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_合编)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_合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首凝灰岩等。

2)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由地表的各类岩石经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后破坏后补水流、冰川或风力搬运至不同地主,再经逐层沉积并在覆盖层的压力作用或天然矿物胶结剂的胶结作用下,重新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苏达根主编)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苏达根主编)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 B 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A。
A、吸水性 B、吸湿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三、是非判断题
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错
二、选择题(多项选择)
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 ABCD 。
A、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
B、产生流浆
C、有离析现象
D、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以下哪些属于混凝土的耐久性?ABD
A、抗冻性 B、抗渗性 C、和易性 D、抗腐蚀性
三、是非判断题
1.在拌制混凝土中砂越细越好。错
2.在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越多和易性就越好。错
性变形能力。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
有一定的伸长率, 可以使缺陷处超过s 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同
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要具有一定塑性。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
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1
A、塑性
B、冲击韧性 C、弹性
D 、硬度
2.钢的含碳量为 A
A、小于2.06% B、大于 3.0% C、大于2.06% D、<1.26%
四、名词解释
1.弹性模量: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2.屈服强度: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
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测试:将材料破碎,磨细,烘干,取一定质量粉末,以排液法测体积.计算密度. 表观密度:块体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时,单位体积的质量.测试:将材料加工成标准形状试件,量出各方向尺寸,计算自然体积. 孔隙率:块体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测试:直接法;或测得密度和表观密度后计算孔隙率.(2)相互关系:%100)1(0⨯-=ρρP(3)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密度为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体积为材料的物质体积,而不包括孔隙体积,因而反映的是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上的特点.视密度是用直接排液法测得.计算体积中包括材料的物质体积和闭口孔体积两部分.因此其大小除与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有关外,还与材料中闭口孔的孔隙率有关.2.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表观密度降低,强度降低,导热性降低,而吸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的变化不定;即,当孔为开口连通孔时,孔隙率增大,抗渗性降低;孔为开口微孔时,抗冻性降低明显,且吸水性增大显著;孔为封闭孔时,则不影响.3.红砂岩:密度 3/64.29.1850cm g ==ρ 卵石视密度 3/62.2140979010001000cm g a =-+=ρ4.%2.2%100)72.266.21(=⨯-=P 5.30/67.2%2172.2cm g =+=ρ第二章无机胶凝材料1.答:石膏制品的特点:(1)凝结硬化快;(2)硬化初期体积微膨胀;(3)孔隙率高:体积密度小,保温隔热性能好;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耐水性差,抗渗性和抗冻性差.(4)防火性能好;(5)加工性能好.2.答: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3.答: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和适量铁粉.4.答:参见:教材32页,表2-7.5.答:答: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为:C-S-H凝胶;CFH凝胶;水化铝酸三钙;氢氧化钙;钙矾石.水泥石的结构: 水化产物未水化水泥内核毛细孔6.答:三种:f-CaO或f-MgO或石膏过量.检验:f-CaO-----沸煮法(试饼法或雷氏法)f-MgO-----压蒸法石膏------长期常温水中7.答:(1)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2)火山灰水泥;(3)抗硫酸盐水泥;(4)高铝水泥;(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6)普通水泥或火山灰水泥;(7)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8.答:腐蚀的类型:(1)软水腐蚀;(2)盐的腐蚀,包括硫酸盐腐蚀和镁盐腐蚀;(3)酸的腐蚀,包含一般酸和碳酸;(4)强碱的腐蚀;(5)其他腐蚀,如糖类,脂肪等.腐蚀的主要原因:(1)水泥石中存在易被腐蚀的成分,如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三钙;(2)水泥石不密实,有孔隙;(3)环境中存在腐蚀性介质.防止腐蚀的措施:(1)进行水质分析,合理选择水泥品种;(2)提高水泥石的抗渗性,如提高水泥石的密实性或改变孔隙特征;(3)表面防护处理.9.答:活性混合材:常温下,具有潜在活性的混合材.或指常温下,在有激发剂时,可与水发生反应,并生成具有胶结能力的水化产物的矿质材料.非活性混合材:常温下,不具有潜在活性的矿质材料.即有激发剂时,也不发生水化反应,或反应极微弱的混合材.掺入水泥中的作用: (1)减少熟料用量,调节水泥强度等级,降低水化热;(2)增加水泥产量,降低成本;(3)活性混合材依种类不同,可对水泥进行不同方面的改性.10.答:与普通水泥相比,掺大量混合材的水泥具有的共性:(1)密度较小.原因:混合材的密度小于水泥熟料的密度,普通水泥中熟料含量高,因此水泥密度大.(2)凝结硬化慢,有二次水化.(3)强度早期低,但后期增进率高.原因:熟料少,早期强度底;混合材的二次水化使后期强度不断增长,因此掺大量混合材水泥后期强度增进率答.(4)强度发展对温湿度敏感,适合于蒸汽养护.原因:混合材的水化在湿热条件下可被加速,且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5)水化热低.原因:熟料少.(6)耐软水及硫酸盐的侵蚀能力强.原因:水泥石中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三钙含量少.(7)抗冻性,耐磨性较差.原因:熟料少,水化热低且强度发展慢,因此抗冻性差;同时,熟料的水化产物耐磨性好,因此,掺大量混合材水泥的耐磨性差.矿渣水泥的个性:耐热性好,抗渗性差,保水性差,干缩较大.火山灰水泥的个性:干缩大;在潮湿的环境中时抗渗性好.粉煤灰水泥的个性:和易性好;干缩较小,抗裂性较好;强度发展更慢.水泥的适用与禁用范围:参见教材47页,表2-14.第三章混凝土1.答:对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经济性.要获得质量优良的混凝土,必须:(1)合理选择原材料:原材料的品种合理,质量好.如合理选择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砂石级配好,含泥及有害杂质少,尽可能用较粗的砂石;合理选用外加剂和掺合料等.(2)配合比设计合理:选择合理砂率;尽可能降低水灰比;保证最小水泥用量.(3)施工养护:保证搅拌均匀,成型密实,加强养护.如可采用机械搅拌,优化投料顺序,机械振捣或加压振捣等,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养护中注意温度适宜,湿度达要求,或可采用湿热养护等.2.答:水泥浆的作用:填充砂石空隙,包裹砂石颗粒表面,硬化前起润滑作用,硬化后起胶结作用.砂石作用:骨架作用.可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降低成本,减少收缩,抑制裂纹扩展等.3.答:卵石拌制混凝土的优点:用水量和水灰比相同时,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好.缺点:与水泥石的粘结力较低.碎石混凝土的优点:用水量和水灰比相同时,与水泥石的粘结较牢;缺点:水泥浆用量相同时,流动性较低.4.答: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施工条件下,易于搅拌,运输,成型,并能得到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影响和易性的因素:(1)水泥品种和细度;(2)单位用水量;(3)水泥浆量;(4)水灰比;(5)砂率;(6)骨料;(7)温度与时间;(8)外加剂和掺合料.改善和易性的措施:(1)选择合理砂率;(2)砂石级配合理,含泥及有害杂质少;(3)尽可能用较粗的砂石;(4)合理选用外加剂和掺合料;(5)拌制混凝土时,如粘聚性,保水性不良,可适当提高砂率,或加引气剂或掺合料进行改善.如粘聚性好,但流动性过大,则砂率不变,加砂石;如粘聚性好,但流动性过小,则W/C不变,加水泥浆.5.答:流动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易于流动的性能,属于和易性的一个方面.单纯增大用水量,会使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大,但保水性和粘聚性大大降低,同时凝结时间延长;对硬化后混凝土而言,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增大混凝土的干缩和徐变,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6.答: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内在因素: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性质.)(B W C f A f ce cu -⋅=7.答:(1) 不行.原因参见5题.(2) 可以.水泥浆量增大,混凝土流动性增大,但W/C 不变,因此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变.(3) 不可以.氯化钙为早强剂,虽有些塑化作用,但对混凝土其他性能影响更大.(4) 可以.(5) 可以,但有限.8.答: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1) 组成材料:选用高标号水泥;砂石级配好,杂质少,控制石子的最大粒径;选用强度高,坚固性好的碎石,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掺用高效减水剂;掺入优质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选用磁化水;掺加增强材料,如钢纤维.(2) 配合比:选用合理砂率;尽可能降低水灰比;适当增大水泥用量,但总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3) 施工:机械搅拌,机械成型,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4) 养护:加强养护,如保证适宜的温度,注意保湿;或可采用蒸压养护等湿热处理方法.9.答:减水剂:掺入混凝土后,在不改变配合比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大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或在保持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不变条件下,可显著降低用水量的外加剂.混凝土中掺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意义:(1) 保持混凝土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可降低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强度;(2) 保持流动性和强度不变,可降低用水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3) 保持流动性不变,可减少单位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4) 可减缓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利于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的降低,从而减少开裂的可能性.常用减水剂品种:普通型的---木钙(M 剂)高效型----萘系:FDN,NNO,MF 等;水溶性树脂类:SM 剂.缓凝型---糖蜜类.10.解:配制强度MPaC t f f V k cu cu 9.35%10645.11301,,=⨯-=⋅-=甲.,,,,),(7.44%20645.11308.39%15645.1130,0,,,则甲的水泥用量最少最小甲的配制强度一定及且甲丙乙cu ce ce cu cu cu f W f B A B W Cf A f MPa f MPa f ∴-⋅==⨯-==⨯-=11.解:混凝土混凝土混凝土混凝土3333/868.0240060.05.45.21%5.25.4%45.260.0/10308.0240060.05.45.21%)5.21(5.4/5808.0240060.05.45.21%)41(5.2/2238.0240060.05.45.211m kg m m kg m m kg m m kg m w g s c =⨯⨯+++⨯-⨯-==⨯⨯++++⨯==⨯⨯++++⨯==⨯⨯+++=12.解:调整后:混凝土混凝土混凝土混凝土或基准配合比为则基基基基基3,,3,3,3,/2266.0/119023806.072.51.189.872.51.18/58523806.072.51.189.872.59.8/376238060.072.51.189.872.572.560.0:16.3:56.1:1)6.072.5(:1.18:9.8:72.5::::1.189.860.0/72.5%)101(2.5m kg m m m kg m m kg m m kg m m m m m Kgm Kgm C W Kgm c w g s c w g s c g s c ===⨯⨯+++==⨯⨯+++==⨯⨯+++==⨯=====+⨯=13.答:(1) 大体积混凝土;选用缓凝剂,可减缓水泥水化放热,利于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2) 高强度混凝土;选用高效减水剂,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可显著降低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强度效果显著.(3) C35泵送混凝土;选用泵送剂或M 剂.可在提高混凝土流动性的同时,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并有缓凝效果,可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4) 混凝土预制构件;选用早强剂.可提高早期强度,提高生产效率.(5) 抢修及喷锚支护的混凝土;选用速凝剂.可使混凝土在几分钟内快速凝结,1小时即可达到一定强度.(6)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选用引气剂.可在混凝土内引入大量独立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阻断毛细孔渗水通道,降低混凝土的吸水率,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第四章 砂浆1.答:新拌砂浆的技术要求为流动性和保水性;新拌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因为砂浆中无粗骨料,因此,不存在分层离析现象,即粘聚性要求.第五章钢材与铝合金1.常温下钢材有哪几种晶体组织,各有何特性?答:常温下,钢的晶体组织:(1)铁素体:塑性和韧性好,但强度和硬度低;(2)珠光体:既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又有一定的硬度,且强度较高;(3)渗碳体:硬度高,但塑性和韧性极差,强度较低.2.简述钢中含碳量,晶体组织与性能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答:钢中含碳量在0.02-0.77%范围内增大时,钢中铁素体含量降低,珠光体含量增加,同时,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大,但塑性和韧性降低;含碳量为0.77%时,钢中晶体组织全部为珠光体.含碳量在超过1%后增大时,钢中珠光体含量降低,渗碳体含量增加,且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降低,硬度增大.3.什么是屈强比?对选用钢材有何意义?答:屈强比是指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过大,钢的利用率高,但安全系数低;屈强比过小,钢的安全系数高,但利用率低,不经济.因此,一般,钢的屈强比取值为:0.60-0.75,兼顾了安全性和经济性.4.什么叫冷加工强化和应变时效?各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答:冷加工强化:常温下对钢进行的拉或拔等机械加工,使钢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钢的屈服强度,但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应变时效:冷加工后的钢材,随时间的延长,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变时效,简称时效.冷加工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可焊性降低,弹性模量降低.时效对钢性能的影响:屈服强度继续提高,抗拉强度略有提高,塑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略有恢复.5. Q235AF和Q235D两种牌号的钢,在性能和应用上有何区别?答:Q235AF:质量等级为A级,脱氧程度为沸腾钢.Q235D:质量等级为D级,脱氧程度为特殊镇静钢.性能:Q235AF的硫磷含量高,成分偏析严重,塑性和韧性差,可焊性差;Q235D的质量好,塑性和韧性,尤其是低温下的韧性好,可焊性好.应用: Q235AF只能用于一般静载钢构.Q235D则可用于低温下承受动载的重要焊接钢结构.第六章木材1.答:木材平衡含水率:木材中与环境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纤维饱和点含水率:木材中吸附水达饱和,而自由水为零时的含水率;或木材的细胞壁吸附的水达到饱和,而细胞间隙和细胞腔中的自由水为零时的含水率.意义:平衡含水率是木材干燥时的指标.纤维饱和点含水率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的转折点.2.答:影响木材强度的因素:(1)含水率: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随含水率增大,强度降低;超过纤维饱和点含水率后,含水率变化,强度不变.(2)温度:温度升高,强度降低.(3)荷载作用时间:时间延长,强度降低,并趋近于一稳定值.(4)疵病.除木节可提高抗压强度外,疵病对强度都有不同的不利影响.(5)夏材率.夏材率高,强度高.第八章沥青及沥青基材料1.石油沥青的三大组分与性质间的关系.答:沥青中油分含量高,沥青的黏性低,塑性好,温度感应性大,大气稳定性好;树脂质含量高,沥青的塑性好,粘结力大;地沥青质含量高,沥青的黏性大,塑性差,温度感应性低,大气稳定性差.2.石油沥青的牌号划分及选用.答:石油沥青的牌号是根据针入度大小划分的,每一牌号还要达到相应的延度,软化点及溶解度等要求.选用:主要考虑工程性质,使用部位,环境条件等.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较大牌号的沥青.。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答案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和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重要辅助教材。

下面是《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的答案。

1. 什么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是水泥、砂、骨料和水。

水泥起着粘结作用,砂和骨料起着填充作用,而水则是混凝土的成型介质和养护介质。

2. 什么是水泥?它的种类有哪些?答,水泥是一种粉状物质,主要由石灰石、粘土等矿物经研磨、混合煅烧而成。

常见的水泥种类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3. 什么是砂?在混凝土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砂是一种颗粒较细的颗粒状材料,主要用作混凝土中的填料,起到增加混凝土强度和改善工作性能的作用。

4.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它的作用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5. 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骨料有哪些?答,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到填充和增加混凝土强度的作用。

常用的骨料有碎石、砾石等。

6. 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是怎样的?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是指水泥在水的作用下逐渐发生水化反应,形成胶凝体,最终硬化成坚固的体积稳定的物质。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有水灰比、水泥品种、水泥用量、养护条件等。

7. 混凝土的强度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答,混凝土的强度主要由水泥的品种、水灰比、骨料的种类和配合比等因素决定。

8. 水泥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应用有何不同?答,水泥的种类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它们的特点和应用不同,硅酸盐水泥适用于一般混凝土工程,硫铝酸盐水泥适用于耐酸蚀混凝土工程,普通硅酸盐水泥适用于一般混凝土工程。

9.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如何测试的?测试结果如何评定?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压力试验机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评定。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作业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作业答案

11混凝土从伴制到使用可能会产生哪些变形?这些变形的原因是什么?①化学收缩。

原因是水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均密度不同。

②塑性收缩。

原因主要是是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率过大,次要因素有水化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低,风化快③自收缩。

原因有水灰比,凝胶材料的品种、细度和活性温度等。

④干燥收缩。

原因是当水泥暴露在低湿度的环境中,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的水分和凝胶孔中的物理吸附吸水因蒸发而产生体积收缩⑤碳化收缩。

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与水化产物反应⑥温度变形。

原因热胀冷缩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原因外力作用下弹性变形⑧徐变。

原因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凝胶体粘性流动,产生持续变形。

混凝土内部微裂缝扩展导致应变增加。

15常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耐久性问题?在使用混凝土时是如何考虑耐久性问题的?答:①抗渗性:水泥品种、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及施工振捣质量、养护条件有关。

②抗冻性: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率,水灰比高孔隙率大,在冻结时孔中会产生压力,同样在负温条件下毛细孔与凝胶孔形成渗透压。

③耐磨性:混凝土的耐磨性受配合比、养护年龄期等影响,水灰比越小强度高耐磨性大,湿润养护充分会增大耐磨性,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和修饰,可以提高耐磨性。

④抗化学腐蚀: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与酸碱盐类化学物质接触,导致水泥石的腐蚀。

⑤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反应消除了混凝土中钢筋的碱环境保护,使钢筋易腐蚀,另外碳化作用产生碳化收缩,有可能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⑥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含有过量的碱,骨料中含有碱活性物质,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中的碱与具有碱活性的骨料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膨胀性反应。

使用混凝土时:合理选择适当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孔结构;控制最小用水量和最大水灰比。

17某实验室试拌混凝土,经调整后各材料用量为:普通水泥4.5kg,水2.7kg,砂9.9kg,碎石18.9kg,又测得拌合物表观密度为2.38kg/L。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附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附答案)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2)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例如花岗岩、辉绿岩、火山首凝灰岩等。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0001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0001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 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

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

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

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参考答案:密度: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 m的粉末, 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

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

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第1 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导热性(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 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 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21) 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程材料概述及基本性质思考题与习题:⼀、填空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机材料、复合材料三⼤类。

2、建筑材料按使⽤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两⼤类。

3、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委⾏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四类,国家标准代号为: GB ,企业标准代号为Q 。

4、材料标准表⽰由标准名称,标准分类,标准编号,颁布年份四部分组成。

5、《蒸压加⽓混凝⼟砌块》(GB/T11969-1997)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意为:GB : 国家标准, T : 推荐标准,11969 : 标准编号,1997 : 颁布年份。

6、某材料的密度为 2.5,表观密度为 1.8,该材料的密实度为 72% ,孔隙率为28% 。

7、⽔可以在材料表⾯展开,即材料表⾯可以被⽔浸润,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性。

8、材料的吸⽔性⼤⼩⽤吸⽔率表⽰,吸湿性⼤⼩⽤含⽔率表⽰。

9、含⽔率为5%的湿砂1000g中,含⼲砂 952.38 g,⽔ 47.62 g。

10、材料的耐⽔性⽤软化系数表⽰,耐⽔材料的K R≥ 0.85 。

11、⼀般来说,材料含⽔时⽐其⼲燥时的强度低。

12、墙体受潮后,其保温隔热性会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材料受潮后导热系数明显增⼤的缘故。

13、当某材料的孔隙率增⼤时,下表中的性质将如何变化。

(增⼤↑,下降↓,不变-,不定?)14、某钢材直径10mm,拉伸破坏荷载为31.5KN,该钢材的抗拉强度为 401.07MPa 。

15、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

16、材料在使⽤环境中,除受荷载作⽤外,还会受到物理作⽤、化学作⽤和⽣物作⽤等周围⾃然因素的作⽤影响其耐久性。

⼆、是⾮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含⽔率为2%的湿砂重100g,其中⽔的重量为2g。

()2、热容量⼤的材料导热性⼤,受外界⽓温影响时室内温度变化较快。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封闭微孔的导热系数⼤。

土木工程材料第六版课后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六版课后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六版课后答案1.以下属于砌体材料适用范围的是?() * [单选题] *A.多层住宅(正确答案)B.多高层住宅C.大跨结构D.公共建筑2.土木工程材料指与土木工程()、()、()、()相关联的各类材料的总称。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施工、维护、建设))3.土木工程材料属性有很多,有()、()、()和()等。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功能性属性))4.材料的()和()又称为材料的基础属性。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材料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孔隙率、含水量))6.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有()、()、()、()、()等。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组分、亲水性、憎水性、老化、锈蚀)) 7.土木工程材料的功能性属性主要有()、()、()。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火性能、隔热性能、抗腐蚀性能))8.木材的力学性质非常独特,木材的()强度远高于()强度。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_合编)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_合编)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第一章(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1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 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

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

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

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参考答案:密度ρ: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m 的粉末,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

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ρ: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

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 :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10010⨯⎪⎪⎭⎫⎝⎛-=ρρP 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导热性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材料安装工程常用材..2 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 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 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 宏观,细观,微观2. 51.53. 小,大4. 最大冻融循环次数5. 软化系数,0.85二、选择题1. B ;2. A ;3. D ;4. C ;5. B ;6. D三、简答题1.答:当某种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下表内其他性质如何变化?(用符号表示:↑增大、↓下降、─不变、?不定)2. 答: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破坏荷载时的变形值很小,破坏时有突发性;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可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承受冲击或震动荷载的能力很差,适宜承受静压力,用于受压部位。

韧性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同时产生较大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大,破坏前有明显预兆;抗拉强度接近或高于抗压强度。

适合承受拉力或动载,对于承受冲击荷载和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具有较高的韧性。

3. 答: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对保证工程结构长期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减少维护费用,延长使用年限、节约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的耐久性与其抗渗性有直接关系,改善抗渗性的措施均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如生产制备材料时,尽量增大其密实度,提高强度;改善内部孔隙结构,减少连通性孔隙;做好防水措施,对于亲水性材料,表面用憎水材料覆盖或涂层等。

四、计算题1.解:填充1m 3卵石需用砂子的体积大小等于卵石的孔隙体积。

//001550(1)100%(1)100%41.5%2650g P ρρ=-⨯=-⨯= /31.0*0.415s g V P m ==2.一块烧结普通砖的外形尺寸为240mm ⨯115mm ⨯53mm ,吸水饱和后重2940g ,烘干至恒重为2580g 。

将该砖磨细并烘干后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58 cm 3。

试求该砖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质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的密度:350 2.69/18.58m g cm V ρ=== 砖的表观密度:3002580 1.76/2411.5 5.3m g cm V ρ===⨯⨯ 砖的孔隙率:0 1.76(1)100%(1)100%34.6%2.69P ρρ=-⨯=-⨯= 砖的质量吸水率:129402580100%100%14.0%2580m m m w m --=⨯=⨯= 砖的开口孔隙率:360100%24.6%2411.5 5.3k v P w ==⨯=⨯⨯ 砖的闭口孔隙率:34.6%24.6%10.0%b k P P P =-=-=3. 解:① 甲材料的孔隙率:0 1.4(1)100%(1)100%48.1%2.7P ρρ=-⨯=-⨯= 体积吸水率: 0140017%23.8%1000V m w W W ρρ==⨯=② 设乙材料的总体积为1m 3,则吸收水的体积为0.462m 3。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模板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模板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 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 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 不但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 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材料的成分不同, 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 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 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 而对其它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

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 能够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 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

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 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

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参考答案:密度ρ: 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 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m的粉末, 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

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ρ: 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 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 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

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 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 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 : 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10010⨯⎪⎪⎭⎫ ⎝⎛-=ρρP密度与视密度区别: 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 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 封闭的孔隙, 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 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 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 强度、 吸水性、 抗渗性、 抗冻性、 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 材料孔隙率大, 在相同体积下, 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答案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是一本权威的教材,其中的课后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部分。

下面是《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能。

1. 什么是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哪些指标?答,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性能,包括强度、韧性、硬度、延展性等指标。

2. 介绍一下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答,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指标;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指标。

第二章,金属材料。

1. 金属材料的强度是如何定义的?有哪些影响因素?答,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受到晶界、位错、合金元素等因素的影响。

2. 介绍一下金属材料的腐蚀形式及防腐蚀措施。

答,金属材料的腐蚀形式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应力腐蚀等;防腐蚀措施包括表面涂层、合金化、阴极保护等。

第三章,非金属材料。

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是什么?答,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2. 介绍一下混凝土的性能及配合比的确定方法。

答,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配合比的确定方法包括经验配合比、试验配合比、理论配合比等。

第四章,土工合成材料。

1. 土工合成材料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答,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布、土工膜、土工网等,具有耐老化、耐腐蚀、抗拉强度高等特点。

2.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及施工注意事项。

答,土工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铁路、水利工程、环保工程等领域;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接缝处理、施工温度等。

以上就是《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课后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第二版_苏达根主编 2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第二版_苏达根主编 2

第一单元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三、是非判断题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错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对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错4.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对5.材料的渗透系数愈大,其抗渗性能愈好。

错四、名词解释1.材料的空隙率: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2.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五、问答题1.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答案: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

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

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2.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答: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

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

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4)材料本身的强度。

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

六、计算题1.某岩石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2 MPa 、178 MPa 、168 MPa 。

该岩石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答案:该岩石的软化系数为85.094.0178168>===g b R f f K所以该岩石可用于水下工程。

第二单元 建筑金属材料四、名词解释1.弹性模量: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混凝土从伴制到使用可能会产生哪些变形?这些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①化学收缩。

原因是水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均密度不同。

②塑性收缩。

原因主
要是是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率过大,次要因素有水化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低,风化快③自收缩。

原因有水灰比,凝胶材料的品种、细度和活性温度等。

④干燥收缩。

原因是当水泥暴露在低湿度的环境中,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的水分和凝胶孔中的物理吸附吸水因蒸发而产生体积收缩⑤碳化收缩。

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与水化产物反应⑥温度变形。

原因热胀冷缩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原因外力作用下弹性变形⑧徐变。

原因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凝胶体粘性流动,产生持续变形。

混凝土内部微裂缝扩展导致应变增加。

15常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耐久性问题?在使用混凝土
时是如何考虑耐久性问题的?
答:①抗渗性:水泥品种、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及施工振捣质量、养护条件有关。

②抗冻性: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率,水灰比高孔隙率大,在冻结时孔中会产生压力,
同样在负温条件下毛细孔与凝胶孔形成渗透压。

③耐磨性:混凝土的耐磨性受配合比、养护年龄期等影响,水灰比越小强度高耐磨性大,湿润养护充分会增大耐磨性,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和修饰,可以提高耐磨性。

④抗化学腐蚀: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与酸碱盐类化学物质接触,导致水泥石的腐蚀。

⑤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反应消除了混凝土中钢筋的碱环境保护,使钢筋易腐蚀,另外碳化作用产生碳化收缩,有可能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⑥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含有过量的碱,骨料中含有碱活性物质,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中的碱与具有碱活性的骨料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膨胀性反应。

使用混凝土时:合理选择适当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孔结构;控制最小用水量和最大水灰比。

17某实验室试拌混凝土,经调整后各材料用量为:普通水泥4.5kg,水2.7kg,砂9.9kg,碎石18.9kg,又测得拌合物表观密度为2.38kg/L。

试求:
(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
(2)当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5%,石子含水率为1%时求施工配合比;
(3)如果实验室配合比未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就直接用于现场施工,则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是怎样的?对混凝土强度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答:㈠M总=36kg
M水泥=2380×4.5/36=297.5kg
M砂=2380×9.9/36=654.5kg
M石=2380×18.9/36=1249.5kg
M水=2380×2.7/36=178.5kg
㈡施工现场需水用量=2.7-9.9*0.035-18.9*0.01=2.2kg
水灰比为=2.2:4.5=0.49
配合比为水泥:砂:石=4.5:10.25:19.09=1:2.28:4.24 ㈢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为水泥:砂:石=4.5:9.9:18.9=1:2.2:4.2,
水灰比为0.6 混凝土强度将直接减少达18.3%
附加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某现浇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采用人工拌制,混凝土坍落度50-70mm,所用原材料:水泥P.O.32.5,密度为3.01g/cm3,强度富余系数1.08;中砂,表观密度2.67g/cm3;碎石5-40mm,级配合格,表观密度2.71g/cm3.试设计此混凝土配合比,并计算12升混凝土各材料用量(考虑富余15%).
学号为单号的同学采用假定表观密度法,双号采用绝对体积法
假定表观密度法,如下:
fcu,o=fcu,k+1.645*5.0=30+1.645*5.0=38.225MPa
w/c=0.46*32.5*1.08/(38.225+0.46*0.07*32.5*1.08)=0.41
单位用水量Wo=185kg
水泥用量Co=Wo/(W/C)=185/0.41=451.2kg
砂率Sp=31%较合理
砂率定义有:So/(So+Go)*100%=Sp=31%
表观密度法是:Co+Wo+So+Go=ρcc=2500
解得So=764kg,Go=1099kg
配合比为Co:So:Go=1:1.69:2.43
水灰比为W/C=0.41
当配制12升混凝土时
水泥6.23Kg 水2.56Kg 砂9.16kg 石子13.19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