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引导在作文教学中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引导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语文教师可以尝试研究写作引导,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分步层层引导与练习,让他们写作有路可寻,有路可走,从而收到作文教学的高效。
写作引导分“温故知新”“知识定位”“概念识别”“技巧探航”“变种类聚”“范文引路”和“拓展实践”等七大板块的生成模式,生成与实践中不一定每一步都有,针对具体内容可少其一至两个。“温故知新”——从理论上引导,形成知识系统。
“知识定位”——让零散写作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知识点的整合归类。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交流,使学生头脑中所拥有的,理出知识的序列,明确训练的重点。
“概念识别”——从课文中提出典型例子,形成感性认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技巧探航”——自主梳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地掌握,加深理解,对学生智力的形成和自主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范文引路”——以例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解决作文内容的问题。作文,首先要有东西可写,然后才是怎样写,由内容决定表达的形式,内容的摄取来自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
“变种类聚”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段
的写作练习。
“拓展实践”,明确训练到位,在训练中摸索规律,运用规律和方法去实践。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写作引导的生成与实践要注
意问题:
一、“层递性”——由易到难递进
写作引导的生成要体现内容的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结构而言,写作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温故知新”,是指学生对有关本节的知识点进行概念性填空;“知识定位”,是指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在整个写作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概念识别”,是指对知识点内容的区分界定;“技巧探航”,是指通过举例进行分析归纳写作的小技法;“变种类聚”,是指本节中知识内容的灵法变用的归类;“拓展实践”,是指进行大作文写作;当然,在设计的最后还要附设“范文欣赏”以供学生赏析。
这个过程,从理论引导到理解运用,从填词的短语练习到片断练习,再到成篇写作运用。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化解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增添学生的写作信心,内化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小点性”——以小见大
“小”是指切入点要“小”,设计的步骤要“细”,教学中充分体现“品”字先行,实践跟后。例如:就“自然环境描写”这一内容,我们分成多个切入点进行教学,例如‘妙笔生花绘美景”中我们学
会写景的方法有修辞语、五味语、准确用语;“一枝一叶传深情”中学会为了衬托人物的情感可通过景物描写的正衬和反衬;“绕梁三日诉衷情”,就是让结构“回环反复”在文章的若干处地方不断重复,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踏雪归来马蹄香”学会正衬:即从正面衬托,利用与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与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这样细致的分类,一般要求一课时完成一点,课后完成大作文写作。在这样细致的分点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把知识点学得更透,更扎实,可以内化成学生真正的能力,从而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三、可操作性——说和写结合
写作引导,重点还在于实践,只有可操作的引导,才是有效的引导。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写作引导都以一课题为标准,一课时要完成的内容最少要到片段写作的完成为标准,大作文写作可以留作课后作业完成。但是,写作引导模块较多,上课的难度较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说话表达,再写作表达”的方法设计。“因此,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引导时要深入考虑练习的“精”与“活”,“量”与“度”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本质上符合“可操作”的要求。
四、高效性——教与学结合
“高效”是写作引导生成与实践的终极追求。只有高效的引导,
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引导。何谓“高效”,就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或者超出预期的教学目标。写作引导,其高效的体现在于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相关的写作技法,并且内化成一种写作的素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各有差异的,尤其是一些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底子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写作中都能灵活运用某一技法。对课堂教学的高效评价标准也只能根据教学知识点的难度而定,如果平时某班的写作中优秀作文只有5篇左右,而通过某种技法的教学,在同一作文题目之下,优秀作文可以达到15—20篇,或者更多。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引导是高效的。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检验写作引导的高效呢?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巡查法,即在学生进行短语填词与片断写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全班巡查的办法,发现问题要及时总结。第二,提问法,即学生写作完成之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评价总结。第三,互赏法,即在课堂上要求同桌或者小组之间进行互赏,互相评论相互的习作的优缺点。第四,展示法,黑板就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多让学生上黑板把自己的片断展示出来,供全班同学鉴赏。第五,评讲法,即对学生进行一次大作文写作之后,总结优秀习作以供欣赏,存在的典型问题共同探究修改的办法。如果第一次大作文总体效果不太明显,在评讲总结之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再写一次大作文,以进一步保障写作引导的高效性。
总之,引导课不应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多向信息传递的有效过程,
它是师与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地体现。这是一个有序而完整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从既“懂”又“会”到“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