,将合理使用与侵权行为混为一谈,导致滥用合理使用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建议:1. 细化法律条文,增强可操作性。

通过明确界定合理使用的范围、条件及限制,为法院和当事人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

2. 适应数字环境,修订法律条文。

针对数字环境下的作品利用方式,制定相应的合理使用规定,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法律意识。

通过普及著作权法知识,使公众正确理解合理使用制度的含义和作用,避免滥用该制度。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范文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范文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篇一一、引言著作权法是我国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而设立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

其中,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旨在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进步。

本文将就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二、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他人可以在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需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这一制度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中。

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新闻报道、评论或科研等目的的引用;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的馆藏和内部使用等。

这些规定在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进步。

三、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法律条款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和指导原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2. 适用范围有限。

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主要适用于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领域,而对于其他类型的作品,如软件、数据库等数字化作品的合理使用尚未作出明确规定。

3. 执行难度较大。

由于缺乏具体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制,导致在执行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部分公众对著作权法的认识不足,也加大了执行的难度。

四、改进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针对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进一步明确法律条款,细化合理使用的具体标准和指导原则,以减少实际操作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应拓宽合理使用的适用范围,将更多类型的作品纳入合理使用的范畴,如软件、数据库等数字化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摘要]合理使用判断标准对合理使用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但目前缺乏一套系统有效的判断使用行为合理与否的机制。

试图通过阐述合理使用的基本涵义,探究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以期在借鉴国外立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

完善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关键词]合理使用;标准;立法模式一、合理使用的概念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制度中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一种主要制度。

著作权中合理使用制度是指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且不必支付报酬而直接使用该著作权人作品的著作权限制制度。

同时要求此使用行为建立在非营利性的基础上,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坏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为了平衡著作权人、传播者和使用者三方的利益而存在的。

合理使用制度通过对著作权人权利进行一定范围及程度上的限制来促进作品的传播和使用,目的在于维护著作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实现著作权法促进整个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繁荣的立法宗旨。

二、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模式各国对合理使用制度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

主要有两种:要素主义和规则主义。

要素主义把合理使用行为的构成概括为若干具体的要素,符合这些要素的就构成合理使用;规则主义则将合理使用行为的具体类型明确规定下来,符合这些类型的行为就构成合理使用。

我国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对合理使用的方式进行了具体规定:(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

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学者们将这十二种合理使用的具体方式分别归纳为:私人利用权、引用权、新闻利用权、媒体互相利用权、公开演说的利用权、教学与科研目的利用权、公务利用权、公共文化机构复制权、无偿演艺表演用改作权、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非接触式利用权、“汉译少”利用权、盲文复制出版利用权。

我国《著作权法》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十二种可以认为是合理使用的情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著作权法采用的是规则主义立法模式。

因素主义和规则主义各有利弊。

因素主义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决定其相对来说更能穷尽合理使用的范围,但面对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公众不易于从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获得对未来行为是否合法的预测;规则主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但立法的滞后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规则主义的列举方式始终会落后于现实中出现的合理使用的情况。

三、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依据“著作权法的永恒困境是决定著作权人专有权的止境和公众获取作品自由的起点。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是著作权领域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如何维护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在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著作权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私权,著作权法赋予著作权人特定的独占权利,以激励著作权人的创作积极性。

同时,对著作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必然限制和影响知识的传播和利用。

但是,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是激励创新和发展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对知识的自由利用,这种矛盾必须依靠一种制度来进行调和。

由此,合理使用制度应运而生。

公平,是合理使用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维护著作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作品传播和使用,实现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因此,作为独占权利的著作权,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应阻滞作品被他人合理使用和传播,这就是合理使用制度的公平所在。

知识文化的发展是一代一代不断努力和累积的结果,离开对已有作品的借鉴和利用,创作活动不可能获得成功。

创作活动需要不断借鉴他人的成果,同样的也不应阻止他人合理利用自己的作品。

为保证信息的获取享有和不断交流传播,为更多更好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著作权人应在适当的范围内让渡自己的权利,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对其作品不能享有无限制的独占权利。

另一方而,对著作权人来说,作品得到广泛传播也是他们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对著作权的过度保护,不仅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

合理使用制度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是效率。

合理使用是在权衡各方利弊得失的基础下,为获取总利益最大化的制度设计。

承认他人对作品可以进行合理使用,允许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允许而使用,就是为了实现作品的利用效率。

在保障作品的正常使用和传播以及著作权人能够通过市场活动收回其创作该作品所投入的成本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制度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进行一定的划分,划出一个合理的范围供社会公众无偿直接使用,而这种无偿的直接的使用又不会不合理的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

通过这种划分,避免了每一次对作品的使用都要征得作者的同意,减少了额外的成本,从而实现作品得到正确的利用和传播,同时信息资源也能得到优化配置的良好效益。

合理使用制度能促使各方的利益在一定的平衡和协调关系中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

四、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我国合理使用制度体现在《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的12种具体情形中。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也不断地被广泛应用,再加上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立法模式的缺陷,面对现实中正在出现的虽不在合理使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但又确实符合合理使用立法宗旨的情况,我们就会有点无从下手了。

鉴于此,有必要对合理使用设定适合的判断标准。

借鉴《伯尔尼公约》的三步检验法和美国关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第一,判断他人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范畴的最基本的原则是看该使用行为是否平衡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

“一个发达的法律制度经常试图阻碍压制性权利结构的出现,其依赖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通过在个人和群体中广泛地分配权利以达到权利的分散和平衡。

”社会公众利用知识产品的需求是合理使用的出发点,同时兼顾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范围内对著作权人做出一定的限制,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在判断合理使用的标准上,以能否平衡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为判断标准。

诚然,法律要赋予著作权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自己的创作成果拥有独占的权利,以更好地激发其创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法律又要满足和保障社会公众获取和使用知识产品的需求,促进知识的交流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励作品的再创作,以提高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

因此,利益平衡成为判断使用行为是否合理的最基本准则。

第二,使用行为的目的。

这里的使用目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1)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非以营利为目的。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使用、为介绍、评论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使用、为报道时事新闻而使用、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翻译而使用、图书馆等为陈列保存需要而使用或者为其他非营利性目的而使用等等,这些使用行为都是非营利性质并且是为社会发展需要而为之的;(2)使用目的必须正当。

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知识信息的知悉权,使用行为在不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其目的必须是出于善意并促进公益才能成立合理使用。

第三,使用行为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

这一判断标准主要从保护著作权人的优先权利方面考虑。

反过来说,过度强调他人对著作权人作品的合理使用甚至不惜牺牲著作权人其他合法权益无异脱离了合理使用制度的设计宗旨。

在社会发展和著作权人权利保护的过程中,应更趋向于著作权人的权利保护。

只有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才有对著作权人权利进行限制的实体基础。

第四,使用作品的程度。

这个判断标准可以从量和质两方面进行分析。

在创作中少量引用原作内容是进行创作活动所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大量引用原作内容则有可能构成抄袭,属于侵权行为。

使用的篇幅越大,越有可能侵害著作权人的利益,就越脱离合理使用的本质;与此同时,如果引用原作品少量内容但却是原作品最能表达著作权人主旨思想或者最能体现原作品独创性的,也可能构成侵权,自然也不在合理使用范畴内。

法律所保护的合理使用应是引用、有限复制的非实质性适用。

第五,使用行为不得侵害作品的经济价值。

使用目的是主观层面的判断标准,使用行为对经济价值的影响则属于客观层面的判断标准。

笔者认为,是否侵害作品实质或者潜在的市场价值是判断该使用行为是否合理的—个重要的标准。

即使使用者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利益,只要损害了著作权人作品实质的或者潜在的经济价值,就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

第六,使用行为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作品名称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