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4.1、2 种群和群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方法 技能升
ຫໍສະໝຸດ Baidu
练真题 悟考情
课时作业
研
基础导学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1)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取样关键: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3)常用取样方法:________、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________的动物。
样方法计数有一定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 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 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 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某地区2010年出生5人,死亡2人,迁入25人,迁出13 人,该地区总人口数为1 000人。 1.出生率=新出生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5‰ 2.死亡率=________=2‰ 3.迁入率=迁入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________ 4.迁出率=________=13‰
2.种群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 种群空间特征表明种群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而数量 特征则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 3.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 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其虫卵则可用 样方法调查。
①年龄组成 种群 密度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少
②对于增长型的种群,一般还有如下的关系: ♀>♂→增长快 种群 性别比例♀≈♂→相对稳定 ♀<♂→增长慢 密度
特别提醒: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应 该是年龄组成情况,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推测出生率与 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2.种群空间特征 (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 局。 (2)类型:①均匀分布;②随机分布;③集群分布。
4.教材67页中间一段“K”值的定义和[思考与讨论]中 家鼠的控制措施。 5.教材68页[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关注7个 讨论问题。 6.教材69页练习一基础题中2。
考点1
种群的特征
知识必备 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 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 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如下图:
稳定型
衰退型
3.雌雄个体 没有敌害
四、1.(1)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2)Nt=N0λt
(3)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K
2.(2)停止增长
回扣教材
1.教材61页[探究]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选样方的 原则、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 2.教材63页[思考与讨论]及小字部分:种群的空间特 征。 3.教材65页数学模型构建。
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以及种群密度 变化的趋势。
各年龄分布 A B C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各年龄个体比例适中 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种群密度变 化趋势
基本不变
实验: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的动态变化 2012· 广东· T4 三年 3考
(2)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 2011· 江苏· T26 研究 (3)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 落的演替 2010· 安徽· T6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忆教材 溯本源
研考点 破疑难
明题型 析典例
(2)数学模型:________(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 时间,Nt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代表该种群数量是一年 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3)曲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产生原因:环境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空间、食 物和天敌等。 (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 (K值)后将________,有时在________值左右保持相对稳 定。
3.性别比例:种群中________数目的比例。
①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 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 化趋势的重要依据。②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四、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产生原因:在________、气候适宜、________等条 件下。
疑难突破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样方法 植物或活动范围 小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活动 能力强,体型较大 的动物
调查对象
误区剖析 1.种群和群落 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1)种群专指这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 (2)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 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讲义
必修部分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最新考纲展示
三年考情分析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T6 2011· 海
种群的特征Ⅰ
南· T22 2011· 北京· T2 2010· 海南· T17
三年6考
2010· 海南· T18 2009· 山东· T6 种群的数量变 化Ⅱ 2012· 重庆· T4 2012· 海南· T21 三年6考
2012· 广东· T27 2011· 江苏· T25 2010· 山东· T8 2010· 浙江· T32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T32 2012· 江 苏· T27 群落的结构特 2012· 福建· T3 2011· 海南· T20 征Ⅰ 2011· 海南· T23 2011· 江苏· T17 2010· 广东· T2 2010· 江苏· T30 2010· 天津· T5 群落的演替Ⅰ 2012· 海南· T17 2011· 海南· T24 2011· 安徽· T6 2010· 海南· T19 三年4考 三年9考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 长率。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保持稳定;λ<1 时,种群密度减小。
一、1.(2)随机取样
(3)五点取样法
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二、2.死亡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 4.迁出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 3.25‰
三、1.增长型 2.增大 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