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2015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9edd970783e0912a2162add.png)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院系: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完成日期一、设计的目的本课程涉及到单片机、机械设计、CVI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硬件动手能力、产品外观设计设计加工以及软件编程能力。
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硬件设计、外观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的一些技术,对那些广泛使用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并且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比较全面而辩证地分析和处理设计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培养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的内容设计内容:1、产品外观设计学习及激光雕刻。
2、灯焊接及组装。
3、软件编程控制灯的亮度。
4、利用CVI编写上位机软件,分组利用上位机对灯进行调控。
5、将报告作出PPT答辩文档,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6、在课程设计结束将课程设计报告的电子文档(包括文字说明和图表,PPT)和打印稿,交指导教师。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一、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完成情况1.外观设计与雕刻外观设计采用的是Microsoft Office Visio软件,Office Visio 2010 是便于IT 和商务专业人员就复杂信息、系统和流程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和交流的软件。
大多数图形软件程序依赖于艺术技能。
然而,在使用Visio 时,以可视方式传递重要信息就像打开模板、将形状拖放到绘图中以及对即将完成的工作应用主题一样轻松。
Office Visio 2010创建Visio 图表更为简单、快捷,令人印象更加深刻。
外观最终设计图如图 1-1 外观最终设计图,该设计图由最初老师提供的参考设计图进行修改而得到,设计中依然使用2mm、5mm两种材料,并将原图中较为复杂的孔槽进行保留,为了保证最终使用合适,设计的关键轮廓也没有修改。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与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与内容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8cb7d27482fb4daa58d4b93.png)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一、课程设计论文装订顺序1、封面(封面日期是课设结束日期)到图书馆教材科买课程设计封皮(仅需要封皮即可,其他的均不需要,里面的一切内容全部打印),注意!!!把打印纸张装订起来,将封皮用胶水贴在上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2页)3、目录(要自动生成,单独一页)4、课设报告的内容(以下的1、2、3、4、5不是章节标题)1.绪论或引言----该题目的目的,有哪些实现方法,预期的结果和意义等2.正文部分(不超过10页为好)3.总结或体会----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结果以及设计过程中个人体会4.参考文献5.附录----带有注释的程序清单及使用说明书(可有可无)二、论文撰写时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课程设计报告模版格式撰写,对于模版中的红色字迹要用自己题目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替换,切记!!!1、目录两字之间有2个空格并且居中,3号黑体,目录要与教材中的目录结构相同;2、图表要有图名图号(图(章号).(第几个图):图的名字)和表名表号(表(章号).(第几个表):表的名字),如图1.1:体系结构图(即第一章的第一个图,名字是体系结构图),图(表)名为5号黑体,图(表)内字体5号宋体,每章的图(表)均从1开始编号,即第一章的是图(表)1.1,图(表)1.2,…,第二章的是图(表)2.1,图(表)2.2,…,等等;3、正文的各级标题字型和字体,正文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4号黑体,正文小4号宋体;(如果标题没有2就不写1,例如第1章绪论写了该题目的意义,只有这么一个内容,就是没有1.2,那么就不要写1.1 意义)4、每段首行缩进2个字;5、参考文献格式模仿教材后参考文献的格式,没有书名号;6、页眉页脚要求等(可以不要,那么直接删除掉就可以了)。
三、正文部分的内容正文部分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分析。
1)需求分析,将题目中要求的功能进行充分地叙述分析,明确问题要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限制条件是什么?如果题目是明确的某种算法,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算法产生的背景(不是需求分析);2)、3)是解决题目怎么做的问题。
工程造价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模板
![工程造价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abc45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f.png)
工程造价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模板实习单位:XXX工程公司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XX年XX月工程名称:XXX工程项目项目概况:XXX工程项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工程项目。
项目位于XXXX市XXXX区,总占地面积为XXXX平方米。
工程内容包括XXXX,XXXX,XXXX等多个工程分项,总投资约为XXXX万元。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项目背景:简要介绍项目所处的背景和宏观环境,分析项目的建设需求和市场前景。
(2)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技术、质量、进度、效益等方面的要求。
二、工程造价咨询与设计实践活动(1)工程造价咨询实践活动: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工程造价咨询活动,包括进行工程造价的初步测算、编制工程概算和详细预算等工作。
同时,参与工程投标的评估和分析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2)工程造价设计实践活动:根据项目的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工程造价的设计活动。
包括编制工程造价设计文件、进行工程价值分析和结构优化等工作,为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实践过程与方法(1)实践过程:详细描述工程造价咨询与设计的具体过程,包括与项目经理、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的沟通、协商情况,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等。
(2)方法与工具:介绍使用的工程造价咨询和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包括造价软件、招标文件模板等。
四、实践成果与效果(1)实践成果:详细介绍工程造价咨询与设计的具体成果,包括编制的工程概算、详细预算、工程造价设计文件等。
(2)实践效果: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与设计的效果,包括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工程质量、工期进度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1)实践总结: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实践建议:提出改进和优化工程造价咨询与设计的建议,包括对实践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以及对相关流程和机制的建议。
六、参考文献(列出参考过的文献,符合学术规范)。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24dd25037cd184254b3535d2.png)
题目:根据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在MATLAB 中编写相应的程序,1)实现阶跃响应曲线对应的一阶惯性环节(包括无滞后和有滞后)和二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形式和参数;2)利用GUI 设计相应的界面,显示相应的模型和曲线,便于分析比较。
1 课程设计目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是由组成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系统的各环节的特性系统的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在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极其重要的基础资料。
所以,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对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一个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生产工艺过程的了解好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和整定调节器参数2)指导生产工艺设备的设计3)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有两种方法:1)分析过程的机理,根据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等关系,应用数学描述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解析法)优点:较为简单、普遍。
缺点:①由于很多工业过程内部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对某些物理、化学过程尚不完全清楚,所以,有些复杂过程的数学模型较难建立;②工业过程多半有非线性因素,在推到时常常作了一些近似和假设,虽然这些近似和假设具有一定的实际依据,但并不能完全反应实际情况,甚至会带来估计不到的影响。
2)实验方法(系统辨识方)。
由于解析法的缺点,所以即使用解析法得到了过程的数学模型,仍然希望采用实验方法加以检验。
尤其当推到不出过程数学模型时,更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来求得。
常用响应曲线法来辨识过程的数学模型。
2 建立数学模型2. 1 由过程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其数学模型为了研究、分析和设计过程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实验取得的阶跃响应曲线来求出过程控制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其数学模型,首先要选定模型的结构。
题目中要求选用一阶(包括无滞后和有滞后)和二阶来描述,既:一阶:W。
=1+TosKo一阶延迟:W。
=1+TosKo seτ-二阶::W。
课程设计后面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后面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5d84d96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2.png)
课程设计后面参考文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能够运用XX方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XX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XX的基本定义、特点、分类等。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XX的原理、方法、应用等。
3.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7b1134dd36a32d737581df.png)
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报告题目:OA办公自动化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项目实践》
任课教员:唐志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52013113021 152013113025
姓名:程浪谭小江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说明
一、报告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概述(任务、目的、要求)
2.设计思路及采取的方案
3.取得的结果
4.总结与体会(包括: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设计中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设计体会和收获)
5.主要参考文献
6.附录(原程序代码及注释等)
二、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设计报告一律使用标准A4开复印纸打印。
3.报告打印的格式要求:
报告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
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
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
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 程 设 计 报 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dfdf32ccbff121dd36838a.png)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题名称班级成绩管理系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信管1401学号201403110118姓名杨宁馨指导教师曾赛峰、赵锦元、李峰2015年7 月2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课题班级成绩管理系统专业班级信管1401学生姓名杨宁馨学号201403110118指导老师曾赛峰、赵锦元、李峰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5 年6月9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5 年7 月2日设计课题一:班级成绩管理系统一、问题描述:对一个有N个学生的班级,每个学生有M门课程。
该系统实现对班级成绩的录入、显示、修改、排序、保存等操作的管理。
二、功能要求:1、本系统采用一个结构体数组,每个数据的结构应当包括:学号、姓名、M门课程名称。
2、本系统显示这样的菜单:请选择系统功能项:a、成绩录入b、成绩显示c、成绩保存d、成绩排序e、成绩修改(要求先输入密码)f、成绩统计(1)显示每门课程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基本信息(2)显示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3)显示超过某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g、退出系统3、执行一个具体的功能之后,程序将重新显示菜单。
4、将学生成绩保存到文件中。
三、算法提示:1、数据结构:结构体类型数组。
2、数据库结构:下表构成该系统的基本数据库。
四、测试数据:学生人数N=10课程门数M=4课程名:数学、语文、英语、政治五、其它对该系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后,完善系统的其它功能。
课程设计报告规范一、需求分析1、程序的功能。
2、输入输出的要求。
二、概要设计1、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一个模块之间的层次结构、模块的调用关系;每个模块的功能。
2、课题的总体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即要存储什么数据,这些数据是什么样的结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
三、详细设计1、采用C语言定义相关的数据类型。
2、写出各模块的类C码算法。
3、画出函数的调用关系图。
四、程序测试及运行效果1、测试数据:准备典型的测试数据和测试方案2、程序运行的效果截图及说明五、小结1、程序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综合实践设计报告5篇
![关于综合实践设计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dc888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5.png)
关于综合实践设计报告5篇关于综合实践设计报告5篇报告必需肯定照实地反映客观状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需恰如其分。
文字、用词应力求精确。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综合实践设计报告,盼望能够帮到你哟!综合实践设计报告篇1一、开足课时,培训师资,确保课程顺当实施。
1、开足课时。
面对全体同学,按课程方案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学期每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3—6年级1节,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3—6年级1节,开设(综合)讨论性学习3—6年级每周1节,班队活动课各年级每周1节。
结合校本课程开设书法课各年级每周1节;一、二年级每周地方课各2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1节。
2、老师配备。
支配优秀的班主任和骨干老师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老师。
信息技术老师兼职4人,讨论性学习、劳技老师兼职14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校兼职3人。
组织老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原则,把握课程实施中的各种方法,不断提高老师课程实施的执行力量。
3、加强管理。
学校校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班主任以及全体师生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者。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
想方设法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供应足够的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二、文化引领,强化意识。
校内文化建设引领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搭建起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平台,我校把综合实践多个主题融入班级文化的设计中,每个班级的布置都独具匠心、富含深意。
我校还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有集体学习,分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学问、特征、价值、核心理念、基本要素等,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有分散自学,组织老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书籍,提升老师的理论素养;有外出观摩,组织老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有校内研讨,组织任课老师每人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探讨;有面对面沟通,开展活动,准时听取老师意见建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015课程设计报告格式
![2015课程设计报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68a22335dd36a32d73758137.png)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学号:学号:学号:课程设计题目:起迄日期:2016年1月11日~2016年7月10日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2016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开题报告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号:学号:学号:专业:通信工程指导教师:2016 年月日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号:学号:学号:专业:通信工程指导教师:2016 年月日关于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和内容的有关要求一、说明书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及附录。
二、正文内容可包括:课题的背景与意义、设计任务分析、系统设计方案、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系统原理电路仿真、心得与体会等。
三、书写格式要求:1.字号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章的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加粗,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2. 正文中每段之间无间距。
3. 图、表文中的图、表,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1.1,表2.1。
图表应认真设计和绘制,不得徒手勾画。
表格与插图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
4. 每一插图和表格应有明确简短的图表名,图名置于图之下,表名置于表之上,图表号与图表名之间空一格。
插图和表格应安排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
当插图或表格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5.附注、公式文中的附注、公式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附注3.2或式4.3。
公式统一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6. 目录目录最多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必须与正文标题一致。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只应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17502246b52acfc789ebc9db.png)
题目:(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1.5倍行距)×××××××××××××××××××××××××××××××××××………1 ×××××××(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4号宋体,1.5倍行距)×××××××××××××××××××××………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小4号宋体)××××××…………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不加粗)×××××××××(小4号宋体)×××××××××××××××××××××××××××………2 ×××××××(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2.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页眉中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本文档的页码已设置成自动格式);3.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
毕业,综合,课程设计(论文)模板
![毕业,综合,课程设计(论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50025de58f5f61fb6366601.png)
图书分类号:级:(论文)学生姓名学院名称学号班级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年月日×××××××××××××××××××××××××××××××××××××××××××××××××××××××××××××××××××××××××××××××××××××××××××××××××××××××××××××××××××××××××××××××××××××××××××××××××××××××××××××××××××××××××××××××××××××××××××× 关键词××××××××××××××××××××××××××××××××××××××××××××××××××××××××××××××××××××××××××××××××××××××××××××××××××××××××××××××××××××××××××××××××××××××××××××××××××××××××××××××××××××××××××××××××××××××××××××××××××××××××××××××××××××××××××××××××××××××××××××××××××××××××××××××××××××××××××××××××××××××××××××××××××××××××××××××××××××××××××××××××××××××××××××××××××××××××××××××××××××××××××××××××××××××××××××××××××××××××××××××××××××××××××××××××××××××××××××××××××××××××××××××××××××××××××××××××××××××××××××××××××××××××××××××××××××××××××××××××××××××××××××××××××××××××××××××××××××××××××××××××××××××××××××××××××××××××××××××××××××××××××.Keywords ××目录1 绪论 (1)1.1 ×××××× (1)1.1.1 ×××× (1)1.1.2 ×××× (1)……1.2 ×××××× (1)1.2.1 ×××× (1)……2 ××××× (2)2.1 ×××××× (2)2.1.1 ×××× (2)……3 ××××× (4)3.1 ×××××× (4)3.1.1 ×××× (4)……结论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 (8)附录1 (8)附录2 (8)×××××××××××××××××××××××××××××××××××××××××××××××××××××××××××××××××××××××××××××××××××××××××××××××××××××××××××××××××××××××××××××××××××××××××××××××××××××××××××××××××××××。
课程设计报告-目录及正文
![课程设计报告-目录及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d65d6f25c52cc58bd6beb7.png)
目录1 前言 (1)2 需求分析 (1)2.1课程设计目的 (1)2.2课程设计任务 (1)2.3设计环境 (1)3 概要设计 (1)3.1数据结构设计 (1)3.2模块设计 (1)4 详细设计 (2)5 测试分析 (4)6 课程设计总结 (4)参考文献 (4)致谢 (4)1 前言的),即某处可以到达,则到达新点,否则试探下一方向;若所有方向均没有通路,则沿原点返回前一点,换下一个方向在继续试探,直到所有可能的通路都探索到,或找到一条通路,或无路可走又返回到入口点。
并利用两种方法实现:一种用栈实现,另一种用队列实现。
2 需求分析2.1课程设计目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来研究、解决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问题的专业课题。
本课程设计是为了配合<<数据结构>>课程开设,通过设计一完整的程序,使学生数据结构的应用,而本次主要是利用三元驵实现稀疏矩阵的有关算法.通过课程设计(论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文献资料、及进行科学实验或技术设计的初步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打基础。
2.2课程设计任务存储一个稀疏矩阵,并且进行运算2.3设计环境(1)WINDOWS 2000/2003/XP/7/Vista系统(2)Visual C++或TC集成开发环境3 概要设计(说明本程序中用到的数据类型的定义,确定所需模块及模块间调用关系)3.1数据结构设计(1)迷宫类型#define M 6#define N 8int maze[M+2][N+2];用二维数组migong[M][N]表示迷宫,其中migong[0][j]和migong[i][0](0<=j,i<=N)为添加的一圈障碍。
数组中以元素1表示通路,0表示障碍,迷宫的大小理论上可以不限制。
(2)栈类型……(3)队列类型……3.2模块设计定义函数int mazepath_stack(),利用栈实现迷宫求解,用二维数组Maze[M+2][N+2]表示迷宫,move[8]表示坐标增量数组。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格式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01d2189d0d233d4b14e698e.png)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格式一.封面(A4纸)(外方框不用画)
二.课程设计报告中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绪论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人所做的主要工作
2.课题需求分析
2.1 课题的功能需求
2.2 课题的性能需求[如果没有,可以不写]
3. 涉及的主要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介绍
3.1 **原理技术1介绍
3.2 **原理技术2介绍
3.3 关键问题解决思路
3.3.1 **问题的解决方法
3.3.2 **问题的解决方法
3.3.3 **问题的解决方法
4 系统设计[提示:主要用流程图形式,并配以文字进行说明]
4.1 系统总体结构、模块或流程
4.2 **子模块1设计
4.3 **子模块2设计
4.4 **数据库表设计(若有用数据库)
5.系统实现[主要根据系统设计的各个子模块进行描述]
要求:按照功能模块来写,主要数据结构和关键代码可以在此说明。
[注意不要大量粘贴代码]
5.1**子模块1实现
5.2**子模块2实现
6.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介绍测试环境如何搭建]
6.2 测试记录[自己设计测试用例。
]
包括:
模块名称,
功能,
输入,
期望的输出,
实际的输出,
测试结果
7.软件安装运行说明书
相当于要交付用户试用的说明书。
8.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请按标准格式书写参考文献。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分析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bdfad2910ef12d2af9e769.png)
题目:根据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在MATLAB 中编写相应的程序,1)实现阶跃响应曲线对应的一阶惯性环节(包括无滞后和有滞后)和二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形式和参数;2)利用GUI 设计相应的界面,显示相应的模型和曲线,便于分析比较。
1 课程设计目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是由组成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系统的各环节的特性系统的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在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极其重要的基础资料。
所以,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对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一个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生产工艺过程的了解好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和整定调节器参数2)指导生产工艺设备的设计3)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有两种方法:1)分析过程的机理,根据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等关系,应用数学描述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解析法)优点:较为简单、普遍。
缺点:①由于很多工业过程内部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对某些物理、化学过程尚不完全清楚,所以,有些复杂过程的数学模型较难建立;②工业过程多半有非线性因素,在推到时常常作了一些近似和假设,虽然这些近似和假设具有一定的实际依据,但并不能完全反应实际情况,甚至会带来估计不到的影响。
2)实验方法(系统辨识方)。
由于解析法的缺点,所以即使用解析法得到了过程的数学模型,仍然希望采用实验方法加以检验。
尤其当推到不出过程数学模型时,更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来求得。
常用响应曲线法来辨识过程的数学模型。
2 建立数学模型2. 1 由过程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其数学模型为了研究、分析和设计过程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实验取得的阶跃响应曲线来求出过程控制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其数学模型,首先要选定模型的结构。
题目中要求选用一阶(包括无滞后和有滞后)和二阶来描述,既:一阶:W。
=1+TosKo一阶延迟:W。
=1+TosKo seτ-二阶::W。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cfd51c626fff705cc170af3.png)
深圳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项目名称:图着色问题任课教师:张艳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组员1 姓名:黄展洽学号:2015150272 组员2 姓名:陈捷帆学号:2015150278 组员3 姓名:董栩华学号:2015150088一、问题描述给定无向连通图G=(V,E),求图G的最小色数K。
设计一个算法,用K种颜色对G中的顶点着色,使任意两个相邻顶点着色不同。
采用的算法:贪心法要求随机生成连通图,自动绘制连通图,在图上显示着色结果。
二、算法描述(详细算法过程、复杂度分析等)图的m色优化算法可用贪心法来解,其思想是:任选一顶点着色1,在图中尽可能多的用颜色1着色;当不能用颜色1着色时,转用颜色2将未着色的顶点尽可能多的着色···直到所有顶点都被着色停止。
三、算法实现(数据结构、流程图)四、实验结果(效果、功能、以及其他相关图片,数据等)五、问题分析(碰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六、心得与体会七、任务分工及所完成的状况八、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慧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 “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美】Sartaj Sahni,机械工业出版社[3] “算法设计与分析”,张德富,国防工业出版社九、程序源码(对核心代码和数据变量加注释)十、诚信承诺(注此项不可分开为两页!)个人得分权重分配表我组成员总共____3___名,权重总和为: 100 %本组成员郑重承诺在课程设计完成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不诚信现象,一切不诚信所导致的后果均由本组成员承担。
同时我组成员同意此课程设计的个人得分权重分配表。
签名(手签全部成员):。
课程设计报告书写主要内容及格式要求2015
![课程设计报告书写主要内容及格式要求2015](https://img.taocdn.com/s3/m/142d3cb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5.png)
课程设计报告书写主要内容及格式要求2015《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书写要求一、关于摘要中文摘要:概述设计电路功能、结构,设计方法,结论,不超过300字中文关键词:3-5个,与设计报告核心内容一致英文摘要(Abstract):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不要求逐字逐句对译,意思基本一致即可,但切忌直接用软件翻译。
特别注意专业词汇不可用错!英文关键词(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
二、参考文献不少于3个,格式规范如下(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书]—著者. 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期刊]—作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1纪延超,戴克键,刘庆国,等.100kvar广义电力有源滤波器的仿真和实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7,21(5):315~347 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三、正文内容要求一律用A4纸打印或手写(仿真部分课打印)。
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主要内容可参考下面的结构:1.设计目标,电路总体功能概述;2.电路结构框图(用方框图表示不同的功能模块,用带箭头的直线连接说明信号传输关系或控制关系)及各部分功能概述;3.画各部分具体电路图,针对其工作原理分析,参数估算。
涉及到功能分析的需列出主要功能芯片的功能说明或功能表;4.电路功能仿真、测试方法和调试过程;5.思考题(附后);6.设计心得与收获。
四、电路图要求1.用A3纸按电路图规范要求用铅笔作图或用A3纸打印;2.电路图中,芯片可画成逻辑符号形式,不用按芯片实际引脚排列顺序画图和连线。
但应在芯片引脚旁标上引脚号,或在主体电路旁边画出主要芯片的引脚图。
3.根据设计实际连接的电路(包括连线方式和实际使用的芯片型号)作图。
4.图的右下脚用签字笔工整写明作图者的电路名称、班级、学号、姓名和作图日期。
五、课程设计标准表格需填写好打印出来,装订在报告正文前面。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56c0dfdc26fff705cc170aea.png)
目录1 设计任务与要求 (2)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路及原理图 (2)3 电流调节器与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2)3.1 ACR的设计 (4)3.1.1 确定时间常数 (4)3.1.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4)3.1.3 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4)3.1.4 检验近似条件 (4)3.1 ASR的设计 (4)3.2.1 确定时间常数 (5)3.2.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5)3.2.3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5)3.2.4 检验近似条件 (5)3.2.5 校核转速超调量 (6)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及其仿真 (6)4.1 系统数学模型图 (6)4.2 三相整流电路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7)4.3 双闭环PWM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8)5 心得 (9)6 参考文献 (10)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1 设计任务与要求在 MATLAB 的 Simulink 环境下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仿真结果。
系统设计要求:1)直流电动机选用 SimPowerSystems 工具箱中的典型模型 DC Machine ;2)主电路形式:a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b )PWM 电路; 3)系统输入阶跃信号,幅值1500r/min ;4)合理选择调节器ASR 和ACR 的控制参数和限幅值,要求系统响应无静差,转速超调量σn ≤10%。
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路及原理图图1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其中α为转速反馈系数,β为电流反馈系数。
图1 双闭直流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图2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ASR W s 和()ACR W s 分别表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为了引出电流反馈,在电动机的动态结构框图中必须把电枢电流d I 显示出来。
图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态结构框图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实际动态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它与前述的图2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滤波环节,包括电流滤波、转速滤波和两个给定信号的滤波环节。
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正文范本
![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正文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04e8d0dd1f34693dbef3e42.png)
目录1.工程项目概况(结合图纸做项目概况叙述) (2)1.1工程概况 (2)1.2施工工期要求 (2)1.3地质及环境条件 (2)1.4 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3)2.工程量清单 (3)2.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3)2.2措施项目清单 (4)2.3其他项目清单 (4)2.4规费清单 (4)2.5税金清单 (4)3.工程量清单计价 (5)3.1封面 (5)3.2投标总价 (5)3.3填表须知 (6)3.4总说明 (6)3.5工程造价汇总表 (7)3.6施工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 (7)3.7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 (7)3.8零星工作项目清单计价表 (7)3.9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7)3.10措施项目费分析表 (7)3.11工程量清单项目工、料、机分析表 (7)3.12工程人工、材料、机械数量(价格)汇总表 (7)3.13工程机械台班单价、混合材料单价计算表 (7)3.14工程量计算书,手算或者软件计算稿(软件需要提供电子稿) (7)1.工程建设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淮南市行知技工学校综合楼,位于朝阳路,由I部和II部组成L型转角楼。
采用现浇柱,预制梁,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层高及建筑面积:I部五层,顶高21m,层高4.2m,II部为六层,顶高23.1m,1-2层层高4.8m,3、4、5层层高为3.3m,6层层高为3.6m。
总建筑面积7834m2。
(2)绝对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044。
(3)结构方案:本工程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横向框架梁为预制迭合梁,纵向框架梁,次梁,柱,楼梯等均为现浇。
楼盖除厕所、盥洗、水箱间及二层售饭处为现浇外,其余均为预制空心板,上有4cm整浇层。
墙体为非承重墙,外墙为240m厚普通粘土砖墙,内墙为大孔空心砖墙。
施工时横向预制梁吊装后再现浇纵向框架梁和次梁。
(4)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用于II部厨房和库房,教室宿舍等。
水磨石地面用于上述以外的其他部位,底层地面垫层为60厚C10素混凝土。
综设实验报告_前言(3篇)
![综设实验报告_前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8ee45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9.png)
第1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设计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综合设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次实验选题为“XX系统综合设计”,该系统设计旨在模拟实际工程应用场景,通过对系统硬件、软件及控制策略的深入研究,实现某一特定功能或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创新思维,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编写:一、实验背景及目的介绍本次实验的背景,阐述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预期效果。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阐述实验所涉及的原理,介绍实验方法、步骤及所需仪器设备,为后续实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详细描述实验内容,包括系统硬件选型、软件设计、控制策略制定等,并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对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实验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五、实验总结与展望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对实验成果进行评价,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次实验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面临诸多挑战,如理论知识的运用、创新思维的激发、团队协作的协调等。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们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为本次实验提供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希望本次实验报告能够对后续实验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第2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实验设计(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Design,简称综设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设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报告姓名: 周宇浩学号:912110200339学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 戚国庆基于VFW的视频图像采集与回放摘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深入以及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视频采集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Windows系统为视频采集提供了多种实现技术,比如在MCI(多媒体控制接口)发展起来的VFW(Video for windows)和DirectShow技术。
本实验通过研究VFW技术结构和分析AVIcap类的视频采集原理,在windows 的VC++6.0编程环境中实现了对视频设备的枚举和采集,灰度化并预览视频的一些功能。
关键词:视频采集 VFW VC++ 灰度化引言: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在现今的图像处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微软推出的VFW是关于数字视频的一个开发包,优点是不依赖任何硬件,提供了标准的开发接口,使得开发过程变得方便快捷,尤其适用于现在的USB接口的各种摄像头。
1、VFW结构和开发环境简介VFW主要由以下六个模块组成:(1)AVICAP.DLL:包含了执行视频捕获的函数,它给AVI文件I/O和视频、音频设备驱动程序提供一个高级接口;(2)MSVIDEO.DLL:用一套特殊的DrawDib函数来处理屏幕上的视频操作;(3)MCIAVI.DRV:此驱动程序包括对VFW的MCI命令的解释器(4)AVIFILE.DLL:支持由标准多媒体I/O(mmio)函数提供的更高的命令来访问.AVI 文件;(5)压缩管理器(ICM):管理用于视频压缩-解压缩的编解码器(CODEC);(6)音频压缩管理器ACM:提供与ICM相似的服务,不同的是它适于波形音频。
在VC++开发环境中调用VFW和使用其它开发包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需要将VFW32.lib文件加入工程中,但在开放视频捕捉与压缩管理程序时需要其它软件硬件设置。
VFW为AVI文件提供了丰富的处理函数和宏定义,AVI文件的特点在于它是典型的数据流文件,它由视频流、音频流、文本流组成。
所以对AVI文件的处理主要是处理文件流。
计算机系统:win7,64位旗舰版,开发环境:VC++6.0,由于使用了VFW开发包,所以要在头文件里面加上#include < vfw.h >和#pragma comment(lib,"vfw32.lib")2、枚举计算机采集设备枚举采集设备主要通过capGetDriverDescription函数来实现。
可以通过循环枚举索引值为 0-9 时函数的返回值,如果返回为真则此索引对应的设备存在,就可以获得设备的描述信息。
流程如下:Step1:定义设备名称和版本号Step2:设置0-9的循环Step3:如果设备返回值为True,则添加驱动器名称到列表组合框中用capGetDriverDescription函数去获取机器上安装的捕捉驱动的名字和版本char szDeviceName[80];//用来存放设备名称char szDeviceVersion[80];//用来存放驱动版本for(wIndex=0;wIndex<10;wIndex++){if(capGetDriverDescription(wIndex,szDeviceName,sizeof(szDeviceName), szDeviceVersVersion,sizeof(szDeviceVersion))//wIndex:索引号{//把驱动的名字添加到一个list里面,来供使用者选取;}}3、视频源连接及视频预览首先通过capCreateCaptureWindow函数来创建一个采集窗体:m_hWndVideo = capCreateCaptureWindow (Mycap // 窗口名称WS_CHILD | WS_VISIBLE, //窗口类型150, 40, 250, 250, //窗口位置和尺寸m_hWnd, //父窗口的句柄0 //窗口的ID号)然后将创建的窗体连接到视频设备驱动上:m_flag = capDriverConnect (m_hWndVideo, 0)最后是设置帧数和显示方式:capPreviewRate (m_hWndVideo, 20);CapPreview (m_hWndVideo, TRUE);这样,就完成了视频预览4、视频灰度化灰度图就是只包含亮度不包含色彩信息的图像。
计算机把亮度值进行量化分成0-255共256个级别,其中0最暗,255最亮。
对于RGB图像进行灰度化,就是对图像的RGB三个分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灰度值。
一般有:(1)加权平均法:Gray=B;Gray=G;Gray=R,即用R、G、B三个分量以不同的权值进行加权平均;(2)最大值法Gray=max(B+G+R),将彩色图像中的三分量亮度的最大值作为灰度图的灰度值。
(3)平均值法:Gray=(B+G+R)/3 将彩色图像中的三分量亮度求平均值得到一个灰度图。
灰度化视频预览的实现步骤为:Step1:通过回调函数读取采集设备中的每一帧的位图;Step2:采用灰度化算法将位图灰度化;Step3:把灰度化以后的数据写入图片矩阵;Step4:不断的将灰度化以后的图像刷新到灰度化预览区域实现灰度化预览。
部分代码如下:(matlab)x=imread('c:\test\1.jpg'); %读取RGB格式的图像y1=rgb2gray(x); %用已有的函数进行RGB到灰度图像的转换[rows , cols , colors] = size(x); %得到原来图像的矩阵的参数y2=zeros(rows,cols); %用得到的参数创建一个全零的矩阵,这个矩%阵用来存储用下面的方法产生的灰度图像y2=uint8(y2); %将创建的全零矩阵转化为uint8格式,因%为用上面的语句创建之后图像是double型的y3=zeros(rows,cols);y3=uint8(y3);for i=1:rowsfor j=1:colssum1=0;sum2=0;for k=1:colorssum1=sum1+x(i,j,k)/3; %用均值法进行RGB到%灰度图像的转换sum2=sum2+max(x(i,j,k));%用最大值法进行%RGB到灰度图像转换endy2(i,j)=sum1; %将得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y3(i,j)=sum2; %将得到的简单平均值作为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endendimwrite(y1,'c:\test\lan1.jpg'); %将转换后图像以bmp格式写入文件1imwrite(y2,'c:\test\lan2.jpg'); %将转换后图像以bmp格式写入文件2imwrite(y3,'c:\test\lan3.jpg'); %将转换后图像以bmp格式写入文件3subplot(2,1,1); %显示第1幅图像imshow(x); %显示原来的RGB图像subplot(2,2,2); %显示第2幅图像imshow(y1,256); %显示经过系统函数运算过的灰度图像subplot(2,1,1); %显示第3幅图像imshow(y2,256); %显示均值法转化之后的灰度图像subplot(2,2,1); %显示第4幅图像imshow(y3,256); %显示最大值法转化之后的灰度图像5、总结与展望本人通过对VFW开发包的研究,掌握了一些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方法,学习了有关 VC++的编程方法,设计了基于VFW的视频图像采集与回放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总结全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资料查阅:通过查阅国内外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资料,明确了本实验的提出意义和设计目标;2、编程方面:认真学习了VC++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在熟悉 VC++的编程环境后,重点研究了VFW 技术关于实现视频图像采集技术的实现和 VC++关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编程方式;3、图像处理:对图像处理中经典的算法进行研究、探讨和分析。
在深入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把算法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并在VC++6.0环境下编译,进而让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主要是做了图像灰度化算法。
鉴于视频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的内容丰富,而且时间有限,本次实验难以达到预想的完备性和创造性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只实现了简单的视频预览,未涉及到视频存储以及视频的编码解码;2、只实现了简单的图像算法,还需对复杂的图像算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3、在灰度化过程中,由于在vc++6.0的环境下需要用到回调函数得到每一帧图片的信息,这次实验的时间比较匆忙加上自己对这方面的不熟悉,并没有能够在vc++6.0编译环境中实现灰度化,而是在matlab软件中实现了对静态图片的灰度化处理。
虽然编译的环境不同,但是我觉得基本的原理还是相同的。
而且matlab中有比vfw更丰富的函数数据库,所以操作起来要更方便快捷一些。
希望以后能够对以上不足方面努力钻研,增强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开发需求当中去。
参考文献[1]刘直芳,王运琼,朱敏.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6.[2]张宏林.精通 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算法及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马兰,万棣.精通Visual C++:视频、音频编解码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4]彭佩.基于 VFW 的视频媒体捕捉方法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60-161.[5]李江华,谢红,王晓丹.基于VFW实时视频捕获原理与实现[j].应用科技:2005(32):9.[6]徐从东,罗家融,王树坤.基于VFW的视频图像叠加与播放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