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a4708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f.png)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知识点一: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是五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首先需要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达方式,接着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和进位借位的方法。
举个例子:0.15 + 0.38 = 0.530.83 - 0.12 = 0.71知识点二: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长方形是五年级数学中需要掌握的图形之一。
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周长等于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例如:长方形长为6cm,宽为4cm,面积为24cm²,周长为20cm。
知识点三:数字的整数、分数和小数表示数字的表示方式有三种:整数、分数和小数。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数字表示方式之间的转换方法,如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将小数和整数化成分数等。
例如:将分数3/5化成小数,得到0.6。
将小数0.25化成分数,得到1/4。
知识点四: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减运算是五年级的难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化简分数的方法,以及约分、通分的方法。
例如:3/4 + 2/5 = 23/207/12 - 1/3 = 1/4知识点五: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正方形是一个边长相等的四边形,其特殊性质是面积和周长相等。
学生需要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计算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例如:正方形边长为4cm,面积为16cm²,周长为16cm。
知识点六: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是五年级数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长度、面积、体积等不同量纲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米和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立方米和立方厘米等。
例如:10米 = 1000厘米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1立方米 = 1000000立方厘米知识点七:图形的分类和性质五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他们需要知道不同形状的图形的特点、特殊性质和面积、周长的计算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f9871c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f.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补足。
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存法,与其他方法本质不异。
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存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存数据,这类保存法的偏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1)小数化身分数XXX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需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存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身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全)](https://img.taocdn.com/s3/m/720fe756ccbff121dc36831e.png)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除数是整数:①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重点!)③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
④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⑤除得的商的哪一数位上不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除数是小数:①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数位不够时,用0补足;②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
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大)a 倍。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a 倍。
5、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6、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除以1,还等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
0不能作除数。
7、8、近似值相关知识点:(1)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多一位。
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2)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3)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9、循环小数相关知识点:(1)小数分类: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2)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五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e5b86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1.png)
五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梳理五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0”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 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56f8f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8.png)
一、整数的运算1.计算加减法2.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3.运用乘法表计算乘法4.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带括号的乘法5.计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并解决简单问题6.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带括号的复合运算7.运用整数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计算小数的加减法2.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3.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4.切实应用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三、四则运算1.计算加减法2.计算乘除法3.运用四则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四、分数的基本认识与运算1.计算分数的加减法2.计算分数的乘除法3.分数的最简化和约分4.分数的比较大小5.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五、长度、面积和容积的认识和测量1.了解长度、面积和容积的基本概念2.运用常用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3.运用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4.运用常用的容积单位进行测量5.运用长度、面积和容积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六、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的认识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等二维图形的特征2.计算二维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三维图形的特征4.计算三维图形的面积和体积5.运用二维和三维图形解决实际问题七、数据的处理1.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归类2.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3.进行数据的展示和解读4.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八、时间的认识和计算1.认识基本的时间单位2.进行时间的计算和换算3.运用时间解决实际问题九、金钱的认识和计算1.认识不同面值的货币和人民币单位2.进行金钱的计算和换算3.运用金钱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d4464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c.png)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一、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 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 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识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特别是同分母分数的计算。
- 分数与整数的乘法。
- 初步了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3. 小数的基本概念- 理解小数表示的是整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
-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4. 小数的运算-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小数与整数的乘法。
- 初步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
-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 掌握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2. 立体图形- 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基本立体图形。
- 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数与式1. 整数和四则运算- 掌握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 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 学习简单的整数运算技巧。
2. 代数初步-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 初步学习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四、数据处理1. 统计与概率-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 制作和解读简单的统计图表。
- 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
2. 应用题- 解决涉及分数、小数、整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 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1. 逻辑推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学习通过分析和归纳解决问题。
2. 问题解决策略- 学习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六、数学应用1. 生活中的数学- 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学习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探索数学与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关联。
七、复习与测试1. 定期复习- 定期复习所学知识点,巩固记忆。
2. 模拟测试- 通过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概览,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应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学习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全部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全部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9bb34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b.png)
全部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和小数1、认识整数和小数:整数是正整数、负整数和0,小数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
2、加减整数和小数:相同符号的整数相加减,不同符号的整数相加减。
3、整数和小数的乘法:乘法的积是正积或者负积。
4、整数和小数的除法:除数不为零,商是正数或者负数。
二、分数1、认识分数:分数是整数和整数的比例。
2、分数的加减:通分后相加减,再约分。
3、分数的乘法:乘法的结果是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分数的除法:转化为乘以倒数,再相乘。
三、数的倍数和约数1、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2、约数: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整数。
四、数的整数倍与小数和分数1、认识整数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2、认识小数和分数的整数倍:一个小数或分数的整数倍是这个小数或分数的整数倍。
五、图形的认识1、认识平行四边形、矩形和正方形。
2、认识梯形、三角形和五边形。
六、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1、分数和小数比较:把分数和小数转化成同一个分母或者位数,再进行比较。
七、单位换算1、长度的单位换算: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2、容积的单位换算:毫升、升之间的换算。
八、分数的加减1、分数的加减法:通分后相加减,再约分。
九、算式的认识1、认识算式:算式是一些数的运算过程。
2、简单的算式计算。
十、角和角度1、角的认识: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
十一、时间1、认识时间: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认识时间的加减法和乘法。
十二、数据的统计1、统计图的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2、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五年级的小朋友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巩固,以便在学习数学时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五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c5966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8.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五年级作为小学阶段中的高年级,数学的学习相对知识点较多,难度也较大。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五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期望对您有所帮助!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 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顺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数学五年级知识点人教版
![数学五年级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7706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4.png)
数学五年级知识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培养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根据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以下是五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 整数和小数:学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3. 代数初步:引入字母表示数,学习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
二、几何1. 图形的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图形的变换:学习图形的对称、旋转和缩放等变换。
3. 图形的组合:理解图形的组合和分解,学习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2. 概率的初步: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的实验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 问题解决: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思维训练:通过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五、数学文化1. 数学史:了解数学的发展史,认识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2. 数学与生活:探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六、数学思维与方法1. 逻辑推理: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如何通过推理解决问题。
2. 数学建模: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学习如何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4e6f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6.png)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
例如:0.72×5,先算72×5 = 360,因数0.72有两位小数,所以从360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3.6。
2. 小数乘小数。
- 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3×1.5表示2.3的1.5倍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1.2×0.8,先算12×8 = 96,因数1.2有一位小数,0.8有一位小数,共两位小数,从96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96。
3. 积的近似数。
- 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先算出积,再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如果小于5就舍去,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0.38×0.23 = 0.0874,保留两位小数是0.09。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乘法交换律:a× b = b× a;乘法结合律:(a× b)× c=a×(b× c);乘法分配律:(a + b)× c=a× c + b× c。
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0.25×4.78×4=(0.25×4)×4.78 = 1×4.78 = 4.78;(1.25+0.25)×8 = 1.25×8+0.25×8 = 10 + 2 = 12。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6adcd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4.png)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大全一、数的认识1.1 整数1.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2.整数的绝对值3.数轴上的整数表示1.2 分数1.常见分数的认识和读法2.分数的大小比较3.带分数的转化1.3 小数1.小数的基本概念2.小数的大小比较3.小数的运算1.4 百分数1.百分数的基本概念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3.百分数的运用二、算术运算2.1 加法和减法1.整数加减法的原则2.带括号的加减法3.三个及以上数的加减法2.2 乘法和除法1.常见乘法口诀2.整数乘法的基本原理3.整数除法的基本原理2.3 综合运算1.算式中的加、减、乘、除的优先级2.用加、减、乘、除法进行综合运算三、图形与几何3.1 点、线、面1.点、线、面的基本概念2.直线、线段、射线3.角的认识及分类3.2 三角形和四边形1.三角形的分类2.四边形的分类3.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认识3.3 圆1.圆的基本概念及表示2.直径、半径、周长、面积的计算3.4 位置和方向1.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2.空间形体的认知与刻画四、数据与统计4.1 数据的收集整理1.数据的获取和收集方式2.数据的整理和分类方式4.2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1.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2.误差、离差、偏差等统计分析指标4.3 数据的图表表示1.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常见图表的读取和绘制。
2.数据的解读与分析五、应用问题5.1 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1.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2.运用数学解决购物、打折等实际问题5.2 容斥原理与正反推理1.容斥原理的应用2.正反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上是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汇总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d9f1e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0.png)
一、整数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整数的比较与排序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5.整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性质6.整数的应用问题二、小数1.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小数的比较和排序4.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5.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6.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性质7.小数的应用问题三、分数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转换3.分数的比较和排序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5.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6.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性质7.分数的应用问题四、百分数1.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3.百分数的比较和排序4.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5.百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6.百分数的应用问题五、几何图形1.直线、线段、射线、角的概念2.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判定3.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特征和性质4.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的特征和性质5.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和周长的计算6.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六、时间1.时间的基本单位和相互关系2.时钟的读法、表示和问题解决3.时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时间的计算和应用问题七、长度1.长度的单位和相互关系2.长度的估算和排列3.长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长度的计算和应用问题八、面积和体积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2.面积的单位和相互关系3.面积的估算和问题解决4.体积的概念和计算5.体积的单位和相互关系6.体积的估算和问题解决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归纳,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98ad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d.png)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时期,知识点逐渐增多,难度也有所提升。
以下是对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 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把 0 去掉。
例如:25×4 = 100 = 102、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比如:12×03 = 036二、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 0 再继续除。
例如:56÷7 = 08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比如:25÷05 = 5三、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
例如:加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 a + b = b + a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解方程依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非 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四、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为 S = ah例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5 厘米,高是 3 厘米,它的面积就是5×3 = 15 平方厘米2、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 S = ah÷2比如: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6 厘米,高是 4 厘米,面积就是 6×4÷2 =12 平方厘米3、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 S =(a +b)h÷2假设一个梯形的上底是 3 厘米,下底是 5 厘米,高是 4 厘米,面积就是(3 + 5)×4÷2 = 16 平方厘米五、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小学五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93190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3.png)
一、整数1.整数的概念及正整数、负整数的说明和规律2.整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3.加法、减法与整数的运算规则4.整数的乘法与除法规则5.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6.带有整数的两步混合运算7.判断与比较带有整数的数的大小8.用数轴表示带有整数的数二、小数1.小数的概念及小数点的位置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小数的比较与排序4.加法与减法运算小数5.乘法与除法运算小数6.分数与小数的换算7.将小数化成分数8.在数轴上表示小数三、分数1.分数的概念及分数的读法和写法2.分数的约分与通分3.分数的比较与排序4.分数加法与减法5.分数乘法与除法6.分数与整数的运算规则7.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换8.将数化成带分数或假分数四、运算法则与运算思想1.倍数与约数的概念及应用2.原因角3.简便运算法则4.除法的取整和取余5.割补法解决问题6.逆向思维解决问题五、面积和周长1.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正方形、长方形和周长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4.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5.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6.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7.面积和周长的换算8.实际问题中的面积和周长的应用六、容积和体积1.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2.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3.实际问题中的容积和体积的应用七、数的四则运算1.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2.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3.运算问题的口算与翻译八、数的整式运算1.有理数和系数的乘法2.有理数和系数的除法3.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带有系数的两步运算九、数的应用和变化1.钱币的计算和找零2.平面图形的旋转和推移3.有尺度的图形4.问题的发现、整理和解决5.问题的归纳和推理6.图表的分析与应用7.定义和应用单位8.计算有时间单位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2024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5cc42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5.png)
2024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变化,2024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内容也会跟着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下面将对2024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做一个简要的归纳。
1. 有理数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有理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大致的内容包括正数、负数、零以及它们的运算。
•正数、负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分数和小数。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示有理数,并能够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零:要求学生理解零的特殊性质,能够正确使用零参与运算。
•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运算法则,正确计算有理数运算。
并能够运用有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2. 分数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分数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分数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及其表示方式,能够分析分数的结构及其大小关系。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分数,进行分数之间的比较。
•分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混合运算等,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和小数的转换:要求学生能够相互转换,熟练掌握小数的读法。
3. 几何在五年级的学习中,几何也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坐标系和图形: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坐标系,能够正确表示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并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点、直线、角、面积和体积:要求学生认识基本图形的形态,能够辨别图形的性质,并能够求解图形的各种量,例如角度、面积和体积等。
4. 数据分析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据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表:要求学生认识各种数据的图形表示方式,能够正确解读图表并作出分析。
•统计分析:要求学生能够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简单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比较和解释。
5. 等式与方程式等式和方程式也是五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认识等式和方程式的概念和各自的特点,能够正确解读等式和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变形。
五年级归纳总结数学(实用5篇)
![五年级归纳总结数学(实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1e7f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b.png)
五年级归纳总结数学(实用5篇)1.五年级归纳总结数学第1篇一、意义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改用乘法算式表示为(×5),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5个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二、算理1、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2、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4、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用字母表示:a×b=c(a不等于0)b>1,a>cb=1,a=cb<1,a三、积的近似数1、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这一单元主要用四舍五入法。
步骤如下:先按照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算出积,再按题目的要求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注意: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随便去掉。
如:保留两位小数是()2、通常情况下,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百分位。
四、混合运算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简算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4×202××+××32×五、解决问题1、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应用,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2、分段计费的问题,比如乘坐出租车的问题、电费水费的问题都属于分段计费。
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种分段计费后在合并;第二种全程单价计算然后再加上少算的金额。
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b8c9ff6edb6f1afe001f7d.png)
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学习不是一昧的埋头苦学,我们要有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重点,只有搞清楚该学什么,我们才能快速掌握知识.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欢送阅读!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知识点三: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局部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根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归纳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 表示1.5 的3 倍是多少或3 个1.5 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 就是求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 就是求1.5 的1.8 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局部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局部位数不够时,要用0 占位.3、规律(1)(P9):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存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存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一、学习目标:1.探索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3.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4.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5.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学习难点:1.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4.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5.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6.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三、知识点概念总结: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zhong gonng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存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存局部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设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存数据,这种保存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7.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存三位小数.(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存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8.小数的分类:(1)有限小数:小数局部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2)无限小数:小数局部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3.1415926……(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局部,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局部,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局部,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9.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10.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1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1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13.方程的同解原理:(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14.解方程: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容许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16.列方程解容许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1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局部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到未知.(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1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1)一般应用题;(2)和倍、差倍问题;(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5)比和比例应用题.19.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形=ah20.三角形面积公式:S△=1/2_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1.梯形面积公式:(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a+b)×h÷2(2)另一计算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归纳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与比较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归纳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d59d7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6.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归纳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与比较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与比较是重要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与比较进行归纳总结。
一、整数的加减运算1. 整数的加法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整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整数相加得到一个整数的过程。
例如,2 + 3 = 5,-4 + 7 = 3。
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 + b = b + a,(a + b) + c = a +(b + c)。
学生可以通过画数轴或使用数线模型来理解整数的加法运算。
2. 整数的减法整数的减法是指从一个整数中减去另一个整数得到一个整数的过程。
例如,5 - 3 = 2,-4 - 7 = -11。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学生可以通过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来计算,即a - b = a + (-b)。
二、分数的加减运算1. 分数的加法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
分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相加得到一个分数的过程。
例如,1/4 + 1/3= 7/12,2/5 + 3/5 = 1。
分数的加法需要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2. 分数的减法分数的减法是指从一个分数中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分数的过程。
例如,3/4 - 1/3 = 5/12,4/5 - 2/5 = 2/5。
分数的减法也需要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三、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
例如,1 + 1/2 = 3/2,3 - 1/4 = 11/4。
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需要先将整数转化为分数,然后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最后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四、整数与分数的比较在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还需要学习整数与分数的比较。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fae9d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f.png)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将进一步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更复杂数学概念和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一.整数与小数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 整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小数的概念:小数位、小数点的位置4. 小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5. 整数与小数的转换:整数转小数、小数转整数二.几何图形1. 点、线、线段、射线、角、平行线、垂直线2.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3. 矩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半圆4. 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三.单位换算1. 长度的换算:米与厘米、厘米与毫米、千米与米2. 重量的换算:千克与克、克与毫克、吨与千克、克与斤、吨与斤3. 容量的换算:升与毫升、升与毫升四.约分与通分1. 约分的概念:最简分数、公约数2. 通分的概念:最小公倍数3. 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五.长方体与体积1. 长方体的概念:长、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3. 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4. 体积的单位:立方厘米、立方米六.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收集:调查、观察、测量2. 数据的分类:频数、频率、统计图表的制作3. 数据的分析:最大值、最小值、中间值、平均值七.代数1. 代数式与代数方程2. 变量与常量3.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4.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解决总结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从整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到几何图形的认识,再到单位换算、约分与通分、长方体与体积、数据与统计以及代数等等,都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多做练习题,巩固已学内容,并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提高数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
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8.小数的分类(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2)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3.1415926 ……(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9. 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
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10.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1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1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13.方程的同解原理:(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4.解方程: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16.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1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1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1)一般应用题;(2)和倍、差倍问题;(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5)比和比例应用题。
19.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ah20.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1.梯形面积公式(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2)另一计算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扩展资料1.小数分类(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2)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3)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0.5656 ……(4)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0.03333……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2.循环节的表示方法小数化分数分成两类。
一类:纯循环小数化分数,循环节做分子;连写几个九作分母,循环节有几位写几个九。
另一类:混循环小数化分数(问题就是这类的),小数部分减去不循环的数字作分子;连写几个9再紧接着连写几个0作分母,循环节是几个数就写几个9,不循环(小数部分)的数是几个就写几个0。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组邻边的积乘以夹角的正弦值;4.三角形的面积(1)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3)S△=abc/(4R) (R是外接圆半径)(4)S△=[(a+b+c)r]/2 (r是内切圆半径)(5)S△=c2sinAsinB/2sin(A+B)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下图所示: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轴对称图形的作用(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5.因数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
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6.自然数的因数(举例)6的因数有:1和6,2和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数有:1和25,5。
7.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8.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
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
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9.完全数: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
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
10.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11.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12.奇数偶数的性质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5)相邻偶数最大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7) 偶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13.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14.合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
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
合数是由若干个质数相乘而得到的。
质数是合数的基础,没有质数就没有合数。
15.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
16.长、宽、高:长方体的每一个矩形都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7.长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