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开学第一课-动物世界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课件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75bd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7.png)
动物的学习
黑猩猩是与人类最为相似的灵长类动物。研究表明,一些黑猩猩经过训练后,不仅能够掌握某些技术和手语,还 能运用电脑键盘学习词汇,其能力甚至超过两岁的儿童。美国科学家发现,黑猩猩被挠痒时也会发出笑声,并伴 随呼吸,听起来像链锯的轰鸣声。而人类在说话或笑的时候,呼吸会暂时停止,这是因为人类能够很好地控制与 发声相关的隔膜和肌肉。
最聪明的动物——黑猩猩
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98%,这赋予了它们一定的智力。它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有组织地狩猎,甚至 表现出暴力行为。野外观察和实验室研究表明,黑猩猩不仅能够移情,还拥有利他主义和自我意识。实验结果更 显示,黑猩猩在某些记忆测试中表现优于人类。
带你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
同学们,动物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着奇妙的未知,值得我们去探 索。 动物世界残酷而真实,物竞天择,每一种动物为了生存都要经 历重重磨难,其中蕴藏着值得人类借鉴的智慧。
教师:XXX
爱上生物学之奇妙的动物
最大的动物——蓝鲸
蓝鲸,一种庞大的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作为地球上已知体型最大的生物,蓝鲸体长可 达33米,体重可达181吨。它们拥有瘦长的身躯,背部呈青灰色,在水中时,颜色看起来会显得更浅。
最小的动物——鼩鼱(qú jīng)
鼩鼱,属于食虫目鼩鼱科,以蚯蚓、昆虫等为食。虽然外形酷似老鼠,但两者并非近亲。它是最早的有胎盘类动 物,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体长仅4~6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仅2~5克。眼睛细 小,视力不佳,但听觉和嗅觉发达。外耳壳不明显。作为一种以昆虫为食的小巧动物,鼩鼱对生态环境有益。它 的脚有五趾,每趾都有爪,吻部尖长,眼睛小,耳朵短,四肢细长,足爪细小,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
可松土,而鲸鱼其实是哺乳动物而非鱼类。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b8fa2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c.png)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作业小结
本节课的作业小结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如观察身边的动物,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2.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和进步。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够识别常见的动物。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分析与探究:学生通过分析动物的特征,探究动物的分类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合作与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动物分类的任务,培养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动物的特征,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得以深入探讨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提高了科学素养。
3.小组合作培养能力:本节课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和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了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八年级生物上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b3979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4.png)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认识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1.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2.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分类及特征。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学会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现象。
4.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角色,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提高。
2.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讲解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语言:“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例来了解各类动物的特征。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类动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语言:“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它的特征并做好记录。之后,我们将分享各自的发现。”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语言:“大家在讨论时,可以结合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思考这种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动物分类和特征知识的掌握。
教学语言:“下面,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1.观察性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选择至少三种不同的动物,尝试进行分类,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初二生物课件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共63张PPT)
![初二生物课件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共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3f95b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9.png)
右心房
左心房 心室
青蛙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心室,因此,在心 室中有动脉血和静脉血,这两种血有一部分是混 合起来的,输送氧的能力比较低。
青蛙的一生从体型到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改变
1-6天
7-10天
6-9星期
体外受精
变态发育
返回目录
16星期
9-12星期
大鲵又叫娃
娃鱼,是终 身有尾的两 栖动物,也 是现存最大 的两栖动物 ,最长的可 达2米。生活 在深山的溪 流中,产于 我国西南地 区,是我国 的二级保护 动物。
(1)动物根据有无脊柱骨可以分成脊 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地球上约有脊椎动物4.7万 种,约柱或脊索的动物的通称。它们的神经系统
呈索状,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背面;无骨 骼或仅有外骨骼,无真正的内骨骼和脊椎骨。无脊椎动物的 种类非常庞杂,现存约100余万种(脊椎动物5万种),已绝灭 的种则更多。它包括的门数因动物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鳃
鱼类是以「鳃」呼吸的水生动物;魚的 鳃充满着微血管,空气中的氧气要先溶解在 水中,流经鱼鳃,才会被鱼鳃的微血管吸收 入鱼体内;所以,鱼鳃必须要保持湿润,才 能正常地进行呼吸的功能。如果有一只鱼被 捉到陆上来,它的鳃会渐渐地干掉,无法正 常呼吸,慢慢地就会死掉了。
青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青蛙与两栖生活相适应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第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 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所以,我国和世界 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
环节动物:
生活在水田、沟
渠、池沼中。身体 由许多体节组成。 口是吸盘,能吸附 在动物的皮肤上, 破坏皮肤并吸食血 液。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四章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1课时无脊椎动物)课件(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四章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1课时无脊椎动物)课件(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c4f6347cd184254a353508.png)
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课内小结
无 脊 椎 动 物
特
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征
腔肠动物: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性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性,消化道有口
类
有肛门
群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软体动物: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牛刀小试
1. [2017·内江] 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 组是( A ) A.水螅、鱿鱼 B.蛔虫、青蛙 C.蚯蚓、家鸽 D.鲤鱼、河蚌
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解析] A.水螅是腔肠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蛔虫 是线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C.蚯蚓 是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是鸟类,属于脊椎动物;D.鲤鱼是鱼 类,属于脊椎动物,河蚌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属于无脊椎 动物的一组是水螅、鱿鱼。
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典例] 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 ) A.蝴蝶 B.蟹 C.蜘蛛 D.蜈蚣
[解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 附肢,昆虫是具备两对翅,三对足的节肢动物。蝴蝶、蟹、蜘蛛、蜈蚣 都属于节肢动物,蝴蝶也是昆虫。
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方法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充分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节肢动 物中昆虫的主要特征。
第5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学习目标
1.概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别。 2.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重、难点) 3.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初中生物八上5.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课件 (共39张PPT)
![初中生物八上5.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课件 (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018e9a4b35eefdc9d3338a.png)
流合作的能力
1.学生阅读p38-43回答下列问题 a.脊椎动物包括那些类群? b.鱼类的特征. c.两栖类的特征,代表动物. d.爬行类的特征. e.鸟类的特征. f.哺乳类的特征 g.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有那些关系. h.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那些
1.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 2.在陆地上产卵. 3.卵的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
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 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 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 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 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黑色,腹面几为白 色。 ▪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 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120-130枚。依 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 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 藻为食。 ▪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 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 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脊椎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低等的无脊椎动 物类群和特征,那么脊椎动物的类群又 是这样的,它们又具有什么特征,他们 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来学 习这些内容.
二.新课进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概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b,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c,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d,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2.情感目标
鸟类的特征
1.身体大多呈流线型. 2.前肢变成翼 3.体表被覆羽毛 4.胚胎发育过程在卵内完成.
哺乳类的特征
动物世界课件完整的
![动物世界课件完整的](https://img.taocdn.com/s3/m/ddf538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f.png)
内蒙古草原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保护区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约300,000平方公里
自然景观
草原、河流、湖泊、湿地、山脉等
保护对象
野生动物、植物、湿地生态系统
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甘肃省敦煌市西部
自然景观
沙漠、湖泊、河流、绿洲等
保护区面积
约3万平方公里
保护对象
珍稀动物、植物、湿地生态系统
四川达州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四川省达州市境内
保护区面积
约50,000平方公里
自然景观
山峰、峡谷、森林、湿地等
保护对象
金丝猴、大熊猫、黑颈鹤等珍稀动 物
海南岛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保护区面积
海南省中部山区
约120,000平方公里
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瀑布、溪流、湖泊等
保护对象
海南黑冠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瑞鳖等 珍稀动物
02
动物世界的形成
动物世界的形成过程
从无机物质到有机物质
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通过化学反应逐渐演化成为有机物质。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有机物质逐渐聚集形成单细胞生物,再逐渐演化成为多细胞生物。
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
多细胞生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演化成为陆地生物。
动物世界的形成原因
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进行变异 和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
生存和繁衍。
遗传和进化
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代代相传的过 程中不断发生改变,导致生物不 断进化。
生存竞争
生物之间存在生存竞争,强者生存 ,弱者被淘汰。
动物世界的形成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动物世界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 的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
八年级生物上册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e79be1a1c7aa00b52acbc2.png)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会飞的鸟
企鹅
蜂 猴
羊 驼
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动物行为?
迁徙
尺蠖
伪装
为什么要研究动物?
•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许多动物具有 很高的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科研价 值。 • 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减少有害动物 对我们造成的损失(老鼠、蚊虫、蝗 虫等)。
国内著名动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川大)
莽山烙铁头
摄影家、爬虫学家及冒险家蛇语者 ——奥斯丁·斯蒂文斯刺鳐史蒂夫·欧文
尼斯湖水怪
神农架野人之谜
• 地球还有活着的恐龙! • 人类始祖是恐龙吗? • 中国九头鸟之谜 • 神秘的蚂蚁王国 • 虎狮之争之谜 • 海洋巨蟒之谜 • 神秘的海妖 • 鲸鱼自杀之谜
动物世界
什么叫动物?
• 共同特征: 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 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 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 衍
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
视频: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猜猜我是谁?
海 葵
水母
鹦鹉螺
蜜蜂
招潮蟹
鮟鱇鱼
树 蛙
蝾螈
鳄鱼
科摩多巨蜴
鵎鵼/巨嘴鸟
犀鸟
火烈鸟
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