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
浅议物理教学中的十大科学方法

我在力的合成教学时发现,一个物体往往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若分
三、实脸与公式推导相结合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很多科学探究,用到很多科学方法,这
别研究每个力的作用,则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如果用一个力来代替这几 个力,而且作用效果在替代前后完全相同,这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状况 时便很方便了。这种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又如我在电阻的串、并联教 学时,我让学生用等效电阻即总电阻来代替电路中的多个电阻,这样就 可以简化电路,在电路分析这个教学难点时会变得得心应手,问题很快
SIL ICO
摹睡 蓦.
VA L浅 议 物 理 教学 中的十 Nhomakorabea科学 方法
张小平
( 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 贵州 贵阳 550018)
中图分类号: Q 61 文献标识码: 八 文章编号: 1671一7597 (20 8) 0 20123一01 0 4
我们知道科学方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手段. 学生从掌握知识到 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它起着桥梁作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 多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并运用一些科学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求学 生掌握并学会运用的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
五、搜组法
建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
析、建立物理定律、利用数学图像展示物理规律等的研究、学习过程中 都离不开数学工具。若没有数学方法,则物理现象与物理定律永远是 “ 隔河相望”。例如: 我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杠杆平衡 条件等实验中都充分发挥了数学方法的巨大作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 们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的教育. 物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体现了众多的科学方法,这里所举的 几个教学实例,也仅仅是我平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简单运用。我们物 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认真钻研教材,让科学 法真正走进 物理教学中去,努力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目标。
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实现途径摭谈

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现途径摭谈【摘要】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教学渗透,借助实验、物理学史、方法训练、复习总结、课题研究、sts教育等途径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意义实现途径新课改下科学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探索未知、发现真理,掌握探索的方法,而且更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地学习科学方法,完善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通过物理科学方法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两种基本教育方式来实现。
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隐性教育主要体现在初中物理的教学阶段,在目标层次上主要是对科学方法的感受和领会,同时要注意隐性起步,及时显化;高中物理教学阶段主要采用显性教育方式,学生通过有关解决物理问题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突出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促进认知结构中有关应用物理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才能的依次形成。
一、意义重大,目标明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确定为物理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要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科学方法教育确定为高中物理的目标之一,把科学方法确定为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也足以说明科学方法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这对于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继续学习科学技术,造就创新型人才,都十分重要。
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在大学物理“牛顿环”实验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在大学物理“牛顿环”实验中的应用一、引言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以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牛顿环”为例,介绍了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牛顿环”实验简介“牛顿环”实验是一种精密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来测量透明薄片的厚度。
实验原理是将白光照射在一个玻璃透镜和一块透明薄片的交界面上,形成干涉条纹,根据干涉条纹的位置和颜色可以推算出透明薄片的厚度。
这个实验对于光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应用1.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是科学实验,实验设计能力是孕育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牛顿环”实验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和材料,以及确定实验指标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共同讨论和思考有关实验的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需要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系,并从中得出结论。
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以及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出这样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学术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强调合作研究和多元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牛顿环”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和协作,分享和讨论实验经验和结果,通过对实验的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这样的团队合作可以加强学生们的交流和沟通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方法是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
在“牛顿环”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找出透明薄片的厚度,这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倡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和结论,发扬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术能力。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涵及教学模式简介)作业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涵及教学模式简介在物理教学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物理知识内容(包含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二是教学的方式方法。
而单纯的去强调一个方面是不够的(教师多注重知识点,而忽视如何让学生认识和接受老师的思想),应该将这两个方面并行;特别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
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方法指导密切相关,在感知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体验认识科学方法;反之,应用科学方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效的感知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更好的解决物理问题。
物理知识教育和方法教育相互渗透、互相辅助、互为前提、同时进行。
这就是知法并行的理论基础。
物理教学“知法并行”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程序是:
1、理出知识线(画出知识线列表)(1)首先确定教材的类型,是属于概念型、规律型、实验型、应用型教材中的哪一种?(2)确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程序,要与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做到科学方法教育与其有机融合,并按照确定的课堂教学程序或教材知识点发展的程序,提出主教育事件及子教育事件.
2是理出方法线(画出方法线列表)
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因素.分析的基本依据是:a科学方法的基本概念;b科学方法存在的3种基本形式;c物理科学方法因素的判定原理;d使用教材的具体内容;f物理学发展史的资料等. 3是理出知行并行线(画出列表)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要有确定重点显性渗透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知法并行应注意做到一下几点:
一是树立牢固的科学方法教育的理念课堂教学中;
二是提倡显性、准确、自然流畅地提出科学方法。
为检验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要搞好教学检测和评估。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物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以引入“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现象的神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例如,在教授欧姆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太阳能的利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太阳能装置,并实际操作进行实验。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团队中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几点思考

教育。例如 , 在物理模型( 质点 、 理想气体 、 点电荷等 ) 的
建立过程 中就利用到理想化的方法 ; 在物理概念的建立
观念 , 改进教学方法 , 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 在
方 法教育。
过程 中用到 比值定义法 , : 如
、
q
等。
二、 中职物理教 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1渗透科 学方法教育符合中职物理学科性质 、
实验教学 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 ,同时
步发展产生了巨大影 响 ,同时也对其他学科的发展 2 科学方法蕴涵于物理知识 中 、 物理科学方法既是物理知识发展 的手段 , 又是物
,
产生 了积极 推动作用 。
也是让学生领略物理科学方法的过程 , 因此 , 实验教学
是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 学中要注
当今世界 , 科学技术迅猛 发展 , 知识经济初 见端倪
— —
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 因
素, 是世界各 国综合国力竞争 的关键。 而综合 国力的强 弱越来越取决 于各类人 才的质量 与数量 ,取决于劳动
者的素质 , 特别是全体公 民的科学素养。 中国科协组织
进行 的“0 3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 调查 ” 20年 结果 显示 , 我
方面 。 作为我 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教育 , 是 以培养 从事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等第一线 工作的技 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 劳动 者为 目标 的教育 。中
法、 逻辑思维方法 ( 分析与综合 、 归纳与演绎 、 理想化方 法 、 比方法 、 类 比较与分类 、 假设方法 和其它方法 , 中 其
科学方法蕴涵于物理知识 中 , 物理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化学 、 量子化学 ; 与生物学结合成了生物力学 、 生物物理 、 量子生 物学 ; 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 出现 了实验心理学 ; 模型化方法应
用 于经 济 学 出现 了经 济 发展 模 型 。因 此 ,物 理 科 学 方法 无 论 是
答案 、 理论预言 、 试验验证 、 修改理论这种思路。例如 , 原子结构 波尔模型的建立就是这种情况。这种组织顺序和方法有两点物 理学方法教育功能 : 一是体现 了物理学研究 的一般方法 , 二是把 物理学中常用 的假说方法轮廓也勾勒 了出来。科 学假说不是随 意的 , 而是建立在一定 的事实基础上 , 假说是否正确要接受事实
模 型 、 何 建 立模 型 。 如 发 掘 物 理 学 定 律 本 身 的方 法 论 意 义 ,加 深 学生 对 物 理 定 律
、
物 理 科学 方 法 教 育 的 内容
物 理 科学 方 法 教 育 ,是指 在 学 习 和研 究 物 理 问 题 的过 程 中 发现 问题 、 出假 设 、 集事 实 、 出解 释 、 证 等 所遵 循 的途 径 提 搜 作 论
劳 一 学 术研 究 于书 而
教 学 动 态
谈 高 中物 理教 学 中 的科 学 方法教 育
李 晓辉 ( 北省平 山县 实验 中学 河
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 问题的方法是 比物理基本原理更为 重要 的 知 识 , 是 比“ 子 ” 贵 重 的 “ 金 术 ” 它 金 还 点 。拉 普 拉 斯 说 :
“ 认识 一 位 天 才 的研 究 方 法 , 于 科 学 的进 步 并 不 比发现 本 身 用 对 处 少 , 学 研 究 的方 法 是极 富兴 趣 的 部分 。 ” 中 物理 教 学 与科 科 高 学 方 法 的结 合 还 可提 高 学 生 学 习 的兴 趣 ,所 以在 高 中物 理 教 学 中应 加强 科 学 方法 教 育 。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穿科学方法教育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穿科学方法教育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一些学生与教师存在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物理教学改革就是要找到一种学习物理比较轻松的方法。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回答另一位学者托勒玫的问题时说“不存在任何通向几何学的不费力的方法”,今天也有理由这样说:“不存在任何通向物理学的不费力气的方法。
”物理教学改革的目的绝不是让物理学变得容易,而是要把传授物理知识作为主要目的,变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在物理教学中要贯穿科学方法教育。
一、在物理教学中贯穿科学方法的必要性物理从成为一门科学那天起就和科学方法有了不解之缘,这是因为科学既是人类的知识体系,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探索过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本身是无方法可言的,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规律是物理过程中体现出的必然联系,然而要得出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就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一定的手段和思维操作方法,这里科学方法就体现出来了。
物理教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根本目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不同教育阶段的科学方法教育只是体现在内容和目标的不同,深度与广度的不同。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这里的“终身学习”、“科学探究”、“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掌握,即使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中也需要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物理体系自身包含丰富的科学方法,它既表现在知识的结构上,又表现在这些知识结构的建立过程中;总的说来,这些科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物理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和哲学方法,由于科学方法和方法教育的层次性,在初中阶段物理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含控制变量法)、等效方法、理想化方法等;数学方法主要有:比例方法、方程方法和图像方法等;逻辑方法主要有:比较、分类、类比、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哲学方法主要有:绝对相对、量变质变、原因结果,等等。
谈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

谈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初中物理课教什么?除了物理知识,最为重要的就是以知识为载体,教给学生学会、发现、创造新知识的科学方法。
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积累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就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同样在初中物理中,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热功率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等实验,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
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我们在教学中,在学生亲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总结,在思维方式上受到启发,他们以后遇到有关的实验设计时,就会自觉地加以运用。
比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之后,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在上述实验中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其他器材不变,另有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供选用,要求测出未知电阻,应该怎么办?学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进行设计了。
三、转换法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
譬如,在研究电热的功率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和比较,而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物理中的教学方法(具体)

物理中的教学方法(具体)物理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物理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是人类的天性。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
通过提出研究问题、观察和测量、建立假设、检验和讨论等步骤来进行研究活动。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式教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的。
实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学边实验等。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理论式教学: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推导、分析等。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掌握物理规律和公式。
4.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构建知识的教学策略。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5.合作学习式教学: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物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改进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以下是改进物理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1.重视实验操作: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和成长。
2.重视思维训练: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思维训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思维导图、逆向思维等。
3.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设置

方 法 目标 总 体 界 定 为 3个 层 次 : 了解 、 领会 、 简单应用_ 2 ] .
“ 了解 ” 是 指 在 某 一 物 理 知 识 的教 学 中 , 当 对 学 生 进 行 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后 , 学生 能 够 再 认 识 后 回忆 起 所 学 过
教 学 中对 “ 方法” 目标 的 设 置 和 实 施 却 明 显 不 够 . 究 其 原
一
教学方法 , 让 学 生 经历 科 学 探 究 过 程 , 学 习科学方 法 , 培 养 其探索精神和实 践能力 . ” 可 见 过 程 与 方 法 目标 在 初 中 物 理 课 程 的实 施 中具 有 极 其 重 要 的地 位 .
随 着 新 课 程 的深 入 , 三 维 目标 的 理 念 在 教 师 心 中 已 经
法” 目标 中“ 方法” 目标 的表 述 不 明 确. 本 文列 举 了初 中 物理 教 学 中 学 生 应 该 学 到 的具 体 的科 学 方 法 , 对 用 到 每 一
种 科 学 方 法 的典 型 实 验 进 行 了 归纳 , 根 据 义 务 教 育 物 理 课 程 理 念 以及 初 中 学 生 的 特 点 对 每 一 种 科 学 方 法 进 行 了
逐步生根发 芽 , 大 部 分 教 师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已 经 能 够 重 视
“ 过程” 目标 的设 置 和 实 施 , 注 重 在 教 学 中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物
理现象 、 参 与科 学 探 究 活 动 、 进 行 信 息 的处 理 归 纳 和 总结 ,
并培养学生反思 和交 流的意 识 和能力. 但是, 教 师 在 实 际
简单应用是指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当对学生进行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后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新情景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得出结论或者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科学方法对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类或者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某种方法定义新的概念研究新的问题
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论文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摘要]当前新一轮高中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为什么要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应如何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文阐述了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在分析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地渗透和传授物理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逐步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增强科学素养的活动。
在当前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然而,“为什么要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应如何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
一、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物理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严密的科学知识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套科学方法体系,这些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其他学科,甚至对哲学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意义深远。
1.1 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因为科学方法在学生学习物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1)科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
(2)科学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蕴含着极大的智力价值,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能获得智力的发展。
(3)科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1.2 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更有价值。
知识是宝贵的,但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所以那些获得到知识的方法就显得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只有将方法掌握了,将来才可能利用这些方法去创新。
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一定都要成为物理学家,他们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也不一定在实际工作中都能直接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校获得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会变得支离破碎。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 学 中结 合 质 点 、 刚体 概 念 的 教学 , 介绍 实 物 模 型 的条 件 件 ; 在
关 等器 材 , 生 根 据 : 识 —— 全 r路 欧 姆 定 律— — 确 定 实 乜 验 方案 , 择器 材 , 接 电路 , 成 测 最』 填 写 实验 报 告 。 r于 选 连 完 i : } { 电压表 电流 表在 接 人 电路 中的接 法 的 , 将影 响实 验 结 ,
|鹭
在 物 理 教 学 中对 学 生进 行 科 学 方 法 的 教 育
2 50 江 苏省泰 州 市永 安洲 初级 中学 姚 兴宏 2 30
【 摘
要】 物理教学中“ 重知识传授 , 轻方法教 育” 的不良倾 向, 导致知识学习掩盖 了科 学方-  ̄教育 , ; L - 导致教 学效率大打折 扣。
一
材, 由学牛 自己盎 『 关 资料 , 蒯有 确定 实 验 ‘ , 案 选抒 仪器 , 自拟 实 验 步骤 , 成测 量 任 务 , 后写 …实 验 报告 。设 计 实 验 的核 心 完 最 是 设计 、 择 实验 ‘ 。 中学物 理 中 的设计 性 实验 , 般是 根 据 选 案 一 学 校提 供 ( 限定 使 J ) 或 m 的器 材 、 验 要 求 , 实 选择 实验 力 法 和 测 。 方法 , 择 合适 的测 条 件 。例 女 : 电源 r动势 和 内 电阻 的 选 f测 l 乜 实验, 实验 窜提 供 电源 、 电 表 、 电流 表 、 电流 计 、 阻 、 电 导线 、l :
神 , 高 了创造 能力 。 提
热学 教 学 中结 合绝 热过 程 、 压过 程 等介 绍过 程饮 型 ; 子 物 等 在原 理 教学 中结 合 原子 的 “ 葡萄 T 糕 卡型 ” “ 核 行 _模型 ” “ I ! 、有 早 _ 、波 尔氰 原 子模 型 ” 绍 内心 的流 动 等等 。这 样就 能使 学 牛 对 攸 介
浅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再 将多 章 内容 进行 串接 ; 后要 将 高 中所有 的 内 最 容形成 一个 有机 图谱整 体体 现 出来 , 所有 的公 对
式进行 有序 合 理 、 确 完整 的推 导 . 种 方法 能 准 这 有效解 决 学 习物 理 中 遗 忘 、 淆 和 应 用 知 识 的 混
体现 . 2 科 学方 法 教 育 是 改 变教 育现 状 的 一 个 重 .
要 途 径
在 中学物 理教学 中 , 学方 法教 育 的 内容包 科 括: 一是 物理 学 的研 究方 法 的教 育 , 是 物理 学 二
习方法 的 教 育 , 的 教 师 在 完 成 传 授 知 识 的 同 好 时 , 当积极 、 应 主动 地 寻 找 加 强科 学 方 法 教 育 的 途 径 和方法 , 意识 、 目的 的对 学 生 进 行科 学 有 有 方 法 的教育 和指导 . 1 正确 处理科 学知 识与 科 学方 法的 关 系, . 在
现象 , 决定 了“ 以知 识 为 中心 , 以应 试 为宗 旨” 的
吸收 . 往 往不 易 被 学 生掌 握 . 时 , 为 教师 , 它 此 作 就应该 站 在 更 高 的 高 度 , 于 运 用 学 生 易 于 接 善 受 、 于理 解 的方 式 将 其 展示 在 学 生 面 前 , 学 易 让 生 自已学 习和领悟 . 例如 , 于 “ 阻” 关 电 内容 的 教 学 , 行 “ 定 电 阻 大小 的 因 素 ” 在进 决 的探 究 活 动
习惯性 思维 指在思 考 问题 的过程 中 , 使用 惯
性思维 方法 思 考 问题 得 出结论 的思 维 叫定 势 思 维. 有些 惯性 思维是 正确 的 , 有些 却 是错 误 的. 但
例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论文

例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7科学方法就是指在研究与解决科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程序、办法。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渗透了很多科学方法,既有一般的逻辑范畴的归纳方法、推理方法、类比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又有较为特殊的科学范畴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等效方法、模型方法、科学假设方法、对称(守恒)方法等。
物理知识(概念、规律与原理)只是这些方法运用于物理研究后的“形式化”产物,方法活跃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教育对改进人的能力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方法是在知识获得过程中起作用,所以为了在教学中不让方法的教育价值流失,就应该特别注意物理概念的归纳过程以及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的教学,要充分展开这些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从而实现科学方法的独立教学目标。
下面就几个重要的方法举例说明。
一、加强实验方法的教育实验方法是“人们通过科学仪器和设备在有目的地干预、控制或模拟客观对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伦琴对x射线研究的周密安排,使得这一发现在一周内即被世界所公认,这正是由于他对实验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正确应用的结果。
伽利略对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正在于把实验方法引入物理学研究,从而彻底地改造了物理学,使它从经院式的思辨学变为建筑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
实验方法是提出研究课题、构思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
例如,光电效应正是在实现电磁振荡的实验中发现的新课题;玻尔的量子轨道理论正是在氢光谱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假说;迈克尔逊的精妙的“以太风”的零结果实验,成为了爱恩斯坦狭义相对论的重要实验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展示实验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实验方法教育的重点。
为此,对实验的目的和作用应该有足够的重视,要使学生知道,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否通过其它办法完成?特别是有些按高中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较难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要注意用实验方法来解决,而不要单纯进行理论分析,因为这正是体验实验重要性的好事例。
物理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方法显性教育

物理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摘要】物理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是目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应用、教学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基础。
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在教学方法方面,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科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科学方法与实验设计密切相关,通过科学方法指导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重视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对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科学方法与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科学方法、显性教育、重视、重要性、应用、教学方法、实例分析、实验设计、结论总结、未来展望、启示1. 引言1.1 物理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引言: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侧重于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引导和教育。
我认为物理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实验的本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实验设计能力。
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方法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科学方法的应用体现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处理以及结果的分析过程中。
通过科学方法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探究
摘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积累经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方法;分类;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不光是传授物理知识,还应该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一、科学方法的分类
学科方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对事实的观察,包括称之为实验的人为的观察。
(2)把相同的事实归纳起来,标上名称以备应用,比较和分类,其目的就是给一堆事实标上名称,可称为一般前提。
(3)演绎,使我们从一般前提再回到个别事实,它教我们从那个标签上找到所期待的那些事实。
(4)证明,就是根据事实来确定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的过程。
1、科学的实验方法
近代科学方法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实验方法的应用和牢固确立。
古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观察、猜测、直觉、概括、演绎等。
直到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近代科学才逐渐从自然哲学的母体
中分离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而其中科学的实验方法是近代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催化剂,同时也是推动近代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方法。
物理实验方法是指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物理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排除各种偶然、次要因素的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能重复地去研究物理现象及其规律。
对物理实验方法的创立并把它应用于检验科学知识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当属伽利略。
自由落体问题的研究是伽利略力学研究的突破口。
对于自由落体问题当时盛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自由落体以匀速下落,其速度的大小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
伽利略首先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指出亚里士多德落体观念的逻辑矛盾,接着用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无关的实验事实来驳斥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念。
这些实验虽然只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这种抽象的方法既弥补了实验条件的限制,所得的结论又能令人信服。
伽利略正是靠自己出色的实验奠定了近代物理学之父的尊位,事实上也是因为科学实验,使他成为整个近代科学的揭幕人。
2、科学实验与数学方法的结合
数学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数学提供的概念、符号和规则进行定量的描述、推导和演算,然后对数学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从量和结构方面运用数学形式表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数学方法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形式化语言和表达工具。
数学方法较少地受物质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依靠其抽象推理可以从理性上认识客观
世界,也便于物理理论的推广。
在近代科学中将数学理性和实验理性有机结合起来的这种方法突出地表现在伽利略的力学研究中。
伽利略以准确的数学语言证明物质运动的规律和表达物理的定律。
他认为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完全可靠的逻辑形式。
“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
不懂数学语言,就不能揭开自然界的奥秘。
伽利略不仅巧妙设计了斜面实验,还得出了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物体坠落所经过的空间按时间的平方而增加。
用现代数学语言表述,这个定律可写成s=gt2。
从以上可以看出,伽利略在研究力学的过程中把实验和数学结合在一起,既注重逻辑推理,又依靠实际观察和实验检验,这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现象→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实验检验→数学演绎→形成理论。
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即从实验出发,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他于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中提出了这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即从“简单的感觉知觉出发,建立新的思维方式,以直接到达事物的本性。
”这种被称为“科学归纳法”的认识方法,强调认识自然过程中物理实验的作用,以归纳的思维为指导,对由观察、实验所获取的经验材料进行逻辑的分析和整理,以求得出科学结论。
物理学中的归纳法就是在物理现象中通过对一些个别的经验事实和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一般的结论、原理、公式和原则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演绎法是以理论为主,
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他的《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数学演绎法。
他认为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理性的逻辑思维,从直观认识的“首要和基本的原则”中演绎出这些规律。
牛顿在科学方法上的重大贡献就是把归纳法与演绎法结合起来。
他认为:“虽然用来从实验和观察中进行论证不能算是普遍地结论,但它是事物的本性所许可的最好的论证方法,并且随着归纳的愈为普遍,这种论证看来也愈为有力。
”牛顿的自然哲学思想以及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模型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不仅使他成功地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而且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大发展。
4、简单和统一的审美方法
牛顿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写到,“自然界不作无用之事。
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多做了却是无用;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多余的原因来夸耀自己。
”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全面地概括了从文艺复兴以来各种纷繁的力学、天文学等的研究成果,以简单的形式成功地统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体的运动,充分显现了简单性原则的神奇力量。
爱因斯坦则从更高的逻辑起点把物理学引向高速宇观世界,并且把牛顿力学囊括在内,并明确提出了逻辑简单性原则。
自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被发现后,许多物理学家都相信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爱因斯坦则把探索和理解自然界的这种统一性作为他的最高目的,并贯穿于整个探索过程中。
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逻辑简单性原则、唯美学
原则、形象思维等科学方法就是其集中的体现。
爱因斯坦相信,世界是和谐的、有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
二、科学方法具有教育功能
著名科学史家萨顿在论及实验方法的教育功能时曾说“:实验方法一直就培育着最精致的思维戒律,……正是实验方法才使人类的理性能充分发挥它的潜力,而与此同时,它本身又明白地显示了它的局限性而且提供了限制它的方式。
它证明了真理的相对性,同时又使对它的客观性和它的近似程度的估量成为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它教导人们要不偏不倚(或至少要努力做到)地追求完整的真理,而不仅仅追求也许能适合一时需要的或者使人高兴的那部分真理。
”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最大价值也许正是它的教育功能。
科学方法不仅是认识自然的利器,也是认识社会以及人生的有用助手和工具。
伏尔泰曾经提出,牛顿的方法决不限于物理学,它一般而言对于所有人类知识也成立。
经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熏陶的心智,不仅能够应对日益扩张的科学知识前沿,更重要的是能够成为现代科学社会的健全公民。
三、结语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是实现学生智能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态度的有力途径,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本身,而且掌握研究和学习物理的方法,以及探索物理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笛卡儿.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1:13.
[2]张建锋.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m].科学与财
富.2012(4).
[3]谈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2(4)
[4]张建清.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及其教育功能初探[j].教法研究.2013(9).
[5]许良英,范岱年.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