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强化技术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 强化技术

1、热处理的定义: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 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保温 温 临界温度 度
热 加
冷 却
时间
2.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改变钢的性能。
3.热处理的应用范围:整个制造业。 4.按目的、加热条件和特点不同热处理分为 普 通 热处理 热处理 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 感应加 热淬火 火焰加 热淬火 化 学 热处理 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Leabharlann Baidu
二、 奥氏体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钢在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
在热处理生产中,常用的冷却方式: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 等温冷却转变 使加热到奥氏体化的钢以较快的冷却速度冷到A1 以下某温度保温,在等温下发生组织转变。 连续冷却转变 使加热到奥氏体化的钢连续降温进行组织转变
二、 奥氏体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3.奥氏体冷却转变的产物
(1)珠光体类组织。
(3)马氏体组织。
(2)贝氏体组织。
4、奥氏体冷却转变的的(过程)组织和性能
• • • • • • • • • 1、珠光体型转变—高温转变(A1~ 550 ℃) A1 ~ 650 ℃ 片层珠光体 < 25HRC 650℃~ 600℃ 细片状珠光体(索氏体 S)25HRC~30HRC 600℃~ 550 ℃ 极细片状珠光体(托氏体 T)35HRC~40HRC 2.贝氏体型 ( B ) 转变 —中温转变( 550 ℃ ~MS ) 根据组织形态和转变温度不同,贝氏体一般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 体两种 550 ~ 350 ℃ 羽毛状上贝氏体(B上) 40 ~50HRC 350 ~ Ms 黑色针叶状下贝氏体(B下) 45 ~55HRC 与B上比较, B下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生产中常用等温淬火 来获得B下组织 3、马氏体型 ( M ) 转变 (Ms ~ Mf) 当奥氏体快速过冷至马氏体点(Ms)以下时则发生马氏体转变。与 前两种转变不同,马氏体转变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Ms ~ Mf之间) 连续冷却时完成的
钢热处理时的组织转变
一、 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
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共析钢:P→A A1(PSK)线以上 亚共析钢:P+F→A+F→A A3(GS)线以上 过共析钢:P+ Fe3CII →A+ Fe3CII →A Acm(ES)线以上
2.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控制
钢奥氏体化的加热温度愈高、保温时 间愈长,得到的奥氏体晶粒愈粗大,冷却 后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愈差,且易引起 淬火裂纹。因此,生产中常需合理控制钢 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获得细晶奥氏 体组织。
钢的最终热处理(一)—— 淬火与回火
表 面 热处理
钢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钢的预备热处理——退火与正火
钢的最终热处理(一)——淬火与回火 钢的最终热处理(二)——表面热处理 钢的表面强化技术
本 章 要 点
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进行 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的组织 和性能的工艺方法。通过适当的热处理, 能显著提高钢的力学性能,以满足零件 的使用要求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能 改善钢的加工工艺性能(如切削加工性 能、冲压性能等),以提高生产率和加 工质量;还能消除钢在加工(如铸造、 焊接、切削、冷变形等)过程中产生的 残余内应力,以稳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2)球化退火
定义: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 º C,保温后随 炉缓冷至600 º C,出炉空冷,使钢中碳化 物呈球状的工艺方法。 组织:球状珠光体(渗碳体呈球形的细小颗粒,弥散 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中) 目的: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性 能。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合金工具钢。
3)去应力退火 定义:将钢加热到Ac1以下(一般约为500— 600 º C),保温后随炉缓冷至200--300 º C 出炉空冷,又称低温退火。 目的:消除铸件、锻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 。 (没有发生组织变化) 适用范围:用于所有的钢。
1 钢的退火 分类
1.完全退火
2.球化退火 3.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 定义:将钢加热Ac3以上30~50º C,完全奥氏体后, 保温一定时间随之缓慢冷却到600º C以下 ,出炉空冷。 组织:细小而均匀的平衡组织(铁素体+珠光体) 目的: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利 于切削加工。 适用范围:亚共析钢型材。
2 钢的正火
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线以上30~ 50 º C ,保温适当的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2、正火与退火的区别: 正火与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正火的冷却速度比 退火稍快,正火后得到的珠光体组织比较细,强度、 硬度比退火钢高。
3、目的及应用: 1)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结构、零件,可用正火 最为最终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硬度和韧性。 2)对低、中碳钢(S+F ),可用正火作为预备热 处理,可提高硬度和强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3)对高碳钢(S ),正火可抑制渗碳体网的形成, 可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 正火比退火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操作方便, 故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正火。但在零件形状 较复杂时,由于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又引起开裂 的危险,则采用退火为宜。
3、预备热处理在零件制造中的应用
图4-12 碳钢正火与退火后的大致硬度 机械制造最常用的钢件毛坯是轧材、锻件和铸件。 当采用轧材毛坯时,因轧钢厂已对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故可直接切削加工而不再进行预备热处理;当以锻钢件 或铸钢件做毛坯时,应先退火或正火然后再行切削加工。 选用退火或正火时,不仅应考虑消除铸件或锻件的热加 工缺陷,还需考虑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 •
三、C曲线的应用
(1)分析奥氏体的等温冷 却转变 (2)估计奥氏体的连续冷 却转变
钢的预备热处理——退火与 正火
一、钢的退火
1、退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临界温度以 上30~50℃ ),保温一定时间,然 后在炉中缓慢地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2、目的——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 3)消除内应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