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一.思考题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怎样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地位?答:平均数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推断的基础。
从统计学思想上看,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必然结果。
3、简述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答: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子上的值。
四分位数是通过3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成4分,其中每部分包含25%的数据。
中间的四分位数就是中位数,因此通常所说的四分位数是指处在25%位置上的数值和处在75%位置上的数值。
它是根据为分组数据计算四分位数时,首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四分位数所在的位置,该位置上的数据就是四分位数。
4、对于比率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采用几何平均?答:几何平均数是适用于特殊数据的一种平均数,主要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
当所掌握的变量值本身是比率的形式时,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比率更为合理。
5、简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主要应用于分类数据。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其适用于顺序数据。
平均数也称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是集中去世的主要测量值,它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6、简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的使用场合。
答:异众比率主要适合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对于顺序数据以及数值型数据也可以计算异众比率。
四分位差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和标准差适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
7、标准分数有哪些用途?答:首先是比较不同单位和不同质数据的位置。
其次是和正态分布结合起来,求得概率和标准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还有就是在假设检验和估计中应用。
【精品】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
第二章、练习题及解答2。
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716728719685709691684705718 706715712722691708690692707701 708729694681695685706661735665 668710693697674658698666696698698 700 710 722 706692691747699682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要求:(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生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灯泡的使用寿命频数分布表3。
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解:(1)频数分布表(2)茎叶图第三章、练习题及解答1。
已知下表资料:试根据频数和频率资料,分别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 解:计算表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687034.35200xf x f===∑∑(件) 根据频率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34.35fx xf==∑∑(件)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统计学,第四章,课后,答案,解析,第四章,练习题,单项选择,,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质量指标c.总体标志总量D.相对指标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76%b.95.45%c.200%D.4.76%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A.14.5%b.95%c.5%D.114.5%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b.平均增长水平c.平均发展水平D.序时平均数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b.13c.7.1D.7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
《统计学概论》第四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四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相对指标有什么作用?P90-912.平均指标有什么作用?P963.为什么说算术平均是最基本平均指标计算方法?P974.强度相对数和平均指标有什么区别?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指标的含义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计算方法不同。
(2)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5.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什么区别?P876.为什么说总量指标是基础指标?P877.简述平均指标及其作用。
(2009.10)P96二、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2006年产值比上年增加了150万元,这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2.2006年中国新增就业人数575万人,这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3.某地区2006年底常住人口为100万人,医疗机构500个,平均每个医疗结构可以服务200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4.研究2006年中国31省区直辖市经济发展情况,江苏省GDP为21645.8亿元,浙江省GDP为15742.51亿元,江苏省GDP与浙江省GDP相比为1:0.73,这个指标是()。
A.比较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5.2006年浙江省人均GDP 为31874元/人,全国总的人均GDP 为16084元/人,浙江省是全国的1.98倍,这个指标是( )。
P 94A .比较相对数B .强度相对数C .比例相对数D .结构相对数【解析】全国人均GDP 和浙江省人均GDP 是不同空间下的同类指标数值,不是总体全部数值和总体部分数值的关系,因而“浙江省GDP/全国GDP”是一个比较相对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四版)4.5.7.8章
《统计学》第四版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4.1 (1)众数:M 0=10; 中位数:中位数位置=n+1/2=5.5,M e =10;平均数:6.91096===∑nxx i(2)Q L 位置=n/4=2.5, Q L =4+7/2=5.5;Q U 位置=3n/4=7.5,Q U =12 (3)2.494.1561)(2==-=∑-n i s x x (4)由于平均数小于中位数和众数,所以汽车销售量为左偏分布。
4.2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年龄出现频数最多的是19和23,故有个众数,即M 0=19和M 0=23。
将原始数据排序后,计算中位数的位置为:中位数位置= n+1/2=13,第13个位置上的数值为23,所以中位数为M e =23(2)Q L 位置=n/4=6.25, Q L ==19;Q U 位置=3n/4=18.75,Q U =26.5(3)平均数==∑nx x i600/25=24,标准差65.612510621)(2=-=-=∑-n i s x x(4)偏态系数SK=1.08,峰态系数K=0.77(5)分析:从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来看,网民年龄在23-24岁的人数占多数。
由于标准差较大,说明网民年龄之间有较大差异。
从偏态系数来看,年龄分布为右偏,由于偏态系数大于1,所以,偏斜程度很大。
由于峰态系数为正值,所以为尖峰分布。
4.3 (1(2)==∑nx x i63/9=7,714.0808.41)(2==-=∑-n i s x x (3)由于两种排队方式的平均数不同,所以用离散系数进行比较。
第一种排队方式:v 1=1.97/7.2=0.274;v 2=0.714/7=0.102.由于v 1>v 2,表明第一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种排队方式。
(4)选方法二,因为第二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较短,且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种排队方式。
4.4 (1)==∑nx x i8223/30=274.1中位数位置=n+1/2=15.5,M e =272+273/2=272.5(2)Q L 位置=n/4=7.5, Q L ==(258+261)/2=259.5;Q U 位置=3n/4=22.5,Q U =(284+291)/2=287.5(3) 17.211307.130021)(2=-=-=∑-n i s x x4.5 (1)甲企业的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41.193406600301500203000152100150030002100==++++乙企业的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29.183426255301500201500153255150015003255==++++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教育统计学》(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教育学专业)一、名词解释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4. 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5.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6. 二列相关: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的划分为二分变量,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二列相关。
7. 参数: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
业绩反映总体上各种特征的数量是参数。
8. 小概率事件:样本统计量(随机事件)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小于或等于事先规定的水平,则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9. 中位数:在一组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位于中央位置上的那个数称为中为数。
10. 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字特征量是统计量。
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量是参数。
11. 回归分析:把存在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作为自变量,另一个作为因变量,并建立方程式,由自变量的值估计、预测因变量的值,这一过程称为回归分析。
12. 相关关系:两个变量间的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二、填空题1. 从变化方向上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经常性资料、专题性资料。
3. 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和圆形图。
4. 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5. 统计图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
6. 差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
7. 统计数据按来源方式可分为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A.政治算术学派B.社会统计学派C.)D.国势学派E.数理统计学派答案: 国势学派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A.威廉·配第B."C.阿亨瓦尔D.凯特勒E.恩格尔答案: 凯特勒3、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台数、设备价格是()A.-B.连续变量C.离散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E.前者是离散变量答案: 前者是离散变量¥4、对某地区学校教师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学校B.该地区全部学校C.每个学校的全部教师D.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
答案: 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5、统计的总体性特征表现在()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E.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答案: 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6、在学生调查中,学生的“身高”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D.随机变量值E.连续变量值答案: 连续变量7、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A.差异性B.—C.综合性D.社会性E.同质性答案: 同质性8、你询问了你们班的8位同学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成绩,这些成绩的平均数是65分。
基于这种信息,你认为全班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平均成绩不超过70分。
这个例子属于统计学的()A.】B.参数统计C.描述统计D.推论统计E.理论统计答案: 推论统计~9、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A.对B.错答案: 错10、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课程,然后挑出剩下三门课程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门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门课分别给予1-5的等级评定,其中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
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B.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比数据C.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类数据D.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序数据E.定序数据-定序数据-定类数据答案: 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类数据《第二章1、某考生得分为87分,在下列频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A.简单频数分布表B.分组频数分布表C.累积频数分布表D.}E.相对频数分布表答案: 累积频数分布表2、条形图的特征是A.所有的竖条应该有相同的宽度B.每个类别的频率标示在竖轴上C.!D.各个竖条之间应该不留空隙E.条形图用于反映定性数据或分类数据答案: 所有的竖条应该有相同的宽度,每个类别的频率标示在竖轴上,条形图用于反映定性数据或分类数据3、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出现的频数被称为A.概率B.|C.概率密度函数D.累积概率密度函数E.频数分布答案: 频数分布4、从累积频数分布表上可知某个数值以下或以上的数据的频数A.[B.对C.错答案: 对5、适用于描述连续型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A.饼图B.;C.直方图D.条形图E.分段条形图答案: 直方图6、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图是A.|B.饼图C.直方图D.散点图E.线形图答案: 线形图'7、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图是A.直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散点图|答案: 散点图8、累加曲线的形状大概有以下几种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F分布D.·E.正态分布答案: 正偏态分布,负偏态分布,正态分布9、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A.散点图B.饼图C.《D.条形图E.线型图答案: 饼图10、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相关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A.散点图B.(C.饼图D.条形图E.线形图答案: 散点图第三章!1、下列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答案:A2、现有数据3,3,1,5,13,12,11,9,7的中位数是()A.3B.11C.D.)E.7答案:D3、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郑贵华、颜泳红主编 湘潭大学出版: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度量
第四章思考与习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集中趋势?测度集中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2.算术均值.众数和中位数有何关系?3.什么是几何平均数?其适用场合是什么?4.什么叫离散趋势?测度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所有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
2.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0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中位数为。
3.算术均值有两个重要数学性质: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均值的__________等于零;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均值的__________等于最小值。
4.简单算术均值是__________的特例。
4.几何均值主要用于计算__________的平均。
5.在一组数据分布中,当算术均值大于中位数大于众数时属于________分布;当算术均值小于中位数小于众数时属于________分布。
6.__________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是测度数值型数据__________最主要的方法。
7.为了比较人数不等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需要计算__________;而为了说明哪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整齐,则需要计算________。
8.偏态是对数据分布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测度;而峰度是对数据分布_________的测度。
(二)判断题1.众数的大小只取决于众数组与相邻组次数的多少。
()2.当总体单位数n为奇数时,中位数=(n+1)/2。
()3.根据组距分组数据计算的均值是一个近似值。
()4.若已知甲企业工资的标准差小于乙企业,则可断言: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好于乙企业。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练习题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A.异众比率B.离散系数C.平均差D.标准差6、四分位差是()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平均差B.标准差C.极差D.四分位差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A.极差B.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A.标准分数B.离散系数C.方差D.标准差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2,表明该数据()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等于2倍的标准差11、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2、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3、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4、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15、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动态数列
精选文档第四章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动向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在校学生数动向数列B.历年毕业生人数动向数列C.某厂各年工业总产值数列D.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数列组成动向数列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 主词和宾词B. 变量和次数C. 分组和次数D. 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指标值动向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是A.相对数动向数列B.均匀数动向数列C. 期间数列D. 时点数列最基本的动向数列是A.指数数列B.相对数动向数列C. 均匀数动向数列D. 绝对数动向数列动向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 期间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动向数列D. 均匀数动向数列动向数列中,指标数值是经过连续不停登记获得的数列是A.期间数列B.时点数列C. 相对数动向数列D. 均匀数动向数列以下动向数列中属于期间数列的是A.公司历年员工人数数列B.公司历年劳动生产率数列C.公司历年利税额数列D.公司历年单位产品成本数列动向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可以够相加的是A. 相对数动向数列B. 绝对数动向数列C. 期间数列D. 时点数列动向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相关的是A.相对数动向数列B.绝对数动向数列C. 期间数列D. 时点数列动向数列中,指标数值是经过一次登记获得的数列是A.相对数动向数列B.绝对数动向数列C. 期间数列D. 时点数列编制动向数列的最基来源则是保证数列中各项指标一定拥有A. 可加性B. 可比性C. 连续性D. 一致性基期为某一固准期间水平的增添量是A.累计增添量B.逐期增添量C.均匀增添量D. 年距增添量基期为先期水平的增添量是A.累计增添量B.逐期增添量C.均匀增添量D. 年距增添量累计增添量与逐期增添量之间的关系是A.累计增添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添量之和.A.精选文档B.C.累计增添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添量之差D.累计增添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添量之商E.累计增添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添量之积F.均匀增添量等于G. A.累计增添量 B. 逐期增添量H. C.逐期增添量之和除以逐期增添量的项 D. 以上均不对I.动向数列中的发展水平是指J.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K. C.均匀指标 D. 以上指标均可L.进行动向剖析的基础指标是M. A.发展水平B.均匀发展水平N. C. 增添量 D. 均匀增添量O.动向数列的剖析指标主要包含两个类型,即P.发展水平易发展速度B.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Q. C.均匀发展水平易均匀发展速度D.增添量和增添速度R.序时均匀数和一般均匀数的共同点在于二者S.都是依据动向数列计算B.都是依据变量数列计算T.都是反应现象的一般水平D.均能够除去现象颠簸的影响U.依据期间数列计算序时均匀数应采纳V. A.简单算术均匀法B.加权算术均匀法W. C.简单序时均匀法 D. 加权序时均匀法X.依据间隔相等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均匀数应采纳Y.简单算术均匀法B.加权算术均匀法Z.简单序时均匀法D.加权序时均匀法AA.依据间隔不相等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均匀数应采纳BB.简单算术均匀法B.加权算术均匀法CC.简单序时均匀法D.加权序时均匀法DD.依据间隔相等中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均匀数应采纳EE.简单算术均匀法B.加权算术均匀法FF. C.简单序时均匀法 D. 加权序时均匀法GG.依据间隔不相等中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均匀数应采纳HH. A.简单算术均匀法B.加权算术均匀法II. C. 简单序时均匀法 D. 加权序时均匀法JJ.序时均匀数计算中,“首未折半法”运用于KK. A.期间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LL.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资料MM. D.由两个时点数列组成的相对数动向数列NN.将研究对象在不一样时间上的数目差异抽象化,从动向上说明现象在某一期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的方法是OO. A.一般均匀数B.序时均匀数PP. C. 均匀发展速度 D. 均匀增添速度QQ.间隔不相等的中断时点数列计算均匀发展水平,应采纳RR.以每次改动连续的时间长度对各时点水平加权均匀SS.用各间隔长度对各间隔的均匀水平加权均匀.精选文档对各时点水平简单算术均匀以数列的总速度按几何均匀法计算依据采纳的对照基期不一样发展速度有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与环比增添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定基增添速度环比增添速度与定基增添速度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表述为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增添量与基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D. 增添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基期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D. 均匀发展速度基期为某一固按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D. 均匀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期间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增添速度是A.动向数列水平之差B.动向数列水平之比增添量同发展速度之比增添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定基增添速度与环比增添速度的关系表现为定基增添速度等于各环比增添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增添速度等于各环比增添速度的连乘积的n次方根各环比增添速度连乘积加一等于定基增添速度加一定基增添速度等于各环比增添速度加一后的连乘积减一既然总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那么均匀发展速度就应按A. 简单算术均匀数计算B. 加权算术均匀数计算C.几何均匀数计算D. 调解均匀数计算发展速度与增添速度的关系是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增添速度加一环比增添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减一C.定基增添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添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动向数列中的均匀增添速度是各个期间环比增添速度的算术均匀数各个期间环比增添速度的调解均匀数C.各个期间环比增添速度的几何均匀数.精选文档D.各个期间环比增添速度的序时均匀数采纳几何均匀法计算均匀发展速度的原因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各期环比增添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各期环比增添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已知各期定基发展速度和期间数,而不知道各期水平要计算均匀发展速度A.只好用水平法计算B.只好用累计法计算C. 两种方法皆能计算D. 两种方法都没法计算已知各期间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先水平实期间数,要计算均匀发展速度A.只好用水平法计算B.只好用累计法计算C. 两种方法皆能计算D. 两种方法都没法计算当动向数列剖析目的是重视于观察期未发展水平,则均匀发展速度A.应采纳算术均匀法计算B.应采纳调解均匀法计算C. 应采纳几何均匀法计算D. 应采纳方程式法计算当动向数列剖析目的是重视于观察整个期间中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则均匀发展速度A.应采纳算术均匀法计算B.应采纳调解均匀法计算应采纳几何均匀法计算D.应采纳方程式法计算动向数列中的均匀发展速度等于各期间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均匀数各期间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均匀数各期间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均匀数D.各期间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均匀数几何均匀数所计算的均匀发展速度的数值大小不受最先水平易最未水平的影响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只受最先水平易最未水平的影响既受最先水平易最未水平的影响,又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累计法计算均匀发展速度的本质是从最先水平出发按均匀增添量增添,经过n期,正好达到最未水平B.按均匀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本质水平按均匀发展速度计算获得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本质水平总和按均匀发展速度发展获得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未期的本质水平直线趋向方程YC=a+bx中a和b的意义是是截距,b表示X=0的趋向值表示最先发展水平的趋向值,b表示均匀发展水平表示最先发展水平的趋向值,b表示均匀发展速度.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先发展水平的趋向值;b是直线的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均匀增添量47.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向直线方程Y C=a+bx在什么条件下,a=Y;b=ΣXY/ΣX2A.ΣX=0B.Σ(Y-Y)=0C.ΣY=0D.Σ(Y-Y)2=最小值二﹑多项选择题组成动向数列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变量B.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D.现象所属的范围E.反应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动向数列按研究任务不一样能够分为A.绝对数动向数列B.均匀数动向数列C.相对数动向数列D.期间数列E.时点数列动向数列的作用表此刻A.描绘现象变化的过程B.说明现象发展的速度和趋向探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对现象的发展进行展望反应现象整体的散布特色期间数列的特色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能够相加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期间长短无直接关系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期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数列中指标数值往常是经过连续不停登记而获得的时点数列的特色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能够相加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此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此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E.数列中指标数值往常是经过中断登记而获得的以下动向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的有A.绝对数动向数列B.相对数动向数列B.均匀数动向数列 D.期间数列时点数列以下数列中,属于两个期间对照组成的相对数动向数列有A.全员劳动生产率动向数列B.百元产值收益率动向数列C.员工人数动向数列D.计划达成程度动向数列出勤率动向数列以下数列中属于期间数列的有A.历年年未人口总数B.历年出生人数B.历年工业增添值 D.各月商品库存量各月未银行存款余额以下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B.高校每年在校学生数C.银行每个月未银行存款余额D.商铺各月商品库存额.我国历年外汇贮备量编制动向数列应依照的原则有期间长短应当相等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当同样C.整体范围应当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应当一致E.指标的计算价钱和计量单位应当一致动向数列中的水平剖析指标有A.发展水平B.均匀发展水平C.增添量D.均匀增添量E.均匀发展速度动向数列中的速度剖析指标有A.均匀发展水平B.增添速度C.均匀发展速度D.均匀增添速度E.发展速度以下指标中属于序时均匀数的有A.均匀发展水平B.均匀增添量C.均匀发展速度D.均匀增添速度E.均匀指标动向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包含A.期初水平B.期未水平C.中间水平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将不一样期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均匀所获得的均匀数称为A.一般均匀数B.算术均匀数C.序时均匀数D.动向均匀数E.均匀发展水平均匀增添量的计算公式是逐期增添量之和/逐期增添量项数逐期增添量的序时均匀数C.累计增添量/动向数列项数-1D.累计增添量/动向数列项数累计增添量/动向数列项数+1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两个相邻期间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加一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增添速度加一后的连乘积环比发展速度乘积等于总速度增添速度和发展速度的关系为A.仅差一个基数B.发展速度=增添速度+1C.定基增添速度=各环比增添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添速度+1定基增添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定基增添速度等于A.累计增添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B.定基发展速度减去一C.总速度减去一D.环比增添速度的连乘积逐期增添量除从先期发展水平环比增添速度等于A累计增添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 B.环比发展速度减去一.精选文档C.定基发展速度减去一D.环比增添速度的连乘积逐期增添量除从先期发展水平动向数列中的发展水平能够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均匀指标D.变异指标E.样本指标增添1%的绝对值等于累计增添量除以定基发展速度逐期增添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C.逐期增添量除以环比增添速度×100D.累计增添量除以定基增添速度×100E. 固按期水平除以100计算均匀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几何均匀法B.水平法C.方程式法D.累计法E.序时均匀法均匀发展速度从广义上讲属于A.静态均匀数B.动向均匀数C.序时均匀数D.几何均匀数E.调解均匀数计算均匀发展速度的几何均匀法和方程式法的差异是A.数理依照不一样B.重视点不一样C.合用条件不一样D.合用范围不一样E.对资料要求不一样常用的长久趋向测定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B.挪动均匀法C.分段均匀法D.最小平方法E.季节比率法直线趋向方程Y c=a+bx的参数b是表示A.趋向值B.趋向线的截距C.趋向线的斜率D.当X=0时的Y c的数值当X每改动一个单位时Y c均匀增减的数值三﹑填空题1.动向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因素组成,即和。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章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数理统计学的⼀般原理和⽅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科学推断,从⽽揭⽰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个分⽀学科,⼜是教育科学中的⼀个分⽀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的⼀门交叉学科。
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个⽅法论分⽀;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统计学的⼀个应⽤分⽀。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的资料,以显⽰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法。
推断统计⼜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概率理论进⾏分析、论证,在⼀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科学推断的⼀种统计⽅法。
3、在⾃然界或教育研究中,⼀种事物常存在⼏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1)⼀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常⼤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样本,⼩于30个的称为⼩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
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第一篇: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第4章练习题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6、四分位差是()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2,表明该数据()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等于2倍的标准差11、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A.68%的数据B.95%的数据 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2、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3、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4、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A.极差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15、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统计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4.1 一家汽车零售店的10名销售人员5月份销售的汽车数量(单位:台)排序后如下:2 4 7 10 10 10 12 12 14 15要求:(1)计算汽车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3)计算销售量的标准差。
(4)说明汽车销售量分布的特征。
解:Statistics10Missing0Mean9.60Median10.00Mode10Std. Deviation 4.169Percentiles25 6.255010.0075单位:周岁19152925242321382218302019191623272234244120311723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网络用户的年龄(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
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1、确定组数: ()lg 25lg() 1.398111 5.64lg(2)lg 20.30103n K =+=+=+=,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41-15)÷6=4.3,取53、分组频数表网络用户的年龄 (Binned)分组后的直方图:种是所有颐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种是顾客在三千业务窗口处列队3排等待。
为比较哪种排队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
教育统计学答案
(0282)《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总和称为总体。
3.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超过30 的样本。
4.表示总体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称为参数。
5.要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计算该组数据的集中量。
6. “65、69、72、87、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76.4 。
7. “78、69、53、77、5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9 。
8. 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145厘米。
9.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差异量。
10.有7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分别为:80、65、95、70、55、87、69分,他们的全距是40分。
11.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5分,平均分是85分,其差异系数是5.88% 。
12.比较某班学生在身高和体重两方面的差异程度,要把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转化为差异系数。
13.两个变量之间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14.要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需要计算相关系数。
15. 若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则它们的相关系数是正数。
16.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
17.质与量的相关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和多系列相关。
18.品质相关的分析方法包括四分相关、Φ相关和列联相关。
20. 某班50个学生中有30个女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男生的概率是2/5。
21.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22.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中需要判断两个样本是相关样本还是独立样本。
23. 单纯随机抽样能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和独立性。
24. χ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点计数据。
25. 单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一种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26. 单向表χ2检验是对单向表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即单因素的χ2检验。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友情提示】请各位同学完成思考题和练习题后再对照参考答案。
回答正确,值得肯定;回答错误,请找出原因更正,这样使用参考答案,能力会越来越高,智慧会越来越多。
学而不思则罔,如果直接抄答案,对学习无益,危害甚大。
想抄答案者,请三思而后行!第一章绪论思考题参考答案1.不能,英军所有战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英军返航的战机+英军没有弹孔的战机,因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有的掉入海里、敌军占领区,或因堕毁而无形等,不能找回;没有弹孔的战机也不可能自己拿来射击后进行弹孔位置的调查。
即便被击毁的战机找回或没有弹孔的战机自己拿来射击进行实验,也不能从多个弹孔中确认那个弹孔是危险的。
2.问题:飞机上什么区域应该加强钢板?瓦尔德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他的飞机模型上逐个不重不漏地标示返航军机受敌军创伤的弹孔位置,找出几乎布满弹孔的区域;发现:没有弹孔区域是军机的危险区域。
3.能,拯救和发展自己的参考路径为:①找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大学阶段的最佳目标,③拟出一个发扬自己优点,实现自己大学阶段最佳目标的可行计划。
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调查。
2.探索、调查、发现。
3. 目的。
二、简答题1.瓦尔德;把剩下少数几个没有弹孔的区域加强钢板。
2.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基本步骤是: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③收集数据;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整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的知识作出合理推断;⑥根据合理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
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3.在结合实质性学科的过程中,统计学是能发现客观世界规律,更好决策,改变世界和培养相应领域领袖的一门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1.总体:我班所有学生;单位:我班每个学生;样本:我班部分学生;品质标志:姓名;数量标志:每个学生课程的成绩;指标: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指标体系:上学期全班同学学习的科目;统计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定性数据:姓名;定量数据:课程成绩;离散型变量:学习课程数;连续性变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确定性变量: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随机变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每个同学进入教室的时间;横截面数据:我班学生月门课程的出勤率;时间序列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面板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选用描述统计。
教育统计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参考答案教育统计参考答案教育统计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教育领域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统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教育统计的意义、数据收集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统计的意义教育统计作为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领域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统计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数据,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到教育的发展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教育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等问题,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教育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教育政策的效果。
通过对教育数据的长期跟踪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各种教育政策的效果,为政府和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
二、数据收集方法在进行教育统计时,数据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数据挖掘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并收集回馈,可以获取大量的定量和定性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针对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群体进行,以了解他们对教育的需求、态度和满意度等。
实地观察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学校、教室和课堂等教育场所,可以直接观察到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教学过程的质量等。
实地观察可以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对于了解教育现状非常有帮助。
数据挖掘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信息的方法。
通过对教育数据的挖掘,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数据分析的应用教育数据的分析是教育统计的核心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统计图表(略)第三章集中量数4、平均数约为36.14;中位数约为36.635、总平均数为91.726、平均联想速度为5.27、平均增加率约为11%;10年后的毕业人数约有3180人8、次数分布表的平均数约为177.6;中位数约为177.5;原始数据的平均数约为176.7第四章差异量数5、标准差约为1.37;平均数约为1.196、标准差为26.3;四分位差为16.037、5cm组的差异比10cm组的离散程度大8、各班成绩的总标准差是6.039、次数分布表的标准差约为11.82;第一四分位为42.89;第三四分位为58.41;四分位差为7.76第五章相关关系5、应该用肯德尔W系数。
6、r=0.8;r R=0.79;这份资料只有10对数据,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是有30对以上数据,因此这份资料适用等级相关更合适。
7、这两列变量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7。
8、上表中成绩与性别有很强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83。
9、r b=0.069小于0.2.成绩A与成绩B的相关很小,成绩A与成绩B的变化几乎没有关系。
10、测验成绩与教师评定之间有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7。
11、9名被试的等级评定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8。
12、肯德尔一致性叙述为0.31。
第六章概率分布4、抽得男生的概率是0.355、出现相同点数的概率是0.1676、抽一黑球与一白球的概率是0.24;两次皆是白球与黑球的概率分别是0.36和0.167、抽一张K的概率是4/54=0.074;抽一张梅花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张红桃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张黑桃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不是J、Q、K的黑桃的概率是10/54=0.1858、两个正面,两个反面的概率p=6/16=0.375;四个正面的概率p=1/16=0.0625;三个反面的概率p=4/16=0.25;四个正面或三个反面的概率p=0.3125;连续掷两次无一正面的概率p=0.18759、二项分布的平均数是5,标准差是210、(1)Z≥1.5,P=0.5-0.43=0.07(2)Z≤1.5,P=0.5-0.43=0.07(3)-1.5≤Z≤1.5,p=0.43+0.43=0.86(4)p=0.78,Z=0.77,Y=0.30(5)p=0.23,Z=0.61,Y=0.33(6)1.85≤Z≤2.10,p=0.482—0.467=0.01511、(1)P=0.35,Z=1.04(2)P=0.05,Z=0.13(3)P=0.15,Z=-0.39(4)P=0.077,Z=-0.19(5)P=0.406,Z=-1.3212、(1)P=0.36,Z=-1.08(2)P=0.12,Z=0.31(3)P=0.125,Z=-0.32(4)P=0.082,Z=-0.21(5)P=0.229,Z=0.6113、各等级人数为23,136,341,341,136,2314、T分数为:73.3、68.5、64.8、60.8、57、53.3、48.5、46.4、38.2、29.515、三次6点向上的概率为0.054,三次以上6点向上的概率为0.06316、回答对33道题才能说是真会不是猜测17、答对5至10到题的概率是0.002,无法确定答对题数的平均数18、说对了5个才能说看清了而不是猜对的19、答对5题的概率是0.015;至少答对8题的概率为0.1220、至少10人被录取的概率为0.1821、(1)t0.05=2.060,t0.01=2.784(2)t0.05=2.021,t0.01=2.704(3)t0.05=2.048,t0.01=2.76322、(1)χ20.05=43.8,χ20.0,1=50.9(2)χ20.05=7.43,χ20.0,1=10.923、(1)F0.05=2.31,F0.01=3.03(2)F0.05=6.18,F0.01=12.5324、Z值为3,大于Z的概率是0.0013525、大于该平均数以上的概率为0.0826、χ2以上的概率为0.1;χ2以下的概率为0.927、χ2是20.16,小于该χ2值以下概率是0.8628、χ2值是12.32,大于这个χ2值的概率是0.2129、χ2值是15.92,大于这个χ2值的概率是0.0730、两方差之比比小于F0.05第七章参数估计5、该科测验的真实分数在78.55—83.45之间,估计正确的概率为95%,错误概率为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X X
3.12
MD
M
d
X
n
2 .8
4. 答:
分数 组中值 频数
10 15 1
20 25 0
30 35 0
40 45 3
50 55 4
60 65 5
70 75 4
80 85 2
90 95 1
总和 20
由于已知 Md=64 因此,平均差为
2
MD
n 1 15 64 0 0 3 45 64 4 55 64 5 65 64 4 75 64 2 85 64 1 95 64 20
教育统计学(第四版),王孝玲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1.
答:
1 全距 R=Xmax-Xmin=36-20=16
四分位距 20,23,25,27,29,31,33,36 由于,Q1=24,Q3=32
2
QD
2.
Q3 Q1 32 24 4 2 2
答:
f
X Md
13.2
5. 答:
1
定义公式
由于平均数为 X
41 39 37 35 38 38 5
因此, 方差为
2 x
X X 41 - 38 39 - 38 37 - 38 35 - 38 38 - 38
2 2 2 2 2
男生 CV 因此,离散程度女生比男生大 9. 答:
平均数小于中位数,因此分布呈负偏态
偏态量 SK
3( X M d )
X
3(74.6 76.8) 0.62 10.65
10. 答: 由于, 平均数 标准差
X
50 54 56 59 66 72 79 88 65.5 8
4
x
X
n
2
X n
2
50 2 54 2 56 2 59 2 66 2 72 2 79 2 88 2 50 54 56 59 66 72 79 88 8 8 4444.75 - 65.5 2 12.43
2
标准差为
x
X
n
2
2
2
6.
答:
分数 组中 值 频数 fX
2
50 52.5 2 5512.5 105
55 57.5 4 230
60 62.5 6 375
65 67.5 11 742.5
70 72.5 24 1740
75 77.5 37 2867.5
80 82.5 19 1567.5
总和 112
全距
R=Xmax-Xmin=97.5-52.5=45
2
四分位距
由于,Q1 所属区间为 67.5-,Q3 所属区间为 77.5-
因此
N 112 f b 25 23 4 4 Q1 LQ1 i 67.5 5 70.28 f Q1 9 3N 3 112 f b 75 60 Q3 LQ 3 4 i 77.5 4 5 81.03 fQ3 34
2 776900 9900 - 87.48 128 128
2
3
标准差为
x
fX
n
2
fX n
9.35
2
7.
答:
由于, 方差 9.6 92.16 ,方差的公式为 因此,
2 2 2 x
X X
85 87.5 12 1050
90 92.5 9 832.5
95 97.5 4 390
总和
128 9900
13225 23437.5 50118.75 126150 222231.25 129318.75 91875 77006.25 38025 776900
fX
方差为
2 x
fX
n
2
fX n
由此可得
1
QD .28 5.38 2 2
百分位距
由于,P90 所属区间为 82.5-,P10 所属区间为 57.5因此
P90 L90 (0.9 N n) P 10 L10 (0.1 N n)
由此可得
i 5 82.5 (0.9 112 94) 84.93 f 90 14 i 5 57.5 (0.1112 5) 61.38 f10 8
2
n
5
4
标准差为 x
2
X X
n
2
2
原始数据公式
方差为
2 x
X
n
2
X n X n
2 2 2 2 2 2 41 39 37 35 38 41 39 37 35 38 4 5 5
n
2
离差平方和 SS 8. 答:
X X
2
2 n 92.16 36 3317.76
由于男生女生均数差异较大,可用差异系数来比较两组的离散程度
X 7 100% 100% 7.61% 92 X X 10 100% 100% 8.55% 女生 CV 117 X
分数 频数 累积频 数 累积百 分比
1
52.5 5 5 4.46
57.5 8 13 11.61
62.5 10 23 20.54
67.5 9 32 28.57
72.5 28 60 53.57
77.5 34 94 83.93
82.5 14 108 96.43
87.5 2 110 98.21
92.5 2 112 100
P90-P10=84.93-61.38=23.55 3. 答: 由于,数据的平均数为 X
14 17 21 12 19 16.6 ,中位数 Md=17 5
因此,平均差为
AD
或
X X
n
14 16.6 17 16.6 21 16.6 12 16.6 19 16.6 5 14 17 17 17 21 17 12 17 19 1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