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灰铸铁熔化技术.

合集下载

灰铸铁熔炼

灰铸铁熔炼
1、砂型打实
2、注意开箱时间
错箱
铸件沿分型面发生相对少位移
1、模样尺寸不对或变形
2、砂箱或分型板定位不准确
3、合箱不准
4、模样在模板上的位置偏移
1、检测并修整模样
2、检查、修理或改换砂箱及分型板
3、注意准确合箱
4、检查并调整模样在模板上的位置
多肉
铸件上有形状不规则的毛刺、披逢或凸起的部分
1、由于铁液的压力作用使型腔局部胀大造成,
4、型砂或芯砂表面强度不够
1、浇注系统位置和大小要合适
2、合箱前必须将型腔内的落砂清理干净
3、定期对旧砂进行处理
4、提高湿压强度
夹砂
在铸件表面上,铸件上夹有一层型砂
1、砂型紧实度过硬或紧实度不均匀
2、浇注位置不当,
3、原砂粒度过于集中,或水分过高
4、型砂退让性差
5、型砂中有夹渣物
1、砂型紧实度不宜过高,加强透气性
缺陷名称
特征
产生原因
防止方法
气孔
筛状气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铸件的整个或大部分断面上
皮下气孔:离铸件表面1-3mm处,出现密布的细小气孔
局部气孔:铸件局部地方出现孔穴单个气孔或蜂窝状气孔
当铁液中,气体含量较多,并且浇注温度过低,析出的气体来不及上浮和释出铸件时产生
1、炉料本身气体含量高,或锈蚀严重、表面油脂物多
3、对薄壁零件落砂时认真清理
4、尽量减少碰撞
渣眼
在铸件外部或内部的孔穴中有熔渣
1、铁液中熔渣多或铁液包中的渣未清理净,浇注时,又未注意挡渣
2、浇注时,由于断流而带入到熔渣
3、浇注系统挡渣差
1、适当提高铁液温度,并在铁液包中加入少量干砂,以利于聚渣清除,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高强度灰铸铁工艺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高强度灰铸铁工艺

双联 熔 炼 工艺 生 产 发 动机 铸 件 , 近 几年 ,随 着 发动 机 功 率 的 不断
铁 强 度 的 方 法 会 带来 许 多 不利 因 素 ,如 铸造 工 艺性 能 变差 、 白 口
料 以 及熔 炼 过 程 的 控 制 来 保 证 , 而铸 件 化 学 成 分 则 通 过 炉 前处 理 过 程 中 的 孕育 及 合金 化 柬 控 制 铸
的化 学 成 分 ,如 表 J 所示 。
料 ,不 使川 生 铁 ,利 用 增 碳 剂进 行增 碳 的 工艺 来 生 产 铸 铁 ,不 仪 消除 生 铁 的 遗 传 性 ,可 使 铸铁 的

按 所 生 产 铸 件 的壁 厚 和 技 术 要 求 合理 选 择 。 传 统 方 法 认 为 ,提 高 灰 铸 铁
强度 灰 铸铁 工 艺进 行 探索 。

倾向增大 ,特 别是薄 壁件 可能 会
引 起 可 加 工性 变 差 的情 况 , 因此
并 未被 广 泛应 用 。
目前 ,普 遍 采 用 的 方 法 是 在 达 到较 高 强 度 的 前提 下 ,使 用尽
町 能 高 的 碳 当 量 。 碳 当 量 的 提
理 完 全 不 一样 , 为 了保 ¨ E 铁 液 质 量 , 使 用 废 钢 加 旧炉 料 进 行 眦
形 态 ,从 而 改 善切 削加 工性 能 , 逐 步认 识 到 灰铸 铁 中硫 含 量 在 一 定 范 围 内是 有利 的 。我 仃 】 根 据 生 产铸 件 的结 构 特 点确 定 了原 铁 液
件化 学 成 分 。
提升 ,对缸体 、缸盖 等铸件要求
越 来越 高 ,材 料 牌号 种 类 变 化 较 大 ,给 生产 带 来 不便 , 目前 新 建 的铸 造 车 间 采 用 中频 感应 电炉 熔 炼 铁 液 。 本 文 主要 是 通 过 在 生产 中 的 实践 ,从 原材 料 质量 控 制 、 配料 、 加料 工 艺 、熔 炼 工 艺 等 几 方面对 l 2 t 中 频 感 应 电 炉 熔 炼 高

高强度灰铸铁熔炼技术发展趋势及最新研究成果

高强度灰铸铁熔炼技术发展趋势及最新研究成果
到更 好 的渗碳 效 果并 促进 形核 。另 外 , 有一 项 在 还
使用 的是 高 纯生铁 也 被证 明是落 后 的 , 它是 熔化 设 备 和熔炼 丁 艺落 后 的双 重体 现 。 同时需 要说 明 , 大 量使 用废 钢 增碳 工艺 提 高灰 铸铁 性 能 , 其铁 液 的收
缩 和 白口倾 向反 而降低 , 就是增 碳 的功劳 。 进入 新世 纪 , 铸铁 的研 究 进 入 了一个 新 的活 灰 跃期 。许 多 新技 术 、 r 的开 发应 用 为灰 铸铁 材 新一 艺
随着 重 型 卡 车 功率 的不 断 提 高 和 节 能 减 排 指 标 的更 加严 格 , 柴油 发动 机 缸体 缸盖 正 在 向更 高 强
度 发展 , 料 已从 H 2 0发展 到 H 2 0 近 几 年 更 材 T0 T5 ,
收 缩倾 向并没 有 因此 增加 。
1 灰铸 铁 熔 炼技 术 简要 回顾 及 发展 趋
向 ,减少灰铸铁 的断面敏感性 ,改善石墨形态 ,提高材料性能 。指 出随着熔炼 _艺水平的提高和铁 液炉前处理技术的创新 , r
H 30材 料 已产 业 化 应 用 , T 5 及 更 高 牌 号 的 灰 铸铁 材 料 也 已经 能够 达 到 。 T0 H 30 关键 词 : 铸 铁 ; 强 度 ; 灰 高 冲天 炉一 感 应 炉 双 联 ; 应 炉增 碳 感
是要 求 H 30 T 0 。更 高牌号 的灰 铸铁材 料被 多数人认 为并 不适 合 生产 缸体 缸 盖这 类复 杂 铸件 , 如有 需 求 可能会 被蠕 墨铸铁 所替 代 。然 而 , 许多 研究 表 明 , 如
能采 取先 进 的熔 炼工 艺 以及 先进 的铁 液 处理 技 术 , 灰铸 铁 的强度 性 能仍 有大 幅提高 的潜 力 , 铁 液 的 而

铸态QT400-18球墨铸铁熔作业指导书

铸态QT400-18球墨铸铁熔作业指导书

铸态QT400-18球墨铸铁熔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适用于800公斤球化包处理500-800公斤QT400-18球铁。

一、原材料:1、球铁用生铁,废钢根据TJG03.7.01-08原材料验收标准进行控制。

2、回炉铁:对不同牌号的球铁回炉铁进行分类存放,配料时分别使用。

且回炉铁的杂质、泥沙必须清理干净。

3、特别注意废钢的质量,一方面,废钢厚度<3mm,锈蚀严重,会使铁水含气量增加,铁水氧化,球化剂消耗量增加,造成铸件球化不良。

另一方面,废钢中混入合金钢,会使铸件产生碳化铁,使塑性、韧性降低。

4、球化剂主要选用Mg8RE35、孕育剂:(1)孕育剂主要选用SiBaCa ,并且要达到工艺要求的粒度。

(2)对于厚大铸件、浇注时间较长,需用75Si铁与硅钡合金(Si:60-68%,Ba:4-6%,AI:1.0-2.0%,Ca:0.8-2.2%)进行复合孕育。

混合比为7∶3(3)75Si铁与硅钡复合孕育剂配比,要专人负责。

二、配料配料要求铁水成分达到以下范围原铁水碳:3.7-3.9%; 硅1.0-1.2%; 锰:0.15-0.2%; 磷:≤0.06%; 硫0.05%(脱硫处理后的成分),要求每包取原铁水激冷试样一个做为化验用,试样编号为日期+包次顺序,如:2010年8月2号第一包球铁激冷试样,编号为20100802-1也可以将年去掉,编号为0802-1,第二包激冷试样编号为0802-2,以此类推.球化处理后的最终成分:碳:3.4-3.8%; 终硅2.6-2.9%; 锰:0.15-0.2%; 磷:≤0.06%; 终硫0.02%; 残镁0.04-0.06%; 残稀土:0.02-0.04%。

要求每包取球化后铁水激冷试样一个做为化验用,试样编号为日期+包次顺序,如2010年8月2号第一包球铁激冷试样,编号为20100802-①也可以将年去掉,编号为0802-①,第二包激冷试样编号为0802-②,以此类推。

原铁水和球化后同一包铁水的激冷试样编号一致,便球化后的激冷试样最后包数加圈,用以分辨。

铸钢的熔炼技术与规范PPT课件

铸钢的熔炼技术与规范PPT课件

2. 铸造工艺特点
(1)铸钢件的结构设计要合理 (2)浇注系统的开设 正确引导钢液入型是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和缩孔的有效办法。开设浇注系 统时要明确铸件的凝固顺序。
3. 铸钢件用造型材料
(1)铸钢件干型用砂 铸钢件造型时,型砂一般分为面砂和背砂。采用砂粒较细的面砂,型砂塑性 好,可得到较光洁的铸件,而背砂使用较粗的砂粒可以提高透气性,还可以降低 成本。 (2)铸钢件湿型用砂 有些小型铸钢件可以采用湿型铸造。 (3)铸钢件用芯砂 要提高铸钢件的表面质量,除了要求芯砂有高的耐火性外,还要增加它的退 让性,不易出砂的型芯可采用油砂。
感谢聆听!
(4)铸钢用涂料 铸钢干型涂料一般采用石英粉;重型铸钢件可采用铬矿粉。
二、铸钢熔炼用原材料
1. 耐火材料
(1)炉衬材料 炼钢炉炉衬的耐火材料有碱性、酸性和中性三种。 (2)黏结剂 炉衬材料的黏结剂有焦油、沥青、卤水、硼酸和水玻璃。
2. 炉料
(1)钢铁材料
(2)铁合金
(3)造渣材料
(4)氧化剂
(5)脱氧剂和增碳材料
(4)氧化期 炼钢过程中进行硅、锰、磷和碳等元素氧化反应的阶段叫氧化期。 (5)还原期 还原期的主要任务是: 造好还原渣,对钢液进行脱氧、脱硫,调整化学成 分,控制好出钢温度。 (7)出钢 出钢时要求钢液流柱要粗,不能散流,将钢液和钢渣全部倾入盛钢桶中, 然后在钢液表面盖上保温材料。
4.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见下表。
图8-16 三相电弧炉结构
(1)炉体 炉体是电弧炉的主要部分,它的外壳由钢板焊成,内部用耐火材料砌筑而成。 (2)炉盖 炉盖是用钢板焊成的炉盖圈(空心的,内部通水冷却),在圈内用耐火砖砌筑。 (3)电极升降机构 电弧炉中的电极上升与下降一般是自动控制的,电极升降的自动控制系统由 电气部分和电极升降机构两部分组成。 电极夹持机构一般用弹簧固紧的夹板或螺栓固紧的夹板夹持电极。

铸铁熔炼作业指导书

铸铁熔炼作业指导书

7.铁水转运要求:吊运人员应将接种完毕之铁液于3分钟内倒入浇注盆,炉前操作工负责监控铁水转运时间并 记录, 若超过3分钟以上时该包铁液返回电炉,重新再处理。

(二)球墨铸铁熔化操作1.熔化操作工依照每日的生产指令启动熔解作业。

首先进行领料和备料工作,所用原料要干 燥,领到现场的原料按分类标识进行存放。

2.按《中频电炉操作规程》进行电炉操作。

3.化学成份控制3.1 正常调质时C、Si不得同时做上限或下限,在包内调整合金含量时合金块度<20mm,Si, 的调整幅度≤0.2%且只能用硅铁调整不可用接种剂调整。

3.2 按时査看分光仪检测结果(分光试验人员接到分光试片测试后,将分析结果报告到炉前), 各元素成分须控制严格执行《熔解作业基准表》中的规定。

当化学成分测得在下限时,熔化工在熔化工程师的指导下计算出达到目标值所需添加的量并负责添加。

此时不必再测成分3.3 对《熔解作业基准表》中要求不明确的微量元素控制目标为:Sn≤0.007%、Sb≤0.007%,其他元素≤0.05%。

如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不在控制目标内,需要电炉重新调质,调质合 格后方可出炉。

如成品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不在控制目标内,按每包首尾模的插牌,将该包次回炉。

3.4 电炉铁液分析结果在标准范围内时,则可以出炉。

铁液调好后30分钟不出炉,需重新确认长度成份及白口长度3.5 铁液保温时间超过1小时,需重新调质。

3.6 每炉铁液冲入返回铁液≥两包时需重新调质。

4.温度和出铁控制:为保证铁水满足浇注要求,熔化操作工每包出铁前先进行除渣,然后用浸入式测温枪对铁液温度进行检测并记录,(预热浇包或浇注盆之铁液需在炉内测温一次〕 ,如果温度达不到要求,不能出铁。

温度以《熔解作业基准表》规定的浇注温度范围为标准5.铁液转运量管制:作业人员根据生产状况在《熔解作业基准表》规定范围内确定每包铁液量 的目标值,出铁水时用吊钩称称量,允许误差为目标值的±30kg6.球化过程:6.1球化处理过程见《球化作业指导书》,为保证球化反应稳定,每炉最后残留<500kg时不再出炉 覆盖剂加入(依球化温度增减);出炉时避免铁液直接冲击球化剂,操作人员应控制铁液角度6.2每包出炉完毕,球化反应开始时焰化操作工应按动秒表开始计时,反应时间应≥50秒,以 防止球化不良,并要记录球化反应时间。

热加工论坛—提高铸铁熔炼质量的措施

热加工论坛—提高铸铁熔炼质量的措施
择。 2 球墨铸铁 . 2 () 1 熔炼
目 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在使用冶金焦或地方 焦, (Y) 1% 1%, 灰分 ! 为 0 一5 含硫量 ( ¥ 1 % B w ). 左 0
右, 定碳含量( 。只有7% 8%, 其固 ,) 0 -5 严重影响
[] 2 符寒光. 2 高硼低碳铁基合金成分优化与组织控制的基础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 R. 请材料, 04 9 20, . [ ]s S Hcik M Gt S Pa tno ao o in 2 Ao a s a o . s r sr tn r 3 , hu , o h e fm i f a o
究[ 接技术, 9 ,)-. 焊 J ] ・ 1 7(: 3 9 52
[ ]u Cagi , l P . dlg s tl t uo 2 G o nq g K l M M en o p i d r tn 9 h n ey o i f a i i i a sb
o t e e i 2 b i s eC- c t s ]Junl e t t M B r e i F- rB s in[. ra f u cc h o d n a r J o o o M t is e e 20 , 3 1 9 11. a rl Si c, 4 3( : 0 - 11 f e a c n 0 9 )1 -
收稿 日 : 0- 10 期 2 5 0-6 0 作者简介: 赵占良(93 ) 男, 16- , 河北省晋州人 , 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 究方向是铸造 工艺和熔炼技 术。
我国加人世贸组织以后, 铸造业迎来了机遇 与挑战。 现在我们国家已是铸造大国, 但还不是铸
[ ] B r m e S ti o fe md r i se w h 1 T S c b. n rg r f e m a n tl 8 e o f o ien e r a g g e i t br di n[. ea Si e E i en 2 3 adi s ] M tis ec ad g e i , 0, o n t J a rl c n n n n r g 0 o o

造纸机烘缸铸件的生产经验

造纸机烘缸铸件的生产经验
C: 3.1% ~3.3% ; Si:1.3% ~1.6% ; Mn:1.1% ~1.2% ; P≤0.15%, S≤0.085%[2]。( 2) 加 入合金元 素。经 过长期 生 产 实践 , 发 现 炉料 中 废钢 加 入量 , 超过 40% 时, 会 导 致 铸件 产生 渣气 孔、针 孔缺 陷。 为了 避免 产生 这些 缺陷 , 控制 废钢加 入量 在 30%左 右, 不 得超 过 40%, 同 时控 制 含碳 量 3.1%~3.3%、不得低 于 3.0%, 以 改善 材质 的铸 造 性能。在废 钢减少的 同时, 还 要保证 烘缸有足 够高的 强 度和 硬度 , 我 们在 铸铁 中加 入促 进和 稳定 珠光 体的 强 化 元素 Cr, 加 入量 为 0.4%~0.6%, 进行 低 合 金化 处 理 、 以细化 组织, 提 高力学性 能。( 3) 熔 炼工艺控 制。熔炼 用 二排 大间 距冷 风冲 天炉 , 配 用 HTD50- 12 型 高压 离 心 鼓风机 , 熔化速 度 3.5 t/h~4 t/h。燃料 选用离石 八一矿 与 田家 会的 焦炭 , 该焦 炭含 硫 < 0.6%, 固 定碳 > 85%, 块 度大 , 强 度 高, 能 满 足冲 天炉 正 常熔 化要 求 , 焦 铁比 1: 8, 铁液 出炉温度 1 460℃ 以 上, 浇注温 度 1 390℃。配 料 用的废 钢应经 过排 选并经 过除锈 处理 。孕育 剂选 用 75 硅铁 , 破 碎到 一定的 粒度 并且 经烘 烤后 再使 用, 以 防 止 硅铁氧 化和铁 液吸气, 导 致铸件 产生气渣 孔缺陷 。 3 抽样 检查
第 4 期(总第 97 期) No.4 (SUM No.97 )
机 械管 理开发 MECHANI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铸铁 熔点

铸铁 熔点

铸铁熔点1. 简介铸铁是一种常见的铁合金,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和耐磨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了解铸铁的熔点对于铸造工艺的控制和优化至关重要。

2. 铸铁的组成铸铁主要由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铸铁可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和白口铸铁三种类型。

其中,灰铸铁的碳含量较高,球墨铸铁的碳含量适中,白口铸铁的碳含量较低。

3. 铸铁的熔点铸铁的熔点取决于其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种类与含量。

一般来说,铸铁的熔点较低,使得其易于熔化和铸造。

3.1 灰铸铁的熔点灰铸铁的熔点通常在1150℃左右。

由于其高碳含量,灰铸铁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合用于制造大型铸件。

3.2 球墨铸铁的熔点球墨铸铁的熔点介于1150℃至1200℃之间。

球墨铸铁中的球墨石可以有效地抵抗应力集中和裂纹扩展,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3 白口铸铁的熔点白口铸铁的熔点较高,通常在1350℃至1400℃之间。

由于其低碳含量,白口铸铁的硬度和脆性较高,不适合用于制造大型铸件。

4. 影响铸铁熔点的因素铸铁的熔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碳含量、合金元素、冷却速率等。

4.1 碳含量碳含量越高,铸铁的熔点越低。

这是因为碳的存在可以降低铁的熔化温度。

4.2 合金元素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对铸铁的熔点产生影响。

例如,镍等合金元素可以降低铸铁的熔点。

4.3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越快,铸铁的熔点越高。

这是因为快速冷却可以减少晶体生长时间,增加晶界能量,从而提高熔点。

5. 铸铁熔炼的工艺铸铁的熔炼过程一般包括炉料的准备、炉型的选择、燃烧控制等步骤。

5.1 炉料的准备炉料的准备是铸铁熔炼的第一步。

炉料主要由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

在炉料的选择和配比上需要根据具体的铸铁类型和要求进行调整。

5.2 炉型的选择炉型的选择对于铸铁熔炼的效果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铸铁炉型包括高炉、电炉和燃煤炉等。

不同的炉型在能源消耗、熔炼效率和环保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电炉熔炼铸铁工艺及常见缺陷防治

电炉熔炼铸铁工艺及常见缺陷防治

电炉熔炼铸铁工艺及常见缺陷防治一、电炉铸铁炉料配比及合成铸铁二、在铸造行业,人们常说,铸造材料的成分决定组织,组织左右性能;这句话其实并不全面。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许多铸铁,在相同成分时,机械性能却有较大差异。

铁水的质量除与其成分有关联外,还与炉料配比(生铁用量、废钢用量、返回料用量、合金加入量),熔化与出炉温度,孕育工艺等有密切关系。

所谓合成铸铁,就是指配料中使用50%以上的废钢,通过增碳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铸铁材料,因为需要较高的熔化温度,只宜在电炉中熔炼。

目前合成铸铁主要有合成灰铁和球铁。

通过大量实践,对于HT250、HT300等高强度灰铸铁来说,废钢左右强度、生铁影响组织.1、配料禁忌(1)、高比例废钢(尤其是船板)与高比例回炉料(浇冒口、废铸件、铁屑)搭配,合成灰铁的废钢加入量不宜超过50%;(2)、高比例废钢(尤其是船板)与含硫磷高的生铁搭配;(3)、回炉料超过40%(浇冒口、废铸件、铁屑)。

2、配料优化组合(%)组成生铁废钢回炉料:配比A403030配比B304030配比C204040配比D2050303、锰硫含量需要提高硬度时锰的含量可达1.0-1.2%,但不要求相应提高硫的含量(关于灰铁中的硫含量,另行分析)。

某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多用废钢,在两个月内试制合成高牌号灰铸铁,废钢用量一度达60%,有一段时间除加入废钢外另加回炉料和少量铁屑,最初质量不错,但一段时间后发现铸件批量缩孔、缩松和有白色硬斑,并且持续不断越来越严重。

此缺陷成因:初步判断是铁水中MnS的含量过高而引起的铸件显微缩孔、缩松,MnS富集形成白色硬斑。

这是由于高牌号灰铁HT300成分要求Mn含量较高(1%左右),加之废钢自身锰也高(船板中的16锰钢含Mn在1.6%),而废钢中的S以及回炉铁(包括铁屑)中的S和锰反应产生的MnS 在炉料中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过量,从而产生上述缺陷。

为了减少铁水中的MnS含量,一般用加入一定量的优质新生铁(低S低Mn)来调整,另外提高孕育效果,可使MnS细化,减弱其不良影响。

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的途径

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的途径

1.4 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的途径提高灰铸铁的强度是拓展灰铸铁应用的前提,因此,提高灰铸铁的强度永远是国内外铸铁研究和生产者追求的主要目标。

要生产出满足罗茨风机用的合格叶轮铸件,必须通过合适的化学成分、高温优质的铁液、有效孕育处理的综合作用来完成。

对于如何提高灰铸铁强度,国内外灰铸铁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途径:1.4.1 优化灰铸铁成分与提高冶金质量1.4.1.1 优化碳当量CE 与Si/C 比由于石墨的强度和硬度极低,相对于铁来说可以视为零,加之片状石墨对基体的严重割裂作用,故灰铸铁中的碳含量越高,一般来说,其强度和硬度越低,即灰铸铁的抗拉强度随着碳当量的提高而降低[10,20,21]。

在高强度灰铸铁的发展历程中,用降低碳当量,提高锰含量,从而提高灰铸铁中珠光体的比例,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的方法曾经是重要的措施。

但是,以降低碳当量来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的方法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如铸造工艺性能变差;白口倾向增大,难以加工;应力大,容易产生裂纹;铁液收缩大,易产生缩松,造成渗漏;铸件断面敏感性高,容易产生废品等,因此,未能被广泛应用[22,23]。

上世纪60年代初,WALTHER HILLER 等人提出了提高硅碳比可以显著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的看法[24]。

从80 年代开始,国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定的CE 范围内,提高Si/C值是提高灰铸铁强度的有效手段,这已被大量的科学实验及广泛的生产实践所证实[25~28]。

一般认为,在相同碳当量条件下,Si/C 比提高,抗拉强度可提高30~60MPa[29]。

这是因为,在相同碳当量的条件下,随着硅碳比的提高,灰铸铁的奥氏体枝晶数量增加。

高硅使奥氏体枝晶在较高的温度即开始生成,且延长了生长时间,使初生奥氏体数量增加,奥氏体骨架得到强化,同时高硅使得共晶结晶时,石墨数量少,也较细小,石墨尖端较钝,石墨割裂基体的作用减弱,加之灰铸铁中更多的Si 固溶于铁素体中使之强化,从而使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得到提高[30]。

灰铸铁铸造工艺

灰铸铁铸造工艺

孟州中原活塞环有限公司技术规范ZH/JS-01-01-01 灰铸铁铸造工艺2001-04-16 发布 2001-04-20实施孟州中原活塞环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孟州中原活塞环有限公司技术规范ZH/JS-01-01-01灰铸铁铸造工艺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规定了灰铸铁件熔炼、铸造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GW-0.25型中频无芯感应炉熔炼、铸造灰铸铁零件。

2 技术要求2.1球墨铸铁活塞环应符合零件的成分要求,具体以零件图纸要求为准:2.2当顾客有特殊要求时,按相应要求执行。

3 熔炼工艺3.1 炉料准备3.23.2.1浇注铁水包采用容量为80公斤和300公斤左右的铁水包,根据零件的浇注工艺安排选用。

修筑后包衬厚度为30-45mm,包底一般为平底,如有特殊要求另行规定。

3.2.2使用前,必须对新包充分烘烤至干,且铁水包应在热状态下使用,否则应对铁水包加热。

3.3孕育剂、保温覆盖剂的准备3.3.1孕育剂、保温覆盖剂应防水、防潮,否则应在200-400度下烘烤至干后使用。

3.3.2孕育剂的选用应按工艺要求选用,并制成符合要求的块度。

3.4装料熔化及炉前检验3.4.1装料时应先加新生铁和回炉料,大块料加在坩埚壁周围,小块料加在炉底及中心并尽量装满,送电熔化。

3.4.2新生铁和回炉料全部熔化后,根据配料单,按次序加入各种炉料。

一般原则上按如下顺序加入:废钢、钼铁、磷铁、锰铁、铜、硅铁等,继续加热使炉内铁水温度达到1420度左右。

3.4.3当炉温达到1420~1450o C时,观察三角试样断口晶粒粗细情况、色泽及白口宽度以确定孕育硅量是否较配料单要求适量增加。

4孕育处理4.1提前3-5分钟清除铁水包,包底孕育时在出铁前将足量孕育剂放置包底。

4.2当炉内铁液温度达到1450-1480o C时,切断电源,迅速将铁液表面的熔渣及保温覆盖剂扒净,出铁时,应连续均匀快速出铁至需要量,采用随流孕育时要同时完成孕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灰铸铁熔化技术长城须崎铸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CSMF 传统的灰铸铁熔炼控制方向是低碳高强度铸铁( C :2.7~3.0 ,Si :2.0~2.3 ,Mn :0.9~1.3 )这样的材料虽然能够满足材料机械性能的要求,但其铸 造性能、加工性能却较差,随着公司市场开发拓展,越来越多的高难度、高技术质量要求的铸造产品纳入CSMF 勺生产序列,特别是 CSMf 用工频电炉熔炼工艺取代冲天炉熔炼工艺,如何在电炉熔炼条件下获得高碳当量高强度铸铁,满足顾客的定货要求,是我们当时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叙述了电炉熔炼的条件下高 强度灰铸铁勺生产技术。

1 影响材料性能勺因素1.1 碳当量对材料性能勺影响决定灰铸铁性能勺主要因素为石墨形态和金属基体勺性能。

当碳当量( 较高时,石墨勺数量增加,在孕育条件不好或有微量有害元素时,石墨形状恶化。

这样勺石墨使金属基体 能够承受负荷勺有效面积减少,而且在承受负荷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金属基体勺强度不能正常发挥, 从而降低铸铁勺强度。

在材料中珠光体具有好勺强度、硬度,而铁素体则质底较软而且强度较低。

当随着C 、 Si 勺量提高,会使珠光体量减少,铁素体量增加。

因此,碳当量勺提高将在石墨形状和基体组织两方 面影响铸铁铸件勺抗拉强度和铸件实体勺硬度。

在熔炼过程控制中,碳当量勺控制是解决材料性能勺一个 很重要勺因素。

1.2 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勺影响在灰铸铁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 Mn Cr 、Cu 、Sn 、Mo 等促进珠光体生成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勺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勺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 体勺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一定勺程度上得到细化,而且其中勺铁素体由于有一定量勺合金元素而 得到固溶强化,使铸铁总有较高勺强度性能。

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勺控制同样是重要勺手段。

1.3 炉料配比对材料勺影响过去我们一直坚持只要化学成分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能够获得符合标准机械性能材料勺观点,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所看到勺只是常规化学成分,而忽略了一些合金元素和有害元素在其中所起 的作用。

如生铁是 Ti 的主要来源,因此生铁使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材料中 Ti 的含量,对材料机械性能 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样废钢是许多合金元素的来源, 因此废钢用量对铸铁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在电炉投入使用勺初期,我们一直沿用了冲天炉勺炉料配比(生铁: 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很低,当我们意识到废钢勺使用量会对铸铁勺性能有影响时及时调整了废钢勺用量之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废钢在熔化控制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勺控制参数。

因此炉料配比对铸 铁材料勺机械性能有着直接勺影响,是熔炼控制勺重点。

1.4 微量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往我们在熔炼过程中只注意常规五大元素对铸铁材质的影响, 素的作用仅仅只是一个定性的认识,却很少对他们进行定量的分析讨论,近年来,由于铸造技术的进步, 熔炼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冲天炉已逐渐被电炉所代替。

电炉熔炼固然有其冲天炉不可比拟的优点,但电 炉熔炼也丧失了冲天炉熔炼的一些优点,这样一些微量元素对铸铁的影响也就反映出来。

由于冲天炉内的 冶金反应非常强烈,炉料是处于氧化性很强的气氛中,绝大部分都被氧化,随炉渣一起排出,只有一少部 分会残留在铁水中,因此一些对铸件有不利影响的微量元素通过冲天炉的冶金过程,一般不会对铸铁形成不利影响。

在冲天炉的熔炼过程中,焦炭中的氮和空气中的氮气( 形式溶入铁水中,使得铁水中的氮含量相对很高。

据统计自电炉投产以来, 由于铅含量高造成的废品和因含铅量太高无法调整而报废的2008-11-19 11:35:24浏览次数: 1515CE=C+1/3Si )25~35%,废钢: 30~35%)结果材料勺 而对其它一些微量元N2)在高温下,一部分分解会以原子的铁水不下百吨,而因含氮量不足造成的不合格品数量也相当高,给公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我们多年的电炉熔炼经验和理论基础上,我认为在电炉熔炼过程中重点微量元素主要有N、Pb、Ti ,这些元素对灰铸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当铁水中的铅含量较高时(>20PPm,尤其是与较高的含氢量相互作用,在厚大断面的铸件很容易形成魏氏石墨,这是因为树脂砂的保温性能好,铁水在铸型中冷却较慢,(对厚大断面这种倾向更为明显,)铁水处于液态保温时间较长,由于铅和氢的作用使铁水凝固比较接近于平衡状态下的凝固条件。

当这类铸件凝固完毕,继续冷却时,奥氏体中的碳要析出,成为固态下的二次石墨。

在正常情况下,二次石墨仅使共晶石墨片增厚,这对力学性能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但含氮和氢量高时,会使奥氏体同一定晶面上石墨表面能降低,使二次石墨沿着奥氏体一定晶面长大,伸入金属基体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片状石墨片的侧面长出许多象毛刺一样的小石墨片,俗称石墨长毛,这就是魏氏石墨及形成原因。

在铸铁中的铝能促使铁液吸氢,而增加其氢含量,因此铝对魏氏石墨的形成,也有间接的影响。

当铸铁中出现魏氏石墨时,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强度、硬度,严重时可降低50%左右。

魏氏石墨有以下金相特征:1 )在100 倍的显微照片上,粗大的石墨片上附着许多刺状小石墨片,即为魏氏石墨。

2 )同共晶片状石墨关系是相互连接的。

3 )常温下成为魏氏石墨网络延伸入基体中,就成为基体脆弱面,会显著降低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但从断面看,断裂裂纹仍是沿共晶片状石墨扩展的。

适量的氮能促进石墨形核,稳定珠光体,改善灰铸铁组织,提高灰铸铁的性能。

氮对灰铸铁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对基体组织的氮对石墨形态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 石墨表面吸附层的影响和共晶团尺寸大小的影响。

由于氮在石墨中几乎不溶解,因此,在共晶凝固过程中氮不断吸附在石墨生长的 前沿和石墨两侧,导致石墨在析出过程中,其周围浓度增高,尤其在石墨伸向铁水中的尖端时,影响液— 固界面上的石墨生长。

氮在共晶生长过程中石墨片尖端和两侧氮的浓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别。

由于氮原子 在石墨表面上的吸附层能够阻碍碳原子向石墨表面的扩散。

石墨前沿的氮浓度比两侧高时,石墨长度方向 的生长速度降低,相比之下,侧向生长就变得容易些,其结果使石墨变短、变粗。

同时由于石墨生长过程 中总会存在缺陷,氮原子的一部分被吸附在缺陷位置而不能扩散,将会在石墨长大的前沿上局部非对称倾 斜晶界,其余部分仍按原方向长大,从而石墨产生分枝,石墨分枝的增加,是石墨变短的另一个原因。

这 样以来,由于石墨组织的细化,减小了其对基体组织的割裂作用,有利于铸铁性能的提高。

氮对基体组织的影响作用,一是由于它是珠光体稳定元素, 析转变温度降低。

因此,当灰铸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时,能使共析转变过冷度增加,从而细化珠光体。

另 一方面是由于氮的原子半径比碳和铁都小,可以作为间隙原子固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中,使其晶格产生畸 变。

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氮能对基体产生强化作用。

虽然氮可以提高灰铸铁的性能,但是, 当其超过一定量时, 会产生氮气孔和显微裂纹如图 2所示,所以对氮的控制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控制。

一般为70—120ppm 当超过180ppm 寸铸铁的性能将会急剧下降。

Ti 在铸铁中是属于一种有害元素,究其原因是钛与氮的亲和力较强,当灰铸铁中的钛含量较高时无益于氮的强化作用,首先与氮形成 TiN 化合物,这就减少了固溶于铸铁中的自由氮,事实 上正是由于这种自由氮对灰铸铁起着固溶强化的作用。

因此钛含量的高低间接的影响着灰铸铁的性能。

2 熔炼控制技术2.1 材料化学成分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是熔炼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它是熔炼控制的基础。

所以合理的化学成分,是保证材料性能的基础。

通常对于高强度铸铁(抗拉强度》 主要有等。

C 、Si 、 Mn 、 p 、 S 、Cu 、 Cr 、 pb 、N.2.2 炉料配比的确定2.3 微量元素的控制技术影响。

氮含量的增加, 使铸铁共300N/mm2的成分控制实际过程控制中,根据对炉料的分析,确认铅的来源主要是废钢,所以对原材料中铅的控制主要是要对废钢中Pb夹物的控制,通常铅含量控制在15ppm以下。

如果当原铁水中含铅量>20ppm 时,在进行孕育处理时进行特殊变质处理。

由于Ti 主要来源于生铁,所以对Ti 的控制主要是控制生铁,这样一方面是在采购时Ti<0.8% ,另一方面是要根据生铁的含钛量要对生铁中的Ti 含量提出严格要求,通常要求生铁含钛量为:及时调整使用量。

主要来源于增碳材料和废钢中,因此对N 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增碳材料和废钢,但是正象上面所述过低过高对灰铸铁的性能都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对N的含量控制范围一般为:70〜120ppm但是N的含量还要和Ti含量有一个合理的匹配,通常N与Ti的关系为:N: Ti=1 : 3.42即0.01%的Ti可吸收30PPm的氮,生产时一般建议氮量为:N=0.006〜0.01+Ti/3.42.图3为在灰铸铁中钛与氮的关系。

2.4 熔炼工艺的控制技术1 )孕育技术孕育处理目的在于促进石墨化,降低白口倾向,降低端面敏感性;控制石墨形态,消除过冷石墨;适当增加共晶团数和促进细片状珠光体的形成,从而达到改善铸铁的强度性能和其它性能的目的。

铁液温度对孕育的影响及控制铁液温度对孕育的影响显著。

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铁液的过热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可以使铁液中残存着未溶的石墨质点,完全溶入铁液中,以消除生铁的遗传影响,充分发挥孕育剂的孕育作用,提高铁水受孕育能力。

过程控制中,对过热温度提高到1500〜1520C,对孕育处理温度控制在1420〜1450 C。

孕育剂的粒度是孕育剂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孕育效果有很大影响。

粒度过细,易于分散或被氧化进入溶渣而失去作用,粒度太大,孕育剂熔化或溶解不尽,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孕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偏析、硬点、过冷石墨等缺陷。

因而对孕育剂的粒度尽量控制在2~5m m保证孕育效果。

过程控制中孕育工艺主要在孕育槽孕育,这样对一包浇注的铸件,基本可以在孕育衰退前浇注结束。

但对于比较大的件和双浇包浇注的件,不能满足要求。

因而采用了晚期孕育方法:即在浇注铸件之前,在浇包中进行浮硅孕育(孕育量为0.1%),这样减小了或不存在孕育衰退,提高了孕育效果。

2 )合金化处理合金化处理向普通铸铁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加入,主要是针对顾客要求淬火的件和导轨比较厚大的件,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及加入量。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由于CE值的提高造成性能的下降,而且对淬火件来说,提高了淬火时的淬透性。

保证了淬火深度。

投料熔化过程是个阶段重点控制的加料顺序,按废钢、机铁、生铁的先后顺序进行加1450 C即A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