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能简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大胆实验、执著探究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对知识的求知欲,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探究,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判断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讨论、实验。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画电路图和电学的动手操作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本节课只要学生能画一些简单的电路图,并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演示板,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有灯泡2-3个、开关2-3个、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我们前面学过的电路由什么组成?
生:(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2、演示两串小灯泡:一串同时亮、另一串交替亮。
(让学生观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小组间互相讨论,师鼓励学生)(二)新知识探究:
1、我们的同学们的设计和画的电路图都非常好,那么我们的的连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板书课题,并多媒体出示)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让学生观察图13-23和13-24,找出连接特点,画出电路图,(学生分组讨论)图13-23特点:三个灯泡连成一串然后接入电路中,这就是(板书:串联电路)
教师点拨:两个灯泡前后串接,,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电流没有分支,(即只有一条通路)开关在任何一处的作用一样,串联的几个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课件出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
视频出示:串联电路。
动画演示:串联电路的连接。
板书:串联电路的电路图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
②电路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图13-24特点:三个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这就是(板书:并联电路)
教师点拨:两个灯泡“并列”地连接在一起,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在一起,电流有分支,(不只一条通路,干路开关可控制整个电路,在分支电路中开关不能使灯泡不可能同时亮、同时熄灭。)
课件出示: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
视频出示:并联电路。
动画演示:并联电路的连接。
板书: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①电路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师:我们现在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后,它们的区别就知道了:
A:串联只有一条路径,并联有两条或(多条路径)。B,串联各元件不能独立工作,并联各元件可独立工作。C:串联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并联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3、学生开始实验探究:让学生认真阅读P的内容。(1)小组间互相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2)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完毕后,让学生开始实验。
(3)教师检查每个小组的实验效果。并给予指导和肯定。
(4)学生完成P
52上的交流讨论。(教师检查)
课件出示:练习(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评)
4、让学生观察图13-25并回答:家庭用的各种电器设备采取的是哪种连接方式?(并联)教师提问:我们家中的日光灯或电灯采用的是什么连接方式?(学生回答:并联)追问:联系教室情况,分析教室中日光灯、电扇的连接情况?
5、议一议生活中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哪些?
(家用电器、工厂车间的机器、路灯,它们在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电路,观察实践活动P
53上的图13-33,过年时候的彩灯,一亮全亮,一熄全熄,它们在工作时互相影响是串联电路。)
6、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电路需要串联,而有些电路需要并联?
学生思考后,教师点评。
(三)小结本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给以点评)1、串联电路及其特点。
2、并联电路及其特点。
3、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四)练习:
(五)板书设计:
1、串联电路及其特点:多媒体出示
2、并联电路及其特点:多媒体出示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