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考试必用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e790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b.png)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1.速度公式为 V=S/t,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2.重力公式为 G=m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3.密度公式为ρ=m/V,表示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4.压强公式为 p=F/S,表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
5.液体压强公式为p=ρgh,表示液体深度h所产生的压力大小。
6.浮力可以用不同的公式表示,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是最基本的,即F浮=G排,其中G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7.杠杆平衡条件为F1 L1=F2 L2,其中F为力的大小,L 为力臂的长度。
8.理想斜面公式为F/G=h/L,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力,G 为物体的重力大小,h为物体所上升的高度,L为物体所移动的距离。
9.理想滑轮公式为F=G/n,其中G为物体的重力大小,n 为滑轮的个数。
10.实际滑轮公式为F=(G+G动)/n,其中G动为滑轮的摩擦力。
11.功公式为W=FS=Gh,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力,S为物体所移动的距离,G为物体的重力大小,h为物体所上升的高度。
12.功率公式为P=W/t=FV,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力,V为物体的速度。
13.功的原理为W手=W机,即手所做的功等于机器所做的功。
14.实际机械公式为W总=W有+W额外,其中W有为有效功,W额外为无用功。
15.机械效率公式为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公式可以用不同的公式表示,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为η=G/nF和η=f/nF。
热学部分】1.吸热公式为Q吸=CmΔt,其中C为物体的热容,m为物体的质量,Δt为物体温度的变化。
2.放热公式为Q放=CmΔt,与吸热公式相似。
3.热值公式为q=Q/m,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大小。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公式为η=Q有效利用/Q燃料,其中Q有效利用为炉子或热机所产生的有效功,Q燃料为燃料所释放的热量。
5.热平衡方程为Q放=Q吸,表示热量的传递是双向的。
物理公式初中大全初三
![物理公式初中大全初三](https://img.taocdn.com/s3/m/555487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2.png)
物理公式初中大全初三一、力学公式。
1. 速度公式。
- v = (s)/(t)(v表示速度,单位:m/s;s表示路程,单位:m;t表示时间,单位:s)- 变形公式:s=vt,t=(s)/(v)2. 重力公式。
- G = mg(G表示重力,单位:N;m表示质量,单位:kg;g =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N/kg)3. 密度公式。
- ρ=(m)/(V)(ρ表示密度,单位:kg/m^3;m表示质量,单位:kg;V表示体积,单位:m^3)- 变形公式:m=ρ V,V = (m)/(ρ)4. 压强公式。
- 固体压强:p=(F)/(S)(p表示压强,单位:Pa;F表示压力,单位: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m^2)- 液体压强:p=ρ gh(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m;g = 9.8N/kg)5. 浮力公式。
- 称重法:F_浮=G - F(F_浮表示浮力,G表示物体重力,F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G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_液表示液体密度,V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漂浮或悬浮时:F_浮=G6. 功的公式。
- W = Fs(W表示功,单位:J;F表示力,单位: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7. 功率公式。
- P=(W)/(t)(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功,单位:J;t表示时间,单位:s)-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P = Fv(F表示力,v表示速度)8. 机械效率公式。
- eta=frac{W_有用}{W_总}×100%(eta表示机械效率;W_有用表示有用功;W_总表示总功)- 对于滑轮组:W_有用=Gh(G为物重,h为物体上升高度),W_总=Fs(F 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 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则eta=(Gh)/(Fs)×100%=(G)/(nF)×100%二、热学公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32c8b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2.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5.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做功的大小。
6. 势能定理:物体的势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保守力做功的大小。
7. 动能和势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8.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体现,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量传递需要消耗能量。
3. 热容: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时,温度变化的量。
4.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时,温度变化的量。
5. 热量传递:热量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的现象。
7.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现象。
8.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的现象。
9. 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现象。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高斯定律: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内部电荷量的代数和。
3. 磁场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5.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变化相反。
6.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7.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闭合电路中,各个电势差的代数和等于零。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8765211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5.png)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1.速度公式:t s v =求路程——vt s =求时间——t=s/v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求重力——G = mg求质量——m=G/g 3.密度公式:Vm =ρ求质量——m=ρv 求体积——v=m/ρ 4.浮力公式:4.1称重法 F 浮=G物 – F 示4.2F 浮=G 排=m 排F 浮=ρ液gV 排F 浮=G 物5.P=F/S (固体)求压力——6.p =ρgh 符号 物理量 单位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符号 物理量 单位G ——重力 N m ——质量 kg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符号 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物体的重力 N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7.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8.滑轮组:F =n1G 总(G 总= G 物+G 动)s =nh8.1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8.2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21(G 物+G 动) s =2 h9.功的W =F s求动力:求距离:10.P =tW公式变形:W =Pt11.总有用W W =η×100%12.12.1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L 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Q = c m △t12.2物体燃烧放热Q = m q 或Q = qv 13.电流定义式:t Q I =14.欧姆定律: R U I =15.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t16.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U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14173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3.png)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下面是初中物理公式的完整总结:力学部分:1.平均速度v=∆x/∆t2.加速度a=∆v/∆t3. 牛顿第二定律F=ma4. 物体受到的重力F=mg5.力的合成F=√(Fx²+Fy²)6.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F=ma7.重力加速度g=9.8m/s²8.功W=Fs9.功率P=W/∆t10. 动能E=1/2mv²11.动能定理∆E=Fd12.机械能守恒E₁=E₂13. 引力势能Ep=mgh14. 形变势能Ep=1/2kx²热学部分:1.热平衡方程Q=m×c×∆T2.热机效率η=W/Q₁3.热传导方程Q=λ×A×∆T/∆x光学部分:1.光速c=3.0×10⁸m/s2.光程L=c×∆t3.光波传播速度v=f×λ4.薄透镜公式1/f=1/v-1/u5.球面反射公式1/f=1/v+1/u6.成像公式m=h'/h=u'/u7.放大率m=v/u8.平面镜成像公式m=h'/h=v/u电学部分:1.电流I=Q/∆t2.电阻R=V/I3.奥姆定律V=IR4.等效电阻公式1/R=1/R₁+1/R₂+...5.电功率P=IV6.电能W=Pt7.雷诺公式R=ρL/A8.变压器公式V₁/V₂=N₁/N₂磁学部分:1. 磁感应强度B=F/qv2. 洛伦兹力F=qvB3. 安培环路定理ΣB·dl=μ₀I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φ/∆t=-N(dB/dt)5.洛伦兹力定律F=BIL这些是初中物理中最常用的公式总结。
当然,公式只是工具,理解概念和掌握解题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eeca4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7.pn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1.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v=s/t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变化的速度/变化的时间a=(v-u)/t3.力的公式力=质量×加速度F=m×a4.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Ek=1/2×m×v²5.动能定理动能的变化=力×位移ΔEk=F×s6.位移公式位移=速度×时间s=v×t7.质量公式质量=力/加速度m=F/a8.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v=Δs/Δt9.能量转化公式A能量=B能量m×g×h=1/2×m×v²1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11.法拉第定律电流与电流强度之比等于电阻与电阻强度之比I1/I2=R1/R212.电压公式电压=电流×电阻U=I×R13.电流公式电流=电荷/时间I=Q/t14.电阻公式电阻=电压/电流R=U/I15.热胀冷缩公式ΔL=α×L0×ΔT其中,ΔL为长度变化量,α为线膨胀系数,L0为初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量16.压强公式压强=力/面积P=F/A17.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重力的大小18.显微镜倍率公式放大倍率=视觉倍率×物镜倍率V=Vv×Vp19.球面镜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20.光速公式光速=光的路径长度/光的传播时间。
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定理全总结
![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定理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4118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b.png)
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定理全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规律性的自然科学,它是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基础和桥梁。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许多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
以下是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和定理的全面总结。
一、力学部分:1.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始速度)/时间3.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4.重力公式: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5. 功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6.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7.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8.机械效率公式:机械效率=机械输出/机械输入二、热学部分:1.热量公式:热量=质量×热容×温度变化2.工作公式:功=热量3.热传导定律:热流量=(导热系数×横截面积×温度差)/导热长度4.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5.比热容公式:比热容=热容/质量6.水的比热容:4.18J/g·℃7.比热容的取值范围:0.1J/g·℃-1J/g·℃三、光学部分:1.光的传播速度:光速≈3.0×10⁸m/s2.光线传播定律: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5.成像公式:1/焦距=1/物距+1/像距6.放大率公式:放大率=高度/物距7.焦距公式:焦距=(透镜折射率-周围介质折射率)/透镜曲率半径8.透镜公式:1/焦距=(透镜折射率-周围介质折射率)×(1/物距-1/像距)四、电学部分:1.电流公式:电流=电荷/时间2.电阻公式:电阻=电压/电流3.电压公式:电压=电流×电阻4.电阻率公式:电阻率=电阻×横截面积/长度5.电功公式:电功=电压×电量6.电能公式:电能=电压×电量=电功+电热7.电功率公式:电功率=电能/时间五、波动部分:1.波速公式:波速=频率×波长2.频率公式:频率=光速/波长3.声音速度:声速≈340m/s4.当物体减速时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比物体加速时发出的频率偏大。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dca55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7.png)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篇1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 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5. 动量定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等于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且总动量保持不变。
6. 功的原理: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7. 功率的公式: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即P=W/t。
η=Wu/Wt。
9. 压强的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即P=F/S。
10. 液体压强的公式:液体压强等于液体的密度乘g乘液体深度,即P=ρgh。
1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2.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二、热学部分1. 温度的公式:温度等于物体的热力学温度减去273.15K,即T=t-273.15K。
2. 内能的公式:内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加273.15K,即E=mcT。
3. 热量的公式:热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的变化量,即Q=mcΔT。
4. 比热容的公式:比热容等于热量除以质量再除以温度的变化量,即c=Q/mΔT。
η=Wu/Wt。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 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F=kQ1Q2/r^2。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BILsinθ,其中F为安培力,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强度,θ为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3. 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该面积内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磁通量的变化量除以时间,即E=-ΔΦ/Δt。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0377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基本公式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 R符号与单位:电压U——伏特(V)电阻R——欧姆(Ω)电流I——安培(A)2.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P=W t符号与单位:功W——焦耳(J)时间t——秒(s)功率P——瓦特(W)在电学方面:P=UI 符号与单位:功率P——瓦特(W)电压U——伏特(V)电流I——安培(A)3.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ρ=m V符号与单位: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质量m——千克(kg)体积V——立方米(m3)4.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 t符号与单位:路程s——米(m)时间t——秒(s)速度v——米每秒(m/s)5.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符号与单位:重力G——牛顿(N)质量m——千克(kg)g=9.8N/kg6.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7.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p=F S符号与单位: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N)受力面积S——平方米(㎡)8.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F 浮=G排9.功的计算: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Fs 符号与单位:功W——焦耳(J)力F——牛顿(N)距离s——米(m)10.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W有用W总常用的导出公式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Q=I2Rt符号与单位:热量Q——焦耳(J)电流I——安培(A)电阻R——欧姆(Ω)时间t——秒(s)功率:P=U2R=I2R液体压强:p=ρgℎ符号与单位:液体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深度h——米(m)压强p——帕斯卡(Pa)浮力计算:F 浮=G排=ρ液gV排符号与单位:浮力F浮——牛顿(N)液体密度ρ液——千克每立方米(kg/ m3)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立方米(m3)。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及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及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f464a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f.png)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及公式大全一、力学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ΔE_k=W5.功与功率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实际功W=F∆s功率:做功的速率P=W/t二、热学1.温度与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热量:物体间传递的能量。
2.常见温标摄氏度:以水的冰点0℃和沸点100℃作为基准。
华氏度:以水的冰点32℉和沸点212℉作为基准。
绝对温度:以绝对零度(-273.15℃)为零点的温度。
3.热传递方式导热:物体内部的热传递。
对流:流体的热传递方式。
辐射:电磁波的热传递方式。
4.热传递方程热传导流量:Q=kA(∆T/∆x)其中,Q为热传导流量,k为热导率,A为截面积,∆T为温度差,∆x 为传热距离。
三、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发生折射。
2.理想光的成像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3.光的色散光在通过一个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并出现不同波长的光分离成光谱。
4.现象的解释平面镜成像:光线反射产生的像。
凸透镜成像:光线折射产生的像。
色散:不同波长的光折射角度不同。
四、电学1.电流与电压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做单位正电荷间的位移所需的能量。
I=Q/t,U=W/Q2.电阻与电功率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定律:I=U/R电功率:电路中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
P=UI=I^2R=U^2/R3.并联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相同电压的电器并联。
串联电路:相同电流的电器串联。
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电流I成正比。
U=RI五、力学广义公式1.几何光学公式1/u+1/v=1/f2.速度公式v=s/t3.动能公式E_k = 1/2mv^24.重力势能公式Ep = mgh5.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6.机械能守恒定律E_m=E_k+Ep七、磁学1.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表征磁场强弱,记为B。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5c49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9.png)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供大家参考:1.速度公式:V=S/t2.重力公式:G=mg3.密度公式:ρ=m/V4.压强公式:p=F/S5.液体压强公式:p=ρgh6.浮力公式:1) F浮=F’-F(压力差)2) F浮=G-F(视重力)3) F浮=G(漂浮、悬浮)4)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公式:F/G=h/L9.理想滑轮公式:F=G/n10.实际滑轮公式:F=(G+G动)/ n(竖直方向)11.功公式: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公式: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公式: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公式:1) η=G/ nF(竖直方向)2) 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 η=f / nF(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公式:Q吸=Cm(t-t0)=CmΔt2.放热公式:Q放=Cm(t0-t)=CmΔt3.热值公式: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公式: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公式: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公式:I=Q电量/t2.电阻公式:R=ρL/S3.欧姆定律公式:I=U/R4.焦耳定律公式:1) Q=I2Rt(普适公式)2) 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公式:1) I=I1=I22) U=U1+U23) R=R1+R24) U1/U2=R1/R2(分压公式)5) P1/P2=R1/R26.并联电路公式:1) I=I1+I22) U=U1=U23) 1/R=1/R1+1/R2 [ R=R1R2/(R1+R2)]4) I1/I2=R2/R1(分流公式)5) P1/P2=R2/R17.定值电阻公式:1) I1/I2=U1/U22) P1/P2=I12/I223) P1/P2=U12/U228.电功公式:1) W=UIt=Pt=UQ(普适公式)2) 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公式:1) P=W/t=UI(普适公式)2) P=I2R=U2/R(纯电阻公式)初中物理知识点繁多,因此做好章节总结非常必要。
初中物理基础公式整理
![初中物理基础公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3156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1.png)
初中物理基础公式整理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掌握基础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公式是我们解决各种物理问题的基石,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物理现象。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基础公式。
一、力学部分1、速度公式:v = s / t其中,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比如,一辆汽车在2 小时内行驶了120 千米,那么它的速度就是 120 ÷ 2 = 60 千米/小时。
2、重力公式:G = mgG 表示重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
例如,一个质量为 5kg 的物体,它所受的重力就是 G = 5 × 98 = 49N。
3、密度公式:ρ = m / V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疏密程度。
比如,一块金属的质量是 108g,体积是 12cm³,那么它的密度就是 108 ÷ 12 = 9g/cm³。
4、压强公式:p = F / S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描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例如,一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 50N,受力面积是 05m²,那么桌面受到的压强就是 50 ÷ 05 = 100Pa。
5、液体压强公式:p =ρgh其中,ρ 是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液体的深度。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比如,水的密度是 1000kg/m³,水深 5m 处的压强就是 1000 × 98 × 5 = 49000Pa。
6、浮力公式:(1)F 浮= G 排=ρ 液 gV 排这表示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排开液体的体积。
(2)F 浮= G F 示F 浮表示浮力,G 表示物体的重力,F 示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
二、热学部分1、比热容公式:Q =cmΔt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 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b642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f.png)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总结1.动力学1.1速度v=d/t其中v为速度,d为距离,t为时间1.2加速度a=(v-u)/t其中a为加速度,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1.3动量p=m*v其中p为动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1.4运动的平均速度v=(u+v)/2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1.5动能Ek=1/2*m*v^2其中Ek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1.6动能定理W=Ek-Ek0其中W为物体所受的外力所做的功,Ek为终点的动能,Ek0为起点的动能1.7重力势能Ep=m*g*h其中Ep为重力势能,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1.8功率P=W/t其中P为功率,W为做功,t为时间2.光学2.1光速c=λ*f其中c为光速,λ为光的波长,f为光的频率2.2图像的反射规律1/v+1/u=1/f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f为焦距2.3光的折射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n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2为折射角2.4物体的放大率B=h'/h=v/u其中B为物体的放大率,h'为像高,h为物高,v为像距,u为物距2.5平面镜公式1/v+1/u=1/f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f为镜的焦距2.6透镜公式1/f=1/v-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2.7成像规律1/f=1/v+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3.电学3.1电流强度I=Q/t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t为时间3.2电阻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3.3欧姆定律V=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3.4等效电阻(串联电阻)1/R=1/R1+1/R2+1/R3+...其中R为总电阻,R1、R2、R3等为串联的电阻3.5等效电阻(并联电阻)1/R=1/R1+1/R2+1/R3+...其中R为总电阻,R1、R2、R3等为并联的电阻3.6电功W=V*Q其中W为电功,V为电压,Q为通过电路的电荷量3.7电能E=1/2*C*V^2其中E为电能,C为电容,V为电压3.8电容C=Q/V其中C为电容,Q为储存的电荷量,V为电压以上是一些初中物理中考中常用的公式,希望有助于你的学习和备考。
初中物理笔记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笔记必背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0a8bd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9.png)
初中物理笔记必背公式大全
1.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表示作用于物体的力,m表示物体的
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于物体A的力等于反作用力F:F=−F,其中F
表示两个物体之间互相作用的力的大小。
3.物体的动量定律:p=mv,其中p表示物体的动量,m表示物体的
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4.势能定律:W=Fd,其中W表示作用力F施加在物体上改变物体位置,产生的势能,d表示力施加后物体位置发生的变化量。
5.动能定律:E=1/2mv2,其中E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6.动量守恒定律:总动量在物体系统中保持不变,即进入物体系统的
物体动量之和等于系统外物体动量之和:P1+P2+...=P1'+P2'+…。
7.能量守恒定律:总能量在物体系统中保持不变,即进入物体系统的
能量之和等于系统外能量之和:E1+E2+...=E1'+E2'+…。
8.平抛运动规律:在竖直向下的重力场中,物体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y=1/2at2+v0t+y0,其中a表示物体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v0表示
物体初始速度,y0表示物体初始高度。
9.势和动能定律:物体的势能和动能之和为定值:W+E=W0+E0。
物理必背100个公式初中
![物理必背100个公式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de60707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7.png)
44. 电流:I = Q/t 45. 电位:R = V/I 46. 欧姆定律:V = IR 47. 电动势:ΔU = QV 48. 电流守恒定律:ΔU = ΔU' 49. 功率:P = IV 50. 电动势:F = qE 51. 磁通:I = Q/t 52. 磁感应强度:B = μ0I/2πr 53. 磁通量:Φ = Bπr^2 54. 磁感应势:U = -μ0mΦ 55. 电磁感应规律:ΔΦ/Δt = -EMF 56. 半向:r = v^2/a 57. 角速度:ω = Δθ/Δt 58. 角加速度:α = Δω/Δt 59. 角度运动量:L = Iw 60. 角动量守恒律:ΔL = ΔL' 61. 运动量:p = mv 62. 动量守恒定律:Δp = Δp' 63. 力矩:τ = rF 64. 力矩守恒律:Δτ = Δτ' 65. 弹力:F = kx
22. E = h * f (能量公式) 23. n = c / v (折射率公式) 24. I = P / A (光强公式) 25. F = G * m1 * m2 / r^2 (引力公式) 26. T = 2 * pi * sqrt(l / g) (物理振动公式) 27. H = n * h * c (热容量公式) 28. Q = mcΔT (热量公式) 29. P = IV (功率公式) 30. P = ΔW / Δt (功率公式) 31. η = ΔW / ΔQ(热效率公式) 32. P = ρgh (压力公式) 33. Δp = ρgh (压力公式) 34. F = ρVg (浮力公式)
以下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公式:
1. S = vt (位移动式) 2. v = s/t (速度公式) 3. a = (v2 - v1) / t (加速公式) 4. F = m * a (牛顿第二定律) 5. E = m * c^2 (能量-质量关系公式) 6. P = F * v (功率公式) 7. W = F * d (功公式) 8. E = 1/2 * m * v^2(动力公式) 9. E = F * d (势能公式) 10. p = m * v (运动量公式) 11. F = k * x (弹力公式) 12. T = 2 * pi * sqrt(m/k) (物理振动公式) 13. g = 9.8 m/s^2 (重力加速度) 14. F = q1 * q2 / r^2 (电动公式) 15. V = k * q / r (电动势公式) 16. I = q / t (电流公式) 17. R = V / I (电阻公式) 18. E = V * Q (电能公式) 19. P = IV (电力率公式) 20. λ = c / f (波长公式) 21. v = λ * f (速度公式)
初三所有物理公式
![初三所有物理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38a2b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f.png)
初三所有物理公式初三物理可是有不少重要公式呢,咱们一起来瞧瞧!先来说说压强的公式。
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即 P = F/S 。
这就好比你踩在沙滩上,体重不变,如果鞋底面积小,那脚印就深,压强就大;鞋底面积大,脚印就浅,压强就小。
还有欧姆定律,I = U/R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想象一下家里的灯泡,如果电阻变大,电流就变小,灯泡可能就没那么亮啦。
密度的公式ρ = m/V 也很关键。
就像比较不同材质的木块,质量大、体积小的木块,密度就大。
功的公式 W = Fs ,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就是功。
比如说你推一个很重的箱子,用了很大的力,推了很长的距离,做的功就多。
功率的公式 P = W/t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就像跑步比赛,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短,功率就大。
机械效率的公式η = W 有/W 总×100%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就是机械效率。
好比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有用功是把重物提起来做的功,总功是你拉绳子做的功。
热量的计算公式Q = cmΔt ,其中 c 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度的变化。
冬天的时候,同样质量的水和铁,水的比热容大,降温就慢,所以摸起来水没铁那么凉。
电功的公式 W = UIt ,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等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电功率的公式 P = UI ,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就由电压和电流决定。
焦耳定律 Q = I²Rt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咱们在学习这些公式的时候,可不能死记硬背,得理解着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压强的公式,有个学生怎么都不明白。
我就带他去了操场,让他穿着不同的鞋子在沙地上踩,感受鞋底面积对脚印深浅的影响。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化会导致压强的变化。
所以啊,同学们,学习物理公式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们,在考试中运用自如,在生活中也能解释很多现象。
加油吧,初三的小伙伴们,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公式都拿下!。
中考物理必考公式的整理归纳
![中考物理必考公式的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b1bd4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2.png)
中考物理必考公式的整理归纳
中考物理考试涉及的公式非常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式整理归纳:
一、力学
1.力的公式:
-力的大小:F=m·a
-重力的大小:F=m·g
-压力公式:P=F/A
2.动能、功和功率的公式:
-动能公式:Ek=1/2·m·v²
-功的公式:W=F·s
-功率公式:P=W/t
3.阻力和牛顿定律的公式:
-阻力公式:F=k·v
-牛顿第一定律:F=m·a
二、光学
1.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公式:
-光速公式:v=f·λ
-光的反射角度:θi=θr
2.光的折射和镜子成像的公式:
- 折射定律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球面镜成像公式:1/f=1/v+1/u
-成像倍数公式:β=h₂/h₁=v/u
三、电学
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公式:
-电流公式:I=Q/t
-电压公式:U=I·R
-电功公式:P=U·I
2.正弦定律和电功率的公式:
-正弦定律:I₁/U₁=I₂/U₂
-电功公式:P=I²·R
3.平均功率和电功率的关系:
-平均功率公式:P=ΔW/Δt
-电功公式:P=U·I
四、声学
1.声速和频率的公式:
-声速公式:v=f·λ
-声速公式(在气体中):v=331·√(T/273K) 2.音叉的共鸣频率:
-音叉的共鸣频率:f=1/2·n·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考试必用公式汇总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W=UIt=Pt U:电压I:电流
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 U:电压I:电流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C=λνC: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³kg/m³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 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9.8N/kg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16、单位换算:
(1)、1m/s=3(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