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君 明清笑话小古文教学《性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母语的微笑
——《明清笑话集·一人性缓》课堂实录
执教:《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朱文君
班级:无锡市坊前实验小学四(5)班
整理与点评:无锡新区小学语文工作室曹丽芳毕小伟
(一)
师:人跟人不一样,就比方说有好人和坏人。看看我像好人还是坏人?
生:好人。
师:凭什么说我是好人?
生:凭直觉。
师:你的直觉不错!人还有内向和外向之分。有的人很开朗,整天乐呵呵的。有的人很内向,总是闷闷不乐。你看我像哪一种?
生:外向的人。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非常爱笑。
师:对。这就叫察言观色,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这就能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我不仅是个好人,是个开朗的人。我还是个急性子的人。相信不相信?
生:相信。我也是。(笑)
师:跟我一样啊,那我们握握手。(握手)你说急性子好不好啊?
生:不好。
师:我也深有感受,急性子经常会把好好的事弄糟。前段时间,我就出了这么个事儿。(师讲述故事)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我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到了商店,找了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有一个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这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钱?”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气死我了。我掉头就回来了。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众大笑)
点评:幽默一种语言的艺术,用幽默的方式来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是教学的特殊需要。说其特殊,要义在于教师的幽默要与文本内容相契合。朱老师之所以要选择讲述做事冒失的“急性子”的幽默,那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有关“慢性子”的幽默,一正一反,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这种幽默收到加倍的效果。
(二)
师:那慢性子好不好?
生:也不好。
师:不要轻易下定论。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
出示:一人性缓。
师:(师读此句)什么意思?
生:一个人性子很慢。
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
生:句子里有个“缓“字。
师:哦,我们常说“缓慢”,缓就是慢,慢就是缓。对不对呀?(生点头)刚才句子里只有一个“性”,你怎么弄出个“性子”呢?刚才说“缓”就是缓慢,那“性”就是——
生:性子、性格。
师:对啦。你发现“一人性缓”这么句子说得特别简洁,对吧?其实它不是我们现在的文章,它是古文。什么意思?古时候人写文章用的一种语言。“一个人性子很缓慢”,这是我们现在的话。古时候人说:“一人性缓。”不过,我们也能读懂。因为我们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
生:组词。
师:聪明!你叫什么名字呀?
生:杨天赐。
师:好,这种组词法,我们就命名为“杨天赐组词法”真是天赐妙法啊。(板书:组词法)
点评:这个环节在整个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二是尝试探索理解文言的学习方式。因此,朱老师在教学时有意放慢教学节奏,先让学生自主理解意思,然后追问关键字词的解释,顺势揭示理解文言的基本方式,并以学生名字来命名学习方法,清晰易懂,印象深刻。
(三)
师:这个人性子慢,他看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呀?
出示: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师:(师读)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围着炉子。
师:这里没有“很多”这个词。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里有个“共”字。
师:“共”组个词,可以是——
生:共同。
师:那么就是很多人在一起。“杨天赐组词法”又用上了。继续看。发生了什么事?
生: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师:这是什么意思?
生:只见别人的衣服尾巴被火烧着了。
师:衣服还有尾巴?(笑)
生:衣服下面被火烧了。
师:裳,我们可以组词——
生:衣裳。
师:那“尾”呢?组个词叫——
生:尾巴。
师:这里要变通一下了,衣服尾巴其实就是——
生:衣角。
师:是衣服前面的角还是后面的角?
生:后面。
师:哦,所以叫“尾”。古代的人穿长长的袍子,“尾巴”很长(生笑),所以被火烧着了也没发觉。慢性子看到了怎么办?
出示:乃曰:
师:什么叫“乃曰”?
生:他说。
师:对。你怎么知道“曰”就是说?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看来,多读书就是好啊。古文有些词语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组词也组不出的,那我们就要注意它,比如,这个“曰”就是“说”。那“乃曰”呢?是奶奶说?(生笑)
生:“乃曰”的“乃”是“他”。
师:你猜这是“他”,敢猜就很好。不过,朱老师告诉你,“乃”还真不是他。生:就。
师:这回猜对了。“乃曰”就是“就说”“于是说”。说就说呗,“曰”,不就行了吗?可这个慢性子就是不一样,偏要“乃——曰”,(慢吞吞地说)(笑)那么,他怎么“曰”呢?谁来“曰”给我听听?
生:先烤一会,等一会再说。
师:那还没说。
生:小兄弟,你的衣服被烧着了。
师:我看你性子不慢哪。就算是急性子遇到这事也会这么说的。
生: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了问题。(笑)
生:小兄弟,有件事我跟你说了不要着急呀。
师:我们把两句话放在一起:“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问题了,我说了,你不要着急呀。好聪明的。再往下猜。”
生:小兄弟,你的衣角变红了。
生:你的衣角变烫了。
生:你的衣角变短了。
生:你的衣角有点不一样了。
师:慢性子有三句话了:“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问题了,我说了,你不要着急呀。你的衣角有点不一样了。还有人接着往下补充吗?
生:你衣角的一个角变成两个角了。
师:烧成孔雀尾巴了。
生:你的衣服烧焦了。
师:我看你们都着急的了,不说出来不行了吗?
生:再不说就烧到人了。
点评:朱老师的文言教学可谓字字有着落,甚至“苛刻”到“锱铢必较”。但我们不觉得枯燥,学生不觉得乏味,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让学生自主建构,教师顺势而导,难字难句便轻松获解。为增加笑料,考虑到说话人是慢性子,故教者有意预设悬念,不直接揭示说话内容,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