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域文化_2

合集下载

陕西乡土文化

陕西乡土文化

一、陕西民俗文化秦腔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是京剧、豫剧、川剧、河北邦子等剧种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脸谱、身段、角色、门类和演技均自成体系。

它发祥与陕西关中,流传于西北地区。

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通过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戏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动影人,伴以音乐和歌唱,是一种深受人民欢迎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戏曲艺术。

皮影萌芽于汉,发展于唐,兴盛在宋朝。

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为全国之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

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传统剧目有《会阵招亲》《游西湖》等。

眉户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为外省如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众所喜欢,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

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

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户县农民画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

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

户县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收藏。

陕北剪纸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凤翔木板年画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从年画画稿,调版,印刷到彩绘,都是乡村劳动人民在农闲时,手工操作.按农民生产,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农民传统爱好的造型配色习惯而研制的.经过不断的吸收前人兴味,艺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艺术风格.在陕,甘,宁,青,川一带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面花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

陕西的民俗文化课件

陕西的民俗文化课件

由于关中地区地处 北方,这里日照强烈, 干旱少雨,而且风沙天 气较多。所以农村妇女 在辛勤劳作的时候,都 要头顶着手帕。
手帕既可以防止强 烈的日光对皮肤的侵害 ,又能阻止尘土进入到 头发,而且头发也不能 被风吹乱。当在外劳作 ,没有随身携带毛巾的 话,手帕又可以擦汗抹 灰,实在既实惠有美观 。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 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 “一边盖”的房子。据 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 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 让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 田地里,正所谓“肥水 不流外人田”。
唱腔
• 咸阳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 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 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 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 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 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 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 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 无眼四种。
关中人不喜欢柔软 的枕头,而选择木制的 枕头和石制的枕头。这 是和关中人憨直的秉性 分不开的。 当夏季酷热 难耐的时候,庄稼汉晚 上睡觉的时候,更愿意 枕着一块砖头或者石头 当作枕头,枕在上面而 酣然高眠。而且,关中 人亲切地把它叫做:“ 金不换”,意思就是用 金子也不换的宝贝,足 真切了。
关中地区把饭碗不叫 饭碗而叫老碗。由此可 见,这个“老”字并不 是代表了老碗的历史多 么悠久,而是碗中“老 大”的意思。说起这老 碗,产地耀县(今铜川 市耀州区),属于青花 粗瓷。正宗的关中地区 大老碗,碗深而圆,其 容量起码有一般吃饭用 的小碗七八个之多。关 中人吃饭图得就是个热 闹劲儿,他们喜欢一起 扎堆儿吃饭,人们把这 叫做“老碗会”。
二·陕西艺术文化
1.
面条像腰带

锅盔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

小升初面试陕西人文知识

小升初面试陕西人文知识

小升初面试陕西人文知识一、陕西的地理特点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历史的省份。

在地理上,陕西东临黄河,西接四川,北濒黄土高原,南隔秦岭与湖北、河南相连。

陕西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岭。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北方与西南交通的咽喉。

二、陕西的历史文化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陕西是中国的古都之一,曾经是13个朝代的都城,包括了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秦、汉、唐、宋等朝代。

陕西还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发源地–西周的都城。

这些古代的帝王、文化和建筑都为陕西赋予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三、陕西的人文名胜陕西有许多著名的人文名胜,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被誉为中国考古的第八大奇迹的陶制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中的一部分。

兵马俑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展示了古代秦朝的兵器制式和军事组织。

除了兵马俑,陕西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人文名胜。

比如,位于西安市内的大雁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是佛教文化的圣地之一。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这些人文名胜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前来参观。

四、陕西的民俗文化陕西的民俗文化也是陕西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的民俗文化包括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活动、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和民间习俗等。

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陕西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此外,陕西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如陕西传统曲艺、皮影戏和腰鼓等。

五、陕西的名人及其贡献陕西是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杰出的名人,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秦始皇,他统一了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帝国的先河。

还有历史上的文学家杨雄、韩愈、柳宗元等,他们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了重要影响。

陕西关中地域文化

陕西关中地域文化

陕西关中的地域文化陕西简称陕或秦。

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按从陕西地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地。

陕西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关中的农村有很多习俗,也有很多有趣的现象。

“凳子不坐蹲起来”,就是一俗、一景,也是关中八大怪之一。

蹲,按咱陕西方言说的更俗一点,就是圪蹴,就像秦腔戏一样老陕都知道。

关中农村人爱圪蹴,爱圪蹴着“晒暖暖”,尤其爱圪蹴着吃饭。

特别是早上,在村子巷口十字老槐树下圪蹴着一堆人吃饭,除非天气实在不好,一般天气时村里的男人们大都会端一个大粗瓷碗,圪蹴在老槐树下边吃边谝闲传,不知啥时起,也不知是谁,把这种吃饭谝闲传的场合称为“老碗会”。

能来“老碗会”的一般饭菜水平都差不多,每人一老碗烧的稠糊糊的苞谷榛,有的在苞谷榛上盖一坨子浆水菜,手弯子夹两三个杠子馍或蒸馍,右手捉筷子,边走边吃。

也有讲究的人,左手一个老碗,虽然同样是苞谷榛,但浆水菜不盖在苞谷榛上,而是右手除了握着筷子,还端着一个碟子,里面有不多的浆水菜,边上围着几个蒸馍。

也有日子过得殷实的用碟子端着毃的蒜再加些腌蒜薹,或者就是一碟油泼辣子加腌蒜薹,到了秋天有人就端着炒绿辣子,但差不多都吃着半揸厚的苞谷面发糕。

不管是一碗端的还是一碗一碟的,来到“老碗会”同样没有坐的,同样得圪蹴着吃饭。

先来后到的人以最早圪蹴在此的人为准,自感与其关系近或者资格差不多的,就圪蹴在左右或对面,后来的人来了就补留下的空子,自动地围成一圈。

开始围小了,随着来人越来越多,后来的人就不断地往后退着。

当然,不管最后这个圈退到多大,最早来的那个人是不用动的。

“老碗会”的主题永远是屋里的婆娘,上学的孩子,后头的猪娃,地里的庄稼,日月的辛劳,社会的趣事,当然打趣逗乐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吃着各自碗里的饭,看着人家碗里的,如果比别人的好,就会有一种自豪感,神气活现,觉得娶了个好媳妇,饭比别人差的,自觉没了面子,吃了人家一筷子调了油泼辣子的好浆水菜或腌蒜薹,只有叹一口气。

陕西本土文化

陕西本土文化

陕西本土文化
一、陕西地理、地形
陕西简称“陕”或“秦”。

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地三大部分。

陕西的河流都属于黄河水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二、陕西行政划分
10个地级市:西安市(省会)、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三、陕西八大怪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第二怪:房子半边盖
第三怪:姑娘不对外第四怪:帕帕头上戴
第五怪: 面条像裤带第六怪:锅盔像锅盖
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四、陕西地理景观
1、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雁塔晨钟骊山晚照曲江流饮
灞柳风雪太白积雪草堂烟雾咸阳古渡
2、长安八水:渭、泾、沣、涝、潏、滈、浐、灞
五、陕西名人
政治家:周文王、周武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
军事家:王翦、白起、蒙恬、法正、李靖、韩世忠、李自成、杨虎城等
思想家:董仲舒、
外交家:张骞、班超、苏武等
文学家:杜牧、王昌龄、王维等
历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
画家、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
近现代作家: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雷抒雁等
六、陕西当代名人及代表作
1、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
2、贾平凹:《秦腔》《高兴》
3、陈忠实:《白鹿原》。

陕西地域文化 2

陕西地域文化 2

陕西地域文化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

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陕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农业的腾飞,工业的发展,教育的提升,旅游业的开发.一个接着一个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成,一个个的开发区的如雨后春笋的产生.在农业的方面,陕西洛川县按照“建新的、改旧的、治乱的”思路,坚持规划统领、产业支撑、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在强势推进苹果“四大基地”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新村建设、旧村改造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小城镇开发建设、绿化工程、发展农村旅游、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四项工作措施凸显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小城镇开发建设。

按照一年办一件事、三年变面貌的思路,通过融资、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等措施,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小城镇建设力求做到整体设计超前,局部建设美观、大方、有现代气息。

依据小城镇规划,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庄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部分,做好详细规划和设计,逐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切实搞好绿化。

按照“不求园林化,但求生态化”的思路,遵循夏天遮荫、冬天透光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统一规划,大栽树,栽大树。

条件具备的示范村春季一次性实施到位。

同时,落实管护责任,产权到户到人,谁拥有谁管护。

——大力发展农村旅游。

以该县城郊地区和国家千亩示范园周边为重点,围绕休闲、娱乐、观光,积极发展农家乐。

主要抓好谷咀、南安善、李家坳、荆尧科等10个村。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整理和创新传统小吃品种,推进以农家乐为主的农村旅游快速发展。

——强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清理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村内巷道垃圾杂物,完善村庄环境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运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家园”活动,努力营造农民爱家园、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在工业方面:陕西以工业化建设西部强省陕北地区,在重点推进榆林“一个中心城市、二个经济开发区、六个工业园区”电网建设.振兴现代制造业,支撑关中经济区崛起.关中经济区,是指覆盖关中五市及周边三省和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悠久内在联系的区域,通称大关中。

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调研报告

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调研报告

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调研报告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调研报告陕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陕西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以下是对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调研报告。

一、历史文化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是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的制陶工艺精美、数量众多的陶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艺术的杰作。

其次是秦始皇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陕西还有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二、建筑文化陕西的建筑文化以古代建筑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

首先是古城墙,位于西安城内的古城墙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城墙,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垣工程中的杰出代表。

其次是大雁塔,大雁塔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珍品之一,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为了收藏文物而修建的,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

此外,陕西还有华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等重要的建筑文化景点。

三、民俗文化陕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首先是皮影戏,陕西皮影戏是中国三大皮影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次是莜麦文化,莜麦是陕西的传统农作物,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重要食品,也是陕西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陕西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和传统手工艺品,如关中彩灯、西安刺绣等。

四、风俗习惯陕西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首先是陕北的坨子宴,坨子宴是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风俗,是一种由土豆制成的面点,口感独特,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其次是陕西的脑白菜宴,脑白菜是一种在陕西特产,被当地人民视为富贵之物,而举办脑白菜宴则被看作是一种独特的风俗习惯。

此外,陕西的人们还会在正月初一吃酸辣豆腐羹,这是陕西的传统风俗。

总结起来,陕西地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文化独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风俗习惯引人注目。

这些特色使陕西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也为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陕西地域文化

陕西地域文化

真是不小心,一生下来就落在了陕西这片老土上,当然免不了被同学谑称为“老陕”。

这老陕由来已旧,好象记得学大寨的那段日子里,陈永贵经常戏谑我们前辈老乡们为“老陕爱参观,就是怕动弹”。

陈永贵这么一说,我们陕西人还真喜欢上这个外号了,也经常自谑为“老陕”。

革命要前进,同志要虚心!虽然我们陕西这好东东实在是太多太多,文化是太久太久,但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应该不骄不躁,需心接受批评。

所以今天是好的不说只说烂的,强的不说只说弱的,讲讲我们陕西人的弱势与弊病。

真是不小心,一生下来就落在了陕西这片老土上,当然免不了被同学谑称为“老陕”。

这老陕由来已旧,好象记得学大寨的那段日子里,陈永贵经常戏谑我们前辈老乡们为“老陕爱参观,就是怕动弹”。

陈永贵这么一说,我们陕西人还真喜欢上这个外号了,也经常自谑为“老陕”。

陕西的地方文化特产--------------------------------------------------------------------------------陕西民间剪纸剪纸,俗称"窗花",在陕西民间有着悠远而深厚的民间基础,每逢春节、婚庆,各种剪纸便赋予其祥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

陕西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列载"剪桐封弟"即为周朝年间的故事。

"汉妃抱娃宫前耍,巧剪梧桐照窗纱"为唐白居易诗句。

1959年在新疆高昌故址中出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是南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是我国至今发现古代最早之作品。

陕西民间剪纸以其原始生态艺术特点和蕴涵古文化研究的价值被国内艺术界所瞩目。

民俗生活、人物、戏曲、草虫花卉、动物生肖不拘一格,将他们的理想、追求都表达出来,造型夸张、线条质朴、生动、意象万千,而风格独具。

当代陕西更是名家辈出,好手云集,特别是长安民间工艺社社长赵剑龙先生使陕西民间剪纸注入新的活力,取材广泛,系列而富有情趣,刀法灵活细腻,又增添新的装饰手法,从小到1-2cm的十二生肖,长到数十米的《清明上河图》,幽默诙谐的陕西十大怪,生动活泼的一百单八将人物,形神兼得,堪为当代长安剪纸艺术之精品,获剪纸艺术界评比"德艺双馨"奖、"银奖"等,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二台曾多次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康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
年级:13级
专业:林业技术
姓名:温意芝
陕西地域文化
【内容摘要】陕西地理风貌的差异,形成了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

地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促成了陕西三种不同-的地域文化,而陕西作家的创作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

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陕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农业的腾飞,工业的发展,教育的提升,旅游业的开发.一个接着一个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成,一个个的开发区的如雨后春笋的产生.
在农业的方面,陕西石泉县按照“生态立县、农业固县、旅游强县”思路,坚持规划统领、产业支撑、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在强势推进旅游“四大基地”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新村建设、旧村改造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小城镇开发建设、绿化工程、发展农村旅游、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四项工作措施凸显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小城镇开发建设。

按照一年办一件事、三年变面貌的
思路,通过融资、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等措施,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小城镇建设力求做到整体设计超前,局部建设美观、大方、有现代气息。

依据小城镇规划,把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庄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部分,做好详细规划和设计,逐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切实搞好绿化。

按照“不求园林化,但求生态化”的思路,遵循夏天遮荫、冬天透光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统一规划,大栽树,栽大树。

条件具备的示范村春季一次性实施到位。

同时,落实管护责任,产权到户到人,谁拥有谁管护。

——大力发展农村旅游。

以该县城郊地区和国家千亩示范园周边为重点,围绕休闲、娱乐、观光,积极发展农家乐。

主要抓好五爱、童关、黄金坝、明星等10个村。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整理和创新传统小吃品种,推进以农家乐为主的农村旅游快速发展。

——强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清理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村内巷道垃圾杂物,完善村庄环境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运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家园”活动,努力营造农民爱家园、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在工业方面:陕西以工业化建设西部强省陕北地区,在重点推进榆林“一个中心城市、二个经济开发区、六个工业园区”电网建设.振兴现代制造业,支撑关中经济区崛起 .关中经济区,是指覆盖关中五市及周边三省和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悠久内在联系的区域,通称大关中。

虽曾一度辉煌,但却中道衰落。

统筹开发大关中,复兴关中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率先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标是:以西安为中心,现代制造业为主导,陇海路大关中沿线城镇群和经济带为主体,建立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对完整社会经济体系,实现小康奔富裕,共创和谐,力争2035年前后由国内的中下水平提高到中上水平。

特点是:跨省跨区整合资源,城乡村镇统筹开发,发展的和谐性强;果肉麦杂和有色建材等农矿资源丰富,煤电油气等能源供给充裕,节能节材节水减排治污绿化有方,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军民
结合,现代制造业主导,教科文并进,现代服务业同行,关中与陕北齐飞,发展的科学性强。

教育方面:我的家乡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建设,老师的工资的提高,环境的提升,都体现了我的家乡对教育的重视.
旅游业方面: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旅游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旅游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国内外客源市场稳步增长,全省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据统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同比增长21%;接待国内旅游者801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人民币,达504亿元,同比增长20%,我省旅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特色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我省旅游业在产品开发、宣传促销和旅游市场管理方面都有大的发展创新,特别是围绕“一、六、八”旅游产品体系布局,在规划体系建设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秦岭野生动物园、杨凌农博园等主题公园类旅游产品有了新内容,形成新特色;临潼华清池、爱琴海温泉、华山御温泉对外营业,楼观道温泉、太白御温泉加快建设步伐,标志着我省温泉休闲旅游产品形成新亮点;《长恨歌》、《走进延安》、《延安保卫战》等大型实景演出在增加文化旅游景区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等方面进行了升级改版,丰富了内涵;红色旅游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2014年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856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收入达到1155亿元,同比增长%。

这些旅游产品的开发,有效地改善了我省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我省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更加鲜明,保证了我省旅游业的强劲增长。

同时,我们也充分发挥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创建旅游强县,加强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为农民增收,扩大县城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中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城市、扶风县被命名为全国旅游强县,临潼区等16个县(区)被命名为省级旅游强县。

我爱我家乡陕西,在这30年中,家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能为家乡的建设提供应有的能力.
陕西地理风貌的差异,形成了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

地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促成了陕西三种不同-的地域文化,而陕西作家的创作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关于陕西三地的文学艺术特点,贾平凹有着深刻的见地:“陕北,原为黄土堆积,大块结构,起伏连绵,给人以粗犷、古拙之感觉,这一点,单从山川河流所致而产生的风土人情、又以此折射反映出的山曲民歌来看,陕北民歌的旋律起伏不大而舒缓悠远。

相反,陕南山岭拔地而起,弯弯有奇崖,崖崖有清流,春夏秋冬之分明,朝夕阴晴之变化,使其山歌忽起忽落,委婉幻变。

而关中,一马平川,褐黄凝重,地间划一的渭河,亘于天边的地平线,其产生的秦腔必是慷慨-激昂之律了。

于是,势必产生了以路遥为代表的陕-北作家特色,以陈忠实为代表的关中作家特色,以王蓬为代表的陕南作家特色。

其实,贾平凹本人的文学创作,就体现了陕南相应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