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7年长沙市水资源公报

2017年,我市遭遇了有气象水文记录以来最强降雨与最高水位洪峰袭击,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带领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抵御洪魔,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一年,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摘得一块金字招牌。
一年来,全市水务系统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对水务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速赶,水利建设强势推进,水务工作亮点纷呈,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保障。
长沙市水务局局长:曹彪综述长沙市国土面积11819平方公里,主要河流为湘江及其浏阳河、捞刀河及沩水等一级支流。
湘江干流由南而北纵贯全市,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浏阳河、捞刀河自湘江东面,沩水、靳江及龙王港自湘江西面汇入湘江。
2017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717.9毫米,折合水量20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178.1亿立方米偏多14.0%;地表水资源量122.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034.9毫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6.2亿立方米偏多27.2%,地下水资源量25.0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25.0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22.31亿立方米,属丰水年份。
全市大中小蓄水工程年末蓄水总量 5.340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4456亿立方米;全市年供水总量和各部门实际用水总量均为36.6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0.05亿立方米,用水净消耗量10.68亿立方米。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44.7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463立方米;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35立方米、31立方米(当年价)。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1%。
2017年在全市一江三河上布设水质监测断面30个,监测河长688.8公里。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法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进行评价,Ⅱ~Ⅲ类水质河长,全年为621.2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0.2%;汛期为649.7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4.3%;非汛期为621.1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0.2%。
详解《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详解《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详解《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来源:中国海洋报作者:本报记者赵婧发布时间:2018-04-03 10:08:06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但是,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海洋环境风险依然突出。
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2017年,国家海洋局在近岸海域开展了冬、春、夏、秋4个季节的海水质量监测,在近岸海域以外开展了夏季和秋季的海水质量监测。
对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4个季节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累计面积较上年减少3460平方公里。
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的96%,连续3年有所增加;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33720平方公里,较上年减少3700平方公里。
秋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的94%,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47310平方公里。
我国管辖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的监测站位比例为97%。
其中,渤海和黄海沉积物质量良好的站位比例为100%,东海和南海依次为97%和94%。
2007年~2017年,沉积物质量良好的监测站位比例呈上升趋势。
海洋生态状况保持稳定在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中,4个海洋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14个处于亚健康状态,2个处于不健康状态。
2017年,国家海洋局在66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开展了监测,其中44个保护区开展了保护对象监测。
结果表明,大部分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2017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

2017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青岛市水利局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017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27.0毫米,折合降水量70.73亿立方米,比201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38.5毫米偏大16.4%,比多年平均降水量691.6毫米偏小9.3%。
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差异较大。
崂山区、即墨区东南部、莱西市东部降水量较大,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崂山区东南部、莱西市东北部是降水高值区,平均在900毫米以上。
青岛市最大点降水量1054.1毫米(北九水),最小点降水457.8毫米(小荆兰庄)。
降水量在行政分区上的分布也不均匀。
降水量最低值出现在平度市,年降水量为568.4毫米,较上年偏大13.2%,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小11.2%。
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崂山区,降水量为877.8毫米,较上年偏大51.8%,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小1.6%。
其他区市降水量在580~700毫米之间。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
全市平均6~9月降水量为507.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0.9%。
汛期降水量地区分布上不均匀,崂山区汛期降水量最大,为730.7毫米,最大点雨量933.0毫米(张村);其次为莱西市、市内三区、黄岛区、城阳区,在520~590毫米之间,低值区位于胶州市、即墨区、平度市,降水量小于500毫米,最小点雨量140.0毫米(普东)。
2017年区域代表雨量站南村、青岛、即墨站。
南村站降水472.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小29.6%;青岛站降水733.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4%;即墨站降水565.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小20.5%。
2、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8.989亿立方米,相应年径流深为84毫米,比上年径流量偏大147.9%,比多年平均径流量偏少41.7%。
白沙河区、墨水河区、周疃河区、北胶莱河区、南胶莱河区、大沽河区、洋河区、风河区、白马河区2017年地表径流量分别为:2.0799亿立方米、0.6533亿立方米、1.1095亿立方米、0.7098亿立方米、0.3772亿立方米、1.7913亿立方米、0.5746亿立方米、1.3332亿立方米、0.3603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比周疃河区偏大6.8%,白沙河区、墨水河区、北胶莱河区、南胶莱河区、大沽河区、洋河区、风河区、白马河区分别偏小5.9%、10.6 %、55.1%、63.8%、63.1%、47.1%、30.5%、62.2%。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说明:《四川省水资源公报2017》中多年平均值统一采用1956~2000年系列平均值。
综述201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41.35mm,折合降水总量4558.49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3.81%,比2016年增加2.18%,属平水年。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4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607.54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15亿m3,水资源总量为2467.15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5.67%。
全省51座大型水库、181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增加1.72亿m3。
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68.40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4.60亿m3,占94.9%;地下水源供水量11.83亿m3,占4.4%;其他水源供水量1.97亿m3,占0.7%。
生活用水50.81亿m3,占18.9%;工业用水51.37亿m3,占19.1%;农业用水160.42亿m3,占59.8%;人工生态环境补水5.80亿m3,占2.2%。
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41.02亿m3,耗水率52.5%。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24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73.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4.6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67。
全省水质评价河长9258km,Ⅰ~Ⅲ类河长比例为90.2%,与2016年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评价水库150座,Ⅰ~Ⅲ类水质水库比例为57.3%,其中64.0%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
评价水功能区327个,达标率为74.0%。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图1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图2 2017年行政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二)地表水资源量图3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比较乐山市811.45-14.22-12.04凉山州587.32-20.83-11.47图4 2017年行政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2017年,从省外流入我省境内的水量1356.59亿m3。
贵州省2017年水资源公报

贵州省水资源公报GUIZHOUSHENGSHUIZIYUANGONGBAO贵州省水利厅前 言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贵州省水利厅按年度编发《贵州省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贵州省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省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报》按年度反映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2017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175.3 毫米 ,折合年降水总量2070.42 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
201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051.5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小1.0%。
入境水量143.4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139.78亿立方米。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59.69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937立方米。
2017年末全省共统计107座大中型水库,年未蓄水量288.3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蓄20.01亿立方米。
全省总供水量103.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2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01.0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1.84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0.61亿立方米。
全省用水量与供水量持平,其中生活用水18.83亿立方米(含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生产用水88.78亿立方米(含农田灌溉用水 、林牧渔畜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量0.90亿立方米,总耗水量55.21亿立方米。
监测评价的7443.8千米河长中,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或以上的河段占89.1%。
贵州省行政区国土面积示意图贵州省水资源三级分区面积示意图(一)降水量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175.3 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2070.4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小0.3%,比上年降水量减少3.2%。
全省各地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相比,降水量偏小、偏大变化幅度在-15.6%~20.0%之间,降水量高值区、低值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大体一致。
2017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二〇〇七年安徽省水利厅二○○八年五月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审定: 蔡建平复审:金问荣朱雪冰朱庆敏王德胜初审:徐建平王保旺周良伟丁峰夏守先编写:费广华孟云霞祝丽萍杨迪虎张延韩志国目录综述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地表水资源量3.地下水资源量4.水资源总量二、蓄水动态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3.淮北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三、供用水量1.供水量2.用水量3.耗水量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四、水质状况1.江河水质2.湖泊和大型水库水质3.水功能区水质4.入河污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五、重要水事附:指标解释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综述安徽省地处中纬度,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受季风气候影响,南北冷暖气流交会较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全省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流域,辖17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
200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74.3毫米,较多年均值多0.1%,属平水年份。
但各地丰枯差异较大,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别属偏丰、偏枯、枯水年份。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体仍为南部大于北部,但南北地区差异较常年小,且淮北平原年降水量略大于江淮丘陵区。
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先后出现8次降水过程。
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内涝,皖南山区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沿淮淮北和沿江圩区、宣城市部分地区分别在6月、9月发生阶段性旱情。
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712.46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少0.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66.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1.8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不重复量46.36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64.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1149.1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可利用量263.89亿立方米。
2017水资源公报表格(空白

表二 2017年宁波市公共用水户供水情况调查表
注:1、所有的水厂须全部列出,表格不够请自行添加,乡镇水厂的用水分类如不清楚可参照县城水厂的用水分类。
2、取水量数据为原水,外供水量为水厂向外供水量。
表三 2017年宁波市_____市(县、区)主要工业企业用水情况
注:1、请逐一列出年取水量在5万吨以上的所有取水户。
表格不够请自行添加。
划有”—”的不用填。
2、企业年产值及工业增加值视条件尽可能填报齐全
表五 2017年宁波市_____ 市(县、区)农业基本信息表
注:农田实际灌溉面积来源于每年水利统计资料
用水户应填报相应的四级流域分区,如果是工业企业,应明确火电、规上还是规下工业。
表七 2017年_____ 市(县、区)承压含水层取用水登记表。
2017 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发布

行业纵横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
公报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调查、地质环境、测绘和地理信息、行政执法等方面,对自然资源领域现势性大数据进行了初步统计,勾勒出了过去一年土地矿产海洋资源“家底”变化情况。
土地资源方面,2016年末,全国共有农用地64512.66万公顷,其中耕地13492.10万公顷(20.24亿亩),园地1426.63万公顷,林地25290.81万公顷,牧草地21935.92万公顷,建设用地3909.51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79.47万公顷。
2016年末,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
全国土地利用数据预报结果显示,2017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86.32万公顷(20.23亿亩,注:该数据为预报数据,最终以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数据为准),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减少耕地面积32.04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5.95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6.09万公顷。
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60.31万公顷(904万亩),同比增长13.5%;全年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2.54万公顷,同比增长6.4%,出让合同价款数4.99万亿元。
矿产资源方面,2017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775.6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油气地勘投资577.9亿元,同比增长9.6%;非油气地勘投资197.78亿元,同比下降20.2%。
2017年新发现矿产地124个,其中大中型油气矿产15处,非油气矿产109处。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2017年出让探矿权749个,同比下降36.6%;出让采矿权1576个,同比下降14.5%。
海洋资源方面,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同比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
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11万、3.35万、4.68万和4.81万平方千米。
2005~2017年中国七大水系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第51卷第7期2020年7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Vol.51,No.7July,2020文章编号:1001-4179(2020)07-0033-072005〜2017年中国七大水系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腔瘩家,隊零,田咙茨2,虽矣矣1,想焉3(1.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310007;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3.唐山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根据2005-2017年间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淮河七大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年际变化。
结果表明:2005年,珠江、长江水系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体污染严重。
七大水系中I~DI类水体仅为41.0%,1V-V类水体为32.0%,劣V类水体量占27.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EJ生化需氧量、高猛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2017年,七大水系中I~血类水体占67.9%,比2005年提高了65.6%,年均增长率为4.3%;劣V类水体量降低至8.3%,比2005年降低了69.3%,年均下降率为9.4%,主要污染物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稀,表明我国对劣V类地表水的治理效果显著。
2005-2017年间七大水系治理效果排名依次为淮河、松花江、长江、辽河、黄河、海河、珠江,2017年七大水系可利用水资源排名依次为珠江、长江、松花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
关键词:水质变化趋势;地表水;七大水系;首要污染物中图法分类号:X824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32/ki.1001-4179.2020.07.006水资源中利用率最高的是地表水资源,我国地表水由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淮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以及部分湖泊、湿地组成,其中,七大水系最能代表我国地表水的现状。
目前我国环境负荷较大,政府高度重视地表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现象⑷。
2017年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

2017年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松辽水利委员会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7年,松辽流域年平均降水量453.8mm,折合降水总量5668.15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1.8%,比2016年降水量减少16.5%。
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松辽流域地表水资源量1315.6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2.8%,比2016年减少20.9%。
2017年从国境外流入松辽流域的水量为1.29亿m3,从松辽流域流出国境的水量为23.73亿m3,流入国境界河的水量为919.94亿m3,入海水量为79.92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7年,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627.01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7.9%,比2016年减少11.6%。
其中平原区为317.10亿m3,山丘区为331.00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21.09亿m3。
水资源总量2017年松辽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569.97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1.1%,比2016年减少20.5%。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315.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627.01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不重复量为254.31亿m3。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7年,对松辽流域86座大型水库和3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281.7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25.80亿m3。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17年,松辽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总监测面积为32.90万km2,年末浅层地下水蓄变量比年初减少30.92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供水量2017年,松辽流域总供水量为686.97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43.8%。
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为370.46亿m3,占总供水量的53.9%;地下水开采量为310.58亿m3,占总供水量45.2%;其他水源供水量为5.93亿m3,占总供水量0.9%。
与2016年相比,松辽流域供水量减少11.08亿m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减少2.56亿m3,地下水开采量减少8.14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减少0.38亿m3。
2018年中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情况分析,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图」

2018年中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情况分析,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图」一、我国水资源总量情况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2017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761.2亿立方米,大约占全球水资源6%左右的比重。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774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309.6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我国约四分之一的省份面临严重缺水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洁净水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我国也是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水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使我国面临较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各个省市的水资源总量来看,我国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南部地区,如2017年西藏地区的水资源总量达到了4749.9亿立方米,四川省和广西省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2467.1亿立方米和2388亿立方米。
宁夏、北京和天津等地的水资源严重贫乏,2017年宁夏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仅为10.8亿立方米,还不到西藏地区的1/4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我国人均水资源情况分析虽然我国淡水资源居全球第四,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074.53立方米(2017年),是全球水资源贫乏的主要国家之一。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与人们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尤其在干旱的北方地区,2017年,天津市的人均水资源仅为83.36立方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区域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在经济发达的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较少,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人均水资源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是西藏、青海和广西,人均水资源分别为142311.3立方米、13188.86立方米和4912.06立方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我国水资源保护策略“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必需物质。
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8指标数据:10_8_分地区供水水情况_2017年_

1016.7 16.6 4.6
116.0 31.1 85.3 54.5 44.7
163.1
8.4 1.3 30.8 5.0 8.3 79.7 115.5 8.8 15.2 13.8 10.5 3.1 1.1 12.1 1.8 3.7 3.6 32.6 25.1 5.0 5.5
45.5 138.1
81.6 89.8 316.4 16.7 280.6 80.9 158.2 91.2 156.3 134.0 122.8 148.1 193.7 220.3 195.8 33.3 25.4 160.5 58.9 108.5 26.9 58.2 92.3 19.2 56.7
1277.0 3.5 5.5
435.9 181.9 176.3 242.3 202.9 744.7 299.8 465.0 930.7 433.3 737.8 319.2 466.3 493.3 538.3 210.0 244.9 492.6 477.8 391.1 586.0 494.8 252.8 324.1 290.1 327.2 940.8 243.2 443.5 433.1 974.3
514.4
13.1
14.7
10.2
2280.8
10-8分 地区供 水用水 情况 (2017 年) Water Supply and Water Use by Region (2017)
地区
Region
全国 National Total 北京 Beijing 天津 Tianjin 河北 Hebei 山西 Shanxi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辽宁 Liaoning 吉林 Jilin 黑龙江 Heilongjiang 上海 Shanghai 江苏 Jiangsu 浙江 Zhejiang 安徽 Anhui 福建 Fujian 江西 Jiangxi 山东 Shandong 河南 Henan 湖北 Hubei 湖南 Hunan 广东 Guangdong 广西 Guangxi 海南 Hainan 重庆 Chongqing 四川 Sichuan 贵州 Guizhou 云南 Yunnan 西藏 Tibet 陕西 Shaanxi 甘肃 Gansu 青海 Qinghai 宁夏 Ningxia
2017年我国各省市供水总量及地表水、地下水供应量分析【图】

2017年我国各省市供水总量及地表水、地下水供应量分析【图】水资源如同阳光,空气一样,与人类日常工作、学习、生产等活动相互关联。
在中国,水资源短缺现象己经成为国家极为重视的基本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用水量急剧增长,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大部分山脉冰雪融雪严重,大量冰川消失,雪线升高导致河流源头减少,不少河流因此出现断流现象,在西北内陆的陆间河出现干枯现象。
在城市中,一方面用水激增,地表水过度开发,引发地表水量减少,另一方面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严重的地面沉陷,威肋、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城市供水和用水结构也因而发生极大的改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6年我国供水总量我6040.16亿立方米,2017年我国供水总量为6043.40亿立方米。
2007-2017年我国供水总量统计图2017年我国华东地区供水总量为1815.4亿立方米,占同期我国供水总量的30.04%;西北地区供水总量为853.3亿立方米,占同期我国供水总量的14.12%;华中地区供水总量为851.0亿立方米,占比为14.08%;华南地区供水总量为764.0亿立方米,占比为12.64%;西南地区供水总量为637.3亿立方米,占比为10.55%。
2017年我国各区域供水总量统计图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我国供水区域分布结构图2017年江苏省供水总量居全国之首,2017年江苏省供水总量为591.3亿立方米,新疆地区供水总量为552.3亿立方米,广东地区供水量为433.5亿立方米。
此外黑龙江、湖南省供应量均在300亿立方米以上。
2017年全国供水量排名前十大省市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我国各省市供水总量统计表:亿立方米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智研咨询整理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部分构成,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含水层在地下的动态水量,通常用地下水的补给容量表示,中国地下水根据各地区岩层含水的构成和含水岩层地下水储存情况的不同,可以将地下水分为岩溶裂隙溶洞水、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冻土孔隙裂隙水四种类型。
全国优良水体比例微升

全国优良水体比例微升作者:萧野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7年第10期前阵子,环保部先后晒出了2017年水环境大考的两份“期中成绩单”——“2017年上半年水环境形势分析”与2017上半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进展情况。
这是环保部首次全面公开31个省(区、直辖市)的年度水质目标和水质情况。
结果可谓喜忧参半: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然而各省(区、市)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完成全年水质目标难度较大。
8省“好水减少”5省“坏水增多”根据2017年上半年国控地表水监测网数据,环保部对2017年上半年水环境形势进行了分析,这是环保部第一次全面公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水质目标和水质情况。
自《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简称“水十条”)发布实施以来,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投入以及水源项目的集中整治,皆按照计划有序实施。
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饮用水水源综合整治项目2203个,水生态保护项目639个,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85个,河口海湾污染防治项目43个。
总体来看,全国水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
从全国地表水的水质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I ~ III类)水体比例为70.0%(2017年目标为68.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 ;丧失使用功能(劣V类)的水体比例为8.8%(2017年目标为8.4%),同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
从各省份情况看,水质优良水体比例最高的是海南,达到100%,河北、天津、北京水质优良水体比例排名倒数三位。
河北、吉林、福建、江西、广西、重庆、贵州、陕西8个省(区、市),水质优良(I ~ III类)水体比例同比下降,其中河北的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了7.6%。
内蒙古、黑龙江、江西、贵州、陕西等5个省(区)丧失使用功能(劣V类)水体比例同比上升,陕西最多,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好水比例减少、差水比例升高这两个水环境质量恶化的比例中,江西、贵州、陕西均在其列。
降低劣V类水体比例是关键按照“水十条”要求,环保部已设置1940个国控地表水断面,这些断面是环保部代表国务院与各省(区、市)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的地表水考核断面,同时也是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断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4.8mm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5%,比2016年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折合年径流深293.1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9%,比2016年减少11.3%。
2017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8.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250.4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934.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6941.3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309.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0%。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42.0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893.2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6亿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1819.7亿m3。
水资源总量201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761.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8%,比2016年减少11.4%。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09.6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14.9亿m3。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5.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0.4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7年,对全国660座大型水库和3547 1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约18000个雨量站观测资料的评价结果。
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79.8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82.6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7年,对56个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61.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2.5亿m3。
其中,青海湖蓄水量增加16.3亿m3;太湖和洪泽湖蓄水量分别减少5.3亿m3和4.5亿m3。
地下水动态2017年,北方15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44.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7年,全国供水总量6043.4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1.0%。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45.5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8%;地下水源供水量1016.7亿m3,占供水总量的16.8%;其他水源供水量81.2亿m3,占供水总量的1.4%。
与2016年相比,供水总量增加3.2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33.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40.3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10.4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1022.7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
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海南和辽宁,分别为368.0亿m3、257.7亿m3、179.9亿m3、59.0亿m3、46.6亿m3、37.8亿m3和35.0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7年,全国用水总量6043.4亿m3。
其中,生活用水838.1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9%;工业用水1277.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1%;农业用水3766.4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3%;
人工生态环境补水161.9亿m3,占用水总量的2.7%。
与2016年相比,用水总量增加3.2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1.6亿m3,工业用水量减少31.0亿m3,生活用水量及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分别增加16.5亿m3和19.3亿m3。
耗排水量2017年,全国耗水总量3206.8亿m3,耗水率53.1%。
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56亿t。
用水指标2017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36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73m3。
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377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8,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5.6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21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7L/d。
四、水资源质量
河流水质2017年,对全国24.5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Ⅰ~Ⅲ类水质河长占78.5%,劣V类水质河长占8.3%,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与2016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河长比例上升2.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长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
湖泊水质2017年,对123个湖泊共3.3万km2水面进行了水质评价。
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Ⅳ~Ⅴ类湖泊67个,劣Ⅴ类湖泊24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6.0%、54.5%和19.5%。
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117个湖泊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中营养湖泊占23.1%;富营养湖泊占76.9%。
在富营养湖泊中,轻度富营养湖泊占56.7%,中度富营养湖泊占43.3%。
与2016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湖泊的个数
比例上升0.9个百分点,富营养湖泊比例下降0.9个百分点。
水库水质2017年,对全国351座大型水库、566座中型水库及147座小型水库,共1064座水库进行了水质评价。
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水库有920座,Ⅳ~Ⅴ类水库120座,劣Ⅴ类水库24座,分别占评价水库总数的86.4%、11.3%和2.3%。
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其中大型水库Ⅰ~Ⅲ类及劣Ⅴ类的比例分别是88.6%和1.4%。
1038座水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贫营养水库占0.3%,中营养水库占72.6%,富营养水库占27.1%。
在富营养水库中,轻度富营养水库占86.1%,中度富营养水库占13.5%,重度富营养水库占0.4%。
与2016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水库个数比例下降了0.6个百分点,富营养状态水库个数比例下降0.3个百分点。
水功能区水质2017年,全国评价水功能区6454个,满足水域功能目标的水功能区有4035个,占评价水功能区总数的62.5%。
其中,满足水域功能目标的一级水功能区(不包括开发利用区)占66.6%;二级水功能区占59.7%。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为76.9%。
其中,一级水功能区(不包括开发利用区)达标率为78.6%,二级水功能区达标率为75.7%。
省界断面水质2017年,在监测的544个重要省界断面中,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4.0%、39.7%、23.3%、13.1%、7.0%和12.9%,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7.0%。
主要污染项目是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与2016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基本持平,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4.2个百分点。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2017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共监测评价102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年水质合格率在80%及以上的水源地有848个,占评价总数的82.4%。
与2016年同比,全年水质合格率在80%及以上的水源地比例上升2.9个百分点。
浅层地下水水质2017年,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重点区域,监测对象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基本涵盖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2145个测站监测数据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质评价结果总体较差。
水质优良的测站比例为0.9%,水质良好的测站比例为23.5%,无水质较好的测站,水质较差的测站比例为60.9%,水质极差的测站比例为14.6%。
主要污染项目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锰、铁和氟化物可能由于水文地质化学背景值偏高外,“三氮”污染情况较重,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
说明:《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
区和台湾省。
表22017年各水资源一级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
表32017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
表42017年各省级行政区供水量和用水量单位:亿m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